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邦晚年除了疲于应付异姓诸侯王此起彼伏的反叛之外,还在考虑你一件事,那就是废长立幼。所谓废后,实际上和废长立幼是一体的。

刘邦称帝后,立嫡长子刘盈为太子,后封三子如意为赵王。刘邦后来逐渐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太子刘盈仁弱不像自己,还是如意更像他。戚夫人当时才20多岁,经常跟随刘邦前往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而吕后比刘邦小15岁,当时大概在45岁左右,年老色衰,自然不受待见,故而经常留守京城,和刘邦见面不多,这样一来感情就越来越淡,日益疏远。

吕后再有不是,可毕竟是患难夫妻,现在又有自己的势力,所以刘邦想要废长立幼也必须征求大家的意见。在朝堂上,大臣周昌和叔孙通公开反对刘邦废长立幼的想法,极力争辩,为此,吕后对二人非常感激。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以年老体衰为由欲令太子率军前往征讨。但是当时的太子才年仅15岁,还是个娃娃。刘邦这样做可以说是为了爱子如意豁出去了,因为他还曾说过“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吕后知道这个消息后可以说是心里拔凉拔凉的,让一个15岁的娃娃出去带兵打仗,对手还是能征善战的淮南王英布,这无疑是羊入虎口。

此时,“商山四皓”为吕后出了个主意,让她去刘邦面前哭诉:“英布是天下的猛将,善于用兵,陛下现在的将军都是您的同辈,如果让太子前往,那无疑是让羊指挥狼,没有人会听他的。如果英布知道了以后,必然会大张旗鼓的向西进犯。陛下虽然有病,勉强坐在辎车上,躺着也可以指挥军队,诸将也不敢不尽力。陛下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为了老婆孩子还是应该自强一点。”

刘邦听后就说:“我就知道这小子难堪大任,还是老子自己去吧!”

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时候,为流矢所伤,回来后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更加急于更立太子。一天,刘邦置酒宴,太子从侍于侧。太子身后站着四位老者,年纪都有80多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刘邦惊奇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四人上前应对,原来他们正是“商山四皓”。刘邦大惊:“我曾经几次派人去寻访你们,但是你们都不肯前来,现在为什么肯辅佐我的儿子?”四人说:“陛下轻慢士人,动辄辱骂,我们不想受辱,所以不敢前来。现在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人不愿意伸长脖子来为太子以死效力的,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便说:“那就劳烦诸公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

当初,刘邦数次想要废立太子,吕后无计可施,于是有人向她建议去请留侯张良来出出主意。吕后让她的哥哥吕泽去求张良,张良本不愿多说,但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好说:“商山四皓是当今天下陛下不能召之即来的人,陛下很看重他们。如果你们能礼贤下士,多带些金玉璧帛,请他们前来相助,则大事可成。”后来,太子果然请到了他们出山。

自从刘邦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以后,便无奈的对戚夫人说:“我想要更立太子,但是太子现在有商山四皓辅佐,羽翼渐丰,我很难再动摇他的地位了,吕皇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听后大哭。

司马迁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史记·留侯世家》)可以说,正是商山四皓的出山改变了刘邦的想法,而这个主意正是张良出的。

没过多久,刘邦驾崩。后来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最终遭到吕后的疯狂报复,先后惨死。

吕太后命人将戚夫人囚禁于永巷,剔去她的头发,颈束铁圈,穿上囚徒的衣服,让她做舂米的苦役。戚夫人在劳作的时候唱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太后闻听大怒:“你想让你的儿子来救你吗?”于是便招赵王如意来朝。

当初,刘邦知道周昌反对废长立幼,为人正直,又对吕后和太子有恩,故而便派周昌去赵国担任相国,辅佐如意,这样实际也是对如意的一种保护。吕太后三次派人来招如意入宫,都被周昌严词拒绝,顶了回去。于是吕太后便找借口先招周昌回京,然后再派人来招赵王如意,如意果然入京。

惠帝刘盈仁慈,知道太后盛怒,便亲自出宫赶到霸上迎接如意住进自己的宫殿,饮食起居都在一起。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惠帝早起出宫射猎,如意还在沉睡便没有叫醒他。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如意已经七窍流血被毒而亡。

吕后又命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足,挖去双眼,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扔进猪圈里,称之为“人彘”。几个月后,吕后让自己的儿子惠帝刘盈前去观看,惠帝一问这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便大哭起来,因此大病,一年多不能起床。他让人告诉吕后:“这不是人干的事,我是太后你的儿子,终究不能再治理天下。”从此以后,他日夜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七年而亡,年仅24岁。

