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葛亮北伐,是在蜀国内外交困的形势下的无奈之举。夷陵之战,蜀国七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让刘备赔光家底,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至此,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接管蜀国军政大权。而此时的蜀国元气大伤,百业疲敝,内忧外困,几乎要到了亡国的地步。

诸葛亮所面对的政治环境也非常恶劣,没有了刘关张的蜀国,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的实力锐减,人才凋敝,而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派势力渐渐抬头,蜀国内部矛盾和权力斗争十分尖锐。

东吴取得夷陵大战的胜利后,占领了荆州,让蜀国东边的门户大开。而北边的曹魏集团也趁火打劫,频频在汉中一带侵犯蜀国。而云贵边疆地区又时时发生叛乱,搞得蜀国焦头烂额。这内外交困的形势,就恰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形容的那样,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下,要使蜀国走出困境,最重要的就是振作精神,坚定信心,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所以,他一面与东吴修好,一面出师北伐。他对天下局势的洞察力还是相当准确,他认为东吴夺回荆州后,东吴的目的就达到了,东吴没有实力与曹魏和蜀汉两国同时为敌。因此他极力再次促成孙刘联盟,共拒曹魏。无疑,他的这一步棋是极其正确的,蜀国和东吴都避免了两面树敌、两线作战,为北伐提供了安全稳固的外部条件。

同时北伐,也能凝聚蜀国内部的共识,有效压制益州派的权力挑战,牢牢树立诸葛亮在蜀国的绝对权威。所以,诸葛亮全力主张北伐,以攻代守,用北伐这颗棋子来盘活蜀国这盘大棋局。

这种以攻代守的方式,放到现代也是各个国家常用的政治手腕,比如美国、俄罗斯、印度、朝鲜等国家,都是以攻代守、矛盾输出的高手。事实上,在诸葛亮当政的十多年里,东吴多次与魏国作战,主动策应诸葛亮北伐,较好地尽到同盟的义务。只要三国鼎立的局面继续维持,蜀国就不会有亡国的风险。所以诸葛亮全力北伐,也实际上也蜀国延长了寿命。

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会问:如果蜀国采用韬光养晦的国策,会不会繁荣发展下去?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刘备死后,如果没有孙刘联盟,曹魏有足够的实力吊打蜀国。要维持孙刘联盟,蜀国就必须对曹魏持续用兵。所以韬光养晦的策略只是异想天开、与虎谋皮,在周围强敌环伺的情况下,谁会让你有韬光养晦的机会呢?所以,在当时的蜀魏吴三国中,唯有蜀国没有资格韬光养晦。

大国有大国的优势,小国有小国的无奈。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你看委内瑞拉、古巴、朝鲜和美国耗了那么多年,最后谁耗赢了?没有最后的赢家,也没有实际的输家。小国与大国的对抗,靠的是利用周边矛盾来维持局势的均衡。克劳塞维茨有一句名言:“任何战略计划都是政治性的,对一重大战略问题不可能作纯军事的研究判断,也不可能用纯军事计划去求解。”用这句话去理解诸葛亮的北伐,就会有更清晰的理解。

而且历史的结果上来看,诸葛亮北伐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因为在长达十二年的北伐过程中,蜀国不曾丧失任何领土,并且保持着出师讨贼的攻势,不仅夺得陇西的土地,还平定了南蛮之乱。我们再简略地看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

第一次: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退回汉中。

第二次: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第三次: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只得二郡。

第四次:诸葛亮出兵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汉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无功而返。

第五次:与司马懿相持于五丈原,离长安已是两百余里,蜀汉军队也开始在渭水屯田生产以解决历次北伐的运粮问题,结果因诸葛亮病故而撤退。

从北伐最终的结果来看,虽未达到兴复中原的目的,但起到消耗曹魏实力和稳固孙刘联盟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延长蜀汉政权生命的作用。

蜀汉在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被司马昭所灭。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烈之臣的典范,他的忠诚、智慧、功绩,为后世树立了不朽丰碑,留下了千古佳话。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蜀汉不倾全力北伐,蜀汉将会迅速覆亡,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历史上任何偏安一隅的王朝都不会长久,这几乎都成为了共性,像南北朝时期偏安于江南的陈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作为同样偏安于四川的蜀汉,其面临的军事态势可想而知。如果诸葛亮不倾全力北伐,那等待它的将会是魏国的讨伐大军,虽然蜀汉可以一时顶住魏国的进攻,但诸葛亮一旦去世,蜀汉将会面临全面崩盘的局面,其自然会迅速败亡。

