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佛道之争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灭佛的不只北魏太武帝,还有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以及后周世宗灭佛,这是历史上四次规模较大的灭佛事件,合
灭佛的不只北魏太武帝,还有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以及后周世宗灭佛,这是历史上四次规模较大的灭佛事件,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其中,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四人中的第一个。
拓跋焘在即位之初,并不反感佛教,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世祖初即位,亦尊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于四月八日,兴诸佛像,行于户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敬礼。”
1.出于政治和军事考虑
太武帝有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所以北魏连年征战,这就需要大量兵源,军费也紧张。可现实是兵源不足,很多人都入了沙门,因为沙门可以免除徭役、税收。这样一来,兵源不足,而且种地的人少了,税收、徭役也少了。于是太武帝下诏,令五十岁以下的一律还俗来军队报道服兵役。佛教已经和政权统治产生了矛盾,太武帝不得不限制、打压佛教。
2.怀疑佛教与造反势力勾结
在长安的一个佛寺中发现了大量兵器,私藏兵器自然让太武帝等人怀疑沙门与起义军相互勾结,想要造反,这已经威胁到了政权,激怒了太武帝,于是命令全国灭佛。
3.尊道疏佛
相较之下,汉族文化和儒道之说更利于巩固政权、加强统治。受太武帝重用的崔浩和寇谦之试图用儒道文化改造北魏的政治,同时,他们也对佛教进行诋毁。太武帝也因此疏远佛教。
4.僧侣堕落腐化
沙门人数增多,出现酗酒、作奸犯科的僧侣也越来越多,还有勾结贵族、私通妇女,这些行径触犯了北魏法纪。佛教不再是干净之地,已经堕落腐化,令太武帝很是反感。
武帝灭佛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佛教占了太多的社会资源,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当时佛教的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有相违背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包括现在从来没有任何宗教,可以凌驾于世俗统治阶级之上的,这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出现了这种凌驾于统治阶级上层的情况,出现以后,毁灭是在所难免的。
北魏的拓跋鲜卑对于佛教也是很接收的,认为佛教可以帮助他们的统治老百姓,造成一种思想上的统一,而当时儒学主要是汉人士族,对于鲜卑军事新贵来讲,要找一个思想来维持相互对抗。
所以大批鲜卑贵族信佛教!而此时的佛教也因为要接触世俗的东西,变得有一点离谱起来。
为了镇压卢水胡人盖吴的起义,拓跋焘进入关中,当时关中的寺庙很多。
一些将官便入佛寺游逛,长安的僧人因与官宦贵族接触很多,献殷勤成了习惯,僧人们立马请他们到寺庙里喝酒。
僧人本该谨守戒律,并且不拜俗,即所谓“不拜父母,不拜帝王”。
而这些东游西荡的将官们竟意外发现那里堆放着弓箭刀枪、盔甲盾牌等物件。回来后就到拓跋焘面前去报告,本就为反叛而头痛的拓跋焘听说后,勃然大怒道:
“这些东西非佛门之用,他们必是私下勾结盖吴,想要做乱!”
他当即命令有司捉拿相关人员,并且抄检佛寺的财产,结果也颇为惊人:
佛寺中不仅私藏了武器,还藏有许多酿酒的器具,以及附近州郡的牧守和富人寄存的财物,达到数以万计;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僧人的住处还搜出了好多间密室,里面藏匿了年轻的妇女,供僧人淫乐。
大怒的拓跋焘颁布法令,宣布佛教为邪教,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凡是涉及藏匿武器或奸淫妇女的僧人,一律活埋,其余僧人则罚为奴隶。
不仅在长安一地实行法令,拓跋焘又传诏到国都平城,命留守的太子拓跋晃在各地依样行事,禁止佛教的传播。
一时间,北方各地佛寺被夷为平地,大量佛经也消逝在烈火之中,僧人们更是死的死,逃的逃,惨状为数百年来所罕见。
灭佛一共是有三个原因。
1,当时的佛寺和佛教的人员占有大量的田地和寺院僧人是不上缴税收的,甚至不进行生产劳动。
当时南北战争不断,灾荒也不断人口也减少,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拓跋焘的头号谋臣崔浩笃信道教,对于外来的佛教的学说很厌恶,常常在拓跋焘面前诋毁佛教,说佛教虚妄之极,危害世人,应当取缔。
加上道教的寇谦之,吸取了佛教的思想和理论,建立了一套新的学说,并将其整理成经书,献给拓跋焘,宣称这是神仙所授。
拓跋焘很是信仰,并采用寇谦之经书中的一句话:“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来了个新年号“太平真君”
3,佛教在比如后赵、前秦、后秦等,其君主与贵族都十分崇尚,后秦更是奉佛教为国教。
但是随着这些所谓的五胡慢慢的汉化后,以后对于佛教的“不拜父母,不拜帝王,不入世俗”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有了违和了。
作为儒家在中国统治阶级中的地位,那是牢不可破的,这些造成了佛教不进行改革的话,只有被灭
这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北魏太武帝灭佛,不过持续了七八年,佛教便仆而复兴,比之前更为繁盛。
佛教培养僧侣、修建佛寺,与世俗政权争夺土地与人力资源,僧尼违律犯戒、干政乱法,佛事耗费大量金钱,都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佛教可以说已成了北朝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周武帝是个儒生并不信佛!
