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丑与赵云对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而被关羽战不三合击败,追上斩杀,是有原因的。



一、《三国演义》第七回记载了赵云与文丑的大战: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

分析:从文中透露出一个信息,赵云“本袁绍辖下之人”。那么,按正常情况,以赵云如此武艺,应该受到袁绍重用才对。但事情很明显,赵云并未得到提拔。他不说“本袁绍辖下之将”,而是说“辖下之人”,说明赵云在袁绍军中不受重用,地位很低。后面赵云曾冲击袁绍中军,袁绍也不曾骂他“叛将”或“逆贼”,说明赵云在袁绍手下估计连见一面都难有。

这能体现出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此时的赵云身处低位,装备很差,坐下战马(没有说到白马)、手中兵器(也没有说银枪)、身上盔甲都是质量很差的。他是以劣势装备迎战袁绍手下的爱将文丑,双方装备上差距很大,赵云能五六十合逼走文丑已经很难得了。



后面赵云归于公孙瓒部下,改善了装备,战斗效率马上提升:

【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麹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麹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麹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

分析: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当时袁绍爱将颜良和文丑都在当场,但当赵云刺死鞠义,“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候,颜良和文丑居然都没有上前迎战。



二、《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记载了关羽诛文丑的过程。

【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战,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分析: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文丑不仅枪法出众,还有一手好箭法。

文丑射倒张辽战马,欲上前取他性命,但被徐晃拦住,“急轮大斧,截住厮杀”。而徐晃是使斧的将领,曾经大战许禇五十合不分胜负,可见他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文丑与徐晃大战,体力上的消耗是很大的。

这时候,关羽突然出现了,“与文丑交战”。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专门提到武将兵器重量的地方很少,说过典韦一双铁戟重八十斤,而说到关羽青龙偃月刀是八十三斤,这就是强调,他们的力量是相当大的。

文丑刚刚与力量很大的猛将徐晃大战,体力消耗很严重,又冲过来个关羽,力量更大,所以就吃不消了,“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

文丑为什么要绕河而走呢?因为他还有一项高超的箭术啊。如果能拉开一段距离,他就能用箭法取胜。

但倒霉的是,关羽胯下骑的是当代第一神驹――赤兔。文丑根本就没想到速度有这么快,枪也挂上了,弓也握住了,就是来不及抽出雕翎箭来。



于是,“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文丑就这样丢了性命。

最佳贡献者
2

文丑能挡住赵云的枪,为何挡不住关羽的刀,这并非关羽武艺要高出赵云一大截,而是文丑心理素质不过硬。

文丑和赵云交手时在公孙瓒和袁绍的磐河之战时,文丑击败公孙瓒以后追杀时遇到了赵云,两个人大战五六十个回合以后不分胜负,公孙瓒后军杀到以后文丑退走。而文丑遇到关羽是在延津之战时,文丑和关羽打了仅仅三个回合就心怯逃跑,结果关羽马快追上将他一刀砍死。

文丑只打了三个回合就心怯,并不是说他此时已经招架不住了。文丑也是一员猛将,和颜良齐名,而且这个名气是有实战战绩来证明的,除了和赵云战平之外,在遇到关羽前他还击败了徐晃,就这个表现来说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有数的高手,比许褚等人还要强一些。虽然比关羽弱,但也不是关羽三个回合就能击败的,文丑逃跑,主要还是他心理素质太差。

文丑此次带兵前来是为了给颜良报仇,事先他已经知道凶手的是一个赤面长须的敌将。文丑和颜良关系好,彼此也是知根知底,他有信心来报仇显然是对两人的武艺非常有自信,认为颜良之死只是个意外,自己出马就能杀死对方。

在遇到关羽时文丑应该已经认出是杀死颜良的仇人,在交手之前他可能还是报着报仇的念头,但是和关羽的交手显然打破了他的幻想,虽然只打了三个回合,但是文丑已经意识到对方的实力确实非常强劲,自己很可能不是对手,颜良的下场让他心生怯意,所以才会逃跑。如果文丑放平心态的话,虽然不是关羽对手,但是打上五六十个回合还是没有问题的。

