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是如何读书的?你多久能读完一本书呢?

你是如何读书的?你多久能读完一本书呢?

2020-10-05 08:01阅读(60)

你是如何读书的?你多久能读完一本书呢?最近发现,每个人的读书方法都不一样,不同的读书方法也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收获也不太一样,欢迎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1

谢谢邀请。简单说来,我读书主要分为两个方法,一个是翻阅,一个是精读。

大量翻阅博览,不分电子书与纸质书

翻阅也就是博览,意欲掌握大量的信息,了解当下国内外的作家都在写些什么,再一个就是哲学、人文、地理,甚至是物理数学等等方面的信息,都要了解一下。

了解这些,看似对于写作没有直接的作用,实际上是大有益处。因为,随着翻阅量的增加,持续保持自己的敏感度,再一个就是哪天写到一些东西的时候,这个知识储备,就会自动跳出来,为你所用。

这个翻阅我是不分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毕竟现实中的书柜存储量是有限的,而电子书是无限的。

翻阅一本书的话,我大概用也就用一两个小时吧。

随着科技的发达,信息量的增大,许多名著,许多好书都已经线上线下同时发布,有的甚至线上做的更好,有多种软件可以听书,可以在线读书。而且电子书做笔记反而更容易。

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每一款都带有备忘录,或者是自己下载电子笔记本之类的。在你读书过程中,可以随意复制粘贴,做一些你想记录下来的东西,摘抄下来的句子,或者是写作方法、精彩段落等等,非常方便。

重复阅读经典,不分名著与否

其实,读书也像婚姻,也像是恋爱找对象,那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意思就是说,如果别人认为的经典你读了之后觉得吸收不了,对自己没有用,那你硬啃下去也没有必要。

从事写作的人往往都谈方法论,但是任何一个人的方法论,哪怕他是很有权威的著名作家、大咖,也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

就像我们都熟悉的那句话——1000个读者就能读出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1000个作者就是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有些朋友肯定就要问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看一些作家的创作谈呢?

我们听一些读一些作家的创作谈,是在自己那一套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扬长避短,学会融会贯通,把他人好的方法融到自己的方法里边,为己所用。而不是套用他人那个模子去创作。如果只会套用,不会融会贯通,那就会出现编辑们感觉非常头痛的同质化现象。

题材的同质化,故事的同质化,甚至是语言的同质化。往往会让我们苦心仿技写出来的东西,反而是别人说过的话,别人嚼过的馍,没有一点味道。

或许,这也是现在国内许多大学,在反思作家到底可不可以培养的同时,而学习美国,在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意写作班。许多杂志也在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团体的写作训练营的原因之一吧。

著名作家王安忆,若以年龄和代际来划分的话,应该算是传统作家。但她现在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班领衔授课教师。

在谈到写作教学,她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有些老师教现代文学,在教到曹禺的作品《雷雨》时,老师会要求每个学生“认领”一个角色,然后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再写出一个结尾。

那么,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不熟读、精读《雷雨》,而只是翻阅,那就写不出有个人想象力又符合整体架构的结尾。或者写出来也是驴唇马尾。

但是这里说的精读,并不是说拿着一本书,连续一遍一遍的重复读。也不是说让你满书满本的去做记录做批注。

我个人的经验是熟读一遍,放下,过一段时间,再读,再过一段时间,再读……这样不断间隔性的重续,然后自我对比,第一遍读和你现在的阅读从吸收方面有什么不同。

特别是专业的读者,就是说想从书中寻找其语言风格、结构模式、故事核心、伏笔悬念等等谋篇布局方法论的读者,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我在这样的读书与寻找中,一般时间不固定。快的一天就能读一本,慢的得好几天,因为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读书。

需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这只是@舍知堂自己的读书方法,简单来说大概就这些吧。

但是,适合我的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所谓读书要读活书,不死读书,这或许也靠自我的摸索吧,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养成自己的习惯,能读下去并且能吸收就是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2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的,提升自己的途径。也正因如此,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捧起书本,这从层出不穷的各类读书会也可以看出来。

在电子书比较普及的今天,我还保留着阅读纸质书的习惯。因为感觉捧着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来读的话,不仅有一种仪式感,更多的是可以在书上做笔记,写写画画,还可以实现自己藏书的愿望。

