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秦政暴虐、徭役沉重,直接逼起了农民起义,且天下云集响应。
其次,刚刚统一,六国遗老遗少尚在,且都试图恢复故国。如项羽等。
第三,政治和军事上统一,但思想上却没有统一,整个秦国天下没有形成统一国民意志的意识形态。
第四,战争的不确定性,章邯伐楚不够彻底,导致河北之战腹背受敌。
第五,朝局出现了剧烈变动,李斯等能干臣能吏在内部斗争中退出权力舞台,赵高专权、二世昏庸。
以上这些因素的集中爆发导致秦的快速殒灭。
首先,秦政暴虐、徭役沉重,直接逼起了农民起义,且天下云集响应。
其次,刚刚统一,六国遗老遗少尚在,且都试图恢复故国。如项羽等。
第三,政治和军事上统一,但思想上却没有统一,整个秦国天下没有形成统一国民意志的意识形态。
第四,战争的不确定性,章邯伐楚不够彻底,导致河北之战腹背受敌。
第五,朝局出现了剧烈变动,李斯等能干臣能吏在内部斗争中退出权力舞台,赵高专权、二世昏庸。
以上这些因素的集中爆发导致秦的快速殒灭。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秦始皇虽然以雷霆万钧之势建立起了“秦”这个空前广阔的大帝国,但在强盛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许多危机。秦始皇本人曾多次遭到行刺暗杀,如在博浪沙曾遭到韩国公子张良雇佣大力士投掷铁椎的袭击,虽然错砸在了副车上,却也受惊不小,又如在首都咸阳附近的兰池也遭到过截杀。此外,诅咒他快快死去的人也相当不少。其实根本用不着诅咒,始皇在统一天下11年后,便在巡游途中病逝了。他的遗命本是让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位,但之前扶苏因直言进谏惹恼始皇,被派到西北边疆监管军队而不在身边,此次跟随出巡的是小儿子胡亥。始皇驾崩后,胡亥便与近臣赵高、丞相李斯一起商定,秘不发丧,还让原来始皇身边的宦官冒充他来处理政务;后来尸体发臭了,就用一车咸鱼来掩盖味道。他们篡改了遗诏,回到咸阳后,胡亥便即位为帝,成为秦二世。
在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来的纷争战乱统一天下之后,秦的朝野上下都以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国家再也不会出现分裂与战争。为了杜绝战争的发生,秦始皇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兵器都收缴上来,集中熔化,并将之铸成12个金属人。但事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美好。在之前的统一过程中,秦国曾征收和摊派繁重无比的赋役,以满足战争的开销和兵源的需要;实现统一后本应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但秦始皇并没有这样做。在国家人心未定、创伤未复的情况下,他征发40万人到北部边疆修建长城、70万人在骊山修建自己的陵墓和宫殿(阿房宫),还命蒙恬带兵30万前往征讨北方“胡人”(匈奴),在岭南等地征调了50万人戍边……这些都令百姓不堪重负,当时全国成年的青壮男子,将近三分之一都被征兵役、劳役,种地的人大量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国家的根基始终得不到巩固。
此外、秦朝的理念是通过加重惩治力度来阻止犯罪,所以刑法异常严醋。不仅法令条文繁多,而且量刑很重,动不动就以残酷的手段把人处死,还经常连带三族(父、母、妻等直系亲属家族)、九族(三族以外延伸出去的旁系亲属家族)一起杀掉。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几乎都变成了监狱,而后来刘邦带兵率先打进咸阳,与关中百姓“的法三章”,并宣布废除秦朝苛法、安定社会秩序时,人们该是怎样一种如释重负和欣喜的心情;也能理解汉文帝废除肉刑,为何会成为历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这些都是吸取秦朝的教训,对秦残暴统治进行的更正。此外,秦始皇对文化的摧残和思想的钳制(“焚书”、“坑儒”等),也加深了人们对秦政权的积怨。
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暴戾,秦朝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终于集中大爆发。公元前209年,蕲县(今安徽宿州)大泽乡一带,陈胜吴广这一行被征调去北方成边的农民,因为遇到大雨阻隔而耽误了行,将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而按照秦法,这样是要被斩首的——不造反是死,造反大不了还是个死,于是他们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宣布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从举事到后来被镇压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由于“天下苦秦久矣”,此次起义引发了全国性的反秦斗争,而且不可遏止,愈演愈烈。后来,权臣赵高在天下的声讨压力下杀死了秦二世,其子子婴即位,子婴又将赵高杀死。公元前207年,当刘邦带兵攻到咸阳城下的时候,子婴出降,秦朝正式宣告灭亡。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秦朝从建立诸侯国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历经500余年,近40位君主。
但它的真正崛起,发轫自秦穆公。
秦穆公执政后对国体、机构都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待国力有了好转之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疆域面积扩大了好几倍。
国家有了实力以后,和邻近的晋国发生了征战,经过许多回合以后最终击败晋国,然后紧接着消灭了梁国、芮国、滑国等小诸侯国,取得西部地区的绝对话语权,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时期的秦国,已经具有了大国地位的话语权。
从此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中间经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直至秦始皇等明主,经过400余年的不懈努力,到秦始皇时期,祖宗积淀的成果秦始皇一点都没有浪费,反而是更加发扬光大。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可以傲视群雄,睥睨天下了。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八荒吞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 ,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
