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炀帝杨广真的荒淫无度吗?事实是怎样的?

隋炀帝杨广并不是像野史或小说演义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度,历史上的杨广则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们一起来还原、穿越一次。

一、关于隋炀帝的传说

隋炀帝在传说当中是荒淫无度的昏君,不论从野史还是小说、影视剧里都能看到对他不好的描述。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好大喜功、贪念美色等等,最让人嗤之以鼻的是竟然对老子的妃子宣华夫人动手动脚。

唐代作家颜师古在其《大业拾遗记》描述,隋炀帝出游江南的时候,曾经有一千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起划动船桨;明代小说《隋炀帝艳史》中居然还描述说他骑着绵羊,在嫔妃帐前行走,停在哪个嫔妃处,就临幸那位嫔妃。如此荒诞的情节,将杨广黑的体无完肤,整个一个绝版的好色之徒。

二、历史上的杨广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又是什么样子呢,真如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好色吗。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朝代更迭之后,后代往往会把前朝皇帝的文治武功有意抹黑,甚至说得一无是处,正所谓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所以我们还原真实的杨广必须追根溯源、回归历史。

世人对于杨广的误解多半始于他东征西讨、劳民伤财,不懂得与民休息,以至于朝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朝纲败坏。单说杨广确是一个胸有抱负、雄才大略之人,可能世人对他的一些做法总有不能释怀的地方。他南下灭陈,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他的伟业从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开始了急剧转变——陡转之下。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完成版图统一是每位领袖的终身使命,古往今来皆如此。东征高句丽不是为了侵占他国,而是还辽东百姓一片安宁。在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杨广集全国各地军队、粮草、辎重等,毕其功于一役,很多人认为三十五万大军对付小小的高句丽绰绰有余,然而令杨广没有想到的是,由于隋军不喜水战,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第一次出师不利,杨广惨败而归。经过整顿,杨广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开始了第二次东征,这次进展顺利,打得高句丽节节败退,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隋朝杨玄感起兵叛乱了,杨广不得不班师回朝,解决内患才能攘外,最后杨玄感兵败自杀,而杨广第二次东征又失败了。

我们知道,每次的东征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个时候国家已经空虚,老百姓徭役、赋役沉重,潜在的社会矛盾已经很凸显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分化严重,政权已经开始动摇。作为一国领导人,杨广不可能感觉不到内部政权的变化,亦或是为了完成统一夙愿,他毅然决然开始了第三次东征。最后一次东征,掏空了隋朝,虽然高句丽很快投降,但随着李渊、武李轨等贵族势力的反叛,杨广已经无力回天。隋朝土崩瓦解之际,杨广不忘带着萧皇后携手逃亡,丢失祖先基业的杨广最后含恨死于江都。

三、历史上的人物定性思考

我们通过历史还注意到,杨广只有3个孩子,而且老大、老二都是跟萧皇后所生,不是杨广生殖能力不行,而是杨广并不像后代野史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道,否则不至于就三个娃。

另外,杨广的伟业不仅仅体现在统一疆土上,还表现在他的文治领域。他开创了科举,让那些出身寒门的弟子也能通过公平的“高考”来改变命运。总而言之,隋炀帝杨广虽然在体察民情上有所欠缺,不懂得休养生息,不善于驾驭权臣、贵族,但他为了国家统一、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曾殚精竭虑,也作出了空前的贡献,包括后来的大唐伟业,如果没有隋炀帝的前朝铺垫,就不可能有大唐的后世繁华。

打赢了小国,失去了天下。不禁为杨广惋惜、哀叹。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蒙曼: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

(饱受争议的隋炀帝,您对他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最佳贡献者
2

不请自来回答一下,还望海涵。我是头条号“历史拾趣”,回答若是有误,有不全面的地方,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此先谢谢大家!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一日凌晨,江都城内兵马往来,人声鼎沸。

清晨,以裴虔通为首的叛军把隋炀帝押送到寝宫,随后,众人把这位憔悴的皇帝围在中央,刀戟相向。五十岁的隋炀帝抬起头,颤颤巍巍地问裴虔通,“我犯了什么错啊,你们要这样对我?”他还没听到一个合理的回答,就先听到了小儿子杨杲的哭声,等他转头看向杨杲的时候,这位小太子已是身首异处,血溅厅堂。

隋炀帝再看看这一圈凶神恶煞的叛军,明白了他们是奔着自己的命来的,于是对为首的裴虔通说,“我好歹也是个皇帝,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死法,不至于刀剑相逼,给我一杯毒酒吧,我自己了结。”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叛军连这个最简单的要求都不想满足。

无奈之下,隋炀帝只好解下衣带,递给身边的令狐行达,命令他勒死自己。不久,在令狐行达的手下,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隋炀帝死后,李渊建立唐朝,取代了隋。唐朝以来的史书都把隋炀帝刻画成了一位荒淫暴虐的昏君,以至于直到现在,隋炀帝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昏庸皇帝”这一称号的有力竞争者。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那么真实的隋炀帝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那接下来随“历史拾趣”来认真了解一下真实的隋炀帝吧!