关于这件事,吕后心肠之毒为史所罕见。但是戚夫人欲求不满,奢望扳倒吕后而代之不自量力的想法正是她和儿子最终惨遭横祸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文帝之母薄夫人的做法就相当聪明,她自从生下刘恒后也很不得宠,与刘邦很少见面。但她却以此因祸得福,知道自己不是吕后的对手,跟随儿子远赴代国。吕后死后,大臣迎立代王刘恒即位,薄夫人因此成为薄太后,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最佳贡献者
2

刘邦一生有记载的妻妾有8个。在这些妻妾中,最得宠的就是文艺骨干戚夫人,不光出门在外,戚夫人要随军;和平年代刘邦也天天和戚夫人歌舞升平,最后还爱屋及乌,想改立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及吕后和戚夫人)

那么,贵为万乘之君的刘邦为什么不直接废掉吕雉,改立戚夫人为后呢? 说起这事,得分别看一看吕雉和戚夫人各自的能力及背景。

大女人吕雉

刘邦在未起事之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成天除了混吃混喝,游手好闲,没有一点靠谱的地方。别说别人了,就连他的父亲刘太公都瞧不上他,经常因为他好吃懒做而训斥他。

当时刘邦快40岁的人了,好不容易才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工作,由于一穷二白,再加上人品不好,根本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所以他只有个相好的曹夫人,还有个私生子刘肥。

然而,就是这个谁也看不上的刘邦,竟被富家翁吕公一眼相中,认为他自带大哥气质,将来必成大事。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吕公当即拍板要把未满20岁的女儿吕雉嫁给他,还怕他不要,又狠狠赔上一笔可观的嫁妆。

这样的好事哪儿找?刘邦为此高兴地连掐大腿,生怕只是一场梦。

说到吕雉就不得不把她好好夸一夸。

吕雉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但嫁到了刘邦家毫无含糊,孝敬父母,养育刘肥,还带着刘家的子侄从事农桑针织,把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模有样。

(影视中的刘邦娶妻)

刘邦呢?由于娶了能干的吕雉,继续在外面骗吃混喝吹大牛,有一次在押解囚犯的时候,由于喝多了酒,囚犯都逃了。无法交差的他索性连工作都丢了,还得东躲西藏,怕被官府追究。

就这,吕雉也没有跟他闹离婚,反而长途跋涉,给他送吃送喝送温暖,生下了刘盈和鲁元公主。

这样的媳妇,哪儿找去?

后来刘邦果然做了带头大哥,手下有了一批愿意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吕雉非常支持刘邦夺天下的事业,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出谋划策,多有相助,深得刘邦那些兄弟器重。

吕雉不光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还给予事业上的帮助。

当时吕雉的哥哥吕泽已经拥兵自重,但在吕雉的劝说下“发兵佐高祖定天下”。

虽然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及《吕太后本纪》中,都没有详细地说明吕泽的战功,但是从汉军中诸多重要将领郭蒙、朱轸等人与他的渊源可以判断,吕泽在灭秦及楚汉战争中都是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甚至刘邦大败彭城后,也是逃到吕泽驻守的下邑,在吕泽相助之下,收拢残部,得以重振汉军威风,打败了项羽。

(彭城之战)

吕雉这时候在干吗呢?

做俘虏。彭城战败后,吕雉及刘邦的家全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吕雉是个很刚毅的人,虽然受了许多苦,但她还是力所能及地照顾着刘太公等人。

直到刘邦和项羽议和后,吕雉才被还给刘邦,不过吕雉却悲催地发现刘邦的身边早就有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残酷的现实让吕后深知如果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就算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她一刻也没闲着,经常对刘邦重用的大臣们关怀入微。本来她的待遇就受到这些大臣们的同情,再加上她的嘘寒问暖,大臣们一边倒地站到了她这一边。

再加上吕氏家族在刘邦得天下的大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和朝中诸臣又都是同生共死的老革命,因此她的地位终于在她多方努力下得到了巩固。

(能歌善舞的戚夫人)

小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年轻、漂亮,最重要的是她能歌善舞。

刘邦胜了,她歌之舞之为其祝贺;刘邦败了,她歌之舞之为其鼓劲。

刘邦也是个没事爱唱个小曲,跳个舞的人,所以这两人搁一块,你唱歌来我跳舞,那可真是情投意合。因此,在刘邦老年的时候,戚夫人得到了他的万般宠爱。

但是戚夫人就是个农家女,不光没什么见识,也不懂得拉拢朝臣,只会一味以色示人,取悦刘邦。

然而,再怎么说戚夫人毕竟是个妾。

在古代,妻肯定是有身份的人,而妾什么也不是,因此出身不硬气。假以时日,刘邦一命呜呼,就得看吕雉的眼色讨日子了,戚夫人光是想一想都很难受啊。

所以,恃宠而骄的戚夫人要搏一搏,争取让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吕雉所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样自己就能理所当然被尊为皇太后了。

