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假设是这样,应该不会有

1.首先如果朱瞻基活着的话,应该不会出现王振这样祸国殃民的大太监,即时王振进了宫也不会让他那样的得势。

2.退一万步讲,即时去了土木堡,即时战败了也不会那么惨,让朝廷精英尽陨。

综上所述,真有这样的如果,历史可能重写。

最佳贡献者
2

肯定不会。非但不会有土木堡之战,甚至蒙古还要称臣纳贡,乖乖的听话。那么来看看朱瞻基在位时,大明朝的强大。

首先,朱瞻基可以说是明朝少有的几个文治武功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开创了“仁宣之治”,被史学家门们认为是可以比肩汉代“文景之治”的局面。

当然这与朱棣留下的三杨的班底有关,但是朱瞻基的自己的用人方面也是值得称道的,要不然以古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朱瞻基以上位就会大肆提拔自己的班底,打压前朝老臣。

但是朱瞻基在继位后依然重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国库充盈,国力强大,而且还保留有朱棣留下的军事的底子,所以打蒙古完全不虚。要知道朱元璋和朱棣两人就多次北伐,几乎将蒙古打的胆寒,漠南蒙古归附,漠北蒙古远遁更北方。

而武功更胜一筹,曾亲自率领三千骑兵,大破拥有五万蒙古的骑兵的们谷歌部落,最后还战后一万多,单论战绩甚至比他爷爷朱棣的战绩还好看。

朱瞻基在年幼时就多次跟随朱棣北伐,在这样一位战术大师的身边的成长,自小就受到朱棣的军事素养的熏陶,所以军事才能绝不会低。而且朱棣的北伐都是获胜的,一方面朱棣的余威足以震慑崛起的瓦刺部落。另一方面,在朱瞻基看来蒙古并没有那么强,在朱瞻基巡边时就以三千打败过五万的战绩,所以蒙古就算有小心思也不敢跟朱瞻基对着干。

朱瞻基要是还活着的话,明朝绝对会达到一个鼎盛的时期,文治武功,国家强大,可能还会有主动出击蒙古的想法,毕竟朱瞻基也不像是一个守成之主,可定会延续他祖父的足迹,北伐蒙古。

3

如果朱瞻基活到了1442年,土木堡事件还是有可能会发生。

这里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土木堡事件形成因素:

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违背了朱元璋的祖训,导致宦官参政,甚至连于谦这样的元老忠臣都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后来瓦刺南侵,太监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并且由王振指挥大军作战,结果一败涂地,英宗被俘。

总结这些因素,我归纳成两点:

  1. 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明朝开始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
  2. 瓦刺南侵,蒙古军的铁骑在北方边境的袭扰和掠夺对大明形成巨大威胁;
  3. 明英宗不听忠臣老将劝阻,一意孤行。

从这三点来看,不管朱瞻基活到多少岁,只要明英宗继承了他的皇位,后面的事情都会有可能发生,而且发生的机率非常大!

王振作为明朝第一个干政的宦官,他是朱瞻基亲点的人选,在明英宗朱祁镇很小的时候就陪伴于身边,被人称为王伴伴。由于朱祁镇从小就与王振在一起,这就成为他后来宠信王振的原因。

王振干政也不是肆无忌惮的那种,曾经有大臣告到孙太后那里,王振还差点就丢了工作,但由于英宗的坚持才让他继续留下来,所以这一切问题还是出在英宗的身上

至于瓦刺军袭扰边境,这个问题从朱元璋时期就一直存在,朱棣亲征也未能解决,到了仁宗朱高炽登基后,采取了休战的方案。当然这也不是说仁宗仁慈,而是实在没钱打仗了,朱瞻基也是一样,发展经济,与民休息。

因此,瓦刺军南侵不会因为朱瞻基活到1442年而改变,因为他们的袭扰从未停止过。

最后就是忠臣老将,像于谦、邝埜等人,他们都是相当有能力之人,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也先想借归还英宗之名侵占北京,于谦力挽狂澜,打了一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但就是因为英宗偏信于王振,完全不管忠臣们劝谏,才导致土木堡事件的发生。

这种情况,也不会因为朱瞻基而改变。

综上所述,我认为就算朱瞻基活到1442年,土木堡事件依然有可能发生。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4

相信大家都知道,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帝中能力非常强的,完全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那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看的话,如果朱瞻基活到1442年的话,大明天下还会发生土木堡事件吗?

