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独特的感情,更何况是朱元璋,一个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的皇帝。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待自己的家乡凤阳那是相当的不错,毕竟是自己的老家,算是龙兴之地,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都有那份衣锦还乡的心思。

朱元璋祖祖辈辈都在凤阳当农民,别说地位了,连口饱饭都没有吃过,自己的爹妈都是饿死的,凤阳在元时期不但穷,那是非常的穷,大部分人的出路基本上就是要饭,朱元璋也不例外,小时候给刘地主放过牛,爹妈饿死后,连埋葬地都没有,还是村里的刘继祖给了块地,才把老朱家的祖坟才算定下了。

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最后参加义军,当上了皇帝,那他肯定会回乡炫耀一番的,并且制定了对凤阳非常优厚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称帝对于凤阳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样,整个明朝对于凤阳也是很照顾的。这种照顾使得凤阳在明朝成为“大城市”之一,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是最好的时期。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凤阳花鼓戏”,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民生又与他的知名度、政治地位极度不相称。所以,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朱元璋对于凤阳的宽松政策。

1.朱元璋建都考虑,促进了凤阳的基础建设、富民迁移促进了当地经济、永远免税使得凤阳原住民有了最大的经济好处。

朱元璋曾想把都城建在开封(汴梁,时称北京)、凤阳(时称中都),最终无奈正式定都应天(时称南京),但他对南京一直不满意,其后又有了定都洛阳、西安的想法,最终,西安的最大支持者太子朱标死去后,朱元璋也就无心去考虑了。

凤阳经过六年多(洪武二年到八年)的建设,在中都工程验工时,却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便下了各种符咒,朱元璋只好放弃。凤阳为此丢失了一次最重大的发展机会。要知道,立都之后凤阳的发展必然完全不同。

凤阳鼓楼

但作为凤阳人,朱元璋对家乡十分怀念,为此在洪武十六年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更为主要的是,永远免赋役的对象只是凤阳土著,并不包括移民。

为了定都凤阳,必须要改变经济条件,所以,朱元璋对凤阳进行了大规模地经济倾斜,力图改变凤阳的经济结构,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移民。而这反而导致朱元璋名声的进一步被破坏。

二、朱元璋与“十年倒有九年荒”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从清代康熙朝就开始的凤阳歌,特别是后半句,笔者小时候还曾听到唱过(1980年代初)。其实,“十年倒有九年荒”与朱元璋关系不大。

淮河流域自从黄河夺淮入海后,凤阳就成了灾害频仍地区。朱元璋死后,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了保护漕运运粮,非常重视黄河,有意识地引黄入淮,所以,凤阳地区灾害更加频仍。因此,“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历史原因和明朝中后期的政策导致。

“凤阳花鼓戏”的传唱,其实是凤阳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在提醒听者凤阳人的无奈与自豪。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朱元璋控诉。

因为“凤阳花鼓戏”的传唱者许多都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江浙、山西的移民。朱元璋强令江南富民14万充实凤阳,实行“以富带贫”的政策。所以,江浙移民的后代对朱元璋其实不满的。

当然,在明朝这种歌儿是没人敢唱的,出现这种歌只能出现在明末农民大起义时代。移民之间对朱明的愤怒有了爆发点。其后,清兵入关以其作为武器对朱明进行了攻击,康熙年间随着清军的进入,就有千名“花鼓戏”演唱者。《榕城纪闻》

当然,这很正常,不过是战争中的舆论战而已。

3

朱元璋称帝后对家乡的优待政策有多种,如在政治上,即位初期曾一度将家乡凤阳设立为中都,虽然最终废除,但是凤阳的官职机构仍然较普通府州县为高,而且在凤阳兴建皇陵,以皇亲协守,凤阳还是江北四府三州乡试之地。此外,还向凤阳进行大规模移民,并大肆兴修水利、扩建交通。而学者讨论最多的还是其对家乡的赋役优待,但并不是所有的凤阳人都可以免除赋役。

洪武时期,凤阳居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土民,即当地土著居民,另一种是编民,即明初从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居民,是构成凤阳县民户的主体。土民与编民的区分始于洪武十一年(1378),是年清理3342户土民,编为六十四社,并将其管理权交由执掌皇陵祭祀的皇陵祠祭署。

