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联时期,曾经有过一个闻名中外的情报机构,那就是克格勃,克格勃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于1954年3月13日,于1991年11月被取消。克格勃的前身是“契卡”和“内务部”,克格勃既对内进行侦查,也对外进行间谍活动,与英国军情六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克格勃历史上著名的领导人有两位,一位是安德罗波夫,另一位是贝利亚,安德罗波夫后来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则被处死了。

在前苏联,克格勃曾经充当了苏联政权稳定的加护器,在内外等多个方面开展情报和反间谍活动,普京就曾经就职于克格勃,后来还被派到德国从事情报工作。

不过在苏联解体之前,克格勃领导人克留奇科夫参与了挽救苏联的“八一九政变”,也正是因为这次政变,将整个克格勃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政变只持续了不到三天就失败了,克格勃也因为领导人的参与而使得自身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政变失败后,克格勃内部的苏共组织被勒令解散,克格勃的组织也被分成了多个小块,各项业务也被进行了拆分,对外情报业务给了对外情报总局,安保和监听则给了联邦保卫局和信息局,不过克格勃的主体还是存在的,就是现在的联邦安全局。

虽然在规模上已经无法和克格勃时期相比,但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还是在反恐、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克格勃就像苏联的儿子一与苏联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克格勃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有一点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克格勃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像《古拉格群岛》里面描写的恐怖的场景,而不全是培养了普京那样的杰出人物。

历史随风去,只愿不重来。

最佳贡献者
2

主要由俄罗斯的国安系统继承了,大部分被联邦国家安全局(又叫做俄联邦克格勃)和对外情报局接管,外围是联邦边防总局、总统安全局和联邦保卫总局。

说实在的,如果真有人能具体细说前苏联的KGB(克格勃)都去哪了,把这个讲清楚,英美俄中,北约各国,加上以色列,都绝不会放过他/她的。

不过,有个成功就业的“典范”,倒是可以随便拿出来说,前KGB驻东德员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外交场合,普大帝能和默克尔直接说德语交流,轻松用德语接受采访;还炫酷的上天入地,能文能武的,自然和克格勃的经历和训练有关。再说个有代表性的,克格勃最后的掌门人——克留奇科夫(就是下面这个老头)。

苏联解体之前的几个月,发生了个“八一九政变”,苏联一些高层为了挽留即将崩溃的国家,试图发动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除掉叶利钦。然而,政变只持续了三天,就迅速失败了。

这次政变中,KGB(克格勃)作为苏联体制的坚定捍卫者,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最先行动的一方,克留奇科夫作为克格勃主席,自然是重要的主角儿。
1991年 8月18日晚,克格勃就开始对戈尔巴乔夫实行隔离并切断外界一切联系,直接将其软禁。紧接着,克留奇科夫作为克格勃负责人,宣布接管国家全部权利。

政变原定8月20日凌晨3时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但因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拒绝执行命令而夭折。之后,局势迅速被叶利钦控制,政变失败。

随后,克留奇科夫被捕入狱。1994年俄罗斯国家杜马特赦了克留奇科夫,出狱后,克留奇科夫立刻就消失了,如同人间蒸发一般。然而,上世纪末,在普京当选总统的就职仪式上,克留奇科夫又意外的出现在公众场合。

此后,克留奇科夫留在了自己老下属普京麾下当军师,经常在各种庆典仪式上高调出现,还拿自己经历做卖点撰写了回忆录,稳稳的赚了不少稿费(下图)。2007年11月终老于家中,结局还算很不错。然而,另一位就没这么好的心态了,“八一九政变”主角之一,有克格勃背景的,苏联内务部长鲍利斯·卡尔洛维奇·普戈(下图)。这老头性格刚烈,政变失败后,与老伴一起双双开枪自杀,殉了苏联。这也真是想不开,人家克留奇科夫不也就关三年给放出来了嘛。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还是个拉脱维亚人。

当今世界,拉脱维亚可谓是不亚于乌克兰的“反俄急先锋”。本世纪初,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立陶宛这三个前苏联波罗的海国家争抢着加入了北约,只要一提反俄,这三个国家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亢奋,还多次主动邀请美国去建军事基地。近些年,北约也经常去拉脱维亚搞军演,这让普戈部长的在天之灵情何以堪。总的来看,克格勃的上层领导在政权交接之际的确被狠狠的“清洗”掉了一批。