朱瞻基,出生于北平燕王府,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的第五位皇帝,被尊为“章皇帝”。 早年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即位后,御驾亲征平定番王叛乱,并重用“三杨”等贤臣,改组内阁,减免赋税,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与其父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1435年驾崩,终年36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土木堡事件,其实,土木堡事件的产生是由于明朝内部的不和谐而产生的,是由于当时的文官集团联合起来的结果,当时的明朝,程朱理学非常盛行,导致产生了一大批的知识青年,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但其实内心迂腐不堪。此时的明英宗因为从小更多地接触像王振这样的社会底层的人,他的思想比较愤青,明英宗对于程朱理学较为否定,对于那些满口仁义的士大夫更是在内心有一点抵制,所以那些文官集团便和明英宗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历史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这些士大夫所控制,所以他们尽力表现明英宗的愚蠢与王振的祸国殃民。

早在土木堡之变明朝被蒙古人打怕以前,明朝初期的洪武到永乐年间,明军就多次出塞与蒙古军交战,当时的明军出征虽说是有胜有败,但是总体而言在明军主动进攻蒙古大军的时候还是占据优势。明英宗班师回朝后整个明朝都在欣喜,因为明英宗向他们吹嘘说整个蒙古族都臣服了,其实真正的结果是土木堡之变明朝被蒙古人打怕了,明英宗将整个藏区都割让给了蒙古人,而当时的藏区约占当时明朝土地的一半。土木堡之变明朝被蒙古人打怕后,随后明英宗被捕,到最后明英祖对蒙古军没什么用处被放了回来。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违背了朱元璋的祖训,导致宦官参政,甚至连于谦这样的元老忠臣都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后来瓦刺南侵,太监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并且由王振指挥大军作战,结果一败涂地,英宗被俘。

所以我们总结这些因素,总的来说就是: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振,明朝开始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瓦刺南侵,蒙古军的铁骑在北方边境的袭扰和掠夺对大明形成巨大威胁;明英宗不听忠臣老将劝阻,一意孤行。因此,从这几点来看,不管朱瞻基活到多少岁,只要明英宗继承了他的皇位,后面的事情都会有可能发生,而且发生的机率还非常大。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5

明宣宗朱瞻基,和其父明仁宗朱高炽统治的11年间史称仁宣之冶,作为一代明君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知人善用。如果他能活到1442年。当然不会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因为他绝对不会任用王振这种奸佞小人,也就不会受其蒙蔽和怂恿御驾亲征了,也就没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了。

一、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

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朱祁镇受大太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希望能够效仿太祖和成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从而自己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结果事与愿违。不但带去的这30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而且自己还被蒙古人生擒活捉。最后要不是忠良之臣于谦,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坚守北京,力退瓦剌,大明的国祚有可能都被改写。


二、作为一个用人高手绝不会犯类似错误。

明宣宗朱瞻基,既然能开创仁宣之冶,当然离不开他亲贤臣远小人了。在宣宗朝,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内阁,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有于谦周忱这样的巡府,满朝可谓人才济济。根本就没有逢迎献媚,挑拨离间的无耻小人的立锥之地。

如果遇见类似于土木堡之变的紧急事态的发生,这帮能臣猛将也会力保皇帝全身而退,而不会像英宗那样被人家捉了去,成为国耻。

6

这里我有个疑问:为何假设朱瞻基活到1442年?1442年是正统七年,朱瞻基死了七年了,朱祁镇也当了七年皇帝了,距离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还有七年时间?正统七年发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吗?

