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日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并不划算。

先不说战争输赢,首先日本孤悬海外远离本土,需要渡海作战,渡海作战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登陆地点,但是日本长期闭关锁国,除了长崎之外并无其他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而过去又不像现在有侦察机或者是侦察卫星,只能依靠间谍去绘制地图提供情报。前面说了,日本高度闭关锁国,间谍去了基本就是睁眼瞎。

第二,渡海作战的成本远高于陆上作战。以两次雅克萨之战为例,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总共集结了两千多人,从内地派遣的部队除了几百名郑氏降军之外就只有从京师派出的炮兵,剩下的部队都是当地的索伦八旗。由此可见,从内地调派部队前往黑龙江并不现实。再者,大清攻灭准噶尔的战争前前后后几十年,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财政并不富余,因为大清对外战争基本都是以国库的存银来支撑,很少加税,而且大清直到完蛋一直维持一个较低的税率。而康熙时期财政条件并不算是特别充裕。所以花更大的军费去远征日本,换谁都得掂量一下。

第三,准噶尔、喀尔喀、西藏青海地区的战事都需要钱,而且还要同沙俄争夺黑龙江流域也需要钱,上述地区都与内地相通,如果一个解决不好都会严重威胁本土安全。再加上康熙年间受小冰河影响最为严重,国内灾害频发,赈济灾民抚恤百姓也会占据财政支出不小的份额。因此康熙不会放着本土面临的威胁不解决而是去干一个远离本土的日本,而且清朝入关后一系列对外作战都是基于本土安全考虑,换句话说,当时一个孤悬海外闭关锁国的日本并不会对大清的本土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说,历史问题都要结合当时得条件具体分析,而不是去脑补臆测。当然,有人说康熙不打日本是没有远见,不好意思,首先,没人能预测两百年以后得事,康熙也不例外,他只是能把他所面临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其次,统治者的任何决策都会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脑袋发热想打谁就打谁。第三,相比于日本,本土安全以及国内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挑战,谁也不会去舍本逐末。

最佳贡献者
2

施琅建议康熙去攻打日本是有他的考虑的。当台湾被修复以后,施琅就面临这样一种危险,那就是兔死狗烹的危险。再加上他是一个汉人,在当时的主流社会是,不被信任的。所以施琅始终都有一种危机感。

如果去攻打日本的话,那么,他就会有以下好处,黑他还有使用的价值,康熙暂时就不会去动它,还有,如果真的是攻下,日本的话,那么。海外的这些岛屿,可以作为他的资本。虽然康熙年代不会有王的分封了,但是,他的这些业绩也足有称王的资本。

同样康熙也是出于以上的那些考虑,他是不会同意攻击日本的那个提议的。姑且不说当时日本的政体十分的稳定,而且德川的幕府统治对日本来说其实也是十分适宜的。这个时候攻打日本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同样,康熙也熟读历史,在元朝忽必烈时代,曾经大军东征日本,结果是全军覆没,而且在前朝也就是明朝时期,曾经与日本大战了好几年,也是损失惨重,国力大减。这些都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同样,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日本打下来,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日本的土地不算肥沃,经济也不算发达,打下日本既没有土地也没有钱,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康熙看得很明白,打日本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对于施琅来说却是好处很多,所以康熙是不会做这种无脑的选择的。

3

很简单,日本没在康熙考虑范围内。康熙是个统观全局的政治家,除鳌拜、撤三藩、收台湾、平葛尔丹、治理黄河水患,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施琅的对日作战计划根本就不在他的执政目标范围之内。


康熙即位的初期,清政府面临着众多的内忧外患,北部边疆大漠草原上的准葛尔汗国就是满清八旗的劲敌之一,还有西伯利亚地区的沙俄势力像只咸猪手,在雅克萨地区摸来摸去。清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方针,先除干部队伍里嚣张跋扈的鳌拜,再平定云贵边省拥兵自重的吴三桂,接着收复“明郑政权”割据的台湾澎湖列岛。

在南方版图安定之前,清政府对北部的葛尔丹采取的是安抚、拖延态度。在与沙俄的《尼布楚条约》中也做出大步退让,很明显清政府将统治重心放在了中原、江南地区,俨然一副传统汉家王朝继承者姿态。对女真故地领土尚且都能向沙俄让步,就更别指望康熙对日本列岛提起兴趣来了。在接下去的康、雍、乾祖孙三代,几十年间清政府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也是对西北准葛尔的削弱打击。

