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8年的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与伦敦和巴黎热烈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捷克上下一片忧伤。不仅失去了苏台德,而且在德国的支持下,波兰和匈牙利乘机又瓜分了捷克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今的捷克丧失了75%的煤、80%的工业,一夜之间被瓜分得濒临破产,却毫无挣扎的力气,不能不说是小国的悲哀。但对于德国,这是继吞并奥地利之后又一重大胜利,特别是对德国元首来说,《协定》所带来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消除了入侵捷克的最后防线。苏台德在与德国接壤的群山中,依托有利地形修筑了德捷边境上最坚固的防线。如今,苏台德回归,预示着捷克将无险可守,成了“无骨的肥肉”,对下一步占领其全境,清除了最后的障碍。

其次,瓦解凡尔赛体系。由于法国对捷克的漠视,以及所表现出的无能,先前与其结盟的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不再相信法国有能力保护他们,纷纷向德国靠拢。这也是二战中法国遭到入侵时,他们束手旁观的根本原因,凡尔赛体系全面瓦解。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对英、法两国失去了信心。如果单凭实力讲,在欧洲能抗衡德国的只有英、法、俄三国,如果团结一致是完全有能力遏制德国的。事实上,在多次的欧洲危机中,三国的集体干涉,确实是德国不敢造次的理由。

但《慕尼黑协定》,将最有实力的苏联排除在外,使其对与英、法两国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彻底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日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埋下伏笔,从而达到了在战略上,瓦解欧洲大国之间合作的可能。

当然,对其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胜利。《协定》的签订,让反对派哑口无言,因为事实证明,没有人在对局势的判断上,比得过元首的“战略眼光”。更由于一次次的冒险成功,德国民众简直将其当“神”一样膜拜,独裁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同时,对英、法两国的蔑视,更刺激他对外扩张的野心。

在德国元首的总体战略中,法国和苏联是他的终极目标,而消灭捷克和波兰是进攻法国的第一步。因此,尽管《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但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野心,那下一步他该如何做呢?那就是占领捷克全境。

果不其然,《协定》签署后的第22天,他就向军队下达了准备入侵捷克的命令,但为了做得更好看一些,他挑动斯洛伐克民族争取独立。捷克已经是伤痕累累了,现又面临着国家分裂,这样下去永远没个头。于是,宣布解散斯洛伐克自治政府。

1939年3月14日,自治政府总理逃亡柏林,这可是出兵捷克的好理由。这可吓坏了捷克总统哈查,急忙赶往柏林面见德国元首,哀求放过捷克,但得到的答复是,进驻不可更改。第二天,哈查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捷克亡国。

当天德军进驻捷克。至此,之前德国的领土扩张要求,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借口,那么这一次已足以说明了德国元首的野心,那就是地地道道的侵略。不过,按照他的推断,英、法两国不会有太大反应,因为他们有了很好的下台阶理由。

这就是在德国唆使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这让张伯伦认为是其亡国系内部分裂所致,英国没有保护的义务。而法国更是宣称:“去年为了帮助一个将要分裂的国家,差点卷入一场战争”。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同盟”只是大国糊弄小国的说辞。

也正如捷克外长在被迫接受《慕尼黑协定》时,对英、法、意代表说的那样:慕尼黑对捷克来说是一场不应受到的灾难……,但无论如何捷克不是最后一个;捷克之后,同样的命运也将落到其他国家的头上。他没有说错,而且很快就将应验。

从《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前后看,德国元首对英、法等国的想法拿捏得很准,尽管也有冒险和“赌一把”的意思,但张伯伦等人的愚蠢和懦弱,却成就了德国获得了一个个胜利,更是德军在二战初期,取得惊人胜利的关键和主要原因。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佳贡献者
2

最丑的是,苏联反对这件事,而英法等国却极力将其促成。

根据《慕尼黑协定》,英法意等国为了满足德国需求,把捷克所辖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几个大国一开会,就把一个小国给瓜分了。而被瓜分的这个小国,虽然很愤慨,但实力有限(也没有公道可言),只能任人宰割。。。黑暗吧。

这就好比现在的美帝,想打谁打谁。联合国不同意,他就绕过联合国开战。谁也管不了。。。

更让人觉得黑暗的是,在众多“西方文明”国家欺负捷克的时候,苏联却是“坚定地”反德者。在苏联建立初期,欧洲各国都视其为洪水猛兽,生怕被“共C共Q”。然而,当英法等国牺牲捷克时,苏联却是坚决反对此事的。

跟苏联一比,英法两国真是丑陋至极!法国达拉第总理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国后,两国人民还以为他们创造了和平!