3

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厉害两猛将之一,之所以能挡住赵云的枪,而挡不住关羽的刀,他至少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



文丑严重错误判断战场形势,以劳待逸

文丑作为河北袁绍手下四庭柱之一,战力超凡,威名赫赫。文中文丑有两次出场。

第一次出场,文丑欲追杀逃走的公孙瓒: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赵云):

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丑拨回马去了。


第二场是在官渡之战,文丑军抢得曹军粮草车仗,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山击之,后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战文丑,不敌败走。

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第一次出场是文丑与公孙瓒仅战十余合,公孙瓒败走,文丑气势正盛,遇到少年赵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然后公孙瓒救兵到,文丑见事已不可为,于是主动退走,这个战略很正确,可见他当时还是很明智的,遇强则退,见好就收。

第二场文丑先被曹军围住混战一番,又同时对阵张辽和徐晃两个,虽然击败两人,但已严重消耗了自身的体力,势头已衰,这时关羽上来了,按照兵家正常策略文丑该主动撤退,避其锋芒,向对战赵云一样。但文丑不知为何与关羽战了三合,文丑难敌,心怯而退,被关羽追上一刀斩于马下。文丑这次犯了很严重的战略错误,对战场形势判断严重失误,自身消耗严重,而对手势头正猛,以已之弱对敌之强,犹如以卵击石,瞬间灭亡。



文丑严重低估了关羽的实力,特别是爆发力,以弱击强。

关羽和张飞都是重量级力量型战将,关羽身长九尺,身材高大、力量威猛,特别是爆发力特别巨大。试看关羽战绩:温酒之间斩华雄;数回合击杀车胄;十余回合杀败夏侯敦;突袭之间斩颜良,斩杀高手用时都很短,很多高手都因扛不住关羽的第一回合而亡。

身为河北名将,鲜逢对手,自有他的骄傲,所以文丑轻敌了,他认为关羽突袭斩杀颜良是个意外,或者说颜良根本没来得及准备,他没有充分认识到关羽的真正实力,也可能是当时气昏了头,因为他的好朋友颜良死了,他想要为颜良报仇。总之,他万万没想到关羽实力如此强大。



文丑严重低估了赤兔马的速度。

赤兔马那可是日行千里,还能夜走八百的神驹,势如奔雷,快若闪电,乃当世第一快马,非一般战马可比。文丑不敌关羽,心怯而退,绕河奔走,枪也挂上了,弓也握住了,本想给关羽来个回马箭,但根本还没来得及抽出雕翎箭来,赤兔马瞬间就赶上了他的马,所以人也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文丑严重低估了青龙偃月刀的威力。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乃费千斤镔铁精心打造,重达八十二斤,比典韦的双戟还重两斤,刀沉就说明武器威力大。加之关羽身长九尺,是北方人,肯定力气非常大。在战场上,武艺差不多的情况下,谁的武器重,谁的力气大,当然谁的优势大。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轮起来往下砍,力量有多大?文丑用枪去挡,肯定能最直接地感受到力量的悬殊。三个回合,足可以感受到力量巨大的差距,所以文丑心怯了,他想逃走,但是,没想到关羽的马太快了,他把后背留给了关羽,这个巨大的破绽正好给了青龙偃月刀发挥的机会,于是关羽挥手一刀,文丑被杀。

4

因为关羽的刀是三国时期的天下第一快刀,快得不可思议,快得无法描述,不仅快而且刀非常重,既重又快,只要是关羽的刀砍来,很少有人能挡得住。

关羽的刀叫青龙偃月刀,是刘备起兵之初在山中得到玄铁一千斤,于是刘备打造了几件兵器,给张飞打造的兵器叫“丈八蛇矛”,给关羽打造的兵器就叫“青龙偃月刀”,刀重八十二斤,这个重量不是一般人能拿得起的,关羽能拿起,说明关羽臂力过人,并不输于张飞。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上有青龙图案,所以叫青龙偃月刀,刀头有回钩,钩尖像枪一样,锋利无比,刀背上有突出锯齿形利刃,所以也叫“冷艳锯”。