周武帝与前任鲜卑统治者不同,他推崇儒家思想,相信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那一套,当然不能容忍佛教损耗资源、危害社会。
武帝也是个很有作为并有理想的统治者,他解放官奴、简化礼仪、重组府兵,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大国家的财源与兵源来进行统一战争。
他发动了三教的几次大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把佛教和道教一起给禁了。
北周禁佛并没杀僧人和破坏寺庙,并且把道教一起禁了
但是禁佛道后设立信道观,让有学识的高僧进入和有学识的道士加上大儒们,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会通三教,以达到儒道佛相融合的境界。
这与梁武帝的“三教同源”学说不同,周武帝的三教合一,是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以其他宗教学术为补充
让佛教进一步本土化,充分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唐武宗李炎灭佛的会昌法难,那真的因为崇拜道士的道家占了主导地位,因为唐朝的国教本来就是道教。
但是也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为主,因为当时灭佛所得之物很是丰富,造钱所用的铜不缺了!
这只不过是打着兴道教幌子,占了佛教的钱财而已
后周世宗也打着贯彻以儒教为主的统治政策的口号,下诏禁止:
私自出家,订立严苛的出家条件,并规定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
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
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
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
其灭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不是因为道教。
综上所述
所谓的灭佛不是因为思想上的斗争,主要是占领了社会资源太多了,每次灭佛都是因为要需要这些资源为战争经济服务,还有思想上的本土化。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字,请见谅!
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道教应该是由萨满教发展而来的,但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历史上外来宗教进入中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说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不强,很难理解阿拉伯人,欧洲人会为了宗教而杀得尸横遍野。但外来的宗教想在中国落地生根,也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乃至战争。
其实佛教流传过程还算是比较温和的,虽然说经历过几次较大的灭佛运动,但流血甚少,甚至没有。佛教在汲取了汉文化的一些元素后逐渐站稳脚跟,如玉皇大帝与佛祖相互帮助,关公成为护法使者等等,普遍的为中国人所接受。
另外两大宗教传入中国引发的流血冲突就利害得多,如伊斯兰教传入西北地区,就引发了数百年的冲突,最厉害的是十九世纪的白彦虎起义,以至于今天在哈萨克出现一个东干族。天主教亦然,教科书上提到的天津教案,广东教案等,无不引发中国与列强的激烈冲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三大外来宗教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和平共处,信仰自由。
以此去理解古时的灭佛运动,可否?
据史料记载,太武帝一统北方后开始整顿国家的文化经济。始光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其时朝野信仰者很少,崔浩于是上书劝谏太武帝,使太武帝因此信仰道教,并派人奉玉帛家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东南树立天师道场,自称真君后来甚至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作为一个政治家,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实际上信奉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的利己主义。拓跋焘灭佛不排除自己喜欢道教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北魏在全国进行的灭佛行动更多的是因为拓跋焘不希望看着当和尚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了自己国家的实力。
原来在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乱战火连连,很多百姓受不了现实中的苦痛转而出家,因为佛教文化可以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可以大量的男子出家不但削弱了国家的兵源,而且沙门侵占土地,不给国家纳税,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负担,灭佛后沙门的土地寺庙分给农民,僧侣充当兵员,这才是拓跋焘想要的结果
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鲜卑人,现在的山西大同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南朝梁520年达摩老祖来到中国传道,这宛如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种下了一颗“佛教”的种子。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佛教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蔓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就能看出佛教当时在中国有多么的盛行!