而这件事后,苏联对英法也是失望至极。于是,苏联和德国签订条约,苏德算是结盟了。

3

慕尼黑协议真的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高潮

当时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已经发展壮大了,但是为了不断试探英法的底线,希特勒决定赌一把。英法方面呢?

沉重的战争负担耗光了英国的老本,不仅被迫卖掉了10亿英镑的国外投资,还欠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务。由于实力的衰落和工业生产的下降,大英帝国称雄250年之久的海上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了。伴随着各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政府内外交困,以至于战后的几届保守党和工党政府都因为无力缓解危局而辞职。


内外交困之下,战后的历届英国政府都以恢复国内经济和解决帝国内部问题为执政重点,强调“经济危险是必须对付的最紧迫的危险,其他事务必须让位、必须等待。”重整军备不得影响经济恢复,同时幻想以虚张声势的外交手段来保持既有的霸权地位。1935年时,德国的空军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而张伯伦政府却认为重整军备将“压垮这个国家的脊背”一面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一面严格限制英国军队的规模,主张“退守帝国”,在军事上撤出欧洲。

而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的法国,战后情况更为糟。战争损失高达200亿法郎:劳动力损失约为1365万人,战后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57%,农业萎缩到发生粮食危机的程度。而且,一向以高利贷者著称的法国已经变得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外债就有40亿美元。本来指望从德国的战争赔款中捞回血本,结果又在美国、英国的威压下和德国的抵制下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由于国力衰落,经济极度困难,法国政局一直处于动荡和混乱之中。从1925年4月到1934年2月,来去匆匆的法国政府竟然更换了17届之多:仅1933年一年里,法国内阁就走马灯似地换了7届。内政的困难与混乱使得法国在外交上更加难以保持连续性、坚定性和独立性,只能追随英国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侵略行径推行苟且偷安的绥靖政策。

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贏家—美国,又如何呢?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战前的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债主。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都流进了美国的腰包,纽约取代伦敦成了世界金融的中心。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美国都取代英国成了西方世界的领袖。


但是,美国远离欧洲和亚洲,依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美国并不担心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之手会伸向自己。同时,从建国之始,美国就流行着孤立主义的历史传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异常活跃极力鼓吹撤开国联,不参加任何联盟,不卷入、不牵连任何国际义务,散布和平幻想,掩盖战争危险,主张裁减军备避免战争,“代价再高也不为过”。

同时因为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使得西方世界极端仇视,妄想以纳粹去死磕苏联,自己坐收渔利,对于德国希特勒的举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希特勒越发猖狂。

1936年3月,希特勒公然宣布废除《洛加诺公约》,出兵进占菜因非军事区。英、法等国的反应依然是软弱无力的遣责声明。随即,希特勒又下令在德、法边境修筑了“齐格菲防线”,为发动进攻做好准备。


1938年初,为了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希特勒在奥地利制造骚乱,寻找并吞奥地利的借口。3月12日,德国直接向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辞职,许士尼格被迫接受。接任的新总理同意邀请德军进驻奥地利,德军随即占领奥地利全境。13日,宣布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面对德国肆无忌惮的侵略行径,英国、法国、美国表面上仍然发表了抗议,实际上却认为德奥合并“势在必行”1938年4月初,英、法、美三国政府分别承认了德国并吞奥地利的现实,撤回驻奥使馆,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不费枪一弹,德国便轻易地吞并了个主权国家,这对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几个月之后,希特勒又开始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他方面谎称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遭受了“迫害”,一面陈兵边境,要求割让苏台德地区。正当捷克斯洛伐克急需英、法等西方大国主持正义、伸出援手的时候,英法等国却已经决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取德国的“谅解”。

危急关头,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法国总理达拉第的支持下,主动求见希特勒,明确表示
请求希特勒在他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协商之前不要动武。随后,在英、法的联手威胁和劝诱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接受了割地的建议。之后张伯伦飞赴德国会见希特勒,并提议召开四国首脑会议,讨论领土转交事宜。

1938年9月30日,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首脑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之内割让苏台德地区以及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给德国。作为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却不能与会,只是在会后由英国代表通知他们结果,并且告知“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9月30日凌晨,《慕尼黑协定》用4种语言打印出来并由四国领导人签字,希特勒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很愤怒地胡乱签了名,就“仿佛他在被要求签字放弃他的生存权利”。根据这个协定,苏台德地区被交给了德国,希特勒向其他国家许诺,这是“我在欧洲的最后领土要求”。

很多欧洲人相信了这句话。法国总理达拉第在坐飞机回到法国时,看到地面上黑压压的人群,他本以为是抗议的人群,结果当他走下飞机时,迎接他的是欢呼“和平、和平”的海洋。张伯伦也一样,欢迎张伯伦的人群达到了狂喜的程度,人们夹道欢迎并且张伯伦在白金汉宫受到了国王和王太后的接见,晚上,张伯伦站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阳台上对群众说:“我们这一代人享受和平的新世纪已经到来了。


