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认为《出师表》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宣言书,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丶我们的军人丶我们的子孙后代,应当予以效仿和发扬光大。

至于说是一种封建愚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蜀汉丞相效忠蜀汉何有之过?

况且诸葛为人睿智丶神机妙算,何谓愚忠?相反,在地小人少之三国,蜀汉能五伐中原,化被动为主动,以进攻代防守,正是诸葛效忠祖国欲统一天下之大志,与日月齐辉,并山河共美!

因此,传颂千年的《出师表》应当有一席之地。

至于《止战疏》,虽没《出师表》有名,如有必要要上架,就上架,也不应取而代之。

我们民族要和平,不赞成战争。但人类的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世界并不太平丶暗流汹涌之秋,帝国主义丶霸权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高度警惕,《止战非易》,《出师待发》!

最佳贡献者
2

锅子哥观点:这是13年前的事情了。

2007年4月,著名公知胡觉照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写了一封建议信,宣扬一种“愚忠”,不利于辨识能力不完全的中学生形成“止战生息”等正确的军事观,要撤出中学教材。

13年过去了,《出师表》仍安安静静的躺在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里,可见教育部并没有采纳胡觉照的意见,看来出师表的存在性还是有的。


胡觉照为啥主张删掉《出师表》?

13年前,《青年周末》采访了胡教授,我梳理了一下,他的理由如下:

  • (1)诸葛亮缺乏民本思想,他三番五次发动对魏国的进攻,为的是报答刘备对他个人的知遇之恩,全然不顾当时民众极希望休养生息。
  • (2)诸葛亮就是个国家分裂主义者,人们对他的认知太不理性,已经将他推向神坛。
  • (3)《出师表》文章虽美,但对于一个文学作品,首先应该看它的思想价值,看它思想上是否正确,其次才是艺术价值。
  • (4)读史使人明志,使人多些理性思维,少些感情用事。《出师表》包含不健康的内容,学生会潜移默化地会受影响。

《出师表》应该删除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对《出师表》提出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学习出师表,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光环,更可以学习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学习如何写一篇好文章,对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大有裨益。

(1)超高的文学修养。

《出师表》全文只有624个字,传世的成语却不下10个,可见《出师表》的文学价值,如,妄自菲薄、陟罚臧否、作奸犯科、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等,这些成语无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试问将这篇文章删除掉,这些成语的出处你如何讲解?难道说是觊觎皇位已久的“国家分裂主义者”提出的吗?

(2)作者的情怀。

“知恩图报”,在诸葛亮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文章中蕴含赤诚和坚守,时至今日仍是道德的楷模。

(3)抛开时代谈古人是荒谬的。

就像在现在去质问古人为什么不用空调制冷,而费劳力让人运送冰块、找人扇凉等等,时代是变化的,像这位胡教授怎么就能判断诸葛亮没有民本思想?有什么证据能够说明呢?难道只是为了博出位,吸引别人的眼球吗?



总之,这篇文章是流传下来了,可见无论是在价值观方面还是文学价值方面,《出师表》都是无可撼动的。当然,这里也不是否定了专家学者对古人的批判性思维。自然,很多道理和事实都是通过研究和调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是像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提出这样的观点,恐怕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吧。


3

哪个教授说的要删除《出师表》?胡说的!

此事发生公元2007年,当时时年65岁的西安市委党校教授胡觉照先生上书教育部,建议将《出师表》从中学课本上撤掉,理由是诸葛亮发动战争是愚忠,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后来还有诸葛亮北伐是想当皇帝、《隆中对》是在分裂华夏等言论。

当然,最后结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

胡觉照教授当时已经过了不惑、知天命的年纪,不过似乎并没有“耳顺”,反而用他开创似的思维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他不但有不少长篇、中篇小说问世,还有一部《异说三国》颇为夺人眼球,咱们倒是可以姑且将他建议撤销《出师表》、《隆中对》看做是他在“异说三国”。


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已经两千多年了,历史在不同的时代被打扮成不同的样子,现如今这个年代,历史更是可以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版本,一部流传至今的《出师表》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可以让人学到愚忠?读了《隆中对》就学会分裂祖国了?

