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影视综艺

重庆《钓鱼城》的历史故事,钓鱼城名字的由来

2020-10-09 06:51影视综艺

简介城原为钓鱼山,在合川县城部,距县城约5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就是钓鱼台。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 重庆《钓鱼城》的历史故事...

城原为钓鱼山,在合川县城部,距县城约5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就是钓鱼台。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

钓鱼山变成钓鱼城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扩展资料

钓鱼山三面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巨大的钳形江流,构成了一道长约20公里,江石峥嵘、水情险恶的天堑,陡峭的山岸和开阔的环境,又为这个并不算高的台地平添了“倚天拔地,雄峙一方”的险峻之势。

1240年10月,塔海率蒙古军攻入南宋据守的四川,连破西川20城。四川大门洞开,夔门危急。南宋理宗决定任命战争经验丰富的余玠主持四川防务。

1243年春,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筑城钓鱼山,将合州和石照县的治所迁入城中,屯兵积粮,广纳贤才,拉开了钓鱼城长达36年的守城序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钓鱼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川钓鱼城

-

下面是更多关于钓鱼城的问答

钓鱼山地形,山下是天堑,山上是层峦叠嶂,鹅成堆。山顶南面有一突兀的大石,相传沧流、洪水泛滥时期,有巨人站立石上,持长竿垂钓嘉陵中,得鱼以救民饥。这大石上至今还留有长1米得巨人足迹和插钓鱼竿得石孔,称这大石为钓鱼台,钓鱼山、钓鱼城均由此尔得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编辑本鱼城保卫战大事记

1234年宋、蒙联合灭,南宋出兵欲收复失地,遭蒙军伏击而失败 钓鱼城

1235年,蒙古侵略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 1241年,蒙军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 今湖北和河南一带、两淮战场——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1241年蒙古窝阔台汗去世,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机,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 南宋淳二年(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始筑钓鱼城。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 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攻宋战争。 1252 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侵宋战争。率蒙军主力攻四川。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蒙哥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侵宋。蒙哥自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 1258年秋,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 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 1259年2月蒙哥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 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编辑本段历史地位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郭沫若在钓鱼城的题词

,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南宋末年,全国主要分为“江京湖、四川”三大。其中,四川战区(即“川峡四路”重要性,逐级分为:

1)三层战略防御体系:

①乐山嘉定为“镇西之根本”,保卫川西。

②重庆山城为“保蜀之根本”,保卫四川。

③奉节夔州为“蔽吴之根本”,保卫南宋。

2)八大军事防御山城,即抗蒙“八柱”:

①剑阁苦竹隘②蓬安运山城③苍溪大获城④通江得汉城⑤南充青居城⑥合川钓鱼城⑦金堂云顶城⑧奉节白帝城

另外,网路流传的那些所谓“南宋钓鱼城之战”的雷人宣传,都是近三十年来,一些地方添油加醋炒作起来的戏说评书之类,并非真实历史!包括什么“钓鱼城改变了世界历史”之类耸人听闻的说辞,纯属哗众取宠!

众所周知,元人编纂《宋史》,成书仓促,未经修订。所以,《宋史》芜杂粗糙,错讹与疏略极多,其本纪、志、列传之间,各列传之间往往互相抵牾。元人对有关宋蒙战争的记录,也多删削美化,隐讳不少史实。《宋史》中有关合川钓鱼城之战,只是元人众多美化自己的“革命史”之一,与“飞夺泸定桥”故事如出一辙,实际都不是真实历史。正因中国有关宋蒙之战史料的可信度较低,所以,一般“国际通用蒙古史”均采信的是拉施特的《史集》,这也是世界认可的蒙史权威。

据史载,1259年(开庆元年)初,蒙哥汗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兵临合州钓鱼城下时。宋军王坚因势单力薄,只闭城死守,拒不出战。双方由于实力过于悬殊,所以实际并无像样的激烈大战。僵持至旧历六月,“帝不豫,七月癸亥,帝崩于钓鱼山”,中国一些史料采用民间传言和戏说,说蒙哥是“中流矢”战死。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南宋时期,重庆至合川一带,还非常荒凉。山高峡深,多原始森林,史书说当地“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世界蒙史权威拉施特《史集》也清楚记载:钓鱼城夏天气候极度恶劣,北方大漠来的蒙军,因水土不服,霍乱流行,伤亡严重。蒙哥也不幸染疾,遂以嗜酒治病,伊斯兰教历655年1月突然恶化而去世。蒙军失去战斗力,无力继续征战,自己撤返,暂时退出了四川。但仅过了几个月,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后,又开始继续征伐南宋。 1、来历

