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一个才华横溢,智慧聪颖的人物。关于诸葛亮可谓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外交家,三顾茅庐之后被刘备请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帮主刘备打下江山,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核心级别的重要人物。

诸葛亮一生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慧的代表人物。只是可惜天妒红颜,让诸葛亮这样的优秀人物却没有好好安享晚年,反而英年早逝,诸葛亮死后墓葬有很多处,但是没有一处是真实的,至于诸葛亮先生真正的墓葬位于何处目前还是无人知晓。

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对于自己死后陵墓的选址应该也是比较重视的,然而据说,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对于安葬问题已经做出交代,交代他人自己死后不要刻意的为自己寻找墓葬的地方,就将自己装入棺材,在运输的途中,绳断之后所在的地方就是自己墓葬之地,但是至今还是没有人找到诸葛亮墓葬的真正位置。

在汉中定军山脚下有一个诸葛亮的衣冠冢,称为武侯墓,是人们最熟悉的诸葛亮墓,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墓葬,仅仅就是一个衣冠冢,所以里面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可以盗取的。这也是诸葛亮现在墓葬得以保存的一方面原因,至于诸葛亮死后的墓葬无人敢动也是存在多种说法的。

首先,目前对于诸葛亮的墓葬所在位置还是无法知晓的,同时诸葛亮墓葬的位置也是一个还没有解开的迷;其次,诸葛亮先生一生节俭,嘱咐他人死后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金银珠宝,带不走的尽量不要带,可见诸葛亮先生的墓葬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陵墓,没有什么可偷,因此也无人去动;最后,诸葛亮先生在辅佐刘备打江山的时候,凡是都为他人考虑,享受百姓的爱戴,更是智慧担当,死后就应该得到安歇,综上可以说诸葛亮的墓葬是无人敢动的。

诸葛亮先生的墓葬所在位置目前是比较神秘的,并且诸葛亮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后人铭记和效仿。

最佳贡献者
2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的陵墓向来最为盗墓者所青睐。而有那么几座墓,不但完好无损,基本上也没什么人敢于去骚扰,诸葛武侯墓,就是其中一座。就连当初天不怕、地不怕的“屠夫”张献忠占据四川后也不感稍动分毫。

诸葛亮墓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定军山下,那么,为什么定于定军山呢?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临死前,也对此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故留下遗言:“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


我们都知道他葬于定军山中,但关于他坟墓的具体位置,一直不能确定,这都是源于诸葛亮为自己设计的妙计。他生前就留给自己手下锦囊,让其按照锦囊所写安葬自己。所以在诸葛亮死后,手下人就命人抬着诸葛亮的棺木前往定军山,杠断绳烂则止。


为何此墓历经近二千年的时间而完好无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墓的确切遗址直到现在也没完全确定


据说诸葛亮死后,在遗书中嘱咐刘禅,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个士兵一直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为他的葬身之处。


于是刘禅就命四个壮汉,一路抬着他的棺木往南而去。这四个壮汉抬了一天一夜,体力不支,实在是抬不动了。于是动了小心思,想偷偷懒,就打算瞒着刘禅,将诸葛亮的棺木就地掩埋。


之后,他们回去复命,说已以将丞相埋于杠断绳烂之处了。刘禅听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人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从实招来。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个处死。自此,世人就再也不清楚诸葛亮的葬地了。


也许以诸葛亮的智慧早已知晓这样的结局,却有意为之,此中的意味也许只有我们的诸葛丞相自己心里才明白。而现如今的诸葛亮也许只是个衣冠冢而已。


其二、据传诸葛亮墓中机关重重威慑力太大


诸葛亮生前神机妙算,精通五行八卦和机关设计,而机关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诸葛连弩及木牛流马。要盗取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近神近妖的人物的墓,其压力自然非同小可,而且可想而知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而其中就有一个流传很久远的故事,说的是另外一位传奇的人物刘伯温挖诸葛墓的事儿:据说这位大师一直对诸葛亮不服气,认为诸葛亮比不上他,故而还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一说。


他听说诸葛亮墓中有天书,便亲自率人去挖诸葛亮的墓,而诸葛亮算准刘伯温会去盗他的墓,挖开里面有七口大油缸连一根棉绳点着火,六个缸已经空了,独独第七口还剩下一点油。

这时,刘伯温突然发现旁边一个小竹签上有字,上前细细一看,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刘伯温吓着一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赶忙跪拜在地,恭恭敬敬地退了出来。 从此,再也没人敢碰诸葛亮的墓了。