之后,主体被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其余的分别被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接管、联邦边防总局、总统安全局和联邦保卫总局等部门接管,除了党支部书记的职位给取消以外,基层办事人员基本还是原来那套人马。

现今,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实力还是非常可以的,在全球情报和反恐活动中影响巨大,继克格勃之后,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继续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3

1991年10月11日,苏联解体前夕,虽然政府高层下令撤销克格勃,但是克格勃并没有就此消失,它改头换面,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身份继续存在。

苏联8.19政变失败后,惊魂未定的戈尔巴乔夫对政变幕后试图切断他与外界联系的克格勃开始了整肃。先是逮捕了时任克格勃主席的克留奇科夫,之后又克格勃拆解,一块块的交给各个即将独立包括俄联邦在内的加盟国。

虽然克格勃已经支离破碎,即将走马上任的叶利钦却并没有计划就此收手。为避免重蹈戈尔巴乔夫的覆辙,他决定彻底将克格勃变成历史。为此他成立了一个由他的亲信——斯捷帕申为主席,专门负责清算克格勃的委员会,通过各项立法削弱克格勃的权力,并试图借助社会舆论逼迫克格勃交出内部特工的名单。幸运的是在斯捷帕申的力保下,名单没有交出去,而且民主阵营的代表斯塔罗沃伊托娃议员试图推动通过的《清算法》——规定苏共党员和克格勃以及与它们有染的人均不得从政——也被两次斯捷帕申挡了下来。在其后的岁月里,斯捷帕申充当着克格勃的保护神直到斯塔罗沃伊托娃被暗杀以及普京进入俄罗斯权力核心。

1995年,在斯捷帕申的推动之下俄联邦通过了《安全局法》,正式承认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克格勃)的地位,在这之后,随着普京逐步掌权俄罗斯,在其眷顾之下,昔日克格勃成员大量地进入权力核心,以克格勃为班底的“强力集团”——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正式成型,尽管其威势与样貌已不复当年,但克格勃无疑是成功复活了。

4

回答这个问题:克格勃实际上还以某种形式存在着,只是名字、规模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苏联解体时,克格勃经历了解散、重组、再生几个阶段,涉及到这么几个重要人物: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克留奇科夫、叶利钦、普京。解散的时间是1991年10月11日,叶利钦在苏联国务会议上宣布解散“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克格勃;收编时间是一个阶段,从普京于1999年12月31日代总统开始,甚至更早,一直在进行。

一、安德罗波夫埋下了克格勃解散的祸根

苏联后期简直就是老人政治,1982年10月勃列日涅夫死在任上,接替他的是老态龙钟有病的安德罗波夫,他在克格勃干过十五年的主席。由于身体不好,他只干了两年不到,于1984年2月去世,又是一个全身是病的契尔年科接任,他只干了13个月就去世了,戈尔巴乔夫接任,那是1985年3月。为什么要说安德罗波夫呢?因为克格勃的最后一个主席克留奇科夫和苏联最后一个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都是他提拔培养的。而正是这两个人,让克格勃在苏联解体时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KGB是一个很严谨的机构,对人员的要求特别高,不是你先去就能去的,所以KGB里几乎都可以说是精干的精英。但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比如克留奇科夫就是个特别谨小慎微的人,因为当了安德罗波夫多年副手的原因,又变得处理问题优柔寡断。戈尔巴乔夫是安德罗波夫任苏联领导人时钦定的接班人,被契尔年科横插一杠,不过时间不长,只有13个月。因为都是安德罗波夫的门生,两人处的还好。但对于苏联怎么办,两人的意见绝对的对立。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被美国人连哄带骗加吓唬,在国内折腾起改革来,这第一刀就从政治体制下手,弄什么公开性。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他这么弄是置基础于不顾拆上层建筑,那还有个好?克留奇科夫劝他也不行。终于到了决定命运的1991年,苏联内部矛盾爆炸,这时候克留奇科夫代表KGB坚定地站在维护苏联的立场上,还于8月18日派克格勃高层到黑海的克里米亚对戈尔巴乔夫劝说,预备方案是软禁戈尔巴乔夫;于8月19日派“阿尔法”特别行动队去逮捕叶利钦。可惜这两件事都因为克留奇科夫的谨小慎微和优柔寡断而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二、叶利钦解散克格勃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因为克格勃的立场问题,坚决不相信克格勃,他的保卫人员也不用克格勃的。实际上,刚掌权的叶利钦是非常需要一个强力部门帮助的,但对于克格勃的不信任和恐惧,他坚决地解散了克格勃。他把克格勃一分为四,分别是: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局、通信与信息局、行动部队划归边防局,KGB彻底消失了。

