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正应了那句老话:事后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也有一些收获,但都没有完成出征的战略任务,可谓是无功而返。

现在谈论他不可能成功,真的是事后诸葛亮啦,毕竟他没有成功,是不争的事实,近两千年来没有改变。

但不能说题主这个问题,没有道理,客观上是存在原因的。


01

三足鼎立

未出茅庐,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为刘备制订了战略规划:

第一步,夺取荆州,西取益州,三足鼎立。

第二步,静待其变,兵出荆,益,进攻中原,一统天下,恢复汉室。

不是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 , 而是说三分天下是刘备唯一可行的战略机遇,把握地好,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就当时而言,就别有其他不切实际的想法啦。

事实上,刘备屯兵新野,时年已经四十七岁啦,大半生的折腾,也没有自己的地盘。就这个新野,还是人家荆州牧刘表的。

此时的刘备,对诸葛亮的设计目标,那还是相当期望的,那叫一个兴奋哦。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

建安十三年,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刘备南收荆州四郡,又借了孙权荆州的江陵(南郡),占据了荆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请刘备入川,驻兵葭萌。

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派黄忠等南下占领涪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围困成都。刘璋投降,刘备遂领益州牧。

至此,刘备实现了诸葛亮制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02

蜀汉失去了战略机遇

之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集团,虽然互有攻守,也各有胜负,但基本盘没有大的变化。

此时,关羽出镇荆州,刘备诸葛亮坐镇成都,静待天下有变。

地球不停止转动,世界就在变化,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但向哪个方向变化,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令刘备诸葛亮想不到的是,局势没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且越来越对自己不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操汉中对峙。刘备坚壁不出,曹操撤军。刘备取得关中,随后进位汉中王。

此年七月,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军,关羽就从荆州向其襄阳,樊城一线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

这个出乎曹操的意料之外,于是全力部署对关羽的战役。

此时的孙权,还惦记着他的荆州。于是曹操与孙权联合绞杀关羽了,瓜分了荆州。

之后,刘备以替关羽复仇的名义发动了夷陵之战,又被东吴的陆逊击败,最后病死白帝城。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病死白帝城。打乱了诸葛亮整个的战略规划。

蜀汉基本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势力。

228年,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蜀汉终于又缓过气来,诸葛亮决定北伐。

这次由于马谡失街亭,赵云失箕谷,第一次北伐失败。

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武功五丈原,病死军中。

至此六次北伐全部失败。

究其原因,诸葛亮没有等来“天下有变”的时机,反倒是因为刘备关羽的离世,大伤元气,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根本。

按照诸葛亮的规划是,占据荆州,时机成熟,荆州,益州同时出兵,进攻中原。

荆州已失,只有兵出祁山一条道啦。没有了占据荆州的战略优势,蜀汉偏安一隅,尚且困难,更不必说一统天下啦。

03

天下有变,迟迟没有出现

内因而言,是关羽襄樊战败,刘备夷陵战败,导致了诸葛亮第二步战略无法实现。

外因而言,是诸葛亮静待其变的局势没有出现。

东吴占据荆州之后,势力更加强大,作为统帅的孙权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势力非常稳固。

曹魏集团在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很快控制了局势,保证了政权的稳固。加之司马懿深思远虑,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

更加令诸葛亮难堪地是,期望中的魏吴没有犯战略错误,相互大规模的厮杀,没有给可乘之机。

诸葛亮为了不辜负刘备的临终嘱托,知不可为而为之,但终究是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这就是事后诸葛亮说得“不可能成功”啦。

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最佳贡献者
2

当时的形势是魏强蜀弱,即使吴蜀联盟,也只能勉强与魏国匹敌。这样明显的强弱差别,想借几次北伐来消灭魏国,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问题一般人都能看懂,难道诸葛亮能不明白?诸葛亮的做法是先慢慢消耗敌人实力,等到对方疲惫,露出致命破绽,再一举消灭之。

其实,当时吴国对付魏国也是用的这种战术。孙权出兵伐魏的次数远胜过蜀汉,虽然攻打兵力无法和蜀汉北伐相比,而且发觉无利可图,便会马上撤军,但整齐说来,吴国屡次攻魏,其积极的态度胜过蜀汉。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失利,其主要原因是运粮不继,尽管诸葛亮已经试过好几个办法,但效果依然不彰。因此,第五次北伐开始将部队带到土地肥美的地方屯田垦殖,并在斜谷修建了粮仓。不料这次诸葛亮却身患重疾,行军途中病死于五丈原,蜀国的第五次北伐又告失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尽管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没有成功,但当时的人对此评价颇高,并沒有“以成败论英雄”。