其三、世人敬其气度和名节,名望太高


在民间,诸葛亮的名望一直都非常高,即使身在乱世,也没人去动它。而到了太平日子的时候,统治者只会重新为诸葛武侯不断修缮陵墓,不断强化和加深对诸葛亮的宣传,扩大其在民间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和影响力。


盗墓,也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在这个行当中也有自己的规矩和原则。其方式无非两种,官盗和民盗。而诸葛亮作为民间声望如此之高的存在,几乎没人会在这个上面打主意;而一生尽忠职守的诸葛亮历来是官家大力宣扬的规范和典型,没有谁会冒大下之大不纬去触碰这一禁区,否则必然民心尽失。


至今,诸葛亮陵墓仍保存完好,而其墓顶上长着一颗高大的黄果树,却好像正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这个墓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神秘奇妙!


也许,就像后人的美好愿望一样,这颗树是他的妻子化身为一棵黄果树,为他遮风挡雨,相濡以沫!

3

又在造神,什么叫无人敢动?别人没事盗他墓干嘛?我太爷爷的墓也没人动,是不是也是无人敢动?是不是他的墓也很神秘?

你是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看多了?还是听故事听多了?你真以为只要是墓就一定会盗?你以为诸葛亮的墓有机关,别人不敢盗?你以为他懂奇门遁甲,别人不能盗?你以为他是忠臣,别人不忍心盗?

没被盗的墓多了去了,没什么好奇怪的,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不是军事家,不是神仙,也不懂什么奇门遁甲、易经八卦什么的,没被盗很正常,这么公开的墓地,别人盗他干嘛?

4

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政治才能,军师才能,更体现在对于人心的揣摩。

流传最多的就是,诸葛亮的墓在陕西勉县的定军山。但是,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在五丈原这个地方,诸葛亮就一病不起。自己也知道快死了,就对自己后事做了安排,具体的军事政治上的安排此处就不详细说明了,跟本问题无关。他向刘禅写了一份密奏,大致意思是说,若是臣死了,你就不要大葬我了。只需要把我的尸首放到棺材里,新绳新杠抬着棺材,一直朝南走。等到绳子断了,杠材烂了,那里就是我埋葬的地方。

这里,诸葛亮主要聪明在,他了解自己与司马懿的恩怨,司马懿肯定让自己的尸首安宁。没有人监督,抬棺材之人肯定不会真的按照自己的指令一直走下去。再加上对刘禅的揣摩,后来抬棺材那几人也被斩杀。对外,他放出风声,说自己一定会埋葬在定军山。这样,于内于外,谁都不清楚诸葛亮到底埋在哪?

5

提起三国的诸葛亮,世人都把他当成智慧的象征。清朝的一代雄主康熙帝更是称赞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的确,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而下山后,尽心尽力,用自己超强的军事才能帮助刘备在蜀川打下了一片天地,开启了天足鼎立之旅。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却改变了一切。刘备为了报结拜兄弟之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毅然率全国之兵伐魏。结果却是被东吴大将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之后悲怒交加的刘备病逝白帝城。他临死前对诸葛亮进行了托孤。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在临终前,更是说出了令无数后代士子感怀佳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虽然名义上刘备指出诸葛亮可以有取代刘禅的权力,但明眼人都知道道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而诸葛亮随后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义无双和恪尽职守。他一方面尽全力辅佐刘禅处理朝政事物,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另一方面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他不顾年老力衰,毅然先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后阴差阳错地都没有成功,他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做了最后的“双管齐下”,一方面安排好继承人和撤军计划,确保自己死后蜀国的平稳;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后世也有安排,他要求他的丧事从简,并将自己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引用《三国志》的记载如下: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直到现在,诸葛亮的墓还是个谜团:既没被发现,更没有被盗。原因很简单,这12个字道破真相:隐的秘,藏的深,保的严,传的真。

首先来看隐的秘。诸葛亮虽然把自己坟定在了连年征战所在地——定军山,但据史书记载,淡泊名利的他并没有指定要葬在何处,也就是说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坟墓具体位置。

而定军山有两大特点,一是面积大,二是地势险峻。这给诸葛亮有意隐藏了自己的葬身之地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水经注》更是这样记载:诸葛亮死后,葬于定军山,因山而葬,不起坟墓,无人知晓所在。因为是依山为坟,诸葛亮的坟墓又没有起坟头,更没有立墓碑。后人根本“无从寻找”,因此,直到现在都不没有发现其坟墓,更不用说去挖掘了?

