您现在的位置是:影视综艺

有谁知道“花园口决堤”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花园口决堤事件始末

2020-10-11 01:25影视综艺

简介1938年4月,李宗仁(实力派,抗 日名将,处蒋介石控制挤兑,蒋匪决裂,参加领导的统一战线)指挥台儿庄大捷后,一向畏日如虎、处处退让的蒋介石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 有谁知道“花园口决堤”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938年4月,李宗仁(实力派,抗 日名将,处蒋介石控制挤兑,蒋匪决裂,参加领导的统一战线)指挥台儿庄大捷后,一向畏日如虎、处处退让的蒋介石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国”论一下变成了速胜论。他匆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企图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 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5月15日,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刚开始就失败了。而且,从各处调来的机动部队就这样被拉来拉去,毫无作为,对全国各地的战局造成不利影响。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14师团约二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土肥原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地方实力派,抗 日名将,处处受蒋介石控制挤兑,后与蒋匪帮决裂,举行起义,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认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但守兰封的却偏偏是蒋介石的爱将,却又贪生怕死的桂永清。桂手下的蒋嫡系第二十七军,装备精良,甚至有一个德式战车营的支援,这是连日军的师团也未必有的,但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日军步兵还没有冲锋,桂永清所部就开始全线溃退,邱清泉部下的装甲战车跑得更快,一溜烟地驶离战场,往兰封以西的地方逃去了。败退的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桂永清也跟着逃命去了。败兵一直退到了开封附近,才陆陆续续被收容了一些。这与许多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如第十九路军在上海、第二十九军在卢沟桥、张自忠部在台儿庄的表现真是天渊之别。中国半壁河山,大部分都是因为老蒋的嫡系无能而失。桂永清是何应钦的亲戚,轻失兰封使整个战役失败,桂永清却没受到蒋介石的什么大不了的处分,后来反而官运亨通升任海军总司令。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八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守军还未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让位于商丘和兰封一带的中国军队又处于被日军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黄杰是黄埔生,老蒋的爱将。他逃跑的“理由”竟然是电台被炸,无法与第一战区联系。一个军就因这个可笑的“理由”而跑了,这个理由,甚至比韩复榘弃守济南的理由更加荒唐。黄杰因这个“理由”放弃战略重地,同样未受蒋介石什么处分,这不知让不惜耗尽元气也拼死坚守台儿庄的西北军孙连仲部作何感想。 蒋介石这两支嫡系部队有恃无恐,不听指挥,临阵脱逃,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歼灭土肥原的宝贵战机就这样被两位逃跑将军葬送了。 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贪生怕死,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程潜刚一撤退,土肥原就重新占领了兰封,并立即向仅有50公里的开封进攻,开封失守已成定局。 郑州岌岌可危。这么快被土肥原逼到城下,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6月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再扒黄河就来不及了,就急忙打电话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在此过程中,明知扒堤受损最大的是中原无数百姓,蒋介石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 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从军事角度分析,事实上,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没有起到阻止敌人多长时间的作用,更何况我们的抗战是持久战,不在于多一天、多一个月,在持久战中,多这几天少几天,那是无关大局的。但是要坚持长期抗战,则保存自己国家的实力,保存战争潜力,保存人民的力量,这是根本。 花园口决堤时,蒋介石以军事机密为借口严密封锁消息,没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迁移,黄水下来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老百姓突然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其实,蒋军早有决堤设想,只不过最后决堤的决心是桂永清和黄杰两支蒋介石嫡系部队逃跑造成战局更加不利时作出的。因此,如果蒋当局心中装着中国人民,早就可以用其他理由将可能受到水淹的群众事先撤走,以策安全。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从军事上看,这次封锁消息不通知群众的做法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既已决定决堤,敌军即使得到消息而后退,也同样可以起到为国民党军争取一些喘息时间的作用。 花园口决口,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是日军在南京大 屠 杀中所杀中国军民的三倍,占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的3500万人口的2.5%,而日军伤亡只有1000多人,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颖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陕西甘肃等省,从中原到西北,迤俪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 因此而死的中国人民,还没计入上述八十九万人之内。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一口咬定是国民党军队自己扒开了黄河。双方一时陷入了一场道义的论战中。 随着花园口口门越冲越大,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就彻底改道了。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豫、苏、皖三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也就是黄泛区。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 又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因此死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投降。而此时的花园口也被扒开了7年多的时间,决口处已经由最初的4米多冲宽到一公里多长,远望已是茫茫一片。抗战刚一结束,蒋介石声称让泛区人民早日回家,结果拖了一年多的时间,到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口工程才终于完成。不久之后,蒋介石集团为了进攻我中原野战军,又一次罪恶地妄图决黄河之水淹没我军及解放区人民,称“可当四十万大军”,幸而中原我军坚决执行毛主席、中央军委的命令,迅速挺进大别山,才使中原人民避免了一场新的没顶之灾。 历时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算是回归了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继续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直到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转。 在大陆时,蒋介石从来不敢承认是自己下令扒开了花园口,后来台湾编写的“抗 日战争史”承认了这件事,总算替蒋介石认领了这份历史旧账,但却极力为蒋介石辩解,说成是抗战的需要。不过,无论怎样辩解,“花园口”都是中原人民无法摆脱的噩梦,“花园口”“ 黄泛区”这两个词也成了蒋介石的终生大忌,从来不愿提及。 蒋介石和他的嫡系势力更不敢提及的是,正是因为以桂永清、黄杰为代表的蒋介石中央军的叛卖行为,才使得兰封战役以至整个豫东战局不可收拾,这是造成花园口决堤这一人间惨剧的直接诱因。