但“物极必反”这条规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通用。人人都去信仰佛教了,都去自给自足了,佛教活动佛教场所也不交税了,那国库用什么来充实?都去烧香念佛了,与世无争了,那谁去服兵役?国家的国防建设又如何保障?
佛教是深入人心的一种思想,群众基础非常好。长此以往其势力更是不容小觑,有的歪嘴和尚经念着念着就念歪了,就有了私心杂了。那么如果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再来个振臂一呼的话,那结果会怎么样真的是难以预枓。当时的佛教首领寇谦之就是典型代表。
这就跟农民种地是一个道理,苗多了一株挨一株那企能任由其生长?那能打到粮食吗?所以说该疏苗时还得疏苗。
太武帝灭佛并非佛道之争。佛是展望来生的;道是追求今生长寿的,两者之间也并不冲突。
太武帝灭佛轻柔了许多。柴世宗灭佛把供养的佛像都统统毁掉、回炉做了钱币了。那就更别提杀人和毁寺院了。
太武帝灭佛更主要的是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没有其他原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伐,南征北战,统一北方,却在后期灭佛,是三武一宗的第一武。
北魏太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不是佛道之争,是害怕有人利用佛教造反,一个愚蠢冲动的政治决策,背后是信奉新天师道的司徒崔浩扇阴风点鬼火,更多的是儒佛之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指的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个皇帝,谥号里面有个“武”字,说明军功极大。北魏太武帝先后灭胡夏赫连氏、北燕、北凉,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驱逐吐谷浑,北击柔然,南攻刘宋,一直打到长江边,迫使刘宋求和。
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面临治理国家的困难。拓疆扩土,依靠的是拓跋氏为首的鲜卑骑兵,治理天下要依靠以崔浩为首的儒士。
(崔浩)
北魏太武帝接手的政权,是一个双轨制(一国两制)。
一个是鲜卑贵族的部落大人会议,一个是儒士的公卿官僚。这里面必然有矛盾冲突,内乱不断。
因为北魏太武帝的爷爷、老爸都崇敬佛教,所以他一开始也对佛教没有恶意。
《魏书》记载:
世祖(北魏太武帝)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其谈论。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北魏太武帝刚当皇帝时,也经常找佛教高僧谈谈话,虽然言不及义,至少也拉拢感情。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佛像在京城盛大游行,北魏太武帝还亲自到门楼给佛像散花,表示礼敬。
为什么后来北魏太武帝对佛教的态度陡转急下?
佛道之争肯定是有,但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
寇谦之的目标是当国教国师,当主角,让佛教当配角,但不是把配角都灭了。
寇氏家族生活在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世代信奉五斗米教(天师道)。
五斗米教第三代教主张鲁投降曹操后,举族迁徙到邺城。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张鲁死了,五斗米教群龙无首,全部涣散。
(寇谦之)
寇谦之在华山、嵩山修道七年,自称获得太上老君天启,决定下山革新天师道。
寇谦之表演了一番太上老君降神,太上老君授职:
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首处师位,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
五斗米教原来是底层路线,看名字就知道,交五斗米就可以入教。在历史上,跟造反割据有扯不清的关系。
寇谦之决定走上层路线,宗教改革,坚决拥护中央的伟光正,吸纳儒家思想,把一切不利于稳定的玩意都删除干净。
寇谦之通过降神授书把佛教也纳入他的神仙体系:
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四十二天,为延真宫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髡形染衣,断绝人道,诸天衣服悉然。
寇谦之也承认佛得道了,也是神仙之一。按正常逻辑,寇谦之不应该去剿灭神仙。
当时社会上流传一种谶书,说老子化身李弘下凡,原来的天师道里也有人信这种谶书。于是乎,很多帮人打着李弘的旗号造反。
一个时常造反的宗教怎么去走上层路线?
寇谦之又表演了一次太上老君降神,怒斥下凡为李弘的事,说这都是妖言惑众,说太上老君绝不下凡造反,表忠心。
寇谦之把天书献给北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懒得看,京城也没几个人信。
人脉啊人脉!