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回想一下我们读书时所学到的古文,我们当时所思所想的都有什么?无外乎这个课文到底要不要背诵,是三百字的?还是五百字的?韩愈的《师说》好背还是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好背,有几个人想当时的历史背景呢?

真正让我们历史爱好者去读古文的,是因为我们单纯地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而不是课本上的那简简单单几篇文章。

当初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年幼时至爱读《史记》,后来还写了一篇类似于外公《报任安书》的《报孙会宗书》,最后因谋反而死,我们会不会觉得就是因为他读了《史记》而导致谋反,我们应该将《史记》列为禁书呢?


当一个教授不再从文化、历史角度来看待著作,而是从“异角度”来分析的时候,他便已经不再具备教书育人的本能了,更不配称之为教授了。

4

苍茫大地认为《出师表》不应该删除。原因如下:

一、孔明在出师表中体现的忠诚既是君对臣的忠诚,更是对季汉(蜀汉)这个囯家的忠诚,这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在封建时代,忠君和爱国几乎是同义词,我们不应苛求古人。

孔明的《出师表》体现的是对刘备父子发自肺腑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孔明一生最好的概括。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使孔明大为感动,从此给刘备牵马坠蹬,誓死相随。孔明呕心沥血,扶佐刘备打下了蜀汉江山,刘备薨逝后,孔明又致力于平叛,所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后方稳定后,又马不停蹄,兵出祁山,五伐中原,最终命丧五丈原。这等忠诚,惊天地,泣鬼神!令我们这些后辈钦佩不已啊!

二、孔明北伐,并非简单的穷兵黩武、劳命伤财所能概括的。

孔明北伐,和后世的姜维北伐是有区别的。孔明是军事、经济两手抓。孔明是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的大才。他执政时代,国内叛乱已削平,东和孙权,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没大问题。

孔明北伐,步步为营,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如能攻占凉、雍,则增人扩地,壮大蜀汉力量,把前线前移。如进攻无进展,也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即便孔明不伐魏,魏也会伐蜀啊!

三、《出师表》还教会我们怎么去信守承诺。

所谓“君子重然诺,一诺重千金”。孔明受刘备托孤重任,从此殚精积虑,他用一生教会我们什么叫信守诺言。现今社会,诚信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出师表》正好教会我们什么叫诚信!

四、《出师表》就文学价值而言也不容低估。

《古文观止》中也选录了《出师表》,《古文观止》所选作品都是精品,这从《古文观止》发行以来,文坛从来没有负面评论。《出师表》有幸入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精品啊!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样的宏文,选作中学教材,已经多年,从来没有疑义。笔者作为老师,多次执教过,几乎达到熟读能背的地步。恕我直言:把《出师表》移出教材的想法,有神经过敏的嫌疑!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如用有色眼睛,即便是《古人观止》中的极品,也会全都给毙掉。恕我直言:国学水平似有下降趋势,教授如古文底子深厚,技痒难耐,兴之所至,整一篇下水古文,给我辈一睹芳容如何?!

5

2007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的《 关于用<止战疏>代替<出师表>的建议信》,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用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胡教授给出的理由是:《出师表》作为初三语文的必修课文,宣扬一种“愚忠”,不利于辨识能力不完全的中学生形成“止战生息”等正确的军事观。

就这个问题而言,还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民间共识;另一个方面是《出师表》到底是不是愚忠;再一个方面是《止战疏》到底有没有正确的军事观。

01.华歆的民间共识太差

诸葛亮大家都了解、《出师表》大家也都学过。华歆何许人和《止战疏》是怎么回事,就需要解释一下了。

正史《三国志》到底是怎么写诸葛亮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认识的诸葛亮可能都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民间的共识,已经盖过了史书共识。所以,诸葛亮就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臣定位。