我翻了翻《明史》,这一年(1442年)还真的发生了几件影响土木堡之变的事件,但和朱瞻基关系不大。这一年朱祁镇的奶奶、朱瞻基的生母张太皇太后去世了。

我们首先来看看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当时朱祁镇亲率二十万明军精锐御驾亲征,其中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大营,这三营编制十七万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队。随军将领即有老一辈英国公张辅,也有青生代成国公朱勇,还有蒙古猛将恭顺伯吴克忠,朝中大臣内阁学士曹鼐、张益、兵部尚书邝埜(kuàng yě)、户部尚书王佐等人也在军中,可以说大明集结了半国之力来支撑朱祁镇这次出征。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当时朱祁镇亲政都必胜无疑。可是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二十万精锐明军全军覆没,优秀的将领尽皆战死,朱祁镇自己也成了俘虏。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当属于谁呢?第一肯定是朱祁镇自己,无军事之才,逞战争之能;第二当属太监王振。

出征大军中,在上有皇帝朱祁镇、下有各文臣武将的情况下,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强如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这就造成了军队指挥系统的混乱。我们知道军队的战斗力首先来自于令行禁止军令顺畅。

大军出征途中还未与也先交战,大同(今山西大同)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郭敬虽然也是太监,但是他身处战场前线,对于蒙古军队有着清晰的判断。看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认为这是溃逃,明军应该追击,自己也可以建功立业。结果,明军前锋中了也先的埋伏,惨败。

此时失败的只是明军先锋,主力尚在,大军扎住阵脚蒙古人也不敢贸然进攻。想不到王振听说失败立刻尿了裤子,慌慌张张令大军撤退。

替王振洗白的说,此时退兵也无不可,无非回到战争前状态。兵部尚书邝埜就上书请求大军过宣府(今河北宣化)直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

可王振有私心:他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大同距离蔚州不远,王振想让朱祁镇到他家乡转一圈,一来显示皇恩浩荡,二来展现自己荣归故里。

一个战场溃败的太监,不知荣归故里的心思是怎么来的,反正明军只能按照王振的要求行军。

在路上,王振又琢磨过来了:几十万人马到了小小的蔚州,这不会毁坏庄稼吗?算了还是直奔宣府吧。

这不是一个人,转个身可以接着走路,这是几十万大军,结果就在路上耽搁了,等明军到了宣府,也先的人马也追上来了。明军的3万精锐骑兵被“杀掠殆尽”。

1449年8月13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紧追不舍,于是一场世纪屠杀开始了。

土木堡之变不仅仅损失了钱财和军队,最重要的是三大营的损失。三大营不仅是明军精锐,也是明朝火器的最主要研发单位,本来明军火器傲然于世界,三大营的覆灭让明朝火器研究断代了。

虽然有后来于谦和景泰帝的改革,可大明再也回不到朱棣时期的巅峰状态了,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九边防御体系。

勋贵集团的没落也导致了朝中再也没有制衡文人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势力了,国运如何只能靠皇帝能力和大臣的忠心了。

某种意义上,王振此人是中国历史第一罪人。

罪魁祸首王振也没有落得好下场,他被愤怒至极的护卫将军樊忠砸碎了脑袋。

说到王振,这哥们也是个狠人,对自己对别人都狠。王振本为落第秀才,后来中了举人,但他嫌弃一步一个脚印的升官太慢,于是阉了自己入宫。

说个题外话,自阉入宫在明清很有市场,很多宦官都是自己动的手,像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来福、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都是自我阉割以求达到入宫的目的。明朝朱瞻基时期,金吾卫指挥傅广阉割自己请求到宫中效命。金吾卫已经是皇帝亲军了,而且官品极高,做到这个位置傅广还要自割。当时朱瞻基就说了:“此人官位已到三品,他还想要做什么呢?居然自甘卑贱以求权势!交付法司问罪。”

话题转回来,王振于宣德年间入宫,因为识文断字,很受朱瞻基器重,授其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这就是王振和朱祁镇感情的由来。

朱祁镇继位后,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头。但当时朱祁镇年纪小(只有8岁),政务主要由朱祁镇的奶奶张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做主,王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插手朝政,只有无条件扣章的权利,于是他专心讨好朱祁镇等待时机。

七年后,也就是题中的正统七年,1442年,时机终于来了。这一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了,此时的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引咎辞职,而杨溥也太老了,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自然而然成熟了。

此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王振的所作所为可以参考后世的太监刘瑾、魏忠贤,王振将一切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如果朱瞻基活到了1442年能够改变历史吗?肯定是能改变的。

首先,朱瞻基在位的话,肯定不会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要说太监专权,这根子就在朱瞻基身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为了避免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严禁太监读书识字,并严令宦官不得参与朝政。朱元璋甚至将此铸成铁牌悬挂于皇宫宫门之上(后来被王振摘了)。

