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关羽从麦城突围成功而回到成都,刘备会不会杀了他以正军法?

我个人认为,尽管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因为,荆州丢了,就等于蜀国东部大半地盘失去,蜀国门户洞开,但刘备仍然不会杀了关羽。理由如下。



一,刘备有高祖之风,一直以慷慨、仁义著称

虽然有很多人怀疑刘备慷慨和仁义是假仁假义,“外君子而内小人”,并且还弄出一个“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但始终拿不出真凭实据见证他假仁假义的人格。

据《三国志》载:刘备当初代理平原县令兼平原国相时,本郡人刘平瞧不起他,以受其管辖为耻,于是派刺客行刺先主,刺客见到刘备时,竟然不忍下手,还将自己的来由告知了刘备。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刘备的慷慨和仁义是深得人心,绝不是装出来的。

刘备曾经说过:“女人是衣服,失去了还可以得到;兄弟是手足,失去就没有了。”

这些话或许会惹的女同胞们不高兴,但在张飞、关羽、赵云这些纯爷们的兄弟看来,是非常感动的。这话当时刘备是对长坂坡大战后跑回来的赵云说的。刘备并且还摔了孩子。

赵云是后来的兄弟,算不上结义尚且如此,对关羽、张飞两个结义兄弟来说,刘备的感情当然比赵云更加深厚。

咱们不妨用法律上经常运用的反证法证明一下,既然没有证据证明刘备是假慷慨、假仁假义,那就只能相信他的真慷慨和真仁义。



二,张飞就曾经丢过徐州刘备也没把张飞怎么样。

当初刚创业的时候,张飞丢了徐州,弄得兄弟几个四散奔逃,刘备投靠了冀州的袁绍,关羽被曹操捕获,张飞独自占了一个古城。后来,兄弟三人聚在一起,刘备就连责备张飞的话都没有说过。

当然,这次关羽丢的是荆州,事态特别大。过去一直说荆襄九郡,荆州丢了,那可不是像当初张飞丢了徐州一样。那几乎是西蜀国的半壁河山。

但即使如此,刘备尽管心里窝火、痛惜,仍然不会杀了关羽。至少暂时不会。因此,关羽只要回来,刘备不但不会杀了关羽以正军法,而且还会高兴地说:“二弟,谢天谢地!万幸啊,荆州丢了是小事,好歹二弟你没事就好。”

但刘备会迁怒于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

紧接着,刘备会把诸葛亮招回来,让他出谋划策,怎么想办法,夺回荆州。

诸葛亮尽管不希望和东吴彻底翻脸,但东吴现在已经出兵夺回了荆州,孙刘联盟实质上已经破裂。

因此诸葛亮不会明着反对兵发东吴,但会劝刘备先防止北部曹操偷袭。刘备认为诸葛亮说得有理,勉强同意了。



诸葛亮会在东北部重新布置重兵。然后,派使者出使东吴,向东吴要回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叛徒。东吴为了不至于和西蜀彻底闹掰,也会乖乖把糜芳、傅士仁交给西蜀处置。

西蜀杀了糜芳、傅士仁以后,刘备的气会消除一部分。但他仍然会想着要夺回荆州。诸葛亮也一定会劝阻他说,现在东吴跟我们闹翻,一定会加强戒备,并和曹操假意媾和,防止我们报复。我们不妨静观其变,看看形势再说,然后寻找有利时机。

然而,尽管刘备被诸葛亮勉强说服了,但心高气傲的关羽不仅丢了荆州,又失去了部队,心情郁闷,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有可能会跟张飞借兵,私自去夺荆州。

关羽前脚一走,后脚张飞就会向刘备汇报。刘备仍然会点齐人马,兵发东吴。

至于后来发生什么事,我个人觉得,和现在已经发生了的现实应该差别不大。

关羽被东吴围困战死了,张飞听说关羽死了,加速进攻东吴部队。东吴知道他的厉害,便避其锋芒,张飞因为烦躁,便会打骂士兵,打骂完的士兵,还喜欢放在身边伺候他。这是《三国志》描述张飞的性格和惯常做法,刘备曾经劝告过张飞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但张飞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改。故此,那些被张飞痛打过、并且威胁要杀了的士兵们还会像《三国演义》里描绘的那样,乘张飞熟睡时杀了他。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最佳贡献者
2

