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可见,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臣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朱元璋器重的首功之臣,最后却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被自己辅佐的君主处死。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这两个默契如一,配合无双,共同缔造了起于微末,最终建立不世王朝的君臣,最后留下这样的收场?

上图为李善长
朱元璋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君主。他出生草莽,起于微末,没有强大的势力集团在背后支撑自己,凭借自己白身的身份,一步一步打拼出天下,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他一统天下后,一改元朝的积弊,使得国家经济逐步恢复,百姓安平得乐。他精于政治,目光深邃,一手建立的制度体系甚至过了几百年还影响到现在。他之后的两位强主都对其推崇备至,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大清康熙帝说他“治隆唐宋”,而一向目无余子的毛泽东,也独对朱元璋情有独衷。但是尽管朱元璋这个人受到这两人的推崇,但是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一向不高。只因朱元璋有一个让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大杀工功臣。凡是洪武初年的有功之臣,最后的结局一向都不是太好。而这第三种极少,只有几人侥幸逃脱了。最大的大杀功臣的时期,就是胡蓝党狱时期。受胡惟庸、蓝玉两人的案子,牵入其中的功臣忠臣不可谓不多。第一是获罪被杀;第二是无罪赐死;第三是侥幸逃脱。李善长之死应该是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史书的说法是李善长牵入胡惟庸的谋反案中,但先不说胡惟庸是不是谋反了,李善长肯定是没有谋反的。朱元璋时期李善长的地位就极高了,除非是李善长没有脑子,否则他绝不会冒着杀头的罪名,帮助胡惟庸谋反,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地位。因此李善长之死,最有可能就是被朱元璋冤杀。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呢?

  上图为刘伯温

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说来应该是挺简单的,作为帝王来说,他的做法也没有什么错。《明太祖实录》上说,朱元璋曾经多次以元朝的结局来提醒自己,他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能够由一介白丁,登上帝位,依托最大的应该就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帮助。但是当朱元璋登上帝位,国家一切都安定以后,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政治集团,自然也就成了朱元璋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杀李善长,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摧毁臣子的政治结盟,使得大臣不能专权,以此来巩固皇权。因此我们说作为帝王,朱元璋此举是没有错的,可是这种做法却是人们不能接受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辅佐朱元璋登上帝位的能人,他们匡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但是两人谁的功绩更大,就有的一说了。按照史实说话,当然是李善长的功绩更大,不然李善长也不能号称大明第一功臣了。他在朱元璋势力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一直跟随他,帮助朱元璋将势力一步一步扩大。刘伯温同样功绩极大,但是应该说他的功绩被后世神话了。毕竟李善长最后死的不是那么好看,而刘伯温则死因不明,对于明朝后世的统治者来说,推举歌颂开国功臣,自然后者是最佳选择,因此往往赞扬的都是刘伯温,李善长往往就缄口不提。所以,我们说从历史来看,李善长的功绩更大。明太祖朱元璋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脑洞大开的历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吧,我不觉得李善长比刘伯温厉害,恰恰相反,刘伯温其实比李善长厉害。不扯大话讲道理,咱上事实上证据上细节。

朱元璋创业时期,在南京创立小公司。湖北的大老板陈友谅听说,紧张了,认为应该乘早把朱元璋的小公司兼并掉,扼杀在摇篮中,于是率领大军沿江东下,要强吃朱元璋。

历史上,从长江上游顺江东下的军事行动往往势如破竹,比如晋灭吴,隋灭陈。这一次,无论实力还是地利,朱元璋都处于绝对下风。为此,朱元璋召集会议,商讨如何应对陈友谅。没想到,会上一边倒,绝大部分人建议投降或逃跑,主张抵抗的人寥寥无几。

为什么?

如果到陈友谅那边儿去,这些人的职位只会升不会降,不过换个老板而已。但朱元璋不能降,他若降,按照陈友谅的一贯作风,恐怕杀无赦。所以,朱元璋和当年的孙权一样,只有死扛一条路。

问题是,怎么才能打败陈友谅?

