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的崛起有一种说法是两次世界大战均未波及到美国本土使美国得以大发战争横财。相比之下冷战时期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在二战中可谓是损失惨重。根据战后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数字是2960万,其中死亡者2660万,几乎每个苏联家庭都有人员伤亡。与此同时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在战争中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遍猜测: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除名。
然而不被看好的苏联却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8年苏联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成功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从而在美苏太空竞赛中赢得了先手。与此同时苏联构建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逐渐朝着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发展,苏联成为全世界唯一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那么苏联是如何在经历惨烈的战争打击之后强势崛起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二战不只重创了苏联,同样也重创了苏联的竞争对手。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严格的政治军事限制。迄今为止日、德两国尽管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但在国际政治军事影响力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之上。在二战中国土沦丧的法国尽管在战后捞了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已成为大国角逐中的边缘化角色。即使是和美、苏一同参加三巨头会议的英国实际上也在战争中遭到重创。
1945年11月刚从二战中走出的伦敦人齐聚在码头上围观一艘从巴西驶来的货轮,因为货轮上装载着伦敦人早已久违了的香蕉,昔日声威赫赫的大英帝国已穷得吃不上香蕉了。1947年已是二战结束的第二个年头,但英国仍在执行战时管理制度:每家每户的水电供应都是有限的,人们用来洗脸的水甚至刚刚盖住盆底。这年的元旦伦敦的一瓶威士忌酒卖到了8英镑以上,而且还是供不应求。曾经风光无限的英镑已经失去了活力,已沦为完全需要美元和加拿大元进行输血。
英国为进行战争欠下了巨额债务,这让英国不堪重负。伦敦城内乃至整个英国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残垣断壁。在战争过程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趁机要求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利,英国为获得自治领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不得不与之妥协,到二战结束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已成为实质上独立的国家。1947年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有“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之称的印度也步自治领的后尘掀起了独立浪潮。
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英国自治无力阻扰印度的独立,而印度的独立成为压垮大英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呈现出全面坍塌的局面。丘吉尔对英国的衰落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英、法、德、日等传统列强的普遍削弱使战后国际格局呈现为明显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极对立分庭抗礼的形势。如果说传统列强的普遍削弱是成就苏联战后崛起的外因,那么苏联内部又存在哪些促成因素呢?
苏联尽管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却并没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事实上要成为超级大国是对国家规模体量有硬性要求的: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如今的中、俄、印等潜在超级大国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大洲级别的规模体量。历史上西欧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国曾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率先崛起,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机遇,从而得以利用技术和制度上的先发优势弥补国家体量上的劣势。
然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美、俄这种具有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得以脱颖而出。如果我们将中等体量的西欧国家同美、俄这样的洲级大国各自的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二者的巨大差距: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尽管德国此时已用闪电战征服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可即使德国得以调动整个西欧的资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稍微领先于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但后者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苏联凭借二战前的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尽管德军的入侵对苏联西部的工业基地造成了重创,但拥有全世界最辽阔国土的苏联通过将自己的工业基地向东迁徙渡过了难关。乌拉尔、中亚、远东等地并未遭到战火的洗礼,因此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得以保留下来。
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之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成为苏联战后工业建设的基础。与此同时尽管苏联在二战中伤亡2960万人,但战后的苏联仍是拥有1.67亿人口的大国,这为苏联的战后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事实上随着二战后期苏军逐渐收复失地的过程已使苏联的西部工业得以恢复重建,此时苏联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过去的说法一般认为:二战后的苏联在军事方面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但苏联的经济水平就不敢恭维了,这也成为导致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并最终成为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就从未取得过任何成效,否则苏联的百万大军不吃饭吗?苏联的钢铁洪流不喝油吗?事实上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由于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事实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一度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念就是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鉴吸收苏联计划经济的可取之处——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经济模式忽视市场需求,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这也是导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市场经济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认为:俄罗斯占据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三面为山系环绕,河流都流向内陆湖或北冰洋,是海上无法到达之处,是天然的巨大堡垒。历史上控制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总是能不断汇聚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而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然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就使游牧民族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工业技术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使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民族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如果技术的发展使该地区民族为某种集权体制组织起来,那么距离诞生一个世界帝国也就为期不远了。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沙皇俄国的地盘虽大,但因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使其境内的荒漠和冻土地带无法进行基本的工业化开发,因此沙俄两千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潜藏的地缘能量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然而苏联不同于沙俄:沙俄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而苏联却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随着技术进步就使其地缘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二战后期苏联在收复失地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击德军至国门之外,而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坍塌为苏联传播社会主义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战后苏联将波兰等东欧国家以及蒙古、朝鲜、越南、古巴等国纳入到以自己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市场销售地:苏联可以从古巴获得廉价的糖和橡胶等热带产品,从罗马尼亚获得便宜的石油。除此之外苏联在二战中还获得了直接的领土收益。
1939年11月苏联通过苏芬战争夺取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1940年3月苏联出兵强行将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版图,尽管后来德军一度占领过波罗的海三国,但在战后苏联重占三国,使本国面积增加了17.4万平方公里;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夺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地;1945年《波苏疆界条约》的签订以法律形式明确承认苏联收回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苏联还兼并了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如今这里成为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苏联还与美国、英国、法国一起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苏联将苏占区内的厂房设备拆除后运回苏联,还从苏占区掠夺了一部分高科技人才,至于德军战俘则成为了苏联的免费劳动力。1950年1月1日苏联中央统计局以1938年国际市场美元价格计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苏联累计从德国获得各种赔偿物资的价值总计为33.442亿美元。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后也将当地的日本机器设备运回了苏联,同时将抓获的七十万关东军俘虏运到西伯利亚当苦力。
领土的增加、经济物资和劳动力的获得大大加速了苏联的战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是从德国获得核物理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为苏联日后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尽管德国直到战败也未能造出原子弹,但在铀矿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离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战后苏联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在苏占区搜罗了300余名德国核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后来直接参与到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中。庞大的核武库恰恰正是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叫板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