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好写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很快爆发出惊人的力量。1125年,女真大军俘虏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辽国作为北方王朝的时代正式结束。

消灭辽国后,金国再接再厉,大举南下。1127年,汴梁城破,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一干后妃大臣共计3000多人被俘虏北上,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后,幸存的北宋旧臣在应天府拥立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继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南宋建立后,金国大军继续南下,想要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大军一度渡过长江,占据建康,吓得高宗赵构一路南逃,甚至在海面上漂流了几个月之久,可谓非常之狼狈。但是在渡过长江大肆劫掠一番后,很快就撤回北方,后续几次南下也是如此,始终无法彻底征服南宋,或者消灭南宋完成全国的统一。

金国的骑兵力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存在,曾经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辽国和号称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北宋在金国的铁蹄下很快灰飞烟灭。

然而,强大的金国为何始终不能消灭南宋统一天下?“静Yes”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金国未盛先衰

金国的迅速崛起和迅速的腐化堕落的速度在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中是首屈一指的。

金国从1115年建国开始扩张,一直到1141年南宋和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基本停止对南宋的打击,金国的扩张势头保持了不到三十年。《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宋对金国称臣,金国取得南宋宗主国的地位,南宋以每年25万岁银,25万匹绢的代价,获得了暂时的和平。

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也就是北京。这标志着金国正式放弃传统的女真生活方式,开始向先进的汉文明转变,也标志着金国腐化堕落的开始。

由于金国相对于辽国而言位置更加靠南,因此在地缘上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先进的汉文化。接触的汉文化越多,对自己传统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就越是鄙视,随即激发了更强烈的向汉文明学习的愿望。

这种循环是致命的,特别是对渔猎起家的女真来说。建国之初,领导人魅力爆棚,纪律严明,大家都愿意跟着领导打天下。而且那会儿大家都是穷光蛋,碰到个别心眼儿好的领导,打下的战利品还能平分。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条件下的女真部队战斗力是惊人的。而此时的辽国早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而北宋也早已腐化不堪。在面对新生的金军,其结局只能是被彻底扫荡。

但是汉化后不一样了,努力打仗成了傻实在,军人成了炮灰卖苦力的,大家都以能吟诗作对为时尚。这样的条件下,谁还愿意去前线卖命?而猛安谋克制随着金国南下中原后,女真人成了高高在上的主子,久而久之,这些人和八旗子弟一样,除了吃喝玩乐屁都不会。每逢打仗,无不是哭哭啼啼,没有一点游牧民族的剽悍。

既然女真人废物了,所以金国就将汉人作为自己的奴隶去奴役,残暴的统治让汉人不堪其辱,纷纷逃到南方的南宋,他们为南宋抵抗金国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被称为归正人。

这样看来,金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彻底的王朝粉碎者,因为辽国皇帝被俘后,耶律大石西征到中亚建立了西辽。北宋徽钦二帝被俘虏后,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

这样的条件下,想要彻底消灭南宋,简直是痴人说梦。

2、南宋因祸得福

北宋为什么会被轻易灭亡?因为汴梁城地处平原,四周无险可守,一旦游牧民族骑兵自北方来,越过黄河,眼前就是一马平川。在广袤的华北平原,最坚固的防线是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保护,中原王朝极其被动。

金国在面对蒙古崛起时,及时对蒙古进行了沉重打击,但是在1211年野狐岭战役中金军惨败,45万大军全军覆没。此战后金国彻底失去了对长城沿线的控制,被迫放弃中都向南迁移。这也意味着金国彻底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天险。为了自保,金国不得不依托潼关、黄河一线进行节节抵抗,对于燕云十六州而言这是退而求其次。

退而求其次就意味着坚固性不如燕云十六州。果然,在失去了黄河以北后,金国在蒙古的打击下很快走向灭亡。

北宋早期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而没有燕云十六州的保护,北宋如同一只没有坚壳的乌龟,社稷很快陷于女真铁蹄之手。而南宋则连潼关黄河防线也失去了,这看似让情况更加被动,但是却让南宋因祸得福。

