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末第一良将曹文诏

曹文诏的名号似乎和袁崇焕、孙传庭等人相比起来而略显陌生呢?其实曹文诏将军并非是个名不见传之人,如果我们真的对其生平有所了解的话,我们定然会对其此生功劳竖起大拇指的!如果说袁崇焕是满清的天敌,熊廷弼、孙承宗以及孙传庭是农民军的克星的话,那么堪称“明末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将军的存在,可以说是“既敌满清八旗军,又克起义农民军”的不二人选了。但就是如此一位明末良将,最终战死疆场、醉卧沙场。但是他的死亡,却令崇祯帝和西北万民仰天叹息、慨然愤之。

纵观晚明“百年抵抗史”,我们不难发现:晚明虽然处于风雨飘摇、夕阳西下之危亡处境,但是在此期间所涌现出来的名将的确是不胜枚举的,如若没有这些人的存在,晚明也许早已亡矣,又怎能苟延残喘多年?缅怀起晚明诸位名将之陨落、崇祯皇帝之殉国,我个人内心之中油然而生出一股“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悲恸情思。

其实曹文诏所谓最终遭得“阴沟里翻船”的下场,绝不仅仅是他自身和旁人陷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曹文诏最终的“兵败自杀”还是要源于明末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那么既然一代良将曹文诏是兵败自杀,又何来“阴沟里翻船”以及“为何阴沟里翻船”的说法呢?

其一:纵使其为良将,但仍难为完人

清朝张廷玉曾经在修编《明史》中对曹文诏这样评价:“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通过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对曹文诏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曹文诏堪称“十全之人”,但是纵使曹文诏再怎么骁勇善战、劳苦功高,他也难以堪称完人。

曹文诏虽然在对大明建功方面上劳苦功高,但是他的性格却是个另类。也正是由于他个性的缘故,使他在明末群臣同僚之中很难吃得开,也正是由此,曹文诏才多次遭得同僚以及顶头上司的针对。主要表现有两点:

①曹文诏在陕西任职时,其与顶头上司洪承畴的关系并不好,因为曹文诏脾气火爆、遇事冲动的原因,洪承畴屡屡隐瞒曹文诏的战功而不予上报,使得曹文诏很难立足;

②曹文诏行事山西洪洞时,曾因粮草之事与刘令誉多次争执,刘令誉便将“凤仪败亡”安到了曹文诏的头上,兵部将本就无罪的曹文诏调往大同任职。

其二:危急时刻披挂上马,寡不敌众终殉国

公元1635年,闯王李自成亲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凤翔,农民军此行来势汹汹,但是当时驻守凤翔的明军才不到三万人。正在统帅洪承畴火烧眉毛之际,曹文诏再次挺身而出,主动向洪承畴请缨抵挡,洪承畴便以“非将军不足平此贼”的话语批准了曹文诏此番“有去无回”的使命征途,当时的此时曹文诏只有三千兵马。同年6月,曹文诏不幸中了农民军的埋伏而兵败自杀。其实对于曹文诏的死,与其说是中计而兵败自杀,反倒不如说是寡不敌众而死。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末年的名将,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此人英勇异常,他深得崇祯皇帝的赞赏。

清朝时期,作为忠勇的“明季良将”,也确实得到清朝君臣的欣赏和追谥。

在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他为“忠果”,清朝名臣张廷玉认为曹文诏是骁猛之将,所向摧败,可称的上“万人敌”。

乾隆帝也比较欣赏曹文诏,认为他“秉资骁猛,练习戎行,慷慨出师,勇烈并懋。”

那么,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为什么会在阴沟里翻船?我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分析曹文诏战死沙场的原因。

其一、明朝兵力不足,起义军进入鼎盛期,曹文诏有孤军深入的战术失误

闯王高迎祥、张献忠率领的各路农民军攻打凤翔,向汧阳、陇州发展势力,很多农民军都奔向静宁、秦安、清水等地,其兵力将近有20万人。

洪承畴因为曹文诏、张全昌、张外嘉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足6000人,与农民军相比较,力量悬殊太大,他就向朝廷告急,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六月,明军在乱马川同农民军相遇。前锋中军刘弘烈被抓获,不久副将艾万年、柳国镇又战死。

