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忽必烈征服在1266年就谋求通过高丽与日本进行接触,使臣黑的、殷弘到达巨济岛后,畏惧风涛险阻,放弃而返回。其后直到1273年间,共四批蒙古使臣到达日本的大宰府,国书遂被送至京都朝廷和镰仓幕府,然而日本方面认为其书信无礼而未曾回复。

著名日本学者杉山正明先生认为,蒙古的这些国书,与中国历代王朝的外交文书相比较,倒不如说蒙古的书信姿态低的惊人。不能认为忽必烈一方一开始就有有意开战。几次漠视蒙古正式的国书,又滥杀使团,不能不说日本一方违反了规则,即使被理解为蒙古表达了求战的意思,也有无奈的一面。

1274年,忽必烈发动两万七千人左右的驻高丽蒙军和高丽国军组成的联军,向日本进发。蒙古一方的大兵团作战一度压制了以个人作战的镰仓武士。当日本军向大宰府撤退时,据说蒙古高丽联军在准备返航时遭到了暴风的袭击。具体真相,日本学者认为还不好确定。日本方面称之为“文永之役”。

七年后的1281年,忽必烈政权发动了第二次远征日本的战役,从高丽国发东路军四万,从原南宋境内发江南军十万,派出了当时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船队。但是受阻于日本方面所筑石垒等周全的战争准备,未能登陆,漂泊在海上的大船队于八月一日遭遇台风而损失大半。日本方面称之为“弘安之役”。

第三次进攻日本也策划了几年,但最终没能成行。主要原因在于左翼诸王的叛乱,使忽必烈政权面临危机,计划投入日本的部队全部调往北方作战。

中国方面多认为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动因是忽必烈称霸世界的帝王梦,借日本的外交“无礼”而发动战争。而日本的史学界有别的看法。

日本学界认为,第一次远征日本是蒙古攻击南宋战争中的一环,因为怕日本配合南宋作战抄后路。

第二次远征日本,也有南宋的因素。彼时元朝已经接收了南宋政权,但对于处理战后事务,非常头疼。收编的四十万南宋职业军人的安置工作如果做不好,会影响元朝的稳定。因此,安排一部分人进入海外部队,去日本当炮灰。

如此看来,日本对南宋还是有感情的。南宋灭亡时,日本穿孝纪念,可能忽必烈获知了这一海外情报。

最佳贡献者
2

元世祖忽必烈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比较好大喜功的雄主。他灭亡南宋后,并不满足已据有的地盘,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其中对日本的两次战争均告失败,不禁令人唏嘘!

日本数次非礼之举,令忽必烈颜面扫地

忽必烈首先征服的是高丽国(今朝鲜)。高丽是一弱小国家,并无抵挡之力,很快臣服。征服高丽后,忽必烈令高丽国王派使者诏谕日本归顺大元。当时日本是镰仓幕府执政时期,根本不听高丽使者这一套,第一次劝降失败。

至正三年(1266年),忽必烈命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携带国书东渡日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还是拒元朝使者于门外,连迎接的人都没有,两侍郎只好撤回。

忽必烈还算是有耐心之人,公元1268年,他再次派起居舍人潘阜等持国书至日本,在日本滞留了半年之久,连日本国王的面都没见到,最后又只好铩羽而归。

首征日本,失利

士可忍,孰不可忍,日本对中国使者的次次蔑视,无异于奇耻大辱。忽必烈发火了,决定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兴兵讨伐日本。

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出联合舰队远征日本,大小船只800艘,上载蒙古与朝鲜兵员25000名。舰队连克沿岸几个小岛,在11月20日于日本九州博多湾登陆。日本方面奋起抵抗,双方杀声震天,激战一天,互有胜负。

到了夜里,忽然海面上刮起了一场“神风”(台风),势头凶猛,有如龙卷侵袭之力,日本船只纷纷躲进避风港,元军大部分是草原生活的骑兵,遇到突如其来的台风,也是措手不及,加之地理环境不熟,只得任由狂风袭击,一时被吹倒船只无数,葬身大海者13000名。

再征日本,大败

第一次征伐日本失利,忽必烈并不甘心。公元1281年,忽必烈再次派军兵分两路出征日本,这次规模空前宏大:北路进攻部队有蒙古和朝鲜部队40000人,船只九百艘,仍往第一次路线前进;南路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率领,有大小船只3500艘,载兵十万,由浙江舟山岛起航。

跟第一次一样,沿海岛屿,不费力占领,部队在博多湾登陆。但这次,日本已有防备,在海滩一带筑起了长长的石墙,阻碍了蒙古骑兵的行动,远征军久攻不下。战斗从6月持续到7月,仍无突破性进展。到了8月的一天,“神风”又来了,顿时天昏地暗,四面阴霾,只见白浪翻腾,啸声大作。再看蒙古将士,已是东倒西歪,乱作一团,有呕吐的,眩晕的,溺水者不计其数。海军将领范文虎率巨舰逃脱,陆上残存部队被日本军在滩头捕杀,蒙古军几乎全军覆没。


“神风不与世祖便,此恨绵绵无绝期”,历史总是让人感觉很神奇,而又束手无策。倘若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做好充分准备,带上识天文、通海理的能人,抑或训练好一只强大海上舰队,避开台风之祸,再行征战,把东方这小岛国灭了,就没有了700多年后的抗日之苦了。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3

因为日本人表示不服!