之所以叫冷艳锯还有一个原因,相传关羽与人交战,两马交错之时,青龙偃月刀寒气逼人,又加上关羽不善言笑,上来就砍,一刀断人,基本上没有人能躲过关羽的致命一击,所以也叫冷艳锯。



比如关羽杀华雄,那个时候关羽还没有赤兔马,一杯热酒还没有冷的功夫,关羽就斩了华雄的首级回来,估计也就几分钟吧,虽然三国演义中没有描述关羽是怎么斩杀华雄的,估计就是一刀毙命,要知道华雄可是董卓手下大将,曹操曾经说过:董卓手下除了吕布、李傕、郭汜,就数华雄最为勇猛,关羽刚出道就一刀斩了华雄,关羽凭借的是刀快。

再比如关羽斩颜良,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得非常详细,关羽骑上马后,这个时候关羽已经有了赤兔马,关羽提着青龙偃月刀,跑下山来,直冲颜良大军,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直奔颜良而去,当时颜良正在麾盖下,看着关公冲过来,来不及反应,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割了首级,颜良就这么死了,河北军大惊,不战自乱。



颜良本是河北第一的名将,论起武艺来,颜良武艺应该在关羽之上,可是被关羽一刀毙命,为什么?

第一就是关羽马快刀快,你想啊,赤兔马是多快的速度,日行千里,快如闪电,再加上快马本来就是关公的特长,马快+刀快,一刀就斩颜良,颜良都来不及反应呢,脑袋就没了。



第二是冲刺产生的加重量无法抵挡。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可是重八十二斤呢,而赤兔马高2米左右,重量至少也有1200公斤,关羽本身的重量也有200公斤,关羽连人带马带刀加在一起就是1482公斤,产生的加重量至少有2.5倍,就是3705公斤。

换句话说,关羽直冲过来砍出一刀的力量有3705公斤,这么一刀,谁能挡得住。除非关羽的对手骑马冲过来,也产生加重量才能挡住关羽这一刀,可是颜良没动,当然挡不住这重达3705公斤的力量,也就被关羽砍死了。



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那些将领基本上都是一刀解决问题,没法抵挡。

对于关羽杀文丑来说,情况又有些不一样。当时关羽看见文丑后,大喊一声:贼将休走。立马带刀冲过来,与文丑错马相交,文丑还算不错了,挡了关公三个回合,虽然只打了三个回合,文丑心里只犯嘀咕,这个家伙怎么这么历害,三个回合,估计砍得文丑拿兵器的手都发麻了。



文丑也听说是关羽杀了颜良,要知道颜良、文丑名列河北名将一二名,颜良都被关羽斩了,我文丑也哪是关羽的对手,于是文丑害怕,想逃走,这一怕就拍马而走,结果文丑的马根本没有关羽的快,文丑刚一回头,关羽已经快马加刀赶上,一刀就结果了文丑。

文丑被杀的原因是:

1、关羽马快刀快,文丑不敌。如果正面拼杀,文丑估计能与关羽战上几十个回合,可是文丑只打了三个回合就不打了,转身想逃走,这一逃背后就露出空门,又没有关羽马快和刀快,关羽追上一刀就砍了,不费力气。



2、文丑因为颜良被杀,心中胆怯,不敢应战,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因为胆怯失去勇气而被杀。

所以文丑挡不住关羽的刀。

为什么文丑挡不住赵云的枪呢?