再者,元朝时期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全部都以失败而告终,一直以来都被后世看成是劳民伤财、动摇国本的轻率之举,在古代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跨海作战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浩瀚的日本海可不是狭窄的台湾海峡可比的。况且德川幕府与清政府之间多年以来相安无事,也无倭寇侵扰,那就更没必要去捅“马蜂窝”了。

4

康熙根本没有传说的伟大,康熙收复台湾并不是为了什么祖国统一,主要是因为当时台湾有一个以明朝永历为年号,保中华衣冠的汉族政权。郑氏政权不是数典忘祖的台独分裂者。当双方就国家统一问题展开谈判时,当郑家提出“不剃发”的正当要求时,却遭到满清的拒绝,于是兵戎相见了。当满清占领台湾后,康熙却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更有大臣说“空其地任夷人居之”,主张重新“赠给”荷兰人!这使满清攻台的真正兴趣昭然若揭:即使把台湾拱手让给洋人,也决不能容忍这里有一个汉人政权的存在。什么中国领土完整不完整,只要不对自己的“家天下”构成威胁!对比同一时代满清与沙俄在雅克萨交战后忙把柏海儿湖(今贝加尔湖)割让给沙俄的历史,这一道理更加显而易见了。施琅也是为了报复郑家才主张攻台的。郑家和施家后代不能通婚,可见两人的仇恨有多深。

当时,施琅主张打台湾,康熙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再想让康熙攻打日本,绝对是不可能的。

5

康熙皇帝进攻日本没有同意,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康熙根本就看不上日本这个地方。每年来朝圣康熙一看人呢?康熙皇帝坐着都比日本朝圣的高,太矮了。又换一个还是那么矮。康熙皇帝觉得收回来都民族不利,对生育不利,所以就放弃了。咱们国家身高七尺之躯,日本当时最高身高六尺。万一通婚以后生出来5尺怎么办?

第二,康熙是个有道的明君,他不想侵略日本。日本也不值得一打,我们只想给台湾收回来。不想搞侵略,以大清的实力打一个小日本没问题。台湾是我们的国家,永远都是中国的领土。康熙皇帝找人绘制了一张满清地图。里面有日本不过是外国,康熙一看知道了。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要~是我们的我们寸土必争。

第三,那时候正好戈尔丹暴乱,没有时间去打日本。备战戈尔丹了。要不要日本无所谓。但戈尔丹是我们的领土,必须搞定。

第四,怕施琅功劳太大,功劳太大就会心里有点变化。康熙皇帝是个有道明君,不像刘邦一样,杀韩信、彭越等功臣义士。知道如何正确的面对功臣义士,好皇帝就是像该叫功臣休息就叫功臣们休息。

6

谢谢邀请!

??导语:

施琅提出攻打日本存私心,

康熙召集大臣商议被否决!

话说1683年,施琅率领大清水师从铜山出发,收复了台湾。

不久,康熙就接到了施琅一封奏章,奏章的内容是:

"从明代开始,倭寇就一直盛行,侵扰我东南沿海。

趁刚刚完成横跨海峡的作战时机,士气正盛,而且此时的日本闭关锁国,军备落后,和我大清实力差距很大,考虑到倭寇在沿海的肆虐,不仅有理由,而且有必要征伐日本,至少让其彻底的臣服,永绝后患"

康熙立即召集了内阁大臣商议此事,形成决议如下:

??攻打条件的不成熟

日本孤悬海外远离本土,需要渡海作战,渡海作战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登陆地点,但是除了长崎之外并无其他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对日本并不熟悉,反而造成作战的失利。

??清朝内部的不安定

准噶尔问题已经很明显,需要大量的兵力和财力防患于未然,而且平定三藩结束不久,战争所花费的银两已不计其数。

??日本对于清朝没有吸引力

当时的日还视中国为天朝上国,每年都要按时来进贡。而且康熙及清朝官僚阶层都认为日本是个蛮荒之地、小国家,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当然,这只是官场明面上的文章!

康熙否决施琅的提议,他心里还有一点更重要的考虑。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

不久,施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郑成功的手下曾德,曾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了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便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兄弟。

此乃深仇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康熙对这样一个三姓家奴,天生反骨,能不多加防范吗?

