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家长教四岁半的儿子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学不会,家长质疑孩子的

家长教四岁半的儿子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学不会,家长质疑孩子的

2020-10-07 13:06阅读(77)

家长教四岁半的儿子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学不会,家长质疑孩子的智商,对此你怎么看?:天哪!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真的想从电脑里面冲到家长的面前,然后诚恳

1

天哪!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真的想从电脑里面冲到家长的面前,然后诚恳地对家长说,你别再毁孩子了好吗?(原谅我是性情中人)

每次说到幼儿园孩子学数学这个问题,我都发现,许多家长都在20以内加减法的坑里无法自拔,因为大家认为:幼儿园的数学就是学20以内的加减法,学会了上小学就没有问题了。现在我要郑重地告诉你:真的不是这样的,不要在折磨孩子了。

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为的是更好地理解数字关系,初步建立逻辑思维。你给四岁半的孩子讲20以内加减法,孩子对数概念是什么都不明白,怎么能学会?你要再这样,等他上高中了,你就是他眼里的文盲,因为你没有基础的话,你照样学不会。

还有,就算你现在把20以内加减法学会了,那是孩子背过的,不是理解的,三年级以后,需要孩子利用逻辑思维学习的时候,你这一套学习模式已经形成,就是硬背硬记,你会后悔的。

你如果问我可以学什么数学内容,那听我说:

1.问孩子,知道数字5(或者其他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2.拿一些小饼干让孩子听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饼干。这是在帮孩子理解数概念。

3.第二步完成了,开始讲故事:池塘里有三只小鸭子,又来了五只,一共几只?让孩子用玩具摆一摆,这是理解加法的意义。

4.然后列出加法算式,解释加号等号什么意思,再说孩子会不会。

另:20以内加减法涉及凑十和破十,中班太早啦,太早啦,大班末期接触下还行。

5.如果你非要考验孩子的智商,那让孩子做这个题:5 10 15 ? 25,请问孩子问号那里填多少?孩子多数不会对不?那是孩子不会数数。你一定说我孩子能数到100了,这很简单,但是你让他两个两个数过吗?五个五个数过吗?五个五个数过就能填出来。我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数学的学习和思维力的培养真的不只是20以内加减法。

唉!可怜的孩子们!我很生气!

2

我儿子五岁半上学前班时。一天,有一道题问一角钱大还是一元钱大。儿子说,一角钱大。然后老公很耐心的和他讲:10个一角钱等于1个一元钱,你说哪个大?儿子:一角钱大。又讲了一遍,1个一元钱相当于10个一角钱,哪个大呢?儿子:一角钱大。老公急了,从兜里掏出来一个一元硬币,一个一角硬币放桌子上大声问儿子:你看看它俩到底哪个大?儿子当时眼泪汪汪委屈的答:一角钱大。老公当时都快奔溃了,跟我说:媳妇,咱儿子这是智商有问题,不行去医院看看吧!

现在儿子快十四岁了,不能说学习多优秀吧,至少学习方面不太让我们操心。我有时跟他讲他小时的糗事,他就笑说自己当时太逗了。殊不知当时我们真的挺无奈的。

3

我儿子幼儿园有一个同学,对数学天然的敏感,幼儿园就能计算百位的乘除法,且数字的记忆简直过目不忘。而我家这个,到了小学一年级,20的加减法还恨不得要脱袜子,用脚趾头来帮忙。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数学逻辑的学习,能在计算上确实我儿子要略慢一些。

而同样是4岁的闺女班级的一个小姑娘,从3岁半开始学手脑心算,计算速度非常快,连续的加减比大人还快,基本上你说完算式,她的答案就出来了。但是,她完全不了解数理加减的真正意义,只是机械的借助手指位置替代计算。当真正遇到最简单的应用性的问题的时候,她的计算还不如我家啥也没学过的闺女用最原始的掰手指的方法的计算准确度。

所以,我觉得20以内的加减法并不能代表孩子的计算能力,也不能体现数学思维。更谈不上智商的问题。

让孩子在游戏中,生活里真正了解数理的关系,加减的意义,慢慢内化成孩子本身对数学的基础概念,这样反而能帮助他将来更好的学习数学。

4

家长不要太焦虑了,20以内的加减法本身并不简单,很多6岁的孩子依然需要很久才掌握,更何况是4岁半的孩子。如果因为这件事质疑孩子的智商,只能说家长太不懂教育,务必尽快调整,否则极有可能因为自己的错误破坏孩子的学习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有位陈教授,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数学的经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6岁的时候他还无法顺畅的数到20,注意是数数,不是计算。

我想这件事情大多数家长估计都无法接受,觉得这个孩子肯定学不好数学了。但是事实上他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你能讲得清为什么吗?


孩子本来就是普通人,可是很多家长不自觉地把孩子当神童来对待。结果呢,学着学着就觉得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够坚强......