这是亘古未有的伟业,所以秦始皇除了炫耀功业以外,又开始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
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的体制来管理国家;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由中央垂直管理。
他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这一制度模式的出现,由此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这种统一标准的制定,其进步意义如今看起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总括来讲,代表人类文明程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要素,在秦始皇时代才算真正得到统一。
秦朝由此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帝国,秦始皇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但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大帝国,为何骤然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呢?
主要因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我们试分析如下:
一、王朝建立后继续使用法家学说,比此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尽管进行了这个改革,那个设计,但只有一样没有改变,那就是自秦孝公以来一直实行的《商鞅法》。
秦国在秦孝公时代,确实是靠着《商鞅法》而强大起来的。
商鞅法从人性本恶观点出发,认为所有国内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价值观。
臣民们一生只需保持人出生时的本性、并详细知晓跟他有关的国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会受到奖励、做哪些事会受到惩罚就可以了。
所以秦国严禁书籍在国内的传播、严禁从事说教之人在国境内活动,连歌舞、杂耍、说唱之类的艺人都被认为会是蛊惑人心的,以上各类人等凡被举报发现的一律处以极刑。
这种愚民之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秦国比较管用,对于统一以后的原齐国等这些文化发达地区的老百姓,就觉得很不适应,于是产生抵触情绪。
当时的秦国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的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
二、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形成高压状态
法家历来主张集权,即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这种君主集权是绝对的: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
秦始皇开辟的中央集权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革新,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导致天下事系于一身,结果走向了极端,权力过分的集中。
为此,君主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 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法家还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正是基于此,对六国的反叛势力进行了严厉的镇压,注重防患于未然,除奸于未萌;迁关东豪族数百家于咸阳,尽收天下兵器铸为铜人,以弱六国之人。
三、高度的文化专制,导致各种先进文化受到摧残
以焚书坑儒为标志的文化高压政策,基本的出发点在于期望随着政治上的统一,进而统一文化,统一学术,以利于巩固和发展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
在秦朝统一后的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度里,意志的统一和文化统一永远都只能是一种理想。
因为不论中央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有多么强大,只要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任何文化统一、意志统一的愿望总要落空。
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必然导致文化发展的实际结果与文化统一论者的主观愿望相反。
这种高压政策固然能收一时之效,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根本不足取的。
思想专制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或许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但其实际后果则势必加重思想异端的潜流与再生,使政权的权威严重下降,信用度降低,合作者越来越少,离心者越来越多。
更有甚者,这些原因与结果互为交织,恶性循环——文化高压引起知识分子的离心与不合作;知识分子的离心与不合作,激化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政府必然采取更严厉的高压政策;政府更严厉的高压政策则又必将导致知识分子更加离心乃至反抗。
……如此循环不已,最终只能是政府自食其恶果。
因此,当政府一旦遇到风浪与挫折,这些原本可以与政府同舟共济的人则势必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促使政府的危机和崩溃。
四、过重的徭役和赋税
由于皇帝大权聚于一身,好大喜功的思想也开始作怪。于是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开始滥用民力修骊山墓、建阿房宫、开灵渠、筑长城、拓直道,全国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秦始皇所处的年代,放眼全世界,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有几个?