《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对峙。淮河的南边不远,就是长江天堑,这里水网密布,便于行船,不便于游牧民族骑兵发挥作用。而中部的京湖和西部的四川防线则是以秦岭为对峙线,山川之险历来是最坚固的防线。

虽然失去了华北北方大部分的土地,但是却让南宋的重兵驻扎于各险要关隘,重新构成坚固的防御线。此时的南宋就相当于一个割掉肿瘤的病人,虽然少块肉,却让自己得以痊愈。此时的北方,经历了北宋灭亡以来的战火屠戮,早已经是山河凋零。这一切导致了经济重心不可逆转的南移,北方的经济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事实上,在南宋和金国对峙后,南宋依托国境线组成了三个坚固的防线体系。在这样的防御体系下,南宋前后抵抗了蒙古半个多世纪时间,改变了世界的进程。

想消灭金国一统天下?金国还差得远,一定还有杂念!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

谢邀。

3

简单来说,是因为金国实力不足。

攻灭南宋、西夏,统一中原,这个想法金国不是没有,也付出了行动,但却失败了,原因就在于金国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实力。

南宋虽废,但却始终没有被金国一举消灭,在金国灭亡后还抵抗了蒙古几十年,从这点来看,南宋似乎又不是那么孱弱。金国没能统一天下,既有金国不是太强大的原因,也有它的对手不是那么弱小的原因。

金国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女真族不同于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以渔猎为生,生于苦寒之地,民风剽悍。

在唐末五代时期,女真臣属于渤海国,渤海国被辽国攻灭后,南部的女真族被辽国收编,称为熟女真,北部没有收编的则是生女真。

在辽国末期,完颜部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崛起,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4年誓师伐辽,次年建国。

虽然金国曾跟北宋、西夏订立条约,联合灭辽,但北宋的表现实在差劲,灭辽几乎就是金国的独角剧,而北宋与辽军的两战皆败,也让金国看到了北宋的虚弱,在灭辽后即兴起灭宋的念头。

金太宗借由燕云十六州的平州之变为由宣布毁约,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兵分山西、河北两路,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

但北宋真的毫无招架之力吗?也不尽然,在宋将李纲等的抵抗下,金军并没有势如破竹,反而因为宋军死守开封而选择了议和。

至于金军再次南下成功灭北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北宋高层的乱搞,而不是单纯军队战力的问题。宋钦宗派郭京出城作法擒金兵,可给金兵入城提供了不少便利,毕竟直接从城门攻入开封,比从城墙攻入,省事多了。

在攻下汴京后,北宋已亡,但金国却没能一举吞下整个北宋,为什么?当然不是因为不想,事实上金国统治者想得很,而是因为金国不够强,吞不下。

金国自完颜阿骨打起兵,短短十三年内,居然能灭掉东亚的两个传统大帝国,而且仅仅用了十年就吞掉整个辽国。这是很不可思议的,毕竟辽国不是四分五裂,而是统一政权,但在灭辽时,金国竟然能够以两万女真军队大败辽国二十万大军。

这从侧面说明了,金国能够速胜,其实力强是一个方面,辽国腐败堕落的因素可能更多。辽国腐朽,北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宋徽宗年间,北宋那可是发生了不少农民起义。

在宋辽两国都已经衰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女真人迅速崛起,趁此机会灭掉了这两个大国。不过,这已经是金国的极限了,骤然兴起的金国还没有时间去消化所占领的土地,如果一味进逼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金国的崩溃。

金国统治者也意识到他们没空去迅速消化中原,再加上异族入侵,中原人民反抗较为激烈,所以在灭北宋之后,金国没有直接占领汴京极其附近土地,而是扶持了一个伪楚政权,可张邦昌不肯合作,于是又扶持了一个伪齐政权。

