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的阵型没有多大问题。
北洋海军摆出的阵型叫犄角雁形阵,实际上就是把10艘军舰组成5个小队,每个小队的2艘军舰一前一后成斜阵,也就是犄角。整个编队看上去是一字雁形阵,实际上是5前5后。作战意图是冲入日本海军阵型后,每个小队各自为战。
可以看出来北洋海军每2艘军舰就是一前一后 互为犄角
要知道,北洋海军的阵型不管如何摆,其火力都增加不了多少,因为北洋海军的军舰炮太少,特别是侧舷炮很少,所以无论纵队横队,也就是多几门少几门而已。而日本军舰火炮多、侧舷炮多,排成横阵火力会减弱很多。
上为北洋海军使用的旧式机关炮,下为新中国海军使用的半自动机关炮,两者火力密度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小口径速射炮,也就通称的机关炮,请注意小口径三个字,这意味着其杀伤力有限,只能杀伤人员而已。关键是这时候的机关炮不是后来那种半自动机关炮,需要人工一发一发装填,其发射速度也就是比大口径火炮快一些,想达到“洗甲板”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而且当时的黑火药炮弹破片少、杀伤范围小,威力有限。所以为了发挥机关炮火力采取纵队队形,也没有什么用。
这是北洋海军想模仿的对象,奥地利海军在Li利萨海战中就是用横阵冲乱了意大利海军的纵阵
所以实际上北洋海军摆的阵型,并不是考虑怎么发挥火力与日本海军对射,那样除了失败不会有其他结果。横阵是为了冲乱日本海军的纵队,用撞角和鱼雷甚至接舷战这种近战手段来抵消日本军舰火炮多、火力强的优势,属于死中求生之举,本来就没有胜利的把握。
超勇级当时已经落后,火力、机动性、防护力一无可取,不应该放在阵列中拖后腿
只不过北洋海军的编队航速太慢,根本无法靠近日本海军,也就无法实现近战意图。这主要还是北洋海军平常缺乏海军战术研究和演练,既然是要打近战,像超勇级这样航速严重拖后腿的军舰就应该排除掉,而不是为了增加军舰数量硬塞进编队里,这应该是北洋海军在阵型上的最大问题。
右侧穿阵而过的就是比睿舰,如果北洋海军有第二层横阵,本来已经重伤的比睿就很难逃脱了,这个战果的丧失非常可惜
还有就是横阵没有必要摆那么宽,10艘军舰完全可以排成两列横阵,把比较弱的军舰和鱼雷艇放在第二排,增加阵型厚度,这样也不会有日舰比睿穿阵而逃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