戚夫人能想到,刘邦当然也想到了。

(刘邦议事)

但是他只是在朝中旁敲侧击地提了下,说刘盈太仁弱,不宜为太子。立刻就引得朝臣反对一片,御史大夫周昌更是顾不上结巴,愤然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除了朝臣不同意,吕氏家族的人也没闲着。

当时张良深知废太子事不宜参与其中,于是躲了起来。

结果吕雉的哥哥吕建靠着和他多年老交情,硬是“逼”他为保住刘盈太子之位出谋划策,并依张良之策请出商山四皓左右于刘盈身侧。

刘邦看到这一切,不得不考虑吕雉及她的家族在朝中的力量,深知如果一意孤行,硬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势必引发众怒,引起刀戈之争,那时候,势单力孤的刘如意和戚夫人只怕连命都保不住。

因此,刘邦才会长叹一声,对戚夫人说刘盈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

既然废太子都难,想废吕雉的皇后之位,难道那些朝臣和吕氏家族的人就会答应吗?

3

谢邀,题主你太天真和善良了,你不了解刘邦这个人。刘邦不是正人君子和有情有义的人。

刘邦找了个“小三”戚夫人后,很快忘记了结发妻子吕雉,戚夫人时常伴随刘邦出征打仗,二人在战火间隙唱歌跳舞喝花酒。

(戚夫人和刘如意)

总之刘邦很宠爱戚夫人,戚夫人也为刘邦生了个“”小北鼻”刘如意,三人过起了“三人世界”的日子,

吕雉在后方过着独居的生活。苦苦守候着儿子刘盈太子之位。指望将来母凭子贵,干过“小妖精”戚夫人。

戚夫人恃宠而骄,加之想在将来谋求当上皇后,也好在刘邦死后,母凭子贵有个好的结局。于是吹枕头风想让刘邦立他俩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立刘如意,势必要废掉长子刘盈,结果这事被吕雉知道了,为了保住儿子太子之位,她求教于张良,张良说:“这是你家的家事,我不便插手,这样吧,我给你指条道,你马上求商山四皓出来辅佐刘盈。”

于是,吕雉得到指示后,找到了商山四皓,商山四皓觉得刘盈是个仁厚之君,决定出山辅佐太子刘盈。

话说刘邦在一次朝宴上,发现四个老头站在刘盈身边,当然这四个老头就是“商山四皓”。刘邦心中想道,我曾三番四次请四个人出山辅佐,这四个人都推脱不出仕,都跑到商山躲了起来,现在儿子刘盈看来还是有本领的,居然请来了四位高人来辅佐。
(吕雉)

散席后,刘邦来到戚夫人宫中,对戚夫人说,:“以后你就别提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了,太子刘盈翅膀硬了,不是从前那个软弱的太子了,羽毛已丰,根本不能废掉了。”

话刚说完,戚夫人泪流满面,浑身战栗如风中玫瑰。她起身跳起了一只伤感舞蹈,刘邦击筑做和,气氛很悲凉。

其实说白了,刘邦和戚夫人想“废长立幼”当初就试探过朝臣,朝臣都说太子无过,不能随便废立,太子乃国之根本,太子一动,国家不稳。况且,太子的母亲必须是皇后,这是大多数皇帝的规矩。

(刘邦)

其实刘邦对于立刘如意废刘盈为太子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废长子立幼子,第二步废原配吕雉立“小三”戚夫人为皇后,有道是“母凭子贵,子凭母荣”。你想想看,废了太子后,刘邦能不废皇后吗?

