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文帝时期,能够对抗朱棣的武将肯定有,只是朱允炆太过平庸,不能知人善任,用了李景隆这个草包,才让朱棣靖难成功。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靠的是一帮能臣猛将,明初的开国将领都非常厉害,只有朱元璋在位时间很长,导致皇帝朱元璋没死,那些猛将基本都死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是自然死亡,没有活过朱元璋,一部分是被朱元璋给杀了的。

到了朱允炆这个孙子继位的时候,他手下就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前朝元勋了,此时燕王朱棣被他逼反了。朱棣造反纯粹是没有活路,放手一搏,建文帝听信了几个书呆子的“削藩”建议,想一步到位把几个握有兵权的叔叔解决掉。

按照当时明朝的实力和朝廷的能力来看,削藩是没有问题的,中央朝廷肯定比边塞藩王要强大得多。朱棣一看早晚是个死,不如发他娘的。

朱棣造反,天下都不看好他,于礼不合,兵力不够,旗帜不硬。但是他最终成功了,第一次藩王造反登基称帝,而他最大的队友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朱棣在北平区区四万人马就敢造反,如果在其他朝代,那就不是个事儿,三、五个月就能平息叛乱。

建文帝也要平乱,但是用错了人。

平心而论,朱元璋虽然没给孙子朱允炆留几个得力的将领,但建文朝还是有几个足以制衡朱棣的武将存在的。

徐辉祖

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子,和徐达非常相像,能谋善战,处事沉稳老练。徐辉祖也被朱允炆启用去平乱朱棣,干得很不错,差点就把朱棣给办了,如果让徐辉祖一直率军平乱,估计就在河北地区就能给朱棣挖坑埋尸了。

猪脑袋的朱允炆在前线战事很占优的情况下,下令召回了徐辉祖,理由很简单:南京更需要得力的干将镇守。

朱棣的靖难大军还在河北一带,你南京需要个锤子的大将镇守啊,不三下两下的收拾叛军,调走统帅,让朱棣缓过气来,不知道朱允炆怎么考虑的。

盛庸

盛庸和平安这两员将领在朱元璋时期并不出彩,真正让他们大放异彩的就是在靖难之役。盛庸其实并没有得到朱允炆的重用,他们只是给“草包统帅”李景隆当辅助的,没有想到正牌统帅李景隆“一泄千里”,败得一塌糊涂,把中央明军的精锐打得个精光,反而是山东的盛庸和平安两人几次击败朱棣,把朱棣的靖难大军挡在山东动弹不得。

朱棣在盛庸面前占不了丝毫便宜,没有办法,只得绕过山东,率领骑兵偷袭南京,还一举得手。

如果朱允炆能够重用盛庸,让其担任明军统帅,朱棣估计在山东就挺了,朱棣打不过盛庸,但是运气实在是好,两次被盛庸围歼,差点全军覆没,两次都因为突其暴风,导致战场一片混乱,朱棣乘机逃了。不得不说,朱棣自有天命。

耿炳文

此人是朱元璋时代的名将,活到建文帝时期,算是唯一拿得出手的著名将领,徐辉祖被调走后,李景隆上位,李景隆兵败逃回南京后,就是他收拾的残局。

耿炳文毕竟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很有能力,没多久就稳定了局势,把朱棣死死的挡在了黄河以北,此人进攻不咋的,但是防守那是一绝,要打消耗战,防御战,朱棣不是他的对手,关键是朱棣也消耗不起。

耿炳文也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朱棣办挺,无奈朱允炆那一纸荒唐的圣旨“勿伤朕叔”,几次都让朱棣全身而退。

如果单纯从建文帝时期的将领来看,以上几位都能把朱棣给平了,毫无悬念,关键是皇帝很昏聩,不会用就没有办法了,加上李景隆这种草包又深得朱允炆的信任,建文帝的皇位算是自己送给朱棣的。

最佳贡献者
2

建文帝时期的明朝中央还是有那么一些能打仗的将军的,虽然和朱元璋时期不能比,朱元璋在位时期,因为“胡惟庸案”“蓝玉案”这两大案件,把开国的武将杀了个七七八八,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武将,能力和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的当然差很远,但如果用来指挥占据绝对军力优势的军队去对抗反叛的朱棣还是能扛得住的。