其次,来看藏的深。诸葛亮一生简朴,为人正直,生前没有什么财产,死后更没有什么陪葬品。他临死前公然上书刘禅要求薄葬,便是想昭告天下,他的坟墓并没有金银珠宝,不值得后人惦记或者挖掘,这无疑打消了盗墓贼的念头。

再次,来看保的严。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便将汉中定军山保护起来,甚至都不允许蜀汉官员到汉中前去祭拜。这样严密的保护,经过百年之后,更不会有人发现其坟墓了。因此,让他安静的躺了一千多年。

最后,来看传的真。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诸葛亮临死前留下遗诏,要求刘禅派四个壮汉抬起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边走,绳断便就地下葬。

于是刘禅派四名壮汉按诸葛亮吩咐去做。结果四名壮汉抬棺材走了几天几夜,累得浑身象散了架,但是绳子却还是完好无损。

四人一合计决定做“投机取巧”之举:他们将绳子割断,就地下葬。然后回去向刘禅复命。刘禅觉得很奇怪,新的棺绳怎么这么快就断了,于是将四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四人忍受不了皮肉之苦,只好说出了实情,刘禅勃一怒之下将四斩首示众。但却忘了诸葛亮棺木下葬之地,因此,葛亮的葬身之地便成了谜团。

不管诸葛亮的坟墓是在定军山,还是民间传说的那样神秘的葬无所终,却无法阻挡后人对于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刘禅后来专门为诸葛亮立庙,设衣冠冢。结果竟然香火不断,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据悉,就连伐蜀的钟会,甚至司马昭,经过诸葛亮的庙堂时,都专门进行祭拜。可见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

6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便有人问了,大家的回答都是有理有据,比如盗墓贼们很敬重诸葛亮,因此才不会盗他的墓,甚至还有人迷信的说出了诸葛亮墓旁的树不简单之类的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不是没人盗诸葛亮的墓,最主要的原因是没人知道他的墓在哪!有人可能要说了,诸葛亮的墓不是在汉中市的定军山脚下吗?千年来一直有人前去供奉,实际上这座墓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修的衣冠冢,在1996还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试想一下诸葛亮在历史上如此的出名,人人都知道其智慧过人,说不定墓里藏着一些典籍之类的,但是衣冠冢里当然不会有这些,有谁会傻到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盗一个衣冠冢呢?

其实诸葛亮死后选择埋葬的地方,这还有个小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临死前交代,让四个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一直往南走,等到绳子断了就把自己埋在那里,这四个士兵第二天便回去报告刘禅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刘禅得知后非常的愤怒,质问他们第二天绳子怎么可能就那样断了呢?士兵吞吞吐吐,刘禅一怒之下将这四个士兵直接给处死,从此之后,诸葛亮的墓到底再何处就成了一个谜。

东汉的时候其实非常流行密葬的,仔细一想,这四个士兵是必死的,不管绳子是不是自己断的,他们都得死,这样一来,就没人知道其墓在哪里了。根据记载来看,人们只知道诸葛亮葬在定军山了,却没人知道到底是哪个位置,在加上他当时是薄葬的,也就是说墓内没什么陪葬品,即使现在找到了诸葛亮墓,人们也无法确认这就是诸葛亮的墓。连墓都不知道在哪,自然是不会被人盗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7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英雄人物的一个核心代表,其事迹感天动地,世人敬仰。他的墓葬却至今保存完好,原因主要是: 一定他死前就吩咐过,不要刻意为他寻找墓葬之地,弥留之际躺在棺材里让士兵抬着走,绳断之地就是他的安葬之处,而且不必搞得那么花丽,也不要什么陪葬之物。但这毕竟是传说,他真正的安葬之处千百年来至今是个谜。在汉中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不过是他的衣冠冢,称为武候墓。这个墓跟平常人的一样,没有一点华丽之外,与他这么一个优秀的伟人一点也不匹配,令世人敬佩。谁还忍心去动。再说’诸葛亮一生节俭,就是去动也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第二丶诸葛亮一生为国操劳,又心系百姓,深得民心,令人敬仰,有哪个偷墓贼会去做这种人人痛恨之事;三是盗墓贼也知道,武侯墓肯定不是诸葛亮真正的安葬之地,他真正的墓无人知哓,想盗也是白搭。三国是盗墓贼盛行的时候,从三国至今千百年了,诸葛亮之墓一直保存完好,不得不说是个人间奇迹。

