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它对清朝有何影响?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它对清朝有何影响?

2020-10-09 23:01阅读(73)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它对清朝有何影响?:清朝如果坚持执行戊戌变法,会令清朝更早灭亡,华夏也有可能分裂 “戊戌变法”是群不懂政治书生,所臆想出来的理想制度!

1

清朝如果坚持执行戊戌变法,会令清朝更早灭亡,华夏也有可能分裂

“戊戌变法”是群不懂政治书生,所臆想出来的理想制度!

最主要轻视边疆领土,康有为、谭嗣同、林旭等,参与国政探讨,却建议将新疆、蒙古、东北出售,认为边疆徒耗国力,却未曾想过出售后,沙俄兵力直抵京师,清朝如何能够抵挡?这种荒唐的建议,名为募集变法资金,实质报复清朝统治。

其次与列强组建政体,出卖清朝铁路与矿产,清末钢铁造价高昂,出售铁路权限,就会让出周边土地进行保护,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驻守日本关东军便是代表,且聘请伊藤博文为宰相,引狼入室却难以制衡,清朝如何能够有主导权。

维新变法为巩固清朝统治,短时间裁撤官僚结构,推行西方书籍,看似助力清朝变革,却使更多学子产生迷茫,对清王朝感到绝望,从而走向反对清朝统治,要知道日本也逐渐推进,急功近利摒弃初衷,动摇清王朝士绅阶层的拥护。

变法维新派,不懂得铁路的建造费用,便异想天开赶超英美,不懂得国土的重要性,便妄言爱国情操,真正懂得治国之道的李鸿章、袁世凯等却被排除,所以慈禧阻止变法,也许是其执政生涯少有的明智决定,否则清王朝将更早陷入分裂的危机。

从李鸿章与袁世凯态度转变,看清末维新变法的荒诞

2

戊戌变法是清朝晚期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挽救中国而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由于维新派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只有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再加上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袁世凯告密后慈禧太后很快发动政变,导致变法失败。

同时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时务报》、《国闻报》对民主变法思想的宣传,推动了思想进步。





3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1898年9月21日),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反对。下诏变法才一百余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重新临朝听政,这就是对晚清政局颇有影响的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幽禁于南海瀛台涵元殿宣告戊戌变法失败。在维新过程中,光绪皇帝罢黜顽固派官僚礼部尚书怀塔布,召见握有重兵的袁世凯,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和惊惧。及至八月初三日,李鸿章的儿女亲家杨崇伊上密折,请太后“即日训政”,说康有为兄弟“引入内廷”,并“变更成法,斥逐老成,位置党羽”,还要将政柄拱手让与东洋前相伊藤博文,触及慈禧太后痛处,于是决定发动政变。

初四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宫,作了一番布置,为避免政局震荡并稳往光绪皇帝,故意放出消息说:将于初六日仍回颐和园。

初六日卯初二刻,尚蒙在鼓里的光绪皇帝,按原计划准时到中和殿看祝版(礼部拟祀社稷坛秋祭文),阅毕出殿,有侍卫、太监来,称奉太后命,将他引到慈禧太后处。慈禧太后责之曰:“汝之变法维新,本予所许,但不料汝昏昧糊涂,胆大妄为,一至于此。汝自五岁入宫,继立为帝,抚养成人,以至归政,予何负于汝?而汝无福承受大业,听人播弄,如木偶然,朝中亲贵重臣,无一爱戴汝者,皆请予训政。汉大臣中虽有一二阿顺汝者,予自有法治之。”遂发动了政变,将光绪皇帝幽禁于南海瀛台涵元殿。

评价及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4

戊戌变法就是一场闹剧,让一群不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最终只能是失败收场。

1895年,清朝于甲午战争中失败,有着亚洲第一海军的东方列强,败给了曾经看不上的蕞尔小国,不仅割地赔款丢了钱财,更丢了脸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好不容易从鸦片战争中缓过劲儿来的清政府,再度沦为被人家欺负的角色。

民众怒了,皇帝慌了,连慈禧也想着这国家也该变一下了,于是还政于皇帝,自己去颐和园养老。是故,变法图强成了当时的大趋势,自己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走上了前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由于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也称戊戌变法。

很显然,戊戌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兴民族于覆亡之际。但是这个过程和结果,却是有着很大问题的。其并没能给清朝或者说当时的中国带来多少积极的改变,反而负面影响居多。

因为负责变法的这群人太不专业了,从领头的光绪皇帝,到负责的执行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他们几乎都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只有着所谓的满腔热血。要知道这可是关乎整个大清朝命运的大事儿,不是儿戏。但他们的所作所为, 完全就是把这当做了一场儿戏。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先放什么,再放什么都是有步骤的,不能想当然。所以,对于变法,至少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计划,需要将各方面的情况和形势都考虑到位,并且有着合理的风险把控,及时的阻止或者改进变法的内容。