可到了朱瞻基时期,情况变了,朱瞻基喜欢有学问的太监。这才有了王振能够成为东宫大伴的机会。

宣德元年(1425年)朱瞻基更是在皇宫内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学习。从有学问的宦官当中选拔人才参与内阁票拟,并有了批红(扣章)的权力。

这些都为王振的专权埋下了伏笔。

虽然朱瞻基时期已经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票拟批红的权力,但太监的权力来自于皇权,皇权强势,司礼监就只有听从的资格。像后世的刘瑾、魏忠贤,比王振更甚,但皇帝一句话就查办了。

王振不同,王振是看着朱祁镇长大的,可以说朱祁镇对王振的感情比对他亲爹亲妈都深。

有次朱祁镇宴请大臣,按照礼仪,太监是不能参加的,可是朱祁镇在宴会上没有看见王振就是不下令开饭,最后王振来了,宴会才开始。

朱祁镇复位之后,仍然对王振念念不忘,并下诏为其正名,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可见朱祁镇对于王振的感情之深。

但朱瞻基在位的话,并不会对司礼监如此倚重,更不会特别恩宠某一个太监,自然也不会形成太监专权。

其次,朱瞻基在位的话,不会形成弱势内阁。

内阁的弱势和司礼监的强势是相辅相成的,强势的司礼监插手官员任免架空了内阁。

人们看这段历史会有一个疑惑: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哪里来的?为什么横空出世?其实于谦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就入朝为官了。宣德五年(1430年),于谦就越级升任兵部右侍郎,三杨时期,内阁对于谦十分看重。但王振专权之后,对明朝有再造之功的于谦因为没有贿赂王振还曾被打入死牢,在各地藩王巡抚的担保下才获得赦免。

如果朱瞻基在,官员任免还轮不到司礼监做主,肯定也不会出现弱势内阁。

最后,朱瞻基在位的话,可以顺利将权力交到朱祁镇手里。

从朱祁镇复位的所作所为来看,朱祁镇还是有能力的,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杀于谦另算)。之所以前期事事顺从王振,还主要是上面说的,朱祁镇年纪太小,对王振产生了依赖。

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假如朱瞻基活到了1449年遇到也先犯边会如何呢?会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的局面呢?

其实这种假设毫无意义。

《大明风华》中有桥段也说了,朱棣为何下决心造反?因为朱瞻基的出生。在朱棣看来,朱瞻基是最像朱元璋和自己的,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朱瞻基自小就跟随朱棣出征,对军国大事极为熟练,《明史》对于朱瞻基的军事才能总结的最为到位:“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没有强悍的军事才能,如何保证“仁宣之治”呢?如果朱瞻基在的话,也先连骗赏(也先曾经派两千人入朝求赏,荒称三千人,被王振否决)都不敢干,何况和明军进行战略对决呢?就像《大明风华》中一样:跑还来不及呢。

7


当然不会,那是因为朱瞻基非常了解瓦剌,而朱祁镇对瓦剌完全缺乏认识。

朱瞻基在位时,组成了明朝历史上的最强内阁三杨内阁,这三个人本身都能搞定外交内政以及军事。

而且朱瞻基曾经长期在朱棣身边,还一度跟随朱棣深入漠北。他对草原上那几股势力,可谓是了如指掌。而且不仅仅是对资料的熟悉,还曾经在战场上见识过。

还有朱瞻基也是从小就对军事耳濡目染,虽然他开创仁宣之治时,放松了对边境的控制,但是明朝的国力一直在增强,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十年,却扭转了他爷爷穷兵黩武留下的烂摊子,还让大明休养生息、繁华无比。

他利用宦官但是牢牢的掌控着宦官,朱祁镇这个公子哥儿就反被宦官利用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瓦剌之患确实是在朱瞻基手上就种下的,究其根本,还是他为儿孙做的太多,想的太远,以致于儿孙完全丧失了事业危机感,把国事视同儿戏了。

8

感谢邀请,其实“土木堡之变”是必然,这与朱瞻基能否活动1442年没有直接的关系,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不说别的,“土木堡之变”发生于1449年,那个时候距离题主所假设的朱瞻基驾崩于1442年也过去了7年,彼时的朱祁镇依旧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掌握着大明的最高权力、依旧血气方刚,该来的始终会来!