-

下面是更多关于花园口决堤事件的问答

你上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吧问河南花园口的事?

花决堤的任务由守卫黄河军商震的部队执行,地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国民政府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后果

人间惨剧

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僵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淹没了中牟、 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 ,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日军被黄水阻隔后。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流经豫、皖、苏3省44个县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这一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后果……黄河改道, 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 如此勾勒出黄泛区灾难图:黄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 ,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

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 。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因之卖儿鬻女更是司空见惯 河南省档案馆的记载死亡人数为89万人,受灾人口的高达1,200万人, 花园口决堤事件给黄河下游豫(河南)、皖(安徽)和江苏等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淹没耕地1,200余万亩,造成黄泛区。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花园口决堤将黄河每年几十亿吨的泥沙顺着决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没田野,漫溢湖泊 ,堵塞交通和航运,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44个县的广阔黄泛区” 每年汛期时,黄水都会泛滥回流倒灌,淹没农田,洪水过后便是蝗灾,到处是沙丘,地表突兀凸凹,,根本无法耕种,对当地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这次决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连续两年的大规模旱灾,并由此引发著名的的“河南大饥荒”,数千万人沦为难民,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农民死于饥饿 而日军战史《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二军当时有7千4百多人在徐州会战死 ,而不是某些人声称的死于洪水。

1938年4月,李宗仁(地方实力派,抗 日名将处受蒋介石挤兑,后与蒋匪,参加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指挥台儿庄大捷后,一向畏日如虎、处处退让的蒋介石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国”论一下变成了速胜论。他匆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企图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