编民正常承担赋役,并在赋役方面并没有政策优待。享受优待的只有土民,大部分土民都与编民类似,也有田赋、丁赋、各项杂差徭役,不过其田赋皆免,代之以服务皇陵,供应皇陵祭祀等,但在土民中又有一群人,他们享受最高的待遇,“永免税粮徭役”,也就是实录中提及的“二十户”(见《明英宗实录》 皇陵旧有二十户邻近仁祖淳皇帝御居,蒙太祖高皇帝赐与田宅,蠲免粮差……),这些才是真正得以免除赋役的乡邻,在文献史料中多见“二十户”或“二十家”的记载。

4

凤阳花鼓词中有一段妇孺皆知的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说的是凤阳虽然出了朱元璋这样一位帝王,可凤阳的老百姓却没有过上好日子,还是吃不饱肚子。朱元璋在称帝后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乡的呢,难道真的像唱段中说的这样,因为朱元璋凤阳才变得这样穷困的吗?

俗话说的好,“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更何况是一国帝王。像武则天在称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家乡并州设立为北都。朱元璋打小穷苦出身,他对“衣锦还乡”的渴望是远远高过其他开国帝王的,这就为他的家乡凤阳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建立明朝之际,朱元璋建都的选项有好多,在南京、西安、洛阳、汴京这样的古都之外,还有一个选项就是凤阳。又因为朱元璋的功勋之中多有淮西将领,他们对回家建都是非常赞成的。但是由于耗资巨大和一些大臣的反对下,之后迁都凤阳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不能定都凤阳,但是凤阳毕竟是朱元璋的老家,这里还葬着朱元璋的父母祖辈。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全力营建中都凤阳,并修建明祖陵。而且大力提高了凤阳的政治地位,明代的凤阳下辖泗州、宿州、亳州、颍州、寿州等处,一座大城市在中原隆起

虽然我们此时不能再见中都凤阳的恢弘景象,但是从考古学家发现的建宫殿用的大型石构件来看,中都的恢弘是不输元大都的。“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中都之奢华。在自己的祖坟被修好并且大大提高了家乡的地位之后,朱元璋又把目光望向了家乡的百姓。

从洪武元年开始,朱元璋就一次性减免了凤阳十年的赋税,后来又宣布永免凤阳、临淮两县的赋税。由于连年战乱加之灾害连连,为了充实中都,朱元璋从江南富庶之地“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但是这些从江南迁过来的百姓并不算朱元璋的乡亲,故而他们的赋税还是要收的。

这样凤阳的百姓就被分开,一部分老凤阳人被称为“土民”,而迁移过来的这部分人则被称为“编民”。一字之差,是待遇上的“天差地别”,而且编民是不可能转为土民的。对于土民这些真正的家乡人,朱元璋也分开了等级,对于自己家以前的邻居,即赫赫有名的“亲邻二十家”。这些人是朱元璋的邻居,自然获得了极大的优待,不仅不交皇粮,反而可以获得朝廷的资助。

至于以前对朱元璋有恩之人,朱元璋更是不吝恩赐。以刘继祖为例,朱元璋父母去世以后竟无处安葬。这时村中的刘继祖大发善心,给了朱元璋一块地皮做坟墓,他们家族因此后福无穷。不仅刘继祖被封为义惠侯,而且世袭罔替,终明朝二百余载,成为一段佳话。

总的来说,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朱元璋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仅迁十四万人充实中都,还多次减免钱粮,将凤阳营造成了明代的“第三都”。最重要的是,凤阳人也因朱元璋获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凤阳还充当了朱元璋的教育基地,在朱元璋的儿子去做藩王之前,一定要去凤阳拜谒皇陵,忆苦思甜。

总的来说,有明一代,凤阳的人比其他地区的百姓幸福的多了,特别是那些土民。但是后来由于淮河改道,造成凤阳旱涝异常,才会出现大量灾民,这也说明了为何之后会传出那样一句歌词。只是在这句歌词出现的时候,皇位上坐的已经不是朱皇上了。朱皇上对家乡的感情是充沛的,他亲自在上谕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凤阳实朕乡里,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后得了天下,免其丰、沛二县之民粮差。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我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