一代大帝年少有为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又名杨英,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所生次子。杨广可以说是隋文帝五个儿子当中能力最强的,他从小敏而好学,善写诗文,能言善辩,颇得独孤皇后的欢心,隋文帝对他也特别钟爱。

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以父功受封为雁门郡公。杨坚称帝后于开皇元年封年仅13岁的杨广为晋王,拜位柱国,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开皇二年,杨广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兼河北道行台尚书令。他上任后,广揽人才,笼络人心,任用贤能,为人称道。开皇六年,又转为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拜雍州牧、内史令。

开皇八年冬,隋统一南北的战争开始,隋文帝任命二十岁的杨广为行军大元帅。隋军水、陆并进,迅速占领了陈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杨广进入建康后惩奸佞,杀污吏,查封陈朝府库,秋毫无取,得到了江南士庶的称誉和拥戴。

灭陈后,他因功晋升为太尉,再次担任并州总管。当时,陈朝残余势力,纠集力量,伺机反隋。隋文帝令杨广领扬州总管,镇守江南地区。杨广充分尊重江南文化,笼络江南人才,让江南人甘心接受了隋的统治,江南在其治理下呈现出勃勃生机。几年后,突厥进袭中原,杨广又领命为行军元帅,率兵抵御突厥,不过未遇敌而还。

争夺太子之位

南平陈朝,北御突厥,稳定江南,一系列战功政绩,极大地提高了杨广在诸子中的地位,而杨广也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封王。于是,他便开始阴谋夺取皇太子地位。

按照礼制一般都立嫡长子为太子,杨广想要当上太子,阻力是很大的。杨广暗中拉拢尚书右仆射杨素等人,并悄悄在江南培植自己的力量,一旦有变可据守南方。

杨广极力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伪装自己,表现得非常仁孝。而太子杨勇虽性格仁和宽厚,但他却偏偏爱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杨勇喜玩乐,好奢侈,曾给自己的蜀铠装饰花纹,隋文帝见了很不高兴,恐怕导致奢侈风气。独孤皇后非常厌恶自己的儿子及大臣妻妾成群,而杨勇宠幸的美人很多,并且冷落出生很好的太子妃元氏,而宠爱出生平民的云氏。独孤皇后因此厌恶杨勇。

杨广得知这些,更加伪装自己,侍妾只是凑够数量,却只和萧妃起居在一起。皇后因此称赞杨广的德行。而杨勇偏偏不予改变,反而因担心被废,自暴自弃,自闭于东宫不与外界来往,甚至相信术士之言做出穿布衣住茅屋以驱邪等荒唐事情,文帝和皇后知道后更加觉得他难当大任。

杨广又向独孤皇后说杨勇坏话,暗地里指使尚书右仆射杨素拉笼朝臣、打击高颎等潜在反对者。最终,在独孤皇后、杨素等诱导下,隋文帝废杨勇,改立杨广为皇太子。

宫中之魅影

当上皇太子后,杨广登上帝位的愿望日益迫切。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患病住在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病。文帝病重,召皇太子杨广入内居住在大宝殿。

杨广考虑到如果文帝去世,恐生变化,必须预先作好防范,他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杨素逐一回复太子,结果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文帝的寝宫,文帝看后极为愤怒。

天刚亮,文帝宠妃宣华夫人出去更衣,正好被杨广从门缝看到,杨广便心生歹意,宣华夫人严词拒绝,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文帝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杨)勇。”

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此前他们早已分批调来自己的亲兵来替换了仁寿宫的宿卫,这时便迅速控制了仁寿宫。杨广命令亲信右庶子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宫侍侯文帝,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根据普遍的说法,张衡勒死了隋文帝。随后杨广继位。

继位后,杨广假传隋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其弟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杨广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 大业三年,杨广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杨勇诸子)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处死。

大展雄图伟业

杨广登基前就有着“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的雄心壮志,有很多早就想实现的宏图大业。所以继位之后他将国号定为“大业”,意在建立震古烁今的一番伟业,并一步步着手实施。

1.开凿运河

大业元年,杨广下令开凿一条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的南北大运河,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以及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千米。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便利了南北交通,便于朝廷控制江南地区,同时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自此融为一体,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它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和“民俗陈列室”,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其价值堪与万里长城媲美。

2.完善科举制度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杨广特别重视文化,崇敬儒教与孔子。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恢复了被隋文帝废黜的国子监、太学。还曾招引文学之士编纂史籍,命人写成《长州玉镜》四百卷,编成《区宇图志》1200卷,先后成书一百三十部,一万七千多卷。他还令手下的兵将大臣藏书,并且抄写以备丢失。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藏书总数达37万余卷,7万7千多类,对于保存中国古籍做出了贡献。

杨广本人也极其喜欢诗文。他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初唐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野望》《饮马长城窟行》 等。

4.开拓疆土

杨广极大地扩大了中国的版图。大业四年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均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隋炀帝率领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成为第一个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巩固了大隋对今甘肃、青海、内蒙、新疆等部分地区的统治。