因为情况不同。来看看文丑与赵云大战的情况。当时是袁绍与公孙瓒大战,袁绍派出文丑战公孙瓒,公孙瓒不敌文丑,被打败,于是公孙瓒开始逃,文丑就去追,公孙瓒手下有四员战将出手来挡文丑,文丑一枪刺倒一个,另外三个见状就逃走了,于是文丑继续追公孙瓒。



追着追着,公孙瓒逃的时候突然落下马来,文丑从后面追上来准备挺枪来刺,这时山坡上冲出来一个少年,就是赵云,这是赵云刚出道,赵云挺枪便刺文丑,两人大战了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公孙瓒手下的救兵也来了,于是文丑乘机就走了。

原因有二:

一是赵云刚出道,只是为了救公孙瓒,并不想杀人,所以并没有往死里打;



二是文丑当时处于颠峰,而赵云刚出道,武艺上是赵云强,但也没有强那么多,文丑也并不怕赵云,能与赵云打成平手。赵云就算能击败文丑也需要百回合之外了,而他们只战了五六十回合,没有这么快分出胜负,所以也不是文丑能挡住赵云的枪,而是时间太短,还没有分出胜负而已。

如果两人死战下去的话,文丑是挡不住赵云的。

5

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但都战死于官渡之战中,颜良死于白马之战,文丑死于延津之战,正史中并未提及被谁所杀,不过《三国演义》为了让关羽成神,于是就设计了关羽阵斩颜良文丑的情节。

小说家擅长铺垫,先让颜良两三回合刀斩宋宪,交马一合刀劈魏续,再以二十合杀败徐晃,意在说明颜良武力高绝,但接着关羽出场,借着赤兔马快,对方来不及备战,一刀刺死颜良,这是衬托关羽武功盖世无人可敌。

接下来文丑出场也是如此,他先是以一敌二,一箭射中张辽战马面颊,使其落地丧失战力,接着又杀退徐晃,按此而论,文丑不愧与颜良齐名,而徐晃两次战败,成为颜文二人的垫脚石。

但或是听闻关羽一合杀死颜良,文丑对关羽已生心魔,所以当他看到关羽带着十余骑马飞马而来,顿失抵挡之心,“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 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颜良文丑的武力其实都可算超一流高手,赵云最早出场时就遭遇文丑,当时文丑先是十余合杀败公孙瓒,再以一敌四杀死公孙瓒手下一健将,此时赵云刚好路过拦下文丑,两人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虽然当时赵云刚出道装备肯定不如文丑,但由此可见文丑和赵云武力相差不多。

而关羽之所以对阵颜良文丑占尽优势,一是马快,二是势胜,颜良死于准备不足,文丑死于后背对敌,都死得很冤枉,非武力相差悬殊,实乃无心恋战而已。

以上赵云、关羽、徐晃、颜良、文丑五人都入选三国二十四名将,实际武力相差都不大,徐晃后来在襄樊还与关羽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此处却是连败给颜良文丑,绝顶高手对决,身体、心理、战马、装备都是影响因素,同时武艺技巧也会互相克制,颜良文丑之死,也正说明这一道理。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关注。

6


三国时期,最出名的24员武将被民间编成打油诗:“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文鸯与姜维。”从中可知,赵云排第2,关公排第4,而文丑仅仅排第21,倒数第4。

文丑曾在名列第2的赵云枪下五六十回合,不落下风,却被第4的关羽刀下三合斩于马下。下面依据演义,结合自己的见解,分别从文丑和赵云及关羽具体战斗过程,分析如下。


文丑与赵云交战:大战五六十回合,不落下风

演义中第七回,文丑追赶公孙瓒,突然被一个“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的少年拦住,与之战在一起。两人大战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公孙瓒的援军赶到,文丑自恃占不到便宜,便主动退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赵云初出茅庐,还是一个战斗小白,并没有达到巅峰时期。他之前在袁绍管辖之下,并没有受到重用,战斗装备也差。“人靠衣服马靠鞍”,赵云的装备差了,战斗力受到极大影响,难以在很短的回合内拿下文丑。


而此时的文丑,是袁绍的主力大将,自然是有啥好的装备,都先供着他。他穿最结实的铠甲,骑最快的马,手持最锋利的长枪,战斗力直线飙升。两人此消彼长下,赵云和文丑战成平手也就不足为奇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后来,赵云投奔公孙瓒后,装备得到改善,战斗技术得到改进。下一场出战,他一枪刺袁绍大将曲义于马下,将袁绍杀的惊魂不定,如入无人之境。这时的赵云,战斗经验逐渐丰富,武力逐渐增强,早已不是与文丑久战不胜的“吴下阿蒙”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曲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枪跃马,直取曲义。战不数合,一枪刺曲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文丑与关羽交战:仅仅三合,便被斩于马下

