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明江山社稷版图

民间故事里,刘伯温能推算后五百年,诸葛亮能推算后一千年。刘伯温用的是推背图,而诸葛亮用的是奇门遁甲之术。

明朝推翻元朝政权后,明朝基本继承了元朝的版图。除了大西北丢了点土地外,大明朝时代管辖到东北之外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几百万领土。明朝建立伊始,刘伯温告诉朱元璋,满族地区几百年后必反明朝江山社稷。朱元璋听后不予理睬,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可能是刘伯温扯的年代太远,又因为满族地区人口数量庞大,到底那个部落造反还不知道,大动干戈有损朝廷威望和社会稳定。再说了,几百年后的事情,历朝历代那个朝代不是几百年的时间,所以朱元璋没有在意刘伯温说的话。

由于刘伯温的提醒,朱元璋想到了眼前的事情,刚刚建立的明朝,很多功高盖主,功高权重的人对江山社稷不利。刘邦建立汉朝后除掉了功高震主的韩信,因为韩信功高权重,往后必然举兵造反,大汉朝恐怕再生战乱。所以,刘邦与萧何密谋除掉了韩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有危机感,这些曾经一起打江山的异姓兄弟都得封王,封王太多就乱了朝刚,最担心的是先皇死后,后主不能控制局面。于是,朱元璋就想到了铲除后患的大胆事件——火烧庆功楼。

最佳贡献者
2

先要明确一点,所谓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刘伯温曾经告诉过朱元璋,满人几百年后必反大明江山社稷,而朱元璋不予理睬以及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二件事,只是民间传说,前一个与史无据,后一个与史不符。

先说前一个,这件事史书上没有记载,而且刘伯温也不可能预料到满人几百年后必反大明江山社稷。

1、刘伯温是一个被民间神化的人物,历史上刘伯温以诗文见长,军事谋略虽有贡献,但并不特别突出。说刘伯温知前后五百年,实在是无稽之谈。

2、明朝于1368年建立,明朝建立之初还没有满族,当时只有女真族。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明朝成立二百多后的17世纪,女真才崛起,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并最终统一了东北地区。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3、明朝建立之初,居住在中国东北一带女真,属于非常弱小的部落,就是发展到明朝末期,满清入关之时其总人口都不超过100万(而当时明朝人口超过1个亿),而其所居之地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实在是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因此此时的朱元璋根本不会理会女真部落,而当时明朝急需考虑的是北元政权的威协。北元是元朝残部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权,在当时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北元曾几度南征都未能重占大都(今北京,原为元朝的首都),而明朝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后明朝重修长城,沿边设立重镇,元、明以长城为界形成对峙局面。

再说“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件事

“火烧庆功楼”是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建了一座“庆功楼”,把打天下的功臣都聚集在“庆功楼”开宴会,制造了火烧功臣的惨剧。这个说法最早出现是在满清时期流传的《英烈传》评书里,是为了戏剧效果而编造的。实际上,朱元璋从来也没有建“庆功楼”,朱元璋是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二个案子把明朝的开国功臣一网打尽,开国功臣除了病死的,其余的全部诛杀,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

与北元政权形成对峙局面后,朱元璋就要考虑自己江山的继承问题了。此时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也已经成长起来,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这些功臣领兵征战,而此时朱元璋年龄也大了,为给下一任君主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清除功臣,就变成了当务之急。

3


刘伯温突然睁开双眼,看着夜空,叹着气呢喃说道:“我没有说过。”

朱元璋曾经说刘伯温是“吾子房也”,张良是刘邦最为重要的谋士之一,极为擅长战略布局,朱元璋可以取得江山,刘伯温也是居功至伟。在演义和小说传奇中的刘伯温,更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人物,深谙经纬之术,仿佛神祗。那么,刘伯温是否曾经告诉过朱元璋,满人几百年后必反,将取朱明而代之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刘伯温是很厉害,可是还没厉害到这种地步。在史料中根本没有此事的记录,我只是很疑惑,为什么总会有人喜欢拿传说和谣言当成历史呢?