其次,蜀汉的国势不允许蜀汉停止北伐。荆州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其实已经沦为了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国家。

刘备死后,蜀汉面临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政治上,蜀汉朝廷内部出现了荆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相对立的局面,虽然诸葛亮有心化解这一矛盾,但还是没有根本解决,后续的李严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军事上,蜀汉面临魏国和吴国压境的态势,特别是夷陵一战,蜀汉更是损耗了大量的精锐兵力。

刘禅在位的前几年,诸葛亮主要负责平定南中之乱,而在同一时期,魏国和吴国却在努力恢复经济,一边是蜀汉持续进行战争,一边是魏国和吴国修养生息,两方对比,可见彼此反差。假如诸葛亮不持续进行北伐战争,一旦魏国回过神来,魏蜀两方的差距会更大,只有持续北伐,不断消耗魏国的国力,蜀汉才有长期割据的机会 ,这也是诸葛亮后期为什么持续进行北伐战争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点,蜀汉的人口和军力比起魏吴相差太大。夷陵之战后,蜀汉只控制川蜀一脚,其所辖人口,不足百万,军力最多也就十万,反观魏国,人口在蜀汉之上,军力更是超出蜀军数倍。若诸葛亮不持续进行北伐战争,等待蜀汉的将只有灭亡。只有不断让魏国感到蜀汉的军事压力,才能动摇魏国征讨蜀汉的想法,这也是诸葛亮从战略层面考虑的结果。

总之,蜀汉不北伐,等待它的将只有灭亡。任何偏安一隅的王朝都不能持久,只有不断进取,蜀汉才有可能保住仅余的江山,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功不可没。

3

我的答案是:会!

原因:蜀汉最大的矛盾并不是和曹魏的矛盾,而是蜀汉内部的阶层矛盾。只有不断的北伐转移国内矛盾,才能确保不祸起萧墙!

蜀汉内部势力

蜀汉势力的构成:

在刘备进入益州之前,益州主要有两股势力,分别是刘焉带入益州的东州派和益州本土势力。刘备入侵益州后,又加入了荆州派。在权利分配上,荆州派是绝对领导,东州派次之,最底层的是益州本土势力。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股势力:


蜀汉统治势力--荆州集团

主要代表:诸葛亮、马良、马谡、杨仪、蒋琬、费祎、魏延、向宠等

蜀汉的统治势力是荆州世族,他们在赤壁之战开始支持刘备,让刘备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在关羽丢荆州之前,荆州世族会给予刘备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确保荆州集团的绝对统治地位。这种支持可以对蜀汉内部其他两股势力进行很好的压制。但是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这种支持就断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蜀汉后期没有人才!


蜀汉中间势力--东州集团


主要代表:法正、李严、吴懿、许靖、黄权、刘巴、孟达、董允等

这股力量在刘备入川初期就选择了投靠刘备,他们中的很多人直接选择了投降。而刘备和荆州集团也一直想拉拢他们。就比如,法正是刘备的军事总参谋长;李严是刘备的托孤大臣;董允是诸葛亮极力推荐的人。


蜀汉底层势力--益州集团

主要代表:张翼、张嶷、马忠、谯周等

这股势力人非常多,但是出名的基本没有。这个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只是由于政治斗争的关系,导致他们不被统治阶层信任。由于长期的压迫,所以在曹魏大军压进时他们就是坚定的投降派。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强的益州势力其实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蜀汉的内部矛盾非常严重。

假如将中心放在建设上

通过对上面势力的分析,我们知道,益州集团处于最底端,但是他们数量众多。如果诸葛亮将中心放在内部建设上,必定依靠益州世族集团。长期下去益州集团必定开始掌握更多的实际权利,然后蜀汉内部开始分裂。到时候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只要派一支军队打过来,蜀汉将直接灭亡。这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诸葛亮的期望

我认为诸葛亮北伐的用意有三个:

一、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将内部矛盾引向外部,减少内部矛盾的关注度;

二、他希望在北伐上有所突破,在占领魏国一部分土地之后可以提升益州世族的地位,以此缓和和益州世族之间的矛盾;

三、给曹魏以压力,不然其有伐蜀的空间。

4

谢谢您的问题。


我认为诸葛亮如果不倾全国之力北伐,蜀汉政权不会这么快灭亡,会拖延个几年灭亡,但是还是会灭亡。具体,我们得从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开始说,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完成先帝刘备的遗愿

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如果说诸葛亮是千里马,刘备就是他的伯乐,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就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匡复汉室的遗愿。


图:刘备与诸葛亮剧照


蜀汉不选择反抗,注定被曹魏吞并,别无选择

蜀地“天下大乱,胜天堂、天下一统,死牢房”