可做见证。

以上。

5

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古称钟离,是淮河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元代虽然升为濠州,但所辖不过四县。在全国政治布局中默默无闻。除了当王朝更替或南北分裂,淮河两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时在史籍中偶尔露一下面外,很少有人提到它。但朱元璋的发迹使凤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早在吴元年收复濠州后,朱元璋马上升濠州为临濠府。为了配合兴建中都,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扩大濠州的领地,使临濠的领地由四县一下子扩展为九州十八县。洪武七年又更名为凤阳府,这一新府管辖亳州、颍州、太和、颍上、霍丘、寿州、怀远、蒙城、宿州、灵壁、天长、盱眙、泗州、虹县、五河、定远、凤阳和临淮等十八个州县,是一个跨淮河两岸,占地广大的行政区,政治地位大为提升。开国不久,朱元璋又提出一个令大臣们十分震惊的计划:以老家凤阳为中都。理由是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则离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的不足。除了一些淮西籍的功臣们赞同外,其他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小地方定为中都,这实在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吧?凤阳经济落后,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定都之地。性格鲠直的刘基直接对定都凤阳表示反对,说:“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然而朱元璋固执己见,大家也只好服从。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罗列论证了那么多,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洪武二年(1369)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在临濠营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自己的故乡将成为未来的正式首都,南京将降为陪都。朱元璋一贯做事节俭,这一次却倾全国之力,高标准严要求,调集百万民夫,选取最好的材料,要求把中都建造得异常雄壮华丽。洪武八年(1375),工程基本完竣,朱元璋亲临凤阳验收工程质量,“验功赏劳”。在参观完这座美伦美奂的新都之后,朱元璋又做出了一个让全帝国惊掉下巴的重大决定:废弃中都!原来,在这次验收中,朱元璋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因为劳动太苦,又不给工钱,那些被迫调来兴工的匠人心怀不满,实施了“厌胜法”,在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埋下了一些咒符、泥人、木人、 弓箭、剪刀、纸人等东西,据说这样将给居住者带来恶运。建筑已经完成,要想清理出这些镇物,除非全部拆除。朱元璋要把修造宫殿的所有几千名工匠全部杀掉(明史说他“将尽杀之”),工部尚书薜祥冒死进言,说只有木匠才能下镇物,铁匠和石匠没有责任,“活者千数”。然而凤阳因此不可能再成为首都了。(二)虽然没能成为首都,但做为龙兴之地,凤阳地位仍然非同寻常。罢建中都之后的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于此设置中都留守司,所设正留守位高权重,“例以皇亲协守”,“勋臣非在戚里,不得与也”。此外,凤阳还设有察院巡按行台、河南按察兵备行台等政府机构及一系列皇陵祭祀机构,除此之外,凤阳还是江北四府三州的乡试之地。各类官员合计达一千四百人,各级吏员总数达数万。朱元璋还以凤阳作为皇子的教育基地。“诸王之国,皆令诣辞皇陵而后行”,就藩之前先到凤阳忆苦思甜,成为明初“定例”。朱元璋还将凤阳用作囚禁犯罪宗室的地方。到明末为止此处共关押过一百一十六批皇族。由于以上种种设施,经济文化本不发达、交通也并非十分方便的凤阳成为淮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一直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格局延续到明末,波及清代。如何复兴凤阳这块“龙兴之乡”,保护好这块国家“根本重地”,让家乡的经济发展的快一点,让乡亲们生活得好一些,朱元璋没少费脑筋。经过深思熟虑,他为凤阳提供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三)第一条是大移民。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在战争中抽空回乡探视,给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深深为战争对家乡的破坏而震惊,后来他和大臣们聊起此行的感受说:“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骨肉离散,生业荡尽,此辈宁无怨嗟?”当时史书也记载:“两淮以北,大河以南,所在萧条”,“长淮南北,悉为丘墟。”由于“民多逃亡,城野空虚”,大片土地荒芜。至洪武改元,凤阳府己是“十年之间,耕桑之地变为草莽”。据资料记载,在大明开国之际,凤阳县的本地居民仅有三千三百二十四户,不到一万六千六百二十人。整个凤阳府人口不超过十三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为五人。