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什么教“刘邦仅有汉中,刘备地盘大得多”?这根本就是信口雌黄好不好!

刘邦能得天下,刘备不能复汉,主要原因有好几点(排名不分先后)

首先,单从占有的国力来说,刘邦就比刘备要强大。

题主说的不对,刘备根本没有“地盘大多了”。

以刘备的219年称汉中王,和刘邦公元前207年封汉中王这两个时段做比较。当时刘备占有的地盘,包括益州、汉中和荆州的三个郡(南郡、武陵、零陵)。刘邦占有的地盘,包括巴蜀(相当于益州)和汉中。从面积看,刘备确实比刘邦多半个荆州。

但是,同样是这些地盘,经历的破坏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刘备掌管的益州,虽然整个来说在三国时期遭受战乱较少,但就在刘备称王之前20余年里,还是发生了黄巾军马相之乱和刘焉死后的东州兵与本地人之战。后来刘备211-214年入蜀,又和刘璋打得翻天覆地,损失不小。此后刘备进攻汉中,益州的人力物力抽调一空,男子上阵,女子运输,背后还发生了叛乱,幸亏被李严平息。可以说,到219年,天府之国已经被刘备的几年战争给折腾得疲惫不堪了。

而刘邦获得的巴蜀之地,几乎是秦国最早征服的地区,已经和平了百年,也没有被秦末大起义波及,完好无损地交给刘邦手中,正是肥的流油。

再看汉中就更别说了。刘邦手中的汉中,和巴蜀一样,是在楚怀王时期就被秦国占领,之后百年不遭战火。而刘备占领了汉中,不但接连经历了曹操灭张鲁和刘备败曹操两次大战,而且曹操还把汉中百姓都搬迁一空,刘备只得了一块空地。

因此,虽然都占领巴蜀汉中之地,但刘邦手中的巴蜀汉中比刘备手中的要富饶得多。这个差距,就算加上刘备的半个荆州,也是没法弥补的。

其次,从对手来说,两者更是差距甚大。

219年刘备占据了比刘邦面积大点,实力差点的地盘,可以算两者差不多吧。可是面临的对手,分别是怎样的呢?

刘备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曹魏势力,当时已经占领了天下的一大半,兵力强劲。曹魏面临的唯一对手除了刘备,只有孙权。而孙权在进取方面是比较差的,曹魏派遣张辽、臧霸等人在东南就足以挡住他们。刘备一旦对曹军进攻,曹操可以轻易把主力调遣过来。更何况,孙权时刻盯着荆州,对刘备也并非是全然的友军——历史上正是孙权的背刺,才导致关羽的败亡。

而刘邦的主要对手项羽,并没有控制大半天下,而是把天下分封为18个大大小小的王国。这些王国中,虽然也有亲项羽的势力,但也有很多对项羽不满的势力。项羽自己的势力不过是楚、东魏的九郡。就算再加上楚地三王,以及臣属项羽的三秦王,其实力也不如曹魏。而其他这些诸侯,反而牵制了项羽的发挥。在刘邦起兵之初,项羽的主力就被齐地的田氏集团给缠住,于是刘邦得以顺利地扫平三秦。三秦仅仅相当于魏国的雍州之地,就等于诸葛亮北伐时面对的不是曹真或者司马懿的主力,而仅仅是郭淮率领的本地部队,这样要取胜,当然容易的多了。

从历史上,刘邦封为汉中王之后几个月,就立刻出兵秦岭,趁着项羽在和齐国作战的机会,迅速击败三秦,占领关中大部分领土。这时候刘邦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越刘备,而达到战国中期秦国的程度。又由于刘邦本身的名望,他一旦占领三秦后,中原的韩王、南阳王等纷纷投奔,于是迅速对项羽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简单说,同样占有西部之地,刘邦对付的是一盘散沙的诸侯,刘备、诸葛亮要对付铁板一块的曹魏帝国。