但是维新派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和准备。对于变法,维新派主要就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提要求。他们要求政府裁减衙门、节省开支;要求废除文武科举考试;还要求裁汰绿营、建立新军等等。

从政治体制到国民经济再到教育国防,维新派的变法计划几乎是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据统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的103天中,从光绪皇帝这里下发的改革旨意就有286件,平均每天近三件。真如倾盆大雨,轰轰烈烈,滚滚而下。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要求都非常有针对性,改了肯定是对清朝有好处的。但是,光提要求画指标没用啊,具体怎么改,维新派却拿不出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许多要求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缺乏可操作性。如果只图一时痛快,鲁莽灭裂,只会将事情办砸。

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废除科举,这其实没什么错,改变落后的人才选拔制度,才能得到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嘛。但是,废除科举之后,该如何安排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们?这项政策一出来,一大批“学而优则仕”的人因丧失前途而惶惶不可终日。很显然,他们得罪了绝大部分的读书人,这群人肯定是要站出来反对他们的。

触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

再比如说裁汰绿营、建立新军,这更没有问题,清朝之所以被人家欺负,军事落后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强军是必须的。然而,裁减下来的这些绿营兵们该怎么安排?改组还是遣散?遣散费怎么给?那都没有讲。几十万绿营官兵听到裁汰令,群情汹汹,闹不好是要发生兵变的。

还有裁减衙门,精简机构,既减去了不必要的开支,又能提高办事效率,肯定是好事儿。但是,维新派的动作太快了,詹事府等七个闲散衙门说裁就裁,上万人突然就丢了饭碗,而且这些被裁掉的官员该怎么安排却没有下文。难道就这样让他们卷铺盖回家吗?人家肯定不答应啊。如此一来,公务员系统同样会有许多反对变法的人。

更厉害的是,维新派直接让旗人自谋生计,那些过惯了寄生虫生活的百万八旗子弟如丧考妣,瞬间将维新派当成了大敌。

总之,维新派在不停的得罪人。如果说他们是一个一个来,那也还算正常,比较变法总会触及一部分的利益,受到阻碍。但维新派却是将全部人一下子得罪了,这群人的力量加起来,那就不是维新派能够抵挡得了的。

换句话讲,维新派太急了,不顾实际,一厢情愿的变法。英国人赫德曾评价戊戌变法是三个月干了九年的活儿。

“不顾中国的吸收能力,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

由于维新派及其不靠谱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看好他们,就连维新派内部的一些自己人,都觉得事情要办砸。比如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元济就曾说过:

“举动毫无步骤,绝非善象。弟恐回力终不久,但不知大小若何耳。”

很显然,急功近利是会出乱子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国家就没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支持变法,放手让光绪皇帝去干的慈禧,坐不住了。她开始回归朝堂,逐渐收回光绪的权力。而康有为等人在看到光绪皇帝权力被拿掉之后,预感自己将会大难临头。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了政变这一条路,认为如果能从慈禧手中夺取权力,那么变法就可以继续下去,同时更能保护自己。

然而,他们毫无实力可言,当时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已经被慈禧收回,周边的军队全部掌握在慈禧的亲信荣禄手中,唯一可以争取的只有袁世凯的新军。然而,袁世凯新军只有区区7000人,根本没有把握对付荣禄。所以袁世凯最终没有选择和维新派合作,维新派大势已去。

最终,因为密谋政变暴露,维新派遭到围捕,光绪皇帝也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新掌控大权,并且全面废止新政。

最终,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从整个变法过程来看,维新派失败的结局是必然的。戊戌变法,仿佛一场闹剧。维新派的所作所为,毫无实践性,事情办不好不说,还老得罪人。面对变法过程中的矛盾,他们不仅没有去调和矛盾,反而去激化,最终遭到了大部分人的抵制,走向失败。

当然了,对于戊戌变法,教科书上的评价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为民族而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还是其对于近代社会的进步的一个推动作用,都得到了肯定。但是,这并不表示戊戌变法就是正确的,或者说值得赞颂的。

要知道,五胡乱华还推动了民族大融合呢,鸦片战争还启蒙了进步思想呢,你难道能说他们是对的吗?