在洪武初年,明朝遇到旱灾了,朱元璋让诸臣发表看法,刘伯温当时便说:“在战争时期,战亡士卒的妻子尽皆被安置到别的营地,有数万人,从而导致我朝阴气郁结。同时,工匠死后,他们的尸体也没有被埋葬,而是暴露在风吹日晒雨淋里。如果我们将吴国投降的官吏和将领编入军户的话,肯定可以调和阴阳之气。”朱元璋按照刘伯温说的做了,可是仍然没有雨,这也说明了刘伯温可没这么厉害。

刘伯温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他会不会算到他会被胡惟庸构陷呢?刘伯温的性格刚毅,得罪了很多人,经常遭到政敌的弹劾攻击,晚年的刘伯温也并不得朱元璋的宠信,这些他又是否算到呢?








当然,既然题主这么问了,便顺着题主的思路来谈谈看法。为何在刘伯温提醒“满人几百年后必反”以后,朱元璋却置之不理呢?

一、开国皇帝的自信。每个开国皇帝的骨子里皆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他们也有资格这么自信,朱元璋更有资格。自唐及五代以来,汉人王朝经南北两宋,从疆域版图的角度去看可以说偏安,北宋为金所覆灭,南宋又为元所覆灭,直到朱元璋出世,中原江山方又尽入汉人手中,朱元璋足以傲视天下,也有资格轻视甚至无视天下人。那么,当时躲在东北深山里的女真人没有引起朱元璋的关注自然可以理解。

二、军事强盛的自信。夺取江山的绝对力量当然是军事力量,如果没有强盛的军事力量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取得成功?反观东北的女真人还在茹毛饮血,直到晚明,努尔哈赤也只能用祖辈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事,便可见出于明初时期的女真人有多弱了,又怎么会被“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朱元璋看在眼里?即使他们真的会造反,以我大明之军威,还不是随手便可消灭?

三、文化强盛的自信。自古皆贵中华,轻贱夷狄,东北的女真人可不正是夷狄吗?

四、晚年的刘伯温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受朱元璋信任了,即使当时刘伯温真的说过这句话,以我在文章前面所说的旱灾那件事来看,刘伯温无疑是失败了,也因此造成朱元璋在这方面不再迷信刘伯温,那么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提醒,很可能会恶意的猜想是刘伯温在吓唬他,或者是刘伯温在杞人忧天,然后撇撇嘴。如果是心胸狭隘的皇帝,刘伯温可能已经呜呼哀哉了,毕竟这算是刘伯温对国朝的诋毁甚至是诅咒。

4

谁说没有理采的?

“满人几百年后必反”,应当“女真几百年后必反”,是朱元璋时刻提醒自己的子孙,一代一代的往后传,到了明宪宗的时候,女真有反的迹象,成化三年,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绝其种类这四个字,各位自行体会

为什么后代的皇帝忘了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明宪宗离太祖比较近,成化三年是1467年,离朱元璋去世不到70年,等到努尔哈赤造反的时候,已经是1618年了,过去了150年,有可能是时间长了,忘了。

下面这种可能性更大,这种事不能明着写进祖训里,天机不可泄露,另外也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只能皇帝向太子口口相传,但是武宗突然驾崩,世宗继位,武宗没有机会向下一代人交待这件事

5

这么明显的谣言,怎么会有人相信呢?

满人的称呼来源于满洲,满洲这个称谓什么时候才有呢?1635年,这一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这之后才有满人的称谓,在此之前,满人被称作女真。

朱元璋在位是什么时候呢?1368年到1398年,在女真改族名两百多年前,这会明朝人不可能叫女真为满人,除非刘伯温曾经穿越到两百多年后,但这显然不可能。

再退一步,就算刘伯温真能未卜先知,知道将来女真人将造反,那他应该对朱元璋说:女真人必反,而非满人必反。

所以,显然这句话是谣言,是现代人造出来的。实际上,对朱元璋来说,明初有太多问题比女真的威胁更大,比如说天下刚刚统一,户口散乱,朝廷完全无法统计人口,征收赋税,朱元璋要做重新做整理天下户籍,作为征税和徭役的依据。

再比如,经过元末天下大乱,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朱元璋需要恢复国家的生产力,所以要奖励耕种,招徕流民,让民众各安其位,从而推动国家经济步入正轨。

