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鱼雷可将驱逐舰拦腰折断,而导弹却做不到,为何鱼雷威力这么大?:鱼雷发射图。“该死的鱼雷……全速前进� 闭馐悄媳闭秸逼冢拦>辖ɡ裉卦谀榷
鱼雷发射图。
“该死的鱼雷……全速前进!”这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上将法拉格特在莫比尔海战中留下的,他一生最为人们熟知的名言。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鱼雷的力量无不让海战中的交战双方胆寒。一艘驱逐舰中了3发炮弹,驱逐舰很有可能无大碍,甚至中了2枚导弹,驱逐舰也有可能不会失去行动力。
但只要被一发鱼雷击中,这艘军舰多半玩完。
对于很多非军迷的网友来说,鱼雷的威力之大,一直是他们搞不明白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在牛顿摆球中,最左边的小球总是能把其大部分能量传递给最右边的小球,反之亦然。
设想一下,如果上面的牛顿摆球中,把中间的那3个小球换成是3块软软的豆腐,牛顿摆还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吗?
同理,爆炸时会产生压力波,而压力波能否得到有效传递非常重要。同等装药的情况下,在空气中爆炸的效果就没有在水下好,这里面的原因之一是,水的传导能力比空气强。
海水密度大约是空气的835倍,另外,空气是可压缩的,而海水的可压缩性通常只有空气的三万分之一到两万分之一之间,通常认为水不可压缩。
因此,鱼雷在水下爆炸时,海水就成为了压力波良好的传导体。即使鱼雷与舰艇不是接触式爆炸,而是距离几米远处爆炸,鱼雷也能给舰艇带来重创。
空气中的爆炸,其能量是迅速向四周扩散开去,然而水下的爆炸,其情形很不一样。
上图是一个水下爆炸的高速摄影,可以看到,爆炸时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迅速膨胀,当膨胀到,球内气压等于周围的水压(静压)时,气体球并不会停止膨胀,因为它有惯性,直到过度膨胀,导致周围水压大于球内气压,水压才会再次将气体球压回“原形”,当气体球被压缩到最小时,球内气压再次达到另一个巅峰,接下来,它还会继续膨胀。
像这种爆炸气体在水下膨胀-压缩-膨胀的现象叫做气泡脉动。
鱼雷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大气泡以及气泡脉动很有杀伤力,下面咱们借用Mk- 48型鱼雷的一次试验说明这个过程。
Mk-48型鱼雷是美国海军潜舰的主力重型鱼雷,图片来自美国海军。
1999年6月14日,为了试验,澳大利亚海军发射了一枚MK-48鱼雷,击沉了驱逐舰Torrens,其过程是这样的:
MK-48鱼雷从澳大利亚海军柯林斯级HMAS Farncomb潜艇发射。
鱼雷在驱逐舰下方爆炸,产生冲击波和球形气泡。
冲击波,加上最大直径可达18米的球形气泡,将驱逐舰从中部抬起。
球形气泡膨胀到最大值后,迅速收缩,海水下陷,驱逐舰的中部向下运动。
球形气泡再次膨胀,驱逐舰终于被拦腰折断。
由于球形气泡内是气体,其密度远低于海水,所以其运动方向是向上快速运动,当其上行到驱逐舰底部时,会将气泡上方的水高高冲起,形成喷泉一样的垂直水柱。
驱逐舰Torrens的最后下场。
1999年6月的这次驱逐舰被鱼雷击沉视频,后来用到了2001年上映的《珍珠港》电影中。
上面的真实事例说明,在水中爆炸的鱼雷,其冲击波毁伤是一方面,脉动气泡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水中兵器概论(作者石秀华等)》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数据,1升炸药爆炸后,可产生1000升爆炸气体产物。在爆炸瞬间,这些气体被强烈地压缩在炸药原有的体积之内,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其气压可达到十几万个大气压。
最早期的鱼雷使用的是黑火药,后来使用的是TNT,但现在使用的是混合炸药,通过在炸药里面添加特殊物质,可让炸药爆炸时产生更多得多的气体,以便在水下形成更猛烈的冲击波和气泡脉动。
一枚导弹击中驱逐舰的甲板,并把其撕裂,但驱逐舰有较大的可能不会因此而涌进大量海水。但鱼雷不同,它攻击的是舰船的水下部分,这也是舰船的薄弱地方,当鱼雷从水下撕裂船体后,必会涌进大量海水,军舰要么失去行动力,要么沉没。
综上所述,鱼雷没有击中则已,若击中,必会给军舰带来很大伤害。
当然,鱼雷威力大还有其他原因,由于它是在水下航行,所以可以方便地借助水的浮力,从而不必把推进燃料浪费在浮力上,这反过来让鱼雷的装药量大大增加。而导弹要想在空气中飞起来,必须依赖一个很大的速度,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升力,推进燃料多了,装药也就减少了。
寒木钓萌:喜欢本文就点个??,以鼓励产生更多这样的文章^_^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寒木钓萌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鱼雷威力为嘛这么大?