处处残垣,村村寥落,整个江淮之间“十室九虚”,简直是一片“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狱情景,这当然让朱元璋心中十分不舒服。要复兴经济,首先得有劳动力,开国之后,为了迅速改变家乡面貌,朱元璋在凤阳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这是明代历史上,政府用行政手段移民数量最多的一次。除了这次外,比较大规模的还有从山西迁来的移民。洪武六年(1373)十月,“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山西北部诸地之人)居于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总计洪武年间的移民,达到六次之多,数字大概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这么庞大的数字这在明代移民史上乃至中国移民史中,都是极为罕见的。除了普通移民外,凤阳还有庞大的驻军。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年间总计凤阳府各州县共驻军约为六万四千九百六十人,与家属合计,则有军籍移民十八点八万人。这样算来,洪武年间凤阳府接受的移民总数近四十八点八万人(其中民籍移民三十万,军籍移民十八点八万)。而我们前面提到,洪武之初,凤阳府人口不过十三万。外来移民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三倍有余,共占移民后的凤阳府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没多少人想到兔子不拉屎的凤阳来,朱元璋自有他的办法。洪武时人胡干在浙江人吴季可的墓志铭中提到这次移民。吴氏为浙江兰溪人,“洪武八年春,有旨遣贫民无田者至中都凤阳养之,遣之者不以道,械系相疾视,皆有难色,独公所遣,掉臂走道上。公且戒其子,宜体上德意,无以私废义。公临事有为,类多如此。”从这个记载,可见此次移民的强迫性和残酷性。第二项政策是减免赋役。朱元璋建国之初,宣布减免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十年徭赋。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再次读刘邦传,发现刘邦永免家乡的赋役。想想自己上次只免了老乡们十年,明显没有刘邦大方,于是再发谕旨:凤阳实朕乡里,陵寝在焉。昔汉高皇帝丰县生,沛县长,后得了天下,免其丰、沛二县之民粮差。今凤阳、临淮二县之民,虽不同我乡社,同钟离一邑之民。朕起自临濠,以全乡曲。凤阳府有福的来做我父母官,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永不课征。每日间雍雍熙熙吃酒,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结成义社,遵奉乡饮酒礼。《明史》载朱元平普免故乡赋役,细细推敲这份圣旨,则朱元璋所免的,是“那老的们生在我这块土上”的土著人口的赋役,并不包括后来的移民。第三是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是一项全国性政策,但朱元璋对凤阳的水利建设情况却特别重视。早在洪武八年(1375),他就特别派两位侯爵康铎、俞春源来亲自抓凤阳水利建设。在朱元璋之后,历代帝王也以凤阳“皇业所基,祖陵所在,视他地方不同”,在兴修水利上特别重视。第四是发展交通。朱元璋开辟了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设二十站。整治了“道狭而竣”的清流关,使凤阳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除了各项特殊政策外,朱元璋在此兴修大量工程,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中都罢建之后,朱元璋还在凤阳继续修建皇陵、十王四妃坟和龙兴寺等,工程浩大,动用人数众多。在中都营建期间,朱元璋曾于洪武五年(1372)十一月“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中都罢建之后,因为朱元璋鼓励开国元勋们退休回乡,所以公侯府第建设并没有停止。洪武十八年(1385)八月,朱元璋特赐给公侯每人钞一万锭、银五百两为买木雇工之用,“俾还乡建第宅”。一时凤阳数百里之间,“风云之彦,星罗棋布,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可谓盛矣”。大批淮西功臣来到凤阳居住,日常消费巨大,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凤阳当地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朱元璋的特殊政策,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凤阳人口大幅度增加,已经荒芜许久的凤阳土地又出现了“一郡桑麻翠如洗”的兴旺景象。很多荒田被开垦出来,土地数量达到了四十万顷。明代以税粮多少来划分府县等级,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十万石以上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洪武八年(1375),凤阳府在减免了很多税粮的基础上,岁收仍超过二十万石,又成为富庶繁华的上府。凤阳的临淮关“居民稠密,商贾辏集”,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镇。(四)然而,谁也没能料到,朱元璋对家乡的特殊关爱,最终却给家乡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恶果。凤阳的环境,在历代人口压力之下早已长期恶化。