朱元璋还需要解决功臣集团,避免国家刚统一就陷入天下大乱的境遇,他还需要培养接班人,制定国家法律制度,完善政治制度,让国家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这一切都是摆在朱元璋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比一句刘伯温没有依据的预言要紧迫得多,毕竟女真人真要造反,那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但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明朝灭亡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所以啊,题主还是要学习一个,不要听风就是雨,什么谣言都信。

6

朱元璋为什么不予理睬,因为刘伯温没和他说过这话。

事实上,刘伯温远没有我们传闻中的那样神秘,《烧饼歌》预言了多少事也就当个有趣听听罢了。

刘伯温一开始被神话,是在明朝中前期。当时刘伯温的孙子编写了一本书叫《翎运录》,他请黄伯生给这书写了篇序,名字叫《诚意伯刘公行状》,在这篇序文里,黄伯生对刘伯温大吹特吹,添加了很多神秘色彩,比如刘伯温观看云气,就知道朱元璋大事要成,看到有流星坠落,就知道哪个大将要死。

作为后人,吹先祖是很正常的。不过哪怕是把刘伯温捧成了诸葛亮,黄伯生也没好意思说刘伯温知道前后几百年的事情。

刘伯温的神秘都说体现在了《烧饼歌》,说是连土木堡之变啊,崇祯亡国啊等等都预言到了。

实际上《烧饼歌》脱胎于明代中期铁冠道人的《蒸饼歌》,故事的主角变了,烹饪技法也变了。

到了明朝末期,社会动荡,谶纬之言又开始有了市场,这个时候刘伯温再次被抬了出来,在民间成为了真正的半仙形象。

7


从地图来看满人当时的实力远不及大明,朱元璋也对刘伯温的推断充满怀疑,满人是兵少将寡,地处荒野,怎么可能打得过实力雄厚,兵多将广,土地辽阔的大明,大明武器装备远胜满人更何惧!到了后期,大明皇帝昏庸无能,坐视主力部队被歼而无动于衷,面对李闯王的招安而犹豫不决,所以导致吴三桂放满人进关,大明皇帝自杀,大明群龙无首!

8

刘伯温是否预料到“满人几百年后必反”?史料上可没有这个记载,刘伯温是个极度被神化的人物,同诸葛亮一样。而刘伯温做过最准确的预测是对日本的,当时刘伯温奉劝朱元璋不要伐日,因为伐日可能动摇国本,而日本这样的岛国,就算未来发展起来了,也无法灭亡中原,而中原的心腹大患永远在北方。

现在来看刘伯温的这一段话,还真是说的非常对,从古到今北方都是威胁中原的存在,现在依旧是如此。二战时期发达的日本,也真就难以灭亡中国。而伐日也确实会动摇国本,从万历帝的对日战争就可以看出来。至于预言满人会成为心腹大患的另有他人,此人便是戚继光。

当时戚继光在北方任防务的时候,就曾经表示过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可能会成为大患,因为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掌控能力不够,而东北虽是苦寒之地,但是确实物产丰富,戚继光在万历十年离开北方去广东时,就说只要女真实现了部落的统一,那么就会威胁大明的安危,不过他也没想到女真可以入关统一全国。

对于明朝而言,女真虽然凶猛,但是又山海关这样的关隘存在,加上女真是渔猎部落,其兵员的动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区区不过三百万的满人,实在是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后来后金收服了蒙古一些部落,加上吴三桂的反叛,使得满清二十多万八旗子弟可以横扫大江南北。

9

他可能不相信这些而已,然后朱元璋首先是信佛的,他并不信道,所以他才会不予理睬这些东西!

10

所谓刘大仙提醒老朱“满人必反”,可以列为“意淫历史学”典范文。明朝真正管辖女真各部时,刘大仙已经归西。至于认为刘大仙是六耳猕猴转世,能知前后五百年事的人,那不妨相信也行。不过,据说老朱曾经确实请人算过一卦,卦象显示“起于东南,终于西北”。

火烧庆功楼?“历史抹黑学”低能文。这件事的真假,不涉及阴谋诡计,只涉及智商问题。而老朱的智商,很显然并不会在这个抹黑的人之下。老朱要杀功臣,不会大张旗鼓,毫无缘由的放火烧楼,给天下人把柄。像胡惟庸案、蓝玉案一类的株连功臣的方式,才是老朱的拿手好戏。这个抹黑过于扯蛋,不予置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