刚刚离开白山黑水的女真人显然不怎么清楚管理制度先进的中原,需要借助宋朝旧臣的力量。

金国毕竟剽悍,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放弃一个看起来很好啃的骨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所以当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以后,金军继续南下,试图摧毁南宋。

这段时期,算是南宋最危急的时期,而南宋军队的表现其实不错,韩世忠、张俊、吴玠、刘光世、岳飞等人都击败过金军,奈何皇帝不争气,喜欢跑路。

赵构经常跑路也跟金军的特点有关系,金军善于奔袭,而赵构不想固守。1129年金兵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到了杭州。然后金兵渡江南侵,赵构一路向南,先到越州(今绍兴),随后明州(今宁波),又到定海(今舟山),漂泊海上,最后逃到温州,人送外号“海上天子"。

从距离上看,金军打得很远,已经到浙江、江西了,但长江以北还有大片土地还是属于南宋,或许,这次奔袭只是完颜宗弼(金兀术)的一场赌博,如果能抓住赵构最好,抓不住也没什么损失,就当给赵构一个教训。从结果来看,金军这次的教训效果很好,赵构终身难忘,选择俯首称臣。

金军能够将赵构逼到海上,已经是极限了,再撑下去,也只是被南宋军队围殴退场的结果,所以金军选择北撤,这是金国实力没有碾压南宋的一个体现。

金国实力不够强还有一大原因,那就是内部不稳,金国初期实行的是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而不是君主专制制度,再加上完颜阿骨打的子侄辈都在灭辽灭宋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彼此各不相服,对权力都有一定的诉求。

完颜阿骨打死后,各方利益交织,最终推出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即位,即上面提到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本人并没有直接的大的战功,他上位就是因为要平衡各方势力。

完颜吴乞买死后,金太祖的孙子金熙宗完颜亶继位。完颜亶几乎跟权力无缘,他在位时期,先是完颜宗弼等人专权,完颜宗弼死后完颜亶自己的皇后专权,好不容易完颜亶杀了自己的皇后,他本人却又被堂弟完颜亮杀掉。

完颜亮继位后,大肆屠杀宗室和大臣,搞得金国内部人心惶惶,完颜亮在这种情况下试图转移内部矛盾,就大举南侵。然而由于久战不利,完颜亮迁怒将士,导致军队哗变,完颜亮被杀,而在这之前,留守后方的完颜雍发动政变,继位为帝,是为金世宗。

直到金世宗时期,金国才真正稳定下来,走上正轨,而此时离完颜阿骨打建国,已经是三代人了。在内部动乱的情况下,金国自然不会有一个连续而周密的灭宋计划,也无法团结全部力量去攻击南宋。

等到完颜雍继位,南宋已经在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代君主的经营下,逐渐稳定,虽然金军击退了宋孝宗发动的北伐,但金军想要消灭南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金世宗和随后的金章宗时期,金朝的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金军的战斗力却持续下降,而且金国内部女真人与汉人纷争难解,到金章宗后期,河北、山东一带民变不断,金国的实力已经不比南宋强多少。

总的来说,金国没能灭掉南宋,原因大概有有北宋根基坚固、金国实力不足、金国内部不稳。

4

在之前文章,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南下,攻破汴京,北宋灭亡。然而,女真士兵却仅在汴京驻扎了四个月左右就全线撤退,他们为什么没有继续南下,统一中原地区呢?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金军自顾不暇

金国的崛起非常迅速,在完颜阿骨打宣布反辽11年后就将曾经称霸北方的辽国消灭,在此两年之后又将繁荣富庶的北宋消灭。这种急速扩张也给金国带来了很多麻烦——首先就是辽国并未被完全消灭,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强盛的西辽,并一直准备反攻。金国刚刚吞并的辽国故地也不断出现起义。并且,位于金国西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也正在崛起。金国虽然在名义上灭亡了北宋,但它自己正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之中。