施琅从来不是大清朝的忠实走狗,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施琅上奏攻打日本的真正意图是借着康熙的兵,自己又非常善于海战,以台湾为跳板,继而占领日本等岛国。

到时候,康熙的陆军就奈何不了他,他施琅可借机称帝当皇,与康熙分庭抗礼。

??总结:

不论是官方的理由,还是暗处的猜忌,康熙是绝对不会同意施琅的攻打日本的计划的!







7

施琅打算效法孙策,从袁术处借兵,进而平定江东。施琅的意图是借着康熙的兵,自己善于海战,以台湾为跳板,继尔占领琉球、日本、北海道、库叶岛、吕宋岛、印尼、马来西亚等,自己当岛国皇帝。施琅和魏延一样,天生反骨,自己常年带兵,善于海战,他借着康熙的兵拿下日本等岛国后,康熙的陆军耐何不了他,他可借机称帝当天皇,与康熙分庭抗礼。康熙识人,看出施琅长反骨,觉得刘备识魏延的做法不错。于是康熙见好就收,见施琅既已攻占台湾。便不再给施琅大量海军去占琉球、日本等岛屿,怕施琅做大,到时施琅称帝康熙的陆军怕敌不过施琅的海军。施琅攻占台湾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即使不宽裕,抢掠琉球日本的粮食物资给自己的海军当补给是施琅的拿水好戏。以前施琅就干过打家劫舍、海盗般的生活。施琅是个天生的海军专家,康熙若给他大量海军,他把日本等岛国都占领,那么他就是小霸王孙策了。到处都是大海,施琅占大量岛国称帝,到时康熙就命令不了施琅了。

8

“愿贵君臣同于箕子,毋蹈田横之故辙。则何不罢兵休士,全车甲而归台湾,自处于海外宾臣之列。其受封爵惟愿,不受封爵亦惟愿。我朝廷亦何惜以穷海远适之区,为尔君臣完全名节之地。……执事如感朝廷之恩,则以岁时通贡如朝鲜故事,通商贸易,永无猜嫌,岂不美哉?”

“台湾本非中国版籍,而足下父子,自开荆榛。且眷怀胜国,未尝如吴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弹丸之地,不听田横壮士逍遥其间乎?……称臣入贡可也。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与世无患,与人无争。”

说出这话的是哪家“台独”分子?不是别人,就是清朝方面负以与台湾明郑政权谈判重任的宁海将军喇哈达、平南将军赉塔,这是他们代表清廷向郑氏出示的和议条件。历史的事实总会让那些历史实用主义者难堪。身负“统一”重任的清政权竟然主动搞“台独”,不吝笔墨描绘出“台独”的美好前景来说服台湾郑氏政权接受。这其中的错乱和背谬,历史实用主义者无法解释,只好在电视剧里编故事,想象出一个子虚乌有的通敌阴谋,把两个政权之间使节交付的公函说成是朝内的坏分子与敌相通的密信,把清朝的开国元勋也说成是通敌奸臣。在我看来,这确实是出于现实需要而对历史事件随意曲解、“古为今用”的荒谬。

上下五千年,不同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权出现在今日中国的版图上,真是数也数不清。相互之间,也从不缺少战争、和议。其中功过是非,自当别论。可是拿现代主权观念下才出现的“独立”、“分裂国土”之类概念去往古人头上乱套,却是十足的滑稽。台湾郑氏是“分裂”,那本为明朝官员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不算“分裂”?要知道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并没有什么统一中国的想法。再往上推,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李元昊等人又算不算“分裂”?今日中国的版图上曾经出现的政权中,互相征战的不少,互相承认的也不少,政权之间出现如同“仿朝鲜例”这样的藩贡关系的也不少,是不是都要一一去考较一下谁是“分裂”?