第一步成功,第二步也会成功,就像唐朝李治废后立武则天一样,总有理由废后立武则天的,哪怕李治的舅舅反对也枉然。

刘邦不是不废吕雉,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刘邦在战争期间,为了活命,居然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多亏“车把式”抢回了一双儿女的命,否则就没有刘盈和公主这两个人。由此可见,刘邦不废吕雉,实在不是念在夫妻情分上。刘邦本来就是薄情寡恩的人。

可惜戚夫人没有武则天的才能,他除了色相侍君没有其它才能,吕雉却有武则天之才,之后刘邦死后,戚夫人的凄惨生活开始了。吕雉把戚夫人砍成了“人彘”了。也算出了一口恶气,故事告诉我们,斗垮“小三”还得有谋略。

【撰文:秉烛读春秋,点赞加关注吧,有不同意见留言】

4

虽然没有邀请我还是发表下自己的浅见。

刘邦并非不想废除,而是到了最后他做不到了,非不为也,乃不能也。原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夫妻,跟随刘邦多年,要说感情多少也有,不过对于刘邦这种逼急了儿子女儿都可以往车下踹的老流氓来说,你跟他干劈情操显然没啥用,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吕雉身份特殊,很刘邦手下许多功臣相似,比如萧何、樊哙等等,那么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要废除吕雉显然是不合适的,并且此时刘邦大约也顾不上这一头。况且吕雉殊非弱者,天下未定,刘邦可不想祸起萧墙。

第二,天下一定,这个时候刘邦回头一看才大吃一惊,发现这个贤内助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了,吕雉和吕家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帝国的很多方面。比如樊哙便是吕雉的妹夫,萧何陈平等人也与吕雉关系不错(尽管后来陈平出谋划策收拾了吕家,但那是吕雉专权之后,尽管史书没有明说,但是可以从一些事情上看出在刘邦活着时两个人应该是互通款曲的)。比如当时刘邦因一件小事令陈平周勃杀樊哙(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吕家势力),陈平就委婉地救了樊哙一命(陈平的“委婉”也是令人胆战心惊,不知刘邦感受如何,反正笔者读到这的时候那是觉得毛骨悚然,有兴趣的可以在《史记》中了解)。在这种千丝万缕的利益纠结下,刘邦想废除甚至杀死吕雉都是极为不理智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的。

第三,到了刘邦晚年,异姓王也杀光了,天下也稳定了,这时他更惊奇地发现,吕雉不仅仅是要专权了,莫非想篡位?(这一点上刘邦是极为有先见之明的),因此,他借宠爱如意欲行废立太子之事,实则是为了压制甚至废除吕雉,可惜他的谋臣们却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囿于天下道义的思想,认为太子无过不应该行废立,比如陈平,萧何等,他们是不可能像刘邦这么光棍视道义为狗屁的,张良甚至还弄出了个商山四皓,这也算表明了立场,此时,纵然无赖如刘邦,除了回去抱着小老婆哭以外也无其他办法了。

综上所述,刘邦非不欲废除吕后,实则不能也。

笔者浅见,望达者多多指教。

5

《史记》中记载刘邦妻妾有姓或名者八人,分别是曹氏、吕氏、戚姬、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

吕氏吕雉是刘邦结发妻子,生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曹氏是刘邦当年当泗水亭长时的外室,曾生下长子刘肥;戚姬是他在彭城大战败逃路上泡到的“马子”,生儿刘如意;薄姬是俘虏而得的魏王魏豹的姬妾,生下汉文帝刘恒;赵姬原为赵王张敖的小妾,与刘邦生下刘长;管夫人与赵子儿是记载薄姬时顺带提到刘邦临幸过的美人;石美人是刘邦随侍小吏石奋的姐姐。

这些姬妾之中,在刘邦的事业中出力最多的是吕雉。作为结发妻子,吕雉在刘邦处于最基层的一介小吏的时候嫁给他,吕雉的出嫁,可谓下嫁,因为当时吕雉家无论出身还是家境,都远胜于刘邦,吕雉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友,也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当时的刘邦,不过一泗水亭长,身份不高,身无分文,县令让大家去凑个分子为吕父迁居于沛县贺喜,刘邦竟然空手而去,但吕父却相中了他,将漂亮的女儿嫁给了他,也是高看一眼,厚爱一筹。

而刘邦与吕雉成亲之后,不但没有给吕雉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反而让她担惊受怕,颠沛流离。刘邦押送刑徒去咸阳,在路上一时冲动,将刑徒全部释放,自己也拍拍屁股逃跑了,在县令通缉刘邦的过程中,是吕雉代他受过,被抓到牢房里,受尽折磨,狱卒甚至一度还因吕雉有姿色而调戏她,所受的痛苦,只有她心里清楚。

在刘邦逃跑的日子里,是吕雉在承受着官府的责难,照顾着双亲,抚养着幼儿小女,让这个家终于没有树倒猢狲散。当刘邦在彭城大败,刘邦万幸逃跑了,吕后其他家人却被项羽俘虏,在那些暗无天日的阶下囚日子里,是吕稚侍奉刘邦的父亲。可以说,刘邦在当上皇帝以前,所有擦屁股的遗留问题和后果,都是吕雉承担的。在对家人的问题上,在为刘邦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上,吕雉是顶顶大功者,倘若刘邦要对吕雉不好,或因宠幸其他妃子美人而冷落或放逐吕雉,那就是瞎了眼,忘恩负义。