第二、北宋未亡

虽然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部分北宋宗室和官员都被俘北上,北宋故地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但是,在金军占领的北方以及未经战火的南方,都有大量的勤王部队集结起来。南宋早期倚赖的“中兴四将”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随后,康王赵构在南方重建政权,北宋遗民也迅速建立防线,将缺少水军的金国抵挡在长江天险以外。

第三、不撤不行

可以说,金国是有心要长期占据汴京的,他们攻入汴京之后除了纵兵大掠之外,还积极修复了汴京城墙,为长期驻守做准备。但是,没想到赵构在河北部署了军队,准备截断金军的退路,在这种情况下,金国才不得不放弃这个“富贵温柔乡”,迅速撤离。

虽然走了,但是金国扶植了伪齐及伪楚两个政权——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留不下,但是还不想完全放弃南方。

5

说到底,还是能力不足!

金朝的崛起是很迅猛的,在灭了辽国之后,仅仅两年时间,又吞并了北宋。可以说,此时的金国,当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最终金朝却撤出了宋朝土地,选择了言和的方式,这是为何呢?

一.外部因素

1.金朝后来入侵南宋,虽然声势浩大,但毕竟孤军深入,战线拉的过长,补给跟不上,无奈选择退兵。

2.除了宋朝之外,金朝周边仍旧有着许多强敌。首先是蒙古的成吉思汗,已经闹出不少动静,这牵引着金朝人的神经,再者是被金灭后重新建立的西辽,也是较为强大,虎视眈眈。当然还有西夏,吐蕃等国。

二.内部因素

1.权利斗争

金朝内部皇子的权争十分激烈,各大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争斗。

2.眼光

毕竟是游牧民族,眼光有限,在取得这样重大的战果之后,金人迅速开始享乐,这也是腐败的开始。

3.实力

金朝当时连年征战,国力大为损耗,即使想征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金朝的崛起,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灭亡于自己的享乐和腐败,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居安思危才行。

我是和你一样爱好历史的"历史惊文",喜欢就关注我呦~

6

金国和清朝其实在陆军实力上,区别不大,都是非常重视重甲,以重骑兵,重步兵和强弓手为战斗力核心。

但是,区别也有,两个很重要的区别。清军有红衣大炮,金朝则没有。有了红衣大炮,就是李自成亲率全部精锐防守的潼关,都已经不堪一击。而扬州,嘉兴,以及关外众多堡垒,都是红衣大炮轰开。

辽东巡抚黎玉田痛陈:酋以大炮百位排设而击,即铁壁铜墙亦恐难保……这也就让,大部分城市因为恐惧,清军大炮轰开城墙,进行屠杀。而早早的举手投降。比如,在1645年,清军就是靠恐吓,几乎拿下了整个江西省。

阻挡金军的长江,在此时,也已经不再能够阻挡敌人。清军大炮隔江轰击,就已经把方国安为首的10万明军吓跑。清军顺利渡过长江,而在金朝时期,南宋正是靠长江天险,长时间的阻挡住了金军南下。

最后一个不同,是清军拥有最高质量的汉军部队,而金国汉军部队整体质量比较差。明朝关宁军,宣大山西边军。还有江南四镇精锐全部投降清朝。南明就只剩下了二三流部队和反正的农民军。

在实力上,也无法阻挡住清军的四处攻击。金军没有红衣大炮,又没有足够质量的水师,汉军部队实力差,金朝签军实际都是强拉壮丁,没有斗志。就是有100万大军,也只是空耗粮饷,得不得相应的战斗力。

7

诚邀,如题。自完颜阿骨打领导族人走出白山黑水后,女真人的崛起就已成定局!女真先后击败辽国,灭亡北宋,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金帝国。金朝强盛时期北达外兴安岭,南抵淮河,东到大海,西达蒙古,带甲精兵百万。那么为何金人始终没有统一天下呢?小编以为原因有二




其一,金人本身的能力不好

金人虽弓马骑射精湛,但是统治艺术不行。前期作为奴隶制国家难以统治南方和中原的汉人,只能扶持“伪齐”以统治中原北宋旧地,后期汉化彻底,又被中原的浮华磨掉了锋头,是以最后也没有统一!