树倒猢狲散,克格勃的人员一部分留在了这几个局继续工作,但许多外勤、特工就不好安排了。这些人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情报渠道,有关系和门路的当然不会发愁,但大部分人为了生活,他们有的在政府机关或企业谋个工作、有的干起了安全顾问之类的公司、有的给别的间谍组织打工、有的搞起情报贩卖,最不济的给人当保镖、开个出租车、倒卖些以前的设备等。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生存能力极强,许多保密的干脏活的成了黑社会。最惨的是那些散落各地的线人,因为没有特殊技能,又断了克格勃的津贴,日子过得特别苦。

三、普京掌握权力后和他的“西罗维基”

叶利钦开始培养普京时,就要普京建立自己的力量,因为一个没有自己可靠力量的政治人物在俄罗斯当时的环境中是活不了几天的。普京在克格勃工作了16年,所有的人脉和可靠的朋友都是克格勃人员,而这些人正好适合干这些事。于是,在普京的支持和推动下,俄罗斯政坛出现了一股力量,叫“西罗维基”,俄语翻译过来就是“强力集体”的意思,核心成员想都不用想是从哪里来到,他们的指导原则只有一条:绝对忠于俄罗斯总统,总统就是普京。

西罗维基的成员分布在各个地方、各种岗位,有州长、部长、将军,也有一般工作人员。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普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游刃有余,要不然,车臣反叛分子早就对普京下黑手了,许多时候行动还在计划中,打击就来了,他们内部就有西罗维基人员,搞得这些恐怖分子后来连计划都不敢做;要不然,俄罗斯的金融寡头能那么老实?叶利钦不敢动他们,就是怕他们的力量。但普京就发开手脚收拾他们,因为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普京的眼里,他们连找黑帮都不敢,黑帮老大说不定就是以前的克格勃。

克格勃最后一个主席克留奇科夫到2007年才去世,他生前毫不掩饰对普京——这个他以前的部下的崇拜,他说:“感谢上帝,俄罗斯出现了普京,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一定会全面发展壮大。”普京也对他这个以前连面都见不到的老上级照顾有加,多次给他授勋,2000年普京第一次出任总统时,克留奇科夫就是受邀典礼嘉宾。普京对这个以前不知道隔了多少层的老上级这么礼遇,有感情在、有对前辈的尊敬在,更重要的是要团结他的力量。

总之,普京在西罗维基的绝对支持下,稳稳地掌握着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各种政策和改革,一个崭新的局面出现了。俄罗斯一本名为《普京的铁军》的书就写了这个组织:西罗维基绝对忠诚于普京,他们都来自克格勃,性质单一,他们没有贪污腐败,他们中有的是以前的杀手,当然那是以前在执行任务。他们以善良正义出现在世人面前,可能在克格勃解散时他们就准备好了现在的重生。

5

克格勃的全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机构在苏联鼎盛时代下辖有十多个局,其业务范围包括了对外情报侦察、对内监视、意识形态对抗、领导人安保、机密档案管理、高新技术情报收集与技术开发和边防等工作,在编工作人员达50万人,其中总部机关有1万人,各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技术专家和情报人员有20万人,在全苏有百余万线人,在境外有近25万情报人员,是个庞大的机构。此外,还有30万边防军隶属于克格勃指挥。