我认为,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及其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民族战争的延续,其性质并不会因为控制区域的大小而变化。在郑氏据台的之前和之后,都不乏人举旗抗清,郑氏只是其中一个,没有什么不同。郑经本人发布的文告说得很明白:“我先王忘家为国,抗夷于方张之际,……因退屯东宁,生聚教诲者十一余年,庶机勾践之图,无堕先王之志。”,台湾郑氏并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夙志,以台湾为根据地,以进取中原为目标。郑氏政权的中国意识是很明显的。当然,出于客观强弱形势,台湾郑氏不得不与清朝谈判,与之周旋。最后谈判破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郑氏要“台独”,而清廷不让。而是因为郑氏不愿意割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坚持要求保留福建省厦门附近的海澄,而清廷坚决不同意这一点,遂至和议不成。

可见连横《台湾通史》:“经从其议,索海澄为互市。启圣执不可,议遂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 康亲王杰书、新任总督姚启圣从本月至次年五月,先后4次派员招抚郑经,劝其退回台湾,以澎湖为双方通商之地。郑经寸土不让,坚持以海澄为双方往来公所。和议再度失败。”

为什么清廷对比海澄大百倍的台湾毫不在乎,巴不得台湾成为“箕子之朝鲜,徐福之日本”,却只因一个小小海澄争执不下?这可以联系现代史来看一下:

杨胜群等主编的《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说:“10月21日,杜勒斯和美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访台,逼迫蒋介石撤离金、马,双方发生激烈争执。为配合蒋介石同美国的斗争,在杜勒斯到达台湾的前一天,毛泽东下令恢复炮击金门,及时帮助了蒋介石,使其获得拒绝从金、马撤兵的口实。此后,福建前线炮击金门形成规律,逢单日打,双日不打。”

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讲到金门岛时说:“我们不是这样看待这两个岛屿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有过公开声明,就是让蒋介石守住这两个岛屿。我们也不切断他们的给养。如果他们给养不够,我们还可以接济他们。”

可见,台湾当局在大陆附近岛屿的存在,是一条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纽带,是保证一个中国的有利因素。势不两立的毛、蒋两人,在共同的反台独主张之下,在金门问题上达成了一次默契。民进党上台之后,即迫不及待从金门等外岛撤军。其中意味,不言而喻。两百年前的清政权,并不在乎郑氏政权控制台湾,却一定要压迫郑氏撤出大陆沿海,意图当然也很清楚。就是为了彻底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清廷对台湾土地的得失,从来没有在意过,甚至在攻灭郑氏政权之后,康熙帝还发表高见说是“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廷对这么一个在他们看来无足轻重的弹丸之地,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一定要消灭郑氏而后快。决不是因为有什么维护领土完整的志愿。而恰恰就是因为郑氏政权有着浓重的中国意识,随时可能成为反抗清廷统治的潜在威胁的缘故。

在清郑谈判初期,郑氏政权的活动重心在大陆,占据岛屿府县,清廷认为郑氏的威胁近在肘腋,于是表现强硬,非得要郑氏剃发归顺不可。顺着清廷的军事胜利,逐渐把郑氏政权逐出大陆,迫使他们不得不把活动重心移向台湾,清廷的谈判条件就越来越宽,在谈判后期,主动表示希望郑氏自守台湾,称臣入贡可以,不称臣入贡也可以。可见,他们哪里是关心台湾的得失?如果郑氏自踞台湾,永为异域,“与世无患,与人无争”,对于清廷来说,才是正中下怀呢。而正是因为郑氏政权到最后也决不肯割断与大陆的联系,才让清廷如梗在怀,最终下定消灭郑氏政权的决心。对于郑经来说,如果顺从清廷的意愿,放弃大陆,海外称王,正如清廷劝告他的“逍遥其间”、“与人无争”,于私人利益而论,岂不美哉?如果郑经真是什么“台独分子”,那么清廷自己开出的条件早已超出他的期望,为什么还要另生异议?但是正因为郑经是郑成功的继承人,即便是触怒强敌,他也不放弃在大陆的据点,保留重返大陆的希望,“无堕先王之志”。如果一定要以清郑关系来比附当今时局的话,那么清廷自己岂能逃脱搞“台独”的指控?

