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说韩愈,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刘禹锡在《祭韩吏部文》中说,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最佳贡献者
2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河北昌黎 ,世人称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贡献都较大。

一 散文成就

  1. “杂著”或“杂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如《原毁》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师说》则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
  2. 许多应用文往往借题发挥,感慨议论 或庄或谐,随事而异。如《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之嘴,对得意的“士大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
  3. 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如《张中丞传后叙》记述了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抗贼的事迹,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4. 碑文向来出名。如《柳子厚墓志铭》不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还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
  5. 抒情散文也很成功。如《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古绝调”。

二诗歌成就

  1. 诗歌关怀现实。如《汴州乱》、《归彭城》等。
  2. 描写自然景物,别具风格。如《山石》等。

3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又因做过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纵观韩愈的一生,虽然积极追求功名,但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富贵,而是始终把天下苍生放在首位。他认为,作为一个士大夫,对社会、对国家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因此,他在朝中遇事能抢先发言,说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在被贬之后能不计个人荣辱,尽所能为民众做些好事实事,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儒家士大夫应有的气节。

一、直言敢谏的风骨

公元803年,韩愈当上了监察御史,韩愈很满意这个位置,准备在任上一展才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对得起皇帝的信任,下给天下百姓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上天好像也故意在考验韩愈的才能和胆识,这一年,关中地区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没有吃的,只能是到处乞讨。

而朝廷的有关部门却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不仅不减免人民的赋税,发放贩济,反而欺上压下,变相多收。韩愈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认为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如果人民都没有好日子过,起来造反,最后遭殃的还是国家。就给德宗皇帝上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如实描绘了因天早造成的损失和灾民吃不上饭、草根树皮都被吃光的惨相,请求免除赋税,发放救灾粮。接着,又就京城中的强买强卖现象发表了一大通议论。

德宗皇帝是个只爱听好话、不爱听实话的人。一生气,就撤了韩愈的官,并把他贬到边远的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去当县令。这是韩愈政治上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当时真有点让他蒙了头,但他很快清醒过来,觉得自己做的没错,虽然被贬也不后悔。所以,当后来韩愈又被召还到朝中为官时,他仍然是本色不改。

二、勤政爱民的典范

韩愈被轰出朝廷之后,家属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不堪颠沛流离,生病惨死在驿道旁。政治失意,家庭蒙难,韩愈的心境之苦可想而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消沉、没有颓丧,而是不忘修身治国的本色,在潮州访民疾苦,兴利除弊。

离开潮州之后,韩愈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这里也是奴隶买卖猖獗,并且还有借债到期不还子女就要去给债主当奴的风俗。韩愈不仅把已经沦为奴隶命运的七百多名男女青少年,统统赎还给他们的父母,还彻底废除了以子女抵债的陋俗,使更多的穷人避免了沦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三、忠君卫道的人杰

不可否认,韩愈是忠君的。虽然他多次向皇帝上书,直陈时弊,然而这正是大忠的表现。不盲从,不明哲保身,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体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品质。同时,当君王有难、皇权不稳时,他更能挺身而出。统兵在外的大将割据一方、不听朝廷调度是唐朝自玄宗以来的老问题。到了中后期更是愈演愈烈。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为节度使,公开背叛朝廷,发兵攻掠周边地区。当时朝中主和的大臣众多,御史中丞裴度极力主张应该派兵征讨,韩愈给宪宗上《论淮西事宜状》支持裴度。平叛的战争打起来后,由于将领不齐心、指挥不得力等原因竟断断续续地打了四年,到了817年,裴度在宪宗的支持下,到前方亲自督战,担任前敌总指挥,并任用韩愈为行军司马。韩愈先行来到沐州(今河南开封),恩威并用,劝说驻军首领韩弘归顺朝廷,剪除了吴元济的羽翼,使吴元济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接着韩愈又向裴度建议派兵直人蔡州(今河南汝南)吴元济的大本营,为平叛行动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叛乱平定后,韩愈也以功升任刑部侍郎。

四、文传后世的名家,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故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在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

韩愈一改魏晋以来骈散文重形式轻内容的艳丽文风。按苏轼的话讲:(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在此基础上,后面几个人基本没能再取得新的突破,其历史地位是不容质疑的。

韩愈除了文章写的好,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白话写诗的风气,他影响力也很大,后面许多宋代的诗有吸收他风格的,所以说,唐宋八大家排第一的也就只能是韩愈了。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功绩是最大的。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韩愈之所以会作为“唐宋八大家”的首要代表人物被推选出来,是因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先驱。

4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5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768一824),字退之,祖籍河北省昌黎,他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