华歆这个人在正史中的评价也不低,但是在民间的评价中就真心不怎么样了。管宁割席断交,而断交的对象就是华歆。



《三国演义》更是把华歆给塑造成了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小人。京剧《白逼宫》、《受禅台》和湘剧《华歆逼宫》,都出现了华歆这个人。曹操率兵进攻缉捕伏皇后,华歆则是强悍爪牙一枚,“坏户发壁,牵后出”。

姑且认可中学生辨识能力不完全,那么他们会怎样认识华歆这个人。民间共识中,诸葛亮就是忠臣君子而华歆就是奸诈小人。你让一群辨识能力不完全的中学生学习这个“小人”的文章,岂不是会有更大的问题。

02.《止战疏》就有正确的军事观吗

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230年内,魏明帝诏令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出兵伐蜀。于是,宰相华歆上《止战疏》。止战疏不长,核心意思就一个,即: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这个观点不可谓不正确,因为正确与否的评价标准是道德而不是军事。但道德评价往往都是在说废话,谁不知道该做好人、谁不知道要少动干戈、谁不知道所谓的“止战生息”。“止战生息”,简单说就是少打仗、多攒钱。但是,军事观和战略观方面,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找反证,拿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就足够了。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和王朗“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的结果,就是“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所以,华歆的《止战疏》权可作为道德论,而不能作为什么正确的军事观。

公元230年7月,司马懿溯汉江而上、曹真取道斜谷,目标是会师汉中。但是,八月份的时候,诸葛亮就屯兵成固(今陕西城固西北)、李严则举兵两万开赴汉中,蜀汉政权严阵以待。而此时又来了一场大雨,持续了三十多天,大水冲毁了入蜀的栈道。这时候曹魏再要打仗,就只能是自寻死路。不用诸葛亮出手,大雨和秦岭就能整死曹魏大军。然后,华歆上了《止战疏》。这明显就是眼看打不过但又没台阶,然后找了个道德借口。



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

所以,华歆《止战疏》就是再给曹魏退兵找台阶,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军事观。如果曹真和司马懿出兵顺利、杀入汉中,华歆估计会说王师就该南定成都、消灭蜀吴二贼。

03.诸葛亮的《出师表》真得就是愚忠吗

《出师表》只是言情,《后出师表》才是言战。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实施北伐、为什么一定要搞战争,在《后出师表》中诠释的最详细。而《出师表》主要是一种老臣忠心和真情流露。诸葛亮临表涕零,千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感同身受。



因为刘备曾经“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诸葛亮就要对刘备委质为臣、誓死效忠。于是,这就是诸葛亮的愚忠。

但是,委质为臣得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向谁委质是可以选的,选了之后才能为臣。诸葛亮当时可以选刘备、也可以选曹操、还可以选孙权。但他为什么选择刘备呢?史书的记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三国演义》和民间共识,盖过了史书。因此,诸葛亮之所以向刘备委质为臣,理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的志向,即: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对刘备个人的忠,可能叫愚忠。但在名分未定的三国时代,这其实也是一种义。比如庞德宁死不降而被关羽杀掉,那么我们该怎样评价庞德?庞德对曹操愚忠,还是庞德对曹操有义?下调一个维度,从忠下降到义,可能更恰当,这时候马革裹尸的庞德也才更有意义。



三国在当时可能名分未定,在史书可能正朔也传到了曹魏。但是在民间,三国的正统就在蜀汉。所以,诸葛亮的忠既是对刘备,也是对汉朝。国破山河在的形势下,诸葛亮的行为则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大忠。

04.历史意义是一种主观共识

以上论述是诸葛亮的真实所想吗?是诸葛亮在认清当时格局后所要追寻的人生意义吗?不一定,但也一定。

诸葛亮当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初衷,这就是不一定。但这个不一定一点儿也不重要,因为历史的意义是后人的共识。于是,诸葛亮的行为所呈现的历史意义,却是一定的,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诸葛亮以及《出师表》的评价,应该上升一个维度,定位在家国情怀的层面。

你说庞德就下调一个维度,说是义而不是愚忠;你说诸葛亮就上调一个维度,说是家国情怀而不是愚忠。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就不顾历史的真实吗?历史的真实是一回事,但历史意义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历史需要解读。