所谓人活一口气,在“士可杀不可辱”的古代,为了脸面,身为元朝皇帝的忽必烈可以和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选择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但忽必烈表示扶我起来试试,于是征日战争拉开序幕。

当然,作为礼仪之邦,被汉文化深深熏陶的忽必烈自然明白“先礼后兵”的道理,于是在忽必烈称帝前的1267年,忽必烈派高丽人赵彝为元朝使节,渡海到日本宣旨,要求日本仿效高丽入贡,但日本没有理睬;1268年,体谅日本人耳聋的忽必烈又派出蒙古使臣,这次使节团规模很大,而且带上高丽人随行,但日本依旧没理。

忽必烈很郁闷,因为视而不见比直接拒绝更伤人,于是坚持不懈的忽必烈又多次通过高丽送信,又不断派出使者到日本,甚至以战争威胁日本,要求日本臣服元朝。

但当时的日本被幕府也就是北条时宗把握大权,这位权臣拒绝臣服元朝。虽然第四次很有诚意的忽必烈带上了蒙古国中书省和高丽国文书,甚至还有忽必烈本人的文书,但北条时宗仍然拒绝。这就让忽必烈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1273年,经过9次战争,元朝终于征服朝鲜半岛,并在此设置征东行省,为讨伐日本提供了跳板,于是忽必烈开始着手武力征服日本。

1274年,忽必烈命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0000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计32300人从高丽合浦出发,横渡朝鲜海峡进攻日本九州岛。首次征日战争前后持续20多天,元军兵分三路登陆九州岛,但由于对山地作战不熟悉,元军未能达到战略目标,首战失利。

面对失利,忽必烈并未气馁,在1279年消灭元朝后,1281年忽必烈再度发兵征日,第二次征日战争规模更大,元军主要兵分两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40000作战部队,战船900艘,从朝鲜出发;另一路由范文虎率领100000江南屯田部队,战船3500艘,从浙江宁波出发,总计蒙古人45000人,高丽人50000人,汉人约100000人。

不过虽然第二次征日战争规模更大,志在必得,但运气却差得太多,元军不仅在日本惨败,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台风,军队损失大半,惨败而归。而日本自以为有了“神风”保佑,二战中有了“神风特攻队”。

两次征日战争的失败让忽必烈很没有面子,于是1286年,忽必烈酝酿第三次征日战争,但由于朝中反对声此起彼伏,第三次征日行动最终不了了之。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忽必烈如此执着于征服日本呢?静夜史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

1、日本必须臣服

数千年时间里,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藩贡体系。

虽然中原王朝对周边的藩属国实行“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政策,不干涉藩属国内政,并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以打肿脸充胖子的手段维系宗藩关系,但这些可有可无的藩属国,却成为中原王朝是否正统的最好验证。

这反过来要求历朝历代都必须花大精力争夺正统,然后成为宗藩体系的宗主国。

但元朝比较尴尬,作为第一个完成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的疆域固然是广阔的,但蒙古的起点却是很低的。更早之前作为少数民族时期的蒙古在宗藩关系中的地位和日本持平甚至还不如日本,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日本对蒙古甚至元朝不会服气。

事实上,除了吊打日本的唐朝,日本还真没怎么服过中原王朝,明清时期甚至开始僭越,不难想象此时的日本,面对忽必烈时是多么地傲娇。

对于忽必烈而言,日本是否臣服,不仅事关元朝的藩贡体系的稳定,更关乎元朝的正统性,所以忽必烈必须征服日本。

2、友军必须消灭

元朝之前的两宋三百年,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乱世,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和两宋王朝展开激烈争夺,同时朝鲜半岛上的高丽也蠢蠢欲动,元朝虽然完成的大一统,国内依然是一锅粥。

而蒙古人即使再强悍,在人数上也处于绝对劣势,想要统治一个疆域空前的大帝国,难度可想而知。虽然创立了前所未有的行省制度,但终归还是力不从心。虽然蒙古在消灭西夏和金国的过程中蒙古几乎将这些政权屠杀殆尽,但对南宋却保持了相当的“仁慈”,而这样的“仁慈对帝国的统一和稳定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威胁。

作为元朝的奠基者,忽必烈除了消灭南宋争夺正统地位,更要防范南宋故地降军随时可能的反叛,毕竟秦国就是在六国复辟的浪潮中轰然倒塌的,深受汉文明熏陶的忽必烈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所以,静夜史完全有理由相信:忽必烈的远征,除了征服日本,更多的有借刀杀人,彻底剪除威胁统治的潜在威胁的目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1274年第一次征日战争,除了少量蒙古军,大部分都是女真、高丽等降军,第二次征日战争,虽然蒙古族士兵占到了1/4,但汉军高丽军等部队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输赢,消灭威胁的目的已经达到,尤其是范文虎麾下的10万江南军几乎在台风中全军覆没。

所以,征日战争不仅仅是外部的尊严之战,更是内部的维稳之战。而且自古以来战争都有转移国内视线的作用,虽然征日战争没有轰轰烈烈,但毕竟起到了作用,尤其是威胁了不安分的邻居高丽,可以说是忽必烈手段高明的操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4

公元1260年蒙古汗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即大汗位,在这里他接受汉族幕僚的建议:颁布即位诏书,称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统王朝统治者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远超其兄蒙哥、其父托雷:他企图变革蒙古汗国的国家体制——他不仅要做蒙古帝国的大汗,还要做中原正统封建王朝的合法继承人。此后由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争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阿里不哥最终认输。此后忽必烈又经过四年的筹备开始南图以汉人为主体民族的南宋。

公元1264年忽必烈汗将蒙古帝国的首都从和林迁到燕京(今北京,原金朝中都,金亡后改称燕京),后又改名大都,从此大都正式替代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旧都和林成为元朝陪都,同时也是元朝岭北行省(辖区包括今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各一部)治所所在。1271年11月忽必烈接受汉族幕僚的建议按《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大元”,继续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吏。

此时的忽必烈已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依靠弓马骑射是无法统治包括繁荣富庶的中原在内的辽阔帝国,即使能短暂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治,也难以长久。但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然出现分裂迹象:窝阔台、察合台、拔都和旭烈兀相继建立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四大汗国,尽管名义上忽必烈不仅是元朝皇帝,也是整个蒙古帝国的大汗,然而实际上四大汗国自行其是,并不买忽必烈的账。对忽必烈行汉法之举四大汗国中除了忽必烈的亲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全都持反对态度。无论是作为蒙古大汗,还是中国正统王朝的帝王,忽必烈都有足够的自负理由:早在他的祖辈、父辈时就以确立了蒙古的辉煌,从生下那天起忽必烈一生的征战岁月就已注定。

