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真的。

这是古人为后人创造的美德与文明,择贤而治,让贤为主,没有家天下的自私与虚伪,有以天下为公的大心怀。

区分其真假,对后世有何益?历史已成为过往,若是假的,为非常遥远的过去主持正义与公平,从而让人们觉得自私自利是合情合理的?

几千年来,今天的人们凭什么去揣测古人的情怀?仅是以“我”之心去度圣人之腹?若是有人能穿越到封建君主时代,告诉古人今天的国家领导人是选举产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什么家天下的概念,古人是不是也可以主观断定他撒谎,想谋反?

出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乃至否定历史的英雄人物,是有人别有用心,是想搞乱人们的价值观,摧毁传统美德。一方面有些科研人员科研找不到创新点,就想走捷径,通过否重要的文化历史来发表文章,从而创造所谓科研业绩,这是一种庸俗的科研品格,是没有道德良心的。另一方面,有些人还算不上科研员,只是自由撰稿人,为了发文章而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传了几千年的史实,没有确切的实证而否定它,就是乱说。

最佳贡献者
2

假故事咋了?你是能去证明还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都到汉武帝时候了。他都不能判断是真是假你这都几千年过去了还想证明吗?

3

这两个历史故事是真的。

在尧舜禹时期,皇位的继承不是子承父业,而是能者,贤者居之。

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当首领时期,生活非常简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舜在接替尧之前,曾接受过尧的考察,当时的舜

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河边的陶城制陶,

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尧经过对舜的考察,认为舜是一位贤能之人,因此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舜。

尧舜之时,发生滔天洪水,大禹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治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因大禹平治天下,天下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大禹治水这一丰功伟绩,使得他成了舜之后的继承人选。

所以历史上尧舜禹三个时期的首领位置确实是禅让制,只要是贤能的人就可以当首领。

4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楚历史课本所宣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自从汉代董仲舒宣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为中国社会主导的思想。仁义礼智信就成为评价人和事件的唯一标准。符合这些评判标准的故事会流传很远,不符合的则会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土堆里。

历史课本中的尧传舜,舜传禹的故事,这种通过“禅让制”的方式,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显然是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标准的,所以流传了下来。

所以,不用纠结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理解他所表达的涵义即可。就像“司马光砸缸”和“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故事一样,纠结于故事的真伪没有任何意义,故事的作者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教育人要善良、诚实而已。而尧传舜,舜传禹的故事显然是教人要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不贪慕权利,等等。

不可否认,历史有其客观性。当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去验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去判断真伪。既然史书都是这么记载的,主流的书籍也是这么写的,那么不妨相信就是真实的。

当然,如果非要寻根究底的话,需要从人性的角度是思考这个问题。

尧舜禹的时代是部落制居住在一起的。人们公推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头人做自己的首领是比较实在和民主的。当头人老去或者失去领导能力时,人们会推举出更合适的头人来带领大家前进。

在自然界,头人的更迭方式可能是新老两代头人,通过比试来实现权利的交割。这种比试,有可能是比较武力,也有可能是比较猎获的本领,或者比较智慧,或者其他。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和平的,也有可能是残酷甚至血腥的。

人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祖宗通过残酷的方式实现权利的更替时,选择相信和平是唯一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加以修饰、美化的先辈头人们身上出现一处或者多处闪光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宁愿相信故事中高尚,也不愿意挖掘故事中的阴暗面。因为正是这种相信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减少了生活中的阴暗,让大多数人高尚起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5

还记得,在春秋墓里出土过一个名为《竹书纪年》的书吗?这本说讲的很有意思,将人性剖析的很有意思,上面说三皇五帝的传位虽名为禅让,但是呢,确实充满的类似男版的宫斗一样精彩,而且细数五帝当中,皆为血缘关系,何来的禅让?

楼主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故事是不是假故事,在说书人看来,假故事的成份比较大,为什么呢?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儒家人推行的儒家思想在作怪

儒家认为,尧舜禹是禅让制下出现的,大家不妨查查相关资料,你就会发现,其实从五帝开始,他们就是一家人了,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而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在这里。尧又是黄帝的玄孙,至于舜则更有意思,他是黄帝的八世孙。而接替舜位置的禹,则是黄帝的玄孙,比舜辈分大,由此可见,所谓的禅让,就是一家子让来让去的,算是禅让吗?

而《竹书纪年》当中记载,这家子人,为了登上王位置,手段可是无所不用其极,详细的就不多说了。


教育的畸形推广

毕竟我们从小教育,要团结向善,但是毕竟故事就是故事,传说就是传说,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候,有钱人家教育孩子,《山海经》就是读本,上边的故事谁知道是真假?


