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的总发展趋势是从统一走向分裂,由兼并再度统一。这一时期内统一王权日益衰微,诸侯分裂争霸,战争强国又不断兼并,走向统一。政权不断下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田氏代齐正是在政权不断下移的过程中出现的事件,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典型事件。这标志着奴隶制社会的内在纽带宗法制的破坏。

齐国的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周初分封给了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尚,都临淄。齐国在春秋时期经过管仲改革,成为了第一个霸主,威风一时。但到春秋后期,卿大夫势大,互相兼并。更是一度发生崔杼弑君、上大夫晏婴主持国政的情况,可见齐国君主的势弱。公元前489年,齐景公病重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然而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和其他公族,另立齐平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周王正式册命为齐侯。田氏保留“齐”的国号,史称“田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姜姓齐国绝祀。

齐国姜姓国君的结局可以说是十分悲催了。老祖宗留下的产业被一个外姓人夺走,而且还被逼的本家没有活下来的人。田氏从田乞时就开始谋划夺权,在此过程中,国姓姜氏宗族是最大的障碍。为此,田氏杀死了孺子荼、齐简公,把齐平公、齐宣公当做傀儡,逼齐康公迁海滨。把持国君的更替,更借机杀死大量姜姓公族和其他不服田氏的公族。至齐康公是,他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所以,康公死后,虽有姜姓子弟流于民间,但也都是族中旁支子弟,宗中主要家族都被屠杀殆尽。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

最佳贡献者
2

春秋战国纷纷扰扰,总结来说就是礼崩乐坏,群雄纷起,与之相适应的还有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的下移,从西周的天子号令诸侯到春秋时期诸侯成为争霸主角,随后卿大夫们长期执政,甚至晋国和齐国两个大国都发生了卿大夫取国君而代之的情况,晋国发生三家分晋,齐国则发生田氏代齐。

田氏原本并不是齐国的本土居民,而是境外移民。第一代移民是陈完,他是帝舜的后代、陈国公子,因为陈国内乱,担心殃及己身,就逃到了齐国。

陈完到齐国之时,正在齐桓公十四年,齐国正处于称霸的上升期,正是用人之际,齐桓公见陈完一表人才,就想让他为卿。

陈完很知趣,推辞了,还说了“能混口饭吃我就满足了”,齐桓公便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一职,陈完就这么在齐国待了下来。

陈完很讲政治,他很快就娶了齐国女子,并按照同音将自己的氏改为“田”,陈、田,虽同音,但却表明了陈完彻底和陈国决裂,积极拥护齐国的心迹。

此后,陈完的家族在齐国开始开枝散叶,田氏逐渐融入齐国,成为齐国的卿大夫家族。到陈完五世孙田桓子(即田无宇)时,田氏已经在齐国生活了约122年,并且踏出了崛起的第一步。

齐后庄公四年(前550年),大夫田桓子力排众议,断然出兵讨伐卫、晋,并取得大胜,田氏因此有宠与齐后庄公,田桓子还成了齐后庄公的女婿,田氏正式成为齐国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

田桓子时期齐国已经历经百年沉沦,齐桓公死后五公子争立,齐国陷入内乱,到齐桓公之孙齐顷公继位才稳定下来,但齐顷公又因为错误的外交政策被晋国大败,齐国争霸无望。

齐顷公死后,齐国公室的权力日渐削弱,权臣接二连三,齐后庄公自己就被权臣崔杼弑杀,随后庆氏攻灭崔氏,成为新的权臣。

可庆氏不善于理政,家族领导人庆封整天吃喝玩乐,被田桓子联合鲍、高、栾三族消灭,齐国进入栾、高氏共掌国政时期,但田氏作为一股新兴政治力量,也已登上齐国历史舞台的中央。

齐国在齐灵公、齐后庄公、齐景公时期,先后出现了国氏、崔氏、庆氏、栾氏、高氏辅政,这些大氏族此起彼伏,每一次转换都伴随着血腥的政治洗牌。但田氏却凭借隐忍站队,每一次都成为最后的受益者。

田桓子后来又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之后晏婴执政,田氏施惠于民,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晏婴警告齐景公,齐景公却听之任之。

齐景公去世后其子太子荼继位,是为齐晏孺子。田僖子(田桓子之子)不满,联合鲍氏攻杀国氏、高氏,迎立公子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