关羽走襄阳,败麦城,大意失荆州,致使刘备、诸葛亮克复汉室大业中道崩殂,失去了争锋天下的条件和机会。可以说,关羽失荆州,让蜀汉只能闭塞巴蜀,再无能为。尽管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计,也难挽蜀汉颓败的命运。

其实荆州丢失,关羽应承担主要责任。关羽没有很好执行东和孙权之策。刘备能借荆州取益州占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就是认真执行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可以说隆中对策就是蜀汉立国定基的基本国策,是应该严格执行的。但是关羽镇守荆州,却没有严格遵循。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典略》说:“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赦使莫速进,又遣主薄先致命於羽。羽愤其淹迟,又自己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这里的“铬子敢尔”是骂人的话,意思是乌鱼贼,你怎能这样?孙权是堂堂东吴一国之君,向关羽为其子求婚,被关羽辱骂拒绝,关羽攻打樊城,孙权派人帮助他,因为行动迟缓,惹怒关羽,威胁孙权说:“难道我攻下樊城,就不能灭掉你东吴吗?”如此轻视辱骂威胁孙权,怎能不逼着让本来就有取荆州之心的孙权暗中联络曹魏,做背后捅刀子的事呢?关羽没有大局观和责任心。马超归降刘备后,被刘备封为高官,马超身世高贵,声名赫赫,关羽觉得刘备对一个外来人太好了,心中不服,就要到成都与马超比武。当时关羽镇守荆州,责任不可不重,竟轻易提出这样的要求,把刘备的蜀汉大业放置何地?诸葛亮了解关羽的性情,就写信给关羽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对他的吹捧,才让关羽自尊心得到满足,方打消了去成都比武的念头。关羽刚愎自用,不会笼络部下。关羽镇守荆州,因糜芳、傅士仁等是他手下将领,都有深厚背景,让关公看不起。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因为糜芳和傅士仁供应军资怠慢,关羽就威胁二人说:“等我回去就治你们的罪”。糜芳、傅士仁知道关羽的历害,关羽说出这样的话,让二人寝食难安。就在这时,孙权偷袭荆州,乘机诱降了二人,才倒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未经请示,关羽负气擅自发动襄樊之战。刘备成功取益州占汉中后,大封有功之臣,赏赐颇丰,虽说刘备也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但对荆州以下将士封赏很少,这让关羽很是不满,差点不接受刘备封的前将军官职。“难道我们荆州之众就不能立功吗?”关羽利用自己“假节钺”的权利,在刘备五月占汉中,正在称汉中王,封赏群臣之际,关羽不加请示,于七月份就擅自发动了对曹魏的襄樊之战。襄樊之战虽牵制了久留长安的曹操大军,不得不派援军救襄樊,减轻了汉中的压力,但是也促成了曹魏与东吴的勾结,最终导致了大意失荆州,关羽自己也被东吴俘斩。正是由于关羽以上诸多之失,直接造成了荆州战略重地的丢失,蜀汉大业的倾废。

那么关羽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如果他从麦城成功突围回到成都,刘备会不会斩了关羽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其原因有三:一是关羽与刘备情深义重。《三国志?关羽传》载:“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可见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更难能的是,关羽被曹操擒获后,曹操为他封官加赏,礼之甚厚。但关羽不为所动,最终还是挂印封金,前去投靠了到处流浪的刘备。关羽的忠义,不忘旧主,确值得后人的敬赞。正因为关羽与刘备感情深厚,关羽失荆州被东吴斩杀后,刘备才感情用事,不顾一切地征伐东吴,甚至不惜牺牲蜀汉大业。由此可见,如果关羽逃回成都,易感情用事的刘备怎能因关羽的失荆州而斩杀关公呢?二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中,刘备最弱,地盘小,人口少,军队少,当然人才更稀缺,蜀汉能称得上有名上将的,只有关羽。《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缺兵少将的刘备,对勇将关羽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即使关羽有失荆州之错,刘备也是不会斩杀关羽的。三是关羽为刘备蜀汉事业,还是有很大功劳的。刘备败走当阳,多亏了关羽的水军和刘琦的江夏,才能让刘备有与孙权结盟的资本。刘备入川,关羽镇守后方根据地荆州,保证了刘备的军需兵备。据说刘备与曹操争汉中,关羽将不少自己训练的荆州军支援了刘备。虽然关羽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但他假节钺啊,假节钺的意思就是有自己便宜行事的权力。更何况襄樊之战也有效牵制了曹操威胁汉中的大军呢。正因为这几点,刘备是万不会斩杀关羽的。