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是怎样认识他们、我们赋予了他们怎样的意义。而这种认识和赋予都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历史的意义。

因此,既然诸葛亮的历史意义已经确定为一种主观共识了,那么就没必要也不应该把他认为是一种愚忠。所以,《后出师表》因着诸葛亮的人设,也就没有了“愚忠”的成分。

6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多么聪明,忠心之人,为了匡扶汉室,强大蜀汉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不过由于蜀汉国力相比于曹魏,差距实在是太大,诸葛亮最终也没能完成心愿,令人遗憾。不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令众人十分感动。

然而最近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因为有著名教授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删除课本,理由竟然是宣扬愚忠思想,对此,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删除《出师表》

中学时期,我们都学过《出师表》一文,甚至还被要求背诵全文。《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魏国前给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折,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不过有著名教授对此却并不认同,认为应该将此文从书本中删除,原因如下。

第一、著名教授认为人们对诸葛亮太过于神话。

胡觉照认为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太过于情绪化,甚至于神话,做不到辩证、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他有必要帮助大家认清现实,把诸葛亮搬下神坛。

第二、著名教授认为诸葛亮表达了过多的个人情感,缺少对百姓的体恤。

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中,诸葛亮全篇都表达了他对刘备恩情的感激,甚至他北伐的理由也是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全然没有顾及战争对百姓的影响。而大家解读这篇文章时,大多数是站在大臣和皇帝的角度来看的,很少有人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待,他有必要帮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

第三、著名教授认为《出师表》宣扬愚忠思想,不利于青少年发展。

胡觉照认为《出师表》宣扬愚忠、好战思想,而中学生在认知上发育并不完全,没有很好的辨识能力,如果出师表看多了,很有可能把学生教育的愚忠、好战!这样的话,虽然青少年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肯定会潜移默化做出改变。

针对教授的这三个观点,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但是在本文看来,这些建议却有点过于哗众取宠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发表《出师表》时,蜀汉的处境。

当时刘备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奋斗,虽然成功建立了蜀汉,然而他交给刘禅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汉中大胜之后,刘备集团的实力到达巅峰,似乎真有一争天下的实力,然而随之而来的襄樊之战却直接打断的蜀汉的上升之路。荆州丢失,关羽败亡,荆州军团灭亡,这三件大事直接使得蜀汉集团实力大减。

原本刘备的计划是积蓄实力,等天下生变时,再从汉中、荆州同时北伐曹魏,这样兴许有可能功成。现在关羽一败,刘备的战略计划被打破,只能从汉中北伐,这将是很难成功的。也正因如此,刘备在登基称帝后,要迫不及待的征伐东吴。

刘备伐吴,除了给关羽报仇,更大的想法就是重新夺取荆州,因为只有荆州在手,蜀汉才有机会一争天下。遗憾的是,刘备伐吴并未成功,反而是遭遇了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尽丧,大批蜀汉人才阵亡,刘备自己也陷入了疾病之中。之后刘备白帝托孤,其实交给诸葛亮的蜀汉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经过两次大败,蜀汉可战之兵几乎是损失殆尽,魏、吴两国虎视眈眈,国内也是叛乱不断,诸葛亮那句“此诚存亡之际”根本没有胡说,完全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换作其他人,蜀汉可能就亡了。是诸葛亮才智过人,凭借一己之力,稳定外敌,安抚叛乱,为国内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最终拉起了一支可战之兵,帮助蜀汉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夸奖完全不是空穴来风的,他确实是一个能人!

