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汉之争,项羽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不是失败在军事上。而是失败在政治、失败在时势上。

战神项羽

韩信被称为兵仙,其用兵确实出神入化。但是项羽也不差,我认为他可以被称为战神。

我们来看一下项羽的两场著名战役:

一、巨鹿之战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打败项梁后,发兵巨鹿,支援王离,大破赵军。章邯命王离率二十万大军围困赵国于巨鹿,自己则带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巨鹿城南,大有一副围点打援之意。

项羽带兵仅五万,却以破釜沉舟的大无畏精神向王离发起冲锋,九战九胜,打败王离二十万大军。以五万败秦军二十万主力大军,可见项羽的厉害。

二、彭城大战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发兵齐地之时,率领五十六万联军,直取项羽老家彭城。

项羽知道老家被端后,十分愤怒,亲率三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彭城。对刘邦联军进行闪击战,大破刘邦联军,前后击杀刘邦联军二十余万人。

这一战,项羽以三万败敌五十六万。

而在之后的楚汉战争中,项羽也屡战屡胜,多次以少胜多,大破刘邦。

无奈的是,项羽越打胜仗,实力反而越来越小;刘邦越打败仗,实力反而越来越强。最后,项羽于垓下被刘邦军队四十万军队围困,后又于乌江自刎。

但是,从以上战役,五万破敌四十万,三万破敌五十六万,可见,项羽的战斗素质,以及其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才会有人说,若韩信兵力与项羽相当,韩信未必是项羽的对手。

项羽为何会败?

项羽这么厉害,起初又占尽优势,最后为何又会失败呢?

很多人说,项羽格局不够大,不会用人,所以会失败!

没错,这些都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妨再放大视角,去寻找一下项羽失败的原因。

首先,我们抛出两个问题:

一是项羽是谁?二是项羽要做什么?

答:

项羽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裔,他要成为西楚霸王。

这两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这谁都知道。

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背后的意义。

项羽是旧六国贵族后裔,他代表着旧贵族势力。这点从项羽灭秦的出发点便可以看出,项羽是为了报仇,报秦灭楚之仇。所以,项羽打进咸阳后,烧杀抢掠,报仇之后便离开了。

项羽要再次振兴旧贵族,恢复旧制。这点从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帮助六国复国便可以看出。

而项羽的这些种种做法,无疑是“逆天而行”。

因为,自战国到秦统一天下,就是一部贵族消灭,平民崛起的历史。这是天下大势,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允许再有世袭的贵族了。

六国是贵族政权,所以他们相继而亡了,与其说是秦灭了六国,不如说是平民打败了贵族,取代了贵族。

秦国也是贵族政权,他不久也灭亡了。这更能说明,贵族已经不适合历史的舞台了。

项羽是旧贵族势力,他欲恢复旧制,所以是“逆天而行”。刘邦是平民势力,是平民的代表,所以一个他是顺应天意。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项羽越打胜仗,实力越弱。刘邦越打败仗,实力越强。项羽最后的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最佳贡献者
2

韩信的槽点是非常多的。就拿津津乐道的垓下之战说明一下

1. 说过很多次了,垓下是战略胜利,战术上能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就是四面楚歌了,瓦解了楚兵的士气

2. 战略是张良的帷幄之功,战术问题当然得韩信这个总指挥负责。战术的失当,根本表现在项羽率领几百人就突围了,关键是还突出来了。那么问题来了,韩信没料到项羽轻兵突围?如果预料到了,怎么根据地形设置路障,怎么安排机动兵力,怎么设置几道防线,怎么确定项羽突围方向,如果不是项羽跑错了路,汉军骑兵连吃项羽的马屁都不可得。这里可以参考诸葛亮赤壁安排的伏兵,华容道基本上算是曹操的末路了吧。

3. 项羽应该是刘邦和汉军必杀的目标吧?此人不死,刘邦都不能安坐。假如项羽不是在乌江心灰意冷之下自杀而死,歼灭楚军的功劳能抵消被项羽突围的过失吗?刘邦会不会借韩信头颅一用呢?