我一般是利用空闲时间来读书的,比方说早上起来洗漱完到吃早餐之前,还有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用来读书的比较多。

读书的具体方法:

  • 一是先看序言和后记以及目录,对整本书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二是边看边在书上做标记,对一些概括性的文字予以标注,同时,每章读完了列一个思维导图;
  • 三是整本书读完以后做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也就是合上书看着目录,能说出每一个章节的核心观点、理论点及实操办法;
  • 四是写完整的读后感,学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也就是输入以后,只有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变成可落地可执行的东西。

我一般一本书会读一周或者10天左右,这个阅读量可能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并不太大。但是我认为读书,也不必过于苛求数量,而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完全消化,甚至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有效。

关注@慧心雨丝 分享暖心美文,治愈励志成长,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私信免费领取转型新媒体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3

书籍的种类繁多,读者的精力以及能力是比不过它们的;因此,读书也是一项技术活——哪些书啃不动,哪些书可以勉强咽下去,哪些书味道正合适,诸如此类的筛选必须事先做好。

一般来说,一本书前面都有前言作为介绍;如果是网上购买,商家也都有广告或者名人的推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另外,浏览订阅不同的公众号也可以获得书籍出版的信息;同时,还有网上大量免费的电子读物,量力而行吧!

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个人经历来选择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文学比如说言情还是侦探小说;诗歌还是名人传记;哲学还是科普读物;等等。如果专业书籍确实是对工作有帮助,也可以考虑。

现阶段,我比较偏好人物传记;虽然不能与他们结识相交,但是通过这些传记同样可以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彩人生;通过他们的个人经历,了解到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

名人传记,通常比较短;字数很少超过五万,正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读完;读完一本(一篇)算是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一同神游;

如果是纸质读物,必须做好卡片以方便记录心得体会;或者摘抄,或者三言两语的感受;如果是电子读物,可以将其转换成电子文档,这样读起来更加方便,也可以及时批注。

一天下来,至少可以完成两篇,认识两个朋友——了解他们的成长史以及历史给他们留下的不同烙印;对自己也是一种启迪。

名人传记,无论古今中外老少男女,照单全收;这样的话,眼界可以更加开阔;知识的来源更加广泛,比如通过了解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个人档案,就可以很容易为自己科普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阅读外国政要的个人传记,可以知晓他们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不少背景知识,比如撒切尔夫人、戈尔巴乔夫、李嘉诚等。

最后,读书不可过于“功利化”;换句话说,读书不可能立马换来经济效益;相反,读书必须投入时间以及人民币;书中没有“黄金屋”,更不会有“颜如玉”。

4

目前读书基本已经转到电子屏幕,常用的软件如下:

  • 微信读书,全平台使用,免费也基本够用,有需要就买所需的书籍;
  • 掌阅精选,喜欢读精品书,出版书的朋友们还是下载掌阅精选的好,这个客户端相当于掌阅那边摘出来,专门做精品书出版书的阅读器,不足之处是不能导入自有的电子书;
  • 得到,我购买的一些得到的课程,以及相关的电子书,都在这个平台。

补充一点,如果是自有电子书的话,所以从网上找的相关的资源,我一般使用mac去阅读,如果是手机或平板的话,就使用掌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它支持导入本地书籍。

至于多久阅读一本书?

因为目前我看的书有两类,主要在工具书以及摄影史、摄影理论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就是小说文学散文这一类的。

工具一类的书看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有一些是需要操作或查找相关资料的。散文小说这一类的,我看的就比较快一点。

那么整体算来差不多一周一本或两周一本这个样子。

书看完之后,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阅读,电子书阅读在整理笔记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便于我们后期的输出整理。

我通常会把在微信读书、掌阅精选、得到、掌阅这几个平台看的书的笔记,统一整理到印象笔记,做整理,以及筛选复习。

以上就是我读书的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也谢谢邀请我回答。希望对大家有一些有用的借鉴。

5

我是挑着跳着看一些哲学,从头到尾看故事小说。

6

以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后来发现这样读书没有什么效果。或许能记住一个梗概,对于细一点的内容就比较模糊。最近就换个方式,边读边做笔记,读完一个章节后回顾下。读完整本书再整本书后做总结性整理。有句话说,读10本书不如一本书读10遍。对于经典书籍确实要多思考才能有所得。至于闲书,消遣性阅读就好。七七八八算下来,一个月打底会看完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