寇谦之如是想了又想,终于跟崔浩搭上了关系。
崔浩是清河崔氏,儒家大族,北魏三朝元老,受人排挤暂时赋闲在家。崔浩喜好周易、占卜、图谶,闲着也是闲着。
寇谦之趁虚而入,把崔浩发展为下线,两个人打得火热。
崔浩极力把寇谦之推荐给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想攻打赫连勃勃建立的强悍之统万城,群臣纷纷表示打不得。
(统万城遗址)
只有崔浩夜观天象,支持北魏太武帝说:“今年五星齐出于东,利于西伐,天时人和,千万不要失去机会啊。”
北魏太武帝又问寇谦之。
寇谦之心领神会,说:
“必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北魏太武帝还真的攻克了统万城,灭了胡夏,从此万分信任寇谦之和崔浩。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北凉强迫三千僧人加入军队抵抗北魏。北魏太武帝攻灭北凉,俘虏了这三千僧兵,大怒,要把他们全杀掉。
寇谦之力求不要杀死三千僧兵。
最后,北魏太武帝没有杀死这三千僧兵,只作徒役罢了。
从这件事看,寇谦之没有对佛教的刻骨仇恨,反而有好生之德。
北魏太武帝越发崇信寇谦之,年号都改成了太平真君。
北魏太武帝奉寇谦之为国师,亲至道坛,受符录。从此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成了北魏国教,历代皇帝都要登坛接受符录。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造反,声势浩大。
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偶尔到了长安一个寺院里,却发现里面藏有武器,还有酿酒器具。北魏太武帝大怒,怀疑僧人勾结造反者。崔浩趁机调拨,让北魏太武帝在全国范围内灭佛。
寇谦之不同意灭佛,《魏书》记载:
始谦之与浩同从车驾,苦与浩净,浩不肯,谓浩曰:\"卿今促年受戮,灭门户矣。\"
北魏太武帝死后,文成帝崇信佛法,恢复佛教,但并没有降罪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仍尊奉为国教,也说明寇谦之和灭佛没多大关系。
北魏后期的皇帝大都崇信佛教,但寇谦之的新天师道的国教地位一直没有变,到了北齐才废除新天师道的国教地位。
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书:
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奸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是以先朝因其瑕衅,戮其有罪。有司失旨,一切禁断。景穆皇帝每为慨然,值军国多事,未遑修复。朕承洪绪,君临万邦,思述先志,以隆斯道。
文成帝给出的罪魁祸首是“有司失旨,一切禁断”,矛头指向的是崔浩,没有暗示提到寇谦之。
崔浩早就因为国史事件被北魏太武帝族诛了。
北魏太武帝还有蛮族的残暴之性,尽诛崔浩全族,族诛与崔浩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寇谦之主要的问题,是发展了崔浩、北魏太武帝两个信徒,助长了他们两个的狂妄自大。
北方长期的战乱,人口不是很繁荣,北魏初年总人口不会超过曹魏时期,也就是在五百万人之内。
战乱也无法形成稳定的寺院经济,北魏初年的佛教僧尼人数大约在3-5万之间。
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6年),北魏僧尼人数是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魏书》)
这时离北魏太武帝驾崩已经24年,经历了三代崇敬佛教的皇帝,佛教获得恢复并有长足发展。所以我们对北魏太武帝时期的僧尼人口估算是合理的,不会超过总人口的1%。
北魏开国后,面临巨大军事压力,北方是强大的柔然,南方是新生的刘汉王朝。北魏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
北魏太武帝攻打北凉时,军队差役不足,一度下诏罢年五十已下的僧人,选用身体健壮的僧人随军作为差役。按我们的人口估算,至少可以用2万左右的僧人随军。
同时,北凉也征用了3千僧人编入军队,参加一些不太重要的军种。
这只是为了讨伐北凉,临时的一个军事强征手段,并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开始。
北魏末年正光年间(520年),平民为了逃避征役,大规模冒充僧尼,人数大量膨胀。
所以经济和人口问题,不是北魏太武帝灭佛的原因。
北魏太武帝有两次下诏灭佛。
第一次是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正月,当时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北伐柔然刚回来,喘息未定,就下达了灭佛诏书。
诏曰:\"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
柔然并不信奉佛教,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诏书非常突然,然而还有更突然的事。
第二天,又下一诏曰:
\"自顷以来,军国多事,未宣文教,非所以整齐风俗,示轨则于天下也。今制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这两个紧急诏书相隔一天,出于北魏太武帝同样的目的。
是因为有人借助图谶谋反!