刘伯温出了个点子:城北为实,打伏击战;城南为虚,打心理战。什么意思呢?陈友谅的优势是水军,而城南水系发达,对陈友谅很有利。所以,朱元璋在城南打心理战的目的,就是不要让对方从这里进攻,而是把决战的地方放在城北——在那儿,陈友谅大军必须弃船,经过一大片开阔地和几座山,那是朱元璋伏兵的好地方。

为了让陈友谅放弃从城南进攻,朱元璋决定给陈友谅放出两个信号:第一,你快点来打我(时间);第二,你最好从城南来打我(地点)。

朱元璋和刘伯温商量后,回头找李善长商议。李善长一听急了:大敌当前,咱们应该争取时间做好应战准备,怎么能让对方快点来进攻呢?再说了,城南利敌不利我,又怎么能主动暴露给对手……

朱元璋一听,心里有数了,看来还是刘伯温比李善长强。他解释说:“陈友谅要是迟迟不来,很可能利用时间联络东面的张士诚,对我们进行夹击。西面一个陈友谅咱都吃不消,张士诚再从东面来袭,怎么应付?所以应该各个击破,先集中精力对付西面的陈友谅,东面的张士诚就是小菜一碟了。”李善长听后恍然大悟,连赞老板高明。

至少从这件事儿看,你说刘伯温高,还是李善长高?

3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谋略上是超过李善长的,而且刘伯温给朱元璋所出的计谋,都是战略性的,涉及大政方针的。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作用,相当于张良对于刘邦的作用。可为什么,朱元璋最后封李善长为公爵第一人,刘伯温却只得到伯爵的待遇呢?

(刘伯温剧照)

我觉得这件事,主要原因在于刘伯温对朱元璋事业的投入度,没有李善长的大。

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李善长,都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不过,他们所代表的,是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

刘伯温所代表的,是立志做“帝王师”角色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有一肚皮的学问。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对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当下的诸侯中,哪些人是能够成大气候的真命天子,哪些人只不过是混世魔王。

不过,不管是混世魔王,还是真命天子,他们都不会和他们靠得太近。当混世魔王来请他们的时候,他们固然不会跟着他走。就算真命天子,他们投入度也不会很高。他们可以给真命天子出主意,讲大政方针,但不会被真命天子所奴役。他们只接受“帝王师”的角色,要的是帝王对他们的敬重。他们也不会过多地接受真命天子给他的赏赐,他们的心态是超然物外的,更多愿意过一种远离红尘的生活。

(朱元璋画像)

在这方面,张良为后世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张良在和刘邦共事的时候,保持了自己内心的独立。他不要刘邦封给他太多土地,只接受留地一个地方。他也不接受刘邦的官位,把自己超然物外。

刘伯温显然立志要做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从元朝辞职回家后,一直过隐居的生活。最后被朱元璋请去,才给朱元璋出了那些好计谋。刘伯温在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也像张良一样辞官回乡,想过隐居的日子。

正因为刘伯温对朱元璋的事业,投入度不高,因此,他所起的作用,就没有李善长大。所获得的封赏,也没有李善长多。

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事业是真情投入。

(李善长剧照)

李善长在朱元璋事业的投入上,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出谋划策。李善长的出谋划策和刘伯温不一样。刘伯温更多是大政方针,而李善长出的主意,则都是战术性的,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朱元璋拿来就可以用,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后勤保障。李善长相当于刘邦的陈平加萧何。他不但能够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后勤保障上,对朱元璋的帮助也非常大。朱元璋建国以后,李善长更是作为宰相,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巩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三是人才推荐。李善长不但帮助朱元璋起草招贤纳士的文稿,给朱元璋塑造了光辉的形象,让天下有识之士都争着来投奔。而且亲自审核,帮助朱元璋选拔人才。

可以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事业,是全方位的投入。在古代知识分子中,他的角色定位不是“帝王师”,而是“帝王相”。是希望当帝王的宰相,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正因为李善长投入得比较多,很用心,因此,他所起的作用才更大,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建立的功业才最多,也才被朱元璋封为公爵第一人。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李善长投入度太高,在朱元璋的事业中,留下的痕迹太多,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才特别忌惮。最后借胡惟庸的案子,把76岁高龄的李善长处死,其家族也被一并杀了70多人。

(参考资料:《明史》)