此外,刘邦和他的亲友团,在才能上也是胜过刘备一伙的。刘邦才能比刘备当然强得多,刘邦手下的韩信、曹参、周勃、樊哙等将领,整体实力也比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等人强,尤其韩信这种军神,是能甩掉关羽、张飞几条街的。刘邦手下的张良、陈平都是超级智囊,而刘备手下庞统、法正又早死。唯一也就是诸葛亮能和萧何拼了。才能又不如人,于是刘备最终翻盘失利,也就并不奇怪了。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从人才方面来说,以刘邦为首的领导班子比刘备要强大太多了,并且分工明确,人尽其才,筹备粮草有萧何,出谋划策有张良,阴谋诡计有陈平,决胜千里有韩信,战场杀敌有樊哙、周勃、曹参等大将,这样的阵容既豪华又极为明智,甚至杜绝了一人多职,身心疲惫以及加班现象的发生。

再看刘备,除了诸葛亮以及五虎上将,甚至其他的人才我们都不能很好的记住名字。而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其谋略比起萧何、张良如何我们不做探究,但打仗肯定是不如韩信的,而就是这样一个拿出手的人才,因一人多职,啥事都管,最后被司马懿活活耗死。

其次,从对手方面来讲,刘邦面对的主要对手是霸王项羽,其他各路诸侯不成气候,韩信率军扫除。目标很单一,敌军很明确,只要战术运用到位,以项羽的脾气秉性,想不中计都难。

而三国时期的阵容更为复杂多变。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三国也是这样,这个结构很稳定,因利益关系,各国之间一直处在一种互相牵制以达成某种平衡的状态。刚开始,曹操势大,联吴抗魏,可是蜀、吴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彼此之间也经常有着摩擦。果然好景不长,吴魏合伙儿阴死了关羽,虽然这也有关羽自身的原因吧,但一种平衡状态就此打破。刘备起兵伐吴之后,已经成为了在曹操、孙权两家都不受欢迎的对象。而这是一种大的战争格局,很难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就能改变这种现象。最终,蜀国反而最先淘汰出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才不如刘邦,局势更为复杂的情况之下,刘备想要重建汉朝,可谓是更加困难。

3

首先,刘邦并不是仅有汉中。

刘邦在正式和项羽翻脸之前,拥有整个成都平原和汉中,从地图上看,似乎是刘备地盘稍大一些,但是刘邦与刘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刘邦的地盘是封来的,而刘备是抢来的。

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在秦末,四川是少有的未经战乱的地区。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占领了四川,安定已过百年,又有李冰修建都江堰,“天府之国”的名声就是那时候获得的。项羽把这片地方封给刘邦,可以说是把一片帝王之业拱手让人。

而刘备之前,虽然益州也未经大乱,却也经历了黄巾起义,以及刘璋与张鲁的多年战争。刘备就是打着为刘璋防御张鲁的旗号进入益州的。然后就是历时三年的刘备刘璋的战争,三年之后刘备终于统一了益州。几乎紧接着就是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这一仗打的刘备集团几乎山穷水尽,法正建议“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几乎倾国出动,最后才获得以后早已被曹操搬空的汉中。

这是刘备与他老祖宗刘邦在国力上的区别,而从对手上说,刘备与刘邦的对手更是天壤之别。

有人很好奇,刘备和刘璋争夺益州的这三年,为什么曹操没有偷袭刘备呢?

因为曹操当时忙着统一北方,和西凉的马超韩遂打的你死我活,还有北方大小的反叛势力,与他们艰难周旋。这个情况,基本就类似于刘邦出汉中时期的项羽。

项羽这个人,与后世的关羽类似,平生的志向在于当英雄,当霸王,却并不想当皇帝。所以在项羽得到天下各路诸侯的承认后,他并没有着手统一天下,而是把天下封给十八个王,自己回彭城了。各路诸侯里,阳奉阴违者众多,就算依附项羽的,也并不能如臂使指那样灵活调遣。

且项羽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有勇无谋。相比于一代奸雄曹操,实在差的远。

而曹操的曹魏政权,也远比项羽强大的多。曹操消灭群雄,彻底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其对手只有刘备与孙权,孙权在汉中之战时处于作壁上观的态度,曹操于是得以一心一意的对付刘备。

刘备以一州之地打曹操九州,能夺下汉中尚且不易,更遑论统一天下。

就下属而言。刘邦文有萧何陈平,武有韩信樊哙。尤其韩信,是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军神,可以说韩信以一己之力打的项羽四面楚歌。相比于在刘备集团独当一面的关羽,姿势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而刘备的班底,关张赵马黄加在一起都比不上韩信的一半,因为韩信是帅,而他们是将。诸葛亮倒是可以和萧何相比,可惜也只有他,庞统早死,法正病卒,蜀汉集团从刘备死以后,人才就真正彻底凋零了。

天助曹贼,不助汉啊!