罗马、迦太基、亚历山大港,这些蜚声古代世界的大城市,居然没有秦始皇工地上的人口多!
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就目前对始皇陵边修陵民工的遗址发掘情况来看,记载的籍贯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关东地区的郡县。
秦朝伐匈奴的粮草来自于齐地。漫漫长途,运粮食的车队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过黄河,每65.5石粮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达前线。由此可见对关东经济的掠夺到了什么程度。
五、没有完成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及时转型
秦王朝的统一成就毕竟来得太快,使统治者无法从容地选择一种思想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也就是说理论指导跟不上实际需要。
没有完成从战争思维转向和平执政思维的快速转变。在和平时期,仍然沿用统一战争时的惯性思维治理国家,用战争时的管理模式管理民众,把整个国家当做军队进行管理。
秦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穷兵黩武的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
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抱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
据估计,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秦始皇迁移关中50万秦人至岭南与当地民族融合,但导致关中空虚,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
结语: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西汉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其实已经在崩溃,但是由于皇帝以及开国大臣的镇压,没有人敢于和政府对抗。
秦国讲求法治,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权基础之上的,皇帝的个人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胡亥得国不正,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说服力。再加上他根本不懂得国家治理,依然用横征暴敛那一套。
农民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在悲惨的生活状态下生存,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
所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它就像一粒火种,一下子引燃成燎原之火。
这把火一烧起,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起义队伍,这就像推到了“多米诺骨牌”一样,秦始皇穷其一生建立的帝国大厦轰然倒塌。
秦始皇臆想千秋万世的秦王朝,国祚仅二世,15年时间,成为了历史上大统一王朝中国祚最短者。
总结以上几条,最后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苛政”。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关键在于秦国未扎稳根基,意欲已一国之力灭六国统一天下,自己的根基必须要稳,当时各国都在进行改革,秦国改革最早,最彻底,效果也最明显。秦国急于发动统一战争也可以理解,毕竟各国都在改革,各国国力都有所增强,虽说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但若让其余六国一直把改革进行到底,秦国便很难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秦国那时改革已进入末期,社会已与新法基本协调,而其余各国改革正值艰难期,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民心动摇,秦国趁此时发动统一战争,优势明显,成功已是必然。
统一后,嬴政便有些飘飘然,自封秦始皇,自以为自己的秦王朝是太平盛世,殊不知昔日秦国的优势已转为劣势,经过战争,秦国虽统一天下,但国力有所减弱,再加上疆域的扩大,如何治理秦王朝是重中之重,可嬴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如此一来,怎能不失败?
还有一点便是对皇子的培养,也许秦的君主在改革期间对臣子的建议言听计从已成为习惯,嬴政也继承了这一特点,他未给太子扶苏树立足够的威信,又让奸臣赵高教导胡亥,满朝文武贤臣少,奸臣多,如此怎不亡国,成败都是自己咎由自取,秦的短命绝对事出有因!
(我是墨白说说,期待各位的关注与点评)