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太高了,每天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再严重些,就是像题目所说的的错误:家长竟然会认为四岁半的孩子应该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这真的是太违反教育规律了!

大家需要警醒的是,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可以给孩子接触数学,但是不能太难,主要还是以活动为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慢慢学习。这种学习不是靠主观的努力,因为这么大的孩子根本无法依靠“努力”来学习。

我个人不建议让四岁半的孩子学做20以内的加减法,除非孩子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否则学起来的意义不大。太抽象的东西过早进入大脑对孩子不是什么好事!

5

我女儿这个年龄的时候,10以内的加减法老是理解不了,后来成绩一直优秀,最终进入北大。

我接触过太多这个年龄理解不了10以内加减法的孩子,他们后来也比较优秀,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质疑孩子的智商,只是你们不了解孩子的数学思维发展特征。

孩子能够理解加减法普遍在五周岁以后,极少数孩子可能会提前一些。也许有的四周多的孩子似乎加减运算很熟练,我班有个男孩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他是否真正理解,就难说了。

正常四周半的孩子数学能力应该达到这个程度:

1、学会对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学会比较物体的轻重、宽窄、粗细等性质,掌握事物的相对性。

3、能注意发现周围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空间位置。

4、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大小因素干扰分类、目测数群。

5、感知和体验10以内数序、数差关系。

四周半应该是中班年龄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加减法太早。只有到了大班,孩子的思维由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象思维,孩子才可以真正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建议家长参考一下国家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成长与发展指南》,上面有非常详细的各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用它引领孩子学习比较科学。

6

据我爹妈说我四岁半的会算百位的加减法了,那有怎么样?不耽误我笨啊 学习照样不咋地,越学越差。所以我现在啥都不教我孩子,因为算这些根本不代表孩子的智商。

我小时候好多人夸我聪明,心里压力也大,就因为会算几个数,多认识几个字。除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别的用没有。反倒是一些开始学习中等的,越学越明白,越学越好,越来越有信心。所以我真不觉得会算术是评价智商的标准,就算代表智商,我觉得做人的情商更重要呢!

教孩子教不会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错误,看看自己的态度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还小,爱玩,注意力不集中学不会很正常,多点耐心,对孩子期望值不要太高,他不是你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呢!没准他是个体育高手,美术新人类,唱歌跳舞的天才呢

7

四岁半的孩子应该在幼儿园里,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能进行超前教育!家长你是不是急了点啊?

最近我也看到了很多文章,超前教育的弊端。教育部的通知都是经过专家论证了的。我也看到报道,如果在幼儿园里把拼音和2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了,到一年级上学时可能孩子显得很优秀,可是到了二年级他就会慢慢地……!

幼儿园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自律,阅读,吃饭,睡觉,穿衣,解手,卫生,与小朋友交流等等,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在家里也注意通过亲子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优秀品质,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么做?如: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买的东西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孩子小,他看到了很喜欢,就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了。家长每天要看看孩子的书包,发现有多余的东西,问明白了,就让孩子送回去,或者陪着孩子送回去!并向人家道歉!这样孩子就知道了人家的东西喜欢也不能拿!

四岁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对他超前教育,你教他不会,很正常!说不定到了一年级老师一教他就会了!我过去教学生作文,有的孩子在四年级作文水平一般般,说不定到了五六年级会来一个大的飞跃,让你意想不到!

8

四岁半的孩子,能熟练进行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有几个?最起码我儿子四岁半的时候,就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正好是周岁四岁半,记得那一年,我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每天早上八点送到幼儿园,中午在幼儿园吃饭和午睡,晚上五点从幼儿园接回。这一年,他在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学习任务,每天就是玩儿,偶尔学习一些歌曲和舞蹈,要不就是拿着图画本乱涂乱画。

记得是第二年,也就是我儿子五岁半的时候,我儿子升入幼儿园中班了,幼儿园老师才开始教他学习知识。从那一天起,他的小书包里,不再只是装满零食,而是开始装着一些本子了。其实多数情况下就两个本子,一个是拼田,一个是小格算。语文教的是一些拼音和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学好像教的就是10以内加减法。即使是这样,我儿子学起来也很吃力,很难天天都打100分。

到了他六岁半的时候,也就是幼儿园大班时,他才开始学20以内加减法和乘除法,在我印象中,他的数学学得很不好,期中和期末试卷,都没有考上100分,而其他同学,大多数都考了100分。当时也有人质疑我儿子智商有问题,但是我心里清楚得很,他智商根本没有问题,这只是遗传基因所致。因为,我八周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级,才会查100个数,他八周岁以前,数学能学好才怪!