隋朝大军还向南使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海南等地。此外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隋朝还大败契丹,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隋炀帝还曾三征高丽,只可惜并未取得好的结果,但也对中国在东北的统治起到了稳定作用。

5.建立天朝外交政治体系

杨广在对外交往上,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体制,出现了万邦来朝的恢弘局面。大业三年,启民可汗来朝入贡,尊隋天子圣人可汗。大业四年,倭国(日本)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贡。大业五年,吐谷浑等西域诸邦向隋帝国称臣进贡。从此影响中原王朝一千五百余年的天朝体系就此开始,直至清廷甲午战争的失败。

6.修筑长城防线

隋初,突厥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在反击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炀帝当政之后也未停止。隋朝修筑长城共有七次,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在万里长城的修筑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直到明朝又才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筑。

7.疏通丝绸之路

大业五年,隋炀帝率大军到河西走廊西巡,历时半年,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吃尽苦头。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疏通,不只使张掖的世界交易市场愈加昌盛,还促进了其他交易市场的兴起和贸易开展,如关中的歧州(今陕西凤翔)、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等。

8.营建东都

当皇帝之前,隋炀帝杨广就有要在洛阳建一都城的想法,加之后来汉王杨谅在并州起兵造反,在平叛过程中,炀帝深感从关中开拔军队平叛不赶急,而东部和江南也不稳定,急需加强控制,同时关中人多粮少,粮食供应很不方便,因此,隋炀帝决定营建处于天下中心的洛阳作为东都,四方有事可随时应之。又觉得之前的洛阳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于是他重新选址,让杨素等人负责建筑新的洛阳城。经过一年的尽力,新城落成。新的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即是大城,周围有七十里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华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9.三下扬州视察

隋炀帝早在当皇帝之前,就在扬州(江都)数十年,熟悉扬州的一草一木。在大运河修通之后,杨广便着人建造水上宫殿一般的游船,制定豪华的仪仗,三次带着庞大的队伍到扬州故地重游,沿途百姓提供食物,岸边还有军队跟随保护,据说队伍延绵几百公里,有的都走了好些时日了,有的还在原地没有出发,场面空前之盛大。杨广犒赏当地百姓,收获了江南人心,稳定了南方的各个阶层。

10.改革官僚体制

隋炀帝改官制,增设殿内省,与之前已有的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共同成为五省,还增置谒者、司隶二台,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学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并都水监,总为五监。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骑卫,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依旧名,共同组成十六府。

11.颁布《大业律》

大业三年,杨广颁《大业律》,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后来享誉极高的《唐律疏议》其实就是根据这部法律来修订的。

12.促进宗教发展

杨广笃好佛教,为晋王时,就曾迎请名僧智顗为己授菩萨戒。即位后,他为隋文帝造西禅定寺,又在高阳、并州、扬州、长安、泰陵、庄陵等处造寺,铸刻新像,修治旧像。又装补故经,缮写新经,共计六百余藏。还在洛阳的上林园内创设翻经馆,开展译经事业。

杨广对于道教并无坚定而深刻的信仰,但他设法拉拢招揽高道,给予其较高的政治地位,调解缓和道佛关系,使道教在政治上不至于感到压抑。对于道教文化事业的建设特别是道经的搜集整理,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叶落归根于江都

杨广欲大展雄图,尽搞大工程,而且工程赶得非常急,加之基本年年出巡,可谓马不停蹄,因此使得老百姓的苦难也停不下来。

杨广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征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大业六年,开发各段运河,先后征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地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总计不下一千万人次,并且为赶工期,官吏采取粗暴的方式催工,累死、病死的不计其数,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杨广在生活上也极为奢侈。他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皆富丽堂皇,精巧华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出游江都时所用的龙舟就有几千艘,单是拉纤的船工就有九千多,率领的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严重。

隋炀帝还下令广采大江之南、五岭之北的奇材异石,输送洛阳,搜集天下名花异草、珍禽奇兽来装点苑囿。他在洛阳修的西苑,方圆200里,苑内有人工海十多里,海内有仙山、亭台、楼阁,极其华丽。他常在月夜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曲,弦歌达旦。

大业七年(611)到九年(614)隋炀帝三次“亲征”高丽,均遭失败,征发的为军队输送给养的百姓延绵不绝,冻死、饿死、累死、病死者大半,一路上尸体遍地,惨不忍睹。

杨广听不得逆耳忠言,将高颎、薛道衡、宇文弼、贺若弼等大臣处死,将高熲的儿子流放到边疆,将宇文弼、贺若弼的妻子与孩子贬为奴婢。苏威也被连坐丢官,萧皇后的兄弟萧琮因为与贺若弼友善,也被废于家,不久就死了。

大业七年,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首先爆发了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大业九年,平原、灵武、济北、济阴、北海等地均爆发农民起义,并迅速扩大到全国范围。同年六月,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抗杨广,隋朝大军从辽东撤回反击,杨玄感失败自杀。隋朝试图镇压农民起义,但翟让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林仕弘等农民起义军却逐渐发展壮大。

