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羽惧怕甘宁的说法,来自于《三国志.甘宁传》中的一段记载。

不过,细读记载、综合当时形势,关羽退军,是因为甘宁看出了关羽不愿“真打”,而关羽,真的不愿意“真打”。

相关记载显示:双方都不愿真打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徒涉。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关羽濑。——《三国志.甘宁传》

这则记载,有几处值得玩味。

1、关羽选五千精兵抵达浅水处,不急着徒涉,而是扬言晚上徒涉。

如果是正常的战役机动,辛辛苦苦跑了十几里,能渡河就赶紧渡了呗,为何要等晚上抹黑渡河?而且,你晚上渡就晚上渡,为何要大张旗鼓,扬言要渡河,就怕别人不知道呢?

如果是要调动敌人,调动敌人目的已达到,为何又没有下一步动作呢?

2、甘宁如果可以擒拿关羽,好好埋伏着直接擒关羽不就好了吗?即使擒不到关羽,击败关羽,也是大功一件呀!何必非要咳嗽,让关羽不敢来呢?

3、关羽和甘宁是不是太熟了一点?关羽隔着江就能听出是那咳嗽声是甘宁的咳嗽声?

显然,这次对峙,不是正常的战斗,而是一场大家都不愿真打的武装对峙。

事件时间有争议,但无论发生在何时,不愿真打都是主旋律

对于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目前尚有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

1、发生在孙权袭取南三郡时。

孙权讨要南三郡无果,派吕蒙率军2万,攻取南三郡。刘备闻讯,率军5万,赶赴公安,令关羽进入益阳。孙权令鲁肃率军1万,抵达益阳,阻止关羽深入,另召吕蒙迅速赶赴益阳前线。最终,因曹操攻取汉中,刘备惧怕西线有失,与孙权和解,交割长沙、桂阳而罢。

认为“关羽濑”时间发生在此时的理由是:孙权袭取南三郡时,关羽军的兵力都是三万,而且鲁肃和关羽都是在益阳对峙。

2、发生在孙权袭取南三郡之前的一次小型军事边境冲突。

理由是:《甘宁传》中,此事发生在“皖县之战”之前,而攻破皖城的战斗,发生在孙权袭取南三郡之前。而且,“关羽濑”事件中,关羽是“号三万”,而不是南三郡冲突中的有兵三万。

本人倾向于认为,这不是一次小型冲突,就是孙权袭取南三郡的冲突中。


益阳在长沙郡腹地,邻近南郡和武陵郡,孙权军如此深入,应当不是一次小型边境冲突。

不过,本人才疏学浅,这种学术问题,还等专家答疑。

但是,无论事件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孙刘之间还没有决心彻底闹翻,都是无疑的。

鲁肃、关羽,各自单刀赴会,可见,双方对于和平,是有诚意的。

既然袭取南三郡时,双方都不愿翻脸,在此之前,大家更没有翻脸的决心了。

双方都不愿意在南三郡消耗太多军力

孙刘争夺南三郡的历史,很说明问题。

1、孙权派诸葛瑾出使,索取刘备所占的荆州部分(包括南三郡及南郡、武陵);

2、孙权派官吏去南三郡,被关羽驱逐;

3、吕蒙夺南三郡;长沙、桂阳接到劝降信就投降了;零陵被吕蒙一番欺骗,被迫投降。

4、刘备闻讯,率五万大军回师公安,令关羽进军益阳;孙权令鲁肃率军一万去益阳“堵”关羽,并令吕蒙回师救援;

5、曹操攻取汉中,刘备急忙讲和;双方而是以湘水为界,重新分割荆州属地。

对刘备来说,南三郡几乎没有部署什么防御力量,以至孙权可以迅速拿下;(甚至考虑过直接委派官吏接收)

对孙权来说,在刘备处于被动,主动求和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趁机“敲他一笔”,反而归还了已经占据的零陵,和平诚意很足!