公元1266年四川开州被攻陷,但次年就被宋人收复。尽管忽必烈越来越倚重自己的汉族幕僚,但对他们始终难以完全放心,于是他下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均用蒙古、色目人,但第二年又花重金敕修山东曲阜的孔庙——忽必烈的心情是矛盾的。就在蒙古军团攻陷开州这年忽必烈在大都接见了从威尼斯远道而来的马可·波罗一行,由此忽必烈得以了解到西欧的风土人情。忽必烈还在军务的间隙给罗马教皇写了一封信:要教皇委派一百位传教士来中国传授基督教义和西方科学。

此时的忽必烈已立志开创远迈汉唐的丰功伟业,但他的雄心壮志却因为南宋这块难啃的骨头被暂时搁浅。就在这时忽必烈的御前顾问告诉他:除了南宋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没被征服——那是一个岛国,这个岛国在大唐鼎盛时期曾挑战过大陆皇帝的权威,战争发生之地就在已沦为蒙古附庸的高丽境内并且这个国家与宋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这个国家在高丽人和汉人幕僚的口中被称为倭国。事实上在此之前忽必烈压根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证据就是早在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就曾给高丽国王发出一份诏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尔国与宋耳。”可见此时的忽必烈还并不知道日本的存在,直到公元1265年高丽人赵彝向忽必烈建议:“日本国可通,择可奉使者。”

赵彝出生在高丽咸安(今属韩国庆尚南道),咸安与日本隔海相望,赵彝通晓数国语言,他来到大都后得到了忽必烈的信任。赵彝向忽必烈介绍了宋、日之间交往的频繁和密切程度,事实上这种交往仅仅停留在民间贸易范围内,宋、日之间并没结成政治军事联盟。不过在那个交通资讯极不发达的年代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忽必烈很难清楚知晓宋日交往的真实情形,对道听途说的情况只能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待。更何况忽必烈内心同时具有的传承自成吉思汗的扩张征服野心和倾心汉化后矢志创建远迈汉唐之伟业的欲望也促使忽必烈要将自己所知的地方全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就能在汉人心目中树立自己作为正统王朝的形象,与此同时对日本的控制意味着蒙古由传统的陆权帝国开始向海外进军扩张,其意义不可估量。

公元1266年8月元世祖忽必烈派兵部侍郎黑的为国使前往高丽,然而黑的使团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并非高丽,而是和高丽隔海相望的日本。忽必烈希望高丽配合蒙古朝廷说服日本遣使入贡,对此高丽的态度极为矛盾:此时的高丽经过蒙古连续三十年的打击和削弱,已被忽必烈彻底征服;与此同时高丽常年遭受日本海盗的侵袭。

这一时期的日本海盗可以视为早期倭寇——他们由日本对马、隐岐、肥前等地的渔民和农民组成,在粮食歉收的时候他们就会武装起来乘船到朝鲜半岛南部沿海劫掠米粮:公元1223年即蒙古军团几乎把金国在黄河以北所有领土侵蚀殆尽那年在高丽南部的金州发生了倭寇大肆抢掠的轰动事件,这种不间断的骚扰行为一直持续到公元1263年。公元1227年高丽向日本大宰府遣使要求日本官方查禁倭寇。大宰府次官武藤资赖曾当着高丽使节的面斩首九十名倭寇,但由于产生倭寇的土壤没能根除或者说当地人的生计问题没能得到改善,倭寇对朝鲜半岛的侵扰始终没能停止。

公元1263年倭寇再次来袭并掠走高丽漕运船上120石谷物,而已不再相信日本朝廷的高丽政府在未知会日本当局的情况下径直派人进入日本对马岛收回了被掠走的物资。另一方面从公元12世纪后半叶~13世纪后半叶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对马岛和高丽几乎是在进行“进奉贸易”——缺乏耕地的对马岛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向高丽王室进奉朝贡物品,获得心理满足的高丽则下赐对马岛相当于贡品几倍的货物,这实际上是日本地方政府对高丽政府的朝贡贸易。这种模拟中国与藩属国的交流模式使日本和高丽之间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关系。直到后来元日关系破裂,忽必烈打算出兵日本并要求高丽配合时日本对马岛进奉贸易船只还曾到过高丽金州,庆尚道安抚使担心两国来往被忽必烈知道,于是暗中让日本船只原路返回。尽管倭寇袭扰令高丽不胜其烦,但高丽政府也慢慢意识到:倭寇行为并不是日本官方支持认可的,虽然日本幕府有暗中纵容的嫌疑,但高丽还是不愿因为蒙古和日本之间的冲突而被动卷入一场大战之中。

到访高丽的黑的使团携带有忽必烈给高丽国王的诏书:“今尔国人赵彝来告:日本与尔国为近邻,典章政治有足嘉者,汉唐以下抑或通使中国。故今遣黑的等往日本,欲与通和。卿等异达去使,以彻彼疆,开悟东方,向风慕义。兹事之责,卿宜任之,勿以风涛险阻为辞,勿以未尝通好为解。恐彼不顺命,有阻去使,故托卿之忠诚,卿其勉之。”然而《元史》中却记载黑的使团最终“未至而还”,使节提出的借口恰恰就是“大洋万里,风涛蹴天”,而关于这点忽必烈在诏书中已提前警告:“勿以风涛险阻为辞”。