其二,南宋这根硬骨头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建立的残缺政权。但就是这个残缺政权,将金人死死地拖在了淮河防线。自1125年后,金人和南宋在淮河展开了拉锯战,一直到南宋金朝灭亡之时,金人始终不能饮马长江。这也是金人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8

  谢邀!金国所以能平辽灭宋,靠的是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古代骑兵不同于现代战争中的装甲机械化部队,通过后勤保障车队运送军需及油料物资,即可实现战时补给,而且人数规模愈大保障能力愈强,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亦会得到增强;古代骑兵则不然,不仅骑马的兵士需要得到一日三餐饮食供应,在沿途没有草场的情况下,还要给马匹准备草料,这对古代运输能力低下的辎重队来说,不啻为严峻挑战。骑兵人数的增多,必然导致后勤保障不堪重负,部队终将丧失持续作战能力。

图示:金国“铁浮屠”重装骑兵

  公元1219~1260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次西征,其骑兵部队在人数最多时,也不超过20万。所以说,“兵贵精,不在多”,是古代骑兵部队战斗力建设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法则,金国在最强盛时,保持着规模过于庞大的100万军队,这恰恰是其无法统一天下的体制性障碍。

图示:蒙古骑兵

  慕什塔戈认为,两点原因最终导致金国无法统一天下:

  一是战斗力不够强。古代冷兵器作战,快速机动的骑兵是取胜的关键,而骑兵的战斗力水平,取决于马匹的数质量情况。金国虽凭借骑兵吞辽灭宋,却并不擅长养马,女真人的祖先是散居在黑龙江流域的渔猎部落,不同于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金国在鼎盛时期所拥有的50万匹战马,全部是继承了辽国的“家底”,随着优质马匹数量的锐减,金军的战斗力迅速衰落,到后来为了抵御蒙古军队的进犯,不得不从西夏进口马匹。

  二是强盛期不够久。从1127年的“靖康之变”,到1153年海陵王迁都北京,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军队历经短短26年,就完成了由盛转衰的褪变。负责领兵作战的猛安谋克首领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之后,便如同掉进了温柔富贵乡,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说,还逐渐接受中原文化的“洗脑”,导致战斗力迅速下滑。到1161年金世宗即位时,王公贵族不愿领兵出战的情况已经极为常见,金国号称的100万军队,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由汉人和契丹人充数的,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图示:金国鼎盛时期疆域图

9

金国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然而他们却始终是小兵临大国,小富即安,缺少治理大国所必须的行政组织和制度建设。因此,虽然他们也发起过“搜山检海”的行动,但最终还是北返上京会宁府。这与项羽的“锦衣夜行”的典故如出一辙。为控制在南方,他们扶持了一个伪齐政权。可见,金国虽然挟雷霆之威,十年吞辽,二年灭宋,战术强大,却缺少战略大家,以至于金国虽居中原,号为霸主,却难以坐实正统之名。

金国都城上京位于黑龙江阿城县,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如此偏北,这也可以说明金国初起时并没有并吞八荒的野心。1149年,金国内部爆发政变,时年27岁的完颜亮废杀金熙宗完颜亶,自立为帝。因为上位的不光彩,完颜亮对同宗大肆诛杀,金国统治阶层内部离心离德,已经难以再现金国崛起初年那种气吞万里的气势了。

公元1153年,金国已经完成了封建化,代表事件是崇慕汉文化的海陵王迁都到了中都,此时金国始有吞南宋意。然而,此时南宋已经站稳阵脚,依托秦岭-淮河组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金国此时虽有百万大军,却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已陷入传统农耕民族政权的范式,混一南北要依靠综合国力的比拼。在这一点上,南宋并不弱于金国。