显然,面对曹操的巨大压力,双方都不愿意在此长时间消耗太多兵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关羽还是鲁肃,都不敢,也不愿真的上演万人规模的“全武行”的。

以既成事实为目的展开的博弈游戏

在这种不愿彻底翻脸的领土博弈中,“既成事实”,是地盘归属最重要的环节。

1、南三郡没有太多驻军,谁的军队去了就是谁的。关羽准备占据长沙等地,形成既成事实。

2、鲁肃进军益阳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关羽,保住既成事实。关羽,想去占地盘?先过了我这关!

3、由于东吴已经抢占了地盘,关羽只能利用局部兵力优势,做出不惜一战的武装威慑,争取逼退鲁肃!(关羽有兵3万,鲁肃只有1万)

4、关羽扬言渡河,是下最后通牒。

鲁肃原本希望利用江河,进行“不接触对峙",堵住关羽渡河。但是,关羽找到了可以徒涉的浅水区。

关羽扬言晚上渡河,就是放出最后通牒:大江已经阻挡不了我们了。我现在不马上过河,是为了给你时间撤退,免得大家起误会。

现在,轮到你选择了!够胆,你就来打!

5、甘宁用咳嗽,强硬回答最后通牒。

甘宁咳嗽,就是告诉对岸:关羽,我们就在这里,要打你就打呗!

甘宁之所以说:“保羽闻吾咳嗽,不敢涉河”,不是相信关羽怕他,他只是相信:关羽本来就只是做样子,不敢真打!

之所以甘宁要增兵,是因为就他本部那300人,吓不住人。不管关羽愿意不愿意真打,可以直接先吃了你这300人的豆腐再说(规模小,不影响大局);而增加1000,辅以虚张声势,可降低冲突可能,当然,即使真打,甘宁1300人,在岸上对抗5000徒涉之军,不至于让敌人吃豆腐!

毕竟,再是和平博弈,也不能让人吃豆腐!

6、关羽撤军,是理智选择。

关羽的目的原本就只是武装威慑,并非真的想要与鲁肃大打出手。

恐吓失败,他只能回去,另寻良策。

关羽输掉了这场博弈,因为:他真的不愿真打,而甘宁,看出了他不愿真打!

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不周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最佳贡献者
2

关羽可不是怕甘宁,而是鲁肃这边还有1万多人呢,他只有5千人,自然不会轻易冒险。

关羽和甘宁对峙发生在建安二十年,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向刘备索取荆州,但是刘备说要等夺取了凉州以后再归还,孙权大怒,一面派吕蒙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派鲁肃率军万人前往益阳,阻挡关羽的援军,两军隔着湘水对峙。

在鲁肃和关羽对峙期间,关羽亲自选精锐5千,在益阳上游十多里水浅处打算趁夜涉水渡河。鲁肃得知以后和众将商议,甘宁请缨率本部300人,另外再增调500人,前去驻守,阻挡关羽渡河。最后鲁肃给了甘宁1000人,共计1300人去驻守。关羽得知以后果然没有渡河,而是在河边安营。

关羽没有渡河,不是怕了甘宁和他手下的1300人,而是鲁肃的大军就在旁边,相距不过十多里路。如果关羽开始渡河的话,甘宁一旦发现,肯定会派人通知鲁肃,吴军的援兵不用多少时间就会赶来。

这样一来,关羽势必会遭到甘宁和鲁肃两路人马的夹击,渡河作战本身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万一水流有变就可能会失败,而且吴军又有兵力优势,关羽自然不会轻易冒险。

所以关羽并非怕了甘宁,而是吴军有备以后,再渡河风险太大,所以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3

