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和亲是汉朝对匈奴的一个重要政策,对后世影响巨大,特别是汉初的时候,西汉政权尚且不够强大,和亲是暂时妥协的无奈之举,但这为西汉国力的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首先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匈奴虽说可能是夏人的后裔,但相对于秉承商周王朝的中原政权,一向视其为异族蛮夷,所以才给他们匈奴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呼。
不过匈奴人崛起,主要还是从战国末期开始的。当时抵抗匈奴的主要是赵国跟秦国,总体上匈奴人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但是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其实对整个汉民族政权的整体实力是有很大的消耗的,再加上秦末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加速了这一趋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口也锐减。所以这就导致了匈奴人实力远超中原政权的事实,在西汉初期,不断侵扰,造成了极大的边境危机。
汉高祖刘邦意识到了这点,也抵抗过,甚至主动出击过。但奈何国力不允许,且匈奴人战力远超汉军,几次交锋下来,西汉败下阵来,甚至刘邦都差点在“白登之围”中被要了老命。
既然打不过,那只好进行妥协。刘邦以及他后面的几位皇帝,听从谋臣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权,缓和了之间的矛盾。而后经历文景之治,西汉的实力崛起,超过了匈奴,汉武帝经过一系列战争,主动出击,终于打败了匈奴,将他们赶回漠北,分裂成五部。
由此可以看出,是战是和,在当时的历史潮流中,主要还是跟敌我双方的实力有关。
至于是和亲而不是送质子,这个也是实力之间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才是送质子最频繁的时期,这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是家常便饭。这个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时大小诸侯国林立,各个国家之间实力极不平衡,和亲并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反倒是送质子才是最诚心的做法。
所送的质子,一般是顺位继承人,有很多情况下甚至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这也更凸显了和谈的决心跟诚意。但需要注意的是,汉初虽然西汉政权实力远不如匈奴,但还没到被碾压的地步,即便匈奴大举入侵,也不会到亡国的地步,所以实在没必要做送质子这么降低身份的事情。
除了这点,还跟国家的文化意识有关,经过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到西汉,汉民族的自我身份认同得到加强,自认为天朝,自然不会选择送质子这种低声下气的做法。
再者相对于匈奴,他们更喜欢的其实也是和亲,得到汉朝的公主,送质子反而是没用。这是男权社会统治者的本性使然。
而相对于西汉,送去的和亲的公主,因为文化意识的缘故,心里会更偏向汉人,也会为两个政权之间的和平做争取,至少可以利用美色,减少战争。如果是送质子,一般都是男的继承人,要他们以敌对者的身份去劝匈奴首领,那不是送死么?
所以送女人过去和亲,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过怎奈何封建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即便是出身皇家,也免不了被如此利用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