齐悼公继位后,田僖子担任国相,专擅齐国朝政。

田僖子去世后,其子田成子袭位,不久,齐国国君也换了人,齐悼公被鲍氏所杀,太子壬继位,是为齐简公。

齐简公在位初期,田成子是左相,大臣监止是右相,监止的地位高于田常。不过田成子手段老辣,最终攻杀监止,顺道杀了齐简公,立齐平公,田氏执掌齐国大权。

为了更进一步,田成子一不做二不休,把鲍氏、晏氏、监止等公族中有势力的全部灭掉。田成子时期,田常的的封地已经比齐平公的直属领地还要大,齐国已经在他手里了。

田成子为了保险,还“生出”七十多个儿子,在田成子去世后,这些儿子被封到齐国各处城邑,整个齐国都是田氏的了,再加上晋国发生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几乎水到渠成。

前391年,田和自立为齐君,放逐姜齐末主齐康公于海岛,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之间的齐国国君,除了齐康公,都是死在姜齐被彻底取代前头的,只有齐康公,死在前379年。

齐康公失位后的日子很不好过,因为没几年,他的一城封邑也被剥夺,他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体验生活。齐康公也没留下后人,他一死,姜齐主脉就断了。

3

田氏代齐其实是个长期的过程,比较重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件:

1、公元前481年田常弑简公。齐简公当时有阚止、田常二相,阚止出身低微,却被简公偏爱;田常是田氏宗主。田常和阚止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双方火拼,阚止和简公都被杀死,立平公。从此田氏一家独大,控制了齐国政权。

2、公元前386年的册封诸侯。田氏宗族田和于前389年与魏国、楚国、卫国在浊泽会盟,并请求魏武侯出面请求天子册封自己为诸侯。果然在三年以后,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诸侯,史称田齐太公。而原来的齐康公被迁到海上,只居一城守祭祀。

3、公元前379年的姜齐绝祀。本年齐康公去世,没有继承人,姜齐正式灭亡,剩下一个城也被田齐吞并。田氏代齐最终完成。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还是田常,他为了壮大田氏宗族势力,让宾客随便进出自己后宫播种!

整个田氏代齐,经历近百年。姜齐宗族自然也在内斗中不断消耗,有的被杀,有的被放逐,有的沦为平民。今天姜姓、齐姓的部分人,可能就是姜齐的后人。但是齐康公本人应该是没后代了,姜子牙之道绝也。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4

东周王朝的齐国历史分两部分写成:一是春秋时的姜齐,也就是姜子牙其及后代建立的齐国,史记中记载为《齐太公世家》;二是战国时代的田齐,也就是田完的后代建立的国家,史记中记载为《田敬仲完世家》。

田氏代齐是一个和平演变过程,从陈完公元前672年到齐国谋生,到公元前386年田氏完全取代齐国,共有286年的时间,田氏通过收买齐国公室子弟与救济百姓而获得民心,最终和平取得齐国大权,并没有发生流血战争!因此田氏主政齐国后,姜家大部分人还是过得不错,唯有姜齐的国君被流放而死。

田氏与陈氏同出一源,皆出于妫姓,妫姓则源于舜帝。陈完本来是陈国国君的后裔,为了逃避公室内乱而于公元前672年来到齐国,并改陈氏为田氏。田完的后代田无宇侍奉齐庄公,很得宠,娶庄公之女为妻,号为田桓子,从此田氏进入齐国权力高层。

田氏反复与姜齐的高氏、国氏较量,到田常时田氏执掌齐国相位,取得齐国的内政大权。田常采用了收买人心的方法来取得民心,大体而言就是用田氏家族的财富以及齐国的财富赏赐给贵族,又多方救济百姓,示好周边诸侯,在田常时代田氏就有了取代姜齐的实力与民望。 到了齐康公时代,田氏的当家人是田和,他已经独掌齐国大政了,还把齐康公流放到一座海岛上养老。田和与魏国的魏武侯交好,让魏武侯向周天子请求立田和为齐侯,周天子不敢得罪强大的魏国与齐国的田氏,就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至此田氏完成了取代姜齐的伟业(公元前386年)。

齐康公老死后,姜齐绝祭祀,但是姜氏族人还是在田齐生活得很好,田齐并没有清洗姜氏后人。田和死后成为齐太公,田齐传至田因齐时,齐国强大无比,田因齐自立为王,也就是威名赫赫的齐威王。

5

田氏代齐的故事,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了,在田氏“苦心经营”下,终于达到了可以窃取齐国国君位置的程度。

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天子允许位列诸侯,正式成为齐候,齐国由姜氏步入了田氏领导的阶段。

公元前379年: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故齐康公卒,绝无後,奉邑皆入田氏。

那么,田氏又是如何一步步窃取齐国王位的呢?