延津之战中,得到三国第一快的赤兔马加持的关羽,刚刚秒杀与文丑齐名的颜良,在心里上蔑视文丑,认为其也不是自己的数合之敌。虽然文丑刚刚箭射张辽簪缨,战退徐晃,不可一世,在关羽眼中,仍是“土鸡瓦狗”,如插标卖首,不堪一击。果不其然,关公出马,一个顶三,一声大喝:“贼将休走!”,霸气凛人,将文丑吓得失魂落魄,不到三合,便“拨马绕河而走”。


关羽紧追不舍,仗着赤兔马快,追上文丑,脑后一刀,将其斩于马下。随后,土阜上的曹操看到文丑被诛,大手一挥,曹操大军掩杀过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曹操在土阜上,见关公砍了文丑,大驱人马掩杀。


这一战中,关羽携斩颜良之威,士气正盛,而文丑和颜良一样,都是和曹操手下多员大将战斗良久。有句俗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的文丑不至于筋疲力尽,也不在全盛状态。高手对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细微的失误,就有可能兵败人亡。关羽借助赤兔马快,青龙偃月刀沉,追上心怯的文丑,将其斩于马下。


总结:久经战阵的文丑虽然比战场雏鸟赵云武功差很多,却凭借丰富的经验,与其周旋五六十回合,并未露出败绩。

而他和赤兔马加持的关公相比,无论是武力、还是战斗经验,都不是身经百战的关公所能比的,短短三回合便不敌,逃跑未遂,被关公一刀斩于马下。

战场上情形瞬息万变,交战双方士气影响很大。如体育比赛,主场和客场对于运动员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运动员在客场,就会遭到对方球迷的嘲笑,影响心态,实力最多发挥平时的一半。像文丑和关羽交战,就是在客场,有很大劣势,因此,他被关公一刀斩于马下,也不是太冤。

你是如何看待文丑大战赵云及关公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7


这个问题分开回答;

首先!文丑为什么能挡住赵云的枪?

很显然!硬实力所致,号称“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绝非是浪得虚名;

  • 文丑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华雄出阵溺战无人可破的情况下;从袁绍的口中,我们得知,原来他手下有两员上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是颜良,一个是文丑;未见其人,先知其勇;
  • 文丑的第一次斩将,是在“赵子龙磐河大战”一节;在袁绍的威逼利诱之下,韩馥决定投降袁绍,大将耿武、关纯不服,躲在冀州城外埋伏;当袁绍领兵来接管冀州的时候,耿武、关纯伺机拔刀直取袁绍,袁绍车前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
  • 之后便是公孙瓒大战袁绍,一番骂战之后,袁绍方文丑出马,与公孙瓒交兵,战不十合,公孙瓒拔马而走,文丑奋力追赶;公孙瓒飞入阵中,文丑追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帐前四将围住文丑厮杀,被文丑一枪刺死一将,余皆四散而逃;文丑在万军丛中,将公孙瓒一直赶到山后,看看走投无路,赵云突然杀出,与文丑战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从以上的几次出场,我们可以看出,文丑确实不是等闲之辈;面对二三流武将关纯,文丑一刀就把他砍死了;对战白马将军公孙瓒,十合之间轻松击败,文丑还不解气,直接追进公孙瓒的阵营,杀散帐前四将,杀败大队军马,一度把公孙瓒逼入了绝境;

此战!文丑一人一马,把公孙瓒大军搅得天翻地覆,若不是赵云及时出现,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争霸赛,从这里就可以宣告结束了;所以!说文丑“有万夫不当之勇”一点不错;

如果以上战绩,还不足以证明文丑之勇,不妨再来看看延津一战中文丑的表现;

延津一战,文丑方兵士只顾抢马匹辎重,却不料是曹操之计;曹操暗使三军围裹将来,文丑方阵脚自乱,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文丑见状,遂拔马而走,曹操使张辽、徐晃双双追杀;文丑不慌不忙,取出雕弓,连射出两箭,张辽落马;文丑赶上,正待要刺,被徐晃把斧头隔开,两将大战三十合,徐晃拔马而走;

在全军溃败之际,文丑能够轻松夹击张辽、徐晃,如此战绩,应该能证明他的实力了吧!所以文丑肯定也是顶级高手,与赵云、关羽等人基本处在同一个级别,打平赵云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文丑为何挡不住关羽的刀?