一一他是唐代著名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散文大家、诗人。《新唐书》有传。他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嫂夫人郑氏养育,自己知道刻苦读书,每天攻读几千字。他叔父韩云卿、兄韩会都是倾向复古的人物,他受家庭影响,十九岁到京城参加考试,得到当时古文家梁肃的重视。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开始作官,在监察御史任上写奏章向皇帝申明宫市的流弊,斥责朝庭。关中大旱成灾,他又请求免除徭役,被贬官,外放做阳山县令。五十岁随裴度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调回京师做刑部侍郎。五十二岁,上奏章反对朝庭迎佛骨,又获罪。五十七岁病卒,谥号“文”,世人又称“韩文公”。

一一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领导者。他领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一次以质朴无华的散文反对华而不实的骈文的文体革新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吸收社会中新的语言成分,形成一种有条理,有规律、适于说理、舒情、叙事的新散文。

一一韩愈是散文家,他的散文多种多样,有政论文,《原道》、《原性》、《原毁》《讳辨》等,这类作品多是宣传儒家思想,斥责社会时弊的。

一一他的杂文,往往借题议论,或庄严或诙谐,或讽刺,有一定战斗力。如《毛颖传》写的奇特,《进学解》写的深刻生动。

一一他的传记写的生动感人,《张中丞传后续》,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还写了不少碑志文,《柳子厚墓志铭》等。还有许多祭文,富有感情色彩。

韩愈的散文风格雄奇奔放。富有曲折变化,通顺畅达,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他也是诗人,诗作清新朴素,总之,韩愈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有《韩昌黎集》传世,其中诗十卷,三百余篇,这些都是文化们瑰宝。

6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在“唐宋八大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诗、词、文、书、画俱佳的全面天才苏轼呢?看完以下原因大概就知道答案了!

韩愈是开风气者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符号,明代人依据唐宋时代对中国古文写作的贡献,将八位重要的散文作家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这八个人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骈体文为主导的行文方式彻底搅了个天翻地覆。

自东汉时起,骈体文盛行,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尤其到了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奢靡风气盛行。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朴实无华,才使得奢靡之气有所好转,直到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呼吁恢复文学传统,一改陈腐奢靡。二三十年后,古文才超越平庸的骈体文,彻底扭转了社会风气。

韩愈倡导了古文运动,突破了传统写法,开辟了唐朝以来的古文的创作之路,扩大了诗词领域,为我国的文学创作之路做出重要的贡献。虽然苏轼诗、词、文、书、画俱佳,但他的优势更在于诗歌创作中,散文创作上仍差韩愈一筹。所以,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实至名归。

欧阳修说,整个晋朝没有文章,除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苏轼说,整个唐朝没有文章,除了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

用苏轼的话说,韩愈之前,八代的文章——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数百年来,特点就一个字——衰。 是韩愈,改变了“衰”势,古代文章经过了韩愈的手,雄起了,一柱擎天。

古文运动的先驱者

在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

儒道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韩愈之所以为韩愈,就在于他对儒家之道的坚定维护与弘扬。为此,他不惜向唐朝最为盛行的佛道两家开刀,不惜向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说不。

政见

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在他的一系列文章里始终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身为文臣的韩愈,在面对藩镇叛乱时,毫无畏惧,毅然决然前往发生叛乱的藩镇军营,与叛乱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涉。

文学

韩愈大力提倡古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同时又吸纳骈文的优点,使古文写作攀升到崭新的境界。

他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时人有“韩文”之誉。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

韩愈一洗魏晋以来骈散文重形式轻内容的艳丽文风,按苏轼的话讲:(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在此基础上,后面几个人基本没能再取得新的突破,其历史地位是不容质疑的。韩愈除了文章写的好,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白话写诗的风气,他影响力也很大,后面许多宋代的诗有吸收他风格的。

所以说,唐宋八大家排第一的也就只能是韩愈了。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功绩是最大的。

孔孟以来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韩愈在文学上开辟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作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

政治方面,在中央和地方都曾经当过官,为朝廷效过力,为黎民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同时,由于提出了“道统”思想,中兴儒学,韩愈也被称为哲学家。

韩愈注重师道,敢为人师,曾四次在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担任教授和校长(教授:四门博士、太学博士、国子学博士。校长:国子祭酒),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他的《师说》《进学解》堪称老师、学生必读的经典。他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至今仍广为传诵,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韩愈不仅仅是一代文宗,而且是孔孟以来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个忠诚的、有着独立个性的文臣,还是临危之际,能够为国家解决突发性事件的有胆有识的能臣。

小结

试想,作为在政治、思想、文学、哲学、军事、教育等多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唐宋八大家”中,还有谁有之多的亮点?如此,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不难对此问题有了认识。

参考文献:

国学堂,唐宋八大家之首为何是韩愈?而不是苏轼?