所谓关羽怕甘宁,只是甘宁自己吹出来的狂话,也纯粹是个笑话,甘宁虽是水贼出生,武力最多也就一流水准,亡命之徒而已。记得合肥之战那会,孙吴十万兵被张辽八百精骑冲杀的哭爹叫娘,周泰豁出了自己身家性命,带了伤才把孙权掩护逃跑,当时甘宁不就跟在孙权边上,都挡不住人家,落荒逃命而走。你说人家张辽都没怕包括甘宁在内的孙吴十万大军,凭什么关羽会怕他一个甘宁?其实甘宁敢于口出狂言,是明知关羽不会真正离开荆州跨水夺城,才敢说点大话,也是给自己人听的,让大家知道自己也是个狠角色,就连关羽都因为害怕自己才不敢过来打一架,所以,你们得老老实实服从管理,不要有三心二意。当然他说的话关羽也听不到,人家本来就是守荆州的,吴蜀联盟大局为重前提下,是不可能来抢孙吴地盘的,哪有功夫跟小儿一般见识。如果二人在两军阵前,你让甘宁这样说说看?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比不了张辽,还是甘宁比颜良文丑厉害?何况当年关云长单刀赴会又不是没见过东吴的阵势,甘宁小儿不是在场吗?虽有贼心,显然贼胆还不够大,关二爷根本不屑一顾。

4

关羽斩杀过很多名将,也没怕过谁,为啥遇到甘宁,却不敢出战?




三国的关羽与甘宁,曾经有过两次较量。第一次是《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记载 : 【 ……肃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这段记载说,甘宁在鲁肃领导下,镇守益阳,与关羽对阵。关羽挑选精锐五千,准备绕行到益阳一条河流上游,十多里浅滩处,夜里涉水偷渡。这个情报,被吴军侦探到,鲁肃召集甘宁等将领商议,甘宁当时只有三百兵,对鲁肃请求说,再给五百兵,愿前去对敌关羽。保证关羽听俺甘宁咳嗽,不敢涉水,如果关羽偷渡,必然被吾擒获。鲁肃欣赏甘宁,给了甘宁一千兵。但关羽也探听到吴军动态,知道甘宁前来对敌,于是停止行动,就地扎营。由于关羽取消军事行动,给孙权解了围,孙权很高兴,嘉奖甘宁,拜甘宁为西陵太守。



这件事情的背景,从《三国志.先主传》可知,发生在建安二十年(215),刘备诸葛亮那时,已经几年前去益州,当时刚刚拿下成都。听到孙权令吕蒙袭夺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十分恼火,瞧 :【 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不远千里,自益州前来问罪,孙权多少有点怂逼。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将要开火时【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南郡……西属,引军还江州。】曹操平定汉中,还有进一步攻益州的意思,益州压力太大,刘备只好与孙权讲和,订立盟约,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等给孙权,自己又重新返回益州。



在关羽独自守荆州期间,孙权两次袭击荆州,这是前面的一次。再就是四年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著名的关羽走麦城那次了。可以看出,这次刘备亲临前线,是一次大的联合军事动作,鉴于西部有曹操虎视眈眈,东边孙权跃跃欲试,刘备选择忍让,关羽自然不能对着干,必须从大局出发。显摆武力,冒险进攻,就会伤及蜀国整体利益,关羽作为一方大员,不会不明白。另外,这本来就是关羽准备的突然行动,既然已经被敌人察觉,成了公开的秘密,主动终止那是智慧,是清醒,而不是怕敌军。



关羽、甘宁的第二次较量,在《三国演义》中,这就是著名的单刀赴会。那一次,由于关羽识破鲁肃诡计,一直紧紧握住鲁肃不松手,而且一手提刀,面色凝重,埋伏在一旁,准备出击的甘宁、吕蒙只好按压士兵,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关羽,宴会上斥责首长,连关羽手下的周仓,都抢上去插言,事后又扬长而去。(229)

5

关羽确实没怕过谁,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手下大将无数,却被华雄连斩于马下。众人皆惊于华雄的勇悍,认为不可力敌,而关羽一出手,举手投足间就将华雄拿下,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奇迹,后来更是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留下了一世美名,又岂会畏惧一个小小的甘宁?