想必大家伙小时候都玩过炮仗吧!大过年的时候,人手一香,外加一兜的小鞭炮,有那过分的小屁孩,拿三五根二踢脚。
朝天放,炸了一辈子没见炸死一只鸟,咱要是喜欢朝水坑里丢,一炮下去,一窝死鱼翻了肚皮,这就上来了。
就这档子事,您想过原因吗?
同样的炮仗水里能炸死鱼,在天空中却炸不死一只鸟?对喽!原因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个是在水里炸的,一个是在空气中炸的。
您如果还吧嗒不出味来,您回家找爸爸妈妈腌咸菜那缸,里面啥都没有的时候,丢一小鞭炮,啪的一声响,缸啥事都没有,但您要是灌半缸水下去,再炸,这缸绝对的玩完,结果就会等来爸爸妈妈的暴怒:“多大的玩意?还玩这个!二三十年没揍过皮痒了是不?”
首先咱应该知道空气和水他们最根本的不同,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气体。
那么液体和气体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初中物理告诉咱,是因为组成他们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同,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当大,大到您把他们关到一个密封的盒子之间,对他压缩,肉眼可见的速度体积就能给您压下去一半。
而水呢?您压一个试试,您把吃奶的劲使上去,撑死了也就压缩万分之一的体积。
这说明空气之间的分子间隔的距离实在是太大,大到咱可以轻轻松松的把这距离给压缩了,而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太小,他们相当于后边人的肚皮都顶到前边人的背上了,能压的了吗?不能够啊!
好,有这个知识点打底,咱在说爆炸。
爆炸这玩意,咱知道他的威力是靠冲击波形成的,其实说道根子上就是压力。
炸弹在水里这么一炸,产生一百牛顿的力,而水分子是紧密的挨着,您给其中一个一百牛顿的力,因为他们挨得比较近,很顺利的就给挨着他的水分子同样一个一百牛顿的力,这么传导下去,这力量是一点都不会有变化的。也就是说水传导炸弹能量的性能相当突出,几乎就没有能量消耗,这威力就不变。
而空气呢?因为间隔大,您给其中一个分子一百牛顿的力,他被这么一推,奔跑着推下一个分子,这跑来跑去的功夫就把这一百牛顿力给消耗掉一半,这到了目的地能量就缺失了,威力当然就小了。
这要是换成鱼雷,您就知道了在水里炸能量不流失,空气中炸能量流失了。可不就显得鱼雷的威力大了吗?