性格决定命运。《三国志》中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就是说关羽对下层士兵很好,知道怜贫惜弱,但却对那些有地位的士大夫傲慢。是什么原因让关羽养成了这样的性格呢?难道是以前关羽穷困逃亡时养成的?可就当时社会来看,士大夫掌控着社会上的各种权力。得罪一个无职无权者没多大威胁,但一旦得罪了一位有职有权的人,他就会时刻寻机利用职权影响陷害害你的。关羽刚愎自用,傲慢成性,却不知防备,欲成事就很难了。纵观关羽的败亡,就是傲慢任性不留口德,最终致命于两点:一个是没和孙权搞好关系,得罪了孙权;另一个就是威吓辱骂部下,致使部下轻易背叛了自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关羽的教训是深刻的,就是对我们今天的行身立世,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

如果关羽从麦城逃回成都,刘备会杀他吗?(邀)

这问题至少涉及危机处理,秋后算账两个阶段,由于半个江山丢了,事情非同小可,首先是想法弥补,尽量恢复损失,这事情非常麻烦,非常费时间,所以,起码短期内刘备是不会杀关羽的。



关羽逃回成都, 这时的刘备还是汉中王,以关羽的性格,肯定还记挂着留守麦城的周仓,王甫,得想方设法营救。最有用的方式是禀报刘备,赶快派出一枝轻骑精锐,直驱上庸,房陵方向,带上刘备亲笔命令,让刘封孟达先设法救援。同时,组织骑兵以马超赵云,或者张飞黄忠为将,随后跟进,上庸房陵的防务,要立即加强,原领导刘封孟达可以继续协助,并增派一批骨干,如马良,马谡,秦宓,邓芝,王平等,替换原申耽申仪之流。



另一方面,以诸葛亮为首,立即组织外交交涉集团,分两个方向,一是对吴策略:虽然赵云诸葛亮后来反对伐吴,但对于东吴背信弃义,屡次偷袭荆州的恶行,肯定要给予惩戒,绝不能不了了之,要做好打,谈两手准备。二是对曹魏策略:原来在曹丕篡汉后,刘备自己称帝,这也要改变。在曹丕接班魏王后,要表示祝贺,在后来曹丕篡位称帝时,至少不表态,在当时因曹操还在世,和东吴翻脸前,必须先对曹魏投桃报李,搞好关系,可以考虑拖延欺诈策略,先打出上庸,房陵,甚至襄樊退却招牌,假意谈判。在对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巩固稳定基础上,对上庸房陵偏远地域,可以适当割舍。在对吴用兵上,打谈结合,打打谈谈,见好就收。比如后来诸葛瑾奉命求和时,提出送归夫人,交还荆州,缚还降将等条件时,就需要详细谈好具体细节,比如各个防区移交地点,日期,簿册事项,人口等等。从地域看,要从西而东,稳步接收,逐步扩大。可以妥协接受建安二十年(215)双方协议,即长沙等三郡可以归东吴。



刘备杀关羽,最少要满足:第一,三国变成两国,即灭掉其中一国,且蜀国占据绝对优势;第二,要有人寻事挑拨,上表提起当年丢荆州旧账;第三,关羽犯了刘备大忌,比如插手立储事务;第四,必须张飞去世以后。(1:04)