防守给力的耿炳文,朱棣对其毫无办法

整个“靖难之役”期间,建文帝一共用过三位主将,分别是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最先使用的是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据说他的防御战打得很不错,事实上也是如此,耿炳文在靖难初期奉命去讨伐朱棣,但被朱棣击败,他率部退入真定城,全力防守之下,朱棣完全拿他没办法,根本打不下真定,如果耿炳文能一直盯在真定,朱棣的老巢北平时刻在耿炳文的威胁下,朱棣很难在和朝廷的对峙下坚持下去。

皇亲国戚李景隆,在即将击败朱棣的时候遇上天意弄人

可惜的是,因为耿炳文进攻不利,把讨伐朱棣的战斗打成了消耗战,虽然消耗战也是朱棣吃亏,但在朝廷中,急于消灭朱棣的文官集团等不下去了,在削藩的主要责任人黄子澄的推荐下,耿炳文被免职,换上了纨绔子弟李景隆,李景隆其实也不差,怎么说也是名将之后(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的曹国公、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之子),手下数十万军队,是朱棣的十多倍,正常情况下,即使不太会打仗,熬也能把朱棣熬死。

可李景隆运气不太好,靖难第二年的白沟河之战中,李景隆率军和朱棣鏖战,在大规模混战中,将领的谋略其实不怎么管用,朱棣再怎么能打,实力却差得太远,几万兵马和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对阵,其实怎么打都是输,根据《明史》中的记载:“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朱棣的部队当时都已经没有信心可以打败李景隆了,可关键时刻,李景隆的帅旗被一阵风给吹倒了: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帅旗在古代的行军打仗中是相当重要的,帅旗倒下意味着主帅阵亡或被敌军击败后,主帅逃离战场,数十万人在混乱中沟通不便,看见帅旗倒下,以为已经战败,让朱棣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这一仗中李景隆的失败不是朱棣有多牛逼,而是老天爷在帮忙,非战之罪也,之后李景隆的战败就完全是士气都没了,敌我数量也相差不多,才显现出李景隆和朱棣的素质差距。

朱棣正面始终无法击败的盛庸,两阵大风助力战胜

李景隆被击败后,建文帝又换将了,这一次换上的是盛庸,盛庸还是很能打的,在东昌之战中,盛庸率部大败朱棣,这一战中,朱棣几乎是孤身而逃,手下最亲信的大将张玉(永乐朝征讨安南的英国公张辅的父亲)战死,就连朱棣在东昌之战中侥幸不死都是因为建文帝下达的不能在战场上杀死朱棣的圣旨造成的结果,否则东昌之战后,靖难之役就应该结束了。

朱棣缓过气来后,依旧要面对盛庸这座大山,于是在夹河之战中,双方再次死磕,刚开始,双方是杀得难分难解,朱棣和盛庸都是宿将,打仗的水平其实差不多,坦白说,朱棣的军事水平比唐太宗李世民差多了,使出全力也就和盛庸这样的连明朝开国元勋都算不上的将军打成平手,大概是朱棣真的天命所归吧,关键时刻又是老天爷帮了朱棣,根据《明史》中的记载:

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

从上述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盛庸有多么倒霉,连续两阵大风,还都是往盛庸的军阵方向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朱棣出战前是刻意选择的对阵方向,朱棣的军中也没有诸葛亮式的人物(姚广孝当时在北平),也就是说,朱棣是真的运气好,这个就实在没办法,不是盛庸不出力,之后盛庸的连续失败就是此战后士气打没了,但也没被打垮,盛庸本人直到朱棣进南京后才率部投降。

所以,建文帝麾下不是没有能打的,起码能和朱棣这种水平抗衡的将军还是有不少,不说上面介绍的三位,就是守济南的铁铉这样的文官都是朱棣不可逾越的大山,题目中的李景隆也并不是草包,只能说军事能力差强人意,如果没有那阵大风,朱棣早就被他给灭了,正常情况下,以几倍的军力和对手混战,装备差不多,士气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头猪也打得赢,时运不济而。

3

李景隆不是草包,建文帝也不是没有能打仗的将军。

我们都知道,因为朱标的意外早亡,朱元璋为了稳住皇长孙的位置,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死了大量名将。但是还是留给了朱允炆一些名将的,这些名将大多善于守城,也就是说,开疆拓土他们可能不行,但是守城确实杠杠的。

那么,为什么还是输了呢?我们要从这场战争的源头说起。

建文帝登基后,身边有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三位你说是奸臣吧,肯定不是,但是你说这三位是昏臣,肯定是的。为什么这么说的呢?