谈判不成,之后便是清廷对台湾的攻占了。施琅是最大的功臣,清廷也没有亏待他。登时成为台湾、福建最大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主。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台湾南部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日本侵占台湾。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施琅世袭业主。如此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渔民也不放过。他死后几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自己发布上谕说:“闽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岛,并无田地可耕。附岛居民,咸置小艇捕鱼,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行家任意苛求,鱼人多受剥削,颇为沿海穷民之苦累。著总督郝玉麟,宣朕谕旨,永行禁革。”

在郑氏时期,清廷搞“迁界禁海”,勒令沿海人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水,打算封死台湾。施琅攻打郑氏既然得胜,总可往来无碍了吧?可却不然,在施琅的治下,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来。”(连横《台湾通史》)。首先严禁广东籍人渡台,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盗”多,以及“惠潮之民多与郑氏相通”;对其他地区的人民渡台也严加限抑,竟然规定渡台人员不得携带家眷,也就是说不许老百姓在台湾扎根,这一政策后来导致台湾妇女奇缺,正应了“骨肉分离”这句话。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引《理台末议》的记载说:“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可见在当时,施琅只要活着,就是两岸往来的最大障碍。在二百多年前,台湾土地空旷,本来很需要人力前来开发。可是在施琅时期,除在他的老家福建漳、泉地区招募佃农去种他的“施侯租田园”之外,大陆人民渡台,陷于停顿。施琅自己在台湾广占良田,坐地收钱,却对老百姓前往台湾谋生严加限制,把台湾岛视为他施家之禁脔。与现在的民进党当局阻扰两岸完全三通,阻碍两岸人员往来,正有一比。够不够得上“台独”行径?施琅亲自拟订的渡台禁令,在他死后,趋于松弛,但并没有结束。后来反反覆覆,清廷时而开禁,时而又“申严”。一直到同治年间,根据大臣沈葆桢的建议,才彻底取消。基本贯穿清廷治台时期。

如果施琅攻灭郑氏政权是“反台独”,为遏止“台独”起见,不正该鼓励两岸多多来往吗?反倒防民如同防贼,惟恐老百姓跑到台湾去,就会接下郑氏的衣钵举旗反清。更充分地表明了,第一,郑氏政权在大陆沿海人民中具有同情和支持,郑氏政权在台湾的抗清活动,是清朝时期全国抗清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台独”;第二,清廷攻灭郑氏,不过是为了消灭反清力量、巩固统治,而不是什么“反台独”。

按我的理解,统一的好处大概有团结合力、各地人民互相来往,共享各地区的土地、资源等等,《反分裂国家法》规定,“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鼓励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是统一所能发生的效益,也是我们推进统一的手段。而施琅和清廷,实行迁界禁海于平台之前,实行渡台禁令于平台之后,一以贯之,就是要千方百计阻隔两岸交往,无端制造地域问题。和我们现在推动的统一,有何共同之处?从这一点上讲,台独分子才最该去感谢施琅呢。

就迁界禁海来讲,不仅在当时给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毁灭了中国海洋经济,使中国与大海禁闭二十余年,船只朽坏,海外市场全部拱手让人。使明末就达到的“穷洋竟同闹市”的海洋贸易繁荣局面从此不再。清廷把台湾郑氏政权叫做“海贼”,可清廷自己对中国沿海经济的破坏比所有“海贼”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导致清朝的闭关锁国达到历代的顶峰,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与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施琅攻灭郑氏政权212年之后,清廷签定《马关条约》,把台湾割??与施琅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清廷一系列内外政策的必然结果。正如上面说的,清廷对台湾的得失并不关心,历来都是视为“荒服之地”,最后举以予人,把台湾当作了战争失败的替罪羊。有些人总喜欢在假设的前提下发表议论,说是如果施琅不消灭郑氏政权,那么台湾就会脱离中华,被外国侵占,可历史事实是郑氏政权把台湾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到了清廷手里面,台湾倒真的被外国侵占了。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来看,哪一方应该被称颂,哪一方应该被鞭挞,不是清清楚楚的吗?

我以为清廷和施琅攻灭郑氏政权,实在不值得如何颂扬。清廷和郑氏的对立,只不过是中国古代史上多如牛毛的政权相争中的一个。郑氏抗清具有的民族斗争性质,也是跟其他大陆上的抗清活动一样的。从清兵入关到清朝覆灭,反清活动又何曾断绝过?其中建立政权的也多得是,郑氏政权也只是其中一个,虽然地盘不大,但同样是具有明确的中国人身份的中国政权。如果只看到这一历史旧故与现实问题在表象上的相似之处,就浮想联翩、胡乱类比,却罔顾其中存在的本质差别,只能是对现代中国进行的统一事业的矮化和丑化,徒然供人口实。“台独”思想的渊源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台湾的“皇民化”殖民政策,是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问题。而“台独”分子最希望把“台独”的起源无限延长,编造出一部从古到今“台湾人反抗中国”的台独史来。把清廷和郑氏政权的斗争说成是“台独”和“反台独”,等于主动替台独分子论证“台独”古已有之,论证在历史上“台独”政权曾经实际控制台湾。无异于凭空给“台独”送上一份大礼。所以,用历史实用主义的态度来曲解历史,不仅本身荒谬,最终也只会给现实问题的解决带来负面影响。