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5月15日,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刚开始就失败了。而且,从各处调来的机动部队就这样被拉来拉去,毫无作为,对全国各地的战局造成不利影响。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14师团约二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土肥原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地方派,抗 日名将,处处受蒋介石控制挤兑,后与蒋匪帮决裂,举行起义,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认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但守兰封的却偏偏是蒋介石的爱将,却又贪生怕死的桂永清。桂手下的蒋嫡系第二十七军,装备精良,甚至有一个德式战车营的支援,这是连日军的师团也未必有的,但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日军步兵还没有冲锋,桂永清所部就开始全线溃退,邱清泉部下的装甲战车跑得更快,一溜烟地驶离战场,往兰封以西的地方逃去了。败退的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桂永清也跟着逃命去了。败兵一直退到了开封附近,才陆陆续续被收容了一些。这与许多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如第十九路军在上海、第二十九军在卢沟桥、张自忠部在台儿庄的表现真是天渊之别。中国半壁河山,大部分都是因为老蒋的嫡系无能而失。桂永清是何应钦的亲戚,轻失兰封使整个战役失败,桂永清却没受到蒋介石的什么大不了的处分,后来反而官运亨通升任海军总司令。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八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守军还未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让位于商丘和兰封一带的中国军队又处于被日军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黄杰是黄埔生,老蒋的爱将。他逃跑的“理由”竟然是电台被炸,无法与第一战区联系。一个军就因这个可笑的“理由”而跑了,这个理由,甚至比韩复榘弃守济南的理由更加荒唐。黄杰因这个“理由”放弃战略重地,同样未受蒋介石什么处分,这不知让不惜耗尽元气也拼死坚守台儿庄的西北军孙连仲部作何感想。

蒋介石这两支嫡系部队有恃无恐,不听指挥,临阵脱逃,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歼灭土肥原的宝贵战机就这样被两位逃跑将军葬送了。

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贪生怕死,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程潜刚一撤退,土肥原就重新占领了兰封,并立即向仅有50公里的开封进攻,开封失守已成定局。

郑州岌岌可危。这么快被土肥原逼到城下,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6月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再扒黄河就来不及了,就急忙打电话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在此过程中,明知扒堤受损最大的是中原无数百姓,蒋介石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

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日军被黄水阻隔后,就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从军事角度分析,事实上,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没有起到阻止敌人多长时间的作用,更何况我们的抗战是持久战,不在于多一天、多一个月,在持久战中,多这几天少几天,那是无关大局的。但是要坚持长期抗战,则保存自己国家的实力,保存战争潜力,保存人民的力量,这是根本。

花园口决堤时,蒋介石以军事机密为借口严密封锁消息,没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迁移,黄水下来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老百姓突然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其实,蒋军早有决堤设想,只不过最后决堤的决心是桂永清和黄杰两支蒋介石嫡系部队逃跑造成战局更加不利时作出的。因此,如果蒋当局心中装着中国人民,早就可以用其他理由将可能受到水淹的群众事先撤走,以策安全。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从军事上看,这次封锁消息不通知群众的做法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既已决定决堤,敌军即使得到消息而后退,也同样可以起到为国民党军争取一些喘息时间的作用。

花园口决口,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是日军在南京大 屠 杀中所杀中国军民的三倍,占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的3500万人口的2.5%,而日军伤亡只有1000多人,花园口决口造成了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大灾难。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颖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陕西甘肃等省,从中原到西北,迤俪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 因此而死的中国人民,还没计入上述八十九万人之内。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一口咬定是国民党军队自己扒开了黄河。双方一时陷入了一场道义的论战中。

随着花园口口门越冲越大,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就彻底改道了。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豫、苏、皖三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也就是黄泛区。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 又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因此死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投降。而此时的花园口也被扒开了7年多的时间,决口处已经由最初的4米多冲宽到一公里多长,远望已是茫茫一片。抗战刚一结束,蒋介石声称让泛区人民早日回家,结果拖了一年多的时间,到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堵口工程才终于完成。不久之后,蒋介石集团为了进攻我中原野战军,又一次罪恶地妄图决黄河之水淹没我军及解放区人民,称“可当四十万大军”,幸而中原我军坚决执行毛主席、中央军委的命令,迅速挺进大别山,才使中原人民避免了一场新的没顶之灾。

历时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算是回归了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继续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直到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转。

在大陆时,蒋介石从来不敢承认是自己下令扒开了花园口,后来台湾编写的“抗 日战争史”承认了这件事,总算替蒋介石认领了这份历史旧账,但却极力为蒋介石辩解,说成是抗战的需要。不过,无论怎样辩解,“花园口”都是中原人民无法摆脱的噩梦,“花园口”“ 黄泛区”这两个词也成了蒋介石的终生大忌,从来不愿提及。

