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女子,一个伟大的女性政治家,由于是少数民族女性,所以在历史上记载不多,而且当时以北宋为“正统”所以对其多有“贬低”实际上就执政水平能力而言,萧太后丝毫不逊于和他同时代的宋太宗和宋真宗,以及几乎和她同一时代的刘太后。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在其主政时期。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最发达辉煌时期。辽景宗继位后,萧绰初为贵妃。公元969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给辽景宗生四子三女。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长子耶律隆绪,也就是辽圣宗登基,萧绰皇太后身份摄政。

公元986年、大饭桶宋太宗赵光义欺负孤儿寡母。和他哥一样,开始起兵北伐,收复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萧绰也是御驾亲征,结局是萧绰大败宋太宗。赵光义差一点被捉。来而不往非礼也,公元1004年。萧绰带兵讨伐北宋。辽军旗开得胜,很短时间就直抵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北宋逼迫和谈,大辽和北宋达成澶渊之盟。两国罢兵。形成了一百多年边境安定。 公元1009年十二月,萧绰薨逝,终年五十七岁。葬乾陵(和武则天一样的)。

萧绰父亲是萧思温。此人将女儿萧绰安排入宫给辽景宗为妃。当时耶律和萧氏一族历代联姻。皇后必须姓萧家,萧思温热重权势。希望女儿能当皇后但萧绰自幼与曾与汉族的韩德让有过婚约,二人可谓青梅竹马,也算是“自由恋爱”箫绰一入宫就从此“萧郎是路人”了,后来辽国政变,萧思温死于兵变,萧绰就此意识到权利的重要,从一个贤淑温柔的小女子就此变成了一个“狠毒”的女政治家,让自己的儿子耶律隆绪登基为帝,自己开始垂帘听政

辽景宗身体不好,萧绰自那时候开始就帮忙处理朝政。给其摄政中奠定了和培养了政治基础,睿智的萧绰也许天生的政治动物,在各个方面都做的相当不俗,而且军事政治样样精通,辽景宗驾崩以后,30岁的萧绰她便成了寡妇,儿子也不过12岁。孤儿寡母在位,外面有赵光义惦记,皇室内部,不少宗室也是对皇位虎视眈眈,孤儿寡母可谓危机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萧绰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自身安全上都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助力,萧绰相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当时位高权重的韩德让(杨家将里韩昌),韩德让对萧绰也是旧情难忘,二人这真是一拍即合旧情复燃。韩德让开始全力辅助老情人萧绰。

萧绰不仅在政治上需要韩德让,在感情的寄托上也需要韩德让,少数民族没有那些虚伪,韩德让白天是宰相,晚上就是“皇帝。萧绰为了独占韩德让,把韩德让的妻子赐死。从此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再续前缘。萧绰倚重韩德让,而韩德让也没有萧绰失望,他让萧绰的培养自己的政治利益集团。消减宗室特权,开科举,兴农业,仅仅一年以后就更是让萧绰取得“檀渊之盟”胜利。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的绯闻,萧太后并没有隐瞒,朝堂上下都知道,就连外国北宋都知道,天天在“报纸”上进行讥讽。萧绰后来赐韩德让国姓,叫耶律隆运。封晋王,她还让自己的儿子对韩德让以父子关系待之,在韩德让病重时,辽圣宗亲自扶持。在这一点上辽圣宗做的非常好 ,对韩德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知道,只有韩德让是真心无私帮助他们母子。而且在韩德让去世以后,辽圣宗让韩德让陪葬萧绰坟陵,死后都让亲爹带绿帽。公元1009年,萧绰薨逝。第二年韩德让也去世了,看来二人真是一对啊。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最佳贡献者
2

在评书演义戏曲舞台上,萧太后给人似乎都是老太太的印象,其实这位辽景宗的皇后在景宗驾崩时只有二十九岁,从萧皇后升格为萧太后,可太后是一点都不老。

萧太后名萧绰,小名叫燕燕,出身于辽朝贵族世家,十六岁就嫁给辽景宗当上皇后,不仅天生美貌还精通诗词文武,在辽景宗生前就已经在幕后策划军国大事。景宗遗诏就说今后将国家军政权力交于萧皇后,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继位的景宗长子耶律隆绪才十二岁,国事只能由萧太后从幕后走向前台统摄。

萧太后女主国政,任命耶律斜轸北院枢密使,并重用汉人韩德让,赐名耶律隆运,两人出双入对“妇唱夫随”,韩德让总领皇家侍卫,任南院枢密使,客观上也达成了防止耶律皇族专权的目的。

虽然按照汉族传统观念来看,萧太后和韩德让之间的事足够称得上花边绯闻,但就契丹人的风俗而言,本没有什么奇怪的。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中原地区明显的守节观念,女子妻妾都是附属品,可以由儿子弟兄继承,贵族中嫁娶和自己地位悬殊的也是平常事。

