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选定在昌平的天寿山(原名黄土山)营建自己和徐皇后的陵墓,是永乐七年(1409)五月的事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呢?因为当年三月,成祖在靖难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巡视。此前,他已令礼部派堪舆术士在北京周围选择陵寝地点,选中了北京西北方向、军都山脉中的黄土山。五月时成祖亲自到黄土山查看地点,便拍板决定了。
陵寝地点的选择,或许是朝廷中枢长期讨论的结果。因为此时离成祖的结发妻子徐皇后于永乐五年七月去世,已经快到两周年了。最终徐皇后不像明太祖那样葬在南京周围而是葬在了北京,宣示将来必定迁都北京之意。不过,最终正式决定迁都北京,又要到七年之后的永乐十四年十月了。
【明长陵航拍图,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
其实成祖早在永乐元年正月便定原北平府为北京。永乐四年闰七月,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明太宗实录》卷57)永乐十四年十月成祖最后一次回到南京之际,令群臣讨论此事。虽然《明太宗实录》呈现出一幅百官一致上书同意的模样,但据明末清初史家潘柽章考证,当时河南左布政使周文褒、右布政使王文正等人曾上书反对,被成祖贬为均州太和山(武当山)道观的佃户。之后永乐十九年三月三大殿焚毁一事后,主事萧仪甚至上书表示北京“为金元故都,非中原之都”。可见迁都北京虽出自成祖之意,但朝廷内部存有阻力,也不是旦夕可定的事情。
此外,迁都的时机当然也与北征蒙古、开会通河等大事的时间点有关。最终首尾迁延十余年,永乐十九年才完成迁都,因此看起来选定陵寝地址一事就远远“早”于迁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