5

先说戊戌变法的背景,当时中国与日本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给了日本巨款,且割让了台湾岛。当时在中国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的。要知道日本这个国家的人口、国土、财力等等都是比不上我们的。而且还是一衣带水的国家。这无疑震惊了中国各个社会阶层。

同时在《马关条约》日本本来要求是占领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的。要占有这两地方,可是显现出了日本的野心,那是要吞并中国呀!但是西方列强是不允许的,他们不会让日本吞并中国的,因为那样的话,日本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的。所以最终日本没有拿到辽东半岛。

这一系列,震惊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所以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我们在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

当时中国皇朝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皇帝成年继位。光绪皇帝已经成年,所以非常反感慈禧太后干预一些政事,慈禧太后从三十多岁就开始守寡,没什么爱好,除了京剧,也就是玩弄一下政治了。所以当时慈禧太后对政治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同时还有一批手握权势的大臣,比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戊戌变法没有拉进当时政治的权重人物,比如李鸿章等,以及慈禧太后,这样看来,戊戌变法就显得非常弱小。

西方列强以及日本还是希望中国进行变法的,西方看重的是商业利益,这样变法成功,商业发展,他们也有利益可做。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希望中国通过变法强大起来,这样日本就可以跟中国联手一块抵制西方势力了。

现在再说说戊戌变法,提起戊戌变法,我们知道的就是谭嗣同、梁启超,实际上在当时他们两个在政治上都不是重要的人物,而且戊戌变法设计到范围还是很广的,不仅仅局限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让西学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还清理了一些比较陈旧的机构,办了一些报纸,宣传新的思想。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有扩大戊戌变法的倾向,已经介绍过了,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就那点权利,还没有得到政治权势人物的支持,光绪皇帝还被慈禧太后看着,能折腾出什么事来呢?

我最近读的张鸣老师写的历史书籍,深受启发,以上作答,多多交流。

6

整体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问题和瑕疵爱你不少。

首先帝党核心薄弱,基本只有年轻皇帝一人,本身政治经验和统治能力欠佳,爱你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绝对统治核心的位置,变法靠山不牢。

再者,变法者政治经验缺失,只想彻底将旧势力扫地出门裁撤,自己单干,严重影响了各级统治官僚的地位安全,矛盾空前

第三,政治主张不成熟,以为制宪是成为强国的一个按钮,对当时中国各级社会情况,和执行试试难度完全估计不足。其次,一些政治主张异想天开,及其不成熟,提出例如中日合帮,变卖部分国土筹资建设,等本质出卖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构想,完全没有实操性。

第四,从想提振清朝,变成架空甚至威胁西太后地位和安全,造成西太后和官僚体系联手,打压帝党维新派,仅仅百日,也可见其实力得孱弱和保守势力的强大。

但不到十年后,慈禧晚年曾再次主持的立宪,已经比戊戌变法更系统稳健,一些政策走的更远,但终不能改变清朝封建贵族掌权的结局,也充分说明由清朝体制主导的中国近代化是难以成立的,

我认为百日维新的进步,在于当时那个历史环境下一些志士的图强救亡的精神,而不在于实操性,但中国的进步也是在这些不成熟的台阶上,一步步走到的今天,还是需要缅怀和致敬的!




7

戊戌变法虽然毛病一大堆,但是实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戊戌变法为什么发生?

甲午一败,刺痛了很多人,这其中既包括当时已经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有志之士,也包括了朝堂上少部分人。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变法图强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康有为就是抓住了机会鼓动光绪发动变法。

戊戌变法的原因看似是为了变法图强,可是根本原因却并非如此。

光绪虽然是皇帝,然而手中却没有掌控实权,处处受到慈禧的掣肘,或者说是碾压。

他之所以在康有为等人的鼓动之下发动维新变法,实际上就是在把维新变法当成一个夺回权力的契机。

康有为虽然因为生在广东而得风气之先,接触了一些所谓的“西学”,可是对于西学他其实连半桶水都没有。

这一点,康有为在西花厅和荣禄、翁同龢等人会面时的谈话内容就能看得出来。

不管荣禄和翁同龢等人怎么问,康有为看似侃侃而谈,可实际上都言之无物,从头到尾在空谈。

康有为之所以看了几本所谓西学之后就大肆鼓吹变法,其实也只是把变法当成了仕途上的一条捷径。

他想通过维新变法直接爬上清朝的中枢高层,因为他正常走科举之路的话,根本考不出好成绩或者考不上。

至于变法图强,不论是光绪,还是康有为,他们对于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关心,或者说在他们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

康有为如果真想变法图强,他就不会在没有弄懂怎么变法,没有制定好可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冒然鼓动光绪变法。

私心太重,事就难成。

他们的私心不仅重,而且还没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和完整的变法方案,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光绪没有权,也没有钱,更没有兵,除了一个利欲熏心的康有为之外,就只有几个初出茅庐的书生。

变法?根本无从下手。

为了筹措变法经费,那帮空有一腔热忱的书生还想出了卖地给列强的念头,不得不说可笑之极。

张之洞其实一度对变法有很大的兴趣,然而康有为却把张之洞的示好,当成了巴结。

于是,他大摆架子,从而把张之洞拒之门外。

康有为当时可是出了名的小人得志,小人得志会怎样?当然是得志就猖狂。

孙中山先生也曾经想要慕名拜访,然而康有为却一样想也不想地将孙先生拒之门外。

你想见我?