9

施琅曾经向康熙提出要进攻日本,如果那是能除掉日本,现在的中国一定是另外一种样子,那么,康熙为什么没有同意呢?(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萨莎说史)


186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带领水师以“巢抚兼施”的战略顺利收复台湾,以刚收复台湾之胜利精锐之师,以当时清朝水师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一举端掉日本,彻底消除海患,而作为水师提督的施琅当然也非常清楚敌我之间的实力,当时的日本正是德川幕府,正在实行海禁,实力与清朝相距甚远,确是一个征服日本绝佳机会。

施琅向康熙提议进攻日本

施琅身为一个将领一生所求就是战功,如果能征服了日本必将永载史册,也是作为一个将领存在的价值,所以施琅向康熙提议进攻日本,为什么康熙没有同意,错过了这样绝佳的机会。 其实康熙也想,也有这样的念头,据《清史稿》记载,康熙收到奏报后,大喜,阅折许久,御批千言,这是很难得的,一般皇帝阅批奏折要么就画个圈,要么就御笔批几个字,御批上千言极少见,说明康熙也动心了,并且还招集大臣来讨论,然而是有些大臣觉得日本是蛮夷之地,不值得去征服,认为国家不应再战,应修养身息;还有些大臣认为元朝曾两次征日本都失败,第一次碰到台风,第二次被日本以逸待劳赶下海;我想或许是嫉妒和担心施琅的战功。

葛尔丹作乱

没过多久,葛尔丹作乱,使得康熙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征服日本,就这样搁下了。 葛尔丹和康熙是同一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他曾说过一句很霸气的话“我蒙古的大地的土地,佛主来求也不给。”他统治的准格尔汗国土地达七百多万平方公里,与大清帝国是两大政治体,可惜他遇到了千古一帝康熙爷,康熙前后三次亲征噶尔丹最终平定了噶尔丹,但是却错过了征服日本。

我们不妨假设下如果,当年若是康熙真的允许施琅带兵出击日本,也许不会有九一八也不会有中日战争,如今的日本只是中国的一个省,我们可以自由来往,到日本去。

可历史就是这么不如人意,没有那么多如果。

10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作为康熙皇帝,一个想有作为,想成为千古一帝的皇帝,是很想建功立业的。而日本一直是中国几千年的心病。一直没征服,还偶尔上岸捣乱。如唐朝帮助百济,万历时期入侵朝鲜等,而且古代元朝三征日本都失败了,朱元璋为日本气的是吹胡子瞪眼睛,却没有办法,而且倭寇几百年祸害中华沿海。所以,如果哪位皇帝把日本拿下了,那肯定是伟大功绩。因此,康熙也是很想的。如果真的如探囊取物,肯定就干了。



那么施琅提出这个建议后,为何康熙拒绝了呢?这主要有三点:一是,西北边患。其实在平定台湾问题时,准噶尔问题已经是很明显,葛尔丹不断在蒙古搞兼并,而且骑兵越来越多,大有一统蒙古,威胁中华的意味。因此,平定台湾后,康熙的第一件事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平定内乱,因此,如果此时贸然发动对日本的战争,那么葛尔丹很可能从西线形成两线作战态势。而且,葛尔丹背后还有沙皇俄国的身影,这就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对大清国力牵制比较大。



二是,休养生息。大清康熙时期是多事之秋。战乱频繁,光是平定三藩几乎花光了国库。而且收复台湾,花费银子也是不计其数。因此,此时的大清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防患葛尔丹和沙俄,因此,攻打日本并不是良策。三是,不确定性。到了清朝初期,日本幕府统治稳定,而且国内平稳,再加上日本此时对清朝还算恭敬,因此,康熙也没到非要攻打的地步。而且古代的经验告诉康熙,日本蛮荒之地,不值得拥有,而且元朝三征都失败了,所以,攻打日本不确定性很大。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日本那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土地贫瘠,荒蛮无礼,占了也没啥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