蒋介石和他的嫡系势力更不敢提及的是,正是因为以桂永清、黄杰为代表的蒋介石中央军的叛卖行为,才使得兰封战役以至整个豫东战局不可收拾,这是造成花园口决堤这一人间惨剧的直接诱因。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663034.html?fr=qrl3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庄战役大捷后,蒋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论一下变成了速胜论。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计划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

对于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1938年5月15日 ,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刚开始就失败了。而且,从各处调来的机动部队就这样被拉来拉去,毫无作为,对全国各地的战局造成不利影响。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贤二率第14师团约2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第14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称“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镇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桂手下的蒋嫡系第27军,装备精良,甚至有一个德式战车营的支援(装备德制Ⅰ号坦克,武器为两挺7.92MG13机关枪,使用钨芯穿甲弹可以在近距离击穿日军87式、94式、95式轻型坦克。但是Ⅰ号坦克装甲十分薄弱,容易被日军野战火炮和坦克炮击毁,而且穿甲弹数量非常有限),这是连日军的师团也未必有的,但桂永清军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日军步兵还没有冲锋,桂永清所部就开始全线溃退,往兰封以西的地方逃去。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8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守军还未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让位于商丘和兰封一带的中国军队又处于被日军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黄杰逃跑的“理由”是电台被炸,无法与第一战区联系。

蒋介石的两支嫡系部队不听指挥,临阵脱逃,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歼灭土肥原的宝贵战机被葬送。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临阵脱逃,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程潜刚一撤退,土肥原就重新占领了兰封,并立即向仅有50公里的开封进攻,开封失守已成定局。

郑州岌岌可危。这么快被土肥原逼到城下,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1938年6月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再扒黄河就来不及了,就急忙打电话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花园口决堤事件对人民,特别是河南人成了很大害。至今为止,学者对于这一事件的对是否必要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支持方有一个观点认为花园口不炸中国就完了。本文将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位美国学者对这一事件的观察和研究。

美国人穆盛博的专著《战争时期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河南,黄河及其他》于2014年底出版。该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抗日,关注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用他的话说,这本书“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

腾讯文化对人在西安的穆盛博进行了电话采访,了解“花园口决堤”时中国军事史和环境史如何相互影响。以下为访谈内容:

不认可国民党的扒堤决定

腾讯文化:1938年6月,为阻遏日军进攻,国民党做出扒开花园口堤坝的决策。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么?

穆盛博:我认为这个决策是国民党“军事绝望”的体现,是国民党领导者在慌乱中做出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使国民党在徐州战役中表现不错,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一些关键性胜利,但日军已经逼近河南,距郑州境内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铁路线特别近。日军如果占领郑州,就很容易通过另外一条铁路线(陇海线)进攻武汉。假如武汉在国民党撤退前失陷,就意味着中国战败。

当时的军事形势对国民党非常不利,这样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国民党和日军继续战斗。蒋介石和他的军事顾问知道黄河改道会导致很多伤亡,但他们不太在意。他们认为国家的利益要比民众的利益重要得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损失民众的利益是必要的,这是他们当时唯一的选择。

我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国家意味着民众,而不是政府。国民党对民众的冷漠和不在乎也影响了他们其他的军事决定,比如1938年11月,国民党对长沙实行焦土战术,将全城付之一炬,而不顾民众死活。

腾讯文化:花园口决堤和之后黄泛区的十年灾害(1938年-1947年)导致大量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国民党预测到后果如此严重吗?

穆盛博:我想,有一些结果是蒋介石和他的军事顾问预测到了的。扒开花园口的决定一下,国民党立刻命令地方政府组织附近村民离开灾区,并实施救灾。就开展救灾的速度看,他们很清楚这个决定带来的损害。

腾讯文化:汹涌的黄河水造成一些民众伤亡,为何他们没有迅速撤离?