虽然相比于苏联武装力量而言克格勃的信息更加不透明,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猜测克格勃组织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很可能其遭受的损失和苏联武装力量是同样规模的。在经历了苏联解体驻各加盟共和国苏军被就地瓜分、经济冲击下大量部队被整个地裁减、大批技术装备被就地放弃之后,到九十年代末期俄军的力量仅相当于1990年苏军的不到十分之一,可以想象,克格勃(解体后被俄罗斯接收部分改编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原克格勃第一总局独立出来成为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但仍受联邦安全局的影响)也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原先位于各加盟共和国的部门人员很可能被各国瓜分,由于资金短缺大批人员流失,很可能大量的情报网就此支离破碎,原有的技术侦察、技术情报收集乃至原有的独立的技术开发单位能力大不如前。

6

苏联克格勃能力之强大,世界闻名。这个战斗民族所创造出来的特工组织,曾让苏联的敌人们闻风丧胆,无比头疼。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克格勃被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在冷战时期,克格勃的职权范围非常大,国内国外大小事务统统一手抓。渗透于苏联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在国外,甚至被人们称之为“红色恐怖”。而克格勃正确的称呼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前身曾经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特工组织。

在苏联时期,克格勃的特工人员,曾达到50万人之多,人员组织特别庞大,特务遍布世界各地。在冷战时期,克格勃的地位有时候要超过苏联政府,因为克格勃在冷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全世界一半的情报,为克格勃所垄断。由于情报来往密集,克格勃的内部,甚至出现了许多双面间谍,还有多面间谍。许多克格勃的许多传奇故事,被好莱坞的导演拍成电影。



且不说克格勃曾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最出名的克格勃,要非普京莫属了。普京天生就是特务料。曾在东德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情报工作。夸张点说,这个人上山能打虎,下洋能捉鳖,身体素质极好。也曾经参加过许多次克格勃特务行动。



在苏联解体之前,克格勃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以色列摩萨德、英国军情六处齐名。可见其影响力波及全世界。而在苏联解体之后,冷战的温度骤然下降,由于克格勃人员编制,所把控的权利过于庞大,克格勃的去向也成为世界焦点,继续存在与否的利与弊又非常矛盾。所以不得不选择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7

克格勃是一个兼有安全保卫和对外侦察只能的复杂机构。 在苏联国内,他的主要职能体现为反间谍和对反对苏共行为的镇压上,因此作为一个秘密警察机构,他是遍布于苏联各地的。

苏联解体前夕,因为当时的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参加了“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819事件,在事后被戈尔巴乔夫清算。对于这样一个原本是维护苏联统治的机构竟然掉头反对自己,戈尔巴乔夫的惊恐和愤怒可想而知了。尤其是苏共高层中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所以在愤怒和恐惧之余,戈尔巴乔夫做了两个决定,一个是自己退出苏共,并且下令苏联国家机构开始“非党化”,另一个是任命苏共中央委员,前内务部部长巴卡京担任克格勃主席,对其进行重大改组。

原本苏联的体制失败,和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已经使得苏联迅速滑向解体(紧急状态委员会就是为此反对他,试图最后努力挽救苏联),这么一来维系苏联的组织灵魂——苏共不复存在,维系苏联的强力机构——克格勃自身难保,解体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戈尔巴乔夫失去了苏共组织资源的支持后,就成了无本之木。各个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此前已经宣布独立,只是苏联还没承认。)纷纷开始宣布独立,最客气也是宣布自己的宪法高于苏联宪法,是主权共和国,然后就开始纷纷接管当地的克格勃机构。

此时巴卡京在改组克格勃时候也是严格奉行了“非党化”的指令,他先是让坚持苏共党员身份的成员离职,而后又向站到了叶利钦一边成立俄罗斯克格勃的人员移交了总部和对俄联邦各地的管理关系(此前俄联邦没有自己的机构,都是直属苏联中央政府的)。

巴卡京的外祖父曾经在斯大林的大肃反中吃过“契卡”(其实已经应该是叫国家政治保卫局了,克格勃前身)的亏,所以他很憎恨克格勃这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机构,在改组时候就毫不留情。执行对外侦察任务的第一总局被单列为苏联中央情报局,第二总局负责反间谍保留,第三总局负责军事反间谍也保留下来(本来差点交给国防部,从普京的履历一些说法,似乎他应该在这里混过),以前克格勃直属部队都交给了国防部,边防军也单独划出去成了边防军管理局,警卫苏联总统和俄罗斯总统等要人的第九总局单列为苏联保卫局,负责监听和通讯的部门成了政府通讯委员会。其他的结构都撤销……