当然这是其中之一。
您这鱼雷在水里这么一炸,他会产生一种空气泡,这就像人吹气球一样,这气球这么一吹大了,这水就不乐意了,凭啥俺的底盘你跑出个空气泡来,他就对这空气泡进行压缩。
那么爆炸的能量可不管这个,他就是个搞破坏的,玩命的给你吹,所以您要是在慢速镜头下就看到有一堆气泡一会变大,一会变小,而且这空气泡在水里是待不住的,集体向着水面上飘,结果您就看到了鱼雷在水里爆炸,产生一股股喷泉一样的水柱,这是因为水泡飘到水面上破了,里边的能量被挤了出来。
这可都是能量啊!咱吹气球吹炸了耳朵都嗡嗡响,这要是在舰艇的中间来这么一股股水柱,您感觉舰船的大腰子能顶得住吗?顶不住,咔嚓一声这船就被折成两截了。
而且您不知道的是,这水泡的直径大约是十八米,这气泡的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能量不是一般的小。
也就是说,舰船被鱼雷怼上一发,他要迎接两波能量冲击,一波是鱼雷炸药的威力,一波是水给他的气泡冲击。
您这导弹光炸了那么一下不说,这能量还有所损失,所以这一进一出的,鱼雷的威力当然就大了。
当然有!水是有浮力的,这意味这同样的动能,鱼雷只要玩命的朝着目标冲击就可以了,水的浮力把他能够撑在水里而不沉,导弹不同,他不仅要前进,还要带着东西飞,也就是说导弹携带的炸弹个头小,而鱼雷携带的炸弹个头大。
好吧,您感觉炸弹的个头小威力大,还是个头大的威力大呢?
所以鱼雷在这里又占了一成的便宜。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鱼雷和导弹的伤害机理不同、伤害位置不同,所以表现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拿汽车来做一下类比,导弹打的是钣金、车窗等等,打坏了照样跑,但鱼雷直接炸底盘,一辆汽车底盘坏了那么就不能跑了甚至要报废。相信小伙伴们以前肯定干过拿鞭炮炸水缸的事情,空水缸最多听个鞭炮响,但要是有水的水缸可能挨爸妈打一顿。
当然,上面只是两个很通俗的例子,我们必须要明白导弹和鱼雷的机理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鱼雷的破坏效果比导弹大的原因。
导弹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导向目标并摧毁目标的飞行器。
正常来讲,导弹是依靠速度、战斗部以及剩余燃料造成破坏,利用高速和带有穿甲或破甲能力的爆炸性战斗部对水面舰艇造成破坏甚至摧毁。一般来说,反舰导弹的攻击位置包括甲板、上层建筑、侧舷等部位及其安装的各种设备。比如下图这样,俄罗斯3M-80超音速反舰导弹攻击民船测试,直接从头部贯穿至尾部。
但是,导弹通常攻击的是军舰的上半部分结构,只有少量导弹具备精准攻击水线的能力。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攻击上半部分很少能够成直接性的致命性打击,大部分只能做到摧毁舰上某些武器或电子设备造成其丧失战斗能力。从表面来看,舰上可能会被打出很多洞,对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破坏,但只要主结构没有损毁,舰上进水量没有超过设计值,那么军舰仍然可以漂浮在海上,不至于当场沉没。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期间,遭受“飞鱼”导弹攻击的“谢菲尔德”号虽然丧失电力和主消防系统,但进水量不大,而且沉没是在命中后6天才才发生,而且还是在拖行过程中沉没的。
当然,个别重型反舰导弹依靠巨大的装药和速度可以直接击沉中小型舰艇,但从目前来看全世界服役的重型反舰导弹还是占少数。比如苏联的P-500/700/1000。
鱼雷虽然和导弹一样都有一个装满炸药的战斗部,但由于鱼雷是在水下爆炸,这就导致爆炸效果和导弹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从物理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水的不可压缩性