穆盛博:当时正处于收获季节,人们很犹豫是否丢下庄稼和家园逃走。另外,这里经常发生洪灾,按照惯例,河堤很快会被修复,黄河水很快会退去。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一次的洪灾持续了大约10年。

此外,知道决堤消息的主要是住在花园口附近的村民;离堤口较远的民众没有收到任何警告。

腾讯文化:国民党一度将“花园口决堤”归咎为日本滥炸,这是否能够说服民众?

穆盛博:“花园口决堤是由日本滥炸导致”的消息最初由媒体发布,国民党用这样的宣传来避免谴责。但我觉得灾区民众可能不会接触到这样的说法——报纸受众主要是城市读者,住在黄河边的村民大都是不识字的农民。

我读过的资料中,有些记载了当地民众的谈论——他们很清楚这次黄河决堤是由国民党导致的。

腾讯文化:真相何时大白?

穆盛博:1945年前后。抗战期间,国民党一直声称是日军导致花园口决堤;抗战快结束时,国民党为了自己的“议程设置”改口:“这是中国民众为抗日做出的巨大牺牲之一,为了拯救国家,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蒋介石“以水代兵”不成功

腾讯文化:洪灾发生后,哪些证据表明国民党更关注抗日而非救灾?

穆盛博:证据之一是,国民党不希望洪水退去,希望它继续成为阻挡日军的障碍。更明显的证据是,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国民党继续在灾区收税征粮,以养活军队继续抗日。

腾讯文化:黄河水改道后,堤坝需要重建。针对新建堤坝的位置,各村之间的争议多么?

穆盛博:非常多。堤坝内和堤坝外的村民之间存在很多的敌意。不满的村民会将新建的堤坝推倒,让黄河水从自己的村庄流到别的村庄。通常这些争议会在当地政府和当地重要人物协力合作下解决。我看到的很多记载,是有关这些重要人物如何到村里说服村民配合这些决定的。

灾难发生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都十分友善。他们更关心各自的利益。

腾讯文化:当时国民党和日军竞相修堤坝,谁修得更好?

穆盛博:没有一方修得好。他们面对同样的挑战——无论多么努力,无论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谁也不能征服黄河。每次一修好,黄河水又决堤,他们总是忙于应对黄河。日军没有带来自己的工程师,他们雇的多是当地曾参与黄河治理的中国人。

腾讯文化:在修堤坝过程中,国民党和日军各自采用怎样的雇工方式?

穆盛博:他们采用的都是“以工代赈”,双方军官都会监督工程的进展。国民党用爱国之名动员灾民工作,政府官员在沟通的文件中谈了很多如何让民众保家卫国、积极参与的内容,但我认为这些动员对灾民产生的影响很小:当时人们最大的愿望是求生,而且项目收入很低,没什么吸引力。

腾讯文化:在日军占领区,是否发生民众反抗?

穆盛博:在资料中我没有发现,但是劳工抱怨伪军要他们干很多活,报酬又低。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都很害怕,不会公开反抗,但是存在另一种反抗,比如逃跑、怠工。这种反抗更聪明。

腾讯文化:日军推行的“以战养战、以华制华”在当时如何体现?

穆盛博:日军并不直接对付洪灾,而是让伪军及村里的重要人物去解决具体问题,组织修建堤坝等,这是“以华制华”。至于“以战养战”,是指日军从占领区获得食物等供给。

腾讯文化:蒋介石是否实现了“以水代兵”的目的?

穆盛博:蒋介石希望让黄河水改道流向东南,形成防御屏障,阻挡日军。国民党为此投建了很多水利和防御工程,阻止黄河的其他流向。

国民党付出很多努力,但结果相当不成功。原因之一是战争时期交通不便,供给有限,工程材料缺失,而且很多灾民都逃难去了,很难找到劳工。原因之二是黄河很难被控制,遑论战争期间。

想想战争中的各个角色:国民党、共产党、和日军合作的中国伪军……在这里,黄河也是一个角色,一个不容易被控制的重要角色。这也是将环境史和战争史结合起来研究的有趣之处。