所以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结合,并不有违契丹传统,也没有受到朝野的非议。值得一提的是,萧太后的私生活一点都不影响她治理国家。她和南北枢密院构建了权力的“三驾马车”,驾驭有术,辽朝在萧太后的执掌下始终处于实力上升期。正是她执政期间,和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奠定了双方之间近百年的和平。

《杨家将》里的故事原型,实际大多发生在宋太宗的年代,包括“雍熙北伐”杨业在陈家谷被俘阵亡。萧太后也慧眼识才,十分敬重杨业的忠义勇武,希望在战场上能活捉杨业,降服他为辽国效力,陈家谷一战辽将耶律奚达把杨业射成重伤致死,战后萧太后非但没重赏耶律奚达,还严厉处分了他。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3

辽国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应该是辽圣宗时期的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也就是民间评书《杨家将》里面的辽国太后。

实际上,萧太后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手段毒辣、干练,也颇有军事才能。野心虽然不如唐朝的武则天,但是能力却与武则天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这位萧太后有多厉害呢?

辽国的皇后均姓“萧”,唯一的例外是辽世宗耶律阮的甄皇后

辽国的皇帝本来出自契丹八部之一的耶律氏,而辽国的皇后则都姓“萧”。耶律氏与萧氏世代通婚,一个是帝族,一个是后族。而这位承天太后萧绰在年轻时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也是后来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母亲。

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漠北和东北,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契丹人原本并不使用“汉姓”,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感谢自己的皇后述律氏,特将契丹的乙室和拨里氏两个家族赐姓为“萧”,并规定后世的辽国皇帝选择皇后时只能从这两个契丹家族里选,因此历史上的辽国皇后均姓萧氏。

唯一的例外是辽国第三代皇帝辽世宗耶律阮的皇后汉女甄氏。当年,耶律阮带兵消灭后唐时,得到了貌美如花的甄氏。

他过度迷恋汉女的美色,不顾所有契丹大臣的反对,册立甄氏为皇后。可是辽世宗在位仅仅3年,就死于契丹贵族发起的政变,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甄皇后。

到了辽国的中兴之主辽景宗耶律贤(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时,按照祖制,册立了辽国重臣、契丹人萧思温的女儿为皇后,这就是后来的承天太后萧绰。萧绰嫁给辽景宗的时候才只有16岁,这可能与契丹人身体健壮、成熟较早有关。

萧太后精明强干,先辅佐丈夫,后辅佐儿子,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萧绰当皇后的时候只有16岁,但她性格沉稳,做事果断,既有草原女子的泼辣个性,也有惊人的美貌,远比一般的契丹女子更可靠,因此深受丈夫的信任。辽景宗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很多政务只能交给皇后萧绰处理。

在萧绰只有23岁时,就开始像武则天一样直接参与辽国的军政。契丹女子的地位本来就高,再加上萧绰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萧绰与丈夫辽景宗将辽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扭转了辽穆宗留下的混乱局面。

她对内提拔了一批善于管理、生产的汉臣,对外则积极防御、扩张领土,严格监视北宋王朝的一举一动,成功击溃了北宋主力的进攻。当时,宋太宗赵光义想从辽国手中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因为轻敌冒进,再加上宋军敌不过辽国的精锐骑兵,所以宋朝的北伐几乎一败涂地,宋太宗本人也差点在高粱河之战中被俘。

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在山西大同病死,只留下29岁的皇后萧绰与12岁的太子耶律隆绪。当时,契丹内部的旧贵族势力非常庞大,萧绰为了避免当年辽世宗、辽穆宗时期“大臣弑君”惨剧再次发生,用强硬的手段扶持儿子耶律隆绪登基,是为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

萧绰从此成为临朝称制的辽国太后,她先后罢免了众多契丹贵族的兵权,让他们回到各自的牧区不要轻举妄动。同时,萧太后还把精锐的军队布置在辽国南京,防御北宋的进攻。这段期间,宋太宗想趁机北伐,结果又被打得溃不成军。

为了威慑宋军,年仅33岁的萧绰以太后身份陪同辽圣宗亲征。辽军骑兵本来就善于野战,再加上太后和皇帝亲征,士气大振,接连击退各路宋军的进攻。宋太宗所发起的雍熙北伐彻底失败,折损兵马数万,还损失了一位大将杨业。

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萧绰前后执掌辽国将近40年,历经了两代辽国皇帝,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不过,她本来想灭掉南方的宋朝,但是没有成功。公元1005年,宋、辽两国约定建立澶渊之盟,从此罢兵。三年之后,萧太后选择了还政给儿子辽圣宗,从此不再过问政事,直到晚年去世。

4

谢谢邀请!我是小熙,尊重史实,还原真相的小熙。

我最欢听刘兰芳老师的评书“杨家将”,最恨萧太后!恨的牙痒痒!因为她杨家将害的很惨!历史中真实的萧太后真的那么可恨吗?且让小熙我放下“个人恩怨”,和大家一起探个究竟。

萧太后名叫萧绰,又名萧燕燕(燕燕,怪亲民的名字)她家原来不姓萧,姓拔里氏,(契丹的姓好奇奇怪怪,让人想到拔丝什么的菜)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

萧燕燕17岁就开始帮助体弱多病的丈夫辽景宗治理朝纲。

29岁摄政,帮助年仅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治理国家大事。

她亲披戎装上过阵,两次大败宋军,生摛杨业。(就是评书杨家将中的杨继业)

她摄政27年,在她的铁腕治理下,辽朝进入了鼎盛。对了,她还是辽国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不知何故,我想到了武则天,在治理国家方面,这位燕燕太后好像并不比武则天逊色哦!但有一点确定是强于武则天的,她没有篡位的野心,这是值得称赞的!