因此,刘邦无论在称帝之先,还是称帝之后,在对待吕雉的问题上,都表现出少见的克制和又敬又怕的敬畏。虽然,他宠幸戚夫人,而且宠幸到凡打仗亲征,都必带着戚夫人,但在对待家人的态度上,他是非常信任吕雉的,凡出外,必让吕雉留守,对妻子的信任,可见一斑。所以,刘邦即便再宠爱戚夫人,但他也决不可能废除吕雉的皇后之位。这是对妻子风雨同舟精神的一种感恩。

6

对于刘邦来说,爱戚夫人和保留吕后的正室地位,毫不冲突。

为什么同样没有家族几世几代的经营,项羽只走到了霸王的位置,刘邦却走到了皇帝的位置?因为刘邦比项羽更现实,刘邦永远都分得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情义,什么是权力。

戚夫人是刘邦晚年唯一的灵魂伴侣。

当刘邦在事业上越来越成功的时候,敢在刘邦面前说真话也愿意当刘邦说真话的人就越来越少。

刘邦称帝不过一年,跟群臣说话时都得先给群臣打预防针,先说上一段「列诸侯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他实在担心,如果不打这针预防针,群臣不敢畅所欲言。

要知道,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性情帝王,胸怀宽广,听得进去任何诋毁,也享受得了任何赞美,但皇帝的威严在上,也断然没几个臣子敢放开胆子说话的。

这样的刘邦,活得多孤独啊!

不过,也有人一直都有胆。

这个人便是韩信,韩信第一次跟刘邦聊天之时,就敢问刘邦: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胆子的确是够大,上来就说,你好好想想,说起勇猛,你比项羽强吗?说起彪悍,你比项羽强吗?说起仁义,你比项羽强吗?说起军事实力,你比项羽强吗?

这也就是韩信吧,一般人还真不敢问!这也就是刘邦吧,若是换成陈胜、田荣、项羽等诸侯王,早就大发雷霆了!而我们的刘邦,竟然老老实实地思考了一阵,最后给韩信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回答:「综合来说,我不如项王。」

也正是因为韩信天生骄傲,胆子一直都大,所以,韩信被贬淮阴侯后,刘邦也走是去找韩信聊天,有一次,刘邦又去找韩信聊天,两人聊起各兵将的实力,刘邦问了韩信一圈,然后问韩信:

如我能将几何?

你看看,我刘邦能带多少兵啊?韩信也真不客气,直接说,皇上你呀,也就带十万吧。刘邦又问:

于君何如?

韩信依旧不客气,说臣带兵没有上限,多多益善。刘邦一听,笑了: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韩信依旧毫无恐慌之感,从容答道: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韩信的意思是,你刘邦虽然带兵不行,但带将军和大臣是把好手,你手下一帮能人,所以我被你和陈平等人算计了,从好好的楚王,变作了如今的淮阴侯。

能跟刘邦如此谈笑风生、敢跟刘邦说真话的,恐怕也只有淮阴侯一个了吧?

好在还有戚夫人,虽然戚夫人未必敢像韩信一样说真话,但戚夫人懂刘邦,懂刘邦的胸怀,懂刘邦的情绪,懂刘邦的艺术修养。

司马迁在张良的传记中,记载了一个既悲又喜的场景。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之,罢酒。

这段描写,和霸王别姬有一拼,两个不世出的英雄,走到生命的尽头,都相信天命,项羽认为是天要亡他,虽有力拔山兮的勇气、虽然有日行千里的神器、虽然有风华绝代的美人,但他也只能任命。

刘邦也是一样,虽然想立最像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已是无能为力了,他也教戚夫人任命,他告诉戚夫人,我刘邦死后,吕后就是你的主子了!