秦帝国在统一之前可是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力的,对六国实现了压制性的国力优势,但是统一六个国家也使秦国消耗巨大,王翦灭楚国就用了60万兵力,齐国是被迁灭的。六国也饱受战争之苦,统一完成后国家初定该实行休养生息的策略治理国家,怀柔政策安抚六国之民,不让六国旧贵族们有造反的群众基础,扶苏顺应了形势。此时从战国时代发展到一个统一的国家,统治阶级也需要在治国思想上来一次“商鞅变法”。
一般来说秦朝的灭亡就是大兴土木,建万里长城是抵御匈奴,修驰道、戍五岭也是加强统一与促进交通外,那秦朝统治者不断动用民力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民丁就是劳民伤财了;秦律法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六国很3难适应这种秦律,同时横征暴敛激化社会矛盾,这让各国人民有了一种“同仇敌忾”的基础,容易大规模的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
根本来说就是尽管武力统一六国是唯一的方法,毕竟是武力统一,六国之民还未在心理认同秦国,尤其是七国各自不同的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各国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苛政使六国与秦国的隔阂加深。尤其胡亥篡位,对六国变本加厉。
秦历14年而亡,历史学者总结了无数原因,并且从司马迁就开始,最集中的几条是,秦朝残暴,严苛峻法。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类思想。传承无序,赵高专权。
的确这是主流认识,汉作为秦之后的第一个朝代,就有无数政治家对秦之灭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其代表作为贾谊的《过秦论》,再有就是《史记》中记载的历史和司马迁隐在各种史记内容背后,他自己的观点了。
可是,对于代秦而起的朝代,对前朝的总结,始终摆脱不了其主观性,若无对前朝的众多否定,怎能保证本朝的正义性?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后世学者多为儒家出身,对于向儒家下过黑手的王朝,又怎会手下、笔下、口下留情?各种结论的客观性也是存疑的。
汉初产生过一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说是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天天喝酒不上班,懒政怠政却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还成了千古名相。而“文景之治”则强调所谓道家的“无为”,任社会自主发展。这可以说是更大一些的萧规曹随。其实更大视角去看,汉朝初期是随得谁的规呢?恰恰是随的秦始皇的规。汉完全继承了秦始皇的郡县制,刘邦虽为得天下搞了对功臣的分封,可众所周知的在得天下后,一个个收拾了诸多功臣,王爵只限制在了刘姓。可继任者只要有条件,冒着国家动荡,骨肉相残的风险,也在不停削藩,保证中央大集权和社会大一统。这种方式为后世历代王朝统治者所追求,本质上都在追随秦朝。而在经济政策,法制政策,军事方略等重多方面都在延用秦之遗产,君不见万里长城,在明王朝还在修建。
对秦十四年而亡,后世是上升到了道家、儒家、法家这种层面的争论。把秦灭亡的原因大大复杂化了。比如焚书坑儒,是为后世儒家为主的政治家们绝对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可真回到春秋战国,秦朝汉初,儒家学说却是极不受世人和当权者待见的,就看孔子周游列国而无君王任用,再到刘邦把儒生帽子拽下,扔地上踩踏就可见一斑。所以所谓焚书坑儒并不会激起当时全社会的批判,不拍手称快就不错。而对于没传位于长子扶苏,乱了伦常,更是以儒家学说去强加胡亥皇位的非正义性。去看春秋战国时各国王侯的传承,那有这种条条框框?
所谓滥用民力,也有很多商榷之处。战国末期,韩国用疲秦之计,使郑国入秦为间,建议秦始皇动用大量国力修建水渠以解决渭水流域盐碱荒地,秦在识破郑国身份后,依然修成了郑国渠,使国家、百姓受益。秦统一后所建直道、灵渠、长城等重大工程,受益的也不限于国家,当地民众也在用益,由此引发民众不满,也是很牵强的,否则为何不在秦始皇还在世时的建设高峰期不暴发民变,而是在这些工程基本完工后,秦始皇死后才举旗反秦?
对于严苛峻法之说,则是儒法之争的焦点。可是公认的是商鞅的法家变法,使得弱秦变强秦,法家在秦可是延续了二百多年,为什么统一全国后,法家却不得人心了呢?更要指出的是,后世王朝治理国家,用的都是“外儒内法”,儒家们打着爱民的幌子,用着法家办法来“忠君”!致现代,更是以法治国家为最先进的治理模式。
秦二世而亡的原因,真还没那么复杂,说起来重要的就两条,其一是秦虽强到一统六国,但相对于山东六国,人口上仍数少数,对广袤的领土来说,控制力远远不够。而六国遗民,畏秦却不服秦,在他们眼里,秦人始终是蛮人,不如中原文明熏陶下的山东六国人高贵文明,从心里是不服气秦的统治的,一旦强人秦始皇死去,天下有变则群起而反之,这就是民意基础。其二是秦始皇在统一后,削减了全国的兵力,收六国之兵,铸剑为犁,秦军也多解甲归田或分散各地。特别是大量精兵交于王翦灭楚(60万人),一直打到南海,很多人留在了当地。(信不信现在的广东话是当时咸阳的方言?)致使判乱一起,几乎无兵可用,名将章邯只得领一群囚犯来镇压起义者。