大业十二年七月隋炀帝带领成群姬妾近臣逃到江都。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杨广锐意尽失,不理朝政,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跟随杨广到江都的骁果军卫士,看到隋王朝大势已去,加之日夜思念故乡,推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缢杀了隋炀帝,时年五十岁。 杨广死后,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同年八月,江都太守陈稜才将杨广移葬于江都城西的吴公台下。

真实的隋炀帝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可彰,其功也卓。但是后世确一味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形象被大大歪曲,这是不公平的。隋炀帝对于建功立业有着狂热的追求,但过于盲目,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滥用民力,才会有最终的失败。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评论隋炀帝,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可谓千古一帝,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但他同时又奢侈无度,滥用民力,给百姓带来巨大伤害,这是后人需要引以为镜鉴的。

大家好,我是“历史拾趣”,感谢各位看官大爷看完!如果回答中有误,或是有遗漏的地方,还望各位批评指正,在此先谢过各位!

我的回答结束了,看完的小伙伴点个赞才走嘛。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我在评论区等你哟~~

3

隋朝是一个圣明的朝代,经济和文化都很强盛,隋文帝杨坚更是被誉为历史上贤明的君王之一,然而隋朝的强盛只是昙花一现,历二世而亡,历史上把隋炀帝杨广定位为昏君,荒淫无度,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大部分人对隋炀帝杨广的低评价原因是因为他杀父奸嫂,隋朝因他而亡,所以普遍认为他荒淫无度,十恶不赦,那么真实的隋炀帝什么样的呢。

一、杨广拥有不凡的军事才能

在历史的任何朝代,皇家子弟都免不了争权夺位。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二儿子,从小机智聪明,被封为晋王。后来年岁稍长,带领五十万大军灭陈,历时两年就把陈国灭了。

他活捉了陈后主陈叔宝,在这一战中虽不是作为统帅,但也是作为副帅,但也足以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了,更难得的是杨广深谙俘获人心,他把缴获的金银珠宝全部送给了随同的将士,将士们对他更为信服了,他深得隋文帝的喜爱,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太尉。

二、杨广拥有不凡的政治手段。

杨勇性格懦弱,按照皇家立长立嫡的规矩,杨勇被立为太子。然而,太子的功绩比起杨广来说就差多了,这也是杨广想篡夺太子之位的原因。杨勇心机不深,父亲是节俭出了名的皇帝,而母亲独孤皇后又是一个对爱情抱着忠贞不二的人,杨勇作为富家子弟,难免会做出穷奢极欲的举动,而且不知道掩饰,这些都被父亲母亲看在眼里,对他越加讨厌了。而杨广不一样,心机深沉,在父亲母亲身边伪装的深,所以后来杨勇的太子就被废除了,杨广当了太子。

三、杨广拥有不凡的治国才能

1、开凿京杭大运河。杨广当了皇帝后,最为突出的就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了,京杭大运河把钱塘江、长江、黄河、淮河水系全部连接起来,促进了隋朝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发展。

2、开设“进士科”科举考试,开设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一改以往的官员被贵族垄断现象,这种雄才伟略的举动足以显示出他的才能。

3、修订《大业律》以及编纂《西域图记》。隋炀帝登基后,就开始着手修订全国法律制度,把以往不合理的酷刑废除,使隋朝法律更加完善合理。同时组织官员收集古籍,号召文人编纂地方志,编纂了著名的《西域图记》,隋炀帝的这一举动,让很多古籍得以流传后世,功在千秋万代。

隋炀帝杨广出身于贵族家庭,奢华好色的毛病自然有沾染,但绝不像《隋唐演义》里面演的那样荒淫无度,荒废国事,导致灭国。不管他好色也好,荒淫也罢,萧皇后地位始终不变,始终是他最爱的皇后。

隋朝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荒淫无度。而是他的急功近利。他有能力有眼光,但就是总想瞬间成为像尧舜禹那样三皇五帝,总想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他三征高丽劳民伤财,导致民怨沸腾,国库空虚,民间起义不断,进而葬送了大隋美好江山。

4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4月,隋臣宇文化及搞了江都兵变,杨广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

在此,重要的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在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尚且安然无恙之时,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未到年底,就攻入了长安。

可由于隋朝皇帝杨广还在,李渊且担心自己若轻举妄动反而使得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考量之下,李渊拥立杨广的亲孙子杨侑为帝,以杨广为太上皇。

这也是说,杨广尚且还在的时候,李渊就拥立了第三位隋朝皇帝,史称隋恭帝。

江都兵变发生之时,杨广死难。当时的隋恭帝即为自己的祖父杨广上谥号为“明”。这个“明”字,对于杨广一生当中的文治武功,内外修为,都是褒义的高度概括。而且,无论是从规制上还是法理上来说,后人应该据此称呼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为隋明帝。

而所谓的隋炀帝的“炀”字,则是一个明显的贬义字,这个谥号,是李渊逼迫隋朝的隋恭帝让位给自己之后,强行加在隋明帝杨广身上的一个贬义谥号。既有悖人情,又显失法理。

那么,所谓的“隋炀帝杨广真的荒淫无度吗?事实是怎样的?”