当然介于当时苏联还有一口气,巴卡京的改革还是设计了“新苏联”下的跨共和国安全机构,上述那些独立出去的部门也都是打着“跨共和国”的名头,最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这么走进历史了,而留下的主要是执行反间谍和反恐职能的被叫做“跨共和国安全部”,简称“姆斯勃”。

只是他干完这一切后没几天,苏联不存在了。于是,一切剩下的机构都顺势被俄罗斯联邦接管了。

俄联邦成立之后,大体上还是按照巴卡京划分的这个格局来的,不过因为当时一片混乱,车臣等地独立开始出现苗头,各国情报机构大肆活动,军队士气低落各种盗卖武器和技术装备,外国情报人员活动等等,俄罗斯不得不对这些机构再行调整,分分合合历经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局,俄罗斯国家安全部等等阶段。其中边防军管理局的局长巴兰尼科夫还在96年参加造叶利钦反的十月事件……

几番折腾下来,叶利钦对于这个机构是显然恨加上怕,但是又离不开。他一边强化了总统警卫局(以前的苏联保卫局),一边不断重组最后形成了俄联邦安全局。不过特种部队和边防军这种危险玩意是不会再给他们了。

顺便说一句,苏联中央情报局存在了几个月之后被俄联邦接管改名“对外侦察局”,倒是一直没看见怎么变化,也许是一片净土?

直到普京上台后,为了加强俄罗斯的这方面能力,他再次开始把一些对外侦察职能和电子监听职能塞进俄联邦安全局,当然也包括重新建立一些对国内各方面监控的机构,甚至包括成立了一些以“反恐”为主的特种分队,最后形成了今天的“弗斯勃”。

至于那些被各个共和国接管的克格勃分支机构,各自命运就差异很大了,因为以前在克格勃内部边防军也是垂直管理的,所以他们接收到的基本就是反间谍和国内镇压部分,除了改个名字之外一切照旧(当时应该也顾不上或者想不起来其他路数),有的叫民族安全委员会,有的叫国家安全局,但是接收苏联边防军的多少很不同(有的地方苏联边防军基本撤回俄罗斯,有的肯留下就算是那个国家的了),于是有的把接收到的边防军还是交给了这个机构,有的则是另外成立的边防军不归这个机构管。

只有一个地方几乎原封不动的继续保留了老克格勃格局,那就是——白俄罗斯。名字没改,组织模式没改,一切都没改,好像凝固在苏联时代一样了。所以,很像龙生九子,不过好歹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8

克格勃是苏联在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国家情报组织,他最早起源于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和前苏联内务部。

契卡是列宁在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要求捷尔任斯基创办一个可以“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机构”的组织,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实际上,契卡的主要职能还包括逮捕苏联国内的反革命分子,并负责管理监狱、搜查、逮捕、拘禁。到1922年契卡被改组成国家政治保卫局(即格别乌),成为后来的克格勃的前身。

斯大林时期的内务部崛起,代替契卡成为苏联最强大的情报组织。

等到斯大林执政之后,由于契卡机构已经完全成型,斯大林对这个特务组织并不是很信任,于是在契卡之外,又单独成立了一个类似的保障机构,叫“苏联内务部”。这个组织是斯大林命令根里克·雅戈达成立的一个类似警察组织的机构,后来拉夫连季·贝利亚手中达到了巅峰。

前苏联内务部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机构,一开始的主要职能是苏联国内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反革命分子维护苏联体制。到还负责国境管制、消防交通管理等,甚至到最后它还建立了一套经济系统。

此外在贝利亚的手中,内务部还将契卡组织纳入到了内务部的管辖范围之内,使得内务部同时获得了对内、对外两种情报工作的权利,著名的克格勃情报机构也仅仅是它的下属机构,还有苏联劳改系统古拉格集中营也归其管理。

等到贝利亚被苏联高层审判之后,曾经被内务部辖属的克格勃、古拉格集中营等机构又重新独立起来,内务部机构虽然也还继续存在,但是其主要工作已经从过去的无所不包,缩减成为了专门进行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个机构,至80年代内务部已经被完全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