朱瞻基的文韬武略自然不用多说,其参与过朱棣北伐击溃瓦剌部马哈木汗,在位期间又平定了汉王之乱、喜峰口亲征击溃蒙古兀良哈部大军、重用“三杨”内阁,减赋免租,与民休息,开创“仁宣之治”将大明王朝推向了巅峰。朱瞻基或许比不上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此时朱棣的庙号为太宗),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圣君。

但,朱瞻基在圣明,就算活到了1442年也无法改变“土木堡之变”(1449年)的既定事实

首先,王振(鼓动朱祁镇亲征的大太监)得势的现象无法改变,王振是朱瞻基派去东宫服侍朱祁镇的这点是没办法改变的。若不是朱瞻基宠信王振,他也不可能成为东宫局郎,也就是说朱瞻基能活到1442年无非就是王振多讨几年朱瞻基、朱祁镇父子几年的欢心罢了。

时间拉到1442年(题主假设的朱瞻基驾崩时间),朱瞻基驾崩后,朱祁镇上位,东宫的势力依旧得势力,王振凭借着自己多年在东宫的根基,依旧会上位。

“三杨”内阁依旧会老去,张太皇太后依旧会驾崩,这是无法避免的,接着依旧会上演王振权倾朝野的事件。然后经过三十年休养的瓦剌依旧要入侵,因为草原部落也需要生存下去,至于如何生存下去,依旧是对中原民族的掠夺,夺取生活必需品。

血气方刚的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亲征无法避免,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和原来一样,大明五十万精锐尽失,朱祁镇被俘,于谦拥立朱祁钰发动北京保卫战,驱除鞑虏再造大明……只是大明王朝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9

题目所问的应该是如果朱瞻基活到1449年,能不能发生土木堡之变,因为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朱瞻基即便活到1422年也阻挡不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如果朱瞻基活到1449年,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之所以说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明宣宗是一位有为的好青年。

明宣宗朱瞻基自小就受到皇帝爷爷的宠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在生活上得到优待,朱棣更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对其进行了实战锤炼,这其中就包括朱棣北伐时就曾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进行实战锤炼,所以,朱瞻基自小就知道战争的痛,在他即位之后,朱瞻基在明朝的诸多皇帝中是难得的一位守城之君,政治开明、发展经济、任用贤能,明朝整个社会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虽然朱瞻基没有爷爷朱棣那样的魄力,但是他确保了大明江山的稳定。此时的大明王朝的边境还是十分稳定的,瓦剌是不敢故意制造摩擦进而引起战争的。

【2】明宣宗时期太监权势还没有崛起。

明朝太监在政治生活中显露收缴最开始是在朱棣时期,太监对他夺取应天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自此太监逐步走上明朝的政治舞台,到朱瞻基时期,他废除了先祖朱元璋制定的太监不准读书识字的规矩,在宫中设置机构教太监读书识字,自此为太监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但此时太监的势力还在萌芽阶段,还在朱瞻基的掌控之中,所以太监在朱瞻基朝不可能掀起像朱祁镇时期的乱,即便在遇到外部挑衅的时候,他会综合考量成败厉害最终再下定夺。

【3】即便明宣宗御驾亲征,他也不会像自己儿子那样措施良机、朱祁镇败就败在没有原则、无底线的宠幸王振身上。

朱祁镇御驾亲征是王振的主意,在行军中绕路去王振老家也是他的主意,最终原路撤回也是王振的主意,在这个过程中王振浪费了太多的机会,这是行军打仗最大的忌讳,但是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面前好像没有智商一样,王振说什么是什么,而这样的事情在朱瞻基这里是不会发生的,太监不可能在他当政时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即便朱瞻基御驾亲征,他也会抓住时机与瓦剌进行对决,而不是把最好的时机浪费在满足一个太监的愿望上面。

所以,综合以上几分方面的分析,如果朱瞻基一直活到1449年,是绝对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的。