其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虽然没有说明对蜀汉百姓的关切,但是他北伐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百姓着想。

当时的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假如和平发展,魏国肯定发展得会更快,而蜀汉国内由于派系众多,又会陷入内斗,还不如北伐转移矛盾,凝聚民心,这样的话还可以打击魏国,延缓魏国发展速度,延缓蜀汉灭亡时间。

百姓和国家是一体的,国家灭亡了,百家哪有好日子过?当年刘禅投降,成都老百姓可是非常惨的。从这方面来说,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老百姓着想,延缓蜀汉灭亡时间,延缓百姓被魏军屠戮的发生时间。

最后,关于愚忠好战思想,这完全就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了。

《出师表》本身是一篇极佳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站在诸葛亮当时的角度,对蜀汉的忠心完全值得表扬。“愚忠”的说法,完全是站在上帝视角,认为蜀汉该亡,天下该归于魏国。

然而在当时蜀汉看来,人家才是汉室的延续,人家是正统,忠心于蜀汉才是真正的忠,曹魏、东吴才是背叛汉室的叛逆,不能因为曹魏实力强,曹魏就一定是对的吧?教授的这个观点就是典型的站在上帝视角来说话,把当时那一批仁人志士都给批判了,以他的意思,蜀汉是不是就该全体投降?

总结

著名教授发表的这番言论,实际上并不妥当。《出师表》一文作为古代议论文的典范,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值得大家学习研讨的。说诸葛亮是“愚忠”,是因为他开了上帝视角,知道三家归晋。然而实际上,站在当时社会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确实是对蜀汉忠心耿耿,死而后已。这种忠心爱国的思想值得中学生学习牢记!

7

三国里,司马懿是真小人,诸葛亮是伪君子。

诸葛亮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堪称影响深刻,大致应该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始,“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这“小说家言”却忽悠了太多的人。

?????????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亲朋好友皆大欢喜前来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这则文字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正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刻,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

??????? 摆在今人面前的现实,尤其是教育者的现实,就是读史。而且要认真读,读明白,以避免道听途说,误人子弟。毛泽东主席还说过“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此言不谬矣。

??????? 1.“隆中对”就是一个错误,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是误刘备的开始!

最简单的规律是“目标决定结果”,取荆州而不先取汉中是战略上的短视,汉中为曹操后发先至,只是因为诸葛亮算计不到这一重中之重的“棋眼”。“三分天下”是各方诸多错误的结局,但并非没有改变的机会。

??????? 若战略上审时度势,应该把根据地选在汉中而非荆州。此处距新野不远,统治者张鲁行“五斗米教”,剥夺平民财产统归教产并取消货币,生病靠念咒而不吃药,简直就是邪教,其部战斗力也弱。刘备率军攻占当属不难。落脚后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陇西。另外,在诸葛亮刚出茅庐时,曹操便以主力南下争荆州,这势必同孙权火并,正好利于刘备,可惜这一机遇未被抓住。《隆中对》12年后,刘备才攻取汉中,曹军却在七八年前已占关中、西凉。若是刘备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强大骑兵,统一天下的目标便有可能实现。可叹诸葛亮计不出此。

???????? 2.诸葛亮建议荆州、益州两路并进,兵分为二是馊主意,患兵家大忌。

???????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 攻之、倍则分之”。三国中,刘备最弱,而用兵贵专,十指攥成拳方有利于出击。建议关羽守荆州更是短见,而从要争权出位的角度则是用心险恶,害死关羽对诸葛亮的未来作为扫清了障碍。

??????? 关羽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战略短视(这一点比诸葛亮还不如),以诸葛亮的才智还是看得出来的,关羽守荆州必死无疑.荆州对吴魏两家是必争之地,夹在中间必遭两家算计。

??????? 公元219年,刘备率主力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关羽也进攻襄阳,企图呼应。结果军力很弱的关羽随即遭到曹操、孙权两军的夹击,败走麦城。而此时刘备的主力正在汉中,与荆州千里之遥,无法及时驰援,关羽身死地失。诸葛亮所设想的两路北伐,恰恰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

(至此,刘备四大军区,灭掉其一。)

??????? 3..进谗言,害死刘封

??????? 孟达劝刘封降魏,刘封不从,而回归成都,可见刘封忠诚。而诸葛亮“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于是赐封死,是使自裁”(《后汉书》)

??????? 为此李贽说过过公道话: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若傅士仁,孟达,则反国之贼也,罪不容诛矣。凡读史者,定须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