隋明帝杨广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俱备,而且,所作所为,历历在目,清晰可辨。

在隋明帝杨广一朝,修运河,葺长城,立科举,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豪强。这些都做得风声水起。

对于隋朝周边安靖,隋明帝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若干次,以隋朝皇帝的身份,隋明帝杨广亲征辽东、青海、蒙古。

对于隋明帝在位期间,对于高句丽的数次征讨,一定的时期里,有人攻击隋明帝是好大喜功,虚耗国帑,以至于隋朝江山丢失。

可是,李世民父子上位以来,同样对高句丽不敢放任,累次征东。文人雅士为了隋明帝杨广征讨辽东之时,编成歌谣来骂杨广。可就不想想,三次东征,人夫征集超过百万,到底是为了什么?对此,隋明帝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不懈军事行动的宗旨;“不为后世忧也!”。

事到如今,一味地纠结,诘问,隋明帝杨广到底是不是荒淫无度?事实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问题,终归浅显。但是,把这些荒淫的名头归置在死去的隋明帝杨广身上的人,他们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

李渊在位满打满算不过8年,孩子生了二十多个,未曾称帝之前就霸占了隋炀帝晋阳行宫中的尹、张二妃。

唐太宗的后宫女人当中,长孙皇后、贤妃徐惠、隋明帝的女儿、齐王李元吉的妃子,这些,还不说明问题吗?

隋明帝杨广在位期间,待人以宽,对于前朝的一些恶刑酷法,深恶痛绝,必与消除。纵使对于法律上认定的“十恶不赦”之人,他也尽量为这些人宽泛施法,并最终从隋朝的律条当中废止了“十恶不赦”法条。

杨广之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仁慈、宽容,对臣子尊重不慢待。

据《资治通鉴》所载,杨玄感起兵反隋之时,世家子弟不少人投降叛军,杨失败之后,隋明帝杨广对这些人以及亲族不予追究,这在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

唐以后,人多称杨广任意诛杀功臣,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意的抹黑。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指斥隋明帝杨广为暴君,四处搜罗隋明帝在位期间政敌、造反者肆意攻击杨广的各种谣言,甚至经过唐太宗之口,指杨广好色,看中了南朝皇后张丽华,高颎担心张丽华红颜祸水就加以阻止,杨广就把高颎残暴杀害。

可是,杨广灭陈之时,还是一个只有20岁的青年人,而当时的南朝皇后张丽华已经四十多岁,况且,杨广当时仅为皇子身份,而非太子地位。至于高颎被杀,另有名堂,根本账算不到一码之内。

但是,这样的话经过李世民口中说出,隋明帝杨广当然已经无法争辩。

5

我认为隋炀帝不仅不是一个暴君,甚至还称得上是一个雄主。

下面看我慢慢分析。

一、隋炀帝继位前,镇守扬州十年笼络江南士族

首先,隋炀帝在继位前,就是一个非常有有段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杨杨坚下定决心换继承人的,要知道杨坚可不仅仅只有杨广、杨勇这两个儿子的。

杨坚在统一江南后,面临着者江南局势的不稳定。而杨广镇守扬州的十年里,通过结交佛教领袖,笼络江南士族,赢得了大量的社会声望。要知道杨广可是以一个征服者的身份来到江南的,而且还成功的转变了他的身份。这就足以表明他的手段来。

二、继位十四年,超过一半的时间在路上

我们都知道杨广在继位后,多次下扬州,巡视全国。可是你知道杨广有超过一半的时间(8年)在路上。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到过西域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在西域征战的皇帝。当时西域为土谷浑的实力范围,杨广为了恢复往昔的荣耀,亲自率军征战西域的。

不仅如此,杨广向北到达过突厥,向南巡视过越南。当时边境不稳,二隋炀帝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亲自到当时的边疆走了个遍。试问古代那个皇帝把自己的国家都做了一遍的。隋炀帝杨广就做到了。北抵突厥,西达西域,南巡越南,向东则是三征高丽。

要知道高丽当时吞并了原来的汉朝四郡之地,隋炀帝东征不过是恢复中华的统一而已

三、制定了大运河和科举制千年大计

说起大运河,相信大家并不会陌生。大运河开挖:济渠、邗渠、永济渠和江南河。总运成超2000公里,而且仅用时六年就完成了。虽然征调了几百万民夫,但是他的功绩确实不因该忘记的。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为大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无数的贡献。大运河甚至在后世王朝的末期担负起了全国经济的命脉。且至今都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科举制度就跟不用说来吧。科举从诞生到清朝结束(1905年),历时一千多年,足以见其的优点,甚至现在的中国考试制度都还有科举的影子在里面。而且隋朝能够以六年时间完成这么一个宏伟浩大的工程,就离不开一个高效的官吏团队。

隋炀帝从其年号“大业”就可以看见其志向之高远,作为要比肩秦皇汉武的男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对外收复失地,维护边疆稳定。对内制定多项千年大计,虽然也因此引发天下的不满,但是他所作的都是想成为哪“千古一帝“。

他一生都在路上,最终也到在了路上。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却留给后世的残暴的骂名,当真是让人感叹。


本人写过一篇详细的有关隋炀帝的事迹,有兴趣的可以到我的文章里看看

6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可不是好名声,说他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好好的大隋朝很快就在他的手里给灭亡了。说隋炀帝杨广坏话的史书包括《隋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但说实话这些史料,明显带有政治色彩,唐朝刻意抹黑亡隋的杨广,也是可以理解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借鉴唐史的观点。那么杨广是不是果真如此呢?

