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国的朋友们都不难发现,在魏蜀吴鼎立三方的阵营中,各自的军事人员组合配备各有特色:
蜀汉阵营擅长战阵厮杀的猛将比较多,比如五虎上将、李严、关平、魏延等等,都挺能打;东吴方面更注重帅才,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兵帅才;而曹魏方面则比较均衡,不但有典韦、许禇这种善长厮杀的猛将,也有张辽、曹仁这样的统兵大帅,还有像庞德、夏侯惇这类悍勇敢斗之士,也不缺少夏侯渊、张郃这类智勇双全的将才。所以说,曹魏强大是有原因的,在军事人才的整合上,曹操显得更加精明。
那么,如果仅讨论武艺的高低,在曹魏阵营中,除了典韦和许禇,还有哪些猛将能够位列三、四名的位置呢?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相信很多朋友都很难达成统一意见。那么咱们就以曹操生前这段时间所拥有的武将为限,以各自战斗表现为标准,检选出一些战将来咱们共同讨论一下。
一、庞德
比较得到大多数朋友普遍认可的就是这位庞德。庞德是一名“悍勇型”的猛将,早在马超麾下的时候,就被曹军将士们熟知。曹操入汉中平张鲁,庞德奉命率兵抵抗,南郑一战,连斗曹魏张郃、夏侯渊、徐晃、许禇的车轮战,“力战四将,并无惧怯”,表现出了超强的悍勇之气。
我们分析许禇与庞德的这次交锋,事先是得到了曹操的指令,“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不能伤了庞德。所以许禇上阵与庞德厮杀是有放水的,在手下留情的状态下“战五十余合亦退”,所以说庞德的武力值应在许禇之下。
樊城之战,抬棺而来的庞德对阵威震天下的关羽,毫不畏惧,“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打成不分胜负。次日再斗,庞德诈做拖刀,实放冷箭,差点挫折关羽“三十年之声价”。
以庞德之悍勇,在曹魏阵营中三、四名的位置上必须占有一席。
二、曹彰
曹彰能否入选曹魏猛将前四名,有一定争议。但这个年轻人无疑完全具备争夺的实力。
曹彰是三国时代后辈中最具有军事才能的年轻人。他自小不喜读书,偏爱舞刀弄剑,长成后,勇悍强横,“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有典韦的潜质,他打起仗来奋不顾身,常常“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曹彰的兵器是一杆方天画戟,虽然武力表现不多,只有两次,但猛将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汉中阳平关之战,对阵刘封,“只三合,封大败而回”;乱军中遇到马超的副将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从战斗表现上看,曹彰的武力值似在斧将徐晃之上。所以将曹彰列为曹魏猛将前四的行列,是对大魏年轻一代优秀战将的肯定。
三、徐晃
徐晃是个力量型的猛将,他的兵器是开山斧,膂力超群,杀法骁勇。能够体现徐晃武力值的有两场战斗:
一场是在曹操挟天子群臣去往许昌途中,遭到徐晃的拦截,曹操命许禇出阵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这和汉中之战时许禇对阵庞德不同,许禇与徐晃的这次厮杀可并没有留手,而是全力以赴。所以说徐晃的武艺决不在庞德之下。
第二场就是樊城之战对阵关羽的那场厮杀了。当时关羽因箭伤未愈,“右臂少力”,与徐晃战八十余合,落在下风。这说明关羽在失去力量优势的情况下,武艺招数的技术性不如徐晃。
徐晃对阵过的名将挺多,如许禇、颜良、文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庞德、关平等,算是身经百战了,战绩和战斗经验要强于张辽、张郃、夏侯渊等。所以说论武艺的话,徐晃也有资格竞争曹魏四猛的席位,他比庞德弱势之处主要是勇悍之气不如。
四、夏侯惇
要说勇悍,曹魏阵营中最勇悍的就是夏侯惇了,他可以称为曹魏军中的“平头哥”。别人是量力而行,夏侯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极具“亮剑”精神。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阵前观阵的天下诸侯和众将士们“十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通过这一战,谁还不知吕布之强悍?但在随后的荥阳之战中,夏侯惇仍然是“挺枪跃马,直取吕布”,其勇气和胆量居然达到如此地步。
关羽土山一战,一人力退许禇和徐晃的联手夹击,白马坡在万马军中单骑突阵,取颜良首级,众将惊为天人;延津渡关羽又刀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名震天下。但夏侯惇为了给部将秦琪报仇,追逐而来,在黄河渡口追杀关羽,屡经劝阻,定要“活捉他去见丞相”,其悍勇之气令人佩服。
穰山之战,赵云大战许禇,枪挑高览,击退张郃,威风八面,而新野之战中,夏侯惇挺枪出阵,对战赵云,毫不畏惧,勇气惊人。
所以说以“盲侯”夏侯惇之勇猛,他也有权竞争曹魏四猛。
曹营中的其他将领如张辽、张郃、夏侯渊、曹洪、乐进等也都是勇将,但以他们的武力值和悍勇之气来看,都弱于庞德、曹彰、徐晃和夏侯惇。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要在曹魏诸将中选出四位武艺高强的猛将来,典韦、许禇当仁不让,能够位居前两名,第三、第四的位置,以庞德和曹彰两位猛将更有实力居之。
(本文根据《三国演义》分析而来,与正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