4

刘备不会杀关羽,因为事出有因,关羽失荆州,并不全是关羽的错,相对来说,糜芳和士仁更会让刘备动杀心。

刘备主政徐州时,刘备与关羽在前线作战,后方的张飞被吕布击败,丢了徐州不说,连刘备的老婆孩子全丢了,刘备也没有杀张飞,我估计连责备的话都没有,刘备当时应该是这样对张飞说的:兄弟,城池丢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再打,老婆孩子丢了也没关系,我刘备可以再娶。于是张飞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更加一心追随刘备。



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狼狈逃回永安,而被刘备派到长江以北防御魏国的黄权因为后路被东吴军队断了,只得率领手下一万人的军队投降魏国,蜀汉的执法部门按照法律逮捕了黄权的家属,刘备听说后,对执法部门说:是孤有负黄权,而黄权并未负孤啊!于是刘备没有杀黄权留在益州的亲属,因为刘备知道事出有因。

襄樊之战,糜竺的弟弟糜芳,同时也是刘备的大舅子,投降了孙权,举江陵城投降,身在益州的糜竺听说后,自已把自已绑起来,向刘备请罪,刘备不仅不责备糜竺,反而安慰他,对待他如同以前一样好,估计刘备是这么对糜竺说的:大舅子啊,你兄弟是你兄弟,不代表着你,我刘备是恩怨分明的人,糜芳投降,那是他的错,不是你的错,你就安心吧。于是糜竺感动得热泪盈眶,更加一心追随刘备。



三国之中,刘备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可以算是相对仁慈的领导人了,刘备能够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割据一方,称王称帝,刘备的仁义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刘备对待部下的态度来看,刘备这样的行为怎么能不让部下一心跟随呢?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东吴毁盟偷袭荆州。这一点关羽有错,但并非全部责任都是关羽的,与东吴联盟是刘备集团在当时的战略选择,可是谁又能想到作为盟友的东吴,居然会和曾经的敌人曹魏联合起来,坑了曾经的盟友一把,不仅夺城,还要斩尽杀绝。



对于丢失荆州三郡,如果要承担责任,刘备本人和诸葛亮也要承担部分责任。因为在战略上,刘备、诸葛亮等人没有采取措施预防“联吴抗曹”战略的风险。

不仅如此,襄樊之战还有诸多的没想到:

1、士仁投降也就罢了,没想到刘备的大舅子糜芳不战而降。糜芳的投降直接导致了整个荆州三郡的溃败,和关羽的覆没,要说危害最大的,就是糜芳的投降,如果糜芳不投降,坚守城池,等到关羽回救,那么江陵城还真不一定会丢,至于没这么容易。



2、没想到刘封和孟达居然见死不救。刘封和孟达占据的上庸三郡从战略上来讲,远远没有荆州三郡重要,如果荆州三郡丢了,上庸三郡也保不住,刘封和孟达居然不救关羽,这也是孟达投降曹魏,刘封被刘备所杀的直接原因。

3、没想到盟友背后捅刀子。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战略风险了。

所以关羽丢失荆州三郡,真的是事出有因,关羽有错,但不是全部的错,以刘备一贯对待部下的态度来看,刘备绝不会杀关羽,尤其是在丢失荆州三郡,人才大量流失,正是用人之际,更加不会杀关羽。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关羽估计会被降职,然后被要求带罪立功,夺回荆州,那样的话,夷陵之战就不是刘备亲征了,而是关羽率军出征,有关羽在前征战,刘备也至于在夷陵之战中,败得这么惨。

当然,刘备除了要对关羽有些处罚,还会对关羽说一些话,估计他是这么说的:兄弟啊,荆州丢了,没关系,我们不是还有益州嘛,荆州我们当然不会放弃了,我们再努力一把,把他夺回来!