希特勒的许诺靠得住么?当然不!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同时,德国的冯·李勃将军即已率领德国军队到达德捷边境,从帕绍北面的格洛克尔堡越过了边界。很快,希特勒就来到这里视察整个苏台德地区,在这里,他再次发表了他那具有强烈煽动性的演说,欢呼声震耳欲聋。很快,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戈林强迫贝奈斯总统辞职,否则将对捷克绝不留情,这位博士不得不流亡海外。

接替他的是艾米尔·哈查,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66岁的法学家,他上台伊始即想结東当前的分裂局势,可是受到了希特勒的阻挠。1939年3月15日凌晨1点,哈查到了帝国总理府,当他看到会议室外面守候着的医生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会议桌上摆着一份已经拟好的文件就等着他签字。希特勒照例对他发表了一通漫骂、恫吓式的讲话,然后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走了。


哈査虽然不很懂政治,但知道如果签署这份协定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于是留在他身边的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像玩老鹰抓小鸡样同这位老总统追逐起来。这位体弱多病的老总统连续昏迷了两次,都被希特勒的私人医生注射的兴奋剂催醒。最后,在他半死不活的状态下,任人摆布地签下了字。

就在那天上午大约10点钟,一辆辆德国的装甲车在猛烈的暴风雪中开进了布拉格,许多捷克斯洛伐克人用手帕擦着眼泪看着那些摩托化部队轰鸣着驶过城市的街道,直到晚上占领完成,开始了8点钟的宵禁。捷克斯洛伐克已不复存在。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希特勒又将目光对准了东边的邻国—波兰。

4

呵呵,岂止是慕尼黑会议?

原因就在于,膨胀而且不断突破凡尔赛体系的德国法西斯看清楚了英法的懦弱,一步一步地用战争恐吓逼迫欧洲甚至世界领导者的英法退让。结果最终德国反手一击令法国崩溃,英国陷入绝境。

对英法来说,绥靖政策是一杯当时不得不喝下去的鸩酒,结果不仅是个笑话,也是反噬自己的政治丑剧。

只能说一战对英法的打击实在太厉害了,英法两个国家实际都是虚有其表,国内资产阶级甚至普通百姓都不想和德国打仗,但作为欧洲的实际领导者,英法又幻想德国能够在取得足够利益的情况下去攻击苏联,然后自己再压迫甚至击败德国。

法国是一战最大的损失国。

4年的一战多发生在法国境内,所以法国合计战死131万,伤残280万,因军事等原因造成劳动力损失136万,合计超过500万~几乎全是青壮年,而此时总人口不过4000万,所以一战让法国失去整整一代的男人!

法国1915年开始大肆招募非洲军人

二战前的法国人不是不想压制德国,而是整个国家、统治阶层、军队、平民都被打怕了,从而没几个人愿意再和德国开战。这就是今天为何法国这么多黑人和穆斯林的原因,自20年代开始就被迫向非洲中东开放移民。任何法国政府都没有选择余地,国家没有人口,没有劳动力,没有男人,怎么养活?

当时在法中国劳工也被法国政府招募留在巴黎,此后定居娶法国女人,成为法国人——中国一战合计派遣约14万劳工,其中2万客死异乡,3.6万在法国劳工有3000选择留居法国:

中国劳工的法国后代集会,都已是三四代人了,面貌与我们差距很多:

绥靖政策就是必然

自德国突破限制开始武装,进入莱茵区,再吞并奥地利,最后伸手捷克,英法步步后退,都是想祸水东引。

英法德意四国领袖聚会慕尼黑:

而早在1936年,苏联就已经建议英法,协商限制德国,可英法巴不得德国向东呢。最后在1938年9月30日的慕尼黑会议上,全面同意德国要求,强迫捷克割让苏台德地区。

然后,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法拉第兴高采烈地回国,宣称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两个国家都在大肆庆祝。呵呵。

这是接受欢呼的英国首相: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年半之后,英法的报应就来了。

5

受到外敌入侵的国家要求英法控制的国联说些公道话,他们根本不予理睬,而是对法西斯做了妥协。当时,被英法牺牲的大多是被压迫民族,是小国。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盟国,英法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为虎作伥,直接参与肢解盟国,手段极其卑劣。因此,《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6

它是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顶点。张伯伦等再次出卖了弱小国家的民族利益,几个大国丧心病狂地对一个被侵害的主权国家进行宰割。他进一步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

我是做极限预测(个股预测)的墙头草。我们每天早上开盘前都有个股提示,喜欢吃肉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哦。关注主播不迷路,从此走上蹦迪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