首先申明,文丑能挡住赵云的枪,而挡不住关羽的刀,并不能证明关羽强过赵云;

文丑为什么挡不住?实际上不能说文丑挡不住,只能说文丑“心怯”了,无心恋战;他“心怯”什么?

第一:关羽刚刚斩了与自己实力相当的颜良,这点对文丑的心理影响是最大的;

第二:关羽方人员配置占优,除了关羽自己,还有徐晃,外加关羽领过来的十余亲随,所以文丑“心怯”无心恋战:

第三:文丑追击徐晃过猛,已经跨入了曹操的阵营,身后自己的兵士遥不可及;文丑就算在这里打赢了关羽、徐晃等人,吃亏的也依然是自己;

所以!文丑“心怯”才是导致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心怯”,所以无心恋战,拔马而走之际,被关羽赶上,从脑后一刀砍死了;头都没来得及回,估计到奈何桥上,文丑都还没搞懂,天下竟会有如此神驹;

8

颜良和文丑在《三国演义》中可是力压群雄的存在,可能是二人的武艺过于出众,又可能是为了让关二爷封神,所以罗贯中硬是让二人以非常匪夷所思的方式牺牲了…

首先我们说下颜良,在皇叔与二爷失散后,二人各自在袁绍方和曹操方谋事,这是正是袁曹大战,颜良出阵挑战曹军,刘备在颜良临走前特意叮嘱他留意一下曹营中那个红脸长须的将军,那是我弟弟,如果你碰见他跟他说下我很好。颜良把刘备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结果在于曹军对抗时还真碰上了一个红脸大胡子向自己冲来,颜良正欲问话,却发现对方的大刀已经飞到了自己的脖子面前。

颜良就这么死了,可以说颜良的死实在是很冤,许多人觉得关羽是凭实力斩将,其实并不能这么说,在位在关羽死后,其魂魄曾在玉泉山飘荡,普净见关公怨气太重,就又说起了昔日斩颜良之事:

向日白马隘口,颜良并不待与公相斗,忽然刺之,此人于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呼?

也就是说罗贯中当时确确实实设计的是关羽偷袭颜良的剧情,这没得说。而在颜良死后,文丑嚷嚷着要给好兄弟报仇,袁绍也说阵中只有你能给颜将军报仇,而文丑与颜良是齐名的将领,可见他二人的武力水平是旗鼓相当的。

但文丑真正面对关羽时,场面却又被描写的很难看。当时文丑率军先杀散了一路曹军,也抢了不少曹军的辎重,也正是这些曹军的马匹和兵器,让文丑的士兵阵角有些乱。这时张辽与徐晃去挑战文丑,文丑先箭射张辽,又大战徐晃,接着关羽来战,仅二回合,文丑心怯,拨马就走,怎奈关羽马快,追上怒斩文丑。

所以,这场打斗中,如何理解“心怯”的含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在与关羽交战前,颜良已与曹军高级将领有过交手,并且队伍散乱是中了荀攸的计策,文丑知道自己中计必然不敢突进,他在这个时候看到仇人关羽定会觉得再次中计,所以短暂交手后选择了撤退,并非是实力有限,可惜他没算到关羽坐骑的加速度,无奈的死了。

所以文丑之死,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在荀攸身上,没有荀攸的欲擒故纵之计,文丑不会由于怕中计而变得战战兢兢。那么文丑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其实通过和他与赵云的交锋中就能得出结论。当时赵云刚从袁绍方出走,袁绍与公孙瓒于磐河激战,在接连击败公孙瓒与其手下四健将(杀一退三)后在乱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一阵乱砍,眼瞅着狼狈不堪的公孙瓒就要被擒时,赵云骑着无鞍马奔来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需要注意的时,此时的文丑已经是连续作战,而年轻的赵云可是满状态,所以在正常状态下当时赵云的实力是不如文丑的,而文丑又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在追击敌人,间接的也有了气势加成。