(图谶)
这一次,北魏太武帝并不是单独灭佛,而是不准私养沙门(佛教僧人)、师巫(道士)、儒师,防止他们利用图谶煽动造反,把他们全部纳入官府的控制。
“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杀气腾腾。
当时,北魏皇权和部落大人会议还在斗争之中,特别是针对皇位继承权。作为皇帝,当然是想自己安排皇位继承人,但部落大人会议还想拥有在皇室中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权力。
矛盾激化,就会你死我活。
北魏太武帝四路北伐柔然,尚书令刘洁阴谋造反,准备立西路军统帅乐平王拓跋丕(北魏太武帝的弟弟)为皇帝,又向尚书右丞张嵩问图谶,看看他自己在预言中有没有姓名可以称王。
事发后,刘洁和张嵩,都被诛三族,死者百人。
拓跋丕曾向师巫董道秀占卜前程,事发后,拓跋丕暴死,董道秀弃市。
东路军主帅拓跋宏知谋不报,实际也参与谋反,事发后暴病而死。
中路后军中山辰八将被斩,估计也与谋反有关。
北魏太武帝吓出一身冷汗,四路北伐,就有三路谋反。谋反都与图谶有关,北魏太武帝不太懂佛教义理,以为佛教和巫师大都是搞图谶的,就一路灭了。
所以北魏太武帝第一次灭佛,纯粹是为了应对政变,禁止私养僧人,并不是佛道之争。
第二次灭佛是因为盖吴起义。
太平真君七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造反,也是打着“灭魏者吴”的图谶,一时声势浩大。
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到了长安,到一个寺院牧马,寺院里面种着麦苗。寺院的僧人向皇帝的侍从讨酒喝,结果侍从在寺院里发现了弓矢矛盾等武器。
北魏太武帝大怒:这不是僧人用的东西,肯定是跟盖吴通谋。
大搜寺院,发现了酿酒的器具,很多财物,这是实锤证据。北魏因为饥荒,禁止私人用粮食酿酒。
严刑拷打之下,还有通奸供词,真假不知。
北魏太武帝认为这些僧人犯了杀盗淫酒,尽诛一寺僧人。
事情还没有结束。
随行的司徒崔浩,历来厌恶佛教,是一个辟佛的儒士,也不喜欢老庄,认为老庄里面犯上的言论都是后人伪造的。
崔浩趁机添油加醋,前有弥勒教造反,让北魏太武帝以通匪罪名杀尽长安里所有的僧人,并推广到全国。
诏曰:\"昔后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夸诞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暗君乱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以来,代经乱祸,天罚亟行,生民死尽,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于此。朕承天绪,属当穷运之弊,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其一切荡除胡神,灭其踪迹,庶无谢于风氏矣。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虽言胡神,问今胡人,共云无有。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至使王法废而不行,盖大奸之魁也。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诏书里,有“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等词,一定是崔浩亲自润色过的。
太子拓跋晃崇敬佛教,已经参与治国,多次向北魏太武帝求情收回灭佛诏书。北魏太武帝拒不答应。
太子拓跋晃只好缓发诏书,让全国的僧人逃走。
一场血雨腥风来临。
可见,北魏太武帝第二次灭佛,是因为部分佛教僧人堕落,从而怀疑与政治叛乱有关,加上信奉新天师道的辟佛儒士崔浩撺掇。
随后不久,崔浩因国史案被诛杀。北魏太武帝被谋权的太监刺死。
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被谋权的太监刺死。
汉地第一次灭佛运动结束。
向燕南,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考辨,1984
房芸芳,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历史教学问题,1996
葛瑶瑶,浅析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及影响,科学经济社会,2016
佛教并非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原产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于西汉末年,公元30年左右传入中国。为适应中国国情,以便在中国立足,逐渐的中国化,发展成为“中国佛教”,与道、儒二教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严重抵制,所以发展并不迅速。
整个东汉年间,仅仅也是由于几位皇帝的推崇,佛教才得到了最初的传播。然后经历三国魏晋南北朝,此时的中国动乱不堪,国家统一时间少,长期处于分裂局面。特别是五胡十六国,外来少数民族的入侵,导致中原民族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士族纷纷南迁,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极度纷乱的时代背景下,佛教普世和受难的精神观念却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广。无论是士族还是平民都纷纷拜服在大佛的脚下,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一)经济因素