原来黑的使团到达高丽后高丽国王派遣枢密院副使宋君斐、礼部侍郎金赞等人与其同行,但黑的等人到达巨济岛后返回高丽,最终到达日本的是高丽使团。黑的使团之所以半途折回是因为高丽人告诉他们海上风浪危险,高丽宰相李藏用的一封信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李藏用在给使团的信件中极言日本此等“蠢蠢小夷”“骄傲不识名分”“欲舍之则为大朝之累,欲取之则风涛险阻,非王师万全之地”,只要“至则奖其内附,否则置之度外”——顺其自然即可,不必在这个小邦身上耗费过多精力。即使退一步讲皇帝陛下决心通使日本,高丽也愿充当马前卒,不必上国天使亲赴。从没见过海上风浪的黑的使团原本就对日本之行心怀畏惧,无奈皇命难违,如今见高丽人愿代为效劳自然乐见其成。

高丽人一番忽悠将黑的使团劝了回去,但忽必烈那边必须得有个交代,高丽只好自己向日本派出使臣。高丽使臣到达日本后除了向见面的地方官传达忽必烈的诏命外,还带着高丽国王的一封亲笔信,信中是这样写的:“如果高丽人和蒙古人一起访问日本的话,贵国会怀疑高丽,但这并不代表高丽的意愿,而是迫于蒙古的命令不得已而为之。“高丽这种敷衍行为自然不可能实现令日本遣使入贡的目的,日本幕府仅仅只是安排大宰府地方官接见了高丽使节就匆匆打发他们离开,由始至终高丽使团连日本幕府中枢官员的面都没见到。

这样的结果自然令忽必烈大为恼火,于是他在公元1267年夏给高丽国王下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斥责作为属国不仅不协助朝廷使节,反而从中作梗百般阻挠。黑的再次率团前往高丽,忽必烈严令高丽国王必须遣使配合黑的等人一同前往日本。黔驴技穷的高丽国王只得故技重施——硬着头皮再次以”海道险阻,不敢辱天使“为由让高丽大臣潘阜等持忽必烈签发的牒状及高丽国王书前往日本。潘阜使团在公元1267年11月到达日本对马岛,次年正月辗转来到九州将蒙古牒状和高丽国书一并交给日本大宰府。在大化改新通过效法唐朝建立起律令制国家后大宰府是天皇朝廷派驻九州掌管对中国和朝鲜半岛外交事务、军务及九州政务的官署,是名副其实的”天皇之远廷“。随着幕府时代的到来以天皇为核心的律令制国家日益衰败,大宰府的对内职能有所削弱,但一旦有涉外事务发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对外窗口的职能便凸显出来。

高丽使团希望日本方面能尽快作出答复。不过当地官员可不敢擅自决断这种破天荒的外交大事,他们甚至无权拆看国书内容,只好将国书送往镰仓幕府。幕府执权北条时宗立刻召集自己的重臣高官们紧急磋商,当他们打开国书后不禁大吃一惊,首先令他们吃惊的是:他们原本以为蒙古文字晦涩难懂,结果拆开一看全是汉字,对当时的日本上层人士而言汉字是他们的必修课。当他们读完国书之后更加震惊了,原来这份国书是这样写的: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

忽必烈在诏书一开头就以小国称呼日本,最后更是以”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结尾即朕不愿对日兴兵,但迫不得已时还是会这么做。看到这份国书的日本人一头雾水:什么是大蒙古国?该国何以能使”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这一切又是何时发生的事?至于国书开头对日本最高统治者称呼为”日本国王“——尽管在日本国内天皇早已成为幕府的傀儡,但外人竟以明显低于”皇帝“的”国王“称呼,这种赤裸裸的降格又怎能让幕府高层接受?国书中对日本”自古小国“的称谓无法避免地伤害了幕府高层的自尊心。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忽必烈是一个承前启后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既是蒙古大汗,同时又是按汉制建立的大元王朝的皇帝。一方面他和祖父成吉思汗一样渴望征服世界;另一方面他也仰慕汉唐遗风,希望在征服土地的同时也进行建设。然而在和南宋的战争中蒙古军团屡屡碰壁,忽必烈改弦易辙——招降吐蕃,又南下征服大理、越南、占婆等地,东北方向的高丽也沦为蒙古附庸,至此忽必烈大体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除了东面的大海,在海的另一边是日本。

如果能有效控制日本,大元帝国的声威将远播海外,控制海道坐地生财。可蒙古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陆权帝国,对海洋蒙古人是陌生的——在攻打高丽时面对距离海岸线仅仅一公里的江华岛都无计可施,更何况要横渡茫茫东海征服比江华岛大得多的日本列岛呢?再则和南宋开战在即,忽必烈也实在没精力再分身和日本开战。在这样的局势下忽必烈选择向日本遣使,希望向日本宣扬大元帝国的强大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既然一时无力完全征服日本,那么至少也用令其遣使入贡以扩大元帝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附属国高丽的配合下忽必烈的国书被送达日本,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镰仓幕府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一筹莫展,于是以不敢擅自做主为借口,将忽必烈的国书上奏京都朝廷。京都公卿们的闭塞程度比镰仓幕府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终止遣唐使以来三百余年间日本从未与外界建立过正式的官方关系,就连民间贸易也局限于和高丽、宋朝之间——靖康之变后百余年间日本船只从未到访过一次金国,更别提比金国更偏远的蒙古了。偏安数百年的日本对亚欧大陆上发生的风云变幻不仅没有清晰的了解,甚至也懒得去了解。

京都的天皇朝廷看到这份国书后大为震惊——关白近卫基平在日记中如此形容当时京都朝廷的反应:“此事,国家之珍事,大事,万人惊叹无外”,公卿们公认此乃“当世天下无双的大事件”。朝廷公卿们意见不一——尽管他们对“大蒙古国皇帝”呼日本天皇为“国王”表示愤怒,视为非礼,但也只是在这一点上有共识。一部分人认为国书有无礼之处,不应给予回复。但朝廷参议藤原长成还是草拟了一份和解国书并寄给幕府。但十八岁的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拒绝批准。奉忽必烈之名前去送达国书的高丽使团滞留日本半年后空手而归。