10

大明朝任何一任皇帝都不可能发生“土木堡之变”,除了那个草包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如果是朱瞻基没有死,遇到瓦剌也先南侵的情况,估计瓦剌会被朱瞻基打成残废。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帝中能力非常强的,完全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武功就不说了,长年跟随永乐皇帝朱棣北伐,刀林剑雨见多了,排兵布阵更是游刃有余;文化上后世流传不多,他的书画水平很高,在中国皇帝中是可以比肩宋徽宗的人。

土木堡之变说到底是瓦剌部族和大明王朝的一次角力,自明仁宗朱高炽对北方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以来,北方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族与大明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和平关系,这种关系的根源还是在于经济贸易,大明和草原各部族进行了“朝贡”这种变相的经济交换关系。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由于三杨等老臣死的死,走的走,朝中文臣集团势弱,朝政基本把持在宦官王振手中,大明对北政策有了一些倾斜,加上瓦剌等部落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

瓦剌部族决意发动对大明的大规模侵扰,他们的述求并不是要入侵大明,甚至颠覆大明,其实就是要加大“朝贡”的量和次数,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没想到遇到朱祁镇这个从未出过宫的皇帝和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太监王振,最终爆发了耻辱性的“土木堡之变”。

那么如果是朱瞻基没有死,他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呢?可以打包票的说,瓦剌别说“组团”南侵了,能否在边界一日游就不错了。

明宣宗朱瞻基有着非常高的政治智慧,特别是对北方游牧民族简直是游刃有余,在军事上,他不但几次亲随明成祖朱棣北征瓦剌、鞑靼等部,他还屡次充当先锋,具有非常丰富的军事经验,甚至比一般的将领都要强。

政治上,朱瞻基忽悠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简直就像耍小孩,最为经典的阳谋就是朱瞻基给瓦剌部下的套:瓦剌的大汉脱脱不花是鞑靼的大汉,瓦剌的实权却掌握在太师脱欢手中,也就是也先的父亲。

瓦剌的格局很奇葩,首领是大汉脱脱不花,太师是也先,朱瞻基为了有意的刺激双方的矛盾,允许脱脱不花和也先可以分别向明朝“朝贡”,可以分别领取明朝对他们的封赏,游牧民族就是靠封赏过日子的。

朱瞻基这一招太损了,在经济、外交上分别对待大汗和太师,让他们自己都觉得分属两个阵营。所以,瓦剌部一直以来就不是很团结,瓦剌和鞑靼部更是勾心斗角,极不和谐。这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给他心里种下的仇视的种子,朱瞻基对那群喝奶骑马的游牧民族的确有一套。

那么如果也先还是率部南侵大明,朱瞻基还是皇帝,可能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按照明朝的惯例,先忽悠,再打击。

朱瞻基一定会派人联络鞑靼,甚至是脱脱不花大汗,趁太师也先率瓦剌主力南下,你们是不是可以趁机瓜分瓦剌的草原,你看那片草原多肥美......

也先的确是带走了瓦剌五万主力,有这样好的机会,更有大明皇帝的支持,相信鞑靼和兀良哈部一定会在后方闹事,也先要么回兵救援,要么就会遇到明军在边境线上的死守。

如果忽悠不成,那就动手吧,朱瞻基别的本事没有,打瓦剌人却很有心得,朱瞻基曾经率领三千铁骑出击兀良哈一万多人的骑兵,而且还亲自射杀了三人,兀良哈一看皇帝亲征,跑都不跑了,直接下马跪地投降,朱瞻基对北方各部有非常大的威慑力。

对付瓦剌这几万的骑兵南下,估计朱瞻基会亲征,皇帝亲征肯定是动用明朝的精锐,加上朱瞻基是个马上皇帝,有谋略有手段还有经验,打也先那几万人绝对是游刃有余。他就不可能经历朱祁镇那种愚蠢的军事失败,更不可能在土木堡遇到耻辱性的被俘。

朱祁镇与他老子朱瞻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大明朝在朱瞻基以前都是战时皇帝,基本每位皇帝都经历过多次战争的锻炼,都极具战争经验和战略眼光,而朱祁镇是明朝由盛转庸的启始皇帝,究其原因就是他从未经历过战火,也没有任何经验处理相关事务,更要命的是还想学祖先那样横刀漠北,自不量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