但是,历史有时候就真的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圣关羽,还真的在一场战争中被甘宁“吓”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建安十五年,此时经过赤壁一战,三国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曹魏占据北方,孙吴据守江南,而唯有蜀汉根基尚未稳定。

当时益州尚在刘璋手中,诸葛亮对刘璋的看法是: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益州耆旧传》中写道:璋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

总而言之,在众人看来,刘璋就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后来事态的演变,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刘备虽有了一定规模,但是尚无可靠地立足之地,所占据的地盘不仅少的可怜,相较于曹魏和孙吴也要贫瘠了很多。但是这个时候,刘璋出了个昏招,亲自将刘备迎到了益州。

此时,孙吴的肱臂之臣周瑜盍然而逝。孙权忙于处理周瑜的后世,也就将联合刘备共图益州的事耽搁了下来。

刘备看到这个好时机,就将关羽张飞等人留在南郡的各个关口,自己率军一举拿下益州。

而孙权这厢刚刚处理妥当,结果却发现益州和荆州都已经进了刘备之手,心中大怒,骂道:“猾虏乃敢挟诈!”

于是携吕蒙、甘宁等人发兵荆州。

在争夺荆州诸地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东吴大军虎踞江东,关羽便想出了趁夜突袭的法子。当时关羽手中有三万精兵,而鲁肃手下兵将不过万人,得知关羽将要突袭的消息,营内一片大乱。这个时候,甘宁自动请缨,要求携带一千兵甲,即可包吴营不失。

虽然鲁肃等半信半疑,但苦无良策,只得同意了他的请求。

而当关羽准备夜渡浅濑的时候,结果却听到对岸甘宁的咳嗽声,而就是这一阵咳嗽,让关羽为之色变,赶紧下令中止偷袭行动。

这就是盛传的“甘宁三生咳嗽退关羽”的故事。

那么真的如同甘宁所说,关羽是因为畏惧甘宁而退兵的吗?当然不是。


关羽退兵,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关羽准备趁夜色突袭,而敌方传来咳嗽声,很可能说明敌人已经有所察觉。而突袭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对方既然有所察觉,必然有所防备,而谨慎如关羽,自然不会轻易涉险。

其次,关羽亲自率军偷袭,说明此时大营之中并无能替代关羽的统兵之将,不然,也不会主帅亲自出马。而对方既然已经得知了关羽亲自前来的消息,那么必然也知道如果此时蜀军大营群龙无首,是最佳的进攻时期。所以,关羽为了避免自己的后方安全,不敢再实施偷袭。

最后,担忧吴军通过水路切断自己和后方的联系。要知道,东吴善水战。其水军骁勇,连曹操都不堪一击,更何况向来不熟水战的关羽。现在对方有所察觉,只需要在等关羽渡江之后,以水军截断蜀军的联系,那么关羽将会陷入东吴的重重包围。

所以,真实的原因并非是甘宁的三声咳嗽就呵退关羽,而是因为偷袭的事情败露,关羽生怕敌人有所防范,也就不敢继续执行原定方案而已。在那种情况下,即使关羽知道对方仅仅一千余人,哪怕是一个最差的武将,依旧会因为上面分析的原因而退兵。所以,所谓的“甘宁三生咳嗽退关羽”,不过是甘宁夸大了事实为自己长面子而已。

6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这个时候关羽不是怕甘宁,事实上关羽仍然敢和甘宁干一架,只不过两个人一大一是没有问题的,可甘宁后面有人啊。

事件回顾

当时的历史情况是这个样子的,甘宁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除非甘宁感觉自己脑子锈掉了。

甘宁来了,可是甘宁后面还跟着一万大军呢,与此同时,关羽似乎处在一个腹背受敌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出击的话,八成自己会有生命危险。

我们总是说关羽的脾气比较傲,可是脾气傲并不代表着人家没脑子,以少胜多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以少打多的同时,两方向都有敌人的话,那这场仗就不能打,而且跑得越快越好。