随着对大陆方面的了解日渐增多,日本方面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时日本国内原本就存在的京都朝廷和镰仓幕府之间的矛盾也在外部压力下表露出来——京都朝廷准备在这场危机中有所作为:天皇下令各大寺庙神社修法“降伏异敌”,他所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与此同时镰仓幕府通报关西、九州、四国等地的武士:“蒙古人插凶心”,有窥伺日本之志,要提高警惕,做好各自辖区的防备工作。这就是日本在获知蒙古威胁后所做的所以筹备,这种仅仅只是象征意义的动员让日本在几年后吃尽苦头。

高丽宰相李藏用奉命来到大都向忽必烈解释。此时忽必烈已有征讨日本的清晰计划,于是对李藏用说:“尔等不知出军将讨何国,朕欲讨宋与日本耳。今朕视尔国犹一家,尔国若有难,朕安能不救乎?朕征不逊之国,尔国出师助战亦其分也。尔归语王:造战舰一千艘,可载米三四万石。”李藏用预感到战争已无法避免,但还是极言高丽国内已到了兵穷财尽的地步,不能按规定交付船只,但他的辩解毫无用处,最终不得不答应忽必烈的要求。公元1868年8月高丽国王上奏忽必烈声称:经多方征调仅得万人,但船舰等已委沿海州郡营造千艘。大都方面在10月派出人员对高丽的征兵造船情况进行视察,他们还巡视了全罗南道,意在考察地形,以便他日选择出征日本的前沿基地。

此时忽必烈的战略中心还是在中国大陆和南宋的战争上,所以还是尽可能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日本问题,由于高丽多次虚与委蛇和从中阻挠,他也许根本不相信“日本国王”见过自己的国书。公元1268年9月在高丽人潘阜陪同下大蒙古皇帝的代表黑的使团终于第一次踏上日本领土。他们的运气比之前的高丽使团更坏——甚至不被允许滞留日本。在返国途中担心无法向忽必烈交差的黑的等人顺道袭击了对马岛,抓获两个渔民:一个名叫塔次郎,一个名为弥次郎。这两位本来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因此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史籍之中。不仅如此,他们还做了一次高规格的海外旅行:在大都他们受到忽必烈的热情款待,还战战兢兢地游览了雄奇壮丽的宫殿,最后经高丽返回日本。忽必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两个渔民向日本传达和平信号,他不认为自己真有必要对这个海上小国大动干戈,也许只要秀秀肌肉吓唬吓唬即可。

不过忽必烈未免太高看两个渔民的能力了,镰仓幕府在二人回国后甚至都没接见他们,更别提从他们那儿了解蒙古的意图了。京都的天皇朝廷倒是给出了回复:“案其事情,蒙古之号于今未闻......(两国)外交中绝,骊迁翰转,奥传乡信,忽请睦邻......抑贵国曾无人物之通,本朝何有好恶之便。不顾由绪,欲用凶器;和风再报,疑冰犹厚。圣人之书,释氏之教,以济生为素怀,以夺命为黑业。何称帝德仁义之境,还关民庶杀伤之源乎?故以皇土永号神国,非可以知竞,非可以力争,难以一二,也乞思之。”这份用词考究的回复由京都朝廷的文章博士亲自起草,试图对“大蒙古国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没任何有损国体之处。但即使是这样一份温和的回复再次被镰仓幕府否决。受此影响,为答谢高丽人送还日本渔民而以“日本大宰府守护所”的名义发给“高丽庆尚道安东道按察使”的一封感谢信也被停止发送。

幕府的强硬态度很难说有什么现实依据,摆出这样的姿态后也并没什么像样的对策。事实上镰仓幕府之所以一再否决对蒙古方面的回复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在考虑日本和蒙古的国交问题,而是出于对日本国内异己势力的忌惮——此时的日本政体是奇葩中的奇葩:名义上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但实权却掌握在由武士阶层建立的镰仓幕府手中;而在镰仓幕府内部北条家族通过执权这一位置架空幕府将军而获得本家在幕府中的领导地位,但却始终没能力最终取代幕府将军成为武士集团在法律意义上名正言顺的“主公”。本身地位的不稳固意味着异己势力极有可能利用外部压力对其进行颠覆,这就使北条家在处理这种破天荒开先例的外交事务时不得不慎之又慎。由于此前从未有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以北条家为核心的镰仓幕府在这一问题上基本采取走一步算一步——不明确回复任何问题的策略加以应对。

日本幕府的态度令忽必烈越来越失去耐心:此时蒙古正和南宋进行襄阳之战(这是一场关乎南宋国运的历时六年的攻防战,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郭大侠协助防守的那场战役)。公元1270年忽必烈在战争之余在当年的2月和5月两次致书日本,日方依然选择了不予回复。当年年末忽必烈选派汉化的女真人赵良弼赴日。赵良弼在任江淮宣抚使时主张中国应待日本以亲藩之礼,这个建议一度被忽必烈采纳。赵良弼以年迈之躯请行,持书赴日,忽必烈计划派兵三千护送,但赵良弼仅择数十人随从。公元1271年9月赵良弼抵达金津岛,日本人看到蒙古使船便有持刀准备围攻者,赵良弼反而轻装舍舟登陆。在被大宰府官员以“陈兵四山”的方式“保护”起来后有人来“问使者来状”。《元史》记载:“良弼数其不恭罪,仍喻以礼意。太宰官愧服,求国书。良弼曰:‘必见汝国王始授之。’”日本官员回答:“我国自大宰府以东上古使臣未有至者,今大朝遣使至此而不以国书见授,何以示信!”他们要求赵良弼交出国书。但熟知历史典故的赵良弼反问道:“隋文帝遣裴世清来,王郊迎成礼;唐太宗、高宗时遣使皆得见王,王何独不见大朝使臣乎?”