具休评情参考这里吧

http://his.newdu.com/a/201803/20/581145.html

简介

1938年6月,侵寇的铁蹄徐州,逼近开封,郑州告急,武汉岌岌可国民政事委员会接受了其党、政、军各界提出的决堤放水、以水代兵的建议,下令在赵口和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

黄河大堤花园口段被火炮轰然炸开,滚滚浊流经贾鲁河、沙颍河、涡河河道狂泻而下,堤脚下的邵桥、史家堤、汪家堤等23个村庄顿时淹没无存。黄河由此改道南流,历时9年之久,波及豫、皖、苏三省44县(市),共计29万平方公里,酿成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亡的空前灾难,形成震惊世界的中国“黄泛区”。

黄河从花园口扒口处南流后,泛流河道成了一道“军事分界线”,东面被日军占领,西面为国民党控制,两岸先后修筑东、西堤以防泛水。国民党在西堤险要处构筑军事防御工事,力图“以黄制敌”。日军机械化部队被迫改变进攻的路线,改由山路和沿长江逆流进攻武汉。

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的晏勋甫回忆说:“我在武汉行营任职时,曾经拟过两个方案:(一)必要时,将郑州完全付之一炬,使敌人到郑后无法利用;(二)挖掘黄河堤。最后认为决堤有两利:甲,可以将敌人隔绝在豫东;乙,决堤后,郑州可以保全。我和副参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请示。商量结果,认为只有决堤才可渡过此种难关。”

时任新八师作战参谋的熊先煜在他的《抗战日记,六月十日》中记载:“沿陇海线开封西犯之敌,已攻占中牟县城,因我决堤,纷纷回窜,状态狼狈,淹没者亦不在少数……”“当我们实行决堤时,敌14师团派骑兵团的一个支队,附有15生的口径榴弹炮4门,已进至新郑附近,将平汉路郑汉之间的交通一度截断。黄泛之后,这一支队因后路被截断,全部被我消灭,计掳获400余骑,15生榴弹炮4门和步、骑兵若干名(大多数逃窜)。”

然而,不少于500万的灾民,却在漫长的流浪途中遭受着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九年黄泛还有一个直接后果:黄河把每年十几亿吨泥沙淤积在平原和河道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淮河两岸人民和专业工作者仍然在为消化和排解这些遗留物质而艰辛地努力着。专家们甚至将淮河形象地比喻为“没有屁股的河”,差不多快要到了“谈黄色变”的地步。他们说,淮河干流从蚌埠开始,要爬两米多高的坡才能进入洪泽湖,而洪泽湖早就是危机四伏的悬湖了。

这一切灾难,毫无疑问,都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造成的。

见证人:闫景文

采访时间:2005年4月19日

采访地点:郑州市邙山区毛庄镇岗李村

见证人:闫景文男,79岁,花园口决堤的洪水夺去了他家7口人的生命。

■没过多久,大水呼啸着冲下来,几米高的浪头跳起来,将花轿卷得无踪无影

1938年,我12岁。这年6月6日那天上午,我在父亲的吆喝声中准备下地干活,一群突然闯进的国民党兵拦住我们的去路。他们神情显得焦躁,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连长,操一口南方口音,踏进门槛就喊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应声后,他令手下一个士兵拿出几块大洋塞进父亲的怀里,督促我们全家赶快离家逃生。

我父亲抬头看看天,天空不见一丝云彩,父亲判定不会发洪水,但知道日本鬼子已经打到了黄河对岸,心里害怕,又不愿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地方。

士兵临走,搜走了我们家的三口大缸。父亲照旧要领我下地干活,出门我看见国民党新八师的部队在村子里到处收缸,把老百姓家的缸全部征用去了。他们收缸干什么,谁也不知道。那时到处兵荒马乱,谁都不愿离开故土。后来才知道河堤人工扒了几天都扒不开,用缸装上炸药,才将河堤炸开。