3

谢谢邀请!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军事力量小。魏蜀吴三个国家,魏国地盘最大,国力强胜;蜀国地盘最小,人力物力有限,战争是打钱财的,诸葛亮出师伐魏是以弱攻强,本来成功的概率极小。二是交通不便,军事补给受限。魏国地处中原,大都轻车熟路,利于军事回旋;而蜀国地势崎岖,道路曲折,正如李白所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士们爬山越岭,跋涉千里,本来就很疲惫,别说打仗了。把粮草运到千里之外虽然耗费人力物力,却很难有效补给前方,这样就给战争的取胜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蜀国人大都不支持诸葛亮北伐中原。原因是蜀国人认为刘氏政权是外来政权,不是土生土长的人执政的。一些蜀国贵族阳奉阴违办事不力,也给诸葛亮北伐中原带来一定的困难。四是征战频繁。连年征战,将士疲惫,军力不断减弱,由于诸葛亮过于忠诚刘氏父子,急于求成,在诸葛亮的晚年,几乎一年一次北伐,长期以来。人困马乏,战斗力削弱,给战争取胜带来一定的困难。五是诸葛亮遇到了司马懿这个非常精明的对手,加之魏国军力强胜,使诸葛亮很难取胜。六是后主刘禅未能做好诸葛亮的后盾,使诸葛亮感到很无奈。

可见诸葛亮北伐中原能否取胜,他自己心里也是很明确的,不得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怪杜甫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

4

战争是国家意志的延续,北伐是蜀汉国策的执行。在诸葛亮时代,主导蜀汉政权的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人马。荆州派有别于偏安一隅的益州派,他们是外来人员,以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为目标。只要诸葛亮在世,北伐就会进行到底。


从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一共进行六次北伐,结果都是铩羽而归。不是诸葛亮不努力,而是每次北伐如同以卵击石。

一、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双方的综合实力。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的小国,仅仅一州之地,不管地盘还是兵源、粮草都不及曹魏。曹魏不是纸老虎,也非速亡之国,实力上可以甩蜀汉一条街。即使诸葛亮有心杀贼,面对力量数倍于蜀汉的敌人,也只能无力回天。


蜀汉最精锐的力量,在夷陵之战已经损失惨重。等到诸葛亮北伐,可以调动的人才已经所剩无几。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办事作风,也阻碍人才的成长。整个北伐大业,完全依赖诸葛亮个人的才能。

二、诸葛亮行军打仗过于谨慎,不是合格的军事家。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用兵讲究出奇制胜,尤其是弱小对强大,必须出其不意。诸葛亮每次北伐,只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会打败,也难大胜,错失许多机会。子午谷奇谋,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诸葛亮却不敢冒险尝试。

三、蜀国客场作战。诸葛亮从蜀汉北伐曹魏,需要行军千里,等到了目的地,士兵都会人困马乏;而魏国只需要蜀国来战,以逸待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客场作战,粮草成了诸葛亮的硬伤,也是制约诸葛亮持续作战的关键因素。几次北伐无功而返,皆因粮草不继。

对于曹魏而言,诸葛亮充当的是一个侵略者的角色。当诸葛亮来犯,曹魏民同仇敌忾,而诸葛亮就成了是孤军深入。

战场需要的部队、粮草、武器、将领、天时、地利、谋略以及外援,蜀汉都没有形成优势。不管多么响亮的口号,不管多么远大的理想,也不论多么正义的事业,都需要以实力为支撑。只有蜀汉强大了,才会离北伐的目标更加接近。诸葛亮仅凭一已之力,难以挽回蜀汉北伐的不利形势。

5

诸葛亮北伐:第一次失街亭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长叹一声天不佑我。那时就知道成功的可能不大,但是,还是继续操练兵马,被办梁草,争取继续北伐。在另一次的北伐中又遇上后方梁草没有及时送到,使北伐又一次结束。诸葛亮叹但:北伐实不能为而为之。如不北伐国力衰竭,东吴也是劲敌,所以继续操练兵马,做到攻防兼备。