戚夫人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滴,看着梨花带雨的戚夫人,刘邦诗兴大发,创作了人生中最后一首传世诗篇。

我们能感受到,这时的刘邦,就像垓下的项羽,这时的戚夫人,就像垓下的虞姬。当日的虞姬懂项羽,这时的戚夫人懂刘邦。

对于刘邦来说,这是爱情。

但刘邦不能只有爱情,他还得有权力,为了权力,他必须顾家庭。夫妻,乃人伦之首,没有夫妻,便没有家庭。

刘邦这一辈子,浮浮沉沉,虽曾有个外室曹氏,但唯有吕后在他没出息时,给了他一个家,吕后陪他吃苦,陪他受罪,为他生儿育女,用叔孙通的话说,唯有吕后为他「攻苦食啖(淡)」,对于吕后,他是万万不能相背的。

而吕后,在刘邦生前,也老实得狠,不但没对刘邦下手,也没对刘邦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下手,可以说,吕后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做到了一个合格的妻子该做的一切,刘邦也就必须做一个合格丈夫所该做到的一切。

刘邦绝不会因为爱情而背叛家庭,绝不会因为自己和戚夫人的感情而使自己的权力丧失合法性。刘邦对于权力,很敏感。

汉九年,赵相刺杀刘邦之事,东窗事发。赵王张敖也受到牵连,被捕入狱。

张敖与其他的异姓王不同,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据记载,刘邦只有一个女儿,即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是刘邦是吕后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张敖。

为了女儿的幸福,吕后一次次跑到刘邦面前哭,说张敖是咱们的女婿,他断然不会刺杀你,说的次数多了,刘邦就烦了,分分钟教会吕后怎么理解权力:

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尔)女乎?

用现代的普通话来说,刘邦的意思便是:「如果张敖拥有了天下,还缺你的一个女儿吗?

也就是说,吕后和刘邦重视女儿,但为了天下,张敖没必要重视刘邦和吕后的女儿。这也是为什么张敖明知贯高要刺杀刘邦,却置身事外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我是金戈,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有那么一丁点道理,希望你不要吝啬你点赞的权利,伸出你抓钱的小手,为我点个赞,给我个大大的鼓励!如果你希望继续看到我的回答,请点击本回答上方的关注按钮,或者搜索“jin_sg”关注我的公众号。

7

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是一个出身农村,好吃懒做,家庭贫困,还有一个私生子的大龄小混混,忽然你们县一个比你小十几岁的有权有势家族的大小姐主动愿意嫁给你,不管你赚钱不赚钱,干活不干活,坐牢不坐牢,都不背叛你,还给你生儿育女,照顾你的父母。在你开始创业以后无条件的支持你,因为你事业的牵连坐了三年大牢,夫妻骨肉分离,她也无怨无悔,还帮助你铲除了潜在的隐患。

这样的老婆,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

夫妻?朋友?战友?亲人?或者兼而有之!

刘邦和吕雉就是这种关系!

贫贱之交无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汉宣帝做了皇帝不忘记流落民间的宝剑,杨坚被醋坛子妻子气的死去活来却念念不忘,李渊好色却只把皇位传给窦皇后的儿子,朱元璋弑杀却对马皇后恭敬有加!

人心都是肉长的,知道谁对自己好,知道谁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所以纵然戚姬好,刘邦也不会轻易废掉吕后。

戚姬也是一位奇女子,有记载显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棋手,她写的《舂歌》被考证为最早见于正史记载的五言诗,她还是当时著名的舞蹈家,擅长“翘袖折腰之舞”,当然:比起吕雉,她更加年轻更加漂亮。

最关键的一点:她有一个很像刘邦,聪明伶俐的儿子-如意。

刘邦不是没有动心,他一度打算废掉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继承大统,但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劝谏下放弃了。

日慕君觉得:与其说是大家反对,不如说是他自己无法面对吕雉。无法面对那个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8

刘邦没有废除吕雉的皇后之位跟一个人的关系很大,他就是周昌。正所谓成也周昌,败也周昌。那么周昌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响力呢?其实这跟汉朝的制度有关系。

西汉初建,已经设立御史大夫之职,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位高而权不重。但是有规谏君上的权利。

刘邦当初娶吕雉的时候,吕雉是19岁,可谓是风华绝代。吕雉跟着刘邦打天下,经历了多次危难,其中最危险一次是被项羽捉住,差点没有了性命。因此可以说吕雉和刘邦是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夫妻。

可惜,刘邦在做汉王时又迎娶了一位美女,就是后来的戚夫人,巧的是戚夫人嫁给刘邦时也是19岁,从这一点看刘邦喜欢风华正茂的美女。

刘邦登帝之后,戚夫人20多岁,而吕雉年龄已经跨入40岁的行列了。因此在姿色上吕雉明显是吃亏的。这时戚夫人仗着自己年轻美貌,时常留在刘邦身边的机会开始吹枕头风。

戚姬常从,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益疏。

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戚夫人在刘邦面前日夜哭泣,要求刘邦离自己的儿子赵王为太子,但是正宫皇后是吕雉,因此要想立赵王为太子,必须先废除吕雉的皇后之位,刘邦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借口。