其实让一个孩子向善并没有错,删改一个故事,让其积极向上也没错,只是容易误导,但是等孩子成年时候,懂了也不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欢迎留言

6

尧禅让舜、舜禅让禹的事情应该是真实的,这并不是尧、舜不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孩子或者后代,而是他们做不到,是他们不能这样做。上古时期和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不同的,关键就在于上古社会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尧、舜的后代不能凭借血缘关系成为新的“国家”领导者,只能依靠个人的能力,尧、舜因此只能把宝座传递给有能力的人。

封建王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皇帝的血缘传承,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军队和监狱,而这两样东西是夏朝首先创造的。夏朝能成为军队和监狱的创造者也不是偶然,而是时事创造了英雄和机遇。夏朝成立之前遇到了大洪水,这场大洪水给周围流域带来了很大的饥荒,不同氏族之间为争夺食物爆发了长时间的冲突(洪水来了之后,粮食比人多了,不四处打仗不行)。在这个过程中,夏朝的底蕴逐渐成型了。

一方面,颇有成效的治水带来了生产力的反弹,农业生产能力较洪水期间有了提升,国家有了培养一部分士兵的实力;另一方面,频繁的征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的俘虏,有些俘虏当然要当场就杀掉,但有些俘虏则需要关押和“驯化”,监狱以及法律的雏形就这样出现了。正是在军队和法律的基础之上,禹的儿子启才能打破禅让制度。

从历史故事以及相应的时间脉络来看,这样的逻辑是符合常理的。洪水以及之后的治水成效推动了军队和监狱的出现,这两个制度使得身为禹之子的启有了充分的力量,维护了他的个人私利,封建君主专制也在军队和监狱的扶持下成型了。这样的逻辑确实相当合理,但目前确实没有明确的证据,不仅没有尧、舜、禹曾经存在的证据,就连夏朝也被称做有待考察的朝代(这个朝代确实存在过,但相应的证据还不够丰富和全面)。

根据目前的历史发现,学界普遍把二里头文化认定为夏文化的一部分,认为王城岗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夏朝的禹都阳城,把夏朝与后来朝代之间的文化差异(夏商之间的文化差异)认定为大规模战争所引发的文化“突变”。总体上还看,夏朝的存在是真实的,从禅让制度到封建君主制的转变也不是假的,只是关键人物是不是禹、启就有待考察了。

7

历史是前辈们考证出来的

尧 在位是三大功劳:真情感化别人、用知识指导人(测定春夏秋冬四时)、用职位管理人(分任职位,四岳、十二牧,草创国家机器)18岁做领袖,在位70年,然后问部下四岳和十二牧,我年纪大了该怎么办?众人说你把位子传给儿子不就行了,尧说,我这个儿子不行,不能因为个人利益,损害天下人的利益。于是就向尧推荐了一位贤人,舜。

舜 当时的舜30岁,还是个单身汉。舜母亲死的早,父亲是个盲人,娶了个继室,继母和弟弟两个人设计陷阱害舜,但是都被舜化解了。于是尧亲自来考察舜,正好舜在田地里耕地,发现舜用鞭子来打两头牛,但是打在两头牛中间的簸箕上,88岁的尧帝很好奇就问他,你怎么不打在牛身上,而是打在簸箕上。舜回答说,牛帮人来耕耘,我怎么忍心打它们,但是牛和人一样,都有惰性,我又不忍心打它们,就放了个簸箕,左边的牛以为我在打右边的牛,因此它们不敢偷懒。尧一听很满意,这样的人一定会爱护子民。于是尧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舜,提升他的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察,100多岁的尧把位子传给了舜,这就是禅让。

舜 做了两件事:继续完备尧创建国家的雏形,在100岁的时候,仍在考察,最后死在了湖南的九嶷山。

禹 和尧一样,黄帝的玄孙。黄帝传位昌意,儿子是颛顼,传位给鲧接着是禹,黄帝的嫡子玄嚣,橋极,帝喾,尧。

禹的父亲鲧,尧在位时,众人推荐鲧去治水,结果尧说鲧这个人自负,治水的话有辱使命,会让部落灭绝。但是众人还是推荐鲧去治水,果然不出尧的意外,鲧用了九年的时间仍然没有治理好洪水问题。于是派遣舜去前线考察,发现鲧治水无状,舜就代替尧把鲧杀了,大家就推荐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的治水方略和父亲完全相反,鲧是用堵的方式,而禹用的是疏通,让洪水流入大海,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大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威望。