事实上赵良弼和日方官员这番对话双方都是在抬杠——日本自终止遣唐使以来从未与外国建立正式的官方关系,尤其是随着武士政权的崛起之前效法大唐文明建立的律令制度被摧毁殆尽,日本官员所谓的“上古使臣未有至者”是指的武士政权成立后幕府方面从未接待过外国使节;不知赵良弼是不了解日本内情或是故意偷换概念——搬出隋唐时期华夏使节出访日本受到天皇朝廷接待的先例予以反驳。事实上日方最担心的问题是如果蒙古方面当真因为不了解内情而将国书送达京都的天皇朝廷,那么日本国内的反幕府势力就会利用这一事件趁机发难,因此他们强烈要求赵良弼交出国书,而赵良弼在日本逗留了八个月之久就是死活不交。于是这次遣使再次无功而返,日本方面也许以为这只不过是蒙古方面有一次遣使失败而已,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下次蒙古将不再派遣使节,而是出动远征大军。

5

忽必烈确实有过两次远征日本的战争,主要原因还是两个方面。

其一、忽必烈有“混一天下”的宏图远略,当然喜欢国家越大越好,辽阔的领土往往就是皇帝功业的表现

朱元璋认为: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

帝王对帝王的评价,往往可以看出帝王们的真正用心,所以我觉得重视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就可以知道忽必烈远征日本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开疆拓土,炫耀武功而已。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以及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人,率兵15,000余人,大小战船900多艘出征日本。

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得小胜,未能深入日本本土。不久,又因台风将大部分元军战船毁坏,加上元军已经兵疲箭尽,最后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其二、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人,出使日本,使者不幸被镰仓幕府处死,第二次远征日本,忽必烈主要也是出于报复

1275年,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人,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居然就被镰仓幕府处死了。

这个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

这年的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也包括结集刚刚归降的南宋“新附军”,还特别成立了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专门由其主持征伐日本的大政方略。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最后仍然还是失败了。

汗目有威棱,而度量弘广,知人善任,群下畏而怀之,虽生长漠北,中年分藩用兵,多在汉地,知非汉法不足治汉民。

民国著名学者柯劭忞认为“至于日本之役,弃师十万犹图再举”,是因为“以世祖之仁明,而吝于改过”。如此,不能不为之叹息焉。

其实,蒙古之兴,无异于匈奴、突厥,他们都是靠战争,靠武力得天下,所以比较重视武力的作用,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用武力解决问题。

著名学者屠寄就认为忽必烈:“惟志勤远略,平宋之后,不知息民,东兴日本之役,南起占城、交趾、缅甸、爪哇之师”。

可以看出,忽必烈远征日本仅仅是其宏图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日本,还有占城、交趾、缅甸、爪哇等国家都是忽必烈要武力征服的目标。

综上所述,忽必烈有“混一天下”的宏图远略,当然喜欢国家越大越好,辽阔的领土往往就是皇帝功业的表现。

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使者不幸被镰仓幕府处死,第二次远征日本,忽必烈主要也是出于报复。

我觉得,忽必烈远征日本的根本原因,还是他有“混一天下”的宏图远略,而再次远征日本,为杜世忠等人报仇雪恨,仅仅是借口而已。

6

忽必烈为什么要对日本动手,其实道理很简单

据史料记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从,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视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临这样的得罪,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在公元1274年,元朝开始了征服日本的战争。

当然,历史的结果是忽必烈失败了

忽必烈的大元帝国横扫欧亚大陆,却在小小的日本岛屿遇到了人生大败,实在是难以置信,究其原因,很大的原因是忽必烈轻敌了,以为日本就是个弹丸之地,仅仅派去了几万人,要知道唐朝远征高丽还有十万大军呢。再者,日本和中国之间的不是河,是深不见底的大海,连长江都能阻挡不习水性的蒙古铁甲,更别说是日本海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附正

7

忽必烈是蒙古人,是元朝开国皇帝。

蒙古民族作风彪悍,充满草原狼的战斗习性。草原狼永远斗志旺盛,充满攻击力。所以蒙古民族攻城拔寨,开疆拓土,永无止境。

蒙古军队战斗力非常强大,所向披靡,不到十年就灭掉了南宋政权。对于一般的统治者来说,得到中原就得了天下,就该躺在宫里享受胜利果实了。但忽必烈像草原狼那样永远都吃不饱,欲望没有止境,几年修整之后,突然对日本大动干戈,却两次都遭到惨败。

要说忽必烈侵略扩张的话,陆地要比海洋容易的多,他为什么要远渡重洋去攻打难度更大的日本呢?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忽必烈远征日本有以下几个动机:

一、树立权威

日本虽然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却是个桀骜不驯的国家。在汉朝的时候,日本列岛南部的军阀曾经为了巩固地位拉大旗作虎皮,曾经寻求汉朝皇帝的册封,光武帝觉得一个名号举手之劳,却让大汉很有面子,何乐不为呢,于是大笔一挥赐了一个“倭奴王”。


但时过境迁,后来日本的统治者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就抛弃了这个尴尬的名字。到了隋代的时候,日本跟中国皇帝已经平起平坐了,两国来往的书信中,日本统治者自称“日出之王”,把中国皇帝叫做“日落之王”。

虽说到了唐代两国经贸来往密切,但两国纯属平等关系。而且到了唐太宗的时候,高句丽这样的个蕞尔小国都不鸟唐朝,还让其损兵折将。并不用说实力更强大的日本了。

忽必烈作为少数民族的领袖征服了幅员辽阔的大宋,对中原百姓来说有受外来户统治,忽必烈自己不觉有点心虚,认为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既然不能在法理上让蒙古人执政缺乏合法化,那就需要用武功让汉人折服,对自己俯首帖耳。

而征服日本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如果征服日本,就可以对汉人说,你看,几百年了隋唐这么兴盛都没有让日本臣服,还是我大元厉害。天下百姓能不忌惮吗?