6

限于篇幅,简要作答。〇一,隆中对时所说蜀国得两川(东川西川成都汉中),横跨荆襄之地,然后从荆州和西川两路出兵伐魏,或许可平定天下。而荆州丢失关羽阵亡,失却战略要地。由此使伐魏只有出兵西川一条路可走。〇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蜀道艰难,粮草不济,利在速战。魏将深知蜀兵之短版,多采取坚守不战,以逸待劳之法静等蜀国粮尽退兵。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大都因粮草短缺无功而返!〇三,蜀多次约东吴出兵伐魏,吴虽出兵,但均互有胜负,或草草罢兵。为何?吴国人心里明白,你把魏国打败了,然后必然来征伐吴国!因此,每次出兵都是小打小闹!只是表面应付蜀国,岂是真心伐魏?〇四,自古得天下,大都是以强伐弱,以大征小,以多胜少。反观蜀魏,蜀国人口约一百万,魏国人口约四百万。魏是兵多将广,蜀是兵微将寡。加上刘备伐吴被陆逊打败,全军覆没,蜀国元气大伤!蜀每次出兵伐魏不过几万人,而魏国用兵每次都比蜀国多,有时有两倍之多!以小伐大,形同小马拉大车,稍有闪失,就会无功而反!〇五,蜀出兵伐魏,皆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就是夺取几个县城,也无伤魏国之根本!以上这几个方面,就是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OO[[诸葛亮与姜维,多次出兵无功而返,为什么还屡屡征伐不止?对于诸葛亮来说,并非单纯为报三顾知遇之恩。对于姜维来说,也并非完全继孔明之志。这两个人都有特别自信,不服输的性格!诸葛亮很可能认为,凭自己的才能,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能拿不下魏国?但事实证明,孔明虽用兵有法,火攻,连弩,木牛流马,斗阵等都无所不通,也取得一些战绩,但仍难以扭转敌强我弱的形势。姜维也是一样,认为凭自己的文韬武略,定能打败魏国平天下,因而主动请求出兵伐魏。但虽然弃粱胜魏兵,背水破大敌,斗阵破邓艾,长城鏖兵等,胜多败少。但最终也没改变蜀弱魏强的局面!今天我们重温三国故事,它告诫人们主观的意愿,一定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不考虑全局形势,过分地自信自己的能力,非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OO

7

诸葛亮北伐,只是为了表达他是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匡扶汉室的决心。所谓“做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明确的说过“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且不说《隆中对》中分兵的战略对错,就说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失去,刘备也已去世,最主要的是天下并没有大的变化,比如曹魏与东吴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曹魏政权也没有发生大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北伐时机并不成熟。

诸葛亮北伐为何出岐山走陇西,先取天水一代,一是为了稳当,二是曹魏在甘肃一代统治薄弱,那里的人口混杂,少数民族较多。诸葛亮一旦攻取那里,有可能会引起边民叛乱,更多的是曹魏政权不稳定,再以势图之。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这条路线,也都引起了曹魏政权的极力重视,每次都派重兵来救。

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但是诸葛亮还是不遗余力的进行着他的北伐。他试图尽最大的努力,骚扰曹魏政权的稳定,或是曹魏政权发生大的叛乱。只可惜的是,曹魏政权并没有引起大的动荡,而且,孙刘联合已经不纯在了,东吴为了自保,也没有配合诸葛亮的北伐,对曹魏进行军事上进攻。

诸葛亮北伐‘,已是不得天时,二是曹魏富足,而蜀人少地薄,粮食不足,兵力不足。所以是不可能成功的。


8

谢邀,后世评价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那么就为什么不可为做出以下分析。

(一)出师无名,有人会问“匡扶汉室”不是名吗?这个其实很可笑,汉室好好的,曹丞相也从未像演义里一样欺凌过献帝,皇帝一日在位,汉室就一日为正统,就连蜀国本土民众都不一定赞同这个说法,诸葛亮要打的就是皇帝的丞相,而且是用川蜀的税负兵役去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民心所背。大量川蜀人民外流到魏国甚至吴国或是少数民族的地方。

(二)君臣异心,刘禅是对诸葛亮尊敬的很,也确实如有记载尊称诸葛亮为亚父,那只是表面而已,因为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说过取而代之的话,让刘禅很是忌惮。因此军政大权要分化到李严,费袆等川蜀名士的手里。这点诸葛亮也看的很清楚,何况刘禅虽然没有演义里那么无能不堪,但确实也胸无大志,并不想耗费国力发动对外战争,只想守好老爹就给他的一亩三分地。这也是为什么让诸葛亮打前线,而李严管着后方物资,要知道这两人可是很不对付的。