4

李善长在朱皇帝眼中,比刘伯温强太多,原因如下:1、做实事能力,李善长一直相当于宰相,负责明朝粮草军需供给等,以及在朱皇帝外出打仗,负责大本营留守等重要岗位和实事,刘伯温就是参谋,动嘴皮而矣;2、为人处世能力,李善长对上对下均能溶入其中,且是朱皇帝忠实拥磊,刘伯温却清高,对谁都不热心;3、背景,李善长在元廷不得志,未高中过,也未当官,而刘伯温是元廷进士,做过元官,朱皇帝为最低层汉人,对元廷官员內心愤恨;最后刘自作聪明,总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甚至在民间在官内,名声都超过朱皇帝,朱皇帝天纵奇才,当然不答应,而李善才是朱皇帝粉丝,祟拜朱皇帝,朱皇帝能很好使用啊!综上,比老板聪明的人,一般不受老板抬爰的。

5

李善长与刘伯温,都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开国功臣,他们虽说不是作战的大将,但他们在政治谋略方面对朱元璋有着重要贡献。后人也喜欢比较他们俩,有人就说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那么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在哪?


李善长要是比谋略是比不过刘伯温的,刘伯温的一首《烧饼歌》就直接完爆了李善长。李善长虽说谋略比不过刘伯温,但他比刘伯温有个高明的地方。熟读历史的人都听过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军队打仗,粮草没有供应上来,士兵饭都没有的吃,怎么可能会有余力打仗,所以粮草供应是打仗的重中之重的事。举个例子,官渡之战时,为什么曹操能大败袁绍,关键就在于曹操把乌巢烧了,这可是袁绍的粮草所在地,袁绍军队没有了粮草供应,吃饭都不能解决,士兵怎么能打好仗。而李善长最厉害的方面就是会管后勤,是朱元璋当之无愧的后勤主任,善长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他管后勤时,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虽然他不像刘伯温一样出谋划策,不过处理内政方面,刘伯温是比不上他的。李善长可以说是明朝的萧何,刘伯温可以说是明朝的张良。


李善长比刘伯温高明的地方,就是他会弄内政,这对朱元璋威胁不会大,朱元璋不会过于提防他,不像刘伯温料事如神,是个谋臣,朱元璋反而觉得威胁大。所以明建国以后,李善长被认定为明初文官第一人。

6

发现李善长比刘伯温强很多答友不赞同,这个当然见仁见智,谈古论金是赞同题主的观点的,即李善长比刘伯温强。

要确认这一点,需要颠覆一个相对习以为常的认知,即认为军事哲学中奇谋重于治戎、将略优于理民之干(借用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的观念,也就是说,兵法比军法重要的观念。

在这个观念的统摄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功用被放大,而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刘邦对萧何的评价)的功用被弱化,而实际上,两者之间,何者是源何者是流何者是根本何者是衍生,需要辨别清楚。

打仗,首先要有兵在手,才谈得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军法讲得就是如何做到有兵在手。

士兵如何征集募得?完成征召之后怎么按照编制组织起来?有了编制好的部队,武器和给养怎么解决?怎么将其训练成来之能战的职业武装人员?换言之,军队从征召到组建,从管理到后勤保障、技术训练,都属于军法的内容。

这些内容一切运转正常的时候看似平平无奇,但一旦哪个小细节出现问题,那么军事行动就会丧失最基本的条件,将帅的智勇将无用武之地。

我友茅台兄说过:

一切忽略社会性与背后制度因素对军事力量所起作用的军迷都是伪军迷。

其意庶几近之。要之,李善长的主要职责在军法领域,而刘伯温则在兵法领域,李善长就是朱元璋的萧何,而刘伯温等几个人加在一起才是八爷的张良。

套用现代商业机构的结构框架,李善长就是CFO兼CHO,而刘伯温则是Merger&Acquisition Consultant,都重要,但重要程度不同,朱元璋给两人的封爵酬庸也有高下之别,这除了以加入朱元璋集团的早晚为代表的资历深浅(李早刘晚李深刘浅)和李善长是濠泗核心集团成员而刘伯温不是之外,和上述的重要程度也有关联。

刘伯温的知名度还有因为民间传说放大的一面,此处不赘。只想说,李善长比刘伯温强虽然可能和我们的固有观念相悖,但自有其道理。

7

答:提这个问题的人不要误导别人嘛,李善长哪里比刘伯温强了?!