随着佛教大肆盛行,隐隐间就有了压服本土儒教和道教成为第一国教的趋势。但这都不是灭佛的原因重点,寺庙僧侣的大幅度增加,寺庙所占的田地、奴婢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运营。
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的四次“法难”有两次都发生在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灭佛是第一次,也是灭佛最严厉最残酷的一次,堪称“血光之灾”。
佛教兴盛,所带来的是豪华的寺庙,大量的僧侣。曾经有记载东晋的某处寺庙周围占地几百亩,寺里供奉佛祖的长明灯沿着长廊几里远。早上点灯的小和尚需要骑着马去把点灯,供奉拜佛的人从早上到晚上络绎不绝。
僧侣的增加带来的是侍奉奴婢的增加,许多平民也因受到战乱选择躲避到寺庙旁边成为佃户,而这些和尚一个个嘴上念着佛祖,其实却早以成为了和尚地主,还不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收。许多犯罪的人跑到寺庙,官府还不能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上门抓人,于是寺庙便成为了一块法外之地。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中国历史上灭佛的第一位皇帝,他是北魏的第三代皇帝。其实太武帝拓跋焘并不恨佛教,只是因为出家人不能为他做贡献,影响了他的利益,他才灭佛。
由于佛门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跟国家抢人口,抢土地,还训练武装力量,私藏叛国者,左右政局。加上一些僧侣早已不是单纯的佛门子弟,除了剃光头,其余的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该吃吃,该睡睡,还有一大班奴婢伺候,甚至结婚,纳妾生孩子的。
在南北朝的时候,战争频繁发生,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想统一北方,所以全民皆兵。而从古到今,佛门僧人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别说当兵了,就是种地都不种,这令太武帝很不满。
据统计,北魏太武帝时期,单单寺庙僧侣和其所属的奴婢就占到整个国家人口的十分之一。佛门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统治基础,直接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根基。在这种情况下,有作为的统治者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对佛教采取了彻底的打击措施。
所以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僧人)一律还俗服兵役。
太武帝拓跋焘认为,你们出家人又不当兵,又不种地,又不给我生育人口增加劳动力和炮灰, 要你们有什么用,不为我服务还有生存的必要性吗?都还俗给我打仗吧。
拓跋焘最信任的大臣崔浩信仰道教,大讲佛教的坏话。在崔浩的建议下,拓跋焘开始疏远佛教。他还把自己的年号改为太平真君。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不但排斥佛教,还发展为有计划大规模灭佛的行动。
太武帝打仗需要人口,因战争又损失不少人口,所以在他看来,僧人必须还俗为他打仗,充当炮灰。
太武帝的灭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他不但让僧人还俗,还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僧人),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僧人),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另外,在皇室里,太子拓跋晃笃信佛法,作为皇位继承人,太武帝必然不可能使之与自己思想信仰尖锐对立,为改变太子的信仰,太武帝渐渐萌生运用皇权大开杀戒以“灭佛”的想法。
(二)政治因素
北魏建国至统一北方五十多年来,大量少数民族内迁,产生数次移民浪潮,《魏书·官氏志》中记载这一时期北魏有胡姓193余种,“非中国所有姓氏”。随着移民的深入,诸多如原住汉人的武装反抗、被灭国家首领带领叛乱、僧侣谋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激化,危害着社会的稳定。
例如445年,胡人盖吴杏城起义,其众十余万,次年太武帝亲自平叛,结果在长安一寺庙发现诸多兵器,遂怀疑沙门勾结反贼,大怒,诛杀全寺僧侣。崔浩一直想在北方推行汉化政策,故借机进言灭佛,于是著名的太武帝灭佛就有了。
(三)文化因素
在北魏统治北方后,政权需要一个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北魏对于汉化的要求较为强烈,这时接受学习汉族文化、任用汉族官僚就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文化作为汉族主流文化,正适合统治的需要。太武帝所倚重的权臣崔浩作为儒士,试图用儒家文化改造北魏政治,加之寇谦之所在道教基础上融合儒教思想创新的“天师道”,为太武帝提供了一个极为合适的思想工具,为保证统治时期文化思想上的统一,灭佛也就势在必行。