诸葛亮听说曹魏皇帝曹睿想通过大力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从而一举歼灭蜀国。诸葛亮想自己总不能坐以待毙,如果任凭他们发展起来,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到时候只有死路一条,如果现在趁着他们还没发展起来,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选择北伐,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为守。因为蜀地这个地方,虽然说易守难攻,但是如果真的被包围了,自己国家就成了瓮中之鳖了,曹魏政权攻打蜀汉就如囊中取物,这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主动出击。


图:诸葛亮的出师表


蜀国内部分化、北伐将矛盾疏导,一致对外。

蜀国有荆州集团、东州集团、蜀地集团三股实力,其中以荆州集团是以诸葛亮为代表,刘备入蜀带领的文臣武将组成,在刘备、关羽、张飞、黄忠、马良、麋竺等离世以后,荆州集团逐渐势若,三个势力的矛盾日益激烈,这个时候,需要寻找一个矛盾排解的出口,这个时候选择北伐就将国内矛盾巧妙的转化为国际矛盾,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很有可能凯旋而归,匡扶汉室。


图:诸葛亮


综述

大家都听过一老话,是这么说的:“你努力了,也许不会成功,但是如果你放弃了努力,那么你注定会失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不倾全国之力北伐,蜀汉政权不会这么快灭亡,但是注定会被曹魏政权颠覆,但是如果诸葛亮倾全国之力北伐,也许还有机会问鼎中原,匡扶汉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

诸葛亮的北伐是一种以攻代守的策略,即使诸葛亮不全力北伐,蜀汉政权依旧会灭亡,而且可能会更快,具体分析如下:

一、内部矛盾的转移

刘备死后,蜀汉的政权掌握其实在两个人手里,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而且李严手里的兵权很大,刘备手下有个叫陈到的武将,很少被提到,但跟随刘备很早,能征善战,刘备托孤之后就跟着李严镇守永安。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是只有成都的兵权,并没有多少人马,而且蜀汉内部派系斗争也比较紧张,要治理好当时的蜀汉,权力集中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办法,于是诸葛亮通过南征南中,继而《出师表》,提出北伐,完全掌握蜀汉兵权,通过北伐的行动来转移内部的矛盾。



二、政权不正统

自古以来中原地带才是皇权的核心,蜀汉偏安一隅,即使蜀汉的百姓也不认为蜀汉是正统的皇权,这样的情况下,不进行北伐,确定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难以获得民心。

此外东汉末年十三个州,曹魏就占了九个,蜀汉的益州虽然大,又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但是和曹魏相比显得还是太少,长期下去,这样的势力势必会被曹魏吞并。



三、明知不可为而为

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就说过天下有变,一路出荆州,一路出益州,以图中原,但是随着关羽失荆州,隆中对基本可以说是夭折了一半了,此时天下也无变动。

这种情况下的蜀汉如果没有动作,就和当初刘表的荆州,刘璋手里的益州一个解决了,曹魏内部矛盾一旦解决完毕,必定虎视眈眈,乱世你不争就是等着任人宰割。

诸葛亮北伐的同时很多人其实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东吴的孙权一生也有十一次的北伐,孙权的目的和蜀汉其实基本相同,毕竟两家互相承认地位,还一起把曹魏地盘理论上给分了,虽然是两家意淫的想法,但是两家其实都看出来了这件不可为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总结:诸葛亮的北伐是为了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引起政权不稳定,还要树立正统皇权的地位,并且诸葛亮也用了屯田的方法,保证北伐以攻代守的目的能够达到,尽可能的减少对蜀汉的危害,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其实做的也不错,可惜姜维没有领悟当年诸葛亮的苦心,继续北伐,那个时候才是倾尽了全国之力,让蜀汉人民面如菜色,更快的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

6

蜀汉亡国与诸葛亮北伐没有多大关系,与后来姜维的北伐关系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同样是北伐,诸葛亮北伐没有导致蜀汉变弱,而姜维北伐却导致蜀汉虚弱呢?我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第一,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篡汉不久,天下人心未定

曹丕篡汉是在公元220年,诸葛亮北伐是在公元227年,距离曹氏篡汉只有七年的时间。两汉存在时间共计四百余年,人心思汉,当时曹氏篡汉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是“国贼”,因此,曹魏江山并不稳固。特别是关西,由于被曹魏征服最晚,加上军阀林立,反曹魏的力量甚为强大,这对诸葛亮北伐是非常有利的。

在曹丕篡汉后,刘备自立为帝,建立蜀汉政权,高举“汉”政府的旗帜,这在当时是很有号召力的。因此,从政治上说,诸葛亮是以正统的“汉”政权自居,讨伐篡位夺权的曹氏,站在政治至高点上,无疑是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与支持。我们看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说法:“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因此,北伐是有情怀的,有强烈使命感的。.