当然不是!尽管隋朝历经二帝就灭亡了,但我们通过史料能够发现,隋朝是个非常发达和繁荣的朝代。隋文帝杨坚是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儿子杨广,也是当仁不让,为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史》和《资治通鉴》在很大程度上抹黑隋炀帝,今天我带大家来认识一个真实的隋炀帝。

隋文帝时期就开始了疏浚河道,活跃经济,便捷交通。到了隋炀帝时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修建运河,连通各大水系,水上交通四通八达。修建东都洛阳,使得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完善科举制度,增设进士科。东征高句丽。隋炀帝所做的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应该说他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管是同以前的秦始皇相比,还是同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相比,隋炀帝杨广的历史功绩毫不逊色。可让后人感到奇怪的是,秦始皇和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而隋炀帝却成了荒淫残暴的昏君。看来历史记载也很多不真实的地方。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实际上是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来,长期割据的局面,又是一个大统一的王朝。隋朝的建立并没有通过血腥的战争,这说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并不是很严重,所以社会的暗流,也没有引起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注意。家族势力集团没有受到重创,最后导致隋朝灭亡的也就是这些大势力集团。

隋炀帝杨广是非常崇拜秦始皇的,所以他在很多方面都模仿秦始皇。如开疆拓土,文化改革,繁荣经济。而且他和秦始皇一样,不能体恤人民的疾苦,滥用民力。秦始皇大量征用民力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坟墓。杨广滥用民力修建大运河和东都洛阳。导致民怨四起,致使王朝灭亡。

隋朝继承了北周的衣钵,没有耗费巨大的财富用于战争。隋炀帝根本不用为钱发愁,所以他用钱也没有个节制。有钱又有雄心,于是才有隋炀帝的西巡东征。有些事情并不是有钱有雄心就可以完成的,他还需要人力。隋炀帝不顾人民的死活,强征民力。

隋朝的存在时间也和秦朝极为相似,短暂的不可思议。历史往往以成者王败者寇的角度去评述一个帝王,尤其是亡国之君,更是让人过多的指责。隋炀帝毫无疑问要为隋朝的灭亡负责,但我们要尊重历史,不可否认他为历史所作的贡献。

因此说隋炀帝荒淫无度,是没有说服力的。一个皇帝,身边的女人无数,他能荒淫到哪里去。说他残暴,不顾人民的死活倒是有一定的道理。纵观隋炀帝的作为,他还是功大于过的。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7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被抹黑的最严重:商纣王和隋炀帝。在历史课本中,这两人都被贴上了“荒淫无度”的标签,都被人身攻击了。然而,那些“荒淫”的故事真的就是野史故事罢了。

先说商纣王。

商纣王帝辛其实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君王(那时候还不叫皇帝)。他继位以后,实行很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国策。例如:发展农桑;禁止人殉、让俘虏参与生产;不再祭祀鬼神,改革陋俗;不再任人唯亲,重用下层人才。同时,还征讨蛮夷,扩大领土。

但是,这些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于是,周武王趁着商纣王大军东征蛮夷的时候,偷袭他。注意,根据《尚书·牧誓》的记载中,周武王姬发誓师伐纣王时,举出他四条罪状中没有淫乐这一条罪状:1,听老婆话。2,不好好祭祀。3,不重用亲戚。4,重用逃犯为亲信官员,任其暴虐百姓。

周武王不敢说商纣王“荒淫无度”,因为,商纣王只有两个儿子。而周武王的父亲文王却有17个(有名有姓的)儿子!周朝时没有给商纣王加“好色”这一条罪名,战国以后才给加上的。

商纣王杀比干的事,是春秋时期编的野史故事。战国时期,屈原还说比干是跳河死的。等到晋朝,才有了妲己怂恿纣王挖心比干的故事。

还有,战国时期,韩非子还给商纣王加了“酒池肉林”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又增加了“男女裸奔期间”的描述。哎。。。黑料越来越多。。

再说隋炀帝。

隋炀帝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他是真的想创建一番伟业。这一点,从他的年号“大业”就能看出。他平定陈朝,平定吐谷浑;修运河,征高丽都;开创科举,重视教育;这都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可是,他错在“好大喜功”,不顾及百姓的承受力。几年就想干成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顾及到旧贵族的利益。他开创科举制,将原本属于门阀士族的做官途径给掐断了,开始让寒门子弟出来做官。。。这下肯定会引起门阀士族的不满。