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35倍左右,而且我们可以把水近似的看成不可压缩的。怎么理解这个事情,如果在炸药在空气中爆炸,那么由于空气可以被压缩,这样一部分能量就用于压缩空气,可以简单地看做是空气缓冲了一部分能量。但由于水几乎不能压缩,那么爆炸后的能量不会被水吸收,这样就会沿着水传递出去,海水就成为了压力波良好的传导体。所以鱼雷在水下爆炸,那么由于水不能缓冲爆炸的能量,这些能量沿着水直接传递到军舰的船底,对军舰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因为水可以传递能量,所以你家水缸被扔了鞭炮之后,能量沿水缸里的水传递到缸壁上直接裂开
脉动压力
另一个问题就是脉动压力。下面这张图很好的表现出这个问题,水下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向四周急速膨胀形成球状大气泡。当膨胀到球内的气压等于周围水压时,由于气体膨胀时的惯性作用导致气泡边缘继续向外扩散,这样球内气压就小于周围水压,水压会将气泡重新向缩小的方向压缩,这样气泡内气压又急剧增大;增大到气泡内气压大于水压后再次膨胀……这样周期性的反复就出现了脉动气泡。
这个脉动气泡对军舰有什么影响呢?不断脉动的气泡会导致舰底的海水反复的隆起、坍塌,军舰舰底反复受到周期性的上、下的力,这就对舰体龙骨造成一个对折疲劳效应。最终上升的气泡冲破水面后再涌起一股水柱,彻底冲断舰体。我们知道,一根铁丝反复的对折很快就会折断,龙骨也是一个道理,反复对折后直接断裂,军舰变成两半,舰内严重进水沉没。
我们来看这么一组图,明显可以看到军舰舰体舯部受到对着的情况,最后气泡上浮受到水面后形成大水柱冲断舰体
另外,鱼雷装药量大,重型鱼雷的装药量一般都在50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重型轻型反舰导弹,再加上水下破坏效果会被放大,所以鱼雷的实际攻击效果往往是高于导弹的。
▲鱼雷对大中型水面战舰的破坏力是比较大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些军事节目的画面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在对付一些大中型水面舰船的时候,一枚大口径鱼雷往往就能对其造成毁灭性破坏,甚至将其一发击溃,并且拦腰折断,但看似更加先进的反舰导弹,却往往做不到这点。
▲现代反舰导弹看似先进,但其战斗部往往都不大(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啊,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一般的反舰巡航导弹来说,鱼雷的战斗部更大,比如现在一般先进重型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最多就是到300公斤左右,而一枚533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其战斗部往往能达到400到500公斤,而更大的战斗部则往往意味着装药更多,故而造成的破坏力也就更大,其次,考虑到鱼雷主要是在水下进行爆炸,而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800多倍,且水的可压缩性只是空气的4X10的-5次方,因此水可以认为是爆炸的良性导体,具有吸收能量小的特点,特别是鱼雷炸药在水中爆炸瞬间,还会形成几万个大气压和几千摄氏度的高温气体,并能以6000-7000m/s的高速迅猛膨胀,此时候强大的冲击波就可以迅速击穿大中型舰船较为薄弱的水下部位了。
▲潜艇的533毫米鱼雷的战斗部往往可以达到400公斤以上,这无疑非常具有破坏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而,综上述而言,相比于一般的反舰导弹来说,鱼雷就是可以对一些大中型水面战舰(比如现代的驱逐舰等)造成更大的破坏。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重型线导式鱼雷与反舰导弹,这两款武器弹药都是现代海军潜艇部队和水面军用舰船部队装备的,数量最多的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作战武器,当然这两款武器弹药也因其不同的摧毁效果,被用于不同的战场模式下使用。