4

刘邦和刘备的命运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屡败屡战,颠沛流离,都当过汉(中)王,寿命都是六十多岁。但刘邦却能杀出秦岭的重重大山,一举逆袭夺得天下;刘备却困死在巴山蜀水之间,凄凉的死在了白帝城。然而,刘备的条件似乎比刘邦更优越些: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控制了整个益州(今四川大部、云南大部、贵州、重庆、陕西南部)和半个荆州(今湖北西部中部),而刘邦却只有巴、蜀、汉中三个郡,广袤的南中地区和富饶的荆州南郡并不在刘邦的控制之下。但凭借这么点单薄的家底,刘邦却能杀出重围。这其中原因,究竟是刘邦的非凡过人还是刘备的懦弱无能呢?本文试做出解释。(一)地缘实力的比较项羽名为霸主,煊赫一时,但却分天下为十八诸侯,自己只是势力最大的那个诸侯而已。尤其是,关中地区被项羽一分为三,分属三王。这样,每一个王即使都完全听命于项羽,其力量也是十分微弱。刘邦的实力并不弱,在十八诸侯中应该属于中上游,和其他诸侯一对一单挑完全不落下风。更何况,项羽在分封的时候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诸侯大多对其不服,因为项王势大才不得不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所以,刘邦的真正敌人其实只有一个项羽,而其他诸侯,也都是潜在的盟友。刘备的处境就凶险多了。天下三分,刘备是力量最小的那个。而面对的敌人,是已经站稳脚跟、势力蒸蒸日上的曹魏政权。孙权名为盟友,但始终对荆州垂涎三尺。刘备相继取得益州和汉中,达到事业的高峰,也让东吴万分妒忌。终于,这种隐患在关云长水淹七军后彻底爆发了。一方面,关羽围攻曹仁把守的樊城,久攻不克,而曹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增援;另一方面,吕蒙终于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令关羽败走麦城,荆州最终完全沦丧。与之相比,刘邦的北伐就顺利多了。韩信暗度陈仓,三秦望风瓦解,东方诸侯各个响应,项羽却因齐地田氏兄弟的叛乱而疲于奔命。刘备却无奈的被铁板一块的敌人阻击,被不靠谱的队友背后捅刀子,实在悲剧。


(二)经济的差异

秦岭江淮一条线,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也是曹魏政权和吴蜀联盟的疆界。在魏晋以前,南方大多数地区尚未开发,北方虽然久经战乱,但毕竟根底厚实,恢复起来也快。相比较而言,南方地区经济还很落后,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刀耕火种”之地。成都平原因为都江堰的作用,当然是风调雨顺的鱼米之乡,但是与广袤富饶的中原大地相比,还是远远不够。若论及人口,比曹魏更是不如了。汉中,作为蜀汉政权的另一个中心,在东汉时期发展的的确不错。但是,在蜀汉攻取这个地方的四年之前,曹操已经把这里的人民迁走了。所以,在公元219年刘备啃下汉中这块硬骨头时,获得的只是座座空城,对于自身实力的增长,获益甚少。 (定军山下诸葛亮墓)


刘邦则不然。刚一就封,就拥有成都平原这个大粮仓。一年之后,又迅速的重返关中,平定三秦,从此拥有了坚实的大后方。这样,当时中国最出色的两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就都落入了刘邦之手。在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对峙的时候,刘邦的军粮源源不断的从关中运来,项羽却只能为后勤的保障不力而头疼不已。