因为这三位上位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向朱元璋的封王戍边下手了。

封王戍边是朱元璋设下的制度,他认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后,其他孩子就应该走的远远的,所以,朱元璋决定,把这些孩子们分配到边疆去,既可以保证嫡长子的位置,也可以保证边疆的稳定。

这种做法自然是有风险的,所有人都知道异地王的风险,削藩也是该做,但怎么做,什么时候做是非常讲究的事情,毕竟一个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在朱元璋看来,自己虽然把名将都杀了,但是有自己的儿子们守着边疆,总不会出事情,等到自己的孙子培养出嫡系来,怎么做都无所谓了。

然而,这三位昏臣却没想明白这些,只想到了该削藩而且要立刻动手,立刻到朱元璋还没死,这几位就开始谋划了。

在朱允炆登基后,他立刻开始削藩,将周王朱橚发配到云南,又逼得湘王朱柏自焚,朱元璋的封王戍边制度彻底被破坏,也就是说,朱允炆在还没有牢实的武将根基的基础下,就向自己的叔叔们动手了。

所以,燕王反的时候,他的叔叔们都不想帮他——人和,已经没了。

而后,我们再说说朱棣反叛的战争过程。

朱允炆派出的第一位大将,是开国元勋耿炳文——没错,朱元璋并不是没给孙子留下开国能人。

耿炳文虽然进攻不咋地,防守起来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在初期进攻失败后,耿炳文撤回到真定,坚守此地,不退半步,朱棣拿他没有任何办法,这么耗下去,朱棣肯定挨不住。可此时,三大昏臣之一的黄子澄出手了,他认为耿炳文能力不行,不能迅速打下朱棣,于是建议朱允炆罢免耿炳文,用李景隆代替。着急削藩的朱允炆答应了。

李景隆是草包吗?跟常遇春、徐达以及他爹李文忠相比肯定是,跟朱棣比也差不少,但是他也不是那么差劲儿,他的军队数量数倍于朱棣军,耗也能把朱棣耗死。

可是,天时没站在明军这边。

在李景隆进攻初期,趁着朱棣救援永平的机会围困北平,差点攻下了北平城,但随着朱棣回援,李景隆吃了败仗,撤回山东,准备再战。

之后,就是我们说的白沟河之战了。这一次,李景隆率领大军号称六十万,数十倍于朱棣军,都快把朱棣打绝望了,最终却败了。

咋失败的呢?因为一阵大风把他的帅旗吹断了。没错,大风助攻。

在古代,帅旗非常重要,人死了帅旗都不能倒,帅旗一倒,军队不败也得败了。所以,帅旗倒了之后,李景隆的军队军心大乱,四散而逃。

你说这怪李景隆吗?几十万大军正在混战,四散而逃谁也管不了了!

所以,这一次朱棣的胜利,在于天时。在这次大战后,明军损失惨重,李景隆的能力又比朱棣差了不少,朱棣这才有了点抗衡的资本。

而后,盛庸登场了,这一次,是天时+朱允炆神助攻,朱棣才能活下来。

在李景隆兵败后,盛庸与铁铉坚守济南,朱棣攻打了三个月都没拿下来,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盛庸突袭,打得朱棣大败,盛庸趁机收复了德州,之后,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在东昌一战中,盛庸把朱棣打得落花流水,差点死在东昌。

为啥没死呢?朱允炆不让杀!你说搞笑不?不让杀!

就这样,盛庸失去了杀死朱棣的最好机会。再之后,在夹河,盛庸和朱棣再次开打,然而,就在朱棣马上就要不行的时候,刮起了一阵东北风,飞沙走石让明军几乎睁不开眼,就这样,一阵大风又把盛庸给打输了。

你说能说盛庸没能耐吗?真不能啊!老天不帮忙,朝廷有内鬼,甚至皇帝本身都是内鬼,这谁扛得住啊!

