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县领导,称作知县,中国民间的老百姓中,有身份德高望重的人,遇到事情当头头,头头们是执事人,称作执事。在历史上,日本曾是中国的番属国,日本人学习中国人化,千百年来不遗余力。日本在县领导的称呼上,于知县二字中取一知字,于执事二字中取一事字,称作知事。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不照搬灵活运用,哎,他们挺聪明挺能的!
日本的县领导叫“知事”的称谓缘自中国古代建制。我们知道,中国在盛唐时期是世界科技、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当时长安(今西安)的“大唐西市”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贾云集的国际贸易市场。
盛唐时期当时日本派来大批“遣唐使”常驻中国长安和其它主要城市,这些与现在的驻外使领馆类似的人员主要任务是学习、了解当时中国的国政治理中的行政构架、文化、经济、军事和宗教等管理方法及经验。因此当时的日本照搬了中国当时郡县制管理模式,日本对县级最高行政官的职务“知事”称谓延用至今。
中国的郡是省下面的建制。郡县长官称县令册封官衔为“知事”。因此“知事”这一县级最高行政官的职务称呼一直延用到中华民国初期。不久民国开始改称县级最高行政长官为“县长”,该称谓延用至今。
这是日本古代学习中国封建时代制度保留下来的一些称谓,知事出自《管子?戒》:“于国有所不知政,于家有所不知事,必则朋乎。”从宋代开始,京府派官员到郡县任职称为知事。
除了知事,日本还保留了很多中国封建时代的称谓,如大臣、首相、内阁、官房、长官、皇帝、防卫省、都道府郡县,以及大量采用中文的人名地名等。
日本用我们的 我们用日本的
日本的县比市大,相当于省级。东京都是特别地区,近似于直辖市。
这个是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的结果。中国古代时的县长叫“知县”,日本原来是照搬过去,后面将其改为自己能够理解的“知事”,意思即“知道某地的事”也就是掌管某地的事”之意。就是现在中国人理解的“县长”。
明清有一个官叫知事,主要设置于各省按察司(相当于省监察委员会)里面,负责审案,正八品的小官,这就是为什么民国初年把知县改称县长,不是知事的原因,怕当时的文化人误会。
日本没有按察司,自然也没有按察司知事的官,所以日本不会误解,就沿用知事一词。
县里知道事情的人叫知事,日本都道府县行政区的首长即为知事。源自中国古代的知府、知县,当时又称“知某州事”和“知某县事”,因此被简称为“知事”。是沿用我国古代传统。
我们为什么叫县长而不叫知事?我国因为朝代更替比较多,很多传统已经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