(三)地理环境的改变

按理说,蜀汉政权倾举国之力屡次北伐,虽比不上韩信暗度陈仓取得的辉煌成果,也该有些斩获。然而,事实上却屡屡无功而返。历代史学家对其中原因多有解读,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单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在韩信反攻关中的19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86年,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羌道、武都道发生了山崩,这使得原来顺流无阻的汉水被分为上游的西汉水和下游的汉水两条河流。失去了西汉水的汉水,因为水流减少,其舟楫之利也大不如前。这意味着,韩信的大军可以沿着汉水从陇右地区顺流直下,直捣咸阳长安;而诸葛亮的军队却失去了舟楫的便利,只能徒步在秦岭的大山里穿行。韩信的大军因为水路的畅通,运送军粮也格外方便;而诸葛亮的军队因为运粮艰难,总是为军粮补给而发愁。所以,即使诸葛亮用兵如神,也架不住地利的完全丧失。而后世蜀地政权,更无一能够北伐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是多么眷顾刘邦啊。


参考文献:

李开元:《楚亡:从项羽到韩信》钱穆:《秦汉史》陈寿:《三国志》

5

谢邀。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刘备虽得人和,但不具备天时、地利。刘帮,具备了三个条件,所以,一统天下。


刘备自从三顾茅庐之后,有了诸葛亮,才渐渐的有所成就,而那时的曹操兵锋正盛,兵多将广。而东吴孙权已立三世,两者刘备皆不能与之争锋。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得荊州,取西川,后又失荊州,刘备兵败夷陵。造成了蜀汉元气大伤,刘备统一天下的梦想破灭了。以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奈实力不及曹魏,蜀道难,粮草不济,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


刘邦,生逢乱世。虽然多次败给项羽,但他还会用人。刘帮曾说: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收苛捐杂税,我不及萧何。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但刘帮会驾驭这三个人,身后又有心狠手辣的吕后,又碰上了刚愎自用的项羽,各项条件得以具备,刘邦一统天下。

6

谢谢邀请。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已任,但生不逢时。他遇到两个强劲对手,一是曹操,曹操统领部下平定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大半国土,占尽天时。孙权继承了祖业,占据地利。唯有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谋得四川,才有了一隅之地,也就是所谓的人和。以刘备的实力能达到三足鼎立已属不易。后来的关羽失荆州也是机会尽失。

7

刘邦以汉中为根本能夺天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邦知进退。项羽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时,他挟巨鹿之战的淫威,天下英雄臣服,拥护者极多,仅军队就有40多万。而死邦则显得势单力薄,军队只有10多万,为避项羽锋芒,刘邦不但服从,而且还通过火烧栈道以断归路来迷惑项羽。结果项羽信以为真,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之心。这给刘邦深居汉中厉兵抹马,蓄势待发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是刘邦善用人。刘邦打造了萧何、张良、韩信三剑客,并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特别是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汉军的军事实力和战斗力与日俱增。而在楚汉争霸中,正是韩信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剪除了项羽羽翼,最终帮刘邦赢得了天下。


刘备占领整个蜀中而不能得天下,主要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刘备有软肋。刘备占蜀中后,诸葛亮给出了"联吴抗蜀"的战略部署,结果结拜兄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不惜对东吴动武,致使联吴抗蜀的战略付之东流。没有东吴的支持和帮助,凭蜀一己之力很难撼动强大的魏国。总之,相对于刘邦的理智,刘备过于感情用事,这是他不能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蜀中少人才。尽管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超级谋士,有关、张、赵等超级武士。但随着庞统和项羽的英年早逝,随着时间的流逝,诸葛亮等人逐渐老矣,而蜀国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力度不够,致使人才断档,蜀国后期伐魏,蜀中无大将 廖化作先锋就是最好证明!再者,尽管诸葛亮智谋超群,运筹帷幄,但现场带兵并不是他的强项,六出祁山,实乃无奈之举,效果不佳也是证明。而蜀中也没有象韩信这样的能在一线带兵打仗的人才,从而导致了刘备的大蜀不能得天下。