齐景公时,朝政腐败,民众对于公族的统治极为不满。这个时候,田乞就看到了机会,他用大斗给民众借出粮食、小斗回收,这样一来,百姓在田氏处获得了利益。遗落在外的齐国民众回国的如流水那般,田氏利用大小斗的技巧,增加了领地居民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

到田常那一代,田氏的野心已经十分明显,他在多次要求简公扩大他的封地无果后。为了篡夺齐国的权力,就设计把鲍氏、晏氏、监止他们所属的力量派去进攻鲁国。

孔子的弟子冉有在正面战场击溃了齐国的军队,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还设计让吴齐两国进行了一番大战,最终齐国大败。

田常见自己的敌人力量衰弱,就起兵杀死了自己的政敌监止和齐简公,然后挑选了简公的弟弟齐平公作为新的傀儡。这个时候的田氏在齐国如日中天,它的领土比国君领土还大,在私生活上他挑选了上百名美丽的女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他的政敌也被他一一竖清,王族的力量在竖清行动中,被大大削弱,这个时候的齐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已经成了田氏。


到了齐康公时期,他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田和便趁机把他驱赶到沿海的一座城市,自己通过魏文王向周天子申请成为了新的齐王。

历时八代,田氏终于应了晏子的预测,取代了自己的恩人,开启了齐国新的纪元。

6

开明宗义的说,民间关于末代齐侯齐康公最终在七十六岁的高龄被饿死的传说是不可靠的。事实上按照历史的记载这位“亡国之君”晚年生活的是那种既心酸有宽慰的日子。证据就是这位曾经的国君在死后还有自己的谥号,能有一个官方提供的谥号,说明至少齐康公还有着“花瓶”的作用。根据谥法,“康”字的:

“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丰年好乐曰康;安乐治民曰康;好乐怠政曰康;能安兆民曰康;俊民用章曰康;久膺多福曰康;寿考且宁曰康;保民迪吉曰康;务德不争曰康;宽裕和平曰康;敬而有礼曰康;保卫社稷曰康;造道自行曰康;动而无妄曰康;温柔好善曰康;思善无逸曰康;温良好学曰康;视履安和曰康。”

毫无疑问,这个“康”是指的这位齐侯“好乐怠政”。

齐国故城遗址


齐康公,姜姓,吕氏,名贷,为齐国开祖姜太公二十世孙。在位时被称为齐侯贷。

周威烈王二十一年,也就是齐宣公五十一年,刚继位的齐康公就碰上了一场大乱——“三晋伐齐”。当时齐国的实际统治者田氏发生内乱,田氏长者田会据廪丘割据叛乱,并请来了名分未正的三大新兴“诸侯”韩、赵、魏三家前来武力干涉。《吕氏春秋·不广》言及此役:

“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

这一仗打得齐国落花流水,而此时韩赵魏三国提出的一项重要退兵条件就是希望齐康公走动走动,在天子那里做个保人,让天子承认我们三家为诸侯国。《淮南子·人间训》中是这样记载:

括子(齐大夫)以报于牛子(齐大夫)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逾邻国而围平阴,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

这一记载可以说是整个三晋伐齐事件的中枢。括子对三晋伐齐的目的看得极为清楚,“利不足贪”,而是要“求名”,魏、赵、韩三国是要通过“伐齐” 而使齐屈服,进而通过齐向周天子“求名”,所以“求名”成为整个三晋伐齐事件最为核心的内容。无可奈何的齐康公内有田氏的逼迫,外有受魏、赵、韩三家的压力,不得不去朝见天子周威烈王,向天子表明三家平息“田氏内乱”有功,请天子将大夫高升为诸侯。于是便有了《资治通鉴》开始的第一句: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对于齐康公是不祥之兆,甚至可以说是自掘坟墓。因为既然你能理解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既成事实,那是不是也就该理解一下“田氏代齐”的未来规划?