二、建功立业。

如果没有成吉思汗,也许忽必烈有可能会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帝。可是自己的先辈成吉思汗横跨欧亚,建立那么多丰功伟绩。自己做后人的,也不能含糊,怎么也得做一番事业,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可周围国家都被先辈征服的差不多,只有远在天边的日本还没有臣服,只能拿日本开刀了。

三、日本挑衅。

隋唐时期,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隋炀帝曾经三次攻打朝鲜,都无功而返。唐玄宗李隆基也曾两次想要朝鲜臣服也铩羽而归。

日本在朝鲜跟中国的战争中,坚定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对近邻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日本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朝鲜要是灭亡了,还有日本的好果子吃吗?

站在日本立场上说,这样做当然合情合理。可站在中国的角度,日本的态度就是作死,跟中国作对,让中国忍无可忍。忽必烈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未雨绸缪,一定要剪除后患,征服日本。

四、借刀杀人

在消灭南宋的战争中,元军一路所向披靡,慑于元朝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有好多敌军投诚。其中不乏真心归顺的,可也有不少人投降元军是逼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历代统治者最希望敌人倒戈,这样可以减少自己军队的伤亡,也能产生示范效应。

但他们最瞧不起的还是叛徒降将,最不放心的也是这些招降纳叛来的部队。这些脑后长着反骨的家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再次背叛。所以,那些投降元朝的汉人武装是忽必烈的心头大患。

讨伐日本可以让汉人参战,可以一举两得。既不用伤元朝军队的元气,还可以借机削弱汉人武装。

因此,两次征战日本的主帅都是汉人,出征士兵也大多是女真、高丽和汉族人。(两次远征日本的将领一个叫刘复亨,一个叫范文虎,都是汉人。公元1774年元朝第一次出征日本的军队由刘复亨率领,而朝鲜方面协助元军进攻日本的将领是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元军和。 1781年二次征伐日本的元朝军中主帅叫范文虎。)不能不说忽必烈的手腕高明至极,胜了皆大欢喜,输了自己也毫发无损,还得到了清除异己的目的,可谓是一石二鸟。

动机有了,就剩下开战的借口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找开战借口更容易的事情了,忽必烈先后派使者要日本纳贡称臣,他断定处于盛期的日本不会答应,这样就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果然,日本人虽然对元朝的厉害早有耳闻,但自己和元朝那么远,料到元朝也不会对自己动真格的。他们不愿意对元朝称臣,但也不愿意刺激忽必烈,让元朝丢面子。于是就装糊涂,既不拒绝,也不答应。

日本不答应向大元称臣纳贡,正中忽必烈下怀,元朝的的大军讨伐日本就师出有名了,忽必烈厉兵秣马就等着这一天呢,于是忽必烈就下令讨伐日本。后面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

1774年元朝第一次征伐日本,元军遭到台风几乎全军覆没,元军无功而返。1781年二次出征日本,日本军队备战充分、以逸待劳,元军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大败而归;忽必烈从此打消了东征的念头。

8

忽必烈两次派军队远征日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政府不肯向元朝臣服,二是想借远征日本消耗汉人的军事力量。忽必烈的两次远征都因为遭遇台风而失败,因此劫后余生的日本人认为他们得到了神风的保佑,以致在二战末期迷信所谓的神风特攻队来扭转败局。

一、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国

自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大军几乎横扫亚欧大陆,抵抗蒙古大军最持久的南宋也已经奄奄一息了。这时忽必烈又把主意打到了海对岸的日本身上,派出使者炫耀自己的武功威胁日本统治者向其臣服。

忽必烈

二、北条时宗的拒绝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镰仓幕府时代,不过实际掌权的则是幕府将军的外戚执权北条时宗。他自恃有海洋的保护因此多次拒绝向忽必烈臣服,这使得忽必烈勃然大怒决定用武力教训日本。

三、两次征日军事行动

勃然大怒的忽必烈在1274年派出3万多大军发动了第一次远征日本的军事行动,日本人则称为文永之役。元军登录后遇到了日本武士激烈的抵抗产生了畏战心理,加上人数过少不足以征服日本因此决定班师回国。可是在打算归国时却遇到了台风损失了大半军队,统帅为了不受罚就向忽必烈谎报军情声称重创了日本。

以为日本受到了教训会乖乖屈服的忽必烈这时又向日本派出了使者,可是狂妄的北条时宗却把使者给杀了。这下忽必烈彻底恼怒了打算直接征服占领整个日本。因此在1281年派出两路大军共计14万人发动了第二次远征日本的行动,在日本这场战役又叫弘安之役。可是这次远征同样遇到台风导致军队导致几乎全军覆没,元史记载能够回去的只有十之一二。

多台风的日本

四、征日行动失败的三大原因

一是处在生死存亡边缘的日本人对元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使元军产生了畏战心理。二是因为军队中占据多数的汉人和高丽人是被裹挟参战的战斗意志不强,而蒙古人数量少又不熟悉海战。三是遭遇台风而元军军舰多为抗风浪能力差的平底船使得元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否则第二次远征也不是不可能征服日本。

不善海战的蒙古军

五、所谓的忽必烈的阴谋

现在有种观点是认为忽必烈是故意通过远征日本来消耗投降的南宋军队的实力,甚至认为是故意让他们去送死。个人认为忽必烈应当有通过征日战争消耗汉人军队实力的目的,但是故意让他们去送死则不大可能。因为在两次征日战争中蒙古人的损失也不小,而且通过征服日本把这些降军打发驻扎在那里同样也可以实现目的,所以有些人的观点未免太过阴谋论。

9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每个古代王朝或现代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主张和政治理想。比如中原王朝都尊奉儒家思想,追求河清海晏,四夷宾伏,人民安居乐业。蒙古人的理想就是征服和掠夺,他们要征服他们所能发现的所有国家和民族。自他们崛起后,依仗骏马弯刀,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随后他们的目光又转向了大海 ,他们不仅要做陆地霸主,还有成为海洋之王。

灭了南宋后,蒙古全盘接收了南宋水师的装备和人才,从此,蒙古水师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无论规模还是装备水平,蒙古水师都堪称世界第一,也不乏像亦黑迷失这样优秀的海军将领。所以蒙古跨海远征的野心是有强大军力支撑,事实上,他们不仅征伐日本,还派出庞大舰队远征更加遥远的爪哇。