???????? 4.刘备义气伐吴在战略与战术上是双重的失败。

第一,留诸葛亮保障后方,接应粮草。“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国志 诸葛亮传》。

第二,可是,这次失败恰恰在于没有“足食足兵”,诸葛亮没有尽到责任。“夫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刘备在关羽被杀两年后(221-222)发动夷陵之战,这期间,刘备应当有机会做好基本的物资准备,但结果是不充分的,从而导致战略战术双重的失败。

显然,夷陵之战上策应该是水路进军,可以速战速决,又可因粮于敌。而最终战线和时间拉长,根本原因是没做好预案,最终因粮草不济而败,而非结营不当。

这说明,诸葛亮没有帮助刘备做好战略战术的谋划,也没做好后勤保障,究其原因,有能力问题,也有态度问题。

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说:“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 5.白帝托孤(223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刘备将死其言也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实为看穿诸葛包藏祸心而无奈的呐喊,寄侥幸于诸葛良心发现。同时责成李严、诸葛亮辅佐少主,李严统领内外军事(“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见《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目的是制衡诸葛亮以昭然若揭,而结果大相径庭,唯一的答案就是“政变”!。。

???????? 6.七擒孟获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用心险恶(225年南征)。

孟获仅仅是一个蟊贼,杀鸡焉用牛刀,而为什么诸葛亮要亲力亲为?是为了营造国难当头还得我诸葛亮拯救国家的氛围,造成掌控军权的既成事实。

??????? 事实上,南方三郡的叛乱并不难平定。三郡(建宁郡、越雋郡、牂牁郡)叛乱首领之间并无紧密配合,相反,他们各自为政,互相勾心斗角。诸葛亮大军还在路上,越雋郡叛乱首领高定就已经把建宁郡的叛乱首领雍闿干掉了(和诸葛亮的离间计无关)。诸葛亮在王连的劝谏之下“停留者久之”也说明这些动乱并非燃眉之急。南征之役并未严重到需要“元首”亲征的程度,蜀汉集团内部并不是没有优秀将领可以代劳,庲降都督李恢就是其中之一。建宁郡的叛乱正是在李恢的独立指挥下平定的。“南土平定,(李)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从如此隆崇的嘉奖来看,南征之役,李恢确实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 刘备生前,蜀汉集团存在着四大军区:荆州军区的关羽军团;汉中军区的魏延军团;永安—江州军区的李严军团;京畿军区的刘备直属军团。后来关羽军团彻底覆败,只剩下三大军团。李严直辖永安—江州军团的同时,拥有着对其他诸军团的节制权。

??????? 诸葛亮南征平叛所率部队,主要来自京畿军团——李严在诸葛亮南征期间不闻不问,永安—江州军团诸葛亮自然无法号令;汉中魏延军团身处前线也不可能抽得开身。南征的意义也正在于:诸葛亮从此将京畿军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至此,刘备四大军区之一,被诸葛亮掌控)

??????? 7.自领益州牧(224年),已然篡国!

??????? 自领益州牧意义重大!蜀国原本仅有两州:荆州和益州而已,关羽一死,荆州已失,从此仅剩下益州。诸葛亮自领益州牧,意味着诸葛亮成了蜀国第一军政首长(请注意啊,前任益州牧是刘备),从此,刘禅、李严、魏延诸辈皆为陪衬。。

??????? 8.六出祁山实为必败之旅(227年北伐,作《出师表》)。

??????? 六出祁山不仅仅是犯兵家大忌的劳师袭远,春秋秦国偷袭郑国劳师袭远而兵败,认真读书的人都知道。北伐在无胜算的基础上,一意孤行,而最终耗尽蜀国的资源储备和民力民心,而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诸葛亮党同伐异、篡党夺权创造借口,同时转嫁阶级、民族、政权中的一切矛盾。