所以,朱棣能赢,在于三位昏臣让各位王爷与朱允炆离心离德,在于朱允炆不让杀朱棣,在于两阵大风,而不是他的将军草包。

4

明朝的武将是非常多而且个个精悍,特别是跟随朱元璋的那些开国将军更加厉害,可惜朱元璋上位后差不多都杀了这些功臣,但还是有很多将军的,只能说建文帝不会用人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长孙。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史称建文帝。

但是对于朱允炆继位,可是有很多人不服的,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朱标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一个未来继承人,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都多得多。所以说,朱元璋为了日后儿子们可能会在皇位继承上产生分歧,相互厮杀,就把其他皇子派到边关,远离皇宫,只把朱标留在自己身边。

这样做虽然可以让朱标更好地登上皇位,不受其他皇子的威胁。但是朱元璋这样把其他儿子都派往边关就应该想到这样做是有不利影响的。当他们都在边关扎好根,势力会增强,成为盘踞一方的藩王,甚至会威胁到朝廷。

朱棣就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藩王,日后著名的“靖康之变”就是他带领的。建文帝继位后与朱棣斗智斗勇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可惜还是败给了朱棣。

1398年,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但是朱棣表示不服,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发动“靖康之变”,燕王朱棣凭三四万人就敢起兵,如果不是对上比较昏庸的建文帝不知道如何用兵,真的不知道燕王是怎么样被活活团灭的,放在战国,区区三四万人就七八反抗,不出两三个月都会全军覆没的。可是建文帝却成全了燕王。

建文帝难道没有能打仗的将军吗?只能用李景隆这草包吗?

1、建文帝是有能打仗的将军的,耿炳文将军(防守著称)、徐辉祖和盛庸(无奈只是李景隆的辅助)

朱元璋在上位之初,已经把很多的优秀将领给杀掉了,例如:徐达、常遇春、刘基、邓愈。

但是现在还是有一些将帅可以担当打仗的大任的,虽然与明朝那些开国将军相比有些差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命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十三万)出师北伐。

此时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了,带兵能力有所下降,攻城对他来说不是一件易事,而且他是以防守著称的,主动进攻不是他的强项,虽然耿炳文把朱棣拖了很久,使其有了点后劲不足,使其军队士气有所低迷,但是朝廷的一些官员只想快速解决掉朱棣,不想再耗下去了。

随后耿炳文被撤了,由庸才李景隆上任北伐将军。

徐辉祖和盛庸虽然是一代良将,却只是李景隆的左右手(辅助)且不受重用,没有实权。可能是因为徐辉祖的大妹妹嫁给了燕王朱棣,让建文帝不敢放心地把兵权交给他,事实证明建文帝对于徐辉祖是多疑了,徐辉祖始终是效忠建文帝的,当时燕军逼近南京时,徐辉祖并没有逃跑,而是组织士兵继续抵抗燕军,最终因为寡不敌众,退回自己父亲徐达的祠堂。

在燕王登位后,下令缉拿徐辉祖,他也不甘示弱,永不投降,最终被幽禁在魏国公府里。

2、李景隆无愧是一个草包,只会纸上谈兵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出生在贵族之家,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李文忠之前是明朝的曹国公,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也接了他的位置,李景隆在朱元璋时期已经得到了重用,“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建文帝上位后,更是对李景隆信任有加。在燕王发动“靖康之变”后,李景隆在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位昏臣的支持下,建文帝命令李景隆带领五十万大军挥师北伐。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李景隆果然不负燕王的期待,知道李景隆不比耿炳文善于用兵、缜密,所以燕王竟然能够以三四万人打得五十万人鸡飞狗跳,当时李景隆在攻打北平时,“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这时李景隆竟下令停止攻城,让人非常不解,最终让守军获得了喘息之机,拿下北平城的大好机会流失了。

惊呼!这李景隆真是会纸上谈兵啊。

之后李景隆被撤职,各官员纷纷上书希望让李景隆以死谢罪,不过建文帝并没有答应,而且还派他去向朱棣求和,后驻守金川门。结果这足以改变整个明朝的历史了。

这下李景隆彻底背叛建文帝了,李景隆自开金川门,让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南京。在朱棣称帝后,还重赏了李景隆。可以说,建文帝是如此信任李景隆,把自己的五十万大军打没了,都没有任何的怪罪之意,到却被李景隆背叛了,只能说建文帝选错了人,让自己的皇位又拱手让人了。

总的来说,建文帝是有能打仗的将军的,例如耿炳文、徐辉祖、盛庸。但是建文帝自身也是一个庸君,用了庸才将军李景隆,都是让建文帝失位,让燕王篡位成功的原因。

5

建文帝时代,,就算不是名将辈出,也是有几位战将能遏制住朱棣的。奈何朱棣运气爆棚,朱允炆昏招迭出,白瞎了手下的几位战将。

在我看来真正能打仗的将领有四位。

一、平安

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细说也应该是朱棣的干兄弟了。平安早年曾跟随朱棣出征,很了解朱棣的用兵风格,所以在李景隆任命平安为先锋后,平安就在白沟河之战中击败了朱棣。