8

1、才能,刘邦虽然自己本事不大但拥有用人的魄力,只要你有本事就上,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而且还能全力配合各种野心家,刘备这方面就力不从心,相信中间也会有很多人给他献策,可是能起到决定作用的都是些不咋地的人,要不是后来的司马徽估计要悔恨终生,所以才会导致人才的失衡,以至于半生奔波劳碌。 2、大格局不同,刘邦出汉中时项羽无暇西顾,诸侯也各忙各的没心情搭理他,而且其他国家并不团结,以至于刘邦在夺取关中后可以长驱直入的夺取彭城,后来收拾诸侯时也是单打独斗,而刘备所要面对的却是小强孙权和强权曹操,可以说曹操的团队和实力都可以用碾压来形容,当刘备发展好时同样要受到夹击。 3、心胸不足,我们都知道刘邦为了夺取天下很是舍得付出,封了好多王,扶持英布而刘备则略显吝啬,马超虽然多变但却是曹操的死敌,如果刘备培植马超夺取西凉则可以牵制曹操,可以这样说,在解决曹操之前马超是绝对不会对刘备下手的,而且也可以对关中行成夹击之势,刘备也可放心的经略荆州,在荆州稳固后再夺取天下。 4、假仁假义,虽然他名声很好,但这不是手下人跟着他的主要原因,在该出手时经常会出现满口道德,对道德和厚黑的尺度拿捏不够贤熟,再反观刘邦,地地道道的有奶便是娘得主,他的道德全部展现在已经臣服自己的人身上,奸诈则体现在敌对势力身上。

9

内外都不一样:

1 刘备外面是铁板一块,刘邦外面是各封国各顾各

2 团队 刘邦三杰加陈平,刘备只有个诸葛亮(事兵的法庞死太早,廖立刘巴不尽心,就算尽心也是政才跟诸葛有些重合,阳谋厉害的黄权也折在东征投魏了),刘备有什么,五虎将这里不争真假,勇武不错,仗打的好的就关羽一个,其它几个能冲锋一下,加上魏延算半个吧。

3 地盘不一样。刘邦的汉中是秦汉中郡,省级区域,刘备的汉中郡约等于现汉中市(略小于)远小于秦汉中郡,刘邦汉中除了险道,还有东出和西进的水路,刘备汉中水上东西都无路,东面上庸不在手,西面地震水路断, 只有绕路走宝鸡或者走险路。 人口也少很多,汉中战曹操迁了大汉中巴中占益州约1/4的人口。 蜀汉中差不多空城,所以主要置了汉乐二城(现汉台 城固)

4 军事能力问题,法正死了之后诸葛只会正面磕,从战略(如果意图是一统)上来说一定是错的,不出奇怎么可能, 第一次如果子午突袭才有机会,当然胜算也太小,,,之后再没机会突袭胜算等于0 。 当然如果战略意图只是袭扰以延长偏安,这个不评判对错。







10

刚看了大部分的回答,大家都热衷于说双方人员的问题。不是说人不重要,二刘手下都不缺少人才,而且历史书上记载的人或事实在难以精确评判,所以这里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这个事情。

汉中有什么特点。汉中在陕西南部西端,北有秦岭山地,南有巴山山地,中有汉水,西接甘肃,南通四川,东北与安康、西安、宝鸡地、市相邻。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简单来讲这是一种半封闭的结构,在外有天然屏障、内有肥沃土地水利和人口,平时积蓄力量,天下大乱时守住几个关口确保自身安全,处在中国中心位置,时机成熟时可以四出攻伐争夺天下。刘邦守着这里很有远见,后来也通过这里控制了条件更优越的关中地区。

四川盆地和江南地区有什么特点。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水热条件优越,也有山岚屏障,但是那时候不比现在有高铁飞机。地形险要、交通不发达还远离中国中心位置,哪怕力量强大,想要逐鹿中原也是心累。简单来讲就是太封闭了,不足以支持向外进取。江南地区交通便利、水土俱佳、人口众多、物产富庶,然而缺乏屏障保护,打起仗来就是肥肉一块,肥大不是强大,很难守住。

可以确定的历史事件。周灭商、秦灭六国、唐灭隋、还有中国革命大本营的陕甘宁边区...这些都是从关中、汉中地区出兵夺取天下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取益州(进入四川),后来一直北伐想进入关中但是失败;刘邦处于弱势的时候也是先入蜀,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功进入汉中进而进入关中。一个不能复汉,一个得了天下。汉中及关中就是中国的形胜之地,得此地者易得天下,只要你的操作不是那么蠢(毕竟不是每个占据此地的朝代都一统天下了)。

综上,有时候跟地盘没多大的关系,有一定的土地、人口并能稳定的发展积蓄力量才是根本。以上,望采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