5

刘备当然不会杀关羽,因为关羽北伐襄樊是奉了刘备的命令,而孙权偷袭荆州主因也在刘备,荆州之败的主要责任算不到关羽头上。

现在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被任命为前将军以后擅自起兵北伐,而且他拒绝了孙权的提亲导致孙刘联盟破裂,最终导致荆州失守,这个看法其实是错误的。

首先,襄樊之战其实是汉中之战的延续,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打汉中,曹操亲自率军赶往增援,同时命曹仁进驻樊城,攻打荆州,因此襄樊之战的实际是和汉中之战差不多同时爆发。

其次,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被刘备击败,率军撤回长安以后不久,曹仁也被关羽击败,七月曹操命于禁率军增援曹仁。此时刘备不过刚刚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从这个时间点看,关羽开始北伐的时间点应该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否则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北伐准备,还打的曹仁向曹操求救。

第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对于兵权都非常重视。关羽北伐襄樊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没有刘备的同意。而且从刘备命魏延留守汉中,以刘封、孟达夺取上庸,而把张飞调到临近荆州的阆中看,刘备在军事部署上已经倾向荆州方向,关羽北伐是刘备战略的一部分。

第四,关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孙权突然发兵偷袭荆州,而刘备任命的南郡太守糜芳等人叛变所致,这并非关羽指挥上有问题,而且孙刘联盟破裂,也不是因为关羽造成的。

孙刘联盟的裂痕在刘备夺取益州,孙权索取荆州不成时就产生了。刘备没有及时应对孙权对荆州的诉求,导致孙权接回孙尚香,并出兵攻打荆州,双方在湘水对峙。最后孙刘两家虽然因为曹操的军事压力暂时握手言和,瓜分了荆州,但是双方此时的关系已经不如当年。

在这种情况下,坐镇荆州的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由孙刘两家之间的关系而定,服从刘备的战略需要,他不可能擅自调整。在双方有裂痕的情况下,孙权绕过刘备直接向他提亲,关羽此时是绝对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必须以严整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

所以关羽是奉刘备之命北伐,而且击败了曹仁,又全歼了于禁所部,应该说战绩不错。另一方面刘备始终没有及时修复和东吴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派出得力的援军,造成荆州空虚,糜芳等人的任命也是刘备所谓。因此关羽的失败并非他指挥有问题。主要责任在刘备身上。

6

假如关羽战败,逃回成都,那刘备会杀的吗?

就说直接把他杀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桃园三结义,当时刘备许诺关羽和张飞共享天下,但是若不杀掉这个败军之将,那刘备在众将面前,也就无法交代。

刘备是何等聪明之人,而又是极其虚伪的人。

别的不用说,就说刘备摔孩子吧,如果他想摔死儿子,怎能把那儿子扔向赵云赵子龙呢?其实这刘备真想接儿子,他只要他往地上一摔,那刘阿斗非死即残,这刘备也就断了后了。

所以后人说刘备摔孩子是在刁买人心。

其实这刘备,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实现他当皇帝的野心,名曰与关张二人共创大业,一开始肯定是真的,因为他需要关张二人的帮助。

至于当刘备得势以后,还能不能与关张二人共享天下,只有鬼知道。

不过历史多次的验证,飞鸟尽,良弓藏。

至于关羽镇守的那荆州,其战略意义的重要性,咱们都是共知的,这武圣人,关二爷丢掉了那块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真不能让刘备也痛心疾首。对不起,武圣人关二老爷,你只能回家养老了,随即秘密派人赐毒酒一壶,那个时候那是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

既然刘备有这种狠毒心肠,他为什么还替关羽去阀东吴报仇雪恨呢?

关羽死后,这刘备去掉了一块心病,然而哭,他还是哭的。

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打着替关羽报仇的旗号,到孙权的地界里去攻城掠地,不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有这样的说法,刘备每到一处,每攻下一个县城,都要在那里设置行政长官管理那里的行政,这是赤裸裸的吞食东吴的势力范围。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东吴小将陆逊的火烧连营,让刘备客死在白帝城,从此刘备的军事集团,便走了下坡路。

7

绝对不会,因为丢荆州、丢麦城,关羽有错,但非战之罪

按演义里面的故事设定,刘关张三兄弟亲如一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人人称道的好兄弟,你别说关二爷丢了个荆州,就算是把整个江山拱手相让给关羽,刘备也不会皱下眉头,你看关羽被杀之后,刘备积攒了大半生的家底,全部拿去怼孙权,根本不管打不打得过,反正老子要给二弟报仇。

你按正史来说,关二爷是被盟军背叛,偷袭以至于丢城丧命,这里面就不存在军法不军法的概念。

什么叫军法?