内务部解体之后,克格勃便代替了内务部,成为苏联最强大的情报机构。

在内务部解体之后,克格勃便独立出来,开始负责前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范围再一次扩大。

传说克格勃被英国的情报机关称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与美国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萨德、英国的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间谍组织。但是事实上克格勃的情报能力远强于摩萨德和军情六处,唯一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美国的中情局。

克格勃的主要机构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克格勃驻外站组等。其系统工作人员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其中总部机关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超过100亿美元。

克格勃对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影响力非常重大,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后来相继成为俄罗斯高官,为后来的俄罗斯重新崛起发挥了重大作用。

克格勃成员中最著名的有前苏联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以及今天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而受到克格勃影响的著名领导人,还有现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曾参加过民主德国设立的情报机构“斯塔西”,与克格勃是姊妹机构)。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几乎全部克格勃的俄罗斯,碍于前苏联时代,人们对于克格勃的恐惧心理,决定将克格勃再一次分解并改名,今天我们看到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就是当年克格勃改名之后的机构。

9

克格勃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名称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的简写音译。成立于1954年3月13日的克格勃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事实上在克格勃成立之前苏联的情报机构早已开始运作:1917年12月成立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被视为是克格勃的鼻祖。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然而这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尚处于国内外敌人的包围之下:一方面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承受来自德军的威胁;另一方面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与此同时趁机囤积物资、哄抬物价的投机倒把行为也愈演愈烈,面对严峻形式的苏维埃政权必须想方设法打击反革命分子和投机倒把分子,于是在1917年12月20日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应运而生。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成为该组织的首任领导,他将这一组织的任务概括为:“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1922年契卡改组成国家政治保卫局(格别乌)。1934年7月国家政治保卫局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二战时期国家安全总局最为成功的行动恐怕当属获取到日本即将南进攻打美、英而不会同德国夹击苏联的情报: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间谍的理查德·佐尔格同尾崎秀实等人组成的拉姆扎小组将日本即将南进攻打美、英而不会同德国夹击苏联的情报成功传递给了苏联国内的情报部门,这使苏联得以放心大胆地将远东地区防备日本关东军的70万大军调到欧洲参与莫斯科保卫战。二战后期国家安全总局开始搜集关于美国研发原子弹的相关情报:当时苏联情报部门一共设法搞到了286套相关情报,这些情报出自至少26名科学家。1948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就此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1954年3月苏联的情报部门正式改名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克格勃的工作人员最多时曾一度达到50多万名:其中总部机关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20万人,边防军30万人。此外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年预算100亿美元。克格勃的编制囊括直属十六个局、边防军总局、技术侦察局、人事局、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总务局、医疗保健局、军事建设局……克格勃内部有一套分工机制:第一总局是对外情报侦察部门,对驻国外间谍机构实施领导并从苏联本土进行情报侦察;第二总局从事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第三总局负责制止外国特工机关对苏联武装力量的破坏,领导有关军事部门和部队的特别勤务处的工作;第四局负责所有交通运输部门的反间谍情报侦察活动的实施;第五局负责与意识形态破坏活动进行斗争;第六局负责各个国防工业目标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间谍情报侦察工作;第七局的任务是对委员会感兴趣的目标实施屋外监控;第八总局负责编制总部机关与地方机关以及情报侦察机关与驻国外情报机构通信联络的秘密电码集;第九局担负保卫职能,它负责保障国家高级领导人、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场合、外国代表团来访和苏联代表团出访的安全;第十局负责集中存放国家安全机关在苏联时期以及苏联以前时期积累的业务统计文献和档案资料;关于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这四个局的工作迄今仍充满各种谣言和争议,以致于我们如今仍无法确切知道这四个局具体是干什么的,但绝大多数人普遍相信这其中至少有一个局是负责对苏联公民和外国人进行全面监视监控的;第十五局从事的工作是设计、建造并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标;第十六局的工作与第八总局相当接近,它拥有解决技术和科学问题的最杰出的智能潜力。