下面咱一块看看历史上对萧太后的评价

先看看元版《辽史》的评价:“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这是完全歌颂燕燕的。

再看看另一个版本:叶隆礼在《景宗萧皇后传》里指责道:“(萧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后天性忮忍,阴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这个版本有褒有贬。

自古驾驭皇权者,都是功过各有,铁腕的政治手段和残杀政敌也成了标配。没有铁腕,则无人听命,何谈治理国家?不清除政敌,连自己的命都将难保,更别说治国兴邦了。

我是小熙,感谢关注与支持!喜欢就请动动手指点赞哦,谢谢!

5

萧太后,她是辽国辽景宗的妻子,辽圣宗的母亲,名叫萧绰。她是契丹贵族。公元969年,残暴的辽穆宗在狩猎途中被近侍刺杀。当时,陪同的人是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他封锁了皇帝被刺杀的消息,帮助耶律贤登上皇位。后来,新皇帝为了感谢他,封萧思温尚书令等官职。后面还召萧思温的女儿萧绰入宫了。

萧绰入宫后就被封为贵妃,三个月后,就被册封为皇后了,所以不得不说萧绰的入宫之路非常平坦。公元670年五月,萧思温陪同辽穆宗去闾山的时候,在途中不幸被刺杀。这下子,让萧绰悲痛欲绝。但是,并没有让它倒下,而是以此为动力,迅速的成长了起来。她开始用自己的才智帮助辽景宗治理国家。

渐渐的,萧太后对政事有了更多的参与,也有了更多的权利,而且获得了辽景宗的大力支持。慢慢的,辽景宗把一些日常政务完全交给萧绰来独立处理。但是,她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武则天那样独揽朝政,取代皇帝。而是每次遇到大事她都召集大臣们共同商量,再做决定。正是她对于政务处理的得当,以及对国家的忠诚,辽景宗才自始至终都没有干涉过她。甚至下令萧绰与自己有同等地位,有同等处决权。她就这样一步步的带领着辽国走向了强大,这可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中原的宋人,对她却是充满了仇恨。

据史书记载,萧太后当时非常宠信一个叫韩德让的大臣,据说是入宫之前,就与此人有婚约。不管真假,宋人却信了,他们觉得,皇帝年幼,母亲当权,而且与大臣有此事,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甚至,宋太祖都听信了这些流言蜚语,还以此为由来主动攻打辽国发动了雍熙北伐。期间,萧绰带领皇帝和韩德让亲往前线,亲自上阵。大败宋军。后来还活捉宋将杨业,斩杀杨业之子杨延玉。这极大的鼓舞了辽国士兵的士气。在她的带领下,还与宋朝达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澶渊之盟,不但迎来两国百年的平静,还获得了大量宋朝赔偿的物资。

正是萧绰用一生给辽国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她的封号一度由承天皇太后追加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由于她是杨家将的死敌,中原一般称其为萧太后,把她描述成了一个凶残阴狠的女人,但从她一生的功绩来说,她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爱国者。




6

谢邀。不懂。抱歉。

7

萧太后如果让我来形容的话,我只能用两个字:霸气。她在契丹建立的政权辽朝临朝称制二十七年,是辽朝的承天皇太后,也是辽朝盛世的开创者,要文治有文治要武功有武功,不管在哪一方面,都跟武则天有得一拼。

萧太后本名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在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在萧太后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至于萧太后是怎么个霸气法呢?我们来看看她摄政二十几年做的一些事情:

1、公元986年,赵匡胤在辽圣宗去世之时,大举北伐,想要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兵分三路之时,却仍是被辽国打得全败,而且就连当初赫赫有名的名将杨业也被辽国给困死了。

2、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

3、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想想,以一介女流之身能够统摄群臣将整个辽国发展得那么好,身上没点王霸之气的话,能够令整个辽国上下都臣服吗?

还有,更为霸气的是她对待自己的爱情婚姻的,且先不说她跟韩德让两人是真心相爱还是利益互换的关系,仅仅是她为了得到韩德让这个人所施展的手段,能不称得上霸气吗?有妻子?先把你妻子杀了。是汉人?我能把你连宗谱都改成辽人。辈份不够?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皇帝的叔叔了。

想想,拥有这种铁手腕的人,我想除了用霸气两个字来形容之外,想不到其他的了。


8

权力女性历史上有一席之地保证辽国顺利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农奴世界的转变,不彻底但是足够称霸当时的世界

9

给我的感觉是:虽然说是比不得武则天,但也差不了那里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