4.韩信生平最高光的是水淹龙且,孤立了龙且为首的部分骑兵,并成功击杀龙且,更重要的是歼灭了项羽亲自训练的突击骑兵的一部分(总数预估为三千,征战损失数百,项羽垓下仅八百,其余都是龙且在带)。像什么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啥的,都只是欺负冢中枯骨的三秦王和名士带兵,奇诡都值得称道,但要说高明到无人可及或者高不可攀也是没有啥说服力的。

5. 别拿韩信几年就攻灭数国来说事。对手连守城(也可能是始皇帝拆除了城墙)都不敢的,足以说明韩信的敌手并不能掌控军心民心

3

不是可能打不过项羽,而是如果兵力相等,韩信肯定打不过项羽。项羽的优势在于冲击力,他的士兵是骑兵速度快,冲击力强,这在中原其他地方是找不到了,相应可以对抗的兵种的所以即使给韩信同等的数量的骑兵也依然无法和项羽的冲击力相比

4

韩信是一位军事集大成者,其战略、战术、带兵、练兵都是顶级,韩信是兵家四圣之人,也是“谋战派”的代表人物。纵观韩信的军事生涯,出汉中,采取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三秦采取的是水攻,水淹费丘;灭魏国,采取的的声东击西;打败赵军,采取的是背水一战;灭齐国,采取的出其不意;斩龙且,采取的是过半而击;战项羽采取的是十面埋伏。


每一场战役打的精彩绝伦,除去最后一战,其它的基本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每一战都是用自己的谋略取胜。但就是这最后一战,韩信遇到了同时期的军事天才项羽。

项羽是那个时代的军事天才,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多次以少胜多,其中著名的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是兵力处在绝对劣势下,将敌人打的落荒而逃。完成这样的举措,单单依靠武力和勇气是不足够,还需要配合谋略。


巨鹿之战中项羽先是声东击西,将章邯和王离的两支大军分开距离,然后破釜沉舟,激励大家的士气。一鼓作气切断了王离的粮道,紧接着对王离实行斩首行动,猛攻王离的指挥中心,连战连捷,从而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彭城之战项羽放弃大部队,率领精锐起兵,用突袭的方式,进攻刘邦的部队,一战斩首十万,接着直接冲击刘邦大营,取得了最终胜利。


项羽的胜利主要在于项羽军事理念领先时代,在巨鹿之战项羽的核心战术理念是斩首行动;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率领骑兵长途奔袭作战,而汉朝这种大兵团的骑兵单独作战,要到70年后的卫青、霍去病时代。故而项羽是一个军事理念超前的军事家,拥有超乎时代的战术理念。


韩信则不同,韩信虽然是一个军事天才,但是韩信更加全面,尤其是韩信在战略规划上面比项羽高很多。在楚强汉弱的时代,韩信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最终使楚汉之间的强弱转变,这才有了4倍于项羽的兵力进行大决战。


由于韩信与项羽军事特长的不同,项羽在战术理念超前,在同等兵力之下,韩信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是韩信更是一个战略高手,他会让自己一步步强大,直到有足够的优势才会与项羽决战。

项羽就如同二战的古德里安,拥有超前的装甲兵团理念,而韩信就如同曼施坦因拥有高明的战略眼光,而同等兵力的正面对决,自然时战术理念领先的更加有优势。

5

在垓下之战中,楚军四面楚歌人心涣散,这一切都注定了项羽的失败。最终,一代霸王项羽在乌江旁自刎,让刘邦得了天下。

但其实在这背后一切都是韩信在出谋划策,韩信可谓是一代“兵仙”,但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领的队伍约有六十万人,而当时项羽手下就只有十万人了,双方兵力悬殊。所以,有人会说,若当时兵力相当,韩信这一“兵仙”也未必是项羽的对手!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项羽可谓是一代“战神”。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公元前208年,项羽率领楚地义军歼灭秦军章邯和王离的主力部队,以五万兵力击败秦军二十万主力大军。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专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齐、燕等各路援军也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了其副将,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巨鹿之战


除此以外,在彭城之战中,刘邦趁其不备率领六十万大军对项羽老家彭城发起进攻。当时,项羽知道后,他只带领了三万精兵直奔彭城。待刘邦攻下彭城后,他派人大力搜集珍宝和美人,大摆宴会。而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最后,刘邦率军逃往南山。

彭城之战

这两次战役项羽都是以多胜少,他英勇善战,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强大,所以,才会有人说,如果当时垓下之战中,韩信与项羽兵力相当的话,未必是其对手。其实,这次垓下之战 也是韩信与项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韩信早先投靠了项羽。但项羽在灭秦之后,他选择大势分封诸侯,削弱各路诸侯势力,想等到各诸侯斗到你死我活的时候,他再坐收渔翁之利。但其实这是一种“逆天而行”的行为。项羽本身就是旧六国贵族后裔,他代表的就是贵族势力。他这种再次振兴旧贵族,恢复旧制的行为无疑是一种逆时代潮流的行为。韩信无奈看透项羽并不是个得天下之人,于是他选择离开项羽投靠了刘备,后来获得萧何的信任并推荐刘邦成为了汉军大将军。在那之后,韩信也给刘邦出谋划策,助他赢得了天下。