8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阴历8月28日,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

杨仪等率蜀国北伐大军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撤到汉中后,蜀汉全国举哀,万众悲恸。后主刘禅派左中郎将杜琼奉诏策赶至汉中致祭,同时,为悼念这位“受遗托孤”、“继绝兴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后主下令大赦天下,并追赠他为“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号“忠武侯”。后世敬称他为“武侯”,即源于此。按诸葛亮生前遗嘱,将他葬于汉中郡沔阳县(今陕西勉县、岐山县交界处)之定军山。据说其坟茔至今犹存。

诸葛亮死后不久,蜀国各地民众纷纷请求在当地为他立庙以便四时祭祀,但被朝廷否决,这却是为何?原来朝议以渎而无典、不合礼秩为由,不准民间私自立庙祭奠。有大臣建议为诸葛亮建庙于成都,但后主刘禅以刘氏宗庙在附近为由,不予允许。

在此情况下,蜀汉百姓包括南中(包括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少数民族在内,感于诸葛丞相的恩德与遗爱,每年都按季节到郊野、山岭间私祭,借此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与哀思。

过了好久,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联合上表建议:在沔阳县定军山诸葛丞相的坟茔附近立庙,使其亲属方便致祭;其门生弟子、同僚下属欲往祭祀者,只限于庙祭;严禁民间私祭,以崇国家正礼。这回刘禅不好驳回其请了,只得应允,他在景耀六年(263年)春下诏,为诸葛亮在沔阳定军山建庙,这一年距诸葛亮病逝已经过去了整整29年。

后来,魏国司马昭发起了灭蜀战争,魏将钟会率兵攻占汉中后,还专门派人到定军山祭扫诸葛亮之墓,并颁军令严禁在诸葛坟茔周围砍柴和牧放战马,以表达对这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前辈名相的敬意。

蜀汉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弱小的国家,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但其所建的功业在三国群英谱中并非最大,却能赢得如此巨大的生前身后之名,不仅在三国时期无人比肩,即便放眼整个中华大历史也鲜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古人评价诸葛亮:“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贤相的典范,清廉的楷模,他谨慎从事,既不怍没有根据的空想,盲目行动,也从不优柔寡断,坐失良机。他勤俭持家,死后内无余帛,外无余财,妻妾连换洗衣裳都没有,他为相13年,两袖清风,为政清朗。所有这些,让他在后世心中的地位愈发高大,甚至超越了蜀汉开基帝王刘备。因此,他死后人们自觉维护其坟茔,按时祭扫,这是一种发乎内心的敬仰之情,绝不是被演义小说以及民间传闻里那些诡谲离奇、神神叨叨的所谓“显灵”以及“兴妖作怪”所震慑,人们保护他的坟茔是在借此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他不仅在蜀国备受景仰,甚至以古今罕有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其敌人、对手的尊敬。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9

东汉末年,曹操为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从事一些盗墓的勾当。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盗墓是为了考古,还是为了取得金银财宝弥补亏空?当然是后者。曹操如此,民间的盗墓者自然也是如此,这些人盗墓为的是发财,其中当然也可能会有如《笑傲江湖》中为了取得一个《广陵散》而掘了十几座墓的魔教长老,但总体来说,他们盗墓总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

所以真要去盗墓,找不到海昏侯这样的土豪,至少也挑个生前比较富裕的高级公务员吧?诸葛亮穷成了什么样子?他在写给后主刘禅的表中提了一下家境:“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活人已经活成这个样子了,他的墓里能有什么?值得偷一回吗?

诸葛亮有真传啊,比如《兵法二十四篇》啊!好,就算这些书埋到墓里了,首先,你得找得着。那诸葛亮墓好找吗?当然不好找。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得明明白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你想找,得把一整个定军山挖一个遍,就为了一本不知道有没有、不晓得能不能卖出去的兵书?那是考古学家的愿望,不是盗墓者的。

10

不知道在哪里怎么盗?听说那个只是衣冠冢。

传说,诸葛亮死后让士兵扛着他的棺材一路走,走到绳子断裂处便是棺材埋葬地,可是粗大的绳子怎会这般轻易断掉,士兵不想再走,便割断绳子随便找个地埋下了,后来刘禅知道后大怒杀掉士兵,自此无人知道诸葛丞相究竟埋在何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