这可以说是南军第一次击败朱棣,看到纵马横槊追击自己的平安,估计当时朱棣自己都蒙了,自从靖难以来,南军还没有人能给朱棣造成这样的威胁。

二、盛庸

盛庸是第三任平燕大将军,堪称名将,是当时明帝国冉冉升起的新星。盛庸的步兵方阵打朱棣的骑兵很对路,连斩朱棣麾下的张玉、陈亨、谭渊三员大将,如此才华,要放在征大漠上,必能建功立业,无奈生不逢时。任命盛庸为平燕主将,无疑是建文帝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三、铁铉

朱棣曾想掠地山东,无奈遇到了铁铉。济南布政使铁铉死守济南,重创朱棣,甚至差点用千斤闸砸死朱棣。如此人物,真该调回去守南京。

四、徐辉祖

徐辉祖无愧乃父徐达之名,朱棣南进途中,在淮北被徐辉祖打得大败,没儿子朱高煦拼死相救,几乎就丢了性命。

但建文帝空有四大战将,却听信腐儒之言。一句勿伤我叔,圈死了盛庸、平安,因朱棣与徐达的关系,又不十分信任徐辉祖。关键时刻,还用草包李景隆守南京,焉有不败之理!

6

虽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通过血腥残酷的手段,几乎把大明开国的那些功臣悍将都铲除殆尽。但到了建文帝即位时,实际上他身边也并非无可用之将。除了李景隆这位后世公认的“草包将军”外,当时南军当中也有像老将耿炳文、铁铉、盛庸、平安等几位通晓军事、能征善战的将帅。

比如耿炳文,作为明太祖时代硕果仅存的大明“老革命”,其在军中的资历最为深厚。

耿炳文早年承袭父职,屡败张士诚的军队。后来又跟随常遇春、徐达参与明初北伐,为大明天下立下了不少战功,最终以军功获封长兴侯。

尽管耿炳文也算是身经百战、老成持重的将帅,但他的军事才能却有个显著缺陷,那便是“善守不善攻”!事实上,耿炳文的主要战功,基本上都是靠守城守出来的。比如早年对付张士诚的军队,耿炳文在永兴卫一守就是十年之久,期间屡次以寡敌众,成功挡住了张士诚十数次进攻。也或许是因为耿炳文这种特性,朱元璋认为他不具备蓝玉、傅友德等悍将那样的危险性,因此才得以保全。

后来在靖难役初,耿炳文这种“善守不善攻”的军事缺陷便表露无疑。起初,建文帝原本是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进讨燕王朱棣。然而,耿炳文却在真定被燕军杀了个大败。所以,建文帝才改以曹国公李景隆代替他作为南军主帅。

又如盛庸和平安两员将领,作为南军阵中的后起之秀,两人在靖难役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尤其是盛庸,应该算是朱棣最痛恨的南军大将了。在东昌一战,盛庸率军沉着应战,张开军阵放进朱棣所部,再以兵包围数重,将其逼入绝境。最终,幸得燕军大将朱能率番骑拼死来救,朱棣才得以乘机突围而出。此战,燕军伤亡惨重,大将张玉也战死阵中。

后来在夹河之战,盛庸又率军力战,再斩燕军大将谭渊。若不是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改变了战场的态势,朱棣此战能否取胜还真很难说。

至于平安,虽说他的名字给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人家打起仗来,却是个狠人。在白沟河一战,作为南军先锋的平安,一上阵便接连击败燕军将领房宽、陈亨二人,逼得朱棣亲自上阵,冲入阵中。而平安更是越战越勇,在交战中还差点刺中朱棣。若非朱高煦及时率援军赶到,朱棣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综上所述,当时建文帝其实并非无将可用。无奈建文帝却一根筋的选用徒有虚名的李景隆,致使本来坐拥全国的人力物力的南军,在一次次惨败中大耗元气,最终被朱棣有机可乘,率燕军直插南京,取得了靖难役的胜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

7

和平时期好混日子,好也显示不出多少,不好也显示不出多少。战争时期突显人的真本事!庸才,庸将败下阵来小则身败名裂,重则家亡国破!