也行,如果你也想过来巴结我,那就呈上门生贴,拜我为师!

这就是康有为当时的姿态,几乎已经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

戊戌变法能否取得成功,其实并不在于光绪,更不在于康有为这个半桶水,而在于获得张之洞这类重臣的支持。

否则,即便戊戌变法表面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一旦实施起来也必定寸步难行。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这个“自上而下”无法发挥任何作用。

光绪都没有实权,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就更加没有权力,翁同龢甚至都被剥夺了官职。

而处于底层的百姓也无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变法,原因在于康有为等人根本没把百姓当成人看。

他们根本没想过要去取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只是几个人在胡乱操作。

于是,戊戌变法就成为了一场上没有获得拥有实权人物的支持,下没有获得基数最庞大的百姓的支持。

谁也不支持,那维新变法当然就只能失败。

维新变法的失败,对于清朝的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光绪皇帝自此之后彻底被慈禧从朝堂上拔除。

不仅是1898年,哪怕是1908年之后也是如此。

倘若光绪皇帝没有在1898年骤然发动维新变法,而是用10年时间做积累,1908年之后再变法或许结果就将不一样。

而光绪皇帝被从朝堂上彻底拔除,也意味着清朝再也没有人能够打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僵局。

这个僵局无法打破的话,结局就是必亡。

而戊戌变法的发生对于中国而言,其实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戊戌变法发生了之后,西方先进思想对当时的有学之士造成了一次巨大的思想冲击,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新的思想。

这个应该说是戊戌变法所带来的最为积极,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当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了这样的先进思想之后,不仅推动了更大的思想进步,实际上也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学,哪怕没有获得官费留学的资格,也要出国留学?

实际上大多数就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接触到了先进思想,从而萌发出了出国留学以获取更多先进思想的念头。

而留学归来的人,绝大多数成为了清朝的“掘墓人”。

虽然出国留学并非始于戊戌变法,但是戊戌变法对于此事也的确起到了一个不小的催动作用。

戊戌变法最为滑稽的地方还是在于光绪和康有为,他们都不是真心想要变法,都只是想通过变法获得权力。

光绪变法失败之后,遭到了软禁。

然而康有为在变法失败之后,却达到了另一个人生巅峰,揽财无数,妻妾如云,周游列国,潇洒非常。

滑稽之余,又很可耻。

总之,戊戌变法在成为一出滑稽的闹剧之余,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8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 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 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要求汇入到救亡运动中,使变法运动与救亡运动结合起来。对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新运动带有全民政治运动的性质。

3. 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这正是维新运动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另择他途。

9

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性。而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并且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 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维新变法对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和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第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

  第三,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

  (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不肯承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戊戌维新之后,民主思潮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3)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戊戌维新失败后,更多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更多的西方学说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

  第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戊戌维新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这些,都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所以,严格地说,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的。

  第五,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0

历史是个立体跟多面性的东西,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定性,往往带有当权者的主观色彩。戊戌变法也不例外。

性质:

这是一场由少数中下级官员领导,团队内部意见不一,既无执政经验,又无群众基础,依靠无政权、军权的皇帝实行的以卵击石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维新运动,连偶然性成功的可能都没有。

103天内,光绪帝让几个书生起草并亲自审定发出的变法诏令,居然超过110道,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各方面。其激进程度近似胡闹。

康有为甚至提出,让光绪帝聘请在东京刚换届卸任的伊藤博文任“客卿”,以指导中国改革。一个裁汰令下去,全国几十万绿营官兵听到面临失业的消息,多数军营中立时群情汹汹。

可以想见,这几个青春热血和书生意气的理想主义者如果真的突然掌握了权力,国家可能短时间就会垮掉。

影响:

一次所谓维新、革命,只死了六个人,在全世界的同类事件中也算最温和的了。

这次运动更像一场思想启蒙,当时影响有限,后来经过不断发酵,参与人员自我鼓吹,成了一次重要事件。从参与人员、理念看,跟资产阶级什么的丝毫不贴边。

当然,这毕竟算是一次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变法和革命,是后面诸多革命的开端。后人不能苛求前人,回首推进戊戌变法的失败者,其事可哀,其情可感。谭嗣同殉难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仍长久地激励着后来的改革创新者,居安思危、永怀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