1160年,海陵王完颜亮起意南征,兴兵60万,投鞭断流。这次南征的起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海陵王好色无度,效仿“铜雀春深锁二乔”,要将江南丽色充入后宫;也有海陵王得位不正,意欲建不世之功而正名;还有说是因为海陵看了一阙词,词中尽言东南繁华,让其心生觊觎。词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

完颜亮也是一位文学大家,在读完这阙词之后,兴起豪迈之心,提笔作诗,抒发自己要一统大好河山的抱负。诗曰: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题临安山水》.完颜亮

然而,好色无度的完颜亮在瓜洲渡江作战时,被授命于完颜雍的完颜元宜等女真保守份子射杀。完颜亮诛杀宗室,几次欲杀完颜雍,患于无辞。后来完颜雍的妻子乌代,要被召入宫中,眼看难免受辱,却宽慰完颜雍“为女真未来计”忍辱求存,自己却在路上投缳自尽。完颜雍终于在完颜亮被杀之后成为皇帝,是为金世宗。金国在完颜雍的治理下,逐步进入鼎盛。此时,对峙之势已成,金国无力南征,南宋亦无力北伐。

金国什么时候最有机会彻底灭宋呢?

在公元1127年至1130年间,北宋被金国的“斩首”战术打的晕头转向,政府组织能力陷入瘫痪,各地一片慌乱。金兀术曾带领5000轻骑,在淮河流域如入无人之境,缺少组织的大量的宋朝军民纷纷请降。宋高宗时在扬州,夜半于寝宫,忽报金人将至,天子仪仗尽皆弃之不顾,仓皇而逃。金国“搜山检海”,穷追不止,宋高宗不得不远避海上。后来,金军北返,在黄天荡被韩世忠以8000人阻截,史称“黄天荡大捷”。金国自此视南征为“畏途”,征伐稍歇,给了南宋难得的喘息之机。金国主力返回北地后,在山东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齐国,“以宋人治宋人”。在之后与伪齐和金国的战斗中,南宋四大名将横空出世,以至于金国人哀叹“以前我国所向披靡,自从立了齐国之后,反而经常吃败仗”,终于在1137年废了齐国,再次开始对南用兵。

那么,在1130年-1137年间,金国主力干嘛去了?

答案是金国主力北返,找起了蒙古人的麻烦。原来,辽国被灭国后,金国并没有在漠北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契丹人与蒙古人同宗,契丹人统治漠北,实行胡汉分治,此举为笼络漠北人心。辽国在名义上与宋朝约为兄弟之国,契丹内部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辽圣宗所发动的大规模南征,以澶渊之盟而告终,宋辽罢兵和谈。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下,辽国可以抽出力量稳固西北地区。

漠北可以成为辽国稳固的根据地,甚至在辽国灭亡后,漠北部落还为耶律大石提供了一万多匹战马和大量的军事物资,帮助耶律大石东山再起。金国出身东北渔猎民族,与漠北游牧民族素无瓜葛,也无联系,金国在蒙古地区的扩张受到了各个部落的抵制。由于金国始终将重心放在南方,宋金屡次爆发大战,金国后方空虚。可是金国的都城就在东北,就在游牧民族眼皮子底下。因此,金国始终视漠北游牧民族为心腹大患。在南征时,金国不惜花费大量代价笼络蒙古各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金国在南方战事稍歇时,立刻就率领大兵进攻漠北草原,在北方一打就是十多年。

当时蒙古的首领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名字叫做合不勒。他带领蒙古各部多次击败金军的入侵,并攻取金国的二十七团寨。金国的重甲骑兵(铁浮屠),以及金兵的战术——磨盘战术,在中原地区所向披靡,可是遇到蒙古的轻骑兵,却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浑身有力使不出来。金国最终也没有把卧榻之侧收拾清靖了,在1148年金熙宗册封合不勒汗为蒙兀国王。不过随后战争又再次兴起,金国不得不在北方长期保留有大量的军事存在以防备蒙古。