8

第一,开国名将除自然死亡的,剩下多数都被朱元璋干掉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或老或在地方上镇守。譬如老将耿炳文,还有镇守云南的沐英等等。

第二,宗室将军们大都坐壁上观。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场家庭争端,他们也没有动力跳出来去得罪哪一方。不动,两方都要拉拢他;动,万一站错了队将来就是死罪,即便是成功了也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惹很多麻烦。

从这两点来说,你说建文帝手下没有能打的将军是有道理的。是至于为什么选择李景隆,原因大概在以下几点:

首先,李景隆是建文帝的发小,俩人感情很好,忠诚上首先没问题,兵权交给他比较放心。上一辈的战将,辈份资历都比建文帝自己高,大多数还都不熟悉,难以调遣。而且,其中有不少人都在军中和朱棣共事过,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干出点里应外合之类的。带那么多兵,首先还是要选择对自己忠诚的。

其次,李景隆毕竟是名门之后,从小耳濡目染多少也知道一点兵法。虽然在朱棣这种老军旅眼中,这都是没经过军旅磨砺的纸上谈兵,但是建文帝毕竟不懂这些,很可能小时候聊天听李景隆背过两句兵法空谈两句方略,就认定了这个小伙伴是军旅奇才。战事来了,小伙伴又有这方面才能,还携带着李文忠的威望,当然要给他个机会。只是没料到李景隆会那么菜。

最后一点,当时的情况下,包括建文帝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棣不可能成功,不然也不会下令不许伤害朱棣性命。毕竟实力悬殊太大了!即便李景隆一败再败,大家也没太当回事,主动权始终在建文帝一方。很多忠于建文帝的人压根没想到还要回援京城,当朱棣已突袭到长江边上的时候大家才回过神来,拼命往回跑已经来不及了。说白了也是建文帝一方的人太大意了,没料到朱棣不按常规出牌。

讲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建文帝既大意又不识人、不知兵,错用了李景隆从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希望你能满意!

9

感谢回答。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在位时期,将自己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这些藩王个个手上都掌握着兵权,已经逐渐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建文帝即位后,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商议过后,决定开始削藩。

不过,建文帝削藩的行动很快就引起了藩王的激烈回应。其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号起兵对抗,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和朱棣(剧照)

身为正统之君的建文帝明明有巨大的优势,却用了李景隆为统帅,李景隆,字九江,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自小喜读兵书,年轻时便得朱元璋看重,官居高位。靖难之役,建文帝封李景隆为大将军,两次出兵迎战朱棣。可没想到李景隆是纸上谈兵之辈,不仅两次被打得丢盔弃甲,只顾逃跑,还间接送了大批物资给朱棣,堪称明朝运输大队长。最后他还打开南京城门,投降朱棣,被后人称为草包将军。

燕王朱棣在称帝后曾评价李景隆:“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李景隆(剧照)

那么建文帝为什么要用李景隆,是无将可用了吗?

其实此话是对了一半,因为太子朱标的死,朱元璋转而开始培养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他害怕年幼的朱允炆掌控不了那些开国的骄兵悍将,于是便大开杀戒,为孙子把路铺好,让自己的孙子能够做一个现成的皇帝。在此过程中,很多有才能的将领都死了,到朱允炆继承皇位时,明朝已没有能征善打的武将,此是其一。

朱元璋(剧照)

其二则是建文帝的用人水平问题,此时朝廷武将虽人才凋蔽,但还不至于非李景隆不可,那么靖难时建文帝还可选择那些人呢?

一.徐祖辉

徐辉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子,不过他与同为名将二代的草包李景隆不一样,他可是有真才实学的,除了盛庸以外,他也是燕军非常忌惮的将领。

在靖难之役中,徐辉祖曾于白沟河之战中率军殿后,成功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退,后又在齐眉山大败燕军,还斩杀了朱棣的几名骁将,一时南军士气大振,燕军陷入窘境。

不过在获得大胜后,徐辉祖再也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因为在他大胜后不久就被朝廷召回京师,理由居然是“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徐辉祖被调走后,燕军乘势作出反攻,总兵何福被迫撤退,淮北军陷入孤立无援之势,最终也被燕军大败,从此局势再度逆转,南军这边可以说是大势已去。