简单地总结一下太武帝灭佛有下面几点:
1、全民皆兵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崔浩推行汉化政策,儒家主流需要,不得不对胡教出手;
3、佛教在北魏享有过高的特权,尤其是避税无役等;
4、沙门财富
南北朝时期,轰轰烈烈的两场“二武”灭佛运动对佛教的影响是致命的,原本兴盛的佛教在浩劫中,渐渐势衰,并在随后唐朝和后周的两场灭佛运动,最终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而成为一种民间宗教流传下来。纵观南北朝时期的这两场灭佛运动,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佛教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骄奢淫逸变现的也淋漓尽致。历史上有统治者就感慨国过:佛祖住的房子竟然比我的宫殿还要大。骄而不敛,修佛修心的人却贪图世俗的欲望,甚至还发生过和尚造反的事件,这就怪不得要被反了。
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运动,都是基于自身的统治目的进行的,但结果如出一辙。都重伤了佛教的命脉,虽然破坏了一些佛学经典艺术成果。但大量的僧侣和奴婢被迫还俗,扩大了国家的税收来源和兵源,为国力的上升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同时佛教在这两场浩劫中学会了同统治国情的融合发展,南北朝在中国的佛教史上被视为一个重要转折点。
正是佛教灭掉,武帝吃饱。佛法在中国历史上是不灭的,不会因帝王的行动而灭绝,就算受到致命打击,也会慢慢恢复兴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灭不了儒家。太武帝灭佛,也灭不了佛家。帝王打不过天命。
北魏太武帝灭佛以后,佛教暂时受到了抑制,但太武帝死后,继位的北魏皇帝又信奉佛教,佛教重新兴盛起来。北魏分裂后,无论是东魏、北齐,还是西魏、北周,佛教都有所发展。至北周武帝灭佛前,佛教在北周、北齐迅速发展,达到泛滥的程度,这比太武帝灭佛前要严重的多。
太武帝对佛教意欲彻底毁灭,导致了佛教发展史上大规模的 “法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佛教在北方地区乡村的发展,南北佛教在规模上的差距扩大,对中国佛教的整体发展格局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国历史上佛教一共经历了四次灭顶之战,也就是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拓跋涛就是“三武”中的第一位,他灭佛的原因无外乎三点:
一、佛教发展太过迅速,威胁到皇权。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年代之一,底层百姓苦不堪言,而佛教轮回转生的教义十分切合劳苦大众企图改变命运的心理,因此佛教僧团扩展迅猛,成为一个势力庞大的宗教集团,拓跋涛对此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二、佛教僧团腐化堕落,霸占了大量社会财富。传到我国的佛教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劝诫人们给寺庙捐献财富可以供养功德,因此佛教僧团拥有的财富田产很快就富可敌国,对皇权的威胁进一步加大。
三、佛教束缚了大量人力,严重制约了社会生产力,佛教本身不事生产、不缴赋税,佛教的扩张不仅不能为国家增加财长收入,反而会使国家能用之人越来越少,已经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存亡发展。
北魏太武帝拓跋涛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佛教虽然劝人向善,有利于皇权统治,但佛教保守非暴力的思想与拓跋涛开疆扩土、建功立业的国策格格不入,再加上佛教本身不知收敛,还妄想平分皇权,拓跋涛灭佛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有人可能会说是道教在背后捣鬼才使得佛教被灭,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虽然理论上争个不停,但从来都没有产生过要灭掉对方的思想,佛教被灭主要还是咎由自取,老想挑战皇权,道教最多也就是推波助澜。
和尚和佛教能够划等号吗?当然是不能的。比如说现在的某林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寺庙,而是一家股份制的公司。里面的主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得道高僧,而是股份公司的董事长。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理解,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在历史上,除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外,还有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
这四位皇帝,似乎就是跟和尚干上了。为了不让和尚们继续逍遥法外,他们捣毁佛寺、烧毁佛像,做了一系列灭佛事件,佛教在那些日子里饱受摧残,能够延续下来实属不易。那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干呢?