秦十四年而亡,对中国历史进程是一次极大的倒退,如果秦始皇开创的国家治理模式能够再持续个二、三百年,中国将更早的进入到法治社会,同时以重大工程带动自然科学进步,也可让中国的科技水平更加领先于世界,甚至不会给世界超越中国的机会。儒家忙于社会治理却忽视科技进步,是祸害中国最大的毒水。
秦朝早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始皇实在是太牛逼了。
首先,秦始皇敢于灭六国而建立一个集权国家,的确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与勇气,但是秦始皇太低估了社会矛盾可能造成的后果,并且认为自己的措施可以彻底的压制这些社会矛盾,但其实经过无数年的历史证明,在一两代人以内根本不可能消除这种矛盾。
更加恐怖的是,在秦朝之前,整个社会基本一直都是这种诸侯林立的状态,各方面势力都已经在各自的地盘上深入人心。你想一下,你祖宗几十代都是齐国人,那你骨子里自然接受不了国家被覆灭的事实,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各种爱国主义思想添油加醋,非常容易出现揭竿而起的局面。
但秦始皇选择硬刚。一方面毁灭思想就是跟人心对着干,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来巩固自己的丰功伟业,同时还进行大规模征伐,急于在有生之年将事业做到完美。这样一来,国家整的很完美,基本达到了秦始皇远大的目标。
可老百姓被折磨得活不下去,连年征伐也使得秦朝内部十分的虚弱,所以秦始皇一死,秦二世马上就驾驭不住这场面了。
假如秦始皇可以慢一点,稳一点,以秦朝这种开天辟地的大动作来看,至少可以存在几百年没有问题,而且很有可能能成为世袭的皇族,万世流传。
刘邦是押送劳役到咸阳修建阿房宫秦始皇陵的亭长、英布更是在咸阳修建囚徒的其中一员,但西汉没有留下一丁点过于秦朝如何残暴统治的记录,有的只是儒家人士的口头修饰词语,但毫无证据。
刘邦和萧何确实是废除了一部分不合理秦朝的律法——但最早废除一部分不合理的秦朝律法的不是他们二人,而是刚即位的二世胡亥:
北大汉简《赵正书》就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皇帝即位大赦:
“
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16】兄夫(扶)胥(苏)、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因夷其宗族,坏其社稷【17】,燔其律令及古(故)世之臧(藏)。有(又)欲起属车万乘以扶(抚)天下,曰:“且与天下更始。”
”
与天下更始,即是跨入新世纪的意思。
2013年湖南公布的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二世胡亥奉召登基官府文告简牍同样验证了二世即位即改革的事实: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说的就是焚烧过时的秦朝法令。
秦朝的法治改革,是从二世胡亥开头,然后到刘邦萧何,再到吕后执政时定型的二月律令,才算是完成。
西汉继承了秦朝合理的律法,只会说二世、李斯、赵高等人不行,但从来不会说秦法不行。
秦国短暂灭亡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原因。在社会转型原因主要是两个原因:
1、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让人思想迷茫。原本从西周时期就一直存在的封建制,突然被取消了,很多人突然不适应;几百年来的齐人、楚人、燕人等的称呼和习惯难以改变,导致山东地区的很多人并不认同自己的秦人身份。
2、贵族特权被取消,和平民一样,成为一样的阶级——黔首。这就是为什么一贫如洗的刘邦为什么可以去富家小姐吕后的原因——大家平等,没什么了不起。
于是项梁、项羽等被剥夺了贵族权力的权贵后裔就时刻准备谋反。秦始皇没有处死六国贵族之后,是秦朝社会不稳定的重大原因。
于是在陈胜反叛打破禁锢后,山东六国贵族之后纷纷要求恢复自己的权力,希望重建昔日的家族荣光。
二、新老皇帝、新老大臣权力交接不平稳。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一是秦始皇没有提前公布接班人是谁,二是秦始皇突然生病路上而死,没有能够在死前召集大臣商议。
由于秦始皇死前没有能够和在咸阳的大臣召集会议,虽然有李斯支持胡亥,但蒙毅支持扶苏、其他各大臣分别支持秦始皇的其他儿子,这才有胡亥赐死扶苏、蒙毅,处死自己的兄弟,确立了自己的即位合法性,这也是奉召登基中所说的“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的意思。
但即便如此,秦朝的朝政依然掌握在旧大臣李斯手中,胡亥培养的亲信赵高和章邯做事和能力表现的都很好。尤其是章邯灭陈胜、项梁,北上攻赵等,让胡亥认为赵高和章邯可以替换李斯和冯去疾等大臣,这才有胡亥以下狱为由罢免李斯和冯去疾的举动。
但胡亥没有处理好新旧大臣之间的交接,造成了内部的震荡,这才有章邯和赵高反目、赵高通过指鹿为马确立威信的事情。
三、胡亥、赵高、章邯三人的不足。胡亥的不足就在于过于坚持原则,对于赵高针对形势不利提出招抚山东叛乱的建议坚决拒绝。赵高杀胡亥时,就曾经招安刘邦。
赵高的不足就在于过于信任章邯,将秦国所有的20万兵力一股脑交给章邯指挥,导致章邯和项羽作战不利就自保不动,拥军20万却对进攻武关的刘邦不闻不问,最后导致关中无军,让走投无路的子婴投降了刘邦。