忽必烈对日本的主要战略目的就是为了使其臣服,他派出使者要求日本称臣。可是日本以中华为文化之母,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宋朝灭亡时,他们举国缟素。在镰仓幕府统治者北条时宗眼里,蒙古就是蛮夷,本来就被他鄙视,而蒙古使者的轻慢态度更是激怒了他,于是下令将使者斩杀。遭到羞辱的忽必烈勃然大怒,当即起兵征伐日本。

忽必烈一定要让日本臣服,除了蒙古固有的征服欲望外,还有其他考量。他认为日本会配合南宋一起对抗蒙古,这在战略上对蒙古很不利,他更担心南宋灭亡后,精英阶层逃亡日本,将日本作为复兴基地,借助日本的力量,日后反攻大陆。

事实上,日本高层与南宋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笃信佛法的北条时宗听说中原变乱后,他便派两个日本僧人带着聘书到中国,邀请高僧祖元禅师东渡,出任镰仓建长寺第五代住持。醉心于禅宗佛学的北条时宗,对来自中国的高僧非常尊敬。他对祖元执弟子礼,心中但凡有苦恼都会到寺院里向祖元求教。

祖元到达日本后就提醒日本人,蒙古可能很快就要进犯日本,“箭掷空鸣,风起尘行”的战争即将到来,使日本当时执政的镰仓幕府当局提前做好了战争准备。

元军第一次袭击日本后,日本举国都在祈祷神佛,眼见肩负抗敌重任的北条时宗优心忡忡,祖元明白这位年轻执权心中的困扰,需要有人指点迷津,于是给了三他个字的真言:“莫烦恼”,帮助时宗安定心性。祖元在还法语中鼓给予鼓励,“佛力与天力共运,圣力与凡力齐新”,“万人齐仰处,一箭定天山”。告诉时宗,只要万众一心,就能众志成城,有了佛的保佑,日本一定能在他带领下战胜元军。

1281年,元军十四万大军第二次渡海征讨日本,北条时宗来到建长寺参见祖元,告知:“生存死亡的时刻终于来到了。”祖元问:“将军准备好了吗? 临济宗以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北条时宗受师傅熏陶已久,他的回答是大吼一声:“喝!” 祖元赞道:“真是狮子儿,能做狮子吼!”

祖元的鼓励起到了稳定局面、树立信心的重要作用,使北条时宗心中有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在以北条时宗为首的日本武士阶层中奠定了战胜蒙古的思想基础。

在精神导师祖元的鼓励下,北条时宗果真如同一头激怒的狮子,率领镰仓武士勇猛作战,打退了元军。

后来的这些事实证明,忽必烈当初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必须斩断日本与南宋的这种联系,而这种担忧正是他出兵日本最重要的战略动机。

除了使日本膺服外,掠夺财富从来都是蒙古征战的目的。日本是个盛产金银的国度,位于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日本。从八世纪到十六世纪,日本的产黄量约为255吨,在美国西部淘金热掀起之前,全世界所开采的黄金为5000吨,而当时日本的产黄金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当时中国有传言说,日本的狗和猴子的项圈都是黄金制作的,如此巨大的财富怎能不让贪婪的蒙古人垂涎三尺,何况蒙古经过连年征战,也亟需财政补充,派大军过去抢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忽必烈不仅是个军事统帅,他还是个政治家。蒙古灭了南宋后,接收了大批南宋降兵,忽必烈对他们是不放心的,担心他们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历史上因为处理数量巨大的降兵,发生过多起惨祸;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项羽坑杀秦军降卒20万,就是这种担心的结果。但忽必烈以他的政治智慧想出了一个更策略的办法,就是驱使他们去打仗,在战争中消耗他们。所谓,打死外贼除外患,打死内贼平内乱,一举两得,而远征日本正是消耗这些降卒的一个好办法。




10

显然不是为了一口气。主要原因有两个:

1.忽必烈的野望。

2.消耗南宋降兵

先说第一个。

1.忽必烈的野望。

当时蒙古人横扫亚欧大陆,攻灭了无数的国家,什么金国、南宋、西夏、吐蕃、大理、高丽、花剌子模等,甚至远征印度和俄罗斯,所向无敌。

而通过高丽,忽必烈也知道了在高丽东部大海中有个日本国,所以自然有了想要征服的欲望,再加上传说中日本生产黄金,掠夺成性的蒙古人自然垂涎三尺了。

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 公元1267年,忽必烈派高丽人赵彝为元朝使节,渡海到日本宣旨,要求日本仿效高丽成为蒙古的属国,称臣进贡,但日本没有理睬;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当时的日本镰仓幕府统治北条时宗执政,他拒绝臣服元朝。

于是忽必烈大怒,下令攻击日本。

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

2.如何处置南宋降兵。

元朝征服南宋后,南宋绝大部分将士都投降了。

如何处置这部分降兵,成了蒙古人头疼的问题。

因为当时大规模攻宋战争已经停止,这部分降兵没有了用处,不能编入军队中。

但如果让他们复原,恐怕会引来无穷的后患。

因为这些人都经受过军事训练,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组织了,如果一旦有人作乱,很可能会一呼百应,而给元朝造成很大麻烦。即使能镇压下去,也会造成动乱。

为了消耗 这部分降兵,叫新附军,所以忽必烈决定让这些人去当炮灰。

1281年忽必烈再度发兵征战。元军分兵两路,北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40000人,战船900艘,从朝鲜出发;南路由原宋将范文虎率领100000江南水军,战船3500艘,从浙江宁波出发。

可以看出,南路军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宋军,忽必烈想要消耗这部分降兵的意图昭然若揭。

但元军在海上遭遇了前所未有台风,军队损失了一大半,惨败而归。

忽必烈曾想第三次远征日本,但由于元军在越南失败,只好作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