从佛教传入中土开始,和尚们就有一定特权,因为他们没有田产,也不事生产,所以无法缴纳昂贵的税收,因此不需要交税和服徭役。
以寺庙为单位,统一向朝廷缴纳赋税,这么一来和尚们的工作其实相对来说十分轻松,每天吃斋念佛,不需要从事劳动生产。
寺庙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则租给当地老百姓们耕种,老百姓们给寺庙缴纳一定的租金。租不起的就成为了寺庙的佃户,专门帮寺庙种田。
这么一来寺庙当时就是地主,中华大地当盘踞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寺庙,那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地主,他们缴纳的税收很少,可收容的劳动力却奇多。
尤其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可谓到处都是和尚,梁武帝心里高兴啊,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他下令所有佛教徒都不需要缴纳一分钱税,自己还要掏腰包不断给寺庙添香油钱。久而久之,青壮年的男丁们,都不愿意干活了,去寺庙做和尚多舒服啊!
因此全国老百姓不事生产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早些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其实就已经看出了事情的苗头,于是他对寺庙里的和尚下了黑手。
他下令所有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要还俗,还俗干嘛?要么去打仗,要么去田里干活,总之不能呆在寺庙里闲着。
那些不愿意还俗的和尚,直接杀掉。寺庙全部捣毁,经卷也都遭到了焚毁,灭佛运动逐渐在整个北魏推行开来。
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气势丝毫不输曹操,也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工作,和南朝宋对峙多年,曾经一度饮马长江,大有南下的打算。
可是北魏有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出生成活率不高,北方天气寒冷,那个时候又没有暖气,小孩儿生下来没多久就冻死了这是很正常的。
为此北魏人口并不多,再加上常年征战沙场,男丁就更少了。男丁的作用很大,因为男人的力气大,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从事生产,男丁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非常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全民皆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然而他忽然发现,大量男丁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居然甘愿出家为僧,这是拓跋焘所不能原谅的事情。
最初他只是勒令他们还俗回家,可是很多人赖在这儿不肯走,毕竟50岁以下的才需要还俗,很多人的年龄是可以造假的。
这么一来太武帝彻底怒了,开始大肆屠杀那些赖着不走的和尚。甚至将佛寺、佛像和佛经全部焚毁,让这帮人没地方拜佛。
拓跋焘的这种野蛮行为,其实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量出家的男丁,再次从事生产工作,再次当兵打仗,不要资源浪费。
从这个角度来说,拓跋焘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他这么做有利于北魏王朝的发展,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他所焚毁的宝贵文化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知道,太武帝拓跋焘虽然不是佛教徒,可他是个正儿八经的道教徒。在崔浩和寇谦之等人的影响之下,太武帝对道教那叫一个信任。
因为寇谦之这个人对宗教十分有研究,他将五斗米道中的思想和儒家、佛家的部分思想结合在了一起,让你觉得他的教义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两个人合伙使得太武帝拓跋焘开始信仰道教,以至于太武帝拓跋焘开始花大价钱投入信仰事业当中,他兴建了天师道场,又派人前去嵩山祭祀,兴建了静轮天宫。
甚至于拓跋焘把自己的年号都改成了太平真君,皇帝都这么信任道教,那民间开始信奉道教的人可就更多了。
而寇谦之和崔浩,为了发展道教,便开始诋毁佛教。这也是太武帝拓跋焘对佛教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觉得这只是借口。
拓跋焘的智商相当高,他不可能被崔浩和寇谦之这两个人玩得团团转,他灭佛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只有把这些壮汉都赶回去从事生产,那么这个国家才能强盛,这才是根本原因。
听说某林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世界,已经开了十好几家分寺庙,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商业化运作的公司,甚至有消息透露人家还打算在香港上市。
其实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寺庙在古代,其实就是一个大地主。他们可以得到大量香客们的香油钱,拿着这些钱,他们可以购买大量田产,这些田产要么租给农民种,要么雇农民过来种,总之田产的收入相当丰厚。
说个不好听的,如果说交税是合法收入的话,那么寺庙收这些香火钱,那就是利用信仰在敛财。太武帝发现,这些大大小小的寺庙,拥有大量财富,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为此太武帝对这些寺庙下手,也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的。不能说老百姓辛苦挣点钱,全都投入到了寺庙里,那又拿什么来交给太武帝呢?说到底,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参考资料:《魏书》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