朱元璋的大移民,一时虽给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如此巨量的移民一下子涌入,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时凤阳的土地,最好的部分已经被勋贵圈占,凤阳本地人又占据了中等土地,移民们所获,多是人们挑剩的低产土地。《凤阳新书》卷七说:“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卷五又载,移民所获“皆山岗硗确,土石伴错,溪谷流水无有,山林薮泽无存”之地。人口激增,陡然激化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在传统农作方式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地多平埠的淮河流域的粮食问题只能靠拓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粗放的农田扩展方式来解决。没有好地,山地附近的新来移民就上山毁林开荒,对山地的肆意开垦,很快造成了明显的水土流失,挟沙而下的水流,加剧了淮河流域水系生态环境的恶化。湖边的移民开始围湖垦田,不少湖泊陂塘被涸为田畴。这种活动表面上看增加了耕地,在短期内缓解了人地压力,实则使水利蓄泄失宜,破坏了当地生态的自我循环。除此之外,修建中都、凤阳皇陵、泗州祖陵及勋贵府第等一系列建筑,不可避免地要开采附近山区的大量山林,用于燃料供给和建材。明初《明会典》明确地说:“初供应柴炭,悉于沿江庐州(合肥)”,说明明初在营建中都和南京时对大别山区的林木进行了大规模的采伐,使许多山变成了荒山秃岭。最要命的是,为了保护祖陵风水,人们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生态循环。位于洪泽湖畔的泗州是明祖陵所在地。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埋在这里。由于害怕洪水淹没祖陵,导致“王气中泄”,所以自明中期淮患日益严重之后,明政府定下了这样的治水策略:“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也就是第一是祖陵,第二要保证向北京运送粮食的航道,最后才是老百姓:“淮域较运道,则运道重。以运道较祖陵,则祖陵尤重。”于是明政府经常不顾民生而决高家堰放水,人为降低洪泽湖水位以护陵。它暂时减轻淮河对祖陵的威胁,但使得附近河道极为混乱,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明一朝,凤阳周围渐渐变成荒山秃岭,森林损毁殆尽,湖泊淤塞,淮河则经常泛滥,水患频仍,两岸百姓民不聊生,“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凤阳由此十年更有九年荒。“雨三日则沛泽,极目垮洼,泥淖不可耕耘。稍亢阳又为焦土”。据《凤阳新书》记载,自万历十七年至泰昌二年(1589—1621),凤阳共发生旱涝灾害六次,平均五年多一次。这只是将灾害影响较大的计算在内。如果算上一般的灾害,则“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至明末更是“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淮北地区这块著名的水稻产区,土质越来越差,到了清代,这一地区的地方志中,出现了许多“不宜稻产”的记录,由原本种植水稻改变为种植小麦。当初朱元璋强制迁来的移民的后代,在一次次灾荒中不断逃亡他乡。比如明景泰三年(1452),凤阳府等处发生涝灾,“田禾无收,积年在彼逃民,俱各转徙,赴济宁、临清各处趁食,动以万计”。成化八年(1472),“江淮南北,民多流亡”。凤阳的人口,在明中期以后迅速减少。据《凤阳新书》记载,该县“洪武之初,编民十有四万也。自时厥后,旧志尚在丁口四万七千八百五十余口,万历六年,则仅存一万三千八百九十四口”。剩下的人也无法正常定居,许多人渐渐以乞讨为职业。他们“群趋于惰,兼之水旱频仍,中人荡产,且乏兼岁之储。一遇灾荒,辄膏子女、弃故土而适他乡者,比比皆是”。“凤阳花鼓”随着这些逃荒者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而闻名全国。明末清初的魏裔介,曾在一首《秧歌行》里描写说:“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北风吹雪沙扑面,冬冬腰鼓自婆娑。衣衫褴缕帕在首,自言出门日已久。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凤阳农业经济因此告别一时的繁荣,重现萧条衰落之状。本来经过朱元璋的大力经营,凤阳府土地数量一度达到了四十万顷。至明代中期的弘治十五年(1502),该府的耕地面积却回落到仅有六万一千二百六十三顷。从洪武二十六年至弘治十五年不足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凤阳府的耕地面积竟减少了三十多万顷。“凤、淮土广人稀,加以水灾,民半逃亡,二千里皆成草莽”。曾任庐州知府和吏部尚书的张瀚对淮河流域的土地荒芜之状有过细致的一记述,在经过凤阳一带时,他亲眼目睹了那里的荒芜萧条之状:“尝往来淮、凤,一望皆红寥白茅,大抵多不耕之地。间有耕者,又苦天泽不时,非旱即涝,盖雨多则横涝弥漫,无处归束;无雨则任其焦萎,救济无资,饥谨频仍,窘迫流徙,地广人稀,坐此故也。”直到今天,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既不及苏南富裕发达,也不如鲁中的蓬勃兴旺,同为沿海开发地区,差异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当地生态环境在明代遭到了严重破坏。朱元璋当初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一片好心,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6

