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权向曹魏称臣,是二面三刀之人吗?本来孙刘两家是联盟的盟友关系,相比之下,曹魏的军事势力还是强于蜀汉和东吴的,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孙刘需要联盟共抗曹操。

那东吴为什么倒戈投向曹魏呢?主要是要智取荆州,因为荆州地理位置重要,兵家必争之地,蜀汉借去迟迟不还,就要寻找机会夺回荆州。就在孙权欲攻打合肥之际,曹操率大军救援。在荆州的关羽看到曹魏的樊城守备空虚,才有关羽水淹曹魏大军,曹操损失惨重。孙权看到夺回荆州机会来了,才与曹操暗中勾结,吕蒙渡江用计收降荆州的糜芳与傅士仁,才使关羽兵败无退路,走麦城丢了性命。

孙权收回荆州,大获全胜。失去荆州,又失去关羽,刘备举大军报仇雪恨,向东吴发动夷陵之战。孙权一看大事不好,曹操如乘虚而入,那就不好办了,不让曹魏出兵最好的方法就是俯首称臣与曹魏,才能抗衡刘备。于是孙权称臣曹魏。取得了夷陵之战的伟大胜利,使蜀汉损失惨重。

所以说,孙权称臣曹魏,是在夺荆州的战略战术,是抵御刘备复仇,曹魏入侵的最好方法,并不是二面三刀的小人,是从自保的大局而无奈之举。

最佳贡献者
2

是不是小人这个事儿从蜀国的观点上来看肯定是的,一个人跟你表示结盟之后,又向你讨厌的那个人表达暧昧,眉来眼去,想想就让人生气。但是,强调一下,如果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孙权的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是十分高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魏最强,蜀最弱,吴居其中,吴国的位置就比较尴尬,联合魏国打击蜀国?对不起,魏国不用联合你也可以打击蜀国,直接向魏国称臣,那就表示把父兄辛苦经营的三代江山拱手让人,到时候孙权“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马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这是孙权绝不甘心的,那么联蜀抗魏?这看起来是保全自身的唯一选择,吴蜀两国联合起来方可勉强同曹魏抗衡,既然可以同曹魏抗衡,为何还要向北方称臣呢?第一,虽然大家心里明镜一样,向北方称臣就是向曹操称臣,但是当时汉室犹在,孙权上书名义上还是向汉室称臣,并没有直接屈服曹魏,这跟关羽的“降汉不降曹”的意思差不多;第二,无论时局如何变幻,吴国都没有什么要称霸天下的意思,纵观整个三国时代,吴国都是在努力经营自身,对外扩张极为有限,自保自立是孙权以及孙吴后人的主要目的,既不想得罪曹魏,又不想让盟友连累自己,那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置身事外,让魏蜀做龙虎斗,自己作壁上观,才是孙权最明智的选择,所以孙权这样选择,既有两边都不想掺合,也把自己隔绝在战火之外的意思。

3

东吴和蜀汉之间是盟友,但这个关系上却扎着一根刺,就是荆州问题。

当孙策占领长江以南的扬州地区(所谓江东六郡)后,东吴势力实际上就进入了瓶颈期,孙策试图夺占徐州,但屡次败于广陵太守陈登之手,说明北上徐州是行不通的。



北边打不过,东边和南边是大海(交州这时候还是蛮荒之地,孙策没看上眼),怎么办?只能打西边了。

鲁肃为东吴确定了荆州攻略

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孙策死前就曾经打过荆州,孙权继位以后就更是频繁西进。刘表则以黄祖守江夏(武昌),刘磐守长沙,在长江南北抵挡东吴。虽然史料记载,荆州对抗东吴的战事上屡战屡败,但领土从未落入过孙家之手,而仅有军民被虏走的记载,此外还有射杀凌操、徐琨的小胜。自199年、203年、204年、206年、207年,与孙氏军队有过交战5次的纪录。

即使208年,东吴第六次西征终于杀掉江夏太守黄祖,但也是强弩之末,刘表又派自己儿子刘琦来镇守江夏,东吴依然寸土未得。

而就在这一年,刘表病故,曹操南下,刘琮投降,除了江夏郡在刘琦、刘备手里,其他六郡都归曹操了,于是孙刘第一次在共同强敌压力下结盟。



赤壁之战后,曹军退守襄阳、樊城,依然握有南阳郡;经过周瑜一年多与曹仁的争夺战,最终将南郡划归东吴所有,此时孙权占据了南郡、江夏郡、武陵郡大部,分别任命周瑜、程普、黄盖为太守;刘备则占有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并在与江陵隔江相望的武陵郡地盘筑公安城驻军。随后以公安地盘太小容不下驻军为由,向孙权借得整个南郡。