我让你死守荆州,你不听,非要起兵去跟孙吴刚正面,然后损兵折将,丢掉了城池,这叫不守军法。拿关羽来说,赤壁之战后曹老板被打得抱头鼠窜,关二爷本来欠了军令状要取曹老板人头,但最后念着救恩,义释曹操,回到军营后主动领罪,因为他违反了军令状,这叫违反军法。

再举个例子,马谡受命死守街亭,叫你安营扎寨你不听,非要骚操作,最后街亭失守,这也叫违反军法。

如果都按军法处置,关羽在华容道之后就该正军法了,最后没杀关羽是因为刘备、张飞求情,而且关羽放走曹操本来也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让关羽卖曹操一个人情。

关二爷这种被盟友偷袭,跟违反军法不沾边。而且也没有说吃个败仗就要杀头正军法的,要这样说,曹老板那边的夏侯惇、曹仁,刘备这边的张飞丢徐州,早就该死了。

关羽丢荆州之前,是他的人生巅峰,拜为前将军、假节钺,然后在樊城刚曹仁,曹仁打不过,于禁来帮忙,然后水淹七军,于禁直接投降了,还顺手砍了大将庞德。一时间,周边的流寇盗匪全都投降了,成了关羽的支党。曹操吃了这一败仗之后,吓得赶紧跟谋臣们商量是不是要迁都。

史书上是怎么评价的呢,四个字——威震华夏!

曹老板最后当然没有迁都,他合计着找孙权联手。孙十万这个二货也是被关二爷威震华夏吓得够呛,他肯定不愿意让关羽坐大。加上一直把荆州要不回去,而且又被关羽羞辱了,所以在曹操合计联手的时候,他一封信送到了曹老板手上,写着:我们联盟吧。

然后两人商议了,解掉樊城之围后,把江南地接分给孙权。商议的同时,曹老板顺手把孙权的信给了关羽。

关二爷一看就起疑了,犹豫着要继续刚曹操呢,还是稳定后方呢,这一忧郁,暗中观察很久的徐晃跳出来跟关二爷刚正面,关羽打不过准备退兵。

事情的转折点来了,孙权背盟,关羽无处可逃,才导致了后来的走麦城,关羽父子被斩。

假设孙权是个坚固可靠的盟友,关羽顺势退回江陵,不胜不败,谁也占不到便宜,也吃不了亏。

你以为关二爷说挂就挂了吗?要知道关羽被斩之前是个什么局面。

曹操那边,有曹仁、庞德、徐晃、于禁

孙权那边,有吕蒙、陆逊,这可是两大都督啊

关羽这边,除了父子二人,还有糜芳、傅士仁。

你看这个整容对比,高下立判,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还跟着傅士仁一起投降了。可以说关二爷是一手烂牌,硬钢对面俩王四个二。钢出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呢?围困曹仁、招降于禁、斩杀庞德,曹老板急赤白脸要迁都。

然后孙十万这个二货,派出潘璋切断关羽退路,关二爷刚刚走过去,就被砍了。

你别说正军法了,就这个战绩能或者走回去,刘备要给关羽庆功的。

而且话说回来,在孙十万背刺,潘璋集结重兵断后路的情况下,关羽要杀回成都必须要正面击溃孙吴防线,他手下才几个人啊,放无双游戏里只要不是简单模式都难打过去,别说真实战场上的拼杀了,关羽要真能杀回去,接下来刘备就该带兵去统一江东了。


8

对于一个军队来说,军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士兵犯了错而不去处理,将会留下无穷的隐患,按理来说关羽应该要被处死,失手荆州绝对是重罪,在三国时期,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失去了荆州意味着失去进一步夺得天下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得知关羽死后,大哭不止,不仅仅是哭关羽,更是哭荆州。