还有重要的一点,北伐之时,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此时,司马懿已经构筑一条完善的防御系统,这一点就远远高于诸葛亮的。而凭借不靠谱儿的孟达而起兵伐魏,即可掂量诸葛亮的分量。再看人家司马懿干嘛呢,见微知著,千里奔袭(是在人家自己的地盘儿上啊)、先斩后奏,扼杀孟达于摇篮中(228年)。诸葛亮算计不到这一点,是缺心眼儿,因为兵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不侥幸用兵,是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 9.架空魏延这个最后的元老

蜀汉建兴六年的首次北伐,目的是为了攻取曹魏凉州或者凉州的一部分,为蜀汉集团寻求一块出川的跳板。但除了这一战略目的之外,诸葛亮其实还达成了另一重要目的,那就是:借此控制接管了汉中军区的魏延军团。

魏延出身荆州,但与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士大夫关系不深。早年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将(家将),可以归入刘备直属元老行列。刘备之所以选择魏延镇守汉中,其“家将”身份应当是考虑因素之一。诸葛亮调整蜀汉集团内部权力关系,自然也少不了对魏延及其汉中军团的处理。

???????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打着北伐统帅的旗号顺理成章地进驻汉中,从此魏延彻底告别了镇守汉中的“方面军”统帅的身份,而蜕变成为诸葛亮麾下的一员偏将。此后,魏延头上先后被冠以这些职务和爵号:(北伐军)前部督;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爵位虽荣,但此后却再也没有机会镇守方面,随诸葛出征,为万人率也不可得。这位刘备亲信中最后的元老,就此被架空。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争权,其矛盾正是肇始于此时。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魏延请缨出子午谷袭取长安,是弥补“隆中对”的缺憾,同时开辟新的战场,建立根据地,凭此可以获得前汉韩信暗度陈仓之后逐鹿中原的态势,刘邦建汉就走此一路儿,这也同样是秦国一扫六合的基础。诸葛弃之不用,可以归结为:其一心智能力所不能,其二忌惮军权旁落,自己的实力被削弱。从暗算关羽、张飞开始,好不容易熬到今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至此,刘备四大军区之二,被诸葛亮掌控)

???????? 10. 暗算李严。

??????? 建兴九年(231年),李严为祁山蜀军催督运事。诸葛亮废李严,假借了一个难于置信的口实。

??????? 据《李严传》,李严之表现为:喻后主指,运粮不继,呼亮军还;又诘亮粮足何以还军;并表上后主谓亮军退盖以诱敌。亮以严反复如此,乃出严前后手笔为证,表徙严于梓潼为民。《李严传》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谓严“横造无端”;《季汉辅臣赞》据亮所言,亦谓严“造此异端”。但是这里所说的李严举动毕竟过于乖谬,不符常情,丝毫不像一个素来“以才干称”、“有能名”,被誉为“部分如流,趋舍周滞”。焉为“其见贵重如此”的人所当为?其间必然另有文章。

??????? 废徙李严,其实是诸葛亮解决蜀汉集团内部客、主士大夫问题的关键,是当时的一件政治大事。陈寿所上《诸葛氏集》二十四篇十余万言,其中有《废李平第十七》一篇,可见关于此事的文书资料是不少的。陈寿、常璩书中所载废李严事,当是据《诸葛氏集》资料写成。但是今存这些,看来都是诸葛亮之词,没有李严一面的资料,历史真象究竟如何,已无从考定了。

??????? 让李严押送粮草,因为迟到而削职为民。要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遇上连阴雨,不迟到才怪。用押运粮草暗算人即高明,又简单,又必然有十分的把握。还记得吗?陈胜吴广是怎么揭竿而起的吧?因连雨天,深陷大泽乡、迟到要面临军法处置。

(至此,刘备四大军区之三,被诸葛亮掌控。除去荆州军区的毁灭以外,蜀汉所有军权全被诸葛亮掌控,篡军完毕!)

