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混迹于三四线城市的周口,似乎早已被人们的惯性思维摒弃于时尚、靓丽、繁华的行列之外,甚至,已经沦落为沉溺时尚、靓丽、繁华城市的人们忽略或茫然不知的所在。
造化弄人,岁月无情,铁路大行其道、航运日渐式微的交通版图、经济版图运行不过百年,当年牛炸天的周家口就已经渐行渐远于历史烟云,想来怎不令人唏嘘?
历史上的周家口镇,在今周口市辖区内,淮河的重要支流沙河、颍河、贾鲁河在此三川交汇。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直到清咸丰时期,北方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漕运从南方调集,贾鲁河、颍河作为通向淮河、连接豫皖苏等省的重要水道,在南北漕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周家口作为该航道上的重要中转站,转渡业长期兴盛,工商业也因此一度极为繁荣。
据史料记载,周家口镇在明代前期仅是当地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小集市。到了明代永乐年间,随着淮河、颍河漕运开通,集市规模发展到颍河北岸。据传,当时为方便南北两岸交流物资,有一周姓船户在颍河南岸冲子午街(今老街)北口辟一渡口。时人称该渡口为“周家埠口”,周家口即由此得名。明代成化年间沿河开始逐渐兴盛,并发展为三个相连的商业集聚区。明代嘉靖年间,随着贯穿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重要人工水道———贾鲁河疏浚工程的完成,周家口迅速发展成为南接江淮、北通晋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周家口各种农副产品、药材,南北杂货店铺纷纷开办,交易繁盛,成为豫东南的“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明代万历进士、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熊廷弼在经过周家口时,曾赋诗“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过周家口》),形容当时周家口的繁华景象。
清代结束明末的战乱等社会动荡后,周家口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依傍贾鲁河的周家口市场,辐射能力几乎占河南市场的一半,并在全国的商业城镇中占有重要地位。周家口的经济在雍正初年和乾隆年间勃兴,道光年间由于贾鲁河上游淤积,朱仙镇骤衰,位于下游和颍水河畔的周家口取而代之。周家口被两河分为三块,河南、河北、河西的繁华街市共约十里,这里人烟丛杂,樯桅林立……北从天津运入盐,南从东南输入茶、铜、米、干果、海味等,从湘赣一带输入糖、茶、纸、杂货、竹器等。
在清初的五十多年间,河南地方政府先后多次疏浚贾鲁河,以确保航运的畅通。清代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沿河拥有渡口22处,水陆寨门40余座,镇中街道120条,外籍商界会馆7处,各类大小寺庙50余座,人口突破22万。“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聚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连接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北通燕赵,南接楚越,西连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集市镇店》篇)周家口与朱仙镇、道口镇、社旗镇并称河南四大商业名镇,有“小武汉”之称,又与张家口并称为“南北皮都”,足以见证昔日周家口的繁华程度。有学者认为,当时该镇商业的繁盛不仅超过一般县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与开封媲美。
周口的衰落,说明一座城市即便祖上再牛逼,似乎也不能改变岁月撬杠的用力方向、时代造化的难言结局。
刹那芳华,命运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