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四人被视为晚清的四位中兴名臣,为清政府续命几十年,李鸿章更是又骄傲又无奈地称自己为清朝的“裱糊匠”,可是,谁又能想到,清朝的“掘墓人”——留学生,正是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在背后极力推动?
当时,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打折了清朝的脊梁,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打破了清政府的骄傲,难道所谓的“天朝上国”便这么人人可欺?
所以,清朝也开始了自我审视,曾、李等人认为清朝之弱,弱在军事器械,除此之外的政治文教样样优于洋人,所以清朝只要能够拥有和洋人一样先进的军事器械的话,便能够继续傲立于顶峰。
李鸿章也曾在一封奏折中说:“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所以,经过慈禧的点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说白了就是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洋人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技术,当然,同时还辅以商务。
可是,清朝想要学习洋人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技术,仅仅只是向洋人购买军事器械和机器设备的话显然学不到,所以还得派人去洋人的地盘上学习。
也是这时候,后来被称为“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站了出来,向曾国藩提出了建议,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向清政府上奏请求派遣留学生去美国留学。
曾国藩在奏折中说:“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他说的很明白,咱们不学他们的政治,只学他们的军政、船政、步算和制造,因为他知道,政治制度是清政府维护统治的根本,清政府绝不可能让人动它。
慈禧仍有疑虑,毕竟人一旦送出去了,哪里管得了他们?他们学坏了怎么办?
曾国藩一见慈禧没有答应,想了想,又上了一折:“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老佛爷呀,咱们想学习洋人的军事技术,只买他们的器械是不够的呀,力有不逮呀,器械会不会用?器械的原理懂不懂?不去他们那里学一学,咱们根本没办法洞悉军事技术的核心,真让咱们自己摸索,恐怕没人弄得明白呀!
这一封奏折上去,慈禧虽然答应了,行呀,可以派遣留学生去美国,不过呢,咱们也得谨慎一些。
慈禧有多谨慎呢?
清政府每年只能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学,留学时间限定为15年,留学生到了美国之后,既不能中途退学,也不能加入美国国籍,更不能在学成之后自己找工作,必须得由清政府对他们进行委派。
除此之外,为了留学生不会被美国人同化,不会受到他们的政治制度的影响,清政府还派了汉文教习一起去美国,在用“中学”的忠君思想灌输他们的同时,也是在监督他们。
1872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一直到1875年,清政府在这四年时间里派了12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
1880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50名留学生考入了美国大学,22人入读耶鲁大学,8人入读麻省理工学院,3人入读哥伦比亚大学,1人入读哈佛大学,这几十人也可以说是120个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可是到了1881年,虽然远未到15年之期,但是经过保守派的不断抨击,清政府最终决定召回留美学生。
对于清政府的强行召回,除了一部分不幸病死在美国和不愿意回国的学生之外,清政府一共召回了94为留学生。
说实话,人已经到了国外,清政府还能够召回来这么多人已经算是奇迹了,即便他们不回国,恐怕清政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那么,这94个被召回国的留学生当中,到底有没有产生什么名动一时的人物呢?
当然有。
我们所熟知的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先生于1872年作为第一批留学生被送去美国,后于1878年考入耶鲁,1881年正好毕业,所以也被召回了国。
詹天佑的知名度,自不用多说,小学课本上的人物。
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则是在1974年作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被送到美国留学,后来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但是在1881年的也被召回了中国。
唐绍仪虽是一介书生,可是在朝鲜爆发甲申政变的时候,他却拿起了枪保护了受雇于李鸿章的德国人穆麟德,让袁世凯为之侧目,袁、唐二人也因此结为知己,唐绍仪能够认识袁世凯,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1885年,袁被任命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唐也再一次被派到朝鲜和袁共事,两人配合颇为默契,唐在此期间,官位也一路高升。
唐绍仪的仕途一直和朝鲜,和袁世凯捆在一起,袁世凯在1901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又拉了唐一把。
唐绍仪在天津海关道任上,为《辛丑条约》擦了很久的屁股,功劳确实不小。后来,他和英国谈判,捍卫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同时还致力于收回铁路、海关的控制权,英国《泰晤士报》这么评价唐绍仪:“外务部中最具才干能力的尚书。”
1912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后,便任命为唐绍仪为内阁总理。
只可惜,唐绍仪被蒋认定为“汉奸”,从而派赵理君去暗杀了唐绍仪,后来沈醉说是误杀。
从1872年到1875年所派的120名留美幼童,当属詹天佑和唐绍仪二人最为人熟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