??????? 11.剪除贤良。

??????? 廖立为刘备信任的人,官拜长沙太守,后迁为侍中。诸葛亮曾评价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当赞兴世业者也”,但后来,诸葛亮凭借蒋琬谗言而治廖立诽谤先主之罪,将其流放。

?????? 12.“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始作俑者即是诸葛亮。

??????? 如前已述关羽骄之、张飞纵之以酒、李严陷之以难(蜀道之难)、魏延夺之以权、廖立等陷之以

言,在此不表。从诸葛掌权,他就没让别人独当一面过,即便是姜维,亦因此仅有热忱而没有经验,后虽尽力而终不成功。刘禅是一个很忠厚的人,从刘备死后尽孝守灵可以看得出,而才智不济,实在是教不严师之惰——他的老师就是诸葛孔明。孔明虽无战略才干,但只要用心,当个私塾先生还是可以胜任滴,为什么不称职?故意的!《出师表》所说的近君子、远小人,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凡是不听诸葛亮话的皆为小人!

??????? 13.粉饰是非,篡党夺权。

??????? 《三国志》刘备托孤的遗言见上面的第5条,刘备托孤,是让李严和诸葛亮共同辅少主,此间诸葛亮的任务仅有一半,而统内外军事唯有李严,没诸葛亮的事儿。而结局大相径庭,唯一的解释:“政变”!

??????? 14.《前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此话之意,在于“皇宫与相府,都得听我的!”此时,诸葛亮自领益州已然牧篡国,架空刘禅。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实际上都是诸葛亮的爪牙),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事实上,虢夺刘禅的权利)。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的意思是,我安插的人,都是“君子”,你刘禅的亲信都是“小人”)!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都是诸葛亮自我背书,刘备遗嘱“李严统领内外军事”没诸葛亮的事!)

15.大奸似忠。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起来很感人,而诸葛亮是对任何人都不放心的,所以事无巨细必躬亲之,最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如此结局于己于人都不利,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而其动机与王莽一致,王莽亦如是也:从当国丈、任宰相,再到建立新朝伊始的锐意改革,不管成效如何,但毕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名不正言不顺而已。。

???????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的的确确把刘备的革命事业当作了自己的事业,不远千里从隆中来到四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必须澄清的是,诸葛亮越俎代庖、排斥异己、粉饰是非、穷兵黩武、耗尽资源民心,实为蜀国败亡的根源。

8

出师表中的名句伤了小人的心,某些小人不满了

9

我认为可以删。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传世名句外,此文思想文笔平平。不要神化诸葛亮,鲁迅就说过,《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近于妖。诸葛亮不自量力去″北伐″,搞得蜀地民穷财尽,很弱智。

10

鲁迅的文章删除,岳飞的文章不要,谁是最可爱的人居然又要从课本消失啊,文天祥要不要?如今又要准备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拿掉了?这些都不需要了你还开语文和历史科干啥?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伟大,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发明家等!我国历史上忠臣和智者的永恒代言人物!是最受人熟悉的历史人物!影响力超越一切历史名臣和几乎全部君主!

诸葛亮忠君体国,是历史名臣中治国理政的标杆!

陈寿作为曹魏政权衍生的晋朝学者,又因自己的祖上受到街亭失守备受牵连等政治和私人原由,所以在自己的历史名作三国志中以一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来刻意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成为个别后世包括当今一些学者,蓄意压低诸葛亮军事水准的唯一证据!显然历朝历代君主,历史学家等对这类谣言并不买账!陈寿本人另一个著名作品正是诸葛亮集啊!

历朝历代到当今,在朝野和民间都公认诸葛亮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诸葛孔明就是忠臣和大智慧大作为的标志!到今天一个人有作为和智慧都被冠以当今诸葛亮的称号!怎能让某些蓄意炒作的人改变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军事谋略?

军事谋略看,诸葛亮被蜀汉封为武乡侯,忠武侯俗称诸葛武侯!又被晋朝称为武乡王!唐太宗李世民将诸葛亮同姜子牙,张良等一同列为武庙十人!都是为了表彰诸葛亮在军事层面高人一等的能力!我国历史上最著名最令人熟悉的军事战略名家中,论能力和地位还有影响看诸葛亮远比管仲,乐毅强!同姜子牙和张良相比都更有威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