6月9 日的晌午,太阳当空,晴朗无比。邻村有一家人到我们村娶新娘,喇叭声脆,花轿耀眼,引得我立在村头观看。忽然觉得脚下颤动,接着隐约听到闷雷样的嗡嗡声由远及近,震得耳膜发麻,不多时洪水就涌了过来。开始水流很急,水量不是很大,浑浊的黄水像长蛇一样嗖嗖前行,淹过了抬轿的两个壮汉的膝盖,几分钟的工夫水就涨到齐腰深。我看到抬亲的男人将花轿高高举过头顶,踉踉跄跄地抬着新娘子走。没过多久,大水呼啸着冲下来,几米高的浪头跳起来,将花轿卷得无踪无影。

村里人像炸窝了一样四处躲水,可洪水来势凶猛,我的姑姑住在下面的村子里,一家7口人眨眼间就被黄河水卷走了……

姑姑村子里的人全部没有来得及离开,洪水包围了他们的村庄。我看着大水不停地上涨,大人孩子的哭喊声响成一片。我们村庄好多人躲在了大树上,听到呼叫声想下水救人,可水实在太大了,只听见水中和岸边的哭喊声一阵比一阵惨……大人抱着孩子爬上了房顶,很快房子呼隆一声塌到水里了;好多人爬到了树上,水又把树淹了……村里当时还住着一些没有来得及撤走的国民党军士兵,他们朝天打枪,可没有人来救,几百村民和士兵全部被水冲走了。

突如其来的洪水让我们一家人失散了,各自逃命,谁也顾不上谁。那时我年轻,手脚灵活,先爬上了树,后又抓住漂在水中的几块门板,将身子用绳子捆在上面,昏昏沉沉地漂了几天几夜,侥幸逃生,而我家7口人全部葬身洪水中,连尸体都没见到。

我幸存下来了,从此流离失所,加入了逃难的人流。我随老乡在黄河南岸的一个叫岗李村的小村庄住了下来,但那里缺衣少食,天天都有人被饿死。日本鬼子被泛滥的洪水阻挡在了黄河北岸,不时向黄河南岸发射炮弹,炮弹到处纷飞,落到村庄里。日军飞机经常在沿黄上空来往盘旋,连续轰炸数天,把岗李村炸成一片废墟,人只好逃到野地里。

■那段时间鬼子杀人上瘾,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白骨一堆摞一堆,白花花的一片

黄河的洪水没能阻止日本鬼子残害老百姓的兽行。1940年8月14日,日军趁夜色偷渡黄河,在邙山头登陆,沿广武岭至花园口一带进行大规模的扫荡。那时我居无定所,为了活命,到处找吃的。一天我来到附近的王顶村。这个村的王俊杰为父亲过生日,妹妹回娘家给父亲做寿。她还没走进家门,就遇上了鬼子。鬼子发现她后,怪叫着蜂拥而上,撕扯她身上的衣服。叫声惊动了她的四个哥哥,他们手持木棍冲出来与鬼子搏斗,一阵枪响,兄妹5人眨眼间全部倒在了鬼子的枪口下。

那段时间鬼子杀人上瘾,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老百姓无处躲藏,大部分老人和妇女被逼得跳了井。王村一个村被日本鬼子杀害84人,一口深水井被尸体填满了。一个老乡和我在一起避难,他家12口人就逃出他一人。他知道家人没能逃脱、凶多吉少,蹲在地上手捂着脸,呜呜哭。我看他伤心欲绝,便自告奋勇跑回他们村替他打探消息。还没进村,就看见一群妇女哭喊着往西沟跑,数十名日军端着枪穷追不舍,很快就将她们围拢起来,用刺刀逼迫她们脱衣服,不从者用刺刀挑死,剩余的被他们轮流奸淫。

日本鬼子在这一带杀了多少人,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被害人的尸骨扔在沟内,白骨一堆摞一堆,白花花的一片。

后来沿黄一带逃跑出去的老百姓回村一看,从前人声鼎沸的村庄不复存在了:一无粮,二无房,三无人。老百姓在村里哭了一场,又逃离他乡,沿黄一带成了无人区。

见证人:张广和

采访时间:2005年4月19日

采访地点:郑州市勒家堤3队

见证人:张广和男,88岁,农民。

记得那时小麦还没收割完,国民党军新八师蒋师长派人给我们家5口人送来十块大洋,把我们赶到十里以外的地方。我带着老婆和大儿子、闺女和刚出生的小儿子一家5口踏上了逃荒路程,这一去就是六年。

