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宫廷剧中,可以看到大臣的帽子上都会有一颗不起眼的珠子,当然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个装饰,认为这个装饰没有什么作用,其实不要小瞧这个珠子,它是有寓意的,而且正规的说法是官帽顶子。普通人也许对于官帽顶子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收藏界,官帽顶子可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们也可以通过官帽顶子了解到官阶的大小。在清朝乾隆时期,官帽顶子都是用玻璃制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玻璃呢,是不是因为官帽顶子在乾隆时期不受重视呢?
官帽在古代十分讲究,有很多说法,制作上也是有具体工序和规矩的,绝对不能出错。官帽上不仅有官帽顶子,还有羽毛,就是花翎,古代的官员究竟是多大的官,通过官帽就可以一目了然,所以在古代,官帽顶子就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在雍正登基之前,官帽顶子都是用比较名贵的材料制成的,例如会使用珊瑚、宝石等来当做官帽顶子,这样的官帽戴起来相当奢华,而且有面子,可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用如此名贵的材料制作官帽顶子,一定造价不菲,而且有的材料很难找,这对朝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在雍正登基后就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
雍正登基之后将官帽顶子改成了玻璃,这么说来好像官帽顶子就显得不值钱了。其实不然,虽然在当时玻璃确实不如名贵的宝石值钱,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玻璃在当时造价也比较高,所以选用玻璃来做官帽顶子不算寒碜。而且官帽顶子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明确官阶大小,在雍正看来也不需要用太名贵的宝石。所以从雍正八年开始,一直到乾隆皇帝登基后,官帽顶子都是用玻璃,而且乾隆皇帝尤其喜欢玻璃,他认为这种来自西洋的材料很轻巧也很神奇,还以玻璃为名写过一首诗。
使用玻璃制作官帽顶子之后,可以直接用颜色来区分官阶,顺序是:红蓝白黄。如果看到官帽顶子是红色的,就表示此人是朝廷重臣,这样的大臣一般深受皇帝的仰仗,权势地位也很高。官帽顶子其实就是为了表示官阶,但也不是所有的官帽顶子都是用玻璃制成 的,因为后来很多高官为了更加体面,会私自将玻璃换成名贵的宝石,只要颜色相同,一般朝廷也不会做出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