在克格勃直属的十六个总局中居于最核心地位的是第一总局:第一总局下设一个情报处,负责向苏联最高统治集团转达苏联秘密活动的成果。除此之外第一总局下设“非法活动局”、“科学技术局”、“设计分析局”3个分局:非法活动局负责的是特工人员的挑选和培养工作,指导特工人员潜入国外进行活动或是发展新的间谍特工人员都属于这个部门的任务;科学技术局的任务是监视苏联境外一切有关核、导弹、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情况并设法获取相关的资料;设计分析局负责对过去进行的间谍情报活动进行分析,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间谍情报活动提供指导。第一总局在具体的情报收集方面设有负责世界各地情报收集工作的10个处:第一处负责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第二处负责拉美;第三处负责英国、新西兰和斯堪的那纳维亚国家;第四处负责联邦德国和奥地利;第五处负责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爱尔兰;第六处负责中国、越南、朝鲜;第七处负责日本、印度、印尼、菲律宾;第八处负责中东、南斯拉夫、希腊、阿富汗、阿尔巴尼亚;第九处负责非洲英语国家;第十处负责非洲法语国家。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中逐渐由守转攻,这一时期克格勃的触角伸向了全球各地:非洲、越南、古巴、也门、阿富汗到处都有克格勃活动的身影。与此同时克格勃对外国情报的窃听技术也已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1960年克格勃破译了51个国家驻外使领馆发出的209000份外交电报。到1967年克格勃已能破译72个国家所使用的152种密码体系。1979年美国人准备重建8层高的驻苏联大使馆,尽管整个施工过程中美国方面派出联邦调查局和海军陆战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天24小时监视,克格勃仍将窃听装置成功安装到各种建筑构件上——甚至连混凝土中的加固钢筋都被设计成了天线。工程完工后美国方面为做到保险让国家安全局的安全技术人员携带专业仪器再次进行检查才发现克格勃安装的窃听装置,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得知此事后评价道:“我们除了全部拆除驻苏使馆的新大楼之外别无选择,因为整个大楼是由窃听器堆砌而成的”。

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克格勃居于独特的地位:它只对苏共的中央政治局负责,包括苏联军方在内的苏联各个部门都想对其敬而远之。相比军方、外交部等其他部门而言:克格勃有一个独特的优势——信息。克格勃实际上可以对国内外一切人、一切机构进行窃听和监视。克格勃的首脑就像是一只安坐在巨网中央的蜘蛛,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他这里汇集。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彼此视各自的部门为禁脔,一时间外交部和国防部的一切工作都彼此保密,即使是两位大佬也完全不了解对方的领域,然而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就凭借掌管信息管道的优势能同时对国防和外交具有发言权,甚至有说法认为正是这种优势使安德罗波夫得以在1982年接任苏共总书记,成为苏联历史上首位从情报机关升任全党全国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始终坚持严肃处理各级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活动,在他上任一年后中央和州党委第一书记就撤换了70多人,其中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就不只是撤职这么简单了——还会被判刑并公开登报揭露其罪行。内务部长索科洛夫和工业出口局长斯米利亚科夫都是勃列日涅夫的好友,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时期这两人大肆贪污。在查抄索科洛夫的家产时办案人员发现在他的家里名贵的地毯铺了整整七层,各种名画和古董更是多的不计其数。最终这两个人被安德罗波夫下令枪决,这一举动震慑了苏联朝野。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因为人长得帅而被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琳娜相中,结果他在10年之内被提升为上将,后来出任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但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安德罗波夫把这个人送进了监狱。安德罗波夫为了使党和政府的行政事务为民众所知并接受监督提倡实行政治公开化并决定将党中央政治局的美洲例会内容在报上公布。然而由于安德罗波夫缺乏丰富的从政经历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导致他在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顶替这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就只能用使用自己在克格勃的老熟人,以致于当时13名政治局委员中有就有3名克格勃将军。本就在苏联政治生活中占有信息优势的克格勃在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得到进一步膨胀。