第二,诸葛亮北伐,并未使得蜀国衰落

诸葛亮发动五次北伐之战,实际上并未使得蜀国衰落。

为什么呢?

其一,以攻代守,避免自己的土地遭受损失。在历史上,一般是强大的政权对弱小的政权发动进攻,而诸葛亮则反其道而行,以弱小的政权进攻强大的政权。看上去这很不合常理,但细细想,主动进攻总比被动挨打要好。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主动进攻呢?应该说,蜀国在地形上是有一些优势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蜀国位于四川盆地,中间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四周则高山环绕,“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这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在东汉初期刘秀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盘踞在蜀地的公孙述就是凭恃此险要地利,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军阀。诸葛亮的想法,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国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北伐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退回固守蜀地,这与不进取没多大差别。

其二,诸葛亮虽频频发动战争,大后方经济稳定,民心稳定。诸葛亮是非常伟大的政治家,在刘备死后,他成为蜀国实际掌权人,实施一系列稳定社会、经济的措施,内政上以法治国,史书称:“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外交上联合东吴,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曹魏;在经济上则充分利用天府之国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粮食,使得百姓能丰衣足食。因此,即便发动五次北伐,并没有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不满。

第三,同样是北伐,为什么姜维北伐引发蜀国有衰弱呢?

同样是北伐,为什么诸葛亮北伐并没有引起蜀人不满,而姜维的北伐则遭到反对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姜维北伐时,曹魏在北方的统治已经稳若泰山。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姜维成为蜀国军界一哥,从此拉开年年北伐的序幕。此时距离曹丕篡汉已经过去33年,整个政治背景已经与诸葛亮时代完全不同了。如果说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帝国仍然极不稳定,但经历三十年的经营,魏国已经稳若泰山了,这时姜维要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帜,无疑没什么号召力了。

其二,蜀国新生的一代,对原先的“大汉政权”已经没有感觉了。曹氏刚刚篡汉时,无疑引起天下人的不满,但是时间过去33年,随着老一代的逝去,新生一代人对两汉帝国已经陌生了,毫无感情可言。这时谁还去讲什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呢?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好才是硬道理。姜维作为陇西人氏,他还有北伐的雄心,但别人真的没有了。

其三,姜维的北伐过于频繁,穷兵赎武。姜维北伐的频繁程度,比起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公元253年到258年,年年北伐,有时甚至一年发动两次北伐。这种战争频率,是弱小的蜀国所无法承受的。所以朝中许多文武大臣都反对姜维的北伐,比如征西大将军张翼、中散大夫谯周等。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分析敌分态势,认为“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就是说蜀、魏都开国几十年,开国皇帝都死了,传给后人。“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什么意思呢?魏刚取缔汉室,大家骂曹氏为逆贼,几十年过去了,谁还记得大汉帝国,谁还记得汉献帝?诸葛亮“光复汉室”的口号,在姜维这个年代已经失去号召力了。

其四,姜维在内政上没什么成绩。姜维在北伐一事上效法诸葛亮,但是在内政治理上,他是远远不及诸葛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姜维都无法制得住佞臣黄皓。姜维作为军政一把手,由于专注于北伐,内政完全顾不上,使得黄皓在朝中得以呼风唤雨。黄皓甚至想除掉姜维,打算以阎宇取代姜维。此时黄皓的权势已是枝附叶连了,上有天子保护,下有右大将军阎宇称兄道弟,还有一大帮所谓的士大夫巴结附和。姜维慑于黄皓之势力,竟然不敢呆在京城,索性长期驻兵于外,因而朝廷被一帮小人搞得乌烟嶂气。这也为后来蜀国迅速灭亡埋下的伏笔。

7

诸葛亮为什么全力北伐,是因为曹魏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人口实力远远超过蜀汉。如果蜀汉偏安自守,蜀汉确实可以发展!但是曹魏在各种资源各种力量上,都对蜀汉占据全面的压倒性优势,双方偃旗息鼓同时发展,时间一久,国力上的会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诸葛亮被迫只能采取以攻为守的方式,不断北伐,以期打乱曹魏的发展历程,进而让曹魏在北伐压力下发生动乱,蜀汉才有一丝取胜的机会!

