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走曹操的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关羽,而是罗贯中。
这看似是一个历史问题,其实也是文学问题,“华容道”必须要放走曹操,来成就诸葛亮的智和关羽的义,《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对此有明确交代;同时,“华容道”放走的又不仅仅是曹操,还有罗贯中的理想、执念和无奈,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必须放走曹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在主线情节上必须符合其所依托的历史架构。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历史原本是枯燥的,毫无波澜。但是作者却可以通过艺术加工,加入精彩的过程和自己的意愿。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直接得出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的原因:一来曹操气数未尽,不可逆天而为;二来送关羽一个顺水人情,成就其美名。
再往深处剖析,还有一点: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了曹操,还激他立军令状,立了军令状又不杀他,分明是想让关羽承自己的情。众所周知,三顾茅庐之时,关羽张飞都不满诸葛亮轻慢的态度,并且认为他太年轻,不可委以重任。张飞性情粗犷,后来放开了芥蒂,但是关羽为人高傲,没办法轻易驯服。此次立军令状,也立了威严,自此关羽欠了诸葛亮一个天大的人情。
综合起来,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的原因有三:一来曹操气数未尽;二来成全关羽仁义之名;三来挫平关羽的锐气。
罗贯中为什么放走曹操?
那么作者为何在华容道这一节给诸葛亮和关羽平添如此多的戏码,费尽心思安排诸葛亮和关羽放走曹操呢?正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和关羽的义,来反衬自己的无奈。对此,我们需要的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为自己明志
罗贯中生活在元朝末年,是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与汉末局势颇为相似,而罗贯中也恰好身处混乱之中,也曾踌躇满志,得遇名主,想要一展平生所学,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1356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这一年罗贯中26岁,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也正是卧龙孔明出山时的年龄。
张士诚是灭元的盖世功臣,其治下军力强劲、百姓富足、文教兴盛,一度给罗贯中等一众文士带来极大的希望。奈何后期张士诚不听劝阻,贸然称王,成为众矢之的,后被朱元璋所灭。
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理念上,朱元璋明显都不是罗贯中的菜,于是抱着毕生的遗憾,罗贯中恨然归去,隐居江南期间,完成了这部光彩千古的著作。
之所以选择蜀汉作为书中正统,是因为刘备仁义与张士诚相仿,曹操狠戾与朱元璋相似。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兴起与衰落,正是罗贯中自己的遗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誓克服中原的诸葛亮,正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忠义无双,挂印封金的关羽的忠义形象,正是要表达自己对张士诚的执念,对朱元璋的不认可。
罗贯中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讲原本颠沛流离的刘备势力,一步步树立成读者心中的正统,也是自己心中的正义之师。
为卧龙加戏
在《三国演义》中角色塑造最成功的人物莫过于诸葛亮和关羽,当然诸葛亮作为千古智胜,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历史地位,唐宋时期便已位列“武庙十哲”,仅次于姜尚和张良,地位可见一斑。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觉得这些还不够,于是就借助“赤壁之战”,将原本作壁上观的诸葛亮推向前台,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都不在话下,将其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形象深深刻入人们的脑海。
华容道一节,更是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现得淋漓尽致。第四十九回交代,诸葛亮在战前分别布置了赵云、张飞和糜竺等三路伏兵,并且将预料的战果与三人一并交代。随后事情的发展与诸葛亮的预料如出一辙,包括最后关羽会放走曹操。
如果只是要让关羽放走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多铺垫?完全可以让关羽守前三道,其他人守华容道。其实就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谋,为他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给读者更加强烈的代入感。
前期的成功越大快人心,后来的失败就约痛彻心扉,越能体现罗贯中自身的绝望。
为关羽塑型
桃园三结义、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一系列故事将关羽忠义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前面交代过,智慧与克服中原的决心,是罗贯中内心的真实写照,而忠义则是罗贯中表达出来的执着和态度,在他的心中,依旧不认可朱元璋,而是憧憬着张士诚建立的富足祥和的江南天堂。
因此,与其说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不如说是罗贯中让关羽去守。诸葛亮让关羽守的不过是人性,而罗贯中让关羽守,则的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