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玄武门之变相比,蛊之祸更加残忍,对后世影响也更加巨大。
先说说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政变中,李世民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并迫使唐高祖李渊封自己做太子,然后又禅位给自己。
也就是说,所谓的玄武门之变,不过是兄弟父子之间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的皇权,展开的生死较量。这种事情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在各朝各代都时有发生。后来比较著名的皇权争夺案,有北宋初期的“烛影斧声”、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则有著名的“九龙夺嫡”等等事件。
巫蛊之祸则完全不同。
巫蛊,是远古一种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人们认为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红楼梦》里对巫蛊厌胜之术有着十分详细的描述:
要了张纸,拿剪子铰了两个纸人儿,问了他二人(贾宝玉、王熙凤)年庚,写在上面;又找了一张蓝纸,铰了五个青面鬼,叫他并在一处,拿针钉了:“回去我再作法,自有效验的。”
所以这一章的回目就叫: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十绝阵姚天君的落魂阵用草人身上写姜尚的名字,就要了姜子牙的性命。而陆压道人更是用所谓的钉头七箭书,也是结一草人,人身上书赵公明三个字,就活活的把个大罗金仙赵公明整死。都算是巫蛊的一种形式。
巫蛊之祸发生在汉武帝执政后期的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事情的起源是因为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自以为皇亲国戚,骄奢淫逸,视法律如儿戏。更是私自挪用了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事发之后,被逮儒狱。偏偏这个时候汉武帝一直十分急切的想要抓一个叫朱安世的人,偏偏就是抓不到。这个时候公孙贺就找到汉武帝说,希望自己抓捕朱安世,以赎儿子的罪行。汉武帝同意了。而公孙贺还真的就抓住了朱安世。朱安世知道公孙贺的想用他给儿子赎罪。朱安世笑的很开心,他举报公孙敬声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又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有奸情。公孙贺父子连同两个公主即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外加卫青长子卫伉相继被杀。
公孙贺还是在刘彻刚做太子的时候就以太子舍人的身份,跟随在汉武帝身边的。后来,随着卫子夫做了皇后,卫青、霍去病纷纷建功封侯,卫氏荣宠一时。汉武帝就让公孙贺娶了卫皇后的姐姐卫孺。这样一来,公孙贺就成了汉武帝的担挑儿,大将军卫青的姐夫,冠军侯霍去病的姨夫。
这是汉武帝第一次举起屠刀,以卫皇后为首的卫氏外戚集团受到重创。
事情还没有结束,汉武帝又命令宠臣江充继续调查。江充这个人一直和太子刘据不对付,自然和卫氏集团关系紧张。接手这个案子后,栽赃陷害、严刑拷打,大搞株连之风,文武百姓人人自危,相互指认,就先后死了几万人。
最终,江充把矛头对准了太子刘据。对于这种栽赃陷害,哪怕是贵为皇后、太子,也是百口莫辩。好巧不巧,偏偏这个时候汉武帝去甘泉宫避暑去了。太子刘据之后找自己的老师石德问想办法。
石德这个人也是宋江的军事——吴用(无用)。石德这个时候想的不是如何联系到汉武帝,让皇后、太子得到申诉的机会。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太子的老师,自己千万别受到牵连。石德提出:因为这件事(巫蛊事件)公孙贺父子两个公主和卫青的长子都丢了脑袋。现在在牵连到太子你身上,也很难说的清楚。我们可以假称诏令,,用符节把江充这些人收捕入狱,把他们的阴谋查清楚。现在皇帝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和太子派人请安问候都得不到回应,皇帝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现在奸臣要陷害你,难道你忘了从前秦朝太子扶苏是怎么遇害的吗?
太子刘据也是急昏了头了,采纳了石德的建议。派人诈称是皇帝派来的,抓了江充等人。然后和丞相刘屈氂的军队打了起来。汉武帝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太子这个举措,只是因为害怕,并且痛恨江充等人,才会做这样的事情。就凭人去召太子刘据,想要当面问个清楚。问题使臣不敢进长安见太子,却敢当面骗皇帝。这个使臣没敢去长安,在外面转了一圈,就言之凿凿的说太子就是反了。汉武帝开始采取措施,太子刘据兵败逃走。最后,太子刘据和三个儿子一起被害。
兵变平息了包括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先后自杀或者被杀,汉武帝多年培养的接班人计划落空,并造成数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到牵连,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彻底改变了朝廷的政治局面。
也许一开始,汉武帝刘彻借口巫蛊事件,铲除公孙贺父子,不排除有削弱卫氏外戚集团的目的。但是,接下的故事情节显然没有按照刘彻的剧本演下去。
事后汉武帝特意修建了思子宫,深切想念着这个刘据这个儿子来看,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如果汉武帝派出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见到太子,说不定这场父子相残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这件事影响深远。以后的人们一旦提到巫蛊、厌胜之术,莫不色变。
后来巫蛊厌胜之术,在皇权争夺中,也是屡见不鲜。隋朝杨广和杨勇的太子之争、唐高宗时期武则天和王皇后争宠、清代康熙年间太子胤礽被废,都出现了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