章邯的不足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章邯在李斯时期时作战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李斯是一点一点兵马的给章邯,章邯不得不用战果来证明自己;但赵高成为丞相后,一股脑就把秦国所有兵力都让章邯指挥,包括王离军,造成了章邯不再努力——否则即便巨鹿之战失败,章邯可以在20万军中分军攻打楚国都城彭城,项羽、刘邦敢不会回撤支援?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以前在知乎上答过,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滥用民力。
如果看《史记》的秦朝部分的话,你就会看到很多有关于秦朝的议论,可以用两个字来说就是苦秦。
陈胜起义前对着起义的民众鼓动演讲时,开头就说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刘邦从芒砀山上回来夺取沛县时,射向城中的书帛的开头也是这么说的,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鸿门宴上,樊哙要解救刘邦,他是怎么说呢?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看看陈胜首义之后,关东震动,仿佛一夜之间就不属于秦国了,各个郡县的百姓居然全部起来自发的杀死县令,郡守。所有人起义响应陈胜,要向西去攻打秦国。
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心尽丧,包括关中的百姓,要知道刘邦入关之后,整个秦国本土的百姓是沉默的,没有看到任何的有价值的反抗。为什么人心会变成这样?难道秦朝连个有个怀念的人都没有吗?
可以看看修修阿房宫和骊山陵的情况。修阿房宫和骊山陵所要用的民众,史记上说有七十万,这个时间从始皇帝三十五年到二世元年叛军攻入关中为止,七十万人无休止的劳作,并不从事生产。七十万人的生活吃饭,粮食,劳作材料都需要关东地区运输。仅仅采用李开元先生《秦崩》里的一段数据。七十万人的粮食供应需要动用三百五十万人做后勤转运,而七十万工人又关联二百八十万人的生活生计。后勤转运的三百五十万人又影响一千四百万人的生活生计,这还不是所有的工程,此外秦朝总共才多少人口?《中国人口通史》给出的数据推测是2000万左右。
与此同时开始进行的工程还有长城,直道,灵渠,北伐匈奴,南征百越。而秦国一统不过才十几多年,完成这么多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最后还有东巡六国,求仙。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
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民力已经耗尽了,民众就像是枯败的野草一样,只需要一点火星就可以点燃起来,民众的愤怒在最后变成熊熊烈火,将秦朝烧的一干二净,事实也是这样,反秦起义军到了关中,秦朝的一切都被焚烧的一干二净,连骊山陵,项羽都派人去盗墓。
六国故旧不过是趁着全国反秦的趋势下站起来的,要知道此前六国故旧的动作是张良发动一场刺杀,其他的人观察项羽的行迹,就知道是在流亡,这些六国贵族后代根本没有实力去撼动秦国这棵大树。
秦国最后民力用尽,大树没有根基,就倒下了。
战国末年,秦国异常强大,它相继灭掉了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结束了500多年的割据局面。不过秦朝的寿命却很短暂,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最后一个敌人一齐国,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起义军投降,其间不过15年,气壮山河的强秦为何仅仅享国15年,就轰然倒地?对于这个问题,人们长期以来都是这样看的:秦国独尊法家,推行“严刑峻法”“不施仁义”,苛刑暴政,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导致矛盾激化,百姓奋起反抗,推翻了秦朝。因此,秦朝虽强大却夭折短命,仅传了一代就灭亡了。这种观点从西汉初年就有,并且一直作为一种主流说法流传到今天。不过,现在也有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首先,这些学者认为,秦朝所推行的那些政策,是有其客观合理性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10年间灭掉六国,这其间的军事行动异常频繁,当然,也大大消耗了秦国的国力。但是,秦国已经变成了秦朝,这时它要治理的是一个土地、人口都是原来好几倍的国家,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样的变化。而那些亡国的六国遗民们,特别是六国原来的上层统治者,那些贵族们,对秦朝可以说是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时时都不忘反叛,好推翻秦朝的统治。面对这样的现实,秦国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必须要迅速采取最强有力的措施,巩固政权,整合、统治和管理好新的疆域和疆域内的人民。