7

韩愈是河南焦作市孟州人,现在孟州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有一座韩园,即韩愈墓。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园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相传为唐代栽植。

9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到韩园参观,刚入园,他便吟诵韩愈的名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现在这首诗被写在韩园显著位置。

韩愈做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号称“文起八代之衰”,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时他是个正直,有担当的人,他一生非常著名的事件反对迎佛骨就证明了这一点。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迎,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也信佛,他览奏后大怒,要用处死韩愈,裴度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是在此背景下所写。

可以说是一首以死明志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8

唐宋文坛,有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人文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一般都会想到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唐宋散文一般都会想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为唐代有韩愈 柳宗元 宋代有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最早把这八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是明代一位文人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这里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了一个固定词组,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主要的目的是当时给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样板素材,也就是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的古文散文写的非常好,可以当做教材。在当代社会我使用文言文和古文的几率非常低,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的八大家已经不是茅坤那个时代的所追求的,我们主要透过文章学习的是他们的品质 人格 思想 道德 境界。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辙前后担任过宰相,欧阳修 苏轼 苏辙担任过翰林学士,在宋代翰林学士是三品大员,苏轼 苏辙 韩愈 曾巩担任过中书舍人,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官员行政的一个缩影,对唐宋八大家大整体上大致梳理了一下。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政治家 韩愈,韩愈生于唐代中期,公元768年,韩愈字退之河南孟州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并称“韩柳”。韩愈在唐代的影响力要比柳宗元大,主要是他长期活动于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而柳宗元因为年轻的时候就被贬到偏远的湖南和广西,所以它在整体的影响力上比不了韩愈,最关键是宋代的大文人苏轼对韩愈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盖棺的定论。“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 而勇夺三军之帅”第一说他的文,“八代”就是从东汉一直到隋代一共八个朝代六百四十多年的时间所有的文章都赶不上韩愈的,他的文章超越了之前八个朝代的 ,独树一帜 蔚为新风。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儒学大旗,复学儒学里面的仁义之道,用孔孟之道来治国来重振大唐的雄威, 所以说“道济天下之溺”,这里的溺指沉沦。韩愈为了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了劝诫皇帝直言犯上,在所不惜,可见他的忠诚。当时有的节度使想要谋反朝廷,韩愈以一介书生单刀赴会面陈利害,最后让想要谋反的潘镇的节度使的首长幡然悔悟,臣服朝廷。文:一代文宗,道:一代哲学家 思想家,忠:一代忠臣忠贞之士,在军事上战事上他也有奇谋。苏轼对于韩愈的评价无疑是非常全面的。





9

韩愈,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抨击佛道二教,主张儒家治国。韩愈经世致用,很有办法。有一次,他治下的郡县洪水泛滥,鳄鱼出没袭击人畜,造成很大损失。人们不敢到河边担水,妇女们也不敢在河边洗衣服。韩愈写了篇致鳄鱼的檄文,让鳄鱼们三天内离开,并烧了檄文倒入水中。三天后,鳄鱼出没如故。众百姓笑韩太守是个呆子。这时,两班衙役抬出了数十口猪,像下饺子似的倒入水中,白花花一片。鳄鱼争相来食。众乡亲窃笑太守愚,这些大肚汉今个喂了,明个又来,多少猪也不够塞牙缝的呀!未几,众鳄鱼皆翻肚皮朝上,死尸盈河。众大惊,忙问其故。衙役笑曰:大人早有良谋,猪内脏皆塞满铁钩,鳄鱼食之,肠穿肚烂而亡。众人叹服,以为神。后该郡再无鳄鱼来犯。




10

朝愈(公元768年一824年),字退之,今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上曾经居住在昌黎郡(今辽宁省义县)故世称韩昌黎。韩愈从小刻苦学习,二十五岁中进士,三十岁为观察推官,三十五岁至监察御史。五十岁做刑部侍郎。回京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

1.韩愈是史上,学而优则仕的典范。个人奋斗,成才、成功的代表。他三岁成了孤儿,是兄嫂抚养成人。他刻苦努力学习,取得很大成就,在古诗、散文、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2.韩愈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散文家、文学家。他一生努力从事创作,写了三百多篇具有独创性的散文。史上称他为"出群之才“。他体恤百性,因关中大旱,他上疏请减徭役赋税,被贬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好官。

3.韩愈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他提倡恢复儒家思想。一生都为儒家思想摇旗呐喊。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提岀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韩愈一生最大的事业是提倡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艳丽浮靡的文风。他主张“文以载道"(“道”指内容,即思想性,它是主体。"文“指形式。即艺术性,它是手段和工具,"文以载道”就是文章用来阐明道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为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