(三)国力差距悬殊,魏国拥有青州,并州,冀州,豫州,兖州,凉州,是据着黄河流域的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凉州的马匹也是最为精壮,人口基数也最大,征兵量也就最大,而蜀国就只有益州,汉中,荆州一部分,兵马粮草样样都不如魏国,可以说是以卵击石的。战争拼的是国力,没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加上蜀国发动的是对外战争,前线补给线太长,蜀道之难世人都知,粮草一直都是诸葛亮难以解决的问题,木流流马什么的基本上没什么用,几万人的部队供给靠着木流流马供应,不用打就饿死了。而魏国就是在家门口以逸待劳,吃不完的粮食,所以司马懿选择战略上的持久消耗防御战,这也算是给诸葛亮磨的没脾气了。

综上三点就能判定这场战争诸葛亮是不会胜的,有人说没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袭战略导致不能胜利,我想说的是,在诸葛亮的智囊团里,子午谷不会没人知道,这条路的险峻是人人皆知的,如果带一直骑兵上去,估计摔死的会是大半,如果带步兵,等你到了长安,人家的防御工事就已经建立了,毕竟长安城的战略地位何其的高,没有这点预警能力,那还打个什么仗。

但是诸葛亮的北伐还是有很大战略意义的,可以说是很默契的配合着陆逊在合肥发动的持久消耗战,在魏国东西两头的长期持久消耗,也是维持三足鼎立局面稳定的重要因素。否则的话,估计魏国的统一步伐不会等到晋朝的建立,可能在曹瑞这一代就完成了。个人见解,不喜勿喷,喜欢互粉。

(四)

9

简单说几个理由:

1,蜀汉国小力弱。诸葛亮北伐前,虽然国力有所恢复,但地小人少,每次北伐都要消耗大将财力人力。

2,人才匮乏。诸葛亮北伐时,蜀汉原来的名将都陆续去世。剩下的只有魏延,姜维等人,诸葛亮还一直对魏延有戒心,最后魏延受到怀疑被冤杀。

3,北伐不得人心。三国时期,诸侯混战,最受苦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希望天下太平,当然不希望战争,而曹魏当时代表的是中央政府,算是民心所归,又加上国力强盛,人才济济。

4,蜀汉内乱。刘备去世后,一切政事委于诸葛亮,诸葛亮北伐期间,后主刘禅耽于溺乐,权宦黄皓借机弄权,把持朝政,内忧不断。

10

从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打了两次大仗,两次小仗,一次中不溜,虽然有胜有败,但战略目的没有达成,可以说北伐是失败的。

为什么失败?有诸多原因。

(1)蜀国国力不及魏国

三分天下后,魏国国力最强,蜀国国力最弱,不仅管辖领土面积狭小,人口也是十分稀少。北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蜀国无法支撑大规模连续作战的物资、兵力,一旦不能速胜,就只能知难而退。

(2)战略上的失败

第一次北伐在魏国南征东吴失败、曹丕去世以后,诸葛亮认为魏国西部空虚,且新君继位局势不稳,可以浑水摸鱼。他选择兵出岐山,期望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比起魏延提议的兵出子午谷,诸葛亮的做法相对保守,在前期胜利以后,遭到魏军反击,马谡镇守的街亭被攻占,不得不退兵。此后的进兵也都以稳妥方式为主,冷兵器时代用兵讲究“以正合以奇胜”,诸葛亮用兵谨慎,又不愿意全力以赴,故难以获胜。

(3)政治因素大于军事目的

诸葛亮的北伐看似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实则是多方面政治考量的结果。以蜀国的国力,魏国一旦坐大必败无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即便不能胜利也能延缓对手发展的脚步,缓和危机,以进攻代替防守。除此以外,蜀国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战争可以有效输出矛盾,平息内斗。

(4)魏国政局稳定

228年春至234年冬,正直魏明帝曹睿在位,曹睿一生毁誉参半,毁的是他私生活不检点,在军事政治方面却也有过人之处,东吴名将陆逊说他: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可见魏国当时国力依然鼎盛,纵然两线作战,也不是蜀国可以轻易撼动的。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