于是刘邦退其次,想着先立了太子再说。这时御史大夫周昌站了出来,周昌有点口吃,说话不利索,即使这样,周昌依然义正言辞的训斥了刘邦,废除皇后,不合礼制,不得民心。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刘邦看到周昌态度如此坚决,于是打消了废除太子的念头。这时大臣赵尧规劝刘邦为赵王如意找一个强势的相国来保护他,为什么呢?因为赵王如意既然不能当上太子,等吕雉以后得势,势必会加害赵王,算是提前做个安排,刘邦依照赵尧的建议,封赵尧为御史大夫,封周昌为赵相国。

人算不如天算,刘邦驾崩之后,吕雉就开始动手了,她先是让戚夫人穿上囚犯的衣服,带上镣铐去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非常思念自己的儿子。

吕雉又派人召赵王进宫,想趁机杀害。这时周昌站了出来,周昌称赵王有病,不能前去觐见。吕雉大怒,于是把周昌给召了过来,然后关起来。又派人去召赵王。

吕雉的儿子刘盈听说赵王来了,怕自己的母亲加以杀害,于是提前去迎接,并且把赵王安排到自己的宫中居住。吕雉趁刘盈早睡未醒,派人毒死了赵王。

吕雉杀害赵王后又将戚夫人残害成为人彘让刘盈观看,刘盈心惊害怕,从此落下了病根,后来早于吕雉而死。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相比于吕雉,刘邦更喜欢20多岁的戚夫人,但是刘邦在决定废除太子时遭到了御史大夫周昌的反对,因此埋下了戚夫人和赵王惨死的下场。如果刘邦知道吕氏集团以后的篡位,一定会废了吕雉的,可惜没有如果。

本回答独发于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9

刘邦根本就没有想换皇后的意思和想法,更没有替换太子的想法,只能说戚夫人想多了,完全是胸大无脑之辈。刘邦和所有的男人都一样骗人而已。

吕后作为刘邦的结发之妻。为了刘邦的江山虽然没有打江山。但也为此被项羽关了十几年。由此也是深受功勋集团同情。而戚夫人的最终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唯一让人感慨的就是戚夫人死的太惨,但这都怨不得别人,路都是自己走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戚夫人。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刘邦给她的后宫封号,也就是后宫职称。生于公元前224年。必须承认。刘邦很喜欢戚夫人,当然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女子,戚夫人的年轻,美丽,温柔,让刘邦爱惜不已。但刘邦就是喜欢戚夫人而已,但让刘邦废皇后是不可能的。就好比现在的有钱人可以养小三,但让他离婚娶小三则是不可能的。

吕雉深有谋略,知道联络功勋集团做为自己的保障。再一点就是做为一点大枭雄,刘邦看重的江山社稷,绝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弃江山而不故。晚期的刘邦和吕后已经是“政治夫妻”吕雉帮住了刘邦解决了韩信等三大异性王,颇有政治手腕,可以做一些刘邦不好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就是吕雉对刘邦的感情很深厚。作为正当妙龄的富家女嫁给了当时地痞快40岁的刘邦,而且对刘邦始终如一。这一点深让刘邦感动。再加上功勋集团的势力,使得刘邦无论从对吕雉的感情还是当前吕雉的政治集团来讲,刘邦既不敢也不能将其废除而改立前者。

再就是刘邦晚年的时候,吕雉的政治集团已经形成,商山四皓就是代表,这时候刘邦就算想废吕雉也不可能了,即便是废后。要付出的政治代价也太大了,为了江山社稷稳定刘邦也就不得不放弃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0