曹文诏听说后,立即赶到洪承畴那里请求进军作战。

洪承畴兴奋地说:“不是你曹将军,实在没人敢于消灭这股贼兵了。但我的主力已分派出去,没法派出接应你的部队。曹将军出发以后,不要冒进,我会从泾阳赶到淳化,来做你的坚强后盾。”

曹文诏于是率领3000人,从宁州进军,不久就在镇宁的湫头镇,与蜂拥而至的“贼兵”相遇。

其二、曹文诏名气太大,树敌太多,农民军对其又狠又怕,知道曹文诏身边只有几千人马,而且周围又没有援军,于是就有了“包饺子”的企图

  • 曹文诏名气太大,树敌太多,农民军对其又狠又怕。

明朝御史张宸极,曾经上书崇祯皇帝说:“很多贼寇都是从陕西来的。陕西将领曹文诏平常就有威名”。

他还说当地的百姓,为他编歌谣,非常称赞他,很多人都说:“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可以说曹文诏确实是非常英勇善战,在当时知名度也是很高。

崇祯皇帝因为曹文诏立功最多,曾经命令他所经过的地区,要多积攒粮草,以便犒劳他率领的兵马,并且敕令曹文诏,尽快镇压农民军。

其实,曹文诏已经是崇祯皇帝手里的一张王牌,也是明朝的“救火队”,哪里有起义军,朝廷都会想到用曹文诏去对付他们。

  • 农民军知道曹文诏身边只有几千人马,而且周围又没有援军,于是就有了“包饺子”的企图

曹文诏的队伍,遭遇大批农民军的时候,他们的真实身份,开始还没有暴露。

也就是说,“贼寇”并不知道是曹文诏的军队,曹文诏有一名小兵,被俘后捆绑得心急了,不经意间,大声呼救说:“将军快来救我!”

正好农民军中间的有一个叛兵,他认识曹文诏,就指点给农民军说:“那就是曹总兵。”

农民军知道是一条大鱼,高兴得不得了,本来随便战斗一下就算了,这会子,他们想“包饺子”,于是就加紧包围圈。

“贼兵”埋伏下的数万精锐骑兵,突然出来包围了他们,箭簇就像暴雨般密集。

曹文诏左右拼杀,瞬间就有几十名“贼兵”,死在他的手里,辗转死战了好几里路。

最后可能已经体力耗尽,又不想被俘虏,不得已拔刀自杀而死。此役,他的各级军官也死亡了二十多人。

说白了,曹文诏的着3000精锐就明军的种子部队,是明军精锐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

洪承畴受到战报后,顿时捶胸痛哭,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为他痛心不已,立马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之恤典,还让曹文诏的子孙世袭指挥佥事之职。

崇祯皇帝还命令当地官员,为他立了功德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派人祭奠。

曹文诏的忠诚、勇武,真的是明朝将领中不可多得的,他因此被称为明末良将中的第一人。据说他的死,在农民军中,居然相互庆贺了很长时间。

总而言之,明朝兵力不足,起义军进入鼎盛期,曹文诏有孤军深入的战术失误。

再则,曹文诏名气也太大,树敌太多,农民军对其又狠又怕,知道曹文诏身边只有几千人马,而且周围又没有援军,于是就有了“包饺子”的企图。

所以,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也会在阴沟里翻船,曹文诏最终因此而战死沙场。

3

曹文诏的死,主要死于轻敌和心急。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是历史的最高峰,人数最多。从天启七年(1627年)开始,起义军与日俱增,地方官根本不是对手。朝廷虽然忙着辽东的事,但是后院起火也得管。

崇祯三年七月(1630年),曹文诏奉命入关平定起义军。同时,他带着一支特殊的兵团——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的实力不用我多说,高冷善战机动性强,单兵素质极高,在明末算是战斗力无敌。曹文诏的实力大家也清楚,战神。所以当曹文诏带着关宁铁骑来平反,那就只有一个身份——死神。