所以,文丑之死是因为中计而心怯选择了战略性撤退,或许他想像射张辽那样射关羽呢,但他低估了赤兔的加速程度,因此阵亡。


文/逻辑文史游

当然,关羽是实力也在文丑之上。

9

文丑和赵云在界桥之战打了五六十合而不分胜负,却在延津之战时挡不住关羽三回合(演义),是有原因存在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文丑和赵云在界桥之战对战的情况。当时,因为袁绍夺取冀州一事,让公孙瓒为之大怒,于是率兵和袁绍对峙。在双方对战中,公孙瓒被文丑追着打,其帐下的四员健将也被文丑杀的一死三逃。

公孙瓒是敌方的统帅,若是生擒或是将其斩杀,文丑将会立下一大功。在功勋的刺激下,文丑自然是追着公孙瓒不放。正在这时,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而出,为公孙瓒拖住了文丑,那就是赵云。赵云原本是袁绍辖下之人,但他见袁绍无救民之心后,便弃袁绍而转投公孙瓒,恰好在界桥相遇。

这个时候的赵云,不仅年纪轻,沙场经验不足,而且装备极差。毕竟,他在袁绍帐下,本就是无名小卒和不受重用之人。相对的,文丑作为沙场老将,又有公孙瓒这位敌方统帅在眼前,文丑自然是无惧,想要击杀赵云再生擒公孙瓒。

只不过,事情出了偏差,赵云并不是无能之辈,文丑和他打了五六十合都没有取胜,在公孙瓒大军到来后,文丑只能放弃追杀公孙瓒了。

与界桥之战不同,在延津之战前,关羽就在白马之战斩杀了颜良,而且还是从土山上奔袭而下,一刀斩杀颜良。颜良的武力,同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自然是深有体会,关羽本来就是沙场老将,再加上秒杀颜良,文丑对他必然会有些畏惧。

再者,文丑除了刀上功夫不错之外,他的箭术也有很深的造诣,其曾二箭射退张辽。所以,在刀上拼不过关羽之后,文丑就绕河而走,想要和关羽拉开距离,然后以箭射之。文丑的想法不做,而且关羽的避箭能力也的确很差。但唯一的错漏,便是文丑低估了赤兔马的速度。在文丑拨马而走时,关羽便骑着赤兔马赶了上来,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

所以说,在武将对战的时候,武器和战马等装备,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武将的战斗力。除此之外,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面对关羽的时候,文丑就是“心怯”了,在慌张之下,再加上装备比不过对方,自然会被关羽趁机所斩杀。

10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在白马斩杀颜良后,袁绍又派出名将文丑渡过黄河进攻曹操。曹操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故意扔下粮草车仗和马匹,假装战败,引诱文丑上当。文丑有勇无谋,亲自率部追赶。此时,曹操又派张辽和徐晃冲向文丑,想合二人之力将其斩杀。不料文丑武艺高强,射伤张辽后又击败徐晃。就在这紧要关头,关羽拍马赶到,仅仅三个回合将文丑斩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拈弓搭箭”, 意为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官渡之战期间,袁绍与曹操在延津一带展开激战,这是历史的真实。在袁绍的队伍中,除了文丑,还有从徐州投奔袁绍的刘备。《三国志?武帝纪》载:“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文丑的确在这场战斗中阵亡的。

不过,小说中所描述的关羽斩杀文丑的情节却并非历史事实,而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只有关羽斩杀颜良之事,却并未提到文丑被杀。如果文丑这员河北名将真的是命丧于关羽之手,相信陈寿是不会忽略不计的。
那么,文丑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呢?关于这个问题,《三国志?徐晃传》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徐晃)与史涣斩眭固於河内。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这也就意味着文丑是在与徐晃所部交战中阵亡的,与关羽毫无关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