大禹治水过程中的事实:衣食简单,感动上天;把所有的财产用在治水工程上,拒绝豆腐渣工程。尧舜禹时期,只有禹被称为大禹,可见大禹在民众间的威信。

禹也曾选定一个接班人,那就是皋陶,尧时期主持司法,可惜禹还在位的时候皋陶去世,后来大禹又选了一个接班人益,大禹老年的时候同样巡游,到了浙江绍兴会稽山去世。于是益要继承位子,益效仿尧舜把位子还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跑到箕山之阳,但是辅佐的臣子谁也不认益,我们只认禹的儿子启,这次禅让失败。

8

是真是假历史记载也不可能那么客观准确,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记载也有时也许传承一种文明精神。

明清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也是作者杜撰的,《红楼梦》也是……虽然它们不是历史记载,但是它是对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价值观,社会的一种侧写。禅让制这些盖棺定论的历史公案,我们无法去考证和讨论他的真假。

即使有那么几部史书记载相矛盾,站在我们角度看上下五千年历史,假如古人去讨论禅让制的真假时,他们也如我们今天去讨论他们记载的史实真假一样。

9

历史课本上有这样2个经典故事:上古圣王尧走遍天下,终于找到一个理想中的贤士舜,后来便将自己的首领之位禅让给了他,舜还娶了尧的两个女儿;舜老了后,参照尧的做法把首领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禹打破了禅让规则,建立夏朝,传位给儿子启。其实禹本来想传位给助手皋陶,或者助手伯益,没想到皋陶忽然去世,伯益又输给启,于是首领之位到了启手中。虽然启因此遭到了一些反对,但他还是顶着压力确认世袭制,世袭制就这么取代禅让制。

众所周知,禅让制是尧创立的。作为一个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尧成为人们心中的上古圣王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当时孔子创立儒家,墨子创立墨家,儒、墨并称“两大显学”,而这两大显学有个共同点便是推崇尧。

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儒家强调“仁爱”,墨家强调“兼爱”,尧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的故事便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所以儒墨两家都对此表示肯定,《墨子》中说:“古者舜耕历山......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但有一点很奇怪,早在尧禅让给舜之前,上古三皇时代就已经确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承制,为什么上古时期人们都没做到的事,中间忽然就有几个圣王做到了呢?在古书《竹书纪年》出现后,真相似乎要被颠覆了。

《竹书纪年》的年代早于《史记》,是古代唯一留存至今、没有在秦朝纷乱与战火中被损毁的编年通史,由战国时期魏国史官记载。虽然在古代《竹书纪年》不太受重视,但现在史学家们越来越相信,《竹书纪年》的一些内容比《史记》更真实。

按照《史记》,上古几位圣王禅让的逻辑成立。但按照《竹书纪年》的内容,几位圣王禅让好像根本就是编造出来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尧的儿子),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样的内容看起来就不太美好了,而且《竹书纪年》不光讲了尧被舜关起来,还讲了舜当上首领后如何把尧流放,隔断了尧父子相见,很可能尧本来是想让儿子丹朱做首领,舜抢先动手,占了上风。

舜将尧的手下列为“四凶”,除掉了他们,其中就包括禹的父亲鲧。所以鲧不是因为治水失败而被杀的,是因为他陷入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之争;禹因此占据了夏地,等舜年老后打败他,将其流放到了苍梧,启有样学样,除掉伯益。

在古代,真心禅让的人没几个,最真心的估计就是唐睿宗李旦,他看着自己母亲武则天如何强势,如何对付李家,哥哥李显如何悲催,各种因素综合下,让他觉得皇位不重要,开心要紧。虽然李旦也在李隆基即位后掌握了一部分朝廷事务,但他却没做到乾隆那种程度。

历史上,魏孝静帝禅让给齐文宣帝高洋,第二年,高洋给他吃了毒药;周静帝禅让给隋文帝杨坚,当年就神秘死亡,毫无疑问,是杨坚动的手。这些其实算不上禅让,只是无奈做出的退让。

尧和舜禅让时到底有几分自愿,还真说不清楚。但笔者认为,两人迫于无奈让出首领之位的可能性更大,这样的过程虽然惊世骇俗,但更符合文明发展的逻辑。

10

假的可能性大。尧舜禅让的故事相传很多很多年。也感动了很多“无涯过客”。直到西晋时期岀土的《竹书纪年》打破传统历史的平静。《竹书纪年》的内容和传统史家记载的内容截然相反。魏文帝曹丕在即位时说一句意味深长:“我终于知道尧舜故事是怎么一回事了。”或许,《竹书纪年》记载的内容更趋近人性,更贴合人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