在南方战场,伪齐政权唱主角的七年间,南宋政权锻炼了队伍,稳住了阵脚,并且从敌国缴获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新一代的军人成长起来了。当金人发现北方无法取得完功后,再度兵锋南指,看到的是已经组织起来了南宋劲旅。金人因此哀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此时,南宋依托长江作为物资通道,将四川、两湖、江东三个大战略区整合在一起,以淮河为前线,牵一发而动全身,金人已难以再次实施“斩首”战术了,不得不与南宋在宽广的正面战场,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作战。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消耗战,南宋并非没有本钱与金国对抗。

金国一直都很能打,即使到了亡国的前夕,金国士兵的战斗力也是很强大的。蒙古人能够灭亡金国,是各种因素错综夹杂的结果,并非蒙古人善战而金人无能。实际上,蒙古人在灭金的过程中损失甚大。金国士兵能打,可是女真人作战有一个特点,即是他们不像蒙古人一样驱赶被征服的民众去做“炮灰”,而是本族精锐士兵组成“拐子马”等阵型,以磨盘战术反复冲击敌军。这样的“精英战术”,使得女真士兵的消耗远远大于补充速度。女真人经不起几次大的失败,一旦遇到几次大败,以女真人本族少量的人口,战争就难以打下去了。后来的金国有百万军队,实际上多数都是乌合之众,精英部队在日复一日的战斗中,已经损耗殆尽了。所以,金兀术在1139年时曾说“南朝士兵勇猛程度已超我国”。南宋之所以能够抗的住金国的攻势,是否也与女真人相对讲原则的作战方式有关呢?如若是蒙古人,必然是驱赶着大量的被征服人口,或做“炮灰”,或填沟壑,南宋在刚刚立国的环境下,想来也难以支撑的下去。

所以,金国最终没有灭掉南宋的原因有很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金国不缺战术大师,却缺少战略大家,南北两线作战,最终顾此失彼;

2、金国宗室内部爆发内讧,频繁政变,大损国力;

3、金国初年战事频繁,精锐部队减少;后期汉化程度加深,更难以组织起北宋初年的特种部队;

4、南宋始终有一个领导中心,没有形成明末江南地区的各自为政的局面;

5、南宋依托江淮防线,形成了大纵深的防御体系,难以遽破,对峙之势已成;

6、南宋经济发达,能够打得起持久战和消耗战。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自诩文治武功。他命人在1768年编成《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里,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开始标注金朝年号,宋在上、金在下。到1773年乾隆《题〈大金德运图说〉》:夫宋虽南迁,正统自宜归之宋。至元而宋始亡,辽金固未可当正统也。

1781年纂修四库提要,四库馆臣驳斥元儒杨维桢关于元承宋统而非辽金的说法,乾隆发上谕。谕曰:

夫正统者,继前统受新命也。东晋以后,宋、齐、梁、陈虽江左偏安,而所承者晋之正统,其时若拓跋魏氏地大势强,北齐、北周继之,亦较南朝为甚,而中华正统不得不属之宋、齐、梁、陈者,其所承之统正也。至隋则平陈以后,混一区宇,始得为大一统。即唐之末季,藩镇扰乱,自朱温以讫郭威等,或起自冦窃,或身为叛臣。五十余年之间,更易数姓,甚且称臣、称侄于契丹。然中国统绪相承,宋以前亦不得不以正统属之梁、唐、晋、汉、周也。至于宋南渡后偏处临安,其时辽、金、元相继起于北边,奄有河北,宋虽称侄于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统,辽、金不得攘而有之也。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

乾隆论述的“正统”有两个涵义:一是以武力统一天下,如隋、元做到了“大一统”,也就是新的正统所在;二是承继先代,如宋齐梁陈、梁唐晋汉周虽然没有统一,但承继了晋朝、唐朝的正统,也就是正统所在了。

金既没有继承正统王朝,又没有完成大一统,就不足以称为正统。“夫辽、金虽称帝,究属偏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