我认为,论能力,刘伯温可以甩开李善长半条大街。

有人会跟我争,李善长怎么不比刘伯温强了?李善长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册封的明朝开国第一文臣!

的确,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封韩国公。当时获封公的,也只有六个人而已,即: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其中李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而刘伯温只封了一个伯,诚意伯而已。

但是,比强论弱,说的是能力,不能单纯以官位高低来量度能力吧?

要知道,世间身居高官,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基事,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的贪官、庸官多得是;同时,怀才不遇,沉沦在乡野间的大圣大贤也不计其数。

还有人继续争,明太祖朱元璋颁发给李善长的制词,那是将他与汉之萧何相提并论的哟。

是的,明太祖朱元璋在颁发给李善长的制词里,是把他比喻成萧何,但也不要忘了,朱元璋也亲自说过刘伯温为“吾之子房”,即把刘伯温说成是自己的张良。

不妨想一下,萧何和张良,到底谁的能力更强一些呢?

不用纠结了,我告诉您吧,如果刘邦把萧何负责的那挡子事交给张良做,张良做的一定不会比萧何差;但是,注意这个“但是”,但是,张良的奇谋异策,萧何那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同样,如果把李善长做的后勤事务交给刘伯温做,刘伯温一定做得更好;但刘伯温做的事儿,李善长就根本做不来。

只不过,刘邦对萧何的信任,远胜于张良——谁教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兼儿时玩伴呢?

同样,李善长也算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农民出身,从龙较早;对比一下,刘伯温是浙江人士,是从元朝阵营过来的,早年还在处州和朱元璋干过仗,从感情上来说,谁亲谁疏,一目了然。

回到能力比较上来吧。

刘伯温自小有“神童”之誉,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不过,由于元朝有规定,考生必须到二十五岁才可以参加乡试,刘伯温读书读到十六七岁,已经具备了考取举人的才力,但苦于不能参加考试,只好游访寻找《六甲天书》、《奇门遁甲》等书研究,到了二十二岁,不愿再等,虚报了岁数,参加乡试,一举考取了举人,改年,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进士。

可以说,刘伯温是元朝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李善长虽然也读过一些书,但拼死也考不上一个小小的秀才。

刘伯温和李善长相比,谁有才学?

这简直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再举一个例子。

龙凤六年(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亲率大军东下攻取应天,同时约张士诚出兵策应。

消息传来,朱元璋集团里的大小官员慌乱作一团,其中也包括了李善长。

刘伯温却镇定自若,劝朱元璋设伏邀击,并献上康茂才诈降诱敌之妙计。

朱元璋心领神会,连连称妙。

可怜老实巴交的李善长莫名其妙,一个劲地追问朱元璋:“现在大家都害怕陈友谅杀来,刘伯温怎么还要派人去诈降引诱他来?”(原话是:“方以寇来为忧,何为更诱致之?”)

诈降诱敌的目的,就是规避开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会兵,提前结束与陈友谅之间的决战,再腾出手来击破张士诚,就这么简单的战略思想,李善长却大惑不解,可知是长了一个榆林脑袋。

朱元璋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向其解释:“使二虏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虏,则东寇胆落矣。”

还有,龙凤十二年七月,朱元璋准备发全力歼灭张士诚了,门外汉李善长又卖弄起军事知识来,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劝阻朱元璋说:“张士诚虽然遭遇小挫,但实力还在,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原话是:“势虽屡屈而兵力未衰,士沃民富,又多储积,恐难猝拔,宜俟隙而动。”)

朱元璋忍无可忍,啐骂道:“彼败形已露,何待观隙?!”

看看,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的能力,就在这个水平线上。

那些说李善长能力比刘伯温强的人,拉倒吧。

8

李善长比刘伯温最强的一点是:

————低调!低调才能使人进步!

