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岳飞的孙子岳珂指点过辛弃疾填词吗?


前言

岳飞有两个孙子比较出名,其中最有名的是岳霖的儿子岳珂。他的确当面给辛弃疾提过填词方面的建议,但是指点谈不上,毕竟岳珂是一个晚辈。

一、岳珂与辛弃疾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年)是岳霖53岁时出生小儿子,比起辛弃疾(1140年 -1207年)小了43岁。

作为晚辈,岳珂当年没有资格去“指点”老前辈,何况这个老前辈致力于填词,当时已经名满天下。

岳珂本人仅有几首词传世,也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佳作。不过,岳珂自己说,他确实曾经点评过辛弃疾的词,而且还被辛弃疾欣赏接受。

开禧年间,韩侂胄准备北伐前,招募了一批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再次被启用任镇江知府,在此处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05年,岳珂当时也在京口(今天的镇江),此时的辛弃疾65岁,岳珂年仅22岁。辛弃疾因为年迈事多,当时常常称病谢客不轻易见人,但是知道他是岳飞的后人,特意接见岳珂。还经常邀请岳珂请参加他的宴会。


二、 辛弃疾设宴,填词征求意见

岳珂曾经编撰过一部书叫做《桯史》,这部书记录了两宋时期的一些朝野见闻,是一部史料随笔。

岳珂在《桯史》记载了自己当面点评辛弃疾词的一段故事:

稼轩以词名,每燕必命侍妓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皆叹誉如出一口。

辛弃疾每逢宴会,就命令歌姬唱他写的词,特别喜欢唱《贺新郎》。每次歌姬唱到得意之句时,辛弃疾就拍着自己大腿开心而笑。然后问大家感觉怎么样,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赞扬。

既而又作一永遇乐,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又曰:"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其寓感概者,则曰:"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特置酒召数客,使妓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孙谢不可。客或措一二辞,不契其意,又弗答,然挥羽四视不止。《桯史》

后来辛弃疾又填了一首《永遇乐》,即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又召集了一帮人燕饮,同时让歌姬唱这首永遇乐,还是让大家提建议。众人大多谦虚的谢绝,偶尔有几个人提出了意见,但是都没有特殊的简介,辛弃疾并不满意。

这时候,岳珂出场了。


三、岳珂指出辛词中的两个问题

岳珂记录道:

余时年少,勇于言,偶坐于席侧,稼轩因诵启语,顾问再四。...............余曰:"前篇豪视一世,独首尾两腔,警语差相似;新作微觉用事多耳。"于是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予痼。"乃咏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其刻意如此。

岳珂说,你的《贺新郎》前后有重复之意,《永遇乐》用典有点多了。

辛弃疾《贺新郎》前面写道: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结尾 写到:知我者,二三子。

《永遇乐》用典太多,就不用解释了。

岳珂说辛弃疾对于这两个建议非常认可。马上开始进行修改,以至于每天改几十次,几个月也没有改完。

这个听着有点吹牛的意思。

而且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首词,似乎还有这两个问题。也许,这已经是修改后的版本了,如果如此,可见原词的确更加过分。

岳珂还说,辛弃疾因此而特别看重自己,还准备向朝廷推荐自己。但是因为不久辛弃疾就被调到其他地方了,所以推荐一事没有实现。

余既以一语之合,益加厚,颇取视其骫骳,欲以家世荐之朝,会其去,未果。



结束语

岳珂在《桯史》中记录的这个故事,被后人广为引用并流传,岳珂的直率与辛弃疾的不耻下问成为美谈。

不过,辛弃疾是词坛的老兵巨擘,而岳珂实在拿不出几首出色的词作来。可见点评他人容易,自己创作却难,古今同理也。

@老街味道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