因此,从依次消灭六国,到最后实现统一,再到巩固统一这个局面,每件事都要求很快完成,期间又暗含很多矛盾和隐患,采取了峻急严苛的手段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为了对抗北方匈奴的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修筑长城,以防止匈奴的入侵,这也是当时一件特别迫切的任务。此外,比如扩建都城、建筑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等,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提升新帝国的威严。为什么扩建都城、修建秦始皇陵也是很重要的事呢?这明明是劳民伤财、统治者奢侈腐化的表现。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扩建新都和修建秦始皇陵都是在显示新中央的权威。另外,秦始皇的年龄也不小了,也需要考虑下自己的身后之事了,这背后也有一些宗教、文化上的原因。
所以说,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所采取的一些手段,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但是,即便是如此,统治者们巩固政权、加强统一的梦想还是变成了泡影,新帝国内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恰恰相反,这其中很多措施起了反作用,它们使潜在的矛盾明朗化、尖锐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新帝国百废待兴,庞大的统一计划摊子过于大了,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推动这些计划的统治和管理方法又过于峻急严苛,经历了多年战乱的百姓们都是渴望休养生息的,这样一来,人们难免会产生怨愤的情绪。
其次是六国的残余势力特别强大,而且满怀仇恨。秦国灭掉六国,自然是六国残余势力的共同敌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不仅反映的是楚人对秦人的刻骨仇恨,其实也是六国残余势力一致的心声。因此,秦国如果迅速地消灭六国的残余势力,不消除掉六国的仇恨心理,那它就每时每刻都处在危险当。这也是秦国在灭掉六国之后始终不敢松懈的主要原因。亡国之恨,使六国的残余势力在新的时代真正地走到了一起。战国时候,每个国家都是各自为政,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是心怀鬼胎同床异梦,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面对强秦的关东六国并不团结。可是,这时已经是秦朝,天下被秦国统一了,六国残余势力拥有了共同的诉求:灭秦、复国。这种遗恨和要求对于秦王朝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使秦朝初年气氛异常紧张。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以后,天下纷纷响应、六国贵族纷纷再起称王,可以看出六国残余势力的力量绝对不可忽视,而且,响应他们的遗民数量也很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恐怕不仅仅是秦朝所谓的短期暴政,更大的原因是广国的长时隐痛。可以说,六国被灭的遗恨促成了新的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秦国灭掉他们之前相比,这种力量有增无减。面对这种情况,六国残余的仇恨和敌对的情绪和力量空前高涨,秦朝应该致力于化解仇恨和弥合矛盾,如果不这样的话,这种丛生的隐患会一直存在,最终会酿成大祸。但是,实际又是如何呢?秦国实现统一后也确实在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矛盾,但是,实际效果却偏离了这个重心问题。所以说,历史舞台上的秦国注定是一个匆匆过客,成为短命速亡的过渡性朝代。秦朝不灭亡,六国的遗恨就会永远存在。所以,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自己的历史使命似乎就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就是灭亡,谢罪天下,退出历史舞台,以平息六国遗民的冤情和矛盾。
客观地说,秦末的五年战争,秦朝的统治被推翻,六国残留的贵族势力也被彻底消灭,六国遗民对秦朝的刻骨仇恨,也随着秦的灭亡而消失。另外,在这场战争中被消灭的六国残留的贵族势力,也更有利于刚刚形成的统一国家的内部再次进行的深入肃清和整合。新兴的西汉统治阶层起自民间,属于中立的一方,容易被六国遗民普遍接受和认同,不会产生排斥的情绪。因此,西汉王朝真正赢得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真正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些看起来像历史的偶然,其实,这是历史的必然。综上所述,秦朝的灭亡,它实行暴政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六国遗恨问题没有处理好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一定的争论,需要后人不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