这也是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最重要的一点,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弟兄说起,李善长能被推到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因为李善长发挥了他这个最大的优点。

李善长的成功就是因为出生在罗马,而刘伯温在是在去罗马的路上搭车

李善长和刘伯温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出生好,同是朱元璋是安徽凤阳老乡。很怀疑李善长会看面相,一遇到朱元璋,就觉得此子面相不凡,颧骨高突,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从此开始死心塌地跟着朱元璋风风火火的创业!李善长的慧眼很快得到回报!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打下江山的朱元璋内心澎湃啊,没有一帮弟兄的支持就没有我朱元璋的今天!出于念旧和老乡情节,朱元璋把李善长推到丞相位置!李善长的成功很大的程度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整个淮西老乡都是先得月的楼台!

而半路加入的刘伯温,开始并不看好朱元璋的造反事业,就和很多人看不上当初的马云一样。当然很多史书记载刘伯温的出山是因为朱元璋也学习刘备三顾茅庐!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观点,刘伯温是在一种半推半就的威胁中答应入伙的,这点一会给大家解释。当时朱元璋派一个叫孙炎的人去请刘伯温,说了一句话:

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

啥也不说了了,刀子架脖子上了,干吧!刘伯温也晚一步跟着朱元璋走向成功之路!这一步,是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的一大步!没有在一个炕头睡过的兄弟,终究不是自己人。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伯温的工资比李善长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再解释下,刘伯温为给朱元璋打工为啥不是心甘情愿,这也是李善长比刘伯温强的一个方面。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已经50岁,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汉,出生在元朝一个小资家庭,从小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考中元朝进士,甚至在元朝当过县长一类的官员。然而元朝对汉人严重歧视,刘伯温只有短暂的政治生命。一个晚年失志,看透世事的智者,他的造反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而李善长:

▲只是当地一个比较有名望的人!

李善长很简单,洁白的身份让朱元璋更觉得信任。这位阶级弟兄不带一点政治成分,造反就是造反,为了富贵宁愿冒掉脑袋的风险。

刘伯温有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却对庙堂之争不太感冒,李善长的智谋不及,但是政治敏感

三分天下刘伯温,是后人对刘伯温的评价,但是一点没有浮夸。刘伯温为朱元璋平定天下,谋略方面要比李善长高明很多,关键比朱元璋也高!关键决策,刘伯温是对的,朱元璋是对的,更多是刘伯温对的,朱元璋是错的。刘伯温的谋略在大明建国道路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李善长一直低调付出,做好后勤部长,保证整个军队供需,默默地对领导支持!不分对错!

谋略上的本事高下立分,但是政治头脑,刘伯温就显得下成了。尤其是在:

韩林儿被困,刘伯温很快趋别厉害关系,一直劝阻朱元璋放弃精神领袖,这点让兄弟情深的朱元璋很是忌惮!一个眼中只有利益的高明谋士,做事不择手段是真可怕,包括建国后劝阻很多朱元璋做的不合适的事情。

刘伯温政治上体现的是为国,为己,为了自己忧国忧民的良心,李善长体现的是为君,以朱元璋为核心的领导利益!

这就是我说李善长比刘伯温最强的一点:

—————低调!

领导喜欢这种默默干活,不说辛苦的手下,显然李善长在这方面比刘伯温做得更好!

三十年分河东西,财富地位都拥有的李善长膨胀了,他忘记自己最珍贵的品质,不在低调了!于是大明最原始的党争开始了,李善长淮西集团的领袖,刘伯温浙东集团的代表。这两个势力不停地你争我夺,这种不良竞争已经让朱元璋不满了。

最后愤怒的老朱废除丞相制度,李善长涉及胡惟庸案,整个家族连坐身首异处!或许刘伯温早就明白打这种架没好果子吃,选择弃权,隐信埋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刘伯温原本想递上辞职信,桃之夭夭,可惜最后还是死在胡惟庸手里!

不管刘伯温的生死结果,单说李善长前期的成功之道是我们最可取的:跟对人、会干活、围绕领导就是正确的!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9

明朝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第一次封侯,封了六个公爵,二十个侯爵,两个伯爵,其中公爵有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伯爵就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

李善长是食禄四千石,汪广洋是食禄三百六十石,而刘伯温是两百四十石,如果单从食禄来说,刘伯温的食禄只有汪广洋的三分之二,是李善长的百分之六,可见刘伯温是远不如刘伯温。

朱元璋曾经把李善长比作是汉初的萧何,把刘伯温比作是张良,这个比较是很恰当的,如果我们再做个比较的话,那就有刘备的诸葛亮与法正,曹操的荀彧与郭嘉,那我们看看刘邦又是怎么对待萧何与张良呢?