与之相比,关羽不但没有跑,反而凭借着自己的声望把这一片土地守下来了,尽管是暂时的守下来了,也能够看得出来关羽本身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而这个时候哪怕甘宁在外面叫的再欢、蹦的再热闹关羽也绝对不可能出去和他单挑的,因为这个时候单挑往往意味着两军作战,两军作战背后来一刀谁能受得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当然了,我们还是需要把这场战争全面复盘一下的:

关羽当时率领的部队不多,也只有千八百人,而甘宁这边也不多,也只有千八百人。当甘宁率领的部队狙击关羽的时候,关羽听到直接就把城门给关闭了,不再进行战斗。

为什么呢?因为鲁肃在距离这个地方不远,只有十几里的地方有着一万人。这场仗怎么打?只要关羽敢打,鲁肃肯定就过来,折腾来折腾去可能就没了。

期待各位爷的关注,小弟给跪了!

7

这种事情是有原因的,刘备驻荆州,一直是关羽统领一万水军。关羽是山西人,对水军指挥操练作战肯定不十分熟练,战斗力比不上陆地。甘宁长期生活在荆州,对荆州人物环境十分熟悉,投靠孙权,引东吴水军与关羽水军争锋,当然是东吴水军历害多了,只有当时荆州水军统帅蔡瑁张允指挥的水军可与东吴水军抗衡。当时又是孙刘联盟的紧密时期,关羽也不会因一时之气与东吴水军争高低,为将者应权衡利弊,蓄时待发,怎能与亡命之徒甘宁争雌雄呢。要是在疆场上,两个甘宁在手提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关羽面前试试。

8

不要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看,三国志中华雄是孙坚杀的;过五关斩六将是小说杜撰;颜良在正史里无传记、无事迹,基本属于酱油角色;文丑死于乱军之中;单刀赴会是鲁肃前来赴会;关羽最大的战绩是擒于禁斩庞德,但是这个战绩有水分,于禁、庞德失败的主因是天降大雨,汉水暴涨,于禁、庞德准备不足,且不善水战。在之前的战斗中,史书有记载:庞德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可见庞德是占上风的。很多人以三国志中一句“威震华夏”就认为关羽多了不起,其实不然,起码天下就比华夏面积大,与关羽同时代还有两位“威震天下”的大将呢!其一就是董卓,三国志记载: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其二是皇甫嵩,书中描述:中平元年,车骑将军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

而甘宁在三国志中是擅长以少胜多的大将,以数百人攻取夷陵,又悍拒曹仁五千人的围攻。后来又以百人截击曹营,身先士卒攻破皖城。这些战斗都是在兵力绝对劣势下获胜的。后世形容“将不过李”的猛将李存孝为: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在正史中甘宁一点不比关羽差,在占据地利、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关羽不敢进攻一点不奇怪。

9

并非不敢出战,应该是谨慎用兵,让甘宁两军对垒挑战试一试看关羽敢不敢出战再说,就怕甘宁没那个胆吧!

10

這就是關羽被曹操格外重視的原因!

關羽,雖然不及馬超、張飛、顏良、文醜等武藝高強,但是擅用致裕邆鋽貧㈨敿壝蛯⒌哪芰Α

為什麼關羽是武聖、呂布不是?真正的上乘武藝,本來就包含致浴3銎洳灰狻⒐テ洳粋洹L撎搶崒崱⑹凳敌樾椤

關羽,當年曹操攜漢獻帝打獵之時,便慾一刀斬殺曹操!勇冠三軍、腹有良帧

通曉兵法,常出奇制勝。晚年伐魏,幾令曹操慾遷都以避其禍!

他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放肆、什麼時候需要謹慎。什麼時候勇往直前、什麼時候穩如泰山!

關羽、黃忠和魏延,都是深得劉備信任,有勇有郑梢元殦跻幻娴膸洸牛≌f到這裏,不得不佩服劉備的知人善任、慧眼識英雄……

題外話,言歸正傳。關羽,無論戰功戰績、當世名氣、還是後世影響力,都遠在甘寧之上。套用一句現在的流行話——甘寧只是趁機蹭了一波熱度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