1988年克格勃迎来了最后一位掌门人克留奇科夫。这时克留奇科夫接手的是世界最大的特殊机构:这一机构拥有近50万工作人员,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20余万克格勃边防军)、掌握着党和政府的通讯(6万通讯部队),此外克格勃还掌管着苏联领导层的保卫、休憩、日常消费并负责运行战时指挥场所。可以说这时的克格勃既是苏联对外搜集情报的手臂,也是监视国内外一切不稳定因素的眼睛。克格勃一年有35亿卢布的预算且其开支不受任何外部监督。在克格勃之上只有总书记领导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在此之前的1987年12月克留奇科夫就已陪同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出访华盛顿了,那时他还不是克格勃的掌门人,而是克格勃下属的第一局领导。苏联最高领导人在出访时让克格勃第一局领导陪同进一步证明了克格勃在苏联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事实上这时克格勃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苏联国内:诸如东德国家安全局“斯塔西”等东欧国家的情报机构几乎都受到苏联克格勃的高度控制。这时克留奇科夫一定不会预料到局势很快就会发生变化:1989年随着东欧各国的政局相继发生剧变,一时间东欧各国的“小克格勃”机构及其人员纷纷遭到清算。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克格勃在苏联国内迅速名声扫地,1991年12月3日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改组国家安全机关》的法律,戈尔巴乔夫立即签署了这一法律。这项法律正式废除了苏联克格勃,批准了在其基础上建立跨共和国安全局和苏联中央情报局。然而戈尔巴乔夫此举已赶不上实际形势的发展:仅仅22天后苏联就宣告解体,随着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使戈尔巴乔夫关于构建统一的苏联安全情报机构的设想彻底破灭,此后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分别成立了自己的情报机构。1917年克格勃的前身契卡几乎是与苏维埃国家同时诞生,1991年克格勃又和苏联在同一个月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克格勃当真已完全消失无踪了吗?作为前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在打造自己的情报系统时是否有继承克格勃的基础呢?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打造了自己的情报系统。作为前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的情报机构也诞生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的情报机构全称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简称FSB)。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是对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有继承关系的:苏联解体后克格勃主体被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其余的分别被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接管、联邦边防总局、总统安全局和联邦保卫总局等部门接管,除了党支部书记的职位给取消以外基层办事人员基本还是原来那套人马。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分为a局和b局:a局负责城市反恐作战,也就是武警特警,类似于美国的三角洲部队;b局负责军事作战行动,类似于美国的海豹突击队。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大规模有组织犯罪活动、恐怖活动,打击非法武器贩卖和走私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非法武装组织和集团以及保护国家边境安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任务属性上也与克格勃具有相似性,如果说国际上普遍将俄罗斯视为前苏联政治遗产的继承者,那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一般也被视为是苏联情报机构契卡、克格勃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总编制为30万人,其组织规模和地位都直逼昔日“克格勃”,特别是其下辖的“阿尔法”和“信号旗”特种部队在反恐作战中屡建奇功。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本质上是一个情报机构,而这类机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保密性,因此关于其内部结构情况恐怕没人能像介绍已成为历史的克格勃那样进行详细介绍——毕竟这是一个现在仍在活动的情报机构。即使是作为俄罗斯的战略对手的美国的情报机构也无法对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内部运作了如指掌,所以我们一般老百姓就更不可能有多少深入了解了,恐怕在一般人眼中克格勃留给今天的俄罗斯最大的遗产不是俄联邦安全局而是俄罗斯总统普京:1985年至1990年普京作为克格勃驻东德的特工人员在东德生活了5年。

10

克格勃是苏联的情报组织,全称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4年3月13日建立,于1991年11月6日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改制,它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四大情报组织之一。

克格勃的下属机构有近20个,分别从事苏联对外情报工作、反间谍工作、国内安全工作和边境保卫等工作,是一个凌驾于党政军各部门之上的“超级机构”,它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

克格勃的前身是全俄肃反委员会,该委员会是1917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决定同反革命和各种破坏现象作斗争的产物。从1918年起,肃反机构扩大到运输部门、军队和边境地区,它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逮捕一切被认为是反革命的敌对分子,最大规模时达到150多万人。

克格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是安德罗波夫和贝利亚,安德罗波夫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担任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而贝利亚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但是之后他在争夺斯大林继承权的斗争中失败,被赫鲁晓夫以叛国的罪名处死。

同时,克格勃还出现了众多的名人,包括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美国大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海明威等等。由此可见,克格勃这个组织庞大到什么程度,足迹遍布全世界,是一个可怕的情报组织。

苏联解体后,克格勃也随之被改制,其内的苏共党组织被解散,成为了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