朱元璋是元末的濠州钟离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人。他的偶像是布衣皇帝刘邦,他自己本人就更胜一筹,从乞丐到帝王,横扫了诸多强敌和元朝,成为了一名载入史册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登基后对家乡广施仁政

朱元璋此人雄才大略,从参加红巾军开始和郭子兴混的时候,就一直走的是老实人路线,他为人处世给人一种忠厚的感觉,久而久之,朱元璋在红巾军中的形象就成了忠义的形象,他也成了红巾军中忠义领袖。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朱元璋都办了很多“忠义”的事情,无论是还帅于郭子兴,还是在陈友谅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救援小明王,都让朱元璋的“忠义”形象深深的刻在了天下人的心中。

在朱元璋登基以后,这样的忠义形象自然也要保持下去,他对于家乡凤阳如何处置,自然就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焦点。

朱元璋作为一个忠义之人,他对于家乡肯定会感恩戴德,事实也正如世人所料的那样,朱元璋对凤阳人的赋税永久免除了,这是他们支持他朱元璋打天下该得的报酬。凤阳是“龙脉之乡”,也是“龙兴之地”,如今朱元璋已然成为了九五之尊,所以他的家乡凤阳也要赔得起自己的身份才行,于是,朱元璋决定建凤阳为中都,这在历代皇帝之中,对于家乡的恩宠也绝对是前几名。

除此以外,凤阳因为多年战乱,此时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大有荒芜凋零之意,为了改变这一的状况,朱元璋开始调集工匠进入凤阳修建,又派遣军队进驻,守护凤阳。还做了一件充实家乡的大好事,迁移江南富庶等地的富人到凤阳,发展经济。在当时的人看来,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对凤阳都是利好的政策,朱元璋作为一个忠义之人,对家乡的“回报”已经做到极致了。

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

在朱元璋“仁政”频频之下,凤阳的境况却并没有达到所有人期许的那样,甚至最终达到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步。

朱元璋登基之初,凤阳的人口锐减,多年的战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与这里是朱元璋故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凤阳的大部分青壮都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离开了凤阳,最终夺得天下,却也都不愿意在回到凤阳,而是纷纷成为了王侯将相,留在了京城居住,加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这些搏取了功名的人,自然又多有亲属投奔,如此一来,本就不多的凤阳人口更加稀少。

“大明昌运 ,汝颍兵兴 ,民之从龙者席卷而行。 ”——《颍州志》

好在,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了中都,一时间土木大兴,工匠和军队的入驻将凤阳的人气再一次顶了起来。随后,朱元璋又四处迁移百姓,使他们来到凤阳,兴建他曾经的家乡。在这移民之中,又有半数以上是江南的富户,他们的到来,自然给了凤阳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一派生机盎然之下,凤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直到中都建设取消,凤阳重新降为了 州府,这样的巨变使得凤阳富足的移民心生动摇,开始思念起富庶的家乡。竟然多有行乞归乡之人,长此以往,凤阳出走的人数不断增多,最终就只剩下了一些凤阳原著居民,和一些不愿意离开的移民。大量土地荒芜,凤阳也被打回了原型,出现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惨景。

“地有千顷,而荒有十九 ,耕者一二。”

朱元璋是个高人

既然朱元璋对于凤阳的改变,在历史的印证之下彻底失败,那么朱元璋是否是一个“蠢蛋”呢?答案是否定的,朱元璋不仅不蠢,反而极为高明,令人钦佩。

朱元璋当年初登大宝,立足未稳之际,“忠义”形象势必要保存,对家乡回报成了他当时的首要大事,是一个展示他“忠义”的大好机会,他必须要抓住。所以,朱元璋对凤阳施行了特殊的照顾,永不用税。但是,这一项政策却并非是凤阳所有人都能享受,而是当年凤阳的原住民可以享受,后来的移民并不能享受。为何如此?只要了解了凤阳移民来自哪里,为什么将他们移民到凤阳就可以明白了。

在凤阳的移民中,前文我们也已经提到,半数之上乃是江南的富户,为什么他们是移民主力呢?有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势同水火,这些人是张士诚背后的主要后盾,所以,迁移他们到凤阳,大有惩罚他们之意,这是他们曾经支持了张士诚的代价,也是朱元璋对江南人展示他的皇威。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部分移民来自元朝的边境,把这些本就稀少的边民迁移到凤阳,给元朝的税赋施压,让他们减少崛起的资本,以此进行打压。一次简单的移民,打了一边,赏了一边,既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又全了自己为家乡尽心竭力的“忠义”,一举两得。

