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国藩之所以这么厉害,原因很简单。他具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倔强,意志力相当顽强。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看完他成长过程中这几件事,相信没有不服的。

曾国藩是个如假包换的笨小孩,一路走来,完全靠他非凡的意志力走出了一片天。

记忆不好,领悟力差,气得小偷直摇头

酷夏最热的一天,一小偷钻进了曾国藩的卧室,正当要席卷贵重物品时,曾国藩夹着书本回来,小偷只好钻进床底,见机行事。

当时天色已晚,人们都已就寝,可曾国藩却挑灯背书,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读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背诵下来。

小偷在床底热得浑身冒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昏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里瞌瞌巴巴,把文章背得缺斤短两。

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滚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

曾国藩见床底下钻出个人,大吃一惊,当对方把文章流利地背出来后,惊愕地张大了嘴。

小偷恨铁不成钢地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说完扬长而去。

曾国藩望着小偷背影,愣了一会,又拿起书,摇头晃脑背诵起来。

父亲对曾国藩管教很严,常在睡梦中被父亲叫醒,背诵四书五经。

后来父亲不再充当他的闹铃,他就自己制作闹铃:在床边放个铜盆,铜盆上用一根绳拴了个秤砣,把燃着的香用绳子系在秤砣拴着的绳上。十字交叉插在这里,香在那里燃断,当点到这根绳子的时候,把绳子燃断……于是他就这样被叫醒,黎明即起,开始读书。

就这样刻苦,从三四岁直到16岁。

从16岁到23岁,7次才考中秀才,名列倒数第2

笨小孩曾国藩虽然如此努力,到16岁考试时,也接连落榜,却从不灰心。

直到他23岁时,才在第7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

这更让曾国藩坚信了他的看法: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28岁,终于榜上有名,勉强进榜

进京参加会试,连续落榜2次,苦读2年后,终于榜上有名,名列3等42名。28岁的曾国藩终于敲开科举大门,正式步入仕途。

执着接近穆彰阿,感动了生命中的贵人

28岁的曾国藩虽然榜上有名,但以他的成绩,只能到各地县城任县令。而天分不高,心气却很高的曾国藩,却一心想进翰林院。

所以发榜后他没有回家,通过老乡劳崇光,来帮他接近掌管翰林院的权势人物穆彰阿。

想进翰林院,当然要靠才华说话。

曾国藩把自己呕心沥血写的诗文,托老乡送给穆看。

可他才华有限,文采平平,诗文根本没引起穆的重视。

曾国藩拿出了从前读书的意志,不断写,不断托老乡送去。这样持续了十几天,老乡都不耐烦了,劝他就此作罢。

曾国藩不肯放弃,又写了几首诗和一篇自认为脱尘拔俗的文章,最后请求老乡送给穆看。

皇天不负有心人,曾国藩的执着感动了穆中堂,答应见他一面。

虽然曾国藩其貌不扬,资质平庸,但他老实巴交的真诚和毅力,得到了穆中堂的认可,从此成了曾国藩生命中的贵人。

结语

曾国藩从那以后,进了翰林院,以他特有的毅力修习理学,不断修正自己的坏毛病,决心成为圣贤。

他没有太高的悟性,只是在传统文化中拼命吸收营养,头脑单一地以“诚”为根基,虽艰难蹒跚,却终于获得了无人可及的成功。

最佳贡献者
2

他的厉害是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坚持常人不能坚持的坚持!

考取功名他是滴水石穿,这种工夫,常人能忍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恒心和毅力。我不能知道他落榜又重新背诵八股文去应试的心境,但是从我自己来说,一次次升学考试,我都没有毅力好好去对待。更别说滴水石穿,连我们一代伟人毛泽东都佩服他“愚近人,独服曾文正”。

他在儒学上的成就,是他一生从未间断的专研,水陆两师统帅,在官场那种地方出淤泥而不染。官场的奉承巴结,他一概谢绝!独有一种情况例外,老朋友来和他讨论学问。身在庙堂顶端,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正如近代大文豪梁起超所评价曾文正“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

曾国藩一生未停止记日记的习惯。直到去世那天也写了日记!他记日记是为了自己三省吾身,把每天自己所作的事反省有什么过错加以改之,躬行圣人之言,他就是圣人。

他识人之能,从他切身经历而来!推荐朝廷的人才,每一个都为国为民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三军之帅,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连女儿出嫁都没有置办与他身份地位相等的嫁妆!三军无不以他为偶像。

开办造船厂,兵工厂。“师以长技以制夷。”把局势一眼洞穿,当时整个清朝,兴盛或衰败在于他的胜或败。他犹如一个独夫,拉着清王朝的大船前进。

以程朱理为学,胡适称其:“晚清桐城派古文的中兴大将,”把儒学推上一个新高度,不愧是立德,立言的一代儒学大师。

他一生之所以这么厉害是他一辈子的自律,和孜孜不倦的学习。

3

大环境而言时势造英雄,以前的汉人将领也有厉害的,只是那个时候内忧外患没有到那一步,满清政府对汉人特别是带兵的有一些压制)基于三藩之乱教训。曾国藩遇上了太平天国之乱,清军八旗 绿营烂透了 扛不住……于是曾国藩这一些列人就脱颖而出……。个人修为而说曾国藩是传统意义上书生领军,确实让儒将带兵运筹帷幄的模式最后一次在中国大放光彩。但是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就不行了,曾国潘统计了一下,自己带兵就经常失败,放权下面的人就成功。这就是传统意义书生带兵的特点,那个时代还勉强可以……但很快就会被近代职业军人取代,很简单近代以后热兵器作战谁能允许一败再败?曾国藩的个人修养和传统文化、兵法对于军事理论很有帮助,也适合管理团队。

4

怎么个厉害法?

5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6

曾国藩被称为大清后期的四大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一个传统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士大夫,他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里面,前面吸取以前圣人讲过的道理以心得体会,做人做官该怎么做,从儒家思想的精华当中它吸起的中国传统几千人来士大夫们忠君爱国的思想,达到了人生思想精华脱胎换骨的地步,自己创建了一套与古人传统儒家思想大相劲庭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结晶与大智慧,对于后人的影响非常大,中国很多近代伟人,都拜读过曾国藩选集,从曾国藩的书中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是多么重要,已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角落里。

7

如果给曾国藩划人生段落,两段标志是二次出山。三段标志是30岁和二次出山。四段标志是30岁和两次出山。当然细化总还有。可见曾国藩豪杰一生多变。谁的成长都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成长也是。许多人高考完了或大学完了人生就结束了学习。再就是曾国藩择友做的比较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