至于重型线导式鱼雷为什么会比反舰导弹命中军用舰船威力更大,这里还是有几个关键的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重型线导式鱼雷一旦成功命中敌方军用舰船的位置,相较于反舰导弹成功命中的敌方军用舰船的位置更为致命。通常情况下,军用舰船的自身是有非常完善的防护措施的,但世界上没有哪一款武器装备没有弱点,而军用舰船普遍的脆弱部分就是吃水线以下的部分,而这部分通常是军用舰整体支撑结构的关键位置,而这一部分通常都是鱼雷命中的位置,可以说这个位置直接命中不需要多大的装药量,就可以直接将敌方军用舰船击沉,而反舰导弹命中的位置,通常是敌方军用舰船的上层建筑,并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位置,只要防火措施以及损管能力够强,是可以保住舰船不沉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重型线导式鱼雷自身的战斗部之中的装药量相较于反舰导弹上的战斗部之中的装药量还是要大的多的多的,就拿欧美海军潜艇部队普遍装备的533口径SUT重型线导式鱼雷为例,该型鱼雷自身的战斗部的总质量是260千克,其中装填了由TNT与黑索金混合的TR8870高能炸药,只有一枚直接成功命中,就可以完成击沉1艘排水量在3000-5000吨级别的驱逐舰或万吨级民用货船。
第三个原因就是,重型线导式鱼雷这款武器装备,在其爆炸时,是充分的利用了水是一个传播能量非常好的一种介质这个基础原理,在即使鱼雷没有直接命中军用舰船,也可以在附近直接引爆,充分利用水这个介质,将剧烈爆炸的威力非常完整的传递给敌方军用舰船的,一样也是可以直接摧毁敌方军用舰船的。而空气却不是一个传播能力非常好的介质,也因此一旦反舰导弹不是直接命中,而是擦肩而而过,就算是凌空爆炸,对于敌方军用舰船的毁伤也会特别大的。也因此,现代水面军用舰艇自身的反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有些海军强国甚至还专门研发了用于反潜作战的专用舰船,用来应对来自敌方潜艇发射的威力极大的鱼雷的威胁。
提起鱼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1866年诞生以来已有150年发展历史,多次在战争中展现出强大的威力,仅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就发射鱼雷4.5万枚,击沉舰艇2598艘;被击沉的运输船中,80%的战果由鱼雷创造。
那么鱼雷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威力?首先鱼雷很大。如潜艇发射的533毫米口径MK48鱼雷,长近6米,重1.58吨,战斗部装药300公斤,本身威力就很大,俄罗斯鱼雷更大,有650毫米口径。其次是水中爆炸的气泡效应。鱼雷在军舰下方爆炸,产生冲击波和球形气泡(最大直径近20米),气泡过度膨胀将军舰托起后,迅速收缩,海水下陷,军舰釜底抽薪,之后气泡会再次膨胀。这个过程,军舰相当于被反复弯折,最终结果是拦腰折断。
图2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水下爆炸的气泡效应。从过去的直航鱼雷,到今日的线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制导和驱动模式在变,鱼雷越发智能,巨大的威力却没有变。2010年3月26日晚,韩国“天安”号护卫舰船尾爆炸,断成两截,迅速沉没,104人只有58人生还,据韩国调查,也是鱼雷所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鱼雷威力这么大,就没有什么办法反制吗?答案显然是:有!关注小编头条号【军武研究员】,且听3月2日文章《神秘的“鱼雷克星” 反鱼雷技术简介》分解。
对于水面舰船来说,攻击位置的区别会导致攻击效果的显著差异。鱼雷攻击的位置在水线以下,一旦命中水面舰船,就会致使其因舰体破损而进水。如果命中舰体龙骨,则可能导致龙骨被炸断,也即出现所谓的“拦腰折断”的情况。相比之下,反舰导弹(这里特指飞航式反舰导弹,不考虑反舰弹道导弹)攻击部位一般在舰体侧舷水线以上的部分,因此难以形成类似于鱼雷的杀伤效果。另外,反舰鱼雷一般来说都是口径在533毫米以上的庞然大物,而相对来说鹰击-83或AGM-84一类的反舰导弹的体积要比反舰鱼雷小很多(有条件者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一下反舰鱼雷和反舰导弹的实体比较一下)、且弹体大部分为发动机和燃料箱,因此弹头装药量也比较小,爆炸破坏力确实不如鱼雷。