韩信剧照


韩信是个十分有谋略的人,但要说战斗力,他其实不如项羽。说白了在垓下之战中,韩信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过人的计策,光靠他那六十万人马就足以消耗掉项羽手下的十万人。要知道打仗的时候士气很重要。每当项羽的部队休息的时候,韩信就会仗着人多,带兵去骚扰项羽,让他们无法休息。所以,在这种连续不断的骚扰下,无论是项羽,还是项羽的士兵,在面对韩信的时候,他们都失去了信心。其次,打仗的时候粮食更是不能断,但韩信却把他们的粮道给断了,没有了粮食,士兵哪有力气打仗,再加上休息不好,所以项羽的整个部队人心涣散。面对这种情况,项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结局注定是以失败告终。

项羽最终是败了,但他并不是败在兵力,而是败在时势,败在人心,败在计策。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刘邦本身就是一位农民,代表了广大的农民阶级,受到拥护,而项羽代表的是旧贵族的势力,不得民心。且项羽本人比较刚愎自用,有武力但缺少谋略。而刘邦选贤举能,在韩信等人的忠心辅佐下更是如鱼得水。所以,在这些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项羽最终还是败了。一代西楚霸王最后在乌江自刎,可悲可叹!若是当时双方兵力相当,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吧!

项羽乌江自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项羽虽然勇猛无敌,打下了很多胜仗,但自身实力却越来越不如刘邦。最终的失败已成必然。“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6

因为兵力相近的时候,两人没打过啊,如果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前线是刘邦在抗的,项羽把刘邦打回老家几次,可每次刘邦都能在项羽搞定大局之前,又满血复活,重新站到项羽的面前,活脱脱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而就在这时候,韩信在北方一路神操作,先是搞定了魏王豹,又拿下了夏说、陈馀,燕国望风而降,齐国不堪一击,等项羽重视的时候,韩信已经做大做强了。

没办法,项羽只好派出大将龙且前去抵挡。不能说项羽不重视韩信,毕竟龙且带走的是楚军二十万主力,结果韩信放个水就把龙且给灭了,这时候项羽才真正嗅到失败的气息。为了能够重整齐鼓,项羽同意了鸿沟和议,决定南撤。

结果,刘邦这厮背信弃义,一路小跑就追过来了,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至此,项羽大势已去。

整个过程当中,韩信都没跟项羽下面硬刚一下,也没谁能够在跟项羽兵力相近的情况下,直接干掉项羽,自然也就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不过,怎么说呢?没发生的事儿,怎么说都有理,就好像98世界杯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法国3:0拿下巴西呢?可事实偏偏就发生了。

与其去争论韩信与项羽谁能赢,不如去游戏里开一局,结果自然就有了。

7

兵力相当,那也要看有多少兵,对吧。

带一个兵,那项羽完虐韩信。

带百万兵,那韩信吊打项羽。

8

第一,从来没有哪位历史学家或者帝王或者名将说过兵力相当时韩信不如项羽 如果这句话是不读书的隔壁三傻子说的,就没有必要帮他解释了。

第二,韩信自领兵以来从无败绩,而且从来不拒绝与当面之敌作战,不像白起那样看到廉颇在长平死守没办法野战就拒绝领兵,甚至认为邯郸之战必败而拒绝挂帅。

第三,韩信用兵从来不正面强攻,而是正面佯攻与后方奇袭相结合。项羽正面突击能力当然所向无敌,但韩信用饵兵引诱项羽正面突击,主力背后偷袭,项羽能如何破局?结果只能是项羽带着先头部队追着韩信的小部队却短期内无法消灭,项羽的主力被韩信通过一次次奇袭逐次消灭,最后韩信大军合围消灭项羽仅剩的先头部队。当年拿破仑就遇到这个问题,他在场则联军坚守不出,然后联军趁着拿破仑不在去消灭法国其他部队。

第四,楚军也就项羽能战,二号猛将龙且能够一战击溃英布,却被韩信一战消灭,可想而知项羽麾下除了项羽没人经得起韩信进攻。即使韩信遭遇项羽,韩信也是饵兵引诱项羽脱离大部队,然后消灭项羽的后续部队 项羽能如何?

9

又不是没打过

垓下之战,韩信是刘邦这边主要的指挥之一。韩信这边的兵力还远超项羽的兵力,并事先设下众多的埋伏。最终若非项羽自己抹了脖子,韩信也达不到歼灭项羽的目的。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韩信,最终的胜利还靠对手抹脖子,谁强谁弱这个不问可知。

10

根据史记上写的,项羽虽然政治上小白,但打仗厉害,尤其是正面战争,同等数量下项羽以及其率领的骑兵正面战争没败过。而韩信擅长用计谋,正面战争逊于项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