那时逃难的人慌不择路,没有吃的,人饿得昏昏欲倒,走着走着,身子一歪,就倒在了路上。沿途一路死尸,我的大儿子、闺女相继在逃荒的路上因饥饿和得病去世。我把他们扔在路旁,带着家人继续在黄河沿岸的五个地区流浪。

这年农历的5月,我们在逃难途中遇见了日本鬼子。几个鬼子骑着马到地里拽黄瓜吃,那时一根黄瓜能救几个人的命。一个叫翟海亮的壮年人吆喝他们,不让他们吃。鬼子不由分说,举枪就把他打死了。老百姓愤怒了,说这日子不能过了,拼吧,就拿着叉、棍嗷嗷吼着出来拼。老百姓人多势众,忙于扯摘黄瓜的鬼子见状慌忙开枪,打伤了几个人。马受了惊吓,跑回了邸阁(地名)。鬼子见势不妙,边开枪边后退,一路喊着要从县城调来部队,把县东这一片老百姓全灭了。

鬼子走了不多时,黄河洪水就冲下来了。先是顺着地里的垄沟、路上的车辙印还有低洼地,缓缓地流,后来水就大了起来。逃回去的那几个日本鬼子正召集了人马,拉着小钢炮,准备过来屠杀这里的百姓,走到半途,洪水泻下来,马蹄和钢炮陷到了泥水里。鬼子见状,不敢前行,勒住马,回邸阁了,老乡们逃过了一劫。

第三天,水已淹到人的胸口,老乡们商量,快跑吧。大家聚在一起连夜坐船,向西逃去。后来水涨到一丈多深,没能逃出去的人有的淹死,有的饿死。

我拖家带口东奔西躲整整流浪了六年,把一生的苦难都看尽了,吃尽了。

站街有位宋大娘。儿子媳妇都到山里避难了,只有她和十三岁的幼女在家看门。她闭着门户在家吃饭,只听见有人拍了两下大门,她正要去开门时,门已被鬼子铁蹄跺开,她的小女赶快向屋内躲避,被鬼子上前拉住。宋大娘看他居心不良,去拉她的女儿,这时鬼子拔出腰刀,将大娘的手砍去两个指头。女儿挣不脱身,大哭大叫,大娘也无法挽救,结果不知日本鬼子将女儿拉到哪去了,再也没回来。

我们逃荒到豫东时,豫东已经沦陷了。一个老乡看见我们,让我们赶快离开这儿,说鬼子在这里无恶不作,被他们占领的每个村庄派选青年女子二十多名,供他们轮奸,缺少一名,即逼令折缴120元,以作罚金。鬼子并令住户妇女不准逃走,昼间头戴鲜花,在家裸体做活,任其调戏轮奸;夜间不准闭门,以供随时泄其兽欲。

我们赶快逃走,沿途看见乡间的树上,有好几具因受辱自缢的妇女尸体。

话外音

以水代兵,足以说明当时战场形势的严峻。黄河决堤不久,法国的《共和报》指出:“时至此际,中国业已准备放出大龙两条,即黄河与长江,以置日军死命,纵使以中国人十人性命换取日本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计,此盖中国抗战决心所由表现也……”

在谈到黄堤所带来的战斗人亡时,日军承认“曾受相当”,从中日双方露的材料来看,这个数字从7000人至20000人不等。

黄河决堤给日军带来的重创不仅仅在占领区的缩小和部队减员上,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日军预期的进攻路线被打破。豫东战场渐渐冷却下来,穿越豫东大平原的新黄河就成为军事分界线,把日军阻隔在黄泛区的东面。直到1944年日本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郑州才被他们攻取。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Tags:花园口决堤事件,花园口决堤事件始末,有谁知道“花园口决堤”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