你不服遗传基因不行,我儿子八周岁以前,不管数学老师和我,怎样想尽办法提高他的数学成绩,都是事倍功半。当我和数学老师快要放弃的时候,三年级下学期,他的数学成绩突然上来了,期末的成绩很是不错,在四年级开学的第一个月,数学学得也很轻松。我儿子的数学老师说:“我发现了,你儿子是属于慢热型的!”确实如此,其实我儿子这一点随我,我当年学习就是这样,开始起速慢,后来越跑越快,到初三时,全班46名同学,我考进了前五名。

孩子就是这样,有小时候特别聪明的,有小时候看上去笨笨的,谁也无法判定,哪个孩子今后学习好?哪个今后学习不好?我们林场有两个小孩,一个又尖又灵,一个呆呆傻傻,一晃20年过去了,又尖又灵的那个孩子,在街边烤串,呆呆傻傻那个孩子,已经中科院博士毕业了,正在军工保密单位上班,目前实习期,年薪20万。

孩子就如同一粒粒的种子,有早发芽的,有晚发芽的,发芽早长得快的,有可能是一棵小草;发芽晚长得慢的,有可能是一棵树苗。让自己家的小树苗,去和草比生长速度,很显然是不明智的。

因此,一个有远见的家长,绝不要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要心态平和,和风细雨,静待花开。


我是小马爸爸,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麻烦您点赞或评论,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9

导读:家长教4岁半的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学不会,家长怀疑孩子的智商问题,怎么办?

父母的这个想法和行为确实有点过激了。我家大宝也现在4岁半,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还不太熟练。但我并没有强行的去要求孩子去学,原因如下:



一: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务是将生活习惯和性格培养好,生活习惯包括,自己吃饭,穿衣服,穿鞋子,袜子,洗脸,刷牙,洗澡,自己收拾书包,整理自己的书架等,让孩子拥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孩子融入生活的第1步。

性格包括孩子的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有较好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否通畅?在行为上是否存在一些偏差行为等。

二:4岁半的年龄正是对数字的敏感期,如果孩子当时还没有会加减法,说明对加减法还不够理解,父母可以通过生活的最基本常识,让孩子得以锻炼。

比如加法运算:让孩子算一下家里有几个大人,有几个小朋友,加起来总共有几个人;餐桌旁边有总共有几张椅子,加上卧室的锁有一次总分有多少张?

减法运算:拿一个苹果出来,将一个苹果切成4份,给宝宝一份,还剩几份?和孩子买了5个苹果,吃掉一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通过这些生活的实例,让孩子大量去接触,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去教孩子,会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这对孩子日后理解应用题也更有帮助。



三:20以内的加减法真正学起来是在大班,还有的是时间,大人也不能因为孩子一个晚上没有学会,就怀疑孩子智力问题,智力是综合的,单从一方面来讲的话就对孩子来说太武断了。反而是父母需要放下内心的焦虑,父母内心对孩子的否定,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10

四岁半的孩子学不会20以内的加减法,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看到这个问题,我先来说一件前几年我亲身遇到的事情。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焦虑;以至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听明白她到底在说什么事情。

原来朋友的儿子读中班了,看见儿子的同龄人中有些已经开始读兴趣班;朋友一个激动,也在某机构帮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

可是没想到兴趣班是报了,烦恼也由此产生了;才刚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培训机构的老师找朋友谈话了。

谈话的起因是因为那个培训机构的老师觉得朋友儿子有多动症的倾向,建议朋友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朋友一下子急的不行,给我打电话讨教应该怎么办。

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不知道那个培训机构是怎么会觉得中班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的;仔细问了朋友后,才算是弄明白了。

原来他们报的那个兴趣班,一次活动整整要进行两个小时;朋友的儿子撑不住那么长的时间,往往在一个多小时后,会有东张西望的举动。机构老师看在眼里,就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建议朋友带儿子去就诊。

听完朋友的解释,我当时就松了口气,直接就跟朋友说: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应该以医院的检查报告为准;其他的所有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就是说,医院没有定论之前,朋友不必自找烦恼。更何况在我看来,她儿子压根就没有多动症。

朋友在电话那头有些惊讶,不知为什么我一口咬定孩子没有多动症?而我简直是又好笑又好气,真是恨不得能指着朋友的鼻子骂醒她:在幼儿园里,中班一个集体活动的时间是二十到二十五分钟,这是为什么?就是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只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现在你儿子都已经能够坚持一个多小时了,难道还会是多动症吗?换我早就觉得孩子的专注能力和自控能力是很强的了。

当然,我不是医生,朋友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后来真的带儿子去了医院,医生的判断当然和我是一致的。

眼下说起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觉得事例中的朋友和题主有相似的地方;其实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先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弄清楚孩子心理生理发育的真实水平,然后再进行教育。

我们先来看看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孩子在“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要求是怎样的。

看到了吗?大班的孩子,还只是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那么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所以说,家长千万不能被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错误观念所影响,出现为让孩子进行练习而强化训练的情况。要知道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只有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真正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我是“诺善说育儿”,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