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怎么样,举国民政府之力购买大量德式装备,打造的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战场,五天损失过半,南京保卫战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惨烈之程度,无法言说,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德械师,估计全面抗战更难打!
蒋介石敢于进行全面抗战,就是因为手里的这批德械师!
关于蒋介石对日本抵抗不抵抗的问题争论颇多,尽管张学良晚年自己承认不抵抗命令是他下的,与蒋先生无关,纵横还是认为跟蒋介石有一定的关系,九一八事变之前老蒋在发给张学良的电报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
实际上,如果蒋介石全力支持,张学良未必这么孬,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接沪电知日兵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辟之。”
可以看出,蒋介石是在顾左右而言他。
蒋介石对日本是十分厌恶的,老蒋的人生有很多次巅峰,然而要说奠定了老蒋在国民政府中地位的还是北伐战争,正是在北伐战争中,老蒋横扫北洋军阀,率领国民革命军完成革命,完成全国形势上的统一。
然而,正是在老蒋走上巅峰的时候,北伐军打下济南,日本人随即制造摩擦,制造济南惨案,并且毫无要求的让北伐军绕济南而北上,巅峰时期的老蒋曾经执拗过,结果被日军打掉了很多兵后,黯然退出了济南。
蒋介石在日记中因此写道“如有一毫人心,其能忘此耻辱乎?忘之乎?雪之乎?何以雪之,在自强而已”。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老蒋对日本一直是在忍让、克制,包括后来的九一八事变、长城抗战、何梅协定时,都是一贯的妥协。
反蒋抗日爱国人士王亚樵就因为蒋介石不抗日,曾经在庐山对蒋介石下过黑手。
知耻而后勇,唯有自强一条路。
随后蒋介石以德为师,打造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
1928年开始就开始从德国大量引进装备,到1931年蒋介石不仅在引进德国装备,黄埔也采取德式教育,黄埔八期之前一年学时,黄埔八期开始,三年学制。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中德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老蒋利用中国的特有矿产资源从德国大量引进军火,气势汹汹的要打造60个德械师。
1937年国民政府的国防建设在德国的帮助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说,没有德国的帮助,国民革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正因为如此,在淞沪会战爆发的时候,有人将这场战争比作日德战争。
有了这支武装力量,卢沟桥事变的时候,蒋介石当即要求宋哲元部不要单方面与日本媾和,干就完了!
老蒋如果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有这个底气,跟张学良发一个电说,干他丫的,我给你从后面顶着,估计张学良也不会一枪不放。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十天,蒋介石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我们已快要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和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因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个宣言是蒋介石的第一文胆陈布雷之手,至今读来依然热泪盈眶。
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决绝的态度,就连日本人都极为震惊,认为老蒋不会有如此勇气。
蒋介石有此决心,完全就是因为手下打造的德械师,没有硬实力的硬话都是吹牛逼。
尽管蒋介石也曾留学日本,对日本军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老蒋还是高估了德械师而低估了日军的实力。
从根本上来说,德械师和真·德械师的最大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头顶德式m35钢盔,其他来说,步枪是中正式步枪仿德国1924年毛瑟步枪,轻机枪是捷克ZB-26机枪,重机枪是民24机枪仿德国马克沁机枪。
尽管从性能上看德械师的轻武器比日军要先进一些,然而并未完全普及成制式武器,在重火力上根本不是日军对手,淞沪会战离海较近,面对日本军舰重炮的打击,以及制空压制,国军之抵挡并未轻松。
战事开启后,仅仅五天德械师作为淞沪会战的中坚力量就损失过半,然而德械师依然凭借血肉之躯,破灭了日军将要三个月侵略中国的狂妄。
可以说,德械师没有达到老蒋的期望,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没有德械师,抗战初期将会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