定凤阳为中都,使凤阳成为了当时风光无限的都城,成为了全天下聚焦的地方,似乎凤阳在未来一定会腾飞。然而,凤阳虽然也是一个军事要地,但是却决然不是都城的首选。朱元璋连南京都看不上,多次想要迁都,又怎么会将都城建在凤阳呢?即便真心想定都凤阳,没有都城基础的凤阳,想摇身一变成为都城,这其中要付出的代价,明初根本无法负担。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没打算定都凤阳,他之所以修建了几年,正是为了稳定住那些江南迁移过去的移民,让他们觉得那里有商机,有钱赚,也正是这些富户对商机的敏锐嗅觉,才着了朱元璋的道儿了。至于那些边民,知道最后离开的人也不多,他们认为这里还不错,至少比自己的老家要好得多。


朱元璋的做法太高明了,既惩罚了当年对手的支持者,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让反对自己的人胆寒,又给足了家乡的“面子”,维护了自己的形象,最终成就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参考文献:《颍州志》

7

朱元璋为濠州钟离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人。自从他称帝之后,对自己家乡凤阳可谓是采取“绝对扶持”的态度,各种优惠与宽松政策,为的就是能将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一个一流的大都市。只可惜,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之下,凤阳县在明朝初年并没有按照朱元璋料想和规划的那样发展壮大。朱棣迁都之后,凤阳乡的政治地位也失去了直接依托而默默无闻!

朱元璋和平常人是一样的,尤其是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对家乡更是抱着一种别样的情怀。凤阳水土养育了朱元璋,朱元璋自然也会极力的回报家乡!朱元璋称帝之后,便开始对凤阳县进行从内到外的“经济武装”,试图让其成为中原大都市。

1.基础设施建设。

朱元璋在称帝之前,对皇都考虑了很久,其中包括应天府(南京)、开封、西安、凤阳等。最后在多种考量之下,选择了古都应天府!面对前几个历代古都,凤阳这个小县城自然毫无竞争力,但是朱元璋还是有意要将其建设富强。朱元璋虽然定都应天府,但是对南京好像不太受用。朱标考察西安归来便病故,朱元璋暂且放下了对西安的考虑。就这样,新首都的事宜就此作罢!凤阳县虽然没有成为首都,但是成为了陪都(当时称为中都)。

由于基础设施较差,朱元璋从洪武二年开始便对凤阳进行了中都建设,为的是能匹配应天府成为陪都。但是凤阳县历朝历代的建设规模都是有限的,朱元璋突发奇想的建设指标,使得工程量十分巨大(原先基础设施太薄弱)。工程历经六年,最终只能在百姓的哀声中作罢,不过这也能映射出一点:朱元璋对民生还是很在意的!

2.经济建设。

对于落后的凤阳经济,朱元璋决定大力复苏。如何复苏?移民!朱元璋曾经强令江南十四万富商富农移居凤阳县,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好心帮了倒忙,原本的富商在江南的经营模式大都作废,从新积累置办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说白了也是凤阳县缺少这块能挽留富商的土壤,最后弄得富商富农抱怨四起。

眼看凤阳经济没有起色,在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再次下令,免除凤阳县原著居民的所有赋税,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移居的十四万人却并没有这样的待遇,这便加重了移民对朱元璋的仇视。

结局

朱元璋的强行建设倏然方冯艳霞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毕竟缺少自身实力,而且朱元璋也没有找到如何发展好凤阳县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明成祖朱棣前度之后,凤阳失去了往日毗邻应天府的优势,政治地位也开始下降。这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凤阳最终还是没能坐上这班快车!

8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史记·项羽本纪》

西楚霸王在攻占咸阳之后,因为思念故乡,不顾群臣的劝阻一心要东归故里,留下了这句名言。从此,寻常百姓家都知道发达之后需要衣锦还乡朱元璋作为一名“匹夫起事”的布衣天子,当然要厚待自己的故乡

都城北迁的夙愿

早在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他就决定将家乡凤阳确立为中都,并要求按照南京的规制建立城池宫阙

当然,确立中都和大兴土木的决定,并非完全是朱元璋眷顾故乡的私心,而是朱元璋政治抱负的体现——他早在登基之前就想定都于偏北的城市

尽管金陵乃是六朝古都、虎踞龙盘,“抚形胜而临四方,何向不克”,但毕竟地处江南、偏安一隅。在早期征伐于长江流域的时候,南京的地理位置的确十分优渥,但登基后的朱元璋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

