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影视综艺

中国通史的内容简介,吕思勉简介

2020-10-10 02:18影视综艺

简介个人吕思勉于清光绪(1884年2月27日) 二月初一诞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十子 街氏祖居,幼年系统阅读经学、史学 、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二十三岁 后专治史学。1905年起开始从事文史教育 和研 中国通史的内容简介...

个人

吕思勉于清光绪(1884年2月27日) 二月初一诞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十子 街氏祖居,幼年系统阅读经学、史学 、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二十三岁 后专治史学。1905年起开始从事文史教育 和研究工作,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1907 年),府中学堂(1907年-1909年 ),南通国文专修科(1910年-1911年 ),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1911年-19 14年)等学校任教。1914年至1919年, 先后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 编辑,后又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 20年-1925年,即现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海沪江大学(1925年-1926年),上 海光华大学(1949年以后院系调整并入华 东师范大学)任教。1957年10月9日(农 历八月十六)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

吕思勉,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他是中国学 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现代学术 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标榜任何一 派,而是别具一格的一家,对经学、文字 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他和陈垣先生、 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 史学四大家”。但长期以来,在史学研究中 ,学者们比较重视对陈垣、陈寅恪、钱穆 等人的研究,对吕思勉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这与吕思勉在学术上的贡献是极不相称 的。史学界亟需加强对吕思勉史学成就的 研究,尤其是对他史学思想的研究。把握 他史学思想的特点和精髓,这无论是对于 更好地继承、发扬他的史学思想,还是科 学地把握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脉络,推 进当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积 极的意义。故本文拟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 础上,对吕思勉的史学思想做进一步的研 讨,虽然仍不能说全面,但在内容上力求 有所拓展。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 述了吕思勉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渊源,第二 部分和第三部分从吕思勉的历史观和史学 方法论两个角度出发论述吕思勉的史学思 想,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第四部分 是对吕思勉史学思想的评价。本文的主要 观点有:一、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来自于深厚的国学基础,再加上时代的熏 陶沉淀而形成的。二、吕思勉历史观的主 要方面是他的进化史观,而马克思主义的 唯物史观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1951年吕思勉和光华大学随院系调整并入 华东师范大学。1957年10月9日清晨,吕 思勉由于校阅《隋唐五代史》过分操劳加 重病情,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逝世于华 东医院,终年74岁。一同带走的还有计划 中余下的两部断代史:

《明清史》以及他许多的社会改良计划。

-

下面是更多关于吕思勉的问答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笔名、程芸、芸等。汉族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看过后觉得吕教授很注重政治制度的研究,对于政治事件很简略,如果你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还是换成通俗一点的,如果要是详细值得研究,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或者钱穆《国史大纲》比较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通史》一般指勉所著版本。

  :

  吕著《中国通分上篇,五十四章节,内容包括婚姻、中国民族的由来、中国史的年代、夏殷西周的事迹、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等。《吕著中国通史》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中国通史》完成于一九三九年,分上、下两册,上册十八章,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册三十六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的变革。

这一句话意思报纸所报东西,是微不足道的,占真实情比例极其微小差万里,是万亿分之一。

啻 chì 〔不 啻〕的解释:

a.不止,不只,如:“ 啻如此”。

b.不异于,如:”啻兄弟”

亿兆京垓:是概数,为亿,万亿,万万亿,万万万亿。

《吕思勉中国通史》内容简介:《吕思勉中国通史(套装共2册)》所收书目,虽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规模。此次结集,欲为推动中华文化之大发展、大繁荣尽出版人绵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为后代留存传之久远的鸿篇巨作。

作者简介: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一生著述达一千多万字,涉及史学、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民族学等多个领域。

“通史”著作,往往给人的印象是高高在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容置疑,下达的都是对历史的命令式口吻,那种强大的气场,使通史的著作人给人的感觉,相当的严酷,不苟言笑。

但吕思勉所著的《中国通史》却不见通史类著作的那种毛病。这套书是由群言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大开本,装订用线装,展开之后,可以平摊在桌面上,不会像流行新书一打开书页,就要自动合起来。拿着这本书,读起来,非常的爽心悦目。

作者能够跳出历史,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对中国历史作出鸟瞰式的评点。这一点上,它具备了“通史”的某些气质,因为这一题材,必须要求著者能够高屋建瓴,对历史的各个层面作出一览无余的通透式的透析。

扩展资料:

《吕思勉中国通史》的特点:

1、能够将中国历史与当前现实结合起来。当时作者写这部书时,正处于孤岛时期的上海,写作条件非常严酷,中国的命运何去何从,可以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忧心如焚必须去面对的。但即使在中国面临着亡国的严峻形势下,作者也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必将复兴的坚定信念,书中无不显现出作者的这份信心。

2、作者接受了新观点,新看法。比如作者在书中对阶级观点的引入,是旧有的中国历史研究中没有过的纬度。

3、作者通贯历史,点出历史的规律性的发展走向。作者的书中,常常在漫不经心处,一语道破中国历史的可能性的规律,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感悟。

4、引用了最新的学术成果,来展开对历史的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思勉中国通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吕思勉与范文澜的通史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强烈的时代特征,结合了政治挂帅的产物,对客观认知历史事件并无益处。 勉是中国现代ZHU名历史学家,在中国通构建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重读中国近代史》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等,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ZHU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Tags:吕思勉,吕思勉简介,中国通史的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