  1392年,桂推翻高丽王朝,为王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简介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缩写:DPRK)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简称朝鲜、北朝鲜、北韩。朝鲜劳动党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首都平壤。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年9月9日成立,领土面积122762平方公里,人口2405万(2008年)。朝鲜族为单一民族,通用朝鲜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8年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5年5月,成为“七十七国集团”正式成员国,同年8月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起加入了联合国。2000年7月,加入东盟地区论坛(ARF)。与163个国家(含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

  朝鲜是由首任领导人金日成所提出的主体思想主导国家政策,由朝鲜劳动党一党执政,其政治经济体系则由先军政治所主导,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2013年6月朝鲜在《十大原则》中删除了“无产阶级专政”语句,用“主体革命伟业”替代了“共产主义伟业”等。这事实上就是宣布朝鲜是“主体国家”)。朝鲜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 合川区是重庆市下市辖区,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合川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截至2013全区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2016年常住人口137.56万人。 [1-2]

合川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授教创业,是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 [1]

合川区是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合川区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和石灰石储量丰富,中西部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并以“合川桃片”闻名全国。 1·秦在;周、隋、汉、唐在长明在南京、北京;六朝时南京;北宋开南宋在杭州;金、元、清都在北京、商周晋汉都在洛阳、商后期在安阳

2·台北:台湾民主国、中华民国。

台南:郑氏王朝

拉萨:吐蕃

广州:南越,南汉

成都:蜀国,前蜀,后蜀

鄂州:东吴

荆州:楚国,南平,西梁

长沙:马楚

大理:大理国,南诏

乌兰巴托:蒙古帝国

沈阳:后金

长春:满洲国

新郑:韩国,郑国

其一:南宋末年,蒙古大举南侵川居民困守钓,前后相持三十八时蒙军监军王子铁穆耳驻王来镇(即现来凤街道办事处),统帅蒙军驻北温泉,二人情报相通,往来频繁。

一天,铁穆耳从北温泉返回王来镇,途经璧山城东郊的凉水井处,人畜饥渴,恰好井边有一妙龄女子正在汲水。铁穆耳便下马饮所汲之水,只见姑娘身材窈窕,玉容动人,听她言谈又觉得妙语生香,才华不凡。把铁穆耳弄得神魂颠倒,情丝牵连。回王来镇后即派部属前往查访,欲纳为王妃,该部属派人把那女子抢走献给王子,不料,女子到了馆驿后自尽身亡。前后仅一天光景。铁穆耳于1295年当了元朝皇帝后,常思念死去的姑娘。相比之下,总觉得后宫三千无颜色。于是下诏追封她为贵妃。其住家汲水之处,赐名“一天门”(意即过门一天)。王来镇改名来凤驿(古时尊帝妻为凤,意即此地来过凤),并在“一天门”刻碑留记。从此,“一天门”、“来凤驿”的地名,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着。

其二:当地一直就流传着“有凤来栖”的传说,据说曾有人亲眼看见过凤凰,“来风驿”这个地名也因此而来。

来凤驿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最大的一个商驿,是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齐名的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驿”之一。

清嘉庆举人杨庚,四川江安人,后任湖北武昌知府。曾过来凤山写下了《三月五日来凤驿钓台饮酒即事》,原诗如下:“沿溪踏遍草木香,路转平台水一方。对岸桃花迎我笑,过桥柳絮比人忙。酒旗野径多新店,渔艇江天似故乡。醉与邻翁闲话久,奚童催别指斜阳。”从诗中看出杨庚当时心情相当高兴,在桃花盛开的早春三月,牵着马在驿站外歇息。不觉和山中老翁多喝了几杯,谈谈山里山外的事。书童却着急了,说快上马吧!天已近黄昏了,晚了恐怕又得住一宿了。

道光年间,时任重庆知府的王梦庚,到璧山县视察工作,路过来凤驿留下一首《咏璧山县来凤驿诗》:“古驿苍茫落照西,临邛凤羽漫称奇。千年绝壁寻丹穴,百尺高梧忆旧栖。鸿映江波高岸阔,鸦牵浦树断烟低。喜看新酿村酤熟,遥矗青帘处处齐。”当时来凤驿周围风光是多么的秀丽。

Tags:钓鱼城,钓鱼城名字的由来,重庆《钓鱼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