  • 近:击败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确保新生的明王朝有一个安定的北部边界

  • 远:定鼎中原,恢复中华泱泱大国的地位

回望历史,凡是一统中华、四方臣服的大朝代,其都城都在黄河流域或更北的地方,即使是北宋也曾定都汴梁。反观定都南京的,已然成为“六朝旧事随流水”,短暂而凄凉。

所以朱元璋登基后仅两个月,就派兵攻占了北宋故都汴梁,并很快亲自进行了视察。 但是此时山西、陕西仍然在扩廓帖木儿的控制之下,蒙古骑兵很快就能突击倒汴梁城下,实属“四面受敌之地”,并不适合立即定都

朱元璋在第二年又与大臣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论证了南京、汴梁、长安、洛阳、北平这些都城的备选地点。最后的结果是,朱元璋认为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摧残,破败不堪、民不聊生,在汴梁、长安、洛阳、北平兴建新的都城耗资太大、劳民伤财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工程

“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为槽,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明太祖实录》

因此朱元璋再次确立了南京的首都地位,同时也把自己家乡临濠(凤阳)提升为中都,加上汴梁作为“北京”以确保北方伐元的军事行动,形成了明初“两京一都”的独特格局。

建设中都的梦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是一段流传了数百年的凤阳花鼓调,似乎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们在控诉朱元璋忘恩负义,没有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然而这其中的“凤阳是个好地方”却是实实在在的谬论,凤阳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夺淮河水道,造成淮河流域水患不断。再加上江淮常常成为不同势力范围的分割线,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天灾战乱不断,凤阳真的难以称得上是好地方。

反倒是朱元璋这个布衣天子,对家乡多有眷顾,试图建设好美丽家乡。

其一,充实人口、恢复生产

人口是一个地区发展兴旺的基础,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只有劳动力数量得到保证,地方的经济才能繁荣。早在朱元璋提升凤阳为中都之前,准确的说是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前,朱元璋就把原张士诚、方国珍的部下2700多名谪居到了凤阳。

同为出身卑微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喜欢模仿汉高祖刘邦的办事风格,他想起刘邦当年用齐楚大族充实关中的旧事,就把明初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富民强制迁移到凤阳

其二,减免赋税、劝课农桑

为了提升家乡人民耕种劳作的积极性,朱元璋多次减免家乡的赋税。他在位31年,减免了凤阳、临淮两县21年的赋税。同时还调动官员到凤阳地区指导家乡人的耕种,兴建水利设施,并在灾年广施赈济。

其三,大兴土木,以备迁都

前文提到,朱元璋一再想将都城北迁,并确立凤阳为中都。如果有可能,朱元璋很乐意将都城定在自己的老家。所以朱元璋在确立凤阳为中都后,就命令自己的心腹李善长在凤阳大兴土木,不仅按照南京规制兴建宫殿,还建造了宗庙、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国子学等等政治建筑,完全是陪都的配置。

结果

朱元璋苦心孤诣地建设自己的家乡,其结果却差强人意

强制迁居的人口对凤阳没有归属感,加上当地官员施行差异对待,他们分得了最差的土地、承受着最低的政策待遇。再加上凤阳地区的天灾不断,大兴土木和各种王爵官员的盘剥,很快让不少移民无法生存,艰难逃荒,这就有了“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而且由于政治上的统筹考虑、朱元璋与李善长的矛盾、大兴土木耗资巨大等等复杂原因,洪武八年,朱元璋前往中都巡视后,就下令“罢中都役作”

凤阳在明代300年的历史里,始终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中都”。

9

非常感谢邀请,这个历史不太清楚。但是,我可以谈谈自己个人见解,我们知道,凤阳是有花鼓戏的,在花鼓戏唱词里,凤阳老百姓对于他们那里出了个皇帝,并不表示欢天喜地,甚至有点怨恨。朱元璋崇尚节俭,估计也就学刘邦那样免除家乡几年赋税。

10

朱元璋对凤阳那真是好的不得了的,举两个例子。

1、历史上江淮地区和江南地区从来就不在一个行政区域内,朱元璋为了家乡发展,硬是把经济落后的江淮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合并成了一个省,南直隶,还从江南迁移了不少富户去了江淮。两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合在一块谁看谁都不顺眼,搞得现在皖南皖北苏南苏北还天天在打嘴仗。

2、明代凤阳府差不多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府。清初分南直隶为江苏安徽两省,安徽下辖八府,一个凤阳府的地盘快占了全省二分之一,基本上现在安徽长江以北区域除了合肥之外全是凤阳府的地盘,如果不拆成两个省,连江苏一部分都是凤阳府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