如果你是一个好吃懒做、家境不好,还有一个私生子的大龄小混混,忽然一个比你小十几岁的有权有势家族的大小姐主动愿意嫁给你,不管你赚钱不赚钱、干活不干活、坐牢不坐牢,都不背叛你,还给你生儿育女,照顾你的父母。在你开始创业以后无条件的支持你,还因为你事业的牵连而坐了三年大牢,这都无怨无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能为你的事业提供帮助,你会怎么看她呢?事实上刘邦与吕雉恰恰就是这种关系:刘邦打小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市井混混,因此常被父亲训斥,认为他不如哥哥会经营,四邻也都瞧不起他。吕雉的娘家是富户出身,本来无论如何是不会许配给刘邦这样一个地痞混混的,然而吕雉的父亲却认定刘邦将来肯定大富大贵,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可想而知吕雉以千金之躯嫁给一个地痞流氓是如何的不情愿,但不情愿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她不能不听的。吕雉嫁给刘邦后就把丈夫管得死死的,而刘邦则对妻子心存畏惧而不敢再在外面沾花惹草。尽管嫁给刘邦时的吕雉心不甘情不愿,可在嫁给刘邦之后却是始终如一恪守妇道:婚后的刘邦并没改变游手好闲的毛病,以致于在家里三天两头见不到他的身影,他甚至在迎娶吕雉之前已有一个私生子刘肥,然而这些吕雉统统没计较——她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她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养育儿女。刘邦在一次押解囚犯的过程中因酒醉而使囚犯逃跑,只得亡命芒砀山下。这段时间吕雉不仅要照顾家庭,还不时长途跋涉去为丈夫送上衣物及食品。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败于项羽之后吕雉等一众刘邦家属为楚军所俘,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汉议和后才被放回。

然而当吕雉回到刘邦身边时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此后刘邦出征在外几乎都会带上戚夫人,而吕雉则总是扮演留守后方的角色。受到刘邦宠爱的戚夫人生下了儿子刘如意,这时戚夫人见吕雉年老色衰就渐渐起了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太子的念头。事实上刘邦也一度动过废立皇后和太子的念头,然而最终还是作罢。在刘邦起事之初吕雉一直悉心照料二老和孩子,从不使刘邦有后顾之忧。吕雉的兄长周吕侯为刘邦统率军队,驻扎在下邑,刘邦在战事不利时曾逃到这里逐渐收集溃兵,然后才恢复原气。周吕侯死于征战,其子吕台封郦侯、吕产封交侯。由此可见在刘邦问鼎天下的过程中吕雉及吕氏家族出力甚大。更何况吕雉本人也能作为刘邦在政治上的帮手——从她后来怂恿刘邦诛杀汉初头号功臣韩信,后又诛杀彭越等事迹就不难看出她的杀伐决断与心机谋略。无论刘邦多宠爱戚夫人,本质上不过是拿她当成心爱的物件或是宠物,对刘邦这种志在天下的一代豪杰始终是以政治利益为第一位的,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没任何政治根基背景的戚夫人去得罪对自己有过巨大帮助的吕雉和吕氏家族呢?也许当他和戚夫人在一起时一时兴起也许会给戚夫人一些错误的暗示或承诺,但冷静下来后是不可能为戚夫人而废黜吕后的。且不说刘邦自己需要依靠吕雉的政治才能和吕氏家族的势力,如果他真要废后,那么他起兵时从老家带出来的那些老班底成员们那关就过不了——以樊哙、萧何、曹参等人为代表的这一班底集团成员们由始至终只认一个大嫂——那就是吕雉。戚夫人在他们眼中说难听点就是一个小三,尽管大家看在刘邦的面子上尊称她为夫人,可如果刘邦真要废后无异于寒了这帮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的心,因为他们可是在起事之初和吕雉一起共过患难的。如今你刘邦发达了就抛弃糟糠之妻,这让当初一同起事的老兄弟们咋看啊?

表面上看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总是把戚夫人带在身边,而让吕雉留守后方。然而这样恰恰强化了吕雉与功臣集团的关系,以致于发展到后来不仅是当初和刘邦一同起事的老班底成员们,包括像张良这种后来投奔刘邦的汉初功臣集团成员们几乎全都站在吕雉一边。汉初功臣周昌在一次奏事时见刘邦正与戚姬拥抱,二话不说就转身走人,刘邦赶紧追上去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谁知周昌脱口而出:“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君主“。就是这个有个性的周昌在刘邦表露出废立之意时当着刘邦的面说:“我的口才虽不太好,但是我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吕后知道此事后不惜以皇后之尊跪谢周昌,如果换成您是周昌是不是很感动啊?相比之下戚夫人却把刘邦当成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以致于她仗着刘邦的宠幸而不把这些老臣放在眼中。可以说尽管她在如何取悦刘邦这方面比吕雉更强,可总的来看她笼络人心的能力远远不及吕雉。张良得知刘邦有废立之心后请出了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其实商山四皓固然是极难请动的隐士,可真正让刘邦忌惮的是:这件事直接证明了朝中功臣集团明确站在吕后一边的态度。刘邦本身对与自己患难与共、辛苦备尝的吕后就有一份歉疚之心,再加上朝中功臣们的力保就使刘邦知道如果要强行废掉吕雉的后位是一定会在朝中引起动荡的,刘邦作为以江山社稷为重的一代豪杰不可能冒这样的政治风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