诸葛亮北伐,共计出兵六次。第一次是在建兴六年(228 年)春,出兵陇西,以街亭之败而退兵。

第二次是在该年冬天,因曹魏败于东部战场诸军东下而临时发起,出兵散关,以攻陈仓不下粮尽退兵。

第三次是在建兴七年(229 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自率大军出建威(今甘肃和县西)为声援,此役以略取二郡而收功!

第四次是在建兴八年(230 年),曹魏三路攻蜀,诸葛亮自率大军待敌,而遣魏延、吴懿率偏师入羌中,败魏将郭淮,市戎马而归。

第五次是在建兴九年(231 年),出兵陇西,以李严谎称无粮而退兵,射杀魏将张郃。

第六次是在建兴十二年(234 年),出斜谷而屯渭南,以诸葛亮病逝而退兵。

六次出兵中,大举为三次,分别在建兴六年、建兴九年和建兴十二年;其余几次,或为临时发起,或为偏师出击。

前两次大举均出陇西,最后一次虽出关中,但意图仍在陇西。两次偏师出击,亦在陇西。可见占领陇西为诸葛亮一以贯之的阶段性目标。

诸葛亮北驻汉中之前,即关注过陇西的政治形势。曹魏在北方的统治虽然渐趋稳定,却也并非铁板一块,最脆弱的部分即为凉州。

从东汉中后期的羌人叛乱,到汉末凉州诸军阀的跋扈割据,凉州扰攘百余年。曹操统一北方,凉州最晚纳入其控制。曹操甚至取消了凉州建制,自三辅至西域,统属雍州。

建安末年,「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自号将军,更相攻击」。曹丕代汉后,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凉州再次发生叛乱。

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263年)十一月,魏国将军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

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失措。后主刘禅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主投降魏国,群臣大多响应,于是后主命侍中张绍等奉玺、绶出城向邓艾投降,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极力主战,反对投降。

刘谌在苦谏不听的情况下,哭倒于昭烈庙,杀死妻儿后自杀身亡。刘禅仍不为所动,又派太仆蒋显下诏令姜维投降钟会,姜维无奈暂诈降钟会,伺机而动。至此,蜀汉宣告灭亡。

魏灭蜀,得蜀28万户,94万人,甲士10万多人,吏4万人,以及许多金银、锦绮彩绢、谷物等,并且从此占据长江上游,对下游的东吴威胁很大。此次伐蜀的胜利也为司马昭增加了政治资本,为其日后篡夺魏国帝位奠定了基础。




8

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汉政权将失去立国基础,但诸葛亮的倾全力北伐的战略可能是有问题的,他知道打不赢却还要倾全力去打,是很失误的,他完全可以派一支偏师去常年骚扰曹魏刷刷存在感埋头经营蜀地,可他却偏要倾全力北伐,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

9

问: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

答:吾闻之,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

问: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无日宁息,然项羽与汉约分鸿沟为界,各欲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既定,则难动也,寻帅追羽,(如果人民安定下来就不会再想变动打仗,说服刘邦追击项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现在魏国内部有缺陷,我们趁机出兵攻击其边境,是不是能增加它的麻烦而战胜他呢?

答:商朝与西周的时候,王纲坚固,社会安定,人民习惯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要是在那个时候,刘邦怎么可能杖剑鞭马、夺取天下呢?反观秦朝末年,天下土崩瓦解,王侯递嬗,年年月月都改变统治者,老百姓均不知所措,所以豪强并争,力量强的收获便大,迟慢的便被吞并。现在我们国家和魏国已经立国很久了,不是秦朝末年动荡不安的时候,而有多国并立的形势…

所以可以用周文王无为而治的方法,而不可以像刘邦那样南征北讨,如果人民疲劳,国家就会瓦解,俗话说“与其射出很多箭没有命中目标,不如谨慎发箭,不要轻易出击。”射幸数跌,不如审发。

所以智者不会因为一时小利就转移目标,而是等到时机许可才一次出动。“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因此商汤、周武王能不战而胜,如果他们一味穷兵黩武,不能审时度势,则就算有智者也不能相救了。

如果用兵如神,穿越急流,翻越山谷,不用船只便能渡过孟津,就不是我所能回答的问题了。

根据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来看,公元263年至公元304年!用了50年,刘禅的后代就把司马氏的西晋给推翻了。

假如诸葛不穷兵黩武,那么统一天下的就一定会是刘禅!

10

当时中国有16个州,魏占12,吴占3,蜀占1(益州,即四川盆地)。历史地图集上所载,蜀拥有云南,实际上那只是"归附",不出丁出赋。诸葛亮以这点力量去伐魏,简直是拿国运作赌,完全是以卵击石。不如闭关偏安,休养生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