崇祯三年到六年,曹文诏的战绩,我可以简单列举一下。

四年四月,杀起义军初期大领袖王嘉胤。五月,杀李老柴、一条龙和扫地王(这都是头头,虽然不好听,但也是称号)

五年三月,生擒李三、杨老柴,杀敌千余人。而后追击,杀敌五百余人,计杀大头领红军友。十月,连胜起义军,逼杀其头领。

六年,曹文诏接连征战,直接说结果——威震陕西。农民军东跑西跑,反正再也不敢踏入陕西半步。

可能有人觉得曹文诏还不够厉害,那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人数。

起义军,一般近万人一起走,碰到整合的时候,都两三万或者七八万人。这还是方面军,总人数能有三十多万,所谓“乌合之众”,人数肯定管够。

曹文诏,完全靠带进关的关宁军,人数不超过五千,虽然也有援军,但主要还是靠自己。

看到了吧,一比六十,三年多所向披靡。

这就给了造成了曹文诏一个假象,自己是农民军的克星。其实也不能说假象,所谓“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摇”,这句话还有后句,“若京营兵,贼甚轻之”。大意就是,曹文诏追着农民军打,农民军看不起其他京兵,所以,曹文诏是农民军的唯一天敌。

起码曹文诏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崇祯七年(1635年),曹文诏在大同败给清兵后,急需戴罪立功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那群乌合之众。

崇祯八年三月(1635年),曹文诏又开始了整日追着农民军砍的日子,捷报频传,快活啊。

快活到了六月,曹文诏听说洪承畴那里不太顺,立刻跑过去,请求出战。(自信到了极点)

洪承畴本来觉得官兵和农民军人数差距太大,一直求援,那既然你曹总兵要出战,我也没法拦着。

曹文诏带着三千人出发了,在湫头镇遇上了农民军——二十万,然后曹文诏追着这二十万人跑了三十里。

接着农民军似乎回过味了,六十个打一个,没理由跑啊。于是他们回头设了个包围圈,然后杀红眼的曹总兵连人带马冲了进去,再也没出来。

曹总兵这样的奇才不可能不知道什么兵力差距,穷寇莫追,但他就是欺负农民军欺负惯了,所以最后也因此而死。

4

感谢邀请,我是爱学习、爱历史的瑞拉。题中讲到了为何明朝虎将曹文诏将军会阴沟里翻船?

曹文诏其人

曹文诏这位将军,其实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上不太有名,轮勇猛不输韩信、白起,但论名气却不如关羽、张飞,虽然后世将他的战斗力与关羽、张飞齐名,可见其作战能力也是相当之强。但是如此一位良将,为何会阴沟里翻船?

曹文诏阴沟翻船直接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他的最后一次与农民起义军的交锋,其本身兵力薄弱,但两军对战后,略小胜,所以产生了骄傲的小情绪,对起义军进行追击,正好中了敌人的埋伏,本想打不过趁机撤退,但他军中被抓住的小兵喊出了四个字:“将军救我”,正是此四字,让敌人认出了曹文诏,所谓擒贼先擒王,农民起义军仗着人多,将曹文诏团团包围,曹文诏奋力抵抗杀敌数人后,力竭,自尽而亡。

那么其沦落至此的间接原因是什么呢?

在我了解曹文诏这段历史的时候,总结了一下曹文诏这个人,骁勇善战,但情商不足。在明末各路农民军揭竿而起的时代,曹文诏可谓生而逢时,他的作战能力是当时统治者们所能看得到的,但上层欣赏,不代表地方官员欣赏,在曹文诏作战的时候,地方负责提供粮草的政府,居然在紧要关头拒绝向其提供,皇帝知道后很生气派兵部人去调查,结果却也不了了之。我想为何当时面临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是有多大的仇恨让这些官员宁愿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也不愿帮助曹文诏。

虽然如此,这位明末良将依然以他的忠诚、勇武被后人称之为明末良将中的第一人。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六》中记载:“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三人者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故别著于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