孙权为啥要借地利位置重要的南郡给刘备,他傻吗?当然不是,借出南郡,就等于把曹操集团的军事压力全都甩给了刘备。

将军(指孙权)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南郡与)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孙权本来打算甩锅后继续西进,吞并益州,却遭到刘备强烈反对,未能成功。但是孙权此后试图向淮南扩张,却在208和214年两败于合肥,这时刘备取得益州,孙权索要荆州不成,派吕蒙攻下长沙、零陵、桂阳,而曹操又夺取汉中,为避免两线作战,刘备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瓜分荆州,也就是说孙权已经有了荆州的大部分,而刘备只剩下南郡、武陵和零陵的一部分。

孙权欲用周瑜攻伐益州,却被刘备所阻,无疑令孙权极为不快

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原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



刘备内心觉得自己已经够意思了,孙权却觉得还不够。双方这个同盟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之前虽然孙夫人已经回到东吴,但刘备至少在名义上还承认孙夫人是他正室。这次刘备直接以吴氏为正室,对孙权来说就是把他妹妹给扫地出门了,自然又是一种羞辱。

正因为刘备觉得自己不欠孙权了,双方又撕破脸了,所以坐镇荆州的关羽对东吴相当不客气。先有拒婚,后有夺湘关之米,再加上关羽的成功和吕蒙的撺掇,孙权才终于做出彻底撕毁孙刘同盟,从背后捅刀子的决定。刘备觉得孙权两面三刀,孙权还觉得刘备老骗他呢,大哥莫说二哥,哥俩差不多!

吕蒙这段话成了孙权决心背盟的最后一根稻草

令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蒙则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况关羽君臣,诈术万端,不可以腹心待之。今羽所以未发难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政治本来就是如此,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直到刘备东征失败后,蜀汉自知已经没有夺回荆州的希望,孙权又因为曹丕三路南征撕破脸了,双方又有了共同的敌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才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盟约。

4

孙权非但不是两面三刀的小人,此人还具备雄才大略,尽孝讲义,且知人善任。

孙权俯首称臣于曹魏,实乃当时局势使然。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

孙权想收回荆州,关羽据守荆州,和平收回荆州是不可能的,那只有武力收回。孙权担心与关羽荆州集团开战时,曹魏会趁虚而入,才称臣于曹魏,乃权益之计。

5

三国之间的关系挺复杂的,孙权前期和蜀国联合对抗曹魏,后期则是对曹魏称臣纳贡,还送人质给曹魏,妥妥是两面三刀的人,孙权如此反复恰恰证明他是个务实的现实主义者!

三国实力中,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国最弱,身为老二的东吴是最难当的,曹魏也是最忌惮东吴,毕竟你是老二啊,有资格挑战老大,而曹魏对蜀国反而没有那么大的担忧!孙权很明白,曹魏最强大能选择了空间很大,我可以和东吴合作打蜀国,也可以联合蜀国打东吴!而孙权最怕的就是曹魏联合蜀国打东吴了,别看诸葛亮天天把火力对准魏国,总是北伐,但魏国放下身段说要联合蜀国打吴国,诸葛亮会马上停止攻打魏国,一起干掉吴国!蜀国会非常愿意那样做啊,因为魏蜀联合就是强上加强,东吴就危险了,蜀国一直对荆州念念不忘啊,做梦都想拿回荆州。真的联合了,东吴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孙权不能让魏蜀联合,那就必须对魏国释放善意啊,对魏国称臣纳贡,送人质都可以,就是消除魏国对东吴的觊觎,看在钱和友好的份上,魏国也不会采取攻势,东吴就安全了!就像现在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一样,在没有完全崛起之前,用贸易牵制美国,让美国不要把火力对准中国,美国赚了钱,我们就有时间了,这就是孙权的策略,为保存东吴争取时间,不要让魏国把注意力对准自己啊,所以两面三刀很正常,如果不那样做反而不正常了!

孙权的策略是起作用的,魏国把精力应付在诸葛亮的北伐中,只是实力的差距,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没有起到消耗魏国实力的效果,蜀国越来越弱,孙权明白再去联合蜀国好像已经没有意义了,自己真的去联合蜀国的话,魏国会马上把枪头对准东吴,孙权已经尽力了,保住东吴几十年的和平,做两面三刀的小人无所谓啦,反正权力不会少,他依然是东吴的皇帝,何必计较尊严呢,策略是对的,只是孙权没有好好把握时间发展自己的国力,到了晚年更是昏庸,内部权力内讧,东吴已经步步衰落了,最后吴蜀都被司马炎灭亡了,真是造化弄人啊,策略对了,还要个人去努力啊,不然什么完了!

6

谢邀。对于孙权,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孙权人品差;另一种是立于乱世,为了自保,难免“朝蜀暮魏”,是乱世生存法,不算小人

7

孙权,主要是来保存江东基业的,这从孙权接手江东就已经定好的基调。看看东吴那几个人,我就知道他没有图霸天下的资本。防守绰绰有余而进攻匮乏无力,这也符合江东性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