此后的齐康公不愿意坐以待毙,鉴于之前晋幽公因为恐惧韩赵魏三家权贵的权力,企图以低调做人来保全自己,谦卑的去朝见赵,韩,魏之君——但晋国公室最终还是被灭亡。齐康公开始大规模的彰显自己或者说齐国公室的存在。据《墨子?非乐》中有这样的记载:

昔者齐康公兴万乐,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掌不从事乎衣食之财,而掌食乎人者也”。

“万”是一种祭祀宗庙山川的团体舞,也就是不断的用这种大规模的集体主义活动来彰显公室的威严。

团体操,有助于彰显一个国家的威严

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最终齐康公在做了十八年齐侯之后仍旧被田氏夺取了江山。新的国君当然是田氏子孙,他夺位后自称陈侯,将故主齐康公迁于海滨的小城。七年后,齐康公薨,因为没有嫡子,这座小城也被收回,吕氏之祀遂绝。而据《吕氏世系谱序》中记载,虽然康公的正妻没有生养,但是却有“二庶子曰绥、曰缨”而这两支后代,又在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迁徙、移居,枝蔓全国,大系、支系弥补,繁衍至今。

齐康公墓有两处,一处为福山县东北三十里之罘山巅。一处在淄博市临淄区境内齐陵聂仙村西北。

7

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后半程,田氏代齐,姜氏从此沦为庶人,这种更替是渐进式的。最终的结果是,姜子牙的直系后代,也就是继承齐国王位的直系子孙,全部被杀,绝后了。而旁系的,得以保留,这也是为何,如今还有大量姜姓人存在的原因,但这些姜姓人,不是嫡系罢了。

首位入齐的田氏,其实是战国陈国公子,为避祸,入齐后改姓田,后人逐渐发展为齐国第一大族,适逢齐国几代君主,都比较昏庸,并掌握了齐国军政商农大事。

公元前386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流放齐康公姜贷,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天子册命他为齐侯,正式完成“田氏代齐”。后姜贷饿死,姜子牙的嫡世后人,绝后。

8

想当年周朝初建,姜子牙姜太公以国师之尊被分封到东海之滨,谁曾想当初那么风光无限的姜太公,他的后代却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被人灭国取代,更为讽刺的是如此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不仅没有迎来周朝国君的斥责反而田氏的篡权得到了周朝的承认。公元前386年,周王认命田和为齐侯,至此姜太公所建的齐国成为历史。

姜姓齐国最后一位国君是齐康公,身为嫡系一脉他的亲族在田氏缓慢代齐的过程中逐渐被除掉,他登基本来就势单力薄,再在田氏的干预下,人丁更加衰减,公元前391年,田和以下臣大夫的身份将齐康公迁到一座小岛上,给他的待遇是“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就是说象征性的给你一座城,权当是你对自己先祖的祭祀费用。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将象征性的一座城也收了回来,至此姜太公绝祀。

田氏代齐的成功和三家分晋的实现意义相同,预示着还有点礼义廉耻的春秋时代不再,以武力代表一切的战国时代的到来。

9

齐康公,生于公元前455年,姜姓,吕氏,名贷,华夏族,是齐宣公吕积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齐国国君,在位26年。前391年“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后来,一城也被收回了,齐康公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最后于公元前379年死亡,享年76岁。

10

六百年姜齐最后的国君-齐康公

接着上回,接着为您说。

名字预示命运

齐康公是齐宣公的儿子,名字叫做吕贷。贷是形声字。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齐康公的这个名字果然神奇,它已经清清楚楚的预示了,在他在位期间会把六百多年的姜氏齐国,拱手送给田氏。而他自己也成为了姜齐的最后一位国君。

典型亡国之君

齐康公史书中的记载,符合历代亡国之君的典型特征:沉溺于酒色,不理政事。关键是朝政都在田和手中把持,齐康公想理政事也理不着啊。

周威烈王廿三年(前404年),这位齐康公五十一岁的时候老年即位,刚刚即位当年就被联合伐齐的赵魏韩三国俘虏,三晋押着齐康公去朝见周天子,作为要挟请求册封为诸侯。

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倒霉的齐康公被田氏以“沉溺酒色不理政事”的借口,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仅仅只有一个城的食邑,后来这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吃饭都成问题的齐康公只好在坡上挖洞为灶。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

前379年,齐康公死,姜齐祭祀彻底断绝,姜齐宣告灭亡。 谥号 “康”本来还是个美谥,可是当看到“好乐怠政曰康”的时候,不禁感叹于田氏的不厚道,夺了别人的国家后连个好谥号都不舍得给。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