当然,相比于鱼雷,反舰导弹的优势同样是难以比拟的——即便是重型鱼雷,其射程也只有40到50千米,虽然目前有射程超过100千米的远程鱼雷在研,但投入使用仍需要时间;相比之下,反舰导弹的射程通常能达到100千米甚至200千米以上,在攻击距离上就是鱼雷所难以媲美的。
另外,反舰导弹在发射后发射平台即可脱离攻击战位,而现役的鱼雷由于一般采用线导因此对于发射平台的机动和隐匿也有一定影响,这一点鱼雷也不如反舰导弹。应该说,反舰鱼雷和反舰导弹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武器,两者设计侧重和作战模式都完全不同,因此不存在替代性。
二战时期,日本的航母翔鹤号被4枚鱼雷击沉,大凤号被一枚击中就挂了,云龙号被2枚鱼雷击沉,瑞凤、瑞鹤……基本上都被鱼雷给送到太平洋海底去了。
相对一般的航空炸弹,这鱼雷战斗部装弹量可达600多公斤,如果是重型鱼雷可以妥妥地接近一顿,这是极其恐怖的弹药量,再加上攻击是从水下进行的,爆炸加上海水的作用,那比一般往航母上扔炸弹的作用强大的多。
当鱼雷抵达目标处,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上千倍,海水冲击波的传导能力是空气的上千倍,首先船底直接被鱼雷撕开一个大口子,随后海水灌入。在爆炸的作用下,冲击波剧烈冲击军舰底部,将军舰顶起,但是因为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将周围海水短暂驱离,军舰下方又马上出现巨大的几乎真空区域,然后被顶起的军舰又重重地摔下来,几下折腾,即使航母也可能被自己的重量所断裂。
相对鱼雷,反舰导弹或者炸弹只能毁伤舰体水面以上部位,最多对军舰表层、内层造成损伤,引发大火或者爆炸,但难以对船底造成致命性伤害。
在海上的的时候驱逐舰最怕的就是鱼雷,这个犹如魔鬼一样的东西,只要从底部打下的话,真的差不多算完了,在马岛战争的时候,如果阿根廷的技术没有那么差,6颗鱼雷都打偏了,也不会输得那么惨烈的。
鱼雷和导弹所携带的药量不同,一般的鱼雷可以携带600多千克药量,而威武一点的可以装下800多千克,而导弹的药量最多也就500千克,单单从装药量上就已经输了,鱼雷在水里游着,因为海水的一个浮力,那么自然它就可以装更多的药量,而且损失的动能会比导弹少,导弹在空气中,收到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装药量大大降低。
鱼雷在爆炸的时候,是在水中的,而导弹是在空气中,这个就涉及到水和空气中的密度,而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700多倍,密度那么大,那么水流很难压缩了,当爆炸的时候,而这个过程中,因为它的吸收能力比空气差,那么当鱼雷产生的爆炸的冲击波就可以很好的传导,而能量之所以可以传导出去,就是因为他的密度比较大,如果像豆腐渣一样,能量是无法传导出去的。
鱼雷爆炸的时候,是从在水下撕开舰船装甲,然后形成一个洞,导致海水冲进舰船,这样就可以直接破坏设备,而下面部位是船最薄弱的地方,导弹是直接炸到上面的甲板,两个的硬度都不一样,而且能量的传递介质的不同,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鱼雷爆炸的时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把周围的能量集结,然后瞬间的爆炸,给船瞬间的冲击力,气体的冲击把船冲击到腰折,船就一分为二。
军事外行,帮你百度了一下。
1.有一个重要参数是天差地别的。
鱼雷的战斗部装药量是很大的,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鱼雷装药量一般在600公斤TNT或黑索金炸药以上,大多数都在800-900公斤左右。
对比一下:155毫米M107高爆弹,全弹重43.88千克,装药6.985千克B炸药或6.75千克TNT。就这点量就很惊人了!
Exocet missile 飞鱼反舰导弹,整个战斗部总重160千克,装有高能炸药40千克。
2. 水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知道多少倍。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