得罪了一个阶层,必然要被泼黑水。就跟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雍正皇帝一样,也被各种野史故事说成是“荒淫无度”的暴君。

然而,淫戏母妃、龙州选美,等等,都是野史故事,都是后世给隋炀帝泼的脏水罢了。隋炀帝也就7个妃嫔,剩下四子二女。再看“千古一帝”康熙,共有35子、20女。。。。

(文|勇战王聊历史)

8

隋炀帝是现代被翻案最多的帝王,但是真实的隋炀帝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咱们先谈一谈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 。

隋炀帝被认定的几处功劳是:

一、隋炀帝建造京杭大运河,对后世交通和运输有很大的帮助。大运河的开通,让中国从南至北首次实现了大贯通,为南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隋炀帝开设科举制度。科举制在隋文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但并不完善,并不能通过科举有效的为国家选拔人才。杨广在原有制度上又丰富了进士科制度,让有才能的人第一次有了通过国家选拔改变命运的渠道。

三、隋炀帝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这算得上是一种功绩。

四、唐朝对隋朝的抹黑。李世民有篡改史书的先例,所以有可能唐朝对隋炀帝进行抹黑。



但是实际情况呢?

一、京杭大运河这种超级工程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下的工程,要开凿,必须定制一个长时间周期,至少50年起步。而隋炀帝为了加快进度,将百年工程压缩到十几年就完成,这对百姓已经不是一种负担,而是追命索。 再说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真的是为了南北经济?不!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自己享乐。



二、科举制度的确是隋朝开始的,但是话说回来,科举制度在最开始的上百年时间内都是没有太大作用的,那时候科举一年才十几个人,完全无法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 真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的是武则天时代,然后经过晚唐五代几百年时间,到北宋时期才消除了五姓七望、关陇世家这些超级世家势力。



三、隋炀帝的确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但是他得罪世家大族仅仅只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对百姓毫无裨益。甚至说隋炀帝从来没有在意过百姓,比如开凿京杭大运河,比如三征高丽句,这些可以满足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但是后果却是民众承担,京杭大运河的民夫都是成批成批死亡,远征高丽句,那就更可悲,上百万军队溃败,几十万军人埋骨他乡。



四、李世民的确有修改史书的前例,但是唐朝对于隋炀帝的恶劣评价可能有夸大,但是绝对没有颠倒黑白。

最主要的原因是:

  • 1)编纂前朝历史本来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甚至说编纂前朝历史是本朝正统地位的表现,本朝统治者需要通过对前朝历史的编纂来警醒本朝或证明自己为正统。看看《后汉书》中对汉朝的描述,《三国志》中对曹魏的描述,《元史》对元朝的描述,《明史》对于明朝的描述,你会发现本朝不仅没有摸黑前朝,甚至很多地方都在美化前朝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 2)唐朝很多臣子骨头很硬,很刚直。唐宋时期的大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真正的典范,并不会同意唐朝统治者太过扭曲历史。
  • 3)唐朝时期李氏皇族并不是最强大的势力,五姓七望这些千年世家才是实力最强的。李世民修《氏族志》,群臣共推清河崔家为第一姓,足可见势力之大。这些世家都有自己的史料记录,而且不受皇帝控制,所以唐朝篡改隋炀帝的史实概率很小。

  • 4)唐朝统治者没精力大规模篡改。李世民的确开了看自己注居录的先例,但是他更在乎的是杀兄囚父的影响,对隋朝的关注远不如对李建成的关注多,而他一生都在洗白他杀兄囚父的影响,后代倒是可以洗白李世民,但是悲剧的是,唐朝被他儿媳他儿媳武则天篡权了,作为篡位者,可不会替李世民歌功颂德,武则天之后的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篡改历史和歌颂李世民,好不容易到了唐玄宗手上唐朝安稳了几十年,结果安史之乱一爆发,自己都顾不来,更别说美化李世民和篡改历史了,中唐晚唐想洗也力不从心了,所以隋末、唐初这段时间的历史就是最真实的历史。
  • 5)唐朝没必要抹黑隋朝。要知道隋朝虽然几百年后重新一统天下,但是隋朝的统一和秦朝统一根本无法相比。

秦国统一天下的实力是自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秦国上百年的稳定是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孝公统治了24年(公元前361一前338年),商鞅就是在他治下任职的;然后是秦惠文王统治了27年(公元前337一前311年);然后是4年的秦武王朝(公元前310一前307年);然后是秦昭襄王统治了56年(公元前306一前251年),然后是秦孝文王(前250年)和秦庄襄王(公元前250一前247年)两朝4年的间歇期;最后是秦王嬴政的37年统治(公元前246一前210年),可以说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一统天下是水到渠成之势。


隋朝的政权是窃取北周政权的,而唐朝是一个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经过隋末大乱,一步步剪除各路诸侯割据势力而重新一统天下的,可以说唐代隋,而不是唐篡隋。再说唐朝虽然和隋朝有亲戚关系,但是不要忘记后周宇文氏和隋朝皇族也有亲戚关系,从这个层次讲,都是一丘之貉,没谁笑话谁。

隋朝真正的灭亡原因就是对百姓太过暴虐,导致民众大规模死亡,最终导致农民起义遍地,而隋朝也随着起义的爆发而走向灭亡。




隋炀帝或许有功,但是功劳远远抵不了过错,隋炀帝的“炀”就是对杨广最好的阐释。

隋炀帝是被抹黑之论可以休矣!