虽然刘邦说萧何、张良、韩信是汉初三杰,但是三个人的待遇却完全不一样,韩信是王爵,七个异姓王之一,萧何是列侯第一,而张良是列侯六十二,另外陈平是列侯四十七,这边当然不是说陈平要胜过张良。

因为刘邦本来是要重封张良的,可是张良想退隐山林,所以是力辞,但是在功臣排名里,还是比不上萧何的。开国的功臣的排名,一般有几个特点,第一,军功第一,所以武官高于文官。第二,资历,这个就是看加入的时间。第三,跟开国皇帝的关系,包括亲戚关系,朋友关系,老乡关系。第四,内政后勤补给高于献策。

那我们再来看看李善长与刘伯温在这几方面有哪些差距。第一,两个都是文官,所以都没有。第二,刘伯温是公元1360年加入的,李善长是公元1353年加入的,而朱元璋自己是在公元1352年才投奔濠州郭子兴的,可见李善长加入是相当的早。

第三,李善长与朱元璋都是淮西人,而刘伯温都是浙东人,而我们知道明初功臣大部份都是朱元璋的老乡,都是淮西人,叫做淮西勋贵。第四,李善长负责内政与后勤补给,而刘伯温是军师。

更是出于这多方面的考量,李善长的功劳要远大过刘伯温,所以自然是李善长是公爵,而刘伯温只能是伯爵了。有的人认为李善长能做的事情,刘伯温就能做得,而刘伯温能做到的事情,李善长可能就做不得。

这个可不见得,难道张良能做得了萧何的事情吗?法正能做诸葛亮的事情吗?郭嘉能做荀彧的事情吗?都不能,因为内政工作,更加的繁杂,做军师的只要管一件事情,而做丞相的是要管一大堆事情,这个难易度是不能比拟的。

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刘伯温会比李善长厉害呢?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电视剧的影响,以刘伯温为主角的电视剧很多,李善长的很少。第二,很多人看中的是出谋献策,而不看中内政后勤补给的事务。

10

事实上,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和刘伯温扮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如果朱元璋是董事长,李善长就是总经理兼总裁助理,他需要打理公司的一切并帮助朱元璋规划未来。而刘伯温则更像是一个顾问,他的作用就是给朱元璋出主意。



简单点讲,如果单纯地从朱元璋这个大老板角度看底下这两个员工,刘伯温是属于那种给他指出了一个大方向的人,而李善长就跟刘伯温不同了,他不只是给朱元璋指出了一个大方向,而是会比较直接地提供祥尽的方案,这个大老板只需要依照他的法子照办就可以了。


所以虽说刘伯温可能在谋略方面要胜过于李善长,不过,朱元璋还是更喜欢李善长,因为他在员工的称职度方面是比较高的,起码能够让大老板少费一些功夫。


所以说,朱元璋让李善长去当宰相之职,而不是重用刘伯温,可见,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李善长的功劳是高过于刘伯温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件事情,那就是朱元璋在封爵的时候,给李善长的是公爵,其被拜为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位极人臣

可是给刘伯温的却只有伯爵,封诚意伯!他们两一个食禄四千石,一个食禄二百四十石。工资待遇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大家都是感受得到的。

刘伯温是希望朱元璋可以尊他为师,在朱元璋还没有上位之时,这样子的一种师生关系,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朱元璋就算骨子里有一万个不乐意,表面上也是要给予安抚,历史上的朱元璋对刘伯温是拍马屁多过于尊敬的。

当朱元璋真正地上位之后,第一个想要闲置在旁边的人,自然就是那个以老师自居的刘伯温,象征性的封赏之后,便让其告老还乡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刘伯温虽说在谋略上强过于李善长几分,但是,李善长一心只是想为朱元璋分忧,朱元璋认为这才是他最想要的,因此,刘伯温也就这么弱于李善长了。


当然,论结局,显然刘伯温要好一点。因为胡惟庸案牵连,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而刘伯温则是告老还乡,病疾而终,家人父老为未受牵连。

所以,命运这东西,说不清楚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