虽然建文帝在前期用人方面的失误让南军消耗了不少的兵力,丧失了大好优势,但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扳回一城。在徐辉祖领兵大败燕军时,他一度有机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扭转局面,可是建文帝竟然选择在这个时候召回了徐辉祖。“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的理由只是朝廷的一种说辞,怕真正让建文帝忌讳的是徐辉祖是朱棣妻弟的关系,这其中怕是又受到了朝中的谗言影响。

徐祖辉(剧照)

二.盛庸

盛庸本是洪武时期的都指挥,在靖难之役时先后任耿炳文和李景隆的参将。在李景隆一败再败,一直南逃之时,盛庸整合残兵败将,死守济南,让燕军围攻三月不下,并乘夜奇袭,大败燕军。自此以后盛庸才得到建文帝的注意,并正式被任命为平燕将军。

本是参将的盛庸在成为主帅以后,可是替南军一雪前耻。在济南一战大胜以后,又在东昌击败朱棣,还斩杀了朱棣多名将领。这位之前名不经传的参将让久征沙场的朱棣吃尽苦头,使燕军一度陷入困境,可惜在后面的持续交战中,盛庸逐渐不敌,南军大势也是每况日下。

任命盛庸为主帅,可以说是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上最正确的军事决定。不同于对李景隆的麻木信任,盛庸在济南大捷以后才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而盛庸虽然本是名不经传的参将,可是他却在危难之际展示出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虽然在与朱棣交战后期逐渐有所不敌,但总体来说也是互有胜负,盛庸最少也是一位合格的将领。如果在李景隆葬送几十万大军之前,在南军还有绝对优势之时,盛庸就是被任命为南军主帅,或许最终结果会完全不同。

盛庸(剧照)

三. 耿炳文

耿炳文是洪武时期的老将,曾屡立战功,是少有的没有被屠戮的开国武将。虽然在靖难之役时耿炳文已经是65岁的高龄,不过他是当时朝中最有资历和威望的武将了。在靖难之初,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北伐燕王朱棣的统帅,领兵30万。

但耿炳文是一名善于防守而不善攻的将领,朱元璋把他留下对稳固大明江山有好处同时又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对于守城,耿炳文的水平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当年就是他挡下张士诚的不少猛攻,极大地牵制住张士诚的兵力。不过他的进攻能力与他出色的防守能力相比,就显得太平庸了。建文帝让他主动出击,同时对手还是出色的将领朱棣,最后耿炳文还是败给了朱棣。

若是在后期建文帝不是命李景隆为守将,而是能任命耿炳文,帮其守住城墙,相信朱棣也不会那么容易攻进南京城门,进而召集各地守军,最后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耿炳文(剧照)

结语;

建文帝之所以最后失败,除了万年朱元璋大杀功勋之外,与他的用人不当也有很大关系,他豪无识人之明,把重任放在李景隆这个草包身上;对有才能徐辉祖,又因为忌惮和猜忌,把他临时调走;对盛庸,他重用时间太晚,至于耿炳文,建文帝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再加上朝中宠信黄子澄、齐泰等腐儒无能之辈,昏招频出。可以说,建文帝太过于年轻,能力确实有限,他败在朱棣的手里可谓是一点都不冤。

10

当时的南军将领翟能,随李景隆北上讨伐朱棣,在攻打北平的战役的时候,他与其子率领数千骁勇善战的起兵攻进了彰义门。就在快要取敌的时候,李景隆嫉妒他的功劳,下命令让他们等候后方大军一同前来,于是贻误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使得燕军在短时间内迅速修正补充,终因寡不敌众,瞿能父子率众被迫又退出了北京城。

还有济南守将铁铉,当时朱棣多次进攻济南城,都在铁铉的组织下被击退。朱棣大怒,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城将破,铁铉急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分置垛口,燕军不便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之间,铁铉又招募很多壮士,不断派出部队,骚扰袭击燕兵,大破燕军,朱棣非常愤怒,但是又无计可施。后来南京城破以后,济南城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被敌军攻陷,铁铉也英勇就义,至今济南还有铁铉庙,追念忠心耿耿的铁铉公。

当然,翟能和铁铉当时都是为将领,而并非主帅,假如给他们给高的位置,更大的权利,是有可能扭转靖难之役的结局的。所以,当时建文帝并非无人可用,只是他年轻又缺少执政经验,被之前罢免藩王的暂时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对手又是老辣狡猾的朱棣,更有姚广孝这样的贤臣辅助,所以也难免失败,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