9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从现在遗留下来的史料来看,隋炀帝杨广确实是个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纵情享乐,大修运河、行宫,营建东都洛阳。

隋朝在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荣,然而,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杨广确是骄奢淫逸过了头。史书记载,隋炀帝杨广喜欢下江南,其一生曾多次下江南,为了方便下江南,杨广不惜耗费大量民力修建运河,此外,还在运河沿途修建了大量行宫,以供自己出游玩乐。

除了修运河,杨广还想迁都洛阳,于是便征集民夫营造洛阳行宫,一时间搞得民不聊生。

二、隋炀帝杨广爱慕虚荣好大喜功,曾多次频繁发动对外战争。

隋炀帝杨广一生曾多次对外发动战争,一次西征,三次征伐高句丽。虽然作为一个帝王,开拓疆土是正确的,但也要视国力民力而为,杨广不顾民力疲惫,多次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搞得劳民伤财,百姓怨声四起。

三、史载,隋炀帝杨广是两面人,在父亲和母亲面前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是私底下骄奢淫逸。他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曾因好色奸杀了自己的妹妹,后来又弑父杀兄上位。

总之,史书中记载的隋炀帝杨广,因为滥用民力过度,致使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蜂起,隋朝江山覆亡。

但如今来看,或许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

隋炀帝杨广开运河可能是为了方便南北交通;对外征伐是为了开拓疆土;迁都洛阳,或许是为了隋朝统治,因为唐朝以后因为关中人口激增,生态条件急剧恶化已不再适合做首都。

今天,我并不是在为隋炀帝杨广翻案,而是觉得,历史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10

正史的记载,隋炀帝杨广完全符合荒淫无道,甚至人伦尽失

在历代正史中,隋炀帝无不被记载为荒淫无道,好大喜功,甚至抢夺父亲的爱妃,谋杀自己的父王,劳役百姓,大修宫殿,绝对是一位昏君。“弑君父,杀兄弟,骄淫无度”,《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隋炀帝弑君杀兄弟的细节,以及对父亲的妃子无礼的举动。

依据正史的记载,隋炀帝完全称得上是荒淫无度。首先不仅杀父夺权,更在父亲还在世的时候,非礼母妃,完全违背伦理道德,丧失人性。更是经常让官员上供民间的女子,供其享乐。

《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隋炀帝秘密召见淮南那些郡王,让他们平时注意查看民间的童女,长得漂亮端庄的,每年给他上供,供他玩乐。除了玩弄母妃,还让官员每年上供年级尚小的漂亮女孩,真的是没有人性,有些不一定成年,隋炀帝对于荒淫无度这四个字完全符合。

隋炀帝的功绩不能完全忽略,客观看待杨广

上一段回答了历史上正史记载的隋炀帝完全是荒淫无度,因为历史年代久远,我们考证回答的主要依据是史书,没有史书印证的都是猜测。

当然正史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历史事实。比如隋炀帝死了之后,其孙隋恭帝给他的谥号是明,当时隋恭帝虽然是李渊的傀儡,但隋朝的一套班子还在,李渊称帝的时机并不成熟,这个谥号比较公正的评价。之后的谥号炀是唐朝李渊父子给的,作为敌人,很难公正。

隋炀帝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关陇集团八柱国之一的孤独信的女儿,两家是很好的亲戚关系。既然是亲戚,李家取代隋杨,就需要法理的合理性,抹黑杨广势在必行。《资治通鉴》作于宋神宗时期,前后相隔四百年,很多史实来自于唐朝的记载,所以可信度存疑,当然不是给隋炀帝洗白。

隋炀帝一生中,做过三件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分别是统一中国开疆拓土、修建大运河连接南北、建立科举制度打破贵族垄断。这三件事,无论怎么抹黑,站在历史的眼光,都是对后代有利的,功绩哪一件都是大功,而历史上很多皇帝默默无闻,并没有一件突出的贡献。

即使像嘉靖皇帝这样历史有名的帝王,在位几十年,并没有一件功业可以和隋炀帝三大功中的一件相比。而且历史上,隋炀帝统兵灭陈,把琉球纳入版图,打败吐谷浑,一度让突厥称臣,作诗也很有才华,留有四十一首

总结

依据正史记载,隋炀帝荒淫无度完全符合,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但客观分析,隋炀帝三大功绩利在千秋,造福百世,而且隋朝破灭很大原因是他想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导致关陇集团的反扑而身死国灭。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是什么样,我们无从可知,但认识这位不一样的末代皇帝,需要一分为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