那么假如说关羽从麦城突围成功,刘备会不会杀关羽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关羽和其他将领相比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关羽不是完美的,之前已经犯过不少错,比如关羽曾经立下一份军令状,之后却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就这一点,刘备就该处死关羽,可刘备没有这样做,这一次刘备同样不会杀他。

众所周知孟达和刘封关键时刻没有对关羽施出援助之手,对此刘备非常愤怒,他也认为如果这两个人肯关键时刻救关羽,那么关羽不会就那样死去。孟达因为这事提前投降魏国,刘封却认为自己毫无二心,回去后直接被刘被杀了。

其实刘备打心眼里认为关羽被杀,不是关羽的责任,而是别人的,否则也不会后来兴兵去为关羽报仇,当然不仅是报仇,刘备也有他的政治意图。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刘备这个时候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君主,他和关羽的兄弟之情很深,绝不会因此要了关羽的命,最多就是给一个比较重的惩罚。

刘备一直是一个仁义宽厚的形象,这也是他拉拢人心的重要倚仗,很多人都认为关羽的失败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再加上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如果因为这件事,直接杀了关羽,可能还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要知道关羽的威望可不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9

首先指出,题主所问未免有些可笑!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就杀,还有谁为你冲锋陷阵?再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你手下的战将打了败仗,你就杀吗?别说刘备,就说曹操手下战将打败仗的多了,曹操杀谁了?(凡被杀是有原因的,马谡守街亭,本应按要求在五路总口下寨,可马谡不听王平之劝,偏在山上下寨!又立了军令状!丢了街亭,造成诸葛亮前功尽弃,险被司马懿所擒,因此非杀不可)。OO由此可断定,刘备不但不会杀关羽,还能庆幸,二弟无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必然会重整旗鼓,增兵添将,让云长再夺荆州!这是必然的结果!怎么也谈不到要杀关羽!没有为什么,这是用兵的基本常识!

10

刘备为什么要杀关羽?

我也觉得疑惑啊!

难道因为丢了荆州就得掉脑袋?建安元年(196年),张飞把下邳给丢了,让吕布夺了徐州,害的刘备进退失据,无处安身,刘备怎么没把张飞给砍了泄愤?

曹魏帝国的侍中刘晔都评价“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陈寿写刘关张三人关系好到“先主与二人寢则同床,恩若兄弟”。——他们关系好到这样,会因为战败而反目?这是不可能的事。

刘备早年创业艰辛,寄人篱下,几经波折,关羽、张飞对刘备都不离不弃。刘备又怎么会辜负他们二人?特别是关羽脱离曹操,转投刘备的故事,被罗贯中《三国演义》改写成“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彪炳千古。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还杜撰了三人“桃园结义”的故事,脍炙人口,结义誓言不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刘关张桃园结义】

如果在“演义三国宇宙”中,关羽逃回成都,反被刘备杀害,刘备岂不是也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诅咒自己要死。

所以说,不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演义故事,刘备都没有可能去杀害关羽泄愤的动机。


最后说点正经故事

如果一个领导人,动不动把下属战败的责任上升到砍头的地步,那这个领导也是无能。刘备不是这样的人,曹操也不是。

曹操伐徐州时,夏侯惇镇守濮阳,结果给吕布夺了去,曹操后来靠着荀彧、程昱、枣祗三人掌控的三县城扳本,和吕布争夺濮阳。也没见到曹操说要把夏侯惇砍了祭旗啊!

吕布倒是这样的人,同乡李肃带兵去打董卓的女婿牛辅,打了败仗回来,吕布便把李肃给砍了。

刘备和曹操,用人方式还是有一定共同点的,而且在对待下属失职的情况下,宽宏大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糜芳背叛刘备,害的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也没有说拿糜芳的哥哥糜竺出气;夷陵之战,黄权被迫投魏,有人说要拿黄权的家属法办,刘备都阻止了,表示自己和黄权之间互相不会辜负信任。

如此种种,